为什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局变化会影响经济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特朗普带来的国际政治变化和经济政策调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国际金融专业。1996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和研究局工作,其间,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访问学者。任世界经济学会理事、美国经济学会理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兼职教授。王宇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宇)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o特朗普的胜出震惊了整个世界,使此次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也是剧情最离奇的总统大选。本文将尝试分析:特朗普为什么胜出?特朗普胜出意味着什么?特朗普会选择什么样的政策组合?国际金融市场为什么快速反转?
  一、特朗普为什么胜出?
  这是一个渴望变化和变革的时代。美国民主党执政八年了,2008年奥巴马对阵麦凯恩的竞选口号就是“改变”(Yes, we can change!)!然而,八年来,如果说美国改变了什么?那就是美国人,至少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政治现实更加不满,对传统政客更加反感。从经验上看,在美国的政权更迭中,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连续执政很少超过两届,民主党执政八年之后,此次大选的天平已经向共和党倾斜。此外,从表面上看,无论特朗普的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有多么离经叛道,但本质上都还是美国的主流价值观,都还是美国共和党的历史传统,这是特朗普胜出的背景。
  特朗普单枪匹马与精英政治和主流媒体对峙,成功挑战左右两党,这与他特殊的个体经历有关,更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动荡不安。最近英国公投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都不是孤立事件,它们颠覆了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社会公众的传统经验,世界可能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旧格局已被打破,新秩序还在探索。面对此次选举的跌宕起伏,美国选民质疑---美国政治制度究竟怎么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美国在移民、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是世界上受益最大的国家,为什么也出现了反移民、反创新、反全球化的浪潮?显然,一方面是快速变化的世界,另一方面是还未准备好的应对之策,这就是今天世界之困境,也是特朗普胜出的原因。
  二、特朗普胜出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黑天鹅事件。当英国脱欧的时候我们就应当知道,世界正在发生巨变。如果英国脱欧只是预演,那么,特朗普上台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特朗普带来的绝非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美国政治生态和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此次美国大选与英国脱欧一起,反映了西方“平民主义”崛起和“保守主义”回归。
  特朗普只是一个成功商人,没有从政经验,缺少社会精英的认同,他能在强大的反对声浪中一路走到胜出,是因为他表达许多普通人的心声,他代表了另外一种美国变革的可能性,他拥有传统政客不具备的政策自由度和商业精神。实际上,在英国公投脱欧的背后,蕴藏着关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自己负责与国家负责、福利社会与市场竞争、自由贸易与统一市场的再权衡(世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其中也包括了商业精神。
  特朗普所带来的不仅是价值观的冲击,还有方法论的变革。与所有参选的政治家不同,特朗普提出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简单直白,提出的解决方案简便易行,易于为普通民众了解和接受。此外,从大选结果看,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主流媒体和民调关注的“沉默的大多数”在大选日用选票为特朗普说话。“沉默的大多数”借助新媒体,让选举成为直接的民意表达。在整个大选的辩论过程中,诸多新媒体成为支持特朗普的舆论大本营。是这些新媒体和“沉默的大多数”一起,最终将大选的天平压倒在特朗普一边。
  三、特朗普会选择什么样的政策组合?
  在大选中,特朗普提出的政策目标是年均经济增长3.5%以上;政策组合是“紧货币、宽财政”;政策思路是通过大幅减税、放松政府管制和振兴制造业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
  财税政策。特朗普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两个方面。关于税收政策: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一方面,将企业所得税由39%降至15%以下;加快固定资产折旧;允许企业把滞留在海外的利润带回美国,按10%的税率一次性纳税。另一方面,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9.6%降低到33%;简化税级,将个人所得税累进档从目前的七档简化为三档,分别为12%、25%和33%;对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个人和低于5万美元的夫妇实行免税;将个人所得税扣除限额从6300美元提高至15000美元。废除遗产税。关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建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排水系统和电网,并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贸易政策。采取更加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重新评估现有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对进行“不公平倾销和补贴”的国家征收处罚性关税,采取更严厉的贸易制裁措施。
  产业政策。实行“再工业化”,支持制造业回归,将“流向海外的制造业就业机会重新带回美国本土”。重新审视能源政策,取消对能源行业限制,振兴美国煤炭业,大力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
  监管政策。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出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不仅提高了监管成本,而且抑制了市场活力,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制度,废除《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恢复商业银行的自营交易。
  货币政策。特朗普多次抨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认为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可能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和股市虚假繁荣;长期的货币宽松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增大金融风险。兼顾稳定与增长的考虑,特朗普会选择“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
  四、国际金融市场为什么快速反转?
  在美国总统大选的硝烟中,市场普遍预期,一旦特朗普当选,将会给世界带来空前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会因此而出现剧烈动荡,包括股市暴跌、金价飞涨、美元指数跳水、美联储加息推迟等。
  的确,今年11月份以来,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份加息的概率跌至50%以下,尤其是11月8日凌晨,当特朗普获胜概率超过希拉里时,美国纳斯达克期货指数和标准普尔期货指数一度触及熔断;美元指数创下8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日元和黄金等避险资产大幅上涨。
  但是,随着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快速反转。从某种意义讲,特朗普的增长目标和政策组合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期和趋势,包括美联储加息概率、美元汇率和长期国债收益率。
  利率。11月8日,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份加息的概率跌至50%以下。11月9日,大选结果公布之后,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大幅升至80%以上。从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看,2016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为4.9%,9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核心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5%和2.2%,接近美联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目标,美联储加息概率增大。同时,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造成美国预算赤字扩大、通货膨胀率上升,触发美联储加息条件,推动美联储加息进程。
  汇率。美国大选期间,国际外汇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上台将利空美元。因此,从10月26日起,美元指数开始大幅走低,11月8日盘中跌至95.89。大选结果公布后,从11月9日起,美元指数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11月14日美元指数超过100,创12个月以来新高。11月17日,美元指数升至100.52,创13年以来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英镑对美元汇率跌破1.25,欧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07,美元对日元汇率跌至107.95。
  长期国债收益率。近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升至2.23%、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99%,双双创下年内新高。同时,欧元区10年期公债收益率回升至0.34%,为9个月以来新高。10年期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升至2%,为14年月以来最高。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升至0.34%,为9月以来最高;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升至0.36,为6个月以来最高。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下降、通胀预期上升。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本文为个人学术看法,与作者供职单位无关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丽琨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2被浏览189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j.CoM &[考纲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的加入。考点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个原因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②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三个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4)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基础;“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5)五个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1.从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这场危机”指的是什么危机?答案 古巴导弹危机。2.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恢复正常。美国实施该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 控制欧洲,遏制苏联。3.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还有一个部分”指的是哪部分?答案 第三世界国家。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2)影响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归纳总结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抗及美国的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①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两极的对峙局面,其对抗形式表现为“冷战”。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的结束而告终。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均势基础之上的,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国际关系长期紧张动荡,并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特点。如1949年德国的分裂、1950年朝鲜战争、1961年越南战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等。(2)美国的对外政策①二战结束后,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对新中国封锁孤立。②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势力,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③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2.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比较(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例题 (;江苏单科&#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问题诊断&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概括、比较能力,难点在第(3)问。其中第一小问共同之处,依据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称霸世界的必然结果得出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第二小问“长电报”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并结合所学知识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得出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二“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美国国家性质得出依据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方向研判&对归纳概括、比较能力的考查仍然是高考能力考查的主方向,具体到“冷战”这部分内容,以前的高考曾经只考查过凯南的“长电报”,本题又增加了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的《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对二者进行比较,非常精妙。对旧高考题进行改造利用,或许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
答案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共同: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1.(立意: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D.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答案 C解析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故A项错误;“交替”说明一个规律性的产物,与材料彼此根据国家利益的决策不同,故B项错误;美苏开始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便是对峙的,但是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是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军事克制是主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立意:世界政治格局与联合国)《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中“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说明安理会会起到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作用不等同于避免了战争的威胁,故A项错误;美国在历史上确实曾利用联合国推行霸权主义,但是在材料中未曾体现,故B项错误;《联合国宪章》是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在世界多极化之前就出现了,故C项错误;在安理会中五大国有否决权,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故D项正确。3.(立意: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这表明(  )A.东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联系加强B.世界总体形势趋向和平与缓和C.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D.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消除答案 B解析 材料仅涉及德国与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不能说明东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联系加强,故A项错误;据材料“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可知世界总体形势趋向和平与缓和,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消除,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2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二战后初期(制度化、体系化)&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过程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有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影响①确立了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1.“北约成员国之间,逐步废弃了关税、配额和许可障碍,各国货币可以随意兑换和流通;而国际投资变得简化,并受到鼓励。”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协定的签署?答案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2.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下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3.1999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4.美国学者让•皮埃特斯在评价现代世界的某一现象时指出:对达沃斯精英和跨国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自由;对新兴经济体和高技能劳工,这意味着机遇;对最不发达国家则意味着风险和边缘化。皮埃特斯评价的是什么?答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区域化、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3)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规范化)&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推动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2)评价①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②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最大受益者。③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3)存在的问题①它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全球化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②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③加深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了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2.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2)成立: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中国加入:中国于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归纳总结  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两大趋势(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二是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1)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相互隔绝。(2)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3)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化,并由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带动。但要注意,区域经济集团化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所提供的优惠是一种特殊的只向成员国提供的优惠,这种优惠是不向非成员国提供的。(3)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发展中国家要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2)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5)提高综合国力,维护经济主权,保证经济有序发展。(6)积极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例题 (;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问题诊断&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方向研判&一方面要理解题意:美国的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另一方面,还要知道欧洲煤钢联营的相关内容。
答案 A                   &1.(立意: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援助的概况。该组织是(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展开 2002&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改变商业环境以推动市场经济转型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 A解析 据材料中的援助战略主要是推动基础建设和环境等长期发展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促进国家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汇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一个国家或地区度过短期的债务危机或财政危机,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要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而不是援助成员国的,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主要成员国相互磋商协调,而没有具体的援助使命,故D项错误。2.(立意:从热点问题切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亚投行的设立(  )A.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B.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D.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答案 A解析 亚投行建立,会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亚美欧经济的再平衡,故A项正确;美欧间的同盟关系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亚投行更多关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涉及经济领域,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C项错误;目前世界格局依旧是一超多强,美国为主导,故D项错误。3.(立意:从历史学习方法的角度切入经济区域集团化)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同一年的是(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欧共体首脑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③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D解析 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欧共体首脑1991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中国1991年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正式诞生;故②③同处于1991年,选择D项符合题意。4.(立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世界经济的综合考查)关税与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年的24年间,国际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5 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10.3%。 ――摘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这一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争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据新华网、东方财富网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答案 (1)事件: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影响:造成全球贸易萎缩;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因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稳定了世界货币秩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关贸总协定成立,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不同: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自由贸易;美国“购买美国货”计划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利弊:中国的战略有利于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但开放战略也存在风险和挑战。 美国的计划可以减少外国商品在国内的竞争,促进本国经济复兴;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不利于化解经济危机(或恶化国际关系)。解析 (1)第一小问事件,从材料一的时间和美国、英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可知相关事件是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一“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总结提高关税的影响。 (2)从材料二中的“年的24年间”,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实说明即可。 (3)第一小问不同,从材料三中中美国的 “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可知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从材料三中国“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可总结实质是自由贸易;第二小问利弊,结合史实分别论述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D.以“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答案 C解析 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冷战”局面正式形成,故A项错误。美苏双方也有直接对抗,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冷战”的方式扩展到“三和”方针和“和平演变”战略,故C项正确。“冷战”未被取代,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结束,故D项错误。2.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团体认为,如果能在欧洲消除贸易壁垒和增加自由贸易量的话,那么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经济发展机会,而且会为全球资本主义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基础。该委员会发表声明支持(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欧洲复兴计划”C.《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答案 B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而《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世界范围的多边条约,故A项错误;二战后,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及扩张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势力,推出了马歇尔计划,也就是“欧洲复兴计划”,故B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产物,其本身带有对抗美国的性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同样是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时间上和功能上都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错误。3.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第3章 欧洲的复兴第4章 难以安定第5章 冷战结束……第22章 旧欧洲――新欧洲第23章 欧洲的多样性第24章 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欧洲
A.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 &B.二战后欧洲的历史变迁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D.多极化趋势中的欧共体答案 B解析 由图片中的信息“冷战结束”“旧欧洲――新欧洲”可知A项错误;由著作目录的信息“欧洲的复兴”“冷战结束”“旧欧洲――新欧洲”等可知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西欧开始了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即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加速,这晚于图片中的“欧洲的复兴”(20世纪50年代),故C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晚于图片中的“欧洲的复兴”(20世纪50年代),故D项错误。4.右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  )A.法国强调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B.欧共体各国联合与美苏相抗衡C.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D.欧洲的北约诸国依附于法国答案 C解析 从漫画题目“欧洲,即我”以及戴高乐头戴皇冠等信息可以判断,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故A项错误,C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美苏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图片只涉及英、法、德、意等国家,不能说明欧洲的北约诸国,故D项错误。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 C解析 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A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B项错误。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D项错误。6.由下列两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美国企图控制和利用西欧B.美苏实力由均衡到美国称霸世界C.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D.强大的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答案 C解析 图一中注意美元符号,反映了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以抗衡苏联,体现了两极格局;图二体现了欧盟、中、日、俄等联合与美国抗衡。综合两幅图信息,它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材料所述“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  )A.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B.欧洲共同体的形成C.新中国实力的增长&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答案 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A、B、C只是某一极力量的体现,故排除。8.“从一定程度上说,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美国进行冷战的工具。”这是因为该体系的建立(  )A.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B.有利于确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C.打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D.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答案 B解析 A、D两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但与美国进行冷战无关,故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确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故B项正确;C项是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排除。9.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这一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材料所说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答案 C解析 世界银行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促进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和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减少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产物,有助于欧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与材料中强调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不符,故D项错误。10.史学家阿尔德伯特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往来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关贸总协定的签署C.冷战的结束& &D.欧洲一体化的推进答案 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往来畅通无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C干扰性较大,但据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冷战是否结束,故予以排除。11.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蔓延,在这一过程中,少部分人成了赢家,而大多数人则为社会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答案 B解析 据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的逻辑……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可知作者强调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即“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B符合题意。12.有学者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严重问题,人类发展得不偿失B.反全球化过于强调问题,背离了历史潮流C.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反全球化运动D.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相互影响答案 D解析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导致反全球化运动出现的重要原因,而反全球化运动“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3)以史实说明美苏争霸在不同阶段关系缓和的表现,谈谈对此你有何感想。答案 (1)变化:由与美国合作反抗法西斯侵略到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2)意图: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3)表现:戴维营精神、六七十年代美苏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协议,美苏首脑的互访和会谈。感想: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地区的紧张动荡;双方保持核均势,客观上有利于谈判和协议的达成;成为两极格局解体后维持世界和平的基石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时期中美合作反抗法西斯侵略到二战后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2)第一小问意图,根据材料二中“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可知,美国战后的政治意图为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的原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及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3)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美苏争霸在不同阶段关系缓和的表现为戴维营精神、六七十年代美苏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协议,美苏首脑的互访和会谈;第二小问感想,从美苏争霸的影响角度考虑,比如既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也保持了双方的相对均势状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等角度思考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  &&&&&&&&&&&&&&&&&  欧洲联盟会旗    东南亚国家联盟会旗材料二 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签订《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奠定了基础。1957年,六国外长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1965年,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该条约于日生效,这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立。欧共体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它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1976年《巴厘宣言》签署以后,东盟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经济增长,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组织。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为了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正式启动。(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图中所代表的两个合作组织的性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的共同背景。(3)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最重要的进展是什么?同欧共体相比,制约东盟一体化进程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答案 (1)性质:欧盟,区域性经济政治联盟;东盟,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2)背景:冷战局面的出现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3)进展:成立欧盟,向政治实体过渡。因素:多元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尼、马来西亚,信仰佛教的泰国,信仰基督教的菲律宾);社会制度的差异(越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多数成员国处于政治和经济转型期,一些国家政局不稳。解析 第(1)问,欧盟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区域性经济政治联盟”,东盟的性质依据材料二中“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可以得出。第(2)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以及科技革命发展等角度思考。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欧共体向欧盟发展等角度思考;第二小问可以结合东盟的特点,以地域、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以及国家民族文化等角度综合回答。&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j.Co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