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有多少个区县区县2O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去年重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 看经济运行成绩单
(原标题:去年重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 看经济运行成绩单)
17时50分讯过去一年里,重庆经济发展情况如何?今(19)日,2015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据初步核算,去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同时,居民腰包也越来越鼓,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0元,增长9.6%。
全市GDP实现15719.72亿 同比增长11.0%
据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介绍,初步核算,2015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7%,上半年增长11.0%,前三季度增长1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15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态势良好 共同推动全市发展
针对五大功能发展区域,张富民介绍,初步统计,2015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4.43亿元,同比增长9.4%;都市功能拓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5.59亿元,同比增长11.7%;城市发展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41.15亿元,同比增长11.7%;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7.60亿元,同比增长10.9%;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95亿元,同比增长10.0%。
未来,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各区域将共同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
去年,重庆工业拿出靓丽成绩单。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1404.66亿元,同比增长12.4%。
是哪些因素支撑重庆工业平稳发展?张富民分析,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渐显,工业经济汽车和电子两轮驱动,其他支柱产业多点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我市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5%,增加值增速达1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
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2015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6.1%。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抢眼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5%
“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80.33亿元,同比增长17.1%。”张富民说,从投资的三大支柱来看,工业投资4990.09亿元,增长19.8%;基础设施投资4356.14亿元,增长28.6%;房地产开发投资3751.28亿元,增长3.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5%。
在楼市方面,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5810.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2%。商品房销售面积5381.37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商品房销售额2952.21亿元,增长4.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6424亿 通讯器材类零售增幅大
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4.02亿元,同比增长12.5%,较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506.54亿元,同比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17.49亿元,增长13.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05.58亿元,增长12.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8.44亿元,增长12.6%。
从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情况看,14个大类商品除金银珠宝类下降3.1%外,其余都实现了增长。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47.3%、35.9%、32.9%。住房相关消费增长平稳,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家具类增长19.0%。汽车类消费逐步回升,增长15.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0%。吃、穿类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日用品类增长11.1%。
CPI上涨1.3% 衣着类商品价格涨幅最大
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五涨二降一平”。
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五类价格分别上涨1.8%、2.8%、2.6%、1.2%和1.2%;烟酒、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9%、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 预期今年有望增长
据统计,2015年重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0元,增长9.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9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5元,增长10.7%。
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童泽圣介绍,2015年居民收入主要呈现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增长速度持续较快。纵观“十二五”期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全体居民、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9%、11.2%和14.3%。在此推动下,重庆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5年分别突破两万元和一万元大关。
二是收入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三是收入来源日渐多样。不过,当前重庆城乡居民增收仍较多地依靠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动力。
童泽圣表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从总体来看,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面临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等重大战略机遇,经济增长动力依旧强劲,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仍具备足够的保障和支撑,预期今年城乡居民收入仍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作者:刘艳
本文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栏目推荐: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统计局&&&&
&&&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0∶47.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637.53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61.3%。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09.35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经济的49.7%。
  图1 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1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30元(8402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表2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5.15万人。城镇化率60.94%,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3371.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1.02万人,乡村人口1980.82万人。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5.50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0.21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7.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6‰。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9。
  表3 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7.71万人,比上年增长3.5%。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0.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年末高校应届生就业率达到95.2%。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4871元/人,比上年提高10.1%。
  图2 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2.4%。
  图3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4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1450.88亿元,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93.82亿元,增长14.8%。
  表5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区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93.79万户,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内资企业58.17万户,外资企业0.54万户,个体工商户132.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62万户。2015年新发展微型企业8.82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44.58万户,增长24.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68.6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植业771.49亿元,增长4.6%;畜牧业275.87亿元,增长2.7%;林业44.33亿元,增长9.5%;渔业58.46亿元,增长14.0%;农林牧渔服务业18.52亿元,增长9.6%。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033.68亿元、60.44亿元、542.90亿元、74.91亿元和26.22亿元,分别增长4.6%、9.3%、2.5%、14.0%和9.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50.94万亩,比上年下降0.4%。粮食综合单产344.6公斤/亩,增长1.3%。油料播种面积463.97万亩,增长3.1%。蔬菜播种面积1097.50万亩,增长3.3%。水果种植面积525.47万亩,增长2.1%。中药材种植面积170.01万亩,下降0.2%。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54.8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148.45万吨,增长1.4%;秋粮产量1006.44万吨,增长0.8%。全年谷物产量800.16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产量506.36万吨,增长0.6%;小麦产量22.85万吨,减产15.2%;玉米产量259.73万吨,增长1.5%。
  表6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5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404.6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14668.15亿元,增长6.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5%;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5415.18亿元,增长8.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5.3%;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4028.40亿元,增长12.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8.8%。
  图4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7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707.87亿元,同比增长20.2%;电子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075.56亿元,同比增长10.4%;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390.73亿元,同比增长9.9%;化医行业实现总产值1629.48亿元,同比增长13.7%;材料行业实现总产值2910.73亿元,同比增长6.9%;消费品行业实现总产值3275.73亿元,同比增长13.1%;能源工业实现总产值1414.56亿元,同比增长9.4%。
  表8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439.20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利润总额1393.80亿元,同比增长16.5%;总资产贡献率14.9%,同比持平;产品销售率97.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98820元/人年,同比增长12.5%。
  表9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工业增加值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建筑业总产值达6256.94亿元,增长12.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82.13亿元,增长2.7%;上缴税金192.94亿元,增长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6.24亿元,下降9.5%;上缴税金41.08亿元,增长5.3%。
  图5 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10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建筑业增加值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48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33.24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投资4997.96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投资9949.12亿元,增长16.1%。
  图6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5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8.1%;民间投资7731.64亿元,增长17.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9%;工业投资4990.09亿元,增长19.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2%。
  图7 2015年按领域分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占比
  表11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5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住宅投资2390.49亿元,下降2.5%;办公楼投资203.56亿元,增长15.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16.19亿元,增长15.4%。
  全年建成公租房340.9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46.4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24万平方米。
  表12 2015年商品房建设与销售
&&&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345.3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55.76亿元,增长9.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105.58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8.44亿元,增长12.6%;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506.53亿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17.49亿元,增长13.8%。
  图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47.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5.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2.9%,饮料类增长23.3%,烟酒类增长20.4%,家具类增长19.0%,中西药品类增长16.3%,汽车类增长1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粮油、食品类增长14.5%,化妆品类增长12.8%,日用品类增长11.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1%,金银珠宝类下降3.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615.49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出口3417.03亿元,下降12.3%;进口1198.46亿元,下降39.1%。按美元计算,货物实现进出口744.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0%。其中,出口551.90亿美元,下降13.0%;进口192.87亿美元,下降39.8%。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市场为美国、德国和香港,分别出口767.10亿元、302.52亿元和266.57亿元,美国增长2.4%,德国和香港分别下降12.5%和66.1%。货物进口前三位市场为台湾、马来西亚和韩国,分别进口182.35亿元、168.66亿元和145.62亿元,台湾增长33.9%,马来西亚和韩国分别下降27.4%和62.8%。
  图9 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表13 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全年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知识流程外包12.11亿美元,增长37.6%。全年我市18个示范区国际服务外包累计执行额17.62亿美元。
  全年实际对外投资额1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现汇投资11.60亿美元,增长84.2%。2015年,我市对外实际投资前三位目的国家(地区)为香港、俄罗斯和英国,分别投资11.15亿美元、0.63亿美元和0.31亿美元,分别增长78.3%、4.4%和2.2%。从投资行业看,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金融业、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分别投资5.98亿美元、3.43亿美元和0.91亿美元,分别增长42.0%、24.0%和6.4%。
  2015年全年利用外资107.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72亿美元,下降10.9%。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315个,合同外资额48.17亿美元,分别增长26.0%和4.1%。全年实际利用内资项目3.68万个,增长57.6%。实际利用内资金额8530.13亿元,增长17.7%。截至2015年底,累计有26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1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营业额12.09亿美元,增长16.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61.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526公里,路网密度2.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29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02公里,日均客运量173.3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0.46亿吨,比上年增长7.5%;完成旅客运输量7.14亿人次,增长2.0%。
  表14 2015年客货运输量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675.60万吨,比上年增长6.9%。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3309.82万人,增长11.3%;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2.14万吨,增长5.5%。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09.26万标准箱,下降0.4%。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462.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31.97万辆,增长21.6%。民用轿车拥有量142.53万辆,增长18.0%,其中私人轿车128.93万辆,增长19.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89亿元,增长29.3%;电信业务总量438.62亿元,增长30.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118.98万件,包裹业务80.63万件,快递业务量20525.41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8.65亿元。电信业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887.6万户。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64.98万户,比上年下降3.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788.78万户,比上年增长7.7%。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到18.7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2.4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96.50万户,增长29.5%;手机上网用户2185.87万户,增长14.2%。互联网用户2984.73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不含WiFi用户)2288.23万户,增长13.6%。
  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82.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8%。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82.5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69亿美元,分别增长7.1%和8.4%。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198个,其中,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68个。
  八、金融
  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0%。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4.14亿元,增长62.4%。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4.3万亿元,增长11.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8778.8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8094.37亿元,增长12.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2955.21亿元,增长11.2%。其中,个人贷款及透支7295.94亿元,增长11.8%。
  表15 2015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71家,证券分公司17家。境内上市公司43家,总股本469.30亿股,股票总市值6495.93亿元。全年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697.16亿元,比上年增加457.43亿元。
  全市共有保险法人机构3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45家。保费总收入514.58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55.93亿元;人寿保险收入276.20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82.45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220.1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84.65亿元;人寿保险赔付91.91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43.63亿元。
&&&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0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9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5元,增长10.7%。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40元,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42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938元,增长12.0%。
  表16 2015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10 2015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及构成
  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7.38万人,比上年增长2.9%。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111.06万人,下降0.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8.46万人,增长2.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77.75万人,下降0.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28.47万人,增长0.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54.33万人,增长2.0%;18.07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增长50.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39.52万人,增长0.1%。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4所,成人高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214所,普通中学1167所,小学4170所,幼儿园4816所,特殊教育学校36所。研究生招生1.72万人,在校生5.05万人,毕业生1.49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21.58万人,在校生71.66万人,毕业生18.11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5.96万人,在校生15.14万人,毕业生5.9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4.90万人,在校生46.30万人,毕业生13.8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9.86万人,在校生62.32万人,毕业生22.3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1.61万人,在校生96.04万人,毕业生32.5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3.46万人,在校生207.33万人,毕业生30.73万人;学前教育招生43.10万人,在校生91.56万人,毕业生35.7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5万人,在校生1.41万人,毕业生0.1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5%,初中入学率为99.79%,小学入学率为99.99%。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3%。截至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共11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381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035家;高新技术产品1349个。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8.28万件,获得专利授权3.89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9.50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28万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2706项,成交金额145.70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45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5个。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79.3万台(件)。全年修订地方标准3项,制定地方标准95项。
  全市共有注册商标19.75万件,比上年增长33.3%。共有驰名商标128件、著名商标1306件、地理标志量195件。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博物馆81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全年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478.02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386.48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06%。全年生产电视剧9部352集,电视动画片3部1800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9部,其中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类3部。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0.43册(张)。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我市在全国计奖赛中获国家级比赛金牌23枚,在世界及亚洲三大赛中获世界级金牌7枚。全市共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9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0个。全市有标准体育场36个、体育馆39个、游泳池(馆)31个。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92.7%。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9806个,其中,医院631个,乡镇卫生院9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357个,村卫生室1128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个,卫生监督所40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7.6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2.40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3.93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6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10万人,注册护士7.00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37.5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0.26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16.71万人。全年资助62.38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90.25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2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30元/月,城市“三无”人员最低供养标准为485元/月,农村五保对象最低供养标准为400元/月。
  十二、移民与扶贫
  全年三峡库区引进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8个,项目资金74.76亿元。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46亿元,发放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2.40亿元。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40.1亿元,比上年增长55.4%。鲁渝扶贫协作政府援助资金0.52亿元,增长10.6%。高山生态易地扶贫搬迁10.67万人,增长6.7%。全年农村扶贫对象脱贫人数95.3万人,年末农村扶贫对象70.6万人。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61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31%。煤炭消费量下降1.21%。成品油消费量增长10.01%。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96%。电力消费量增长0.9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13.43%,第二产业用电量下降0.03%,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4.3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34%。
  全年水资源总量437.99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025.7毫米。全年总用水量76.5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9%。竣工大中型水库2座,整治病险水库91座。
  全市自然保护区5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全年新建自然保护区1个,新建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新造绿化林地14.93万公顷。完成营造林面积32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45.0%。
  全市161个监测断面水质Ⅰ―Ⅲ类水质标准比例为83.2%,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88.2%。全市61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全市区域声环境噪音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与上年持平。全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292天,增加46天。主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下降12.3%。
  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256人,比上年下降8.9%。其中,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11人,下降21.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8人,下降17.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每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78人,下降13.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20人,下降6.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1.26人,下降51.5%。
  全年因洪涝、冰雪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6.13万公顷,其中绝收0.65万公顷。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63起,直接经济损失7750万元。
  1.本公报中2015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以2010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4.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外出市外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重庆市,现居住在重庆市外,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市外外来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重庆市外,现居住在重庆市内,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按2010年价格计算。
  9.天然气消费量包含页岩气消费量。
  10.2015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含电信增值企业、广电企业发展用户,2014年该指标不含广电企业发展用户。
  11.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或视同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工业样本法人单位。
  12.五大功能区域:2013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
  13.三峡库区是指库区15区县,包括万州区、涪陵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丰都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各类市场主体、商标数据来自市工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市金融办和人行重庆营管部;证券数据来自重庆证监局;保险数据来自重庆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委;公租房、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数据来自市城乡建委;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重庆海关;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外经贸委;交通数据来自市交委;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委;质量检测数据来自市质监局;专利数据来自市知识产权局;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化委;档案数据来自市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移民数据来自市移民局;扶贫数据来自市扶贫办;水资源、农作物受灾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自然保护区、林业、森林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质、噪音、空气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市安监局;地质灾害数据来自市国土房管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领导和管理
Tel:029- Fax:029- E_mail:
ICP:陕B2-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市区县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