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喜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的这句话

【你读报告,我送奖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为啥打动这么多嘉兴人?
“学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活动仍在继续!
又有好些读者在后台留言~
关注的方面涉及了方方面面
这位读者↓↓↓
恭喜您获得了活动的第一份奖品:
10月30日-11月3日
前来嘉兴日报领取
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在冬天来临之际
享受温泉吧
十九大报告中,“金句”很多。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句实在话的写入
已经在网上网下形成热议
今天,小编摘取部分围绕住房展开的留言,
让我们一起看看
为啥“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
最能触动大家的心弦?
期待我家“安居梦”真正落地
一位即将退休、正寻觅养老房的基层工作者 程勤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自从女儿去上海工作后,我一直为女儿今后的住房问题发愁。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寸土寸金。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生活要安定,住的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现在,在上海买套房子,即使子女和父母几方都发力,压力也是很大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真的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随着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落实,我想女儿在上海的住房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我自己也接近退休年龄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总想着要在房价相对稳定的时候,把现有的房子置换一套带电梯的房子养老。这一年多,我在嘉兴看过不少房子,有毛坯的,有精装修的。让我感慨的是,现在很多房子设计都很人性化,有为运动人士精心设计的运动型小区,有环境优美、出行方便的花园洋房,也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养老型小区。党的十九大是老百姓的福音,期待我家的两个“安居梦”,都能有圆满的结果。
看到了政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利益的那份决心和信心
海宁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 黄林芝——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记得当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坐在电视机前也禁不住起立、鼓掌,因为真是说到我们心坎里了。
房子,应该是目前很多年轻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了;买房,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我作为80后工薪阶层的一员,为了圆一套住房梦,倾尽了一家人的积蓄,至今还背着房贷,而这已经让我很多在大城市租房住的同学羡慕不已,起码我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早在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出台相应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政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利益的决心和信心。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释放出强烈信号:房地产长效机制将有可能加速落地,“炒房”未来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收入不高的群体可考虑租房,困难人群还会有廉租房、公租房!
相信随着十九大的召开,百姓的“安居梦”将更好的落地实现,能让我们年轻一代不再望房兴叹,让全体人民实现住有所居。
希望未来我的孩子能嫁给“爱情”
期待有更好品质生活的嘉兴市民 甘海琴——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房子,一直是这个社会的热点话题。十九大报告中,这次专门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句话,让我倍感暖心。听了这样有温度的报告,作为有个女儿的妈妈来说,我突然觉得,也许未来我的孩子还可以嫁给爱情,而不是房子。
真心希望未来平稳的住房代价,能让我们每个普通的家庭不过多为房子奋斗,享受更优质的生活。当年的我,还算是幸运的,在这一轮房价涨起来前和老公靠着自己挣的10万元买了拆迁房结婚。如今,孩子5岁,想着改善住房,于是我看了嘉兴很多新房,但10年后的今天,房价已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也曾去排队买房,结果在现场沦为“观众”,全款买房的人都难买到心仪之房,何况还需要贷款的我们。这让我感慨,买个房,要准备的东西太多!这对于那些一直很努力,却始终买不了房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悲哀的。国家要加快建立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并在基层形成巨大回响。家家有住房,也能通过自身努力顺利改善住房,希望这样的中国梦能实现!也希望未来5年我能换一套心仪的新房子!
“学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活动仍在继续
在本页面底部【留言】区
写下十九大报告中
让你怦然心动的一句话
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
获点赞最多的小伙伴
由桐乡市乐缘纺织品有限公司提供的
奖金100元话费
由浙江禾城酒业有限公司提供的
禾城老酒【清若空】一箱
快来参与起来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房子是用来住的”,房价会降吗?|政府|房价_新浪新闻
“房子是用来住的”,房价会降吗?
  原标题:“房子是用来住的”,房价会降吗?
  作者:王海涛 来源:公号“海涛评论”
  昨天一个佛山的朋友问我,房子还会涨价吗?
  我说不知道。他说,当地的房价涨得厉害。半年前一个同事买房的时候,大家都笑话他疯了,如今,大家都闭嘴了。半年来,又涨了1/3。
  今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出来了,有谈及房地产市场。或许,这可以作为分析房价还不会涨的依据。当然,你要问文件对市场到底有没有作用,我只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新华社发布的此次会议的新闻通稿,透露出了这样一句“会议精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句话,将会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核心思想”——买房不是为了住,就像谈恋爱不是为了结婚一样,都是耍流氓。所以,这句话,估计会让一直买不起房子的人感动。
  虽然我有房子住,但面对这句朴实的话,也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思考的是,各级政府未来如何执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呢?想来想去,大概可以有3种极端的执行方式:
  1,没有用来住的房子,一律没收。即“没收”。
  2,用来炒的房子,一律征收高额的持有税。即“加税”。
  3,凡是有房子住的人,禁止再购买房子。即“禁购”。
  我想,用这3种办法中的任何一种,不仅会抑制房价,而且会导致房价的大幅下降。因为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把需求摁住了,价格应该就失去上涨的动力了呀。
  也就是说,如果想让房价降,是非常容易的。而之所以没有降,是因为降了之后可能后果比涨了更严重。房价大幅下降,后果是什么?是正在还房贷的人可能断供,是高价拿地的房地产商可能完蛋,是泡沫可能破裂,是市场可能崩盘,是银行可能……
  你看,如果按照“没收”、“加税”、“禁购”这种思路执行“房子是用来住的”中央会议精神,后果可能是中央不愿意看到的。别着急,一切尽在掌握。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后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还有一句话:“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
  “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机智,内涵丰富——它承认了房地产存在泡沫,但是又不允许泡沫再扩大,更不允许泡沫破裂。大起,就是泡沫扩大,大落,就是泡沫破裂。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质朴无华,通俗易懂,像是一句“革命口号”。可是,革命口号如果认真实行起来,结果可能是“颠覆性”的,而这又是市场无法承受的。所以,在被这句话感动之余,我又觉得实施起来太难。它的难,就体现在“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这句话上。
  “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是一句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件语言。大家应该有印象,“既要,又要”这种句式经常出现在文件里。这种句式,一般表达的都是难题,比如,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
  好了不扯淡了,重点回答一个同学向我提出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让房价跌么”?显然不会啊。中央都说了啊——防止大起大落。意思很明白,不想让再涨,也不想让下跌。涨了泡沫会增大,跌了泡沫会破裂。嗯,会议精神的意思,房价就这样,不涨不跌最好,那就是稳——“房子是用来住的”之前,还有一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会议精神的核心其实是“稳”。不信,我摘抄一段新华社的新闻通稿——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看到了吧,“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稳是政策目的。所以,关于房价,当然也是希望稳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的掌上有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你如何让它稳定地保持原样一直美丽呢?办法大概就是保持气泡内外的压力相等。
  如何保持气泡内外的压力相等呢?于是,经济问题仿佛变成了一个物理问题,答案是把它放进真空里……
责任编辑:魏巍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21被浏览12,274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话是警告谁的?
当前位置: >
阅读:45379
综合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人民日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最近火了。在这轮房价上涨中,炒房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演了一场炒房者的狂欢盛宴。首先区分一下什么是炒房?如果买房的目的不是为了自住和解决家庭的刚需,而是在某个时间点把房子卖掉获得房价暴涨的增值收益,就可以理解为炒房。有一个标准就是,投机性买房。今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房价上涨过快,蕴藏大量的泡沫,投机炒房大行其道。不仅有个体在疯狂炒房,也有开发商在参与这场炒房游戏,因为买地也能用杠杆,使得一些愿意冒险的开发商高价竞拍、推高了地价,从而推高了房价。这样的后果是不仅导致金融风险上升,有损老百姓的幸福感,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央已经发话了,明年将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因城施策,让投机的炒房者知难而退,最终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炒房有什么危害呢?炒房容易使价格短期内暴涨,使房价偏离正常的市场价格,造成“再不买房就买不起房”的假象,引发恐慌性购房,很多人倾家荡产来买房,卖了三四线的房子去买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形成“房价—地价”轮番上涨的局面。热门城市的房价暴涨了,而三四线城市逐渐库存积压,沦为了鬼城。一些炒房者短期内获得高额收益还将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房产升值的预期效应,会诱导越来越多的银行贷款、社会资本、个人投资对炒房欲罢不能,让很多人误以为不需要努力工作、发展实业,光靠炒房就能一夜暴富了,从而引导更多资本“脱实入虚”,很多企业主感叹辛苦一年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如果房价严重背离了其自身价值和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会使房地产泡沫不断积累,不仅抬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而且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危害。为什么房价越高,炒房人越不惧风险敢炒房?有一个人口理论在主导炒房者的心理预期:热点城市生产率高、财富多,大量外来转移人口将持续迁入。但这个预期一定能实现吗?一方面,房价过高会提升实体企业的成本,降低当地对企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追求的是各地区均衡发展,而不是只让少数热点城市承担新增城镇人口。如何让房子“炒不起来”,这是未来房市政策的重要方向。现在,在中央的一系列重拳调控之下,北京房价开始降温了,环京区域的燕郊、廊坊等地楼市也开始降温。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在北京,多家中介机构卸下招牌,贴出“转让、出租”的告示,一些中介门店甚至把卖房的牌子挪移至地铁口和人流更多的十字路口,以招揽顾客。人为的炒作让房价飞起来了,但中心还是中心,睡城依旧是睡城。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一度迅猛上涨,与巨额资金涌入楼市,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宽松有直接关系。有报道称,随着房价暴涨,北京、上海、深圳的刚需人群几乎已经付不起首付,也不可能贷到款了。因为供房月供算下来比收入还高,这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承受的,毕竟除了买房,我们还要生活养家糊口。楼市暴涨之下,或许背后买房的主力不是刚需人群,而是中国的炒房人在推高房价。当炒房大行其道,市场就容易失灵,政府提出抑制楼市泡沫正当其时。未来中国如何管住炒房这只推高房价的“黑手”呢?有分析称,要管住“炒”,一是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政策加大“炒的负担”(提高贷款利率)、降低“炒的能力”(提高首付比例甚至不提供住房抵押贷款)。二是通过税收政策给炒房者“去动力”,比如炒的套数越多、交易越频繁,交易环节各税种的税率越高等。例如,正在酝酿中的房产税。遏制炒房,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在战斗,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容忍炒房行为大行其道。国际上,也一般都会对炒房行为征收比较高的交易税和资本利得税,识别的方式主要是看该住房是否为家庭的主要住房,以及住房持有期的长短。非主要住房、持有期在3—5年以内的,一般会面临比较重的税。近两年,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严格限制当地房地产炒作的行为。就明年来看,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加大一线城市的住宅土地供应,压制地王频出创历史新高;二是银行也该出手了,提高投机性购房的成本,打击高杠杆购房;三是大力搞活租赁市场,廉住房、公租房要全面建立起来,给漂泊异乡的奋斗青年提供一个稳定的住处。总之,“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才能有助于让炒房者知难而退。在这里,温州炒房的噩梦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有人还在坚信“京沪深永远涨”,因为一线城市资源无可匹敌。而温州在这场长达十几年的泡沫浮沉中,出现了太多我们现在正经历的现象。2011年之前,温州房价一直领涨全国,成为全国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之一,被认为是中国楼市“风向标”。当年,温州楼市大热时,房价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这时只要开发商敢漫天开价,市场上就会有人疯狂买入。于是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妻子一年轻松买卖几套房子,却比丈夫辛苦做企业赚的钱多。狂的楼市,进一步加速温州传统企业“脱实向虚”。时间到了2011年至去年上半年,温州房价大幅跳水,最高跌幅达到50%,房价几乎腰斩。市场一片哀嚎,那些失去理性的炒房者血本无归。后来,温州房价上演了连续40个月的下跌。有的人3100万入手的房子,跌得只剩值1200万,即使抛售甩卖,也无人敢接盘。这是中国楼市暴跌的一个缩影。泡沫之下,楼市的暴跌或许说来就来。在当前经济放缓增长的情况下,为何楼市能够逆势上涨?为何依然有那么多人跟风炒房?尽管有去年股市股灾的“前车之鉴”,但疯狂的购房者似乎已经忘记了昨日的伤痛。中央都喊话了,要遏制炒房,抑制楼市泡沫。炒房者,请三思!点一个扩散、周知小编工资涨5毛!合作、投稿、版权,请加微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 安磊↓↓&&交流互动请点击左下角进入振风论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