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涨3000点 腾讯港股实时行情行情还会延续吗

今年港股都涨了30% 还是全球“估值洼地”吗?
  本文选自“雪球”,作者wuhansteel。  不知不觉,深港通开通一年了。这一年里,港股可谓赚足了眼球:这一边,巨头腾讯身价翻了一番,吉利股价蹿升三倍,众安阅文等系列IPO惊艳亮相,恒大碧桂园融创等内房股联袂暴涨得让人怀疑人生;但另一边,辉山九成市值一天内灰飞烟灭,美图股价起飞又深跌,长城经历了多空酣战后至今惊魂未定。这个市场有笑也有泪。经过这一年,南下资金对港股投资生态有了更深的理解,港股也因南下的北水而越发生机盎然。  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来看看这个我们越发“熟悉”的市场还有哪些“陌生”之处?或者说,那些我们视为当然的港股“事实”究竟还有多少是“误解”?  误解一:港股今年涨了30%,现在已不再是全球“估值洼地”了  恒生综指(HSCI)是港股市场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数,和A股上证综指类似。不同于恒生指数集中在大盘股的特点,它对港股主板的市值覆盖率超过90%。今年,综指上涨了30%,可视为港股整体上涨30%。这其中,市盈率(P/E)的提升仅贡献了6%,盈利(EPS)的增长贡献了24%。而这一比例在恒生指数中是10%/20%。换言之,港股牛市靠的都是基本面驱动,估值扩张只是助力。  这一逻辑不光在指数层面成立,在港股大多数行业中依然如此。今年除了资讯科技业(腾讯、瑞声为代表)、消费服务业(银娱、南航为代表)等几个港股领涨板块PE扩张速度超过EPS外,其余行业如工业、能源业等估值大多抬升微弱,盈利端的显著改善才是支撑它们股价上涨的最强逻辑(图表1)。  那么,涨了30%后港股真的不便宜了吗?如果和历史上的自己比,确实。恒指现在远期市盈率(forwardP/E)12.8×,几乎触及了过去5年估值的上边界。但考虑到港股这轮估值扩张的起点如此之低,恒指12.8×P/E仍远远低于可比发达和发展中市场的可比同类。说现在的港股还是全球的“估值洼地”,依然不为过(图表1)。  图表1:虽然今年港股涨了30%,但背后主要是盈利驱动。目前恒指的估值水平仍是全球的估值洼地  误解二:深港通开通后,港股H股相对A股的折价在大幅收窄  去年深港通开通时,市场多有声音预测,这将大幅缩窄AH两地的价差,使得港股明显折价的个股得到价值重估的机会。但一年过去了,AH价差非但没有缩窄,反而继续扩大了(图表2)。  究竟哪些行业的AH价差明显走阔?金融业就是个典型,由于它在港股中的权重举足轻重,对拉大整体AH价差也起到了重要推动。深港通开通前,A股金融股只比它们港股对标的H股贵16%左右(经过汇率换算),这个价差在10个行业中处于垫底,和两地TMT的价差不可同日而语(图表2)。深港通开通后,虽然南下资金也大举吸筹以工行为代表的内银股、以平安为代表的保险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金融H股的股价修复,但怎奈A股的金融股上涨得更加猛烈。在“漂亮50”行情的助力下,A股的工商银行开年上涨40%,而同期港股工行(01398)涨幅仅27%。两相对比,原来有望缩窄的金融股AH价差便从16%持续扩大到了50%。  很多投资者或许要问,既然AH存在巨大价差,为什么不会滋生套利交易来抹平价差呢?关键在于,现行的A-H上市框架下,同一公司发行的A股和H股虽然都代表了公司的所有权,但之间是不能自由转化的。举个例子,当投资者买了一手万科A,是没法直接转化成万科H股在港股通中卖出的(唯一能够套利的是上市公司,可根据AH价差,在低估的市场回购,在高估的市场增发)。近一段时间,港交所和市场都在密集讨论H股全流通的问题,这可能是未来抹平AH价差的一个重要利器。其具体操作和市场影响我们暂不表,留待以后的港股专题再作讨论。  图表2 深港通开通后,AH整体价差不缩反扩,背后金融股AH价差的走阔是关键  误解三:南下资金喜爱炒作话题,尤其热衷港股中小盘股  由于A股风格的渗透,加上今年港股通几只标的的异常波动与南下资金有关(美图、长城、丰盛等),很多人默认南下资金都偏爱话题个股,尤其青睐成长性强的港股中小盘股。但事实并非如此。  梳理今年港股通前10大成交活跃个股后,我们会发现,南下资金的口味出奇“一致”且“稳定”。无论市场风格如何切换,汇控、腾讯、工行总是牢牢占据前10大成交个股的榜单首几位,剩下的中国平安、()、()、中行等大盘蓝筹也都是榜单上的常客。即使是在榜单上有过露面的其它行业公司,如内房股的融创、汽车股的吉利长城,也都是本行业的龙头标的。南下资金“买大不买小”的风格十分明显(图表3)。这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一方面,很多机构初涉港股,都是以被动产品试水;另一方面,今年南下资金中不乏大量险资,它们对港股的投资仍以配置为主。  那么,在这些大中型股中,南下资金是否又更偏好成长甚于价值股呢?并不尽然。我们发现,所有行业中金融、消费品制造是南下资金超配幅度最大的两个行业,而电讯、能源明显低配,作为成长型性代表的资讯科技业基本是处于略超配状态。南下资金整体呈现出偏好传统价值板块的特点(图表3)。  图表3  误解四:南下资金基本掌握了港股的定价话语权  虽然南下资金在不少港股通标的中的持仓比例已经超过30%,掌握了个股层面的定价权(图表4),但在总资金规模、交易参与度、整体持仓比例方面仍要落后外资和香港本地机构。目前,南下资金更像是一个参与港股博弈的重要力量,距离掌握其定价权尚有时日。  过去1年,通过沪市+深市港股通累计流入港股的南下资金规模在3000亿人民币左右,约合恒生指数自由流通市值的16%。 过去1年,南下资金在港股日均成交额的占比确实有所提升,从原本7%左右水平稳定在目前的10%左右水平。但10%的比例相对外资和香港本地机构交易的另外90%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南下资金仍不能被视作目前港股市场流通性的主要提供者(图表4)。  最后,从持仓比例来看,目前南下资金在港股加总流通市值中的持仓比例仅为3%,虽然金融等行业中这一比例略高一点(4.4%),但仍没有一个行业突破5%的比例(图表4)。从这一点上来说,南下资金在提升其港股影响力上仍路漫漫修远,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巨大的想象空间才更值得期待。  图表4
责任编辑:sjt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钜阵港股市场周报】新年开红门,春季行情可期
港股市场近期延续上涨态势,上周恒生指数上涨3.18%,国企指数上涨4.52%。另外,恒生小型股指数上涨4.62%,恒生中型股指数上涨4.89%,市场呈现普涨的格局。恒生指数在12月初见底后,目前已经连续上涨一个月,并创出近期新高,距离2007年的历史高点也仅一步之遥。
上周为2018年第一周,港股市场大幅收涨,一方面受全球股市上涨的带动,其中上周港股市场中的能源、地产等周期类板块表现较好,涨幅均在7%左右,正是受到内地房地产板块上涨的带动。
而港股上涨背后的动力则来自于强劲的经济数据。美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55.1,为2015年3月以来新高,也高于预期的
55。而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终值为60.6,与预期持平,但创下1997年6月开始公布数值以来的最高水平。
因此,欧美经济强劲复苏的势头并没有改变。中国12月官方PMI为51.6,虽然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连续17个月站稳荣枯线上方,内地经济也显示出较强的韧性。而且1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创三年半新高,达53.9。全球宏观经济向好是刺激港股市场继续走高的内在动力,在新的一年,业绩行情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短期来看,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上涨,恒生指数短期涨幅已经接近10%,且距离32000点附近的历史高点越来越近,不排除市场短期的震荡将会加大。但在欧美经济显示强劲的复苏势头,内地经济也呈现较强的韧性,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仍将支撑港股行情的延续。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春季行情值得期待,关注业绩强势增长的个股和行业。
【免责声明】
图文版权归钜阵资本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所有图文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涉及的私募基金产品服务,请务必确认您为所认定的特定合格投资者,方可进一步阅读了解。
更多内容请关注钜阵资本微信公众号(ID:juzhenziben)
以下为研报具体内容:
上周港股市场延续上涨,恒生指数上涨3.18%,国企指数上涨4.52%,恒生小型股指数上涨4.62%,恒生中型股指数上涨4.89%。恒生指数在12月初见底后,目前已经连续上涨一个月,并创出近期新高。A股市场在元旦节前也开始走强,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56%,深证综指上涨2.24%。美股延续上涨态势,上周道指上涨2.33%,标普500指数上涨2.60%,均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日,AH溢价指数为128.09,较上周下降2.26点。目前AH溢价指数处于2006年以来的68.5%分位数,港股相对A股仍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港股相对A股的折价水平约为28.09%。
截至日,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3.23倍和9.01倍,市净率分别为1.34倍和1.02倍,估值水平较上周有较大的上升。
从纵向比较来看,截至2017年11月,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5.91倍,较10月上升0.33倍,约处于2002年以来的75%分位数。从股息率的角度看,香港主板11月股息率约为2.86%,较10月的2.91%下降0.05个百分点,香港创业板的10月平均股息率为0.37%,较10月份上升0.02个百分点,香港创业板股息率仍处于历史低位。
资金和流动性
截至1月5日,港股通累计买入净额为6414.16亿人民币,较上周增加99.5亿;陆股通(沪股通和深股通合计)累计买入净额为3620.56亿人民币,较上周增加145.4亿。
上周港股通交易天数4天,较前一周增加1天。上周港股通日均净流入24.76亿,较前一周增加6.33亿。周累计净流入99.05亿,较前一周增加43.75亿,其中沪市港股通增加30.47亿,深市港股通增加13.28亿。
1月2日至1月5日,香港市场短期同业拆借利率回落明显,但中长期利率仍然维持在高位,其中隔夜、1周、1个月、6个月和1年的拆借利率分别下降98.16BP、下降71.95BP、下降17.18BP、下降0.14BP、和和上升0.29BP。在年未季节效应消除后,隔夜和1周期的拆借利率回落幅度明显,但1个月期限以上的拆借利率仍然处于高位水平,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
资金南下淘金,私募A股H股两线作战渐成常态。内地资金南下香港股市成为新的“淘金”渠道。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多达3000 亿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其中汇丰控股、腾讯、工商银行等三只港股通标的净流入金额超过 1000
亿,股价大幅上涨使得流入资金赚得盆满钵满,重点押注港股的私募产品也斩获颇丰。国内 16 家大中型私募投资情况发现,其中 13
家均配置了港股,其中,有 8家表示未来仍将增持或者择机增持,另有 2 家规模超过 50 亿元的私募表示未来计划配置港股。A
股和港股两地作战,逐渐成为私募行业的新常态。
去年11月零售销售升7.5%胜预期,近三年最好。本港去年11月零售销售连续九个月上升,表现远胜预期。是近三年来最好。零售总销货值
387 亿元,升 7.5%,是2015 年 2 月以来最高,同时高于市场预期升 4.2%,销货量升
6.9%。期内,升幅最大的是杂项耐用消费品,升 27.4%,药物及化妆品升约 12%,珠宝、钟表及名贵礼物销售升
7.9%。政府发言人指,零售销售加快增长,反映期内访港旅客显著增长,以及消费情绪乐观,未来良好的就业及收入情况,会为消费意欲带来支持,对零售销售短期前景维持正面。
中国PMI稳守51,2018年GDP势保持6.5%水平。据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
12 月官方制造业 PMI 录 51.6,略逊市场预期的51.7。综观 2017 年全年该制造业 PMI指数均在 51
以上,根据统计局近期 PMI 调查显示,预计 2018 年经济增长(GDP)保持6.5%水平,而去年全年经济增长约为 6.9%。PMI
数据显示 2018 年经济平稳。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类行业改善最为明显,惟环保限产政策对小企业冲击不减,该行维持 2017
年全年经济增长 6.8%的预测,2018 年全年则为 6.7%。
内地规范银行卡境外大额提取现金,元旦起实施。中国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银行卡境外大额提取现金交易的,规范银行卡境外大额提取现金交易,以完善跨境反洗钱监;由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个人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提取现金,本人名下银行卡(包括附属卡)合计每个自然年度不得超过等值 10
万元人民币(下同);二是将人民币卡、外币卡境外提取现金,每卡每日额度统一为等值 1
万元;三是个人持境内银行卡境外提取现金超过年度额度的,本年及次年将被暂停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提取现金;四是个人不得通过借用他人银行卡或出借本人银行卡等方式,规避或协助规避境外提取现金管理。
人行设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应对春节需求。人行公告,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临时流动性需求,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
30 天。另外,今年 1
月《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称,五大商业银行获准阶段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以应对春节期间暂时性的流动性紧张问题;春节后,则由人行决定恢复正常日期。
相关研究报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A股退守3000点 港股仍处上升通道 _ 东方财富网
A股退守3000点 港股仍处上升通道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后市只要不跌破21820点,则依然有望保持强势状态,跌破则要考验21600点的支撑。
  美股周四(7月21日)在连续多日创下历史新高后,道指从历史高点回落,结束了连续九天上涨的势头。欧洲央行维持不变,德拉基并没就进一步宽松给出强烈暗示。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77.80点,报18517.23点,跌幅为0.4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7.86点,报2165.16点,跌幅为0.36%。工业与原材料板块领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6.03点,报5073.90点,跌幅为0.32%。
  沪指周五 (7月22日)早盘微幅低开,随后即震荡走低,午后券商股一度有护盘动作,但随后走弱,沪指逐波下探,逼近,截至收盘,沪指报3012.82点,跌幅0.86%,成交金额1975亿元。
  恒指周五早盘低开下探后横盘整理,尾市有所回升,最高见21972.87点,截至收盘,跌幅为0.16%,下跌36.22点,报21964.27点,全日成交519.7亿港元。本周,恒指累计涨幅为1.41%,上涨305.02点。
  沪指摆脱弱势格局比较困难
  沪指周五的表现可以说相当糟糕,周四的一根小阳线只是一个假象,短暂的企稳难以阻挡大盘的继续下探。
  大盘之所以迟迟难以有效突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基本面的因素主导。首先从人民币汇率来看,近期人民币出现了快速贬值,虽然周四一度出现了强劲反弹,但这主要是央行干预的结果,不是常态。目前正值G20会议期间,一旦停止干预,则很快又被打回原形。
  而人民币的走弱,显然主要原因是经济状况的不乐观,中国经济目前正走L型,问题是这个L能否横得住还是一个问号,现在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投资增速下半年进入拐点,民间投资明显趋缓,企业去杠杆还在持续,新动能还没有培育起来,而政府加大杠杆及货币大幅放水的可能性不大,整体经济处于艰难状况,再加上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各国开始对中国的反倾销动作不断,唯一比较好的就是服务业的比重开始上升,不过这是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需要时间。
  另外,各种企业债问题开始冒头,如东北特钢至今为止已经连续7期债项发生违约,累计超过47.7亿元等等。
  综上,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恐怕难以吸引大的资金入场。而证券市场又得不到有力的政策利好推动,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这种弱势格局恐怕比较困难。
  A股控制好仓位以短线为主
  从市场表现看,石墨烯板块逆势走高,(60101)、(000413)涨停,(600503)、(300409)、(600516)等个股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曼切斯特大学的石墨烯研究中心正与50个以上的合作者一同开发石墨烯在未来的应用,石墨烯产业应用有望在未来迎来井喷行情。
  卫星导航板块表现活跃,(002535)涨5%,(600590)、(300102)、(002413)等个股涨幅居前。导航定位协会20日召开协会常务理事会,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沪指接下来就是面临20日线一带的最后防线,这个位置如果再不反弹,则形势堪危。不过即便出现反弹,也难以有趋势性的行情,目前的操作上控住好仓位,以短线为主。
  外围因素拖累港股调整
  港股周五跳空低开,以低位横盘调整为主,正好回补了周四的跳空缺口。
  智通财经曾谈到恒指在突破22000点之后似有见顶的嫌疑,但从全天的表现来看,总体还是比较稳定,只是在早盘打出了一个低点,但大部分时间都在短期分水岭21845点的上方运行,特别是尾市还出现了小幅的拉升,这样看来,还不能断定升势就已经结束,依然是维持在强势的上升通道指中。
  周五影响港股进一步上升有几个因素:
  一是美股周三出现了调整走势,领头大哥调整,港股自然是以跟随为主。
  二是受英国方面的影响,周五英国7月制造业初值从6月终值52.1降至49.1;综合PMI初值从6月终值52.4降至47.7,创7年最低水平;另外,英国7月服务业PMI初值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且创最大下降纪录。表明在后,该国经济似乎在以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萎缩,消息出来,英镑兑美元出现急速跳水,从1.328下降到1.324附近。
  另外美元指数也开始出现上升势头,这显然对港股不利。不过只要美元不出现很强势的大幅上涨,那么对港股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考虑到目前港股的整体估值在全球来说还是偏低,因此尽管短期港股指数上涨了不少,但相对而言,内在的价值依然有吸引力,只是短期有获利回吐的压力。这就是港股还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
  恒指上升通道保持完好
  从盘面看,龙头股(00700)表现稳定,上涨0.32%。
  板块方面,智通财经早前提到的纺织服饰板块涨幅再度领先,(02298)涨10.42%、(00178)涨2.84%、(03998)涨1.54%、(00494)涨1.29%。宏观数据显示:今年六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累计同比增长6.0%,其中纺织业累计同比增长7.3%。纺服板块近期投资主要逻辑还是中报业绩下的估值修复行情。
  汽车板块持续走强,(.78%、(01316)涨4.29%、华晨宝马(01114)涨2.02%、(01728)涨1.28%。乘联会公布6月汽车销售数据:汽车零售同比增速超20%,三季度旺季趋势确定,这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和目前渠道的低库存。汽车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底部区间,智通财经认为,目前无论从相对估值还是绝对估值角度,汽车股平均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从2015年初以来,整车及零配件估值折价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性价比凸显。
  从技术上看,恒指虽然下跌但还是站在5日均线的上方,上升通道依然保持完好,后市只要不跌破21820点,则依然有望保持强势状态,跌破则要考验21600点的支撑。
(责任编辑:DF101)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盛贤森:恒生指数为全球市场涨幅冠军,港股上涨35%全靠腾讯!盛贤森:恒生指数为全球市场涨幅冠军,港股上涨35%全靠腾讯!利润王百家号2017年港股一改多年疲态,在“股王”腾讯等重磅股走高的带领下,大市牛气十足,恒生指数于11月一举突破心理点位3万点大关!全年最高见30199点,距2007年的历史高位不足2000点。恒生指数除9月外,其余11根月线均收得阳线,全年累计上涨近35%,为全球主要市场涨幅冠军。而这份功劳给到腾讯当之无愧。在香港上市的这家科技巨头的股价过去一年飙升逾一倍,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投资者对该公司进军手机游戏和视频游戏领域而欢欣鼓舞。港股总市值也于11月22日创下336464亿港元的新高。恒生指数今年有11根月线录得上涨今年港股的明星股中,占恒生指数比重达10%的“股王”腾讯控股大涨超110%,是港股牛市的重要生力军。11月腾讯市值一度超过4万亿港元,相当于港股总市值的1/10。但目前恒生指数51只蓝筹成分股中,有四只涨幅都默默的超过了腾讯。截至12月27日收盘,受益于业绩增强及估值修复,吉利汽车今年大涨超250%,为表现最强蓝筹。此外碧桂园、舜宇光学科技、中国平安、九龙仓集团均涨逾100%。回首2017年,除了“牛气冲天”这一主旋律外,港股市场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引入同股不同权,香港市场25年来最大变革日,港交所公布《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咨询总结,放弃设立创新板,改为在《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三类公司可用同股不同权形式在港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形容这是1993年引入H股以来大约25年里该所在上市制度方面作出的最大变革。展望2018年,同股不同权全流通有望落实,将增加香港IPO市场的竞争力。2017年香港IPO市场保持活跃。据统计,香港共有161只新股上市,数量上高于2016年的120只,不过由于缺乏超大型新股到港助阵,新股的平均集资额缩小,总集资额达1282亿港元,超过伦交所,守住全球集资第三位。业界预计最快明年第四季,将有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来港IPO。港交所行政总裁表示,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新经济公司有关来港上市的查询,希望把上市的大门再开得大一点,使改革后的主板能聚集更多类型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高成长创新公司。笔者总结:香港市场2017年的强劲涨势将延续至2018年上半年,同时波动性和成交量会增强。中长期,继续看好港股,明年港股市场大概率震荡向上,后市长期看恒生指数大概率会突破33000点。投资策略上,牢牢把握行情的基本面,抓住机会!在2017年最后一周,恒生指数的行情热度依然不减,笔者认为投资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拥有好的导师和机会,就像一个行者在黑暗中行走,就算光明大道就在眼前而需要人指引一样。笔者也祝大家开心赚钱,在家人陪伴的幸福中过新年!如大家有什么投资问题也可咨询笔者,或网搜盛贤森。笔者将耐心为大家解答疑问!盛贤森\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利润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新全面财务建议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A股艰难收复3000点 港股奋进创年内新高 _ 东方财富网
A股艰难收复3000点 港股奋进创年内新高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从技术上看,恒指跳空突破所有均线,再创年度新高,牛市特征明显。
  美股周五(8月5日)美股收高,7月非农就业数据强劲,推动美股周五收高,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创历史最高收盘记录。道指涨191.48点,报18543.53点,涨幅为1.04%;标普指数涨18.62点,报2182.87点,涨幅为0.86%;纳指涨54.87点,报5,221.12点,涨幅为1.06%。
  沪指周一(8月8日)早盘低开后快速下探,盘中恒大概念股全线上扬刺激地产板块上攻,沪指迅速回升翻红。午后开盘,除供给侧板块和较为强势之外,军工、白酒板块相继爆发,带动沪指震荡上行冲上大关。截至收盘,沪指报3004.28点,涨幅0.94%;成交金额1720.8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明显增量。
  恒指周一早盘高开0.8%,开盘后升幅一度收窄至113点,最低见22260.07点,其后发力,最高涨逾300点,午后港股升势进一步扩大,最高见到22503.28点,创出8个月以来新高。截至收盘,恒指报22494.76点,涨348.67点,涨幅1.57%;成交金额591.4亿港元。
  三大因素助推A股终于见起色
  A股周一在外围都涨得热火朝天的情况下,终于有一些起色,在早段探底之后,一路震荡上扬,尾市以高点报收,沪指重返之上,成交量小幅放大。创业板和深成指均出现红盘走势。
  周一市场出现了普涨的行情。推动大盘上涨的有几大因素:
  首先是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特别是煤炭行业。消息面,发改委刊文称煤炭产量明显下降,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去产能将坚决按任务进行,黑色系受此支撑开盘暴涨。
  其次是和万科相关的题材近期持续火爆,特别是恒大系的举牌概念,龙头品种连续涨停,对市场相关品种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廊坊发展没有被特停,显示近期的监管估计会有所放松。
  再是尽管说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不高(因为一方面是“抑制资产泡沫”,另一方面是九月是否加息还没有尘埃落定),但考虑到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货币政策也不会贸然收紧,各种工具手段依然可以保证流动性的充裕,另外财政政策方面很有可能下半年再度发力,各个领域供给侧改革及还会提速,这就给市场继续带来想象空间。
  A股还需再度放量突破市场才能有信心
  从盘面看,煤炭板块供给侧改革发力刺激下全天走强,(600740)、(601001)、(601015)、(000983)、(600188)等5股涨停,(601699)涨9.85%,(601225)涨8.04%。
  “恒大概念股”再度集体上涨,被三度举牌的廊坊发展(600149)涨停;恒大控股52.78%的(000918)涨停,股价创出年内新高;恒大持股4.68%的(000002)收涨4.39%。
  此外,根据一季报和中报数据显示,中国恒大旗下的恒大人寿重仓的个股也普遍大涨,如(000573)涨停,(600512)涨停,(002169)收涨5.62%。
  军工板块受南海局势紧张刺激午后崛起,临近尾盘时全面爆发,(000768)、(600343)涨停,(002013)涨8.28%,(600435)、(600879)、(002151)、(300101)、(000738)涨幅靠前。
  沪指重返,突破了5日和10日均线的压制,但20日均线3013点依然有压力,还需要再度放量突破,则市场信心才有望修复。智通财经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地方国企改革类品种。
  良好外部条件推动港股继续上攻
  港股周一走势毫无悬念继续上攻,再度留下跳空缺口,成交量有部分放大。目前整个市场环境继续朝向有利于港股的方向走。
  首先是美国七月靓丽的非农数据,新增职位达25.5万份,远超预期的18万,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接下来主要观察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只要九月不加息,则市场进一步走强的概率大大增强,否则要小心出现变盘的情况。
  除了美股不断创新高之外,德国DAX3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均出现高开态势,日经225指数收盘更是上涨2.4%,报16650.57点。因此,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推动港股的重要因素。
  后市密切关注南海局势和中报业绩
  至于后市行情发展,一方面要关注近期南海紧张局势,从上周末到周一,中国相继有公务船进入钓鱼岛24海里。
  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截至周一,有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14艘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24海里日本所谓的毗邻区水域,另外还有超过230艘渔船在钓鱼岛附近。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务船出现最多的一次。会不会引发冲突,智通财经提醒投资者密切留意。
  另一方面是港股陆续进入中报披露期,业绩如何将对个股后续涨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从盘面看,建筑板块上涨,(01313)涨6.87%、(01800)涨6.25%、(01186)涨5.05%、(00390)涨4.65%、(01618)涨4.18%。
  今年上半年,交通等基建投资的“十三五”规划成为主要旋律,国家及各地基建投资政策密集出台,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等领域投资继续火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有效投资、扩的重要举措。该板块后市仍可关注。
  地产股接力上涨,(01813)涨5.03%、(01109)涨4.12%、(00101)涨3.99%、中国恒大(03333)涨3.7%、发展(00017)涨2.63%、(00688)涨2.5%、(00012)涨2.07%、(00004)涨1.92%。
  近期智通财经点评的(000530)强势收在60日均线位置,后市只要顺利突破该位置则还有上升空间,另外底部上来的低价股(01387)上涨2.93%,后市只要再度放量突破0.21元则上升空间打开,否则小心继续震荡。
  从技术上看,恒指跳空突破所有均线,再创年度新高,牛市特征明显,接下来只要外围不出现黑天鹅事件,则恒指大概率以继续上攻为主。操作上建议关注低位滞涨的品种为主。
(责任编辑:DF101)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港股行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