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股票是不是暴跌的股票了

华为员工抱怨买不起房?真相是这样的!
来源:Wind资讯
  相比于房价动辄上万的单价,全国重点城市中,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过万的城市屈指可数,仅拉萨、北京、上海三地突破万元。
  有媒体报道,华为员工工作十年买不起房,虽然深圳房价收入比位居全国首位,但其他城市普通工薪阶层的状况并不比深圳好多少。以当前房价测算,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及深圳特区在内,有16个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10倍,远超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华为员工薪酬高,早已声名在外。但相比近两年深圳楼市的涨幅,华为的加薪幅度根本不值一提。去年“深圳高房价逼走华为”曾引发诸多争议,虽然华为对此予以否认,掌门人公开炮轰高房价却是不争的事实。
  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已爆表
  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但实际上,以目前房价来看,我国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及深圳特区在内重点城市中,房价收入比全部超6倍,深圳以32.44倍居首,上海、北京紧随其后,房价收入比亦分别高达26倍和25倍。(房价收入比以2015年基数乘以1.3估算)
  即便不身处北上深这类一线城市,在其他二线城市,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不吃不喝也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买的起一套房。
  一线房价6年翻番
  事实上,相对于短期的价格回调,近年来国内房价特别是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几乎翻番。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国内房价均保持上涨态势,但从涨幅来看,一二线城市无疑表现更加突出,一线城市平均房价从2010年中的2万元附近涨至目前的逾4万元,价格已经翻番。二线城市房价涨幅亦在50%左右,三线城市房价涨幅相对偏低,低于20%。
  深圳均价已破5万
  2016年以来,房价涨势相比之前更加凌厉,一二城市涨幅普遍在50%以上,即使按保守估计30%涨幅测算,除深圳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16城平均房价已过万,其中深圳以5.5万的均价位居榜首,北京、上海均价都超过4万。中部省会城市房价基本都在万元以上。
  工资过万城市屈指可数
  相比于房价动辄上万的单价,全国重点城市中,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过万的城市屈指可数,仅拉萨、北京、上海三地突破万元。考虑到拉萨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因素影响,高工资是对相关不利条件的补偿外,只剩下北京和上海了。
  作为房价排名第一的深圳,工资收入仅排第六,相比于5万+的房价,普通工薪阶层估计已经无望买房了。难怪作为业内高薪的华为员工也抱怨十年工资买不起房。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74.412.42%3.009.89%88118.1419.6410.03%82953.1853.304.92%82151.56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5.5232.00买入8.0511.80买入54.1461.00买入21.1024.40iDoNews专栏:苹果股价大跌,但不过跌去了一个“华为手机加小米”!
2016年的春夏之交,堪称是苹果的冬天!
在一份让人失望的财报之后,苹果开始了另外一段旅程。
截至4月30日的过去一周,苹果的表现创下自2013年以来最差纪录。在4月30日之前的5个交易日,苹果股价下跌11%,市值缩水650亿美元。有媒体戏称,苹果这几天跌去了一个柬埔寨。
跌去一个柬埔寨,按照我们的认知和理解,怕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论可比性,我感觉与中国手机品牌相比,倒是很有的一比。
跟谁比呢?跟国内手机品牌老大华为比比,跟国内炙手可热的小米比比吧。
先看华为。
因为华为没有上市,所以不便拿市值比较。因此,我们看一下华为的营收。根据华为4月初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华为在2015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按当时汇率约合608亿美元。苹果市值缩水650亿美元,比华为2015年的销售收入608亿美元还多。所以,与其说苹果跌去了一个柬埔寨,依我看,还不如说跌去了“大华为”一年的营收。如果单看华为手机业务的话,根据华为财报,华为消费者业务在2015年收入为1291亿元,约合199亿美元。那更确切地说,苹果跌去了不到四个华为手机业务。
再看小米。
小米没有上市,并且小米近期似乎也没有上市的计划。但是有那么多投资人撑着,小米上市时迟早的事情。前几年,小米巅峰时的估值是450亿美元。近段时间,经常有议论说小米估值缩水了。但我感觉,小米“供销社”越做越大,估值缩水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维持以前的估值,应该是差不太多。所以呢,说苹果此次跌去了不到一个半小米的估值,这个帐目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如果把华为和小米加在一起看的话,那小米的450亿美元估值,加上华为2015年消费者业务19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跟苹果前几天的缩水价值几乎是差不多。450亿+199亿=649亿美元;而苹果,前几天跌去了650亿美元。
所以,更为确切说, 苹果此次股价大跌,跌去了一个“华为手机加小米”!这个帐,更加清晰。
您也许会奇怪,我絮絮叨叨的算这笔账的目的是什么呢?
难道是替苹果炫富?非也。我的目的如下。
一,我算这笔账的目的,是想说明这样一个现实:与庞大的苹果相比,我们的实力还相对弱小的多,需要走的路也很漫长;尽管苹果滑落,可我们还远远不如它。说白了,就是我们那句俗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我们,还是小马驹。
二,当然,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算这笔账的目的,还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荀子的《劝学》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一次苹果跌的还不够多,那就让它慢慢的跌。
以上,是我算这笔账的两个目的。他们之间,并不矛盾。期待苹果犯错,我们的进步会容易些,但前提是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实力。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感觉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部分手机品牌有些过于狂躁了,我们的一些想法也过于狂躁了。苹果销量一下降,好像我们就已经超越了苹果;苹果股价一下跌,好像苹果就完了。
我们不妨想一想去年的三星。过去两年,尤其是去年,三星手机萎靡,在中国市场被挤出前五。我们一度以为,三星要完蛋了,我们的手机品牌赢了。但是,随着一系列的调整,2016年第一季度,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三星又回来了。对于这样的巨人来说,它迷糊的时候会退步很快;但它一旦清醒,又会很快回来。
所以,即便是苹果一跌再跌,“跌跌不休”,我们还是要清醒面对。
苹果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滑落,是业界意料之中的事情。甚至,它未来的几个季度都不会好过。直到,它的iPhone 7出现。并且,前提是iPhone
7足够出色。否则,苹果只会逐渐从神坛回归人间直到平凡。除非,有划时代的产品和技术出现。
即便如此,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国产品牌还是无法撼动苹果的,更不用说摧毁苹果。
前几天,听说乐视手机、华为P9都从技术上先后超越苹果半年了,这个进步让我欣喜。可是这个半年究竟是怎么量化出来的呢?难道就是因为比iPhone
7早推出半年?那半年以后呢?就没有新技术了?这就像古代的“刻舟求剑”。对于这种口头上的功夫,我想还是歇歇吧。你要是市值、销售额、利润率、总利润超过了苹果,那才值得吹嘘。当然,出货量也是可以的。
苹果股价大跌,但不过跌去了一个“华为手机加小米”!对于中国手机品牌来说,前路依然漫漫,还需上下求索!大家一定要珍惜!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news.title}}仅占1.4%股份的任正非是如何控制华为的? : 经理人分享
仅占1.4%股份的任正非是如何控制华为的?
导语:华为是如何确保“以客户为中心”核心文化,如何落实“以奋斗者为本”,让员工保持长期的艰苦奋斗?7月25-26日,HRGO带你走进华为,更有阿里百度京东小米等企业参访《》,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致电。
本文来源:蓝血研究(lanxieyanjiu);作者:田涛;授权HRGO发布。
核聚变效应:工者有其股
穿越大西洋抵达美洲的“五月花”号,在300 年前,带给这片新大陆的除了梦想和勇气,还有更重要的制度创新、民本思想、契约精神、法制、清教徒文化,以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对个人价值的充分尊重,使得美国社会多元而充满活力,几百年来长盛不衰。
比如率先由美国企业发明设计的多样化的员工激励制度,尤其是期权制度,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快速成长中就起到了巨大的“核聚变效应”。期权制度和创新精神,被称为成就硅谷奇迹的两台发动机,一个是物质力量,一个是精神力量。
全球的,包括中国的科技、金融、文化等智力密集型企业,也都纷纷向美国企业学习。
华为,从创立之初,就给具备一定资格的员工戴上了“银手铐”、但客观地讲,华为的员工持股制度并非学来的,而是逼出来的。
责任能分担,利益才共享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任正非道出了华为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过程:
“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我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要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创立之初我与我父亲相商过这种做法,结果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他在(20 世纪)30 年代学过经济学。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开放得如此鲜艳,成就了华为的大事业。”
无背景、无资源、缺资本、缺管理,又要与世界巨头和国企拼市场、抢人才,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家一起做老板,共同打天下。
任正非坦陈:“不要把我想得多么高尚,我要是当初选择做房地产,地是我跑关系拿的,款是我找门路贷的,风险主要由我承担,我为什么要把股权分给大家?华为是科技企业,要更多的聪明人、有理想的人一起做事,所以就只能一起抱团,同甘共苦,越是老一代的创业者和高层领导干部,越要想到自觉奉献,只有不断地主动稀释自己的股票,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华为的事业中一起奋斗……”
当然,也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华为创立时的时代背景。20世纪 80 年代,“资本”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词汇,笔者 1984 年在西北师范学院学习心理学时,同宿舍一位某大学政治讲师,以很激烈的词汇与另两位副教授争论: “中国绝不能倡导竞争这个词,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类论点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潮,主流媒体也在讨论:按照马克思的学说,雇用 8 个劳动者的企业主应该算作资本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一家私营企业,那要担多大的政治风险啊!所以,在广东特别是深圳,有 25 年以上历史的稍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创始人大多持股不多,类似华为这样的员工普遍持股的企业有 2000 家以上,这背后其实映射着制度演变的轨迹。
依任正非的政治敏感,他显然更加明白在当时环境下做“绝对大股东”意味着什么……
人人做老板,共同打天下
任正非是华为第一大股东,占1.4%,其余的98.6%为员工持有。
截至 2014 年底,在华为15万员工中,有8万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没有任何外部资本股东) 。
这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业中股权最为分散、员工持股人数最多、股权结构最单一的,绝无仅有的一家公司,亦是人类商业史上从未有过的景象。
什么是华为的“核聚变效应”?在笔者对华为 100 多位高管的访谈中,多数人都认为是“工者有其股”的普遍持股制度 — 人人做老板,共同打天下。
在询问到“如何评价任老板”时,几乎有一个共同的词“奉献精神”,或者“不自私” ,华为“蓝军统帅”白志东的评论是: “言行一致。这是最高的评价,全世界有几个老板能做到言行一致?说把股权分给大家,20 多年来就一直分,分给 8 万多人,自己只剩一丁点儿……”
一个领导者如何包装自己都不过是伪饰,最好的权威是展现结果。
有观点认为,华为成在普遍持股带来的普遍激励,将来也会败在这一股权设计。花无百日红,万一哪一天华为发展缓慢了、停滞了,乃至亏损了,员工分红少了或者无红可分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出问题。此言并非危言耸听。
那么,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可以确保一家企业在出现大幅、持续的经营危机时,大多数的管理层和员工不动摇、不懈怠、不溃散?上市公司可以做到吗?结论大概是相同的。根本还在于: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健康发展才有持久的对团队和个人的内聚力;反过来,发展的前提又是富有普遍激励意义的人力资源政策和良性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基于人性和失控变化
关于良性组织文化,有一位华为高管举例说,2003年,华为与思科打官司的时候,公司内部充满了悲观情绪,但最终华为赢得了这场官司。
再后来和摩托罗拉的诉讼,华为心里就有了底气。现在,华为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得到了全球公认。
今天,无论是谁,如果要想和华为打官司,需要更多的勇气、思考和准备。华为在打官司的过程中,逐步从畏怯迟疑走向自信,再走向必胜的信念,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群体认知,即 20 多年来公司的价值观始终是坚定的,战略上也很少有重大失败, “跟着老板打胜仗” ,就成了一种文化定势,即“成功导向定律”:我们过去不断成功,今天和今后也一定成功……这种关于成功的群体信念是华为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当然这种“成功导向定律”的文化也仍然是基于良性的人力资源政策之上的。
必须格外注意一点,“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决定了华为本质上是肯定奋斗者,而不是股东,“工者有其股”仅是激励奋斗者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非唯一法宝。股票是对过往奋斗的认可,“作为财务投资者应该获得合理回报,但要让‘诺曼底登陆’的人和挖‘巴拿马运河’的人拿更多回报”。
对此,任正非说道:“华为确保奋斗者利益。若你奋斗不动了,想申请退休,也要确保退休者有利益。不能说过去的奋斗者就没有利益了,否则以后谁上战场呢?但是若让退休者分得多一点,奋斗者分得少一点,傻帽才会去奋斗呢?因为将来我也是要退休的,为了确保更多利益,那我应该支持这项政策,让你们多干活,我多分钱,但你们也不是傻帽……”
任正非对人性的洞悉显然是深刻的。华为要想做“百年老店” ,就不能将某种制度绝对化;组织永恒的机理是导向无序,因此,组织领导集团一生的使命则是:基于人性和基于时空变化的对无序的警惕与变革。
不上市,则有可能称霸世界
美国纽约,在一家著名的俱乐部午餐会上,任正非与 10 多位美国顶尖的商界人士会面,其中包括 AIG(美国国际集团)前董事长格林伯格、美国私募基金 AEA 公司董事长文森特·梅(VincentMai)等人士。
当有人问到“华为为什么不上市”的问题时,任正非答道:“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对员工本人也不见得是好事,华为会因此而增长缓慢,甚至队伍涣散;员工年纪轻轻太有钱了,会变得懒惰,对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不会有利。”
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的组织文化。高层干部薪水相对要高,每年分红也要多一些,财富对他们来说仅具有符号意义。这批人是少数,他们不能以物质利益为驱动力,而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这是一群已经完成了物质“原始积累”的精英团队,推动他们每日奋斗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源自本能的对事业的热爱和激情,非此别无其他。
相反,那些从基层一路打拼出来的中层干部,多年来一直保持奋斗本色,也往往能够得到破格提升。但对绝大多数员工来说,“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则是最现实的工作动机。
&“存天理,顺人欲” ,华为的价值设计也充分遵循了这一规律。 “中层要有危机感” ,你作为主管,凝聚不了队伍,完不成任务,斗志衰退,或自私自利,对不起,你将很快被挪窝、被降职;但经过一段时间你改变了,工作激情提升了,经过各方面考察合格了,你也可能重新得到提拔。“基层要有饥饿感” ,对奖金的渴望、对股票的渴望、对晋级的渴望、对成功的渴望等,都构成了团队中每个个体的“狼性”精神,舍此,任何的高调宣传都是虚妄的。
早在 1997 年前后,华为就在薪资水平上向西方公司看齐,不如此,就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了同样的目的,创立初期,华为就在员工内部实行“工者有其股”,发展 20 多年后,当年并不值钱的华为股票,现在成为员工最看重的资产之一。
任正非指出: “我们曾经是靠艰苦奋斗、技术创新而生存下来的公司,其实技术创新就没有止境?摩尔定律就永远正确?靠一招鲜就能吃遍天?我认为当有线、无线的带宽接入,达到一定的带宽,并覆盖到一定程度后,网络技术创新这套马车,就会慢下来。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市场覆盖,有优良的管理,能够提供低成本、优质服务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华为就是要赶在死亡之前,达到这样的规模水平,并在这 10 年中,努力变革自己,谦逊地向西方公司学习管理,提高效率,并制定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促使员工不断地奋斗,才可能活下来……”
任正非道出了全球 IT 行业最残酷的定律:与其他任何产业相比较,这一行业过去与未来所展示的是一场死亡竞赛,大家都在拼命地追赶,但赢者一定是死得最晚的那一个。怎样才能避免早死?唯有奋斗。怎样才能激发奋斗者?要靠合理并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小富快跑,暴富跌倒。”
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很多同行业公司,上市前生气勃勃,上市后不到两年,公司就开始动荡, “暴富”起来的个人要不变得不求进取,要不被竞争对手挖角,更严重的是卖掉股票后,从公司挖一批人才,自立山头,成为公司的竞争者,甚至成为可怕的敌对者。很显然,这是一种有重大缺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不上市,就可能称霸世界!”任正非私底下这么说。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团队的战斗精神。过多的“馅饼”会腐蚀一个人、一个组织的活力,会败坏团队的“精气神”,这是最可怕的“肌体坏死症” ;不上市,有国际业界标准的薪酬待遇,每年还有可观的奖金和相对稳定的分红, “既对团队有利益的吸引,同时又可保持斗志” ,这一点至少在华为实现了成功的平衡。
二是决策的可控性。以华为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任何一家资本投资者都可轻而易举地形成相对控制权。但当以逐利为本性的金融资本左右华为的发展格局时,华为就离垮台不远了。
三是华为人的目标追求。华为能走到今天,并超越一些西方巨头,成为一家具竞争力的国际公司,就是因为华为总是“谋定而图远”,以 10 年为目标来规划公司的未来,而不像其他业界同行,总是被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资本是最没有温度的动物,也是最没有耐心的魔兽。
回归管理的本质
零距离观察成功企业
合伙人制度
人力资源效能方程式
HR转型与突破
人力资源法律120问
走进标杆企业
京东+百度+小米
HRGO带你去学习,公开课第三人免单
提前一个月报名再享九折优惠
电话咨询:
报名请直接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股价翻6倍后,华为最大供应商之一遭遇“黑天鹅”:一度暴跌21%!_股市实战(gssz)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股价翻6倍后,华为最大供应商之一遭遇“黑天鹅”:一度暴跌21%!
原创:问理财APP&今天港股市场再次迎来集体暴跌。  其中包括和华为、有紧密关系的电子(00258)也遭遇“黑天鹅”。  电子(00285)和华为同为深圳起家的企业,因为智能手机业务而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目前,华为是电子最大的客户之一。  港股市场此前在被做空阴影覆盖时候,电子(00285)却一枝独秀,股价连创上市以来新高。问理财老理观察发现,从日低价2.93港元一路涨至近期最高点18.48港元,股价翻了近6倍。  问理财老理注意到,电子(日早间开盘低开低走,盘中出现跳水,一度暴跌21%。今日收盘,电子跌10.47%,报收16.08港元。成交量达5855万股,交易量达9.34亿港元。  电子(00285)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营业额同比增长16.45%至85.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大增296.4%至5.3亿元;每股收益0.24元。  根据多家大型机构发布的评级显示,上个月瑞信上调、大摩、纷纷上调电子(00285)目标价,比较给力达到了预估价位。不过刚给予其未来&12&个月内&19.80&港元目标价的兴证国际遇到点尴尬,短期之内被“打脸”。& & & & 此前就有散户在论坛发帖称,电子(00258)绩优股不错,就是目前股价有点贵了。(来源:问理财)
比亚迪贵吗?看看看销售额再对比市值,还会觉得贵吗?目前市场上能有几只这样的好股
至少还有一个黑天鹅没有到来不是吓唬你
看好天坛生物搭上血制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正文
万金一指:环保第一股跌至5元遭华为借壳上市获批全仓目标价28
环保第一股跌至5元,遭华为借壳上市获批,全仓目标价2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做到顺心如意。今天周二,大盘正如本人周一发文讲解的跌破了3200点,雄安新区带动的上涨也得到了复原,短期的探底已告一段落。现在的行情可以适时考虑进场抄底。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该如何选股,对此投资者朋友可以参考《资金复位选股法》的技术指标来进行筛选,很大概率选出涨停牛股。
资金复位选股法案例回顾:
栖霞建设是本人在4月11号通过战法选出的牛股,讲解之前此股股价经过一波下跌洗盘吸筹,在3月31号到达最低点5.05之后触底反弹,11号股价成功突破主力成本线,主力资金拐头向上,KDJ形成金叉,量能放大。当天本人也是及时在空间发文讲解了此股的布局机会,从11号讲解之后,截止目前6个交易日涨幅高达36.91%,相信当天看过本人的文章的粉丝朋友都抓住了这波非常不错的收益。
鄂尔多斯,4月12号讲解
鄂尔多斯也是本人利用战法选出的牛股,完全符合《资金复位选股法》的操作思路。此股在4月12号突破主力成本线当天本人就在空间发文讲解此股的布局机会,截止到目前涨幅高达20.24%,相信看到本人空间文章的朋友都把握住了这波机会。
长期看本人选股文章的人都很清楚,股道本人每一次分享的牛股,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常能抓到涨停,这样的牛股还有很多,我还会继续分享,要提前把握的可以直接到我空间中查看
本人每天会在空间当中给大家分享强势牛股,也是通过《资金复位选股法》的选股思路。把握到的人都是很高的收益。
即将启爆的黑马,机会多多
可以看到,此股和栖霞建设、鄂尔多斯走势非常相似,完全符合《资金复位选股法》的操作思路,随着主力资金的持续流入,本人相信此股短期将会有一波非常不错的行情。当买点出现的时候,我会在空间中有详细的发文。还没有找到股道本人的朋友,就不要去盲目的操作了。具体股票代码,后期的操作策略,买卖点把握我会在空间详细的发布,有心的朋友可以查看到。要提前把握的可以手机上输入203其次324最后输2043就能找到了。
当然如果你手中有个股被套或者其它任何股票问题,都可以寻股道本人,也将会倾力解答。
笔者(万金一指)系上海黄金交易所高级分析师,本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的国家级交易,手续费万八(只收取单边)无点差,黄金(T+D)每日波动3到4个点,约0.2个点回本,白银(T+D)每日波动50到60个点,约3个点回本,投资不求一夜暴富,但求稳健长远。如果你在投资路上遇到了困扰,找不到方向长期处在亏损中,不妨可以和万金老师聊聊,成功不是靠运气,选择大于努力!
网搜/万金一指
评论正文请勿超过200个汉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路暴跌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