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融资狂欢,一边接连倒闭,共享单车倒闭真的能盈利吗

工厂倒闭,员工下岗,千人围堵总部讨要押金,共享单车坑了多少人?    ');6月中旬,悟空单车成为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8月初,町町单车老板跑路,50天3家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接连倒闭。也许这只是开始,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动辄融资亿元的共享单车真的凉了吗?
  近日,处于共享单车第二梯队的酷骑单车,小蓝单车接二连三被爆出绯闻:酷骑单车押金难退,总部遭千人围堵,CEO被罢免;小蓝单车新融资受阻,新产品难产,卖身失败…
  倒闭潮来了?
  6月中旬,悟空单车成为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8月初,町町单车老板跑路,50天3家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接连倒闭。也许这只是开始,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在昨天,位于北京通州区的酷骑单车总部被用户堵门,千人排队索要押金。用户退款需求爆发和舆论压力,酷骑团队罢免了原CEO高唯伟的职务。
  有媒体报道,酷骑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只剩几个客服人员帮忙处理退款。据一位用户说,早上曾有一位欠款300多万的供应商,并无人员接待,很快被赶了出去。
  酷骑单车曾一度成长为共享单车领域第四名,但自从推出了黄金共享单车以后,经营危机渐渐出现。
  除了“土豪金”配色晃眼以外,单车还配备了充电设施(靠谱不?)。过度营销引起的曝光,引起了部分用户担心,退款需求开始增加。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致命的。
  刚刚,酷骑单车微信公众号发出消息:
  “四川的一个集团公司,已经同意全面收购酷骑。他们以10亿元的价格,接手了酷骑之前累计投入的价值9亿多元的资产,其中包括140万辆车,并将负责处理好酷骑后续押金退款事宜。”
  酷骑单车将成为首家被收购的共享单车。
  同样陷入困境的一度口碑良好的小蓝单车。
  据中国创客报道,小蓝单车自今年1月完成4亿元A轮融资后,始终在寻求4亿美金B轮融资,但这笔融资在今年6月宣告失败。小蓝单车向ofo、摩拜等品牌提出被收购意向,也均被拒绝。
  小蓝单车近期将购买半年特权卡的用户强制升级为全年特权卡,导致该项费用的退款时间延长半年。除此之外,小蓝单车的押金退还也需拨打客服电话才能解决。
  小蓝单车则在最近悄然关闭了微博评论。网友表示,用户体验败给了烧钱。
  共享单车,无论被赋予何种概念,出行大数据也好,线下支付场景也好。都难改行业初期,要靠运营驱动的本质。创业公司在抢夺市场的阶段,共享单车就是租赁自行车的生意。难以靠租赁获利的项目,在融资困难,资本冷静的情况下,很容易资金断裂。
  共享单车新政和坟场
  9月中旬,北京宣布暂停新投放共享单车。这座城市已经塞下了235五万辆共享单车。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接连完成对共享单车的限制政策。
  共享单车被资本催生,迅速覆盖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感慨科技的便利,讨论哪家车子好骑。然而,我们未曾留意,一批批报废单车的命运是被弃之荒野,堆于废墟。城市的角落渐渐地开始出现了一片片“共享单车坟场”。
  据报道,许多被城市管理部门清理的共享单车并没有被损坏,但却没有企业认领。而这些单车的结局只能被当做废铁。由于单车投放量过多,仅摩拜在上海就投放了100多万辆单车。城市中并没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它们,用户的认知依然是随意停放。
  目前除了北上广深以外,杭州等地陆续对共享单车投放发出限制政策,防止乱投乱放。
  工厂倒闭,员工下岗&这些罪,我们看不到
  “一夜复活,满地是钱”,有媒体曾这样形容复苏的自行车产业。
  共享单车成为创业风口以后,让中国自行车行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今年1到5月,自行车产量2622万辆,同比增长25.4%。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件显示:仅ofo和摩拜这两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一年的订单所带来的产能就将超过2500万辆。
  支撑突如其来的订单需求,数千家自行车代工厂只能增加生产线。满街的共享单车背后,是这些工人日以继夜的加班。
  1、深圳的雷克斯自行车突然接到了150万辆超级大订单!之前的订单规模一般只有一两万辆。工厂快速招工500名,流水线增加了7条 。
  2、美邦自行车公司为了承接40万辆小蓝单车的订单,还曾专门追加了一条生产线。
  3、深圳市益钵通自行车一个月内接到了摩拜20万辆订单,ofo50万辆订单,接单接到手软。
  春天从来不会太长,随着城市里共享单车投放过于饱和。从今年8月份开始,广州市率先要求停止新车投放,一个月时间,上海、南京、深圳、北京、杭州共享单车新政逐项出台。禁止投放,限制骑行等措施遏制了“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这背后,也给这些厂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另外,市场趋于饱和,资本逐渐冷静,行业加速洗牌…带来的影响是,被拖欠尾款的工厂倒闭,员工下岗…
  500多辆町町单车货还没发,创始人跑路了。工厂大多数都是想拿30%预付款,完成生产后,再收尾款。现在,很多代工厂尾款收不回来了…
  9月初,新京报报道,“共享单车企业不让发货、拖欠尾款在当地已是普遍现象”。共享单车停放和欠款,许多代工厂都将面临停工停产的困境。欠款从数十万到百万级不等,这里可有许多工人的血汗钱呢。
  共享单车行业,双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长尾创业公司缺乏融资能力,有没有盈利能力。运营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资金紧张,许多二、三线共享单车难免把念头打到押金上。
  押金退还慢,这背后有没有被挪用的问题存在呢?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cn)】
TOPS11559゜16423゜25003゜34581゜44379゜5765゜6755゜7742゜8594゜9561゜1067267゜165766゜264466゜351254゜437532゜535682゜633597゜733098゜831287゜929927゜10
A轮 95000万人民币 融资并购 8415万人民币 融资天使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2号共享单车接连倒闭,暴露了什么问题?共享单车接连倒闭,暴露了什么问题?偶然净空百家号一想到共享单车,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肯定是摩拜单车和ofo单车。这两款单车相对于其他的共享单车确实是实力强客户多,而其他的许许多多共享单车历经坎坎坷坷有的倒闭有的还在苦苦挣扎,同样是共享品牌,同样是共享单车,为什么效果竟然差这么大?近日,3Vbike共享单车对外宣布,将从日起停止运营,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3日,3Vbike创始人巫盛华称,由于未能融资成功,他自掏腰包造了1000辆自行车,投放市场后仅找回几十辆,部分地区车辆丢失率达到100%。就在三周前,仅仅运营5个月的“悟空单车”也正式宣布正式停运。至于车辆丢失的原因,有这么两大方面:一是用户素质不行,有贼;第二就是防盗措施做得不好。有的单车没有用到智能锁和GPS定位。这主要是为了成本考虑,不然成本高了一倍不止,盈利就成问题。共享单车行业就两种模式:摩拜的高成本模式和ofo的低成本模式。摩拜单车造的好,相应的成本也高,不过用户体验和防盗的能力也在提升,相比其他的单车,摩拜单车的被盗率很低。另一方面,ofo单车依靠有钱任性的方式大量投放单车,依靠巨大的资本应对丢失的一小部分的损失,依靠巨大的车辆基数经营市场。总的来说,要想在共享单车领域上分一杯羹,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要足够的资本来应对未知的挑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偶然净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抛开烦恼学习佛法融入日常拥有幸福的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首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下一个会是谁?_百度知道
首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下一个会是谁?
首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下一个会是谁?共享单车从不缺话题。“黄金圣斗士”单车、“彩虹单车”的图片还没刷屏多久,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悟空单车”,已经退出了这场大战。人们还来不及品味这则新闻,单车的两名投资“大佬”,一方是马化腾,一方则是朱啸虎,就“摩拜和OFO谁是老大”这个话题,在朋友圈怼了起来。关于共享单车的烧钱和争抢入场的资本与市场逻辑,侠客岛已经有过分析(《从共享单车到充电宝,创业风口还是资本做局?》)。就一个新行业业态而言,就着最新的新闻,我们似乎可以换一个角度审视:在OFO和摩拜两大巨头的阴影之下,其他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企业,到底是如何生存的?这场资本与市场的大战,又将走向何处?“马虎”互怼谁是共享单车的NO.1?争论的双方,一边是腾讯领投的摩拜,一边是金沙江创投领投的ofo。关于这个话题,金沙江朱啸虎和腾讯马化腾在朋友圈的交锋,引爆了市场对共享单车的讨论。朱啸虎分享的文章是《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稳居第一》,并评论说:“和街头实际数的感觉基本一致。”朋友圈留言里,马化腾回复道:“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智能机和非智能机未来价值和潜力还是很不同的。”双方的观点并不复杂:马化腾认为智能化浪潮是未来,“堆一堆哑终端谁不会?”而朱啸虎则认为性价比为王,数据说明一切:“微信的数据只是一方面,可以去实际街头看一看”。其实,“马虎”之怼,既有对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和未来之路的思考,也有投资人背后的利益考虑。从投资人角度看,朱啸虎和蚂蚁金融是ofo的投资人,支付宝和滴滴出行app给了ofo流量入口,阿里系又是滴滴出行的投资人;而腾讯是仅次于摩拜单车创始团队的最大的股东,在摩拜6亿美元的E轮融资中领投。腾讯微信给了摩拜流量入口支持并接入小程序,这让摩拜4月的月活量环比增速超过200%,一个月新增2400万注册用户。看来,这又是一场腾讯和阿里之争。阿里、腾讯的垄断能力令人绝望,ofo和摩拜之争,让人仿佛看到前几年的滴滴与快的之战——那场的结果是,双方以合并告终。朱啸虎在微信上说:“数据说明一切,一年后看。”腾讯投资总经理也加入留言,表示“数据现在就有,不用等三个月等一年的。” 其实,双方对胜负时间的打赌,还不如赌摩拜和ofo是否合并来得靠谱。冰火虽然用户戏称共享单车“颜色不够用了”,但时下的共享单车其实就三种:摩拜、ofo和其他单车。根据第三方机构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摩拜单车占据共享单车市场57%份额,ofo为30%,而小蓝、酷骑等公司构成了第二梯队,共占约14%市场份额。未来然而,垄断的“护城河”也并非坚不可摧。十年之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也曾风光无两。2007年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诺基亚以40.5%的份额雄踞第一,三星是27%,苹果只有0.6%。在移动智能手机时代,iphone手机和Android手机迅速取代了诺基亚等,第三方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中,Android的市场份额是86.1%,iOS虽只占13.7%的份额,但利润占所有智能手机的83%。即使苹果手机风靡全国,华为、小米、VIVO、锤子等国产手机品牌,也分别以硬件、价格、时尚、情怀抢占用户,分得一杯羹,并有追赶苹果之势。差异化生存,共享单车的新增长点无疑是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比如,在共享单车第二梯队中,酷骑单车和海尔无线联合推出的“黄金圣斗士”,就有诸多创新,包括:一是充电端口,共享单车和充电宝两个概念;二是,智能升降座椅和智能语音锁,属于AI概念;三是,手机充电支架,可以安置手机导航;四是,国人喜欢的土豪金色。小蓝、优拜、永安行、由你等品牌单车,借助芝麻信用,推出免押金骑行。既能导入支付宝流量,又能免去用户对缴纳押金的疑虑,让信用成为资产。探索“合伙人模式”和“山城自行车”的悟空单车,虽倒在了资金链和供应链上,但也算对用户心智进行了大胆的试错。合规者生存,单车企业拼的是成长速度,也要看谁活得长久。共享单车在城市和校园的野蛮生长,带来了交通安全、乱停乱放、巨额押金等公众关心的问题。今年5月,交通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要落实对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近日,全国首个“公共电子围栏”、“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示范区”试点工程将在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工体等地建立。“公共电子围栏”将设立统一平台,“围栏”内可兼容不同企业的单车,并通过数据分享对区域内单车投放总量进行控制。面向用户,通过奖励规范使用、处罚违规行为等手段,培养文明骑行的习惯。问题是,在未来单车总量控制下,资本疯狂的造车和过度的投放,过剩的单车将何处安放?“一车多押”巨额押金池风险,是共享单车企业最大的风险。前车之鉴是P2P,许多公司就因为运用备付金资金池滚动操作、期限错配、资金和项目不一一对应等,带来了诸多金融乱象。上个月,北京金融局提出在京注册的共享单车公司需要把押金存管到指定银行账户。监管之下,共享单车巨额资金躺在银行吃利息的盈利方式受到致命影响,加之沉重的造车成本、运营成本,漫长的盈利周期,和免押金运营的大趋势,单车企业的成本压力剧增,行业洗牌加速。如果未来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稳健的现金流,谁将是下一个“悟空单车”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单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共享单车接连倒闭,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继悟空单车半个月前倒闭出局之后,又一家共享单车公司3Vbike发布公告称,因为大量单车被盗最终停运,宣布倒闭。未来共享单车倒闭潮,相信这只是个开头。
从两家共享单车倒闭背后,不难看出以下共同点:
其一,大部分单车找不回来了。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曾经表示,悟空单车投在重庆的1.2万辆单车90%都已经找不回来,而悟空单车进入市场只有六个半月,公司损失300多万人民币。而3Vbike也表示大量单车被盗最终停运。其次,严重缺乏技术含量,有业内投资人表示,这两家公司都只是在单车上装了个锁,就说自己是共享单车。
其二,资金链断裂,找不到接盘侠。比如说,悟空单车曾经找过ofo想要其收购悟空单车,但是ofo方面拒绝了。3Vbike巫盛华早在2016年9月就准备进入共享单车领域,但一直融不到钱。
其三,损耗率非常高。据了解,日,3Vbike首批共享单车在河北保定投放,上线仅运营四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3Vbike巫盛华表示,他不再看好共享单车,主要是损耗率十分严重,几千辆、几万辆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其四,就是创始人基本是跟风做共享单车。比如说,在推出3Vbike之前,巫盛华从未接触过自行车行业,在几乎没有行业积累的情况下,贸然入局。
从一波又一波的创业热潮来看,其实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一窝蜂的跟风创业。跟风的背后是认为眼前是个大风口,不能错过,他们认为,大风口下最坏的情况也是可以把项目卖掉。
越诱人的蛋糕,坑越多
共享单车几乎是互联网创业项目中最诱人的一个。因为它的门槛比以上所列的风口都要低,低到只要有创业启动资金,就能做,而且单车又都是流量自来水,有车就有人愿意去骑,有人骑就有押金,有押金就能沉淀资金与用户。
正是因为没有任何门槛,没有技术含量、造单车投放单车比O2O、VR、人工智能什么的创业项目容易太多,谁都能做,而且风口正热,资本热捧,两大主要玩家融资一个比一个高,惹得小玩家眼馋不已,一咬牙就入场了。但现实似乎在说,越诱人的蛋糕,坑越多。
资本虽然有很多傻钱,但投资人并不傻
创业者应该反思,资本虽然有很多傻钱,但投资人并不傻,资本一般都会全力扶持第一或者有潜力与第一争雄的二号、三号,比如当前摩拜ofo两家公司推出共享单车业务仅仅一年时间,就合计拿到了近21亿美元的融资。
资本很清楚,他们追求的只是自己投入资本的价值如何提高,A、B轮进,把泡沫吹大,C、D、E、F轮出来找机会退出就好了,这样项目能不能成都无所谓,反正投的钱已经翻番了,资本不会去扶持一个没有想象空间无法为资本增值的末流企业。再往下第三、四梯队没有特色的单车公司是没有多少接盘的价值的,接盘无非是花钱接了一个烫手的烂摊子。
小玩家已丧失了被收购的价值
从未来趋势看,很多共享单车小玩家可以会寻找大玩家收购,从目前来看,共享单车如果说找不到融资想让头部玩家接盘也变难了,要知道单车的造车成本低,头部玩家与其花钱买了这些规格不同的旧单车再换色,还不如直接造单车来的划算。所以说,共享单车的小玩家,如果缺乏资本输血,车辆供应与体量跟不上,没有核心价值与竞争力,被合并的价值都没有。
另外是小玩家应该从一开始就找到盈利模式。当前创业者流行的口头禅是,先把市场做起来,暂时不考虑商业模式。但要知道,可预见的商业模式即便有,但基本也与小玩家无关。但很多跟风的创业者的想法是,反正大玩家都没有找到商业模式,都在烧钱,那么我也不急着找商业模式等拉到融资做大市场规模之后再考虑。
而事实上,在大热的没有门槛的风口背后往往有更多的隐形风险,共享单车看起来没有门槛人人可以做,但在这背后是,需要巨额资金与高企的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折旧成本、顶级供应链的掌控以及各种资源关系的掌控力。悟空单车创始人就表示:“摩拜、ofo都可以和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厂商合作,而悟空单车合作的都是小厂商,产品品质上不是特别好,车子容易坏。”
所以背后隐含的事实却是,越是没有门槛的项目,风口就更容易被有资源与资本的大玩家拿下。ofo的背后有飞鸽和凤凰,它的模式是与全国各自行车厂战略合作并联合生产。摩拜的背后有富士康,采用的是定向制造模式。一旦涉及到硬件的生产,共享单车就涉及到物流供应链运营效率以及产业链之争,供应链与资金实力的掌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有很多创业者永远在盯着下一个捞一把的机会。他们的脸上写满焦虑与对成功的渴望,相信有太多机会属于自己,这就是这个时代多数创业者的集体镜像。但正因为如此,创业者保持一种慢下来的理性、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虽然创业虽有千万种死法,但追风口可能是最快的那一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三大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累计融资35亿元以上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长江商报新闻热线:027-
当前位置: > 三大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累计融资35亿元以上
三大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累计融资35亿元以上
长江商报讯(记者&柳莺)2017年下半年,共享单车迎来倒闭潮,而在市场的另一头,还有玩家在不断融资。一边接连倒闭,一边不断融资,也许这就是共享单车的江湖。日上午,哈罗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D2轮融资,本轮由复星领投、GGV(美国纪源资本)等跟投。而距离哈罗单车宣布完成D1轮3.5亿美元的融资,还不到一个月。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哈罗单车今年来第六次融资。而根据公开的数额来看,2017年哈罗单车融资总额至少在13.5亿以上。在资本寒冬、共享单车大洗牌的背景下,知名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为什么还会看好这个行业?哈罗单车的本轮投资方、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丛永罡透露,复星在为期数月的行业调研之后决定投资哈罗单车,是看好其通过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的能力以及未来国内更广泛城市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实际需求热度。复星高级副总裁兼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总裁潘东辉表示,复星近年来在衣食住行方面均有深度的产业布局,复星视哈罗单车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超级物种和重要家庭客户入口,预期哈罗将与复星生态中其他成员在大数据、金融、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能产生较大的价值协同。长江商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摩拜单车、ofo单车以及哈罗单车这三家企业2017年的融资总额加一起达到35亿元以上。据公开资料显示,摩拜单车2017年融资四轮,总额在10亿元以上。2017年1月,摩拜获得D轮融资累计3亿元;日,摩拜完成D+轮上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淡马锡和高瓴资本;日,摩拜完成6亿美元E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日,摩拜获得来自高通的战略投资,融资数额未披露。ofo这边,今年一共获得了三轮融资,总额在11.5亿美元以上。2017年3月,ofo获得4.5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等机构跟投;2017年4月,ofo获得来自蚂蚁金服的D+轮融资,金额未透露。2017年7月份,ofo获得7亿美元的E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跟投。责编:Z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单车倒闭了几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