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镍三元材料吸水股票

当前位置: >
高镍三元为王时代到来 锂电正极材料中外寡头纷纷布局
中国电池联盟
根据不久前财富证券发布的《产业链之正极材料篇:正极材料新常态,高镍三元势不可挡》为主题的行业分析报告,在锂电池产能扩张时代,高镍三元材料逐步受到青睐。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政策的要求,到2020 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
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
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政策促进了动力电池材料的快速增长,2016年正极材料产量16.16万吨中,磷酸铁锂产量5.7万吨,同比增长75%;三元材料产量5.43
万吨,同比增长49%。国内厂家目前在积极扩张产能。同时,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促进了高镍三元材料的发展,预计未来高镍三元材料占比会逐渐增大。2017 年以来部分正极材料厂商扩产情况目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以NCM523
为主,预计未来高镍三元材料的比重会增加。NCM
材料一般包括NCM111、NCM424、NCM442、NCM523、NCM622、NCM811等。其中NCM111、NCM523、NCM622
和NCM811 较为常见,目前国内三元材料以NCM523为主,2016年其在三元材料分型号产量中占比为76%,NCM111 和NCM622
占比分别为13%和10%。未来随着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高要求和续航里程的延长,高镍的NCM622、NCM811以及NCA占比会持续增加。部分国内厂商的高镍三元材料的投产计划国内正极材料企业产能相对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国内的正极材料市场规模为16.16万吨/年,产值208亿元。
部分企业NCA 产能规划常见的三元正极材料性能表动力型电池增长明显,需求旺盛2012年以来,随着领域的爆发,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根据GGII的数据,
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从0.66Gwh
增长到30.8Gwh,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1%。动力电池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拉动了相应的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材料的出货量。根据GGII预计,全国动力电池年需求为42.8、55.4、73.5和99.6Gwh,按照1Gwh
对应大约0.2万吨正极材料的关系测算,动力型锂电池正极材料 年的需求分别为8.56万吨、 11.8万吨、
14.7万吨和19.92万吨。各类型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2016)三元材料是未来的趋势。三元材料具有容量高,成本较低,均衡性较好的优点,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根据GGII统计,2016年,国内三元材料市场规模达79.8亿元,同比增长68%,预计2018年产值将达到218亿元。2016年国内三元材料市场销量达到54300吨,同比增长49%,预计2018
年达到116600吨。国内企业对于NCM811 NCA 布局图(2016)扩张时代,高镍三元为王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带动作用和相关政策的驱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材料需求增大。日,工信部牵头编制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 万辆,以及到2025
年我国新能源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20
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全国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需求(,万吨)目前的磷酸铁锂材料受到理论比容量的限制达不到2020年的要求,三元的NCM111和NCM523等材料也很难达到2020
年单体电池300wh/kg的目标。目前的主流的NCM523 可以达到160-200wh/kg,而NCM622
和NCM811分别可以达到230wh/kg和280wh/kg。所以未来需要大力发展高镍的NCM622、NCM811和NCA材料。同时,对于三元材料,振实密度在2-2.5
g/cm3,而磷酸铁锂材料振实密度在1-1.4g/cm3,所以三元材料拥有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这对于电池的小型化有重要作用。对于三元电池的型号,高镍材料主要指三元材料中的镍含量提高。因为在三元NCM
和NCA中,Ni
主要是提供容量作用,含量越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越大;而Co贡献一部分容量的同时可以稳定结构;Mn/Al主要用来稳定结构,三者协同作用,共同发挥出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较低成本等优点。三元材料分型号产量占比(2016)三元NCA
材料,国外起步较早,国内的起步较晚。根据GGII 的统计,截止2016年末,国内从事NCA
生产的企业数量超过了15家,大多数处于建设发展初期,少量企业处于小批量生产送样检测的阶段,与日韩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特斯拉采用的为日本松下的NCA
电池,带动了全球的NCA 生产的热潮。国内NCA 生产量为几百吨左右,根据GGII 预计,到2018年国内NCA 材料需求将突破千吨。国内的正极材料企业正在积极布局高镍三元材料,未来高镍三元材料比重会逐步提升。目前国内布局高镍三元材料的企业有当升科技、杉杉能源、天津巴莫、国轩高科、格林美等。根据高工锂电的调研,高镍三元材料的占比持续上升,2016年国内高镍的NCM622、NCM811和NCA在三元材料总产量的占比已经超过5%,预计2017年将达到10%。未来高能量密度的NCM622与NCM811和NCA占比将逐步提升。特别的,截止2016
年末,国内从事NCM811/NCA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数处于生产线建设阶段和小批量生产阶段。其中处于研发阶段的占据大多数,为55%;处于产线建设阶段的有25%;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的有20%。高镍三元材料技术难度较大,需要企业科研的不断投入。由于NCM和NCA结合了LiCoO2、
LiNiO2以及LiMnO2/
LiAlO2的优点,通过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表现出高能量密度、良好循环性和较好的成本优势的特点。随着镍含量的提高,整体能量密度得到提高,但是由于钴、锰/铝等含量降低,导致稳定性下降。同时高镍的三元材料制备工艺、设备以及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远远高于普通三元材料,特别是其前驱体在存储使用过程中容易吸潮成果冻状,不易调浆和极片涂布,并且高镍的三元材料对窑炉设备的要求很高,很难调控。
中国NCA 材料企业的进展(2016)产能扩大加剧行业洗牌动力电池相关的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企业,纷纷推出了扩产计划,加剧了行业洗牌。工信部在2016年推出《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对于下游的动力电池企业提出了年产8GWh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原先的要求提高了40倍,这项政策将会极大地促进产业的集中。同时伴随着规模化效应,动力电池企业的电池成本下降,必将对上游的正极材料企业成本造成冲击,要求正极材料企业能够满足动力电池企业对更高性能材料的要求。预计未来可能有价格战,中低端正极材料产能过剩,技术水平较高的龙头公司能满足动力电池企业对更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表现出强者恒强。未来中国低端正极材料市场产能将过剩,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据GGII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包括厦门钨业、当升科技、科恒股份、湘潭电化、优美科、安达科技、裕能、三秋新能源、国光电器、浩普瑞、格林美、天赐材料等12家都在国内投扩建正极材料,涉及投资金额超70亿元,产能规划近40万吨。企业大跃进式布局的背后可能带来市场过剩,根据GGII
的预测,到2018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有效产能将达30万吨/年,产能将出现明显过剩,磷酸铁锂材料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大企业和大客户深度绑定,协同发展。对于大型动力电池企业,希望上游的材料企业供货稳定,同时对于汽车的审报目录,会标注动力电池供货商和相应的正负极材料供应商。每款车型的相应的正、负级材料供应商相对稳定,大的电池企业和正负级材料企业通过深度绑定,实现协同发展。中国正极材料细分产品产量(,万吨)正极材料中日韩三分天下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中日韩三国占据统治地位,总共市场份额90%以上。截止2014年,中国正极材料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43.77%,位居第一,相比2013
年有所下降;韩国企业占有率迅速上升到
30.56%;同时日本在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明显。中国主要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技术较强,在三元领域相对于日韩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的三元材料厂家开始发力,稳步追赶日韩巨头。对于正极材料的生产结构,我国以磷酸铁锂、三元、钴酸锂材料为主,日韩以三元材料为主。国家电池技术发展规划三元材料专利掌握在日韩手中。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信息,三元NCM的基础专利由美国3M公司持有,3M公司并不涉及三元材料的生产,而是通过转让授权专利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其中LG、SK、优美科都曾向3M购买三元材料专利授权。NCA
的主要专利掌握在日本松下和住友手中,专利限制在全球有效。目前三元材料的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日韩手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丰田、索尼和东芝,而这些专利技术壁垒阻碍了我国三元材料的厂商很难进入国际大厂,通过改性添加以及改良生产工艺等手段已经成为我国正极材料企业避免专利诉讼的常用手段。而近年来国内企业和高校也开始布局三元专利,发展势头良好。
小编推荐:更多,请点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采购发布区
宜润邦科技(天津)有限公司11分钟前 郑州全兴工业有限公司1天前 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1天前 佛山市顺德区瓦萨琪刀具有限...1天前
盖世行业工具当前位置:
解析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高镍三元材料
如果说现在什么电池材料最火,恐怕就是高镍三元材料了。相比磷酸铁锂和低镍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由于镍元素比例的提高,在比能量上有更大的优势。从333、532,到622、711到811(镍、钴、锰三者的比例),近年随着研发的投入,三元材料高镍进程“根本停不下来”。
三元电池材料,是指由三种电极材料共融而成的复合电极材料,理论上兼具每种电极材料的特性和优势。镍钴锰酸锂(LiNixCoyMn1-x-yO2)是目前最主流的三元电池材料,也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以钴盐、锰盐、镍盐为原料,通过调配钴、锰、镍三者的比例,来获得不同的电极特性。如果说现在什么电池材料最火,恐怕就是高镍三元材料了。相比磷酸铁锂和低镍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由于镍元素比例的提高,在比能量上有更大的优势。从333、532,到622、711到811(镍、钴、锰三者的比例),近年随着研发的投入,三元材料高镍进程“根本停不下来”。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三元锂电材料节后大涨 6股或受益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10日讯 春节前后三元锂电材料大幅上涨,如上游硫酸钴2月8日价格为68元/千克,较节前上涨20%,今年以来硫酸钴价格累计涨幅超过30%。  分析认为,相关涉及三元材料的相关公司如(,)、(,)、(,)、(,)、(,)、(,)等或有望受益。  认为,三元材料受益于技术升级与乘用车和特种车的高速增长。预计未来3年三元正极材料的复合增速将超过50%,(,)认为,根据电池不同的技术路线判断,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镍型三元材料是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三元材料龙头企业将优先受益于新能源补贴落地。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三元锂电材料节后大涨 6股或受益》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三元电池路线确定 高镍正极最受益(附股) _ 东方财富网
三元电池路线确定 高镍正极最受益(附股)
作者:韦顺
股市动态分析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三元电池路线确定 高镍正极最受益(附股)】从政策的扶持力度、锂电大厂扩产方向以及车型目录可以看出,三元成为锂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已经确定。(股市动态分析)
  点击查看&&&
  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基本依靠补贴,双积分政策有助于牵引产业从政策补助向市场化过度,但其很大程度推动的是新能源汽车供给端,产业长期的驱动力一定是类似美国市场,由终端市场真实需求决定。中汽车当前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续航里程不足,根本原因在于电池技术,三元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特性,完全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从政策的扶持力度、锂电大厂扩产方向以及车型目录可以看出,三元成为锂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已经确定。  能量密度比的提升理论上需要从正极角度去考虑,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镍的含量越大,能量密度比就越高,三元电池大范围使用让高镍正极材料最为受益。此外,出于安全性考虑,涂覆湿法隔膜也是较为受益的锂电池细分领域之一。  三元电池成趋势  国内目前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锂电池成本在元/度电,而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已经降至125美元/度电(折合人民币约850元),锂电池成本下降会是长期趋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也会是一个长期下滑的走势,因为除了降价外,摊低成本最好的方式之一是改进锂电池技术,提升能量密度比。  中国的锂电技术相比日本晚了10年之久,与韩国同时兴起于上个世纪末,最终于2005年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但中国当年效仿的是美国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而韩日走的是三元电池路线,最直观的两个例子是,国内新能源整车龙头去年还全部是磷酸铁锂的产能,而特斯拉放着本土主流的磷酸铁锂不用,却跑去用日本松下的电池。  三元电池最大优势就是能量密度高,磷酸铁锂理论能量密度为170Wh/Kg,而三元电池可以做到300以上。随着电动车续航里程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内锂电产业这几年也在逐步放弃磷酸铁锂路线,向三元系靠拢:  1)从政策角度看,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动力电池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内能量密度需要达到300Wh/Kg,2025年提升至400Wh/Kg,按照这个数值,磷酸铁锂技术上根本无法达到。  2)从推广目录看,由于能量密度比与补贴挂钩,为最大拿到补贴,乘用车和物流车使用三元电池的比例大幅提升。今年前7批次的推广目录中,纯电动乘用车和客车的能量密度比基本出现主批次提升的趋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平均能量密度比由103.8Wh/Kg逐批次提升至127.2Wh/Kg,客车由114.6Wh/Kg提升至118.26Wh/Kg。走三元路线的乘用车及物流车也在逐渐增加,第1-3批、第4批、第5批、第6批、第7批使用三元电池的比例分别为72.7%、74.1%、75.9%、95.65%和97.5%。  3)从产能规划看,年国外锂电大厂如三星SDI、LG化学等新增产能全部为三元系。国内如比克、超威、天能、天鹏、2017年规划的产能全部是三元,连磷酸铁锂巨头比亚迪这两年涉足这一技术路线。2015年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占比分别为69%和28%,2016年是60%和38%,预计2017年将呈现出对半分的市场格局,到明年大概率会超过磷酸铁锂。  整体而言,中国电动车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电池技术上,过去路线错误已经导致产业落后于韩国至少三年,如今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企业的产能都已转向三元系,可以判断,未来国内锂电产业走三元路线已经确定。  高镍正极最受益  在锂电池生产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占比约为25%-30%,在四大材料中占比最高,2016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16.16万吨,同比增长42%,产值高达208亿元。虽然正极材料毛利只有10%-15%,不及隔膜和电解液等细分材料,但盈利能力稳定,价格下降空间小。  正极材料的实际比容量在200mAh/g左右,负极材料在360mAh/g,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在372mAh/g,也就是说负极提升能量密度比已经遭遇瓶颈,因此正极材料是提升能量密度比的主要细分领域。  目前锂电池正极材料大致有五种,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其中三元锂电池主要使用的是最后两种材料。NCA具有比容量高、循环好等特点,比单一正极材料更具有优势,NCA是特斯拉使用的电池,由于合成难度较高,市场基本上被日韩企业垄断,国内仅贝特瑞等少数几家企业在试生产。目前国内主要用的三元电池为NCM。从类型看,NCM材料主要包括NCM111、NCM424、NCM523、NCM622和NCM811等。  三元电池型号中的数值是镍钴锰三种材料的比例,数值越大,镍含量越大,能量密度比也就越高。当前市场上主要还是以523为主,据高工锂电测算,2016年NCM523的产量占比约为76%,而NCM111和NCM622则分别占比13%和10%。  NCM523的能量密度最高为200Wh/Kg,而NCM622和NCA811分别最高可达230Wh/Kg和280Wh/Kg以上。而且由于钴具有一定毒性,并且价格较高,镍的含量上升会相应减少钴的使用量,因此增加镍的比例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未来随着能力密度比要求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延长,三元电池技术会向NCM622和NCM811甚至是NCA逐步转移,高镍正极材料会是受益最为明显的细分领域。  另外受益比较明显的还有涂覆湿法隔膜。三元电池的唯一缺点就是安全性,之前停止在客车上运用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特斯拉用的NCA电池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主要是特斯拉有独特的电池冷却系统和管理系统。从电池内部构造看,涂覆湿法隔膜更适合用于三元电池,主要原因是其能高荣明显改善电池的热稳定性。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容易导致温度上升隔膜收缩,锂离子通透性变差,从而引发电池起火。但涂覆湿法隔膜能将热收缩率控制在2%左右,通透性远好于普通干法隔膜。  从投资的角度看,A股正极材料上市公司有、、、、、等几家,其中杉杉的产能国内排名第一,当升科技则是高镍市场绝对龙头。投资者可重点留意当升科技,公司在NCM523和611上已具备8000吨和2000吨的产能,今年下半年还将新增2000吨和3000吨,在高镍系的NCM811和NCA领域都有产能布局,且都在未来两年内逐步投产,产能搭配最为合理。  湿法隔膜方面,相关上市公司则有、、以及。创新股份拟亿55.5亿元收购去年排名第一的上海恩捷,星源材质是次新股,今年下半年产能投放后规模会上升至第一位。不过目前市场给予两家公司充足的预期,估值都偏高,当前时点不建议参与。  聚焦热门板块&&&           
(原标题:三元电池路线确定 高镍正极最受益)
(责任编辑:DF064)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您现在的位置:
三元锂电池上市公司一览 三元锂电池概念股推荐
  三元锂电池上市公司一览 三元锂电池概念股推荐 机构认为,综合考虑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和充电便捷性,高镍三元动力电池是未来锂电池路径的必然趋势。 南方财富网小编为您提供&
  据日本媒体7日报道,丰田计划到2020年建立并完善纯电动汽车批量生产体系,正式进军纯电动汽车市场。丰田计划研发充电一次能行驶超过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目标市场是2020年将举行奥运会的日本市场,以及正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世界其他主要市场。此前丰田环保型汽车战略一直以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为核心。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概念股专区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镍三元材料吸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