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林业局子女在本重庆市林业局局居住五十多年,在自家的地基上盖房子政府为什么不让

动态信息报送统计
单位名称采用量总分
【友情链接】
县区林业局
各地市政府网站
林业子站群
版权所有: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
技术支持: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计算机网络中心 ICP证号:黑ICP备号【旅游景点】
【图说荆门】
【视频荆门】
【荆门地图】
【荆门指南】
您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已经公开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获得想了解的信息
您可根据相关大厅的服务指引,进行办理相关事宜、查询办事进度和结果...
嘉宾:市水务局局长曾云
访谈摘要:我市出台《荆门市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实施方案》,那么我市将...
交通运输局
交通运输局
交通运输局
交通运输局
当前位置: >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索 引 号: /
分  类: 专项规划
发文日期: 日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年限
  长江防护林项目
  新建、提升改造长江防护林工程、血防林工程、造林补贴等项目20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103万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
  建设5个国家湿地公园(荆门漳河、京山惠亭湖、沙洋潘集湖、钟祥莫愁湖、东宝仙居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8344.69公顷)、1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湿地公园(京山石龙、钟祥石门湖、掇刀官冲、东宝象河和钱河)。以汉江、长湖、借粮湖、铜钱山水库、温峡水库等全域内特别是汉江和江汉运河周边江河湖库为重点,申报和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泊湿地群、湿地公园以及湿地文化广场和湿地博物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实施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面积4.6万亩,其中核心区2.1万亩,缓冲区1.2万亩,实验区1.3万亩。建设对节白蜡基因库,推进物种保护、开发利用、科普教育等工作。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森林经营项目
  完成森林抚育75万亩,完成国家战略储备林和珍贵树种建设10万亩,完成林下经济基地建设40万亩,全面提升我市森林质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第二节 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林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林业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共性,又具有明显的特性。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打造绿水青山的同时,必须狠抓绿色富民林业产业建设,积极开展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增加农民非传统农业收入,推进增绿富民协同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与产业两轮驱动。
  一、木材战略储备和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项目
  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并称为四大原材料,是森林的主要物质产品,也是林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以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周期较长的大径级珍贵用材林,迅速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木材供给量。根据国家政策方向,结合荆门实际,在国有林场重点培育木材战略储备林1万公顷;根据荆门木材加工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速生、优质、高效”的要求,更新改造速生丰产林1万公顷。重点在江汉平原河滩、沟渠、堤路及丘陵岗地的水渠、路旁等地段,改培杨树、泡桐速生丰产林基地;在京山、钟祥和东宝及漳河山区,新建、改造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等松树用材林基地;在京山、钟祥及东宝区等地实施更新改造、人工造林等方式,营造香樟、马褂木等地带性珍稀阔叶林基地,培育大径材优质用材林;在十里牌林场建立珍贵树种示范基地。
  二、林木种苗和花卉产业基地项目
  (一)花卉苗木转型升级工程
  种苗花卉是林业基础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出口创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丰富精神文明、倡导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按照转型升级、标准化生产的原则,推进全市花卉苗木产业结构调整。强化207国道百公里花卉苗木长廊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花卉苗木标准化体系、交易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有特色、区域化、集团化的种苗产业基地,形成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花卉苗木培育体系,打造荆门花卉苗木品牌,把荆门建成全国性对节白蜡的苗木、盆景和盆栽生产中心和市场交易中心,湖北省著名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规划全市花卉苗木基地种植结构调整面积2万公顷。
  (二)林木种苗繁育工程。加强种子园、母树林、基因库、采穗圃等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屈家岭玫瑰基因库、彭场林场国外松母树林、基因库,十里牌林场黄连木母树林,京山油茶、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钟祥核桃、垂直侧柏、泡桐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全市建设林木种苗繁育基地1000公顷。
  三、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
  经济林培育是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经济林产品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干鲜果品、森林食品等林产品的需求,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致富,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围绕“绿色”“有机”,突出名优特新,按照适地适树、规模发展的原则,建设耳菇林及食用菌基地、干鲜果基地、中药材基地、茶叶基地和竹产业等经济林基地,以全市现有和规划建设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森林食品加工企业,开展保鲜与加工并举,大众绿色食品与精细深加工相结合,研制开发附加值高的森林绿色食品,延长产业链和市场销售时间,打造荆门绿色森林食品品牌。以京山全国油茶重点县和东宝全省油茶试点县为依托,重点打造以油茶、核桃、板栗、枣等为主的木本粮油基地,重点建设京山、钟祥、东宝油茶和以栎类为主的菇耳林及食用菌,京山、沙洋、钟祥、东宝核桃,东宝、钟祥红豆杉,京山板栗,漳河柑桔,屈家岭、钟祥、京山、掇刀食用桃,屈家岭、钟祥猕猴桃,屈家岭、掇刀蓝莓,屈家岭玫瑰、京山银杏采叶圃,东宝铁皮石斛,彭场林场、东宝、漳河林下中药材,漳河、东宝茶叶等特色经济林基地。规划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更新改造等措施,新建基地面积1万公顷。
  四、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与加工利用产业基地项目
  以保护为前提、发展为主导、合理利用为目的,进一步发展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与加工利用产业。一是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新品种、新技术,加强野生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和疫病防控工作,加快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建设。二是加快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基础设施较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以白鹿春养鹿场为龙头,进一步示范带动周边发展养鹿业,全力打造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梅花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集饲料供应、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五、植物精华养生与森林健康旅游产业基地项目
  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生态文化和长寿文化为灵魂,以植物精华养生为切入点,积极发展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森林人家为辅的森林旅游产业基地,加快现有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精品景区景点建设,积极推进森林休闲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发展滨湖森林湿地生态游、山地森林生态游、温泉度假游、城郊森林休闲健身游等特色森林旅游,大力开发休闲度假、登山、漂流、科考探险、养生、科普教育、民俗体验等特色森林旅游产品,重点培育森林康复疗养、植物医药调养、植物精气疗养、植物精油康体、植物精华水疗以及森林蔬菜食疗等康养品牌,增强森林旅游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将森林旅游业培育成为林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重点建设汇源生态产业园、中国农谷长寿谷、“荆三角”华中生态园、汉江流域红豆杉和中国农谷玫瑰产业园等项目,推进我市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
  六、林下经济产业基地项目
  以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落脚点,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突出绿色无污染、野生有营养、规模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加大林下经济开发力度。引导农民利用承包的林地,大力发展林参、林果、林药、林菌、林花等林下种植业,以及养鸡、养猪、养兔等林下养殖业,缩短林业生产周期,让农民实现快速致富的愿望,进一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
  七、生物质能源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项目
  生物质能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于生物质中的能量。进入21世纪,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和《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年)》等。因此,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建设,迎来了发展良机,对保障民生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范围涉及东宝区、京山县、钟祥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生物质能源林重点发展油茶、油用牡丹、乌桕、黄连木、栎类等树种,发展林油、林热一体化产业。利用薪材、灌木和林木剩余物资源发展林电一体化产业。重点扶持和培育生物质能源龙头企业京山凯迪集团、汇澄公司等,在巩固现有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支持其扩大规模、新上项目,努力开发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项目。规划建设荆门市生物质能源产业基地面积 1.3万公顷。
  八、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项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产业园区规模。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逐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在全市林业行业形成抓招商、引资金、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加强与海内外投资促进机构、国内外商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综合性或专题性招商活动,有效利用国内、国际资金,大力引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和高素质人才,使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荆门林业产业聚集。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力争每个产业园区都有一批拥有国内外一流先进设备的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规划建设东宝生物质产业城、木本油料产业园、大柴湖盆花产业园、中国农谷蓝莓产业园、钟祥国际养生延寿产业园。重点规划扩建以国家现代林业湖北东宝现代林业森工产业园为平台的生物质产业城,使园区规模达到20平方公里,争取引进200家涉林企业、3至5家省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做好OSB定向结构刨花板、禾香板和木塑板三张板,努力打造中国板材之都。其它县市区林业科技产业园区争取提档升级,达到省级标准,使全市省级以上林业科技产业园达到5个以上。
  (二)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加强品牌化建设。
  加强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重点扶持一批产业规模大、资源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省级重点林业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实行传统林业、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注重对互联网+区域品牌的提升,培育成功应用互联网+的示范化企业和特色品牌。争取1 家林业企业成功上市,2至3家企业进入上市重点培养期。加强林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建立体系,加强管理,形成品牌。“十三五”期末,力争涉林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达到3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增加到2个以上,“湖北名牌”产品达到5个以上,“湖北著名商标”产品增加到 5个以上。
  (三)调整木材加工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延长产业链,提高传统产品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环保标准,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人造板(材)新产品,重点发展重组木(竹)及木塑复合、定向结构刨花板、单板层积材等功能性、结构性产品,积极探索速生材优化改性,大力发展以人工速生材、小径材、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的人造板品种,适度发展以大径材为原料的人造板品种,推进林板一体化,拓宽人造板(材)应用领域,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木制家具、地板和木门等现代家居产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重点扶持和培育中高密度纤维板、定向结构刨花板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宝源集团,积极支持其依靠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开发各种贴面板、防火板、卫浴专用板、门板、地板、包装板、车厢墙底板、活动式板房和其它各种专用板、结构板等下游产品,并申报知识产权,发展“宝源”知名品牌,将其打造成过百亿元的森工企业航母。同时,加大以细木工板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金林木业和以家俱制造与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星球家俱公司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巩固发展我市松香、松节油等传统林化产品,加快发展松脂精深加工、天然香料、生物农药和生物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的林化产品。
  重大项目表(Ⅱ)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年限
  投资估算
  汇源生态产业园
  钟祥市
  1、投资50亿元建设农业观光旅游,主要包括中国农谷国际会议中心、农谷嘉年华、农耕博物馆、大口风情小镇、云台观道教复修,配套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城市绿化苗木及花卉基地,占地约5000亩;2、投资65亿元建设有机农业及放心食品生产基地,在钟祥及周边县市区域建设10万亩桃、10万亩梨、10万亩柑橘、1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油菜、10万亩花生及1万亩蔬菜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以及10万头肉牛、100万头生猪放心食品养殖基地;3、&投资27亿元建设以农林产品交易、贮存、转运及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物流及加工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
  中国农谷长寿谷
  钟祥、京山、屈家岭
  以大洪山百公里旅游公里为轴线,打造以赏花、漂流、采摘、亲鹿、探秘、攀岩、森林浴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农谷长寿谷。建设六大观花基地(4万亩紫薇、2万亩玫瑰、5万亩桃花、0.5万亩茶花、0.5万亩海棠和罗汉寺1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六大林果基地(5万亩板栗、10万亩银杏、2万亩蓝莓、1万猕猴桃、5万亩沙梨和5万亩鲜桃基地),建设九大观赏园(万紫千红植物园,大口、虎爪山、太子山、绿林山、白龙观5个森林公园,石门湖、石龙湖2个湿地公园,太子山狩猎园),发展壮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将梅花鹿驯养繁殖从现在的5个养殖场3700头梅花鹿,发展到3万头养殖规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
  华中生态园
  掇刀区、沙洋县
  规划建设占地30万亩,集产业、观赏、采摘、会展、科普、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将湖北十里花木城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将五洋线上的赵集智慧园、张池农耕文化体验园、蔡庙休闲林业垂钓园、雷都樱花园、劲松园、紫薇园等打造成森林旅游观光园。建设王坪(正中水镇)、马沟、吴集、张池、垢冢等绿色示范村。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红豆杉健康谷项目
  钟祥市、东宝区、屈家岭
  1、建设10万亩红豆杉基地。钟祥5万亩、东宝4万亩、屈家岭1万亩。2、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豆杉休闲养生度假基地。一是计划采用招商引资建别墅式、生态式度假区。计划引进江苏红豆集团投资10亿元,占地700亩,建设3000栋吊脚木屋,50栋别墅,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力争年游客量达500万人次。二是引进投资或向上争取项目1.2亿元,拉通明显陵--红豆杉长寿健康谷--九里归根园--温峡水库--黄仙洞之间的旅游环线,修建马拉松及自行车赛道,开展运动休闲项目。3、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豆杉深加工基地。一是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经验的投资主体兴建红豆杉茶厂,争取投资1亿元,占地50亩,年产茶叶1万吨,销售收入达10亿元。二是从现在开始到2019年,寻求与劲酒公司或我市文峰酒厂合作,由祥瑞丰与花山投资两家公司入股,投资4亿元,建设占地100亩,年产1万吨,销售收入达30亿元的红豆杉保健酒厂。三是投资5亿元,占地150亩,建设年产500公斤的紫杉醇(含量99.8%)提纯药厂及紫杉醇针剂生产厂,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中国农谷万亩玫瑰产业园
  屈家岭
  建设2万亩玫瑰园、2000个玫瑰基因库、玫瑰产品深加工、玫瑰小镇、玫瑰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养老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东宝生物质产业城
  东宝区
  国家现代林业湖北东宝生物质产业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核心区16000亩。围绕OSB板、禾香板和木塑板,重点建设七园四中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
  木本油料产业园项目
  京山县、东宝区、钟祥市
  1、投资30亿元建设油茶种植基地20万亩,2、投资8亿元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基地1万亩;3、投资5亿元改扩建精炼茶油生产线,并配套仓储、物流设施。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大柴湖中国花城项目
  依托北京农青园艺等企业,建设大柴湖罗成3万亩花卉基地。配套建设花卉组培、杂交育种科技研发中心及2000亩花卉主题公园。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第三节 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生态文化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重点是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开展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普及生态知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一、加强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建立以林业部门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促进林业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有代表性的林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区域推进森林博物馆、湿地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林业科技馆、植物园、森林文化广场等生态文化设施建设,在适宜的地方建设“三八林”“拥军林”“尊师林”等纪念林基地,积极申报建设林业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农谷青少年培训基地,加强生态文化宣教教育,形成稳定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积极融入林业生态文化内涵,努力为不同层面人群提供了解林业、认识生态、探索森林、回归自然的场所和平台。争取到2020年,全市建成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8至10个,其中国家级2至3个,省级6至8个。
  二、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
  认真落实“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加快推进“绿满荆门”行动,开展林业生态示范县、森林城市、森林城镇、绿色示范乡村等创建活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提高公民素质,优化人文环境”的载体活动,激发公民关注生态、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责任意识,让公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真正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主题活动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开展一系列主题林业生态文化活动。一是开展“绿满荆门”全民绿化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实施生态经济文化、生态资源文化“两大”林业生态文化研讨活动;三是推行“湿地日、爱鸟周、植树节”三大主题纪念活动;四是举办“荆门(湖北)紫薇花节”、“荆门(湖北)花卉苗木交易会”等主题节庆博览活动;五是承办荆门(中国)菊花展。
  第四节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一、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生态立市、科技兴林”的总体要求,以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为核心,以荆门林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平台,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科技人才培养等三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
  (一)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我市林业科学发展。
  围绕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新品种选育、商品林高效培育、林业生态建设、林业重大病虫害预防与控制、主要林产品加工储运、先进设施装备引进及研制等课题研究,大力提升我市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进一步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突破和带动作用,为我市现代林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大力推进先进成熟的林业科技成果与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及转化应用,建立林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十三五”期间,力争在林木良种、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转化推广技术成果和实用技术80项;建立林业科技示范乡(镇)15到20个、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点)6个。加强林木种苗的执法工作,确保工程造林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合格苗使用率达到85%以上。
  (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林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机构,强化基层林业工作站的科技推广职能,积极引进、培训、充实林业科技人员,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林业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荆门林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试验研究平台及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切实保障工作经费,着力建设高素质林业科技队伍,不断提高各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责的条件和能力。根据我市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结合我市科研工作实际,争取在林木遗传育种及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木本粮油等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成立市、县林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完善林业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林业标准化战略,围绕我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林业行业相应地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充实和完善我市的林业标准化体系。强化林产品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市、县林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测、监督机制和检验监测服务体系,确保林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推进林业种业发展。
  以提高林业种苗质量为目标,切实加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新品种引进与试验、林业良种选育推广及生产供应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以建设升级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和改扩建现有国家、省级林木良种基地为重点,推进优良苗木种源基地建设,主要树种包括湿地松、火炬松、油茶、黄连木、乌桕、紫薇、对节白蜡、泡桐和玫瑰等。完成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改扩建国家、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5个,新建采种基地5处、林木良种选育10项、新建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站4个,完善市、县级林木种苗标准站5个,建设完善的国有苗圃基础设施,全市造林树种基地供种率达到95%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推进玫瑰、泡桐、国外松等特色树种种质基因库建设,加强引种繁育工作,大力建设林木种苗生产标准化体系。
  二、建立健全林业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
  (一)加强森林防火
  一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设立市、县、乡镇三级森林防火指挥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常态机制,广泛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提高预防能力。市、县要建立教育培训基地,适时开展森林防火技能培训和演练。三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多手段的火情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高监测预报能力。接入森林防火专网,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情;力争新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150套,新建瞭望塔31座;加强地面巡护力量,按照人均巡护森林面积1万亩左右,各有林村配备护林员1至2人。四是抓好火源管理,提高防控能力;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有效地管控随意野外用火行为。五是认真落实森林防火预案。及时修订和完善森林防火预案,抓好应急处置工作。六是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森林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配备专业森林消防队员45名,森林面积在100万亩以下的县(市、区)配备专业森林消防队员15名。林区乡镇建立不少于30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有森林防火任务的乡镇和未建专业森林消防队的国有林场、森林景区、森林公园根据需要建立不少于15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各有林村组建不少于15人的群众森林消防队伍。七是抓好保障落实,提高支撑能力。抓好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市级储备森林防火物资不少于300万元,县级储备森林防火物资不少于150万元。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落实森林防火经费。八是争取国家项目。争取国家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二期和航空护林站项目在我市建设。九是要抓好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火的能力。十是抓好联户联防,提高区域协作能力。
  (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切实加强防治体系建设,实现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办公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加强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乡镇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点,实行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加强应急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检疫基础设施,建立药剂药械储备供给机制,确保防控物质有效供给,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十三五”期间,增设监测预报点20处,新建或改造市、县两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标准站6个,标本室6个,添置防治专用车辆6台,机动喷雾器200台,建立市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物质储备库。
  (三)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推进市、县、乡三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全市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善执法管理体系,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严防严控疫情传播,确保养殖野生动物接种率达到90%以上,进入市场野生动物持证率达到80%以上。完善应急处置体系,规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报告制度,科学应对疫情发生。加强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疫情防控。“十三五”期间,争取在市域范围内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站,市、县级监测站达到3个,添置监测车、执法车3辆,并配齐必备的各种监测仪器设备。
  三、加强林业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林业保障能力
  (一)加强林业机构队伍建设。
  根据林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机构建设,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林业行政管理体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执政能力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力度,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林业系统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重点加强林业机构编制、林业工作站和木材检查站及森林公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在基层站所队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按照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建立完备的林业站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林业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作用,确保林业各项工作在基层全面落实。全市基层林业工作站稳定在 43个以上,其中国家级标准站达到19个,省级标准站达到21个,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网络化”的要求,加强木材检查站建设,进一步优化站址布局,形成完善的木材运输检查监督网络体系。全市林业基层站所队均达到有独立业务用房、机动交通工具和必要的办公、通讯、工作设备的基本标准。
  在森林公安建设方面,全面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和谐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内设机构,理顺县级森林公安机构设置。二是全面开展培训,提高森林民警实战能力。三是是强化执法正规化建设,完善执法办案场所规范设置,完善刑事侦查技术体系,依法依规依程序办案。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信息设施,完善综合应用平台,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办案。五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县两级森林公安机关业务用房建设,加快推进森林公安派出所达标建设,3个森林公安派出所达到一级标准,4个森林公安派出所达到二级标准。六是加强警务督察,促进警民和谐,保障林区警民和谐稳定。七是认真履行职责,维护林区稳定。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推进林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二)加快改善国有林场和林区民生工程建设。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方案》,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同步开展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妥善开展十里牌林场等8个省属国有林场和纪山等4个县属国有林场的改革。进一步加大国有林场和重点林区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将其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纳入国家和省相关项目建设规划。在森林公园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申报和建设森林公园群建设项目。探索整合森林公园、设立国家公园的新模式。“十三五”期间,修建升级林区公路50公里、桥涵10座,改造林业基层站所队棚户区和危房5万平方米,修建森林公安业务用房1.2万平方米,架设维修输电线路20万米,修建安全饮水蓄水池200立方米,开挖整修排灌渠10万米,安装饮水管道20万米,大力引进林业科研、技术推广、林产工业、林木种苗、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现代技术装备,使林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为现代林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湖北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全面实施《荆门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建立完善全市林业系统省—市—县综合视频通信网络。完善市级中心机房和市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综合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森林、湿地、沙化(石漠化)土地等生态系统以及森林经营和生态建设成效监测与评价体系。积极申报和建设完成市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项目。在“十三五”期末基本实现市林业局与省林业厅、县(市、区)级林业局以及局直单位林业业务网上协同办公,林业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在线处理,全面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
  重大项目表(Ⅲ)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年限
  投资估算
  林木种业提升项目
  建设以彭场林场、十里牌林场、湖北紫园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钟祥市盘石岭林场、京山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绿上公司、中和正谷等单位为主的湿地松、火炬松、紫薇、泡桐、油茶、黄连木、乌桕、玫瑰、对节白蜡苗木种源基地2万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森林防火项目
  1、投资1亿元建设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2、投资2亿元建设航空护林站;3、投资0.8亿元建设森林公安与森林防火培训基地;4、投资0.8亿元建设林区防火道路;5、投资0.4亿元建设森林防火物质储备库。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 font-family: 仿宋_GB-2020
  第四章 投资估算
  第一节 估算范围
  本投资估算范围为“十三五”期间各项建设工程的植树造林直接费(育苗、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生态公益林补偿费、部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科研及技术培训等相关费用。不包括征占用土地补偿、项目管理、技术转让及相关费用。
  第二节 估算依据
  1、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政策法规。
  2、湖北省相关行业技术经济指标。
  3、现行市场价格。
  4、社会平均用工量。
  第三节 估算结果
  “十三五”期间,全市主要林业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1035.34亿元。各类型投资如下:
  1、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投资235.7亿元,占22.76%;
  2、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投资433亿元,占41.82%;
  3、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投资235.15亿元,占22.71%;
  4、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投资131.49亿元,占12.71%。
  第四节 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方向以及我省的相关政策,结合省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各级财政承受能力,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从国家项目投资、地方财政投资和社会(市场主体)融资3个渠道。各投资渠道投资比例如下:
  1、国家项目投资71.37亿元,占总投资的6.9%;
  2、地方财政投资48.97亿元,占总投资的4.73%;
  3、社会资金投入914亿元,占总投资的88.28%。
  4、世行贷款投入1亿元,占总投资的0.09%。
  第五章 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发展,把林业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来谋划。要构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促进全社会参与的林业发展格局。要树立绿色政绩观,实行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书记”抓林业的领导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高位推进。要实行“绿色任务”一票否决制的领导考核机制,实行党政领导林业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党政年度综合考评范畴。落实党政领导林业生态建设离任审计制度,对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表现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中的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深化改革。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林权管理、交易、森林资源评估、林木采伐管理和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建立林业产权要素交易市场,促进林地、林权流转。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意见,扎实推进我市国有林场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国有林场分类管理体制,将国有林场逐步转型为生态型林场,使其成为生态林业建设骨干、兴林富民的示范、生态文明的典范。
  三、创新机制。创新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机制,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鼓励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个体承包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探索绿色碳汇资金造林机制,创建获取碳排放、储存碳信用平台,鼓励企业和机动车主捐资造林。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对林农和林企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率,落实林业贴息政策。创建林业发展风险抵御机制,积极推行森林保险。
  四、加大投入。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公益事业,公益事业需要政府买单。一方面争取林业项目,真正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强林惠林政策,切实减免各种林业税费。另一方面地方财政要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支持力度,逐年提高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社会融资平台,多元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
  五、坚持科技兴林。一是加强林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科技培训、技术交流以及与林业科研院所、大学院所进行技术合作的战略,全面改善林业科技人员结构,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二是加大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在林业育苗、花卉生产、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下经济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营林技术方面提高科技含量,加大花卉苗木、林果业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普及力度,促进高效林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对造林育林和森林保护关键性技术的研究,重点突破石漠化治理、困难地造林、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木良种选育、林业灾害防控等技术问题。四是着力提升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林产企业加快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瞄准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项目,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五是加强林业科技下乡、林业科技示范活动,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开展林业科技知识的宣传,积极发挥林业学会等各种协会的辐射带动和交流平台的作用。
  六、强化依法治林。一是加强林业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作风硬、工作实、业务精的林业综合执法队伍。二是加大林业法制宣传,要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林业普法教育,营造依法治林的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做到执法必严,有案必查,违法必究。
  七、完善管理服务。加强林业建设质量管理,积极推行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提高林业建设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大对广大林农的政策服务、科技服务和市场服务,进一步做好以“防火、防虫、防盗”为重点的林业“三防”服务。大力支持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产业协会发展,搭建林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平台。
&&&&附件:&&&&&&附件:&&&&&&附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河林业局的黑社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