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马云毁了中国实体经济济

马云再次领军变革新零售!实体经济又被马云坑杀?
就在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提出新零售之后,无数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马云下一步究竟会干什么,哇哈哈创始人兼董事长宗庆后直言不讳的“炮轰”马云提出的"五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宗庆后表示: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甚至后面董明珠也说:“五新”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性,新技术也是原来就有的!
不久前,一个重大的消息被媒体投入了零售市场:全球最大的移动经济体阿里巴巴,中国最大的线下零售企业百联集团,在上海百联总部宣布战略合作,一起推进新零售!这个消息对于传统零售行业来说无异于一个深海炸弹,“阿里巴巴+上海百联集团”这两大巨头的资源整合,将率领中国零售业跑向未知的新领域!注意是新领域而不是新高度,小编一直对于“新零售”持有疑问。
如果说十年之前是电商的时代,传统实体经济见识到了电商的力量,那么未来十年将是新零售领跑中国。马云表示,纯电商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现在说的“电子商务”会成为传统概念。线上、线下、物流将组成新的零售行业。新零售将无线上与线下的区别,实体经济将迎来一波重生的机会!或者说是马云一人吃了太多的蛋糕不得不分点给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真的会迎来春天吗?
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百联、苏联、银泰等都用互联网武装到牙齿,充分享受新零售带来的线上线下服务打通、物流打通、信息打通等优秀服务。你可以想象,当你去买衣服时,你可以通过虚拟试衣间将衣服一件一件地试过去,传统实体店所面临的房租、员工费用等大大减少。而互联网给你带来的信息共享、网络推广、物流便利等将大大促进店铺的知名度与销售额。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共享互联网信息的情况下,这和租店铺开了家淘宝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小编并没有看懂。当马云走向零售业,是否会像支付宝和银行一样,“新零售”将扣住实体经济的脉搏?
当初电商的迅速崛起究竟带来了什么,大家有目共睹,这把“双刃剑”养活了谁、害惨了谁?马云在做客央视二套《对话》栏目的时候,主持人对于王健林先生和马云的“一亿赌局”提出疑问,马云的回答绝炸天。马云表示,不懂的人才会赌一个亿,懂的人是用不着去赌这一亿的;电子商务它绝对不是一种生意模式,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人家王健林是生意人,从生意模式上讲的确是正确的,我们普通人自然会从生活角度讲);电子商务的目的不是去消灭谁、推翻谁,而是建立未来我们认为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平等的商业生态环境(现在的淘宝大家怎么看?);不是我们淘宝便宜,而是地皮、房价太黑了(淘宝省去了租房等高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拉低了实体经济行业的下限,无数家实体倒闭,优惠的自然是我们普通人)。
现在“新零售”有眉目了,大家坐着看戏就行,我们再来看看马云的其他“四新”:
新制造。现在的制造生产模式是B2C,而未来会转向C2B,即按需定制。机器用的是数据。来让生产更加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
新金融。此前我们遵循的是2-8理论,支持前20%的大企业,就能保证社会效益。而互联网金融做的就是,支持那80%没有被触及的中小企业。
新技术。过去以PC为主的芯片,现在都在变成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那么未来也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产生新的技术。
新能源。我们之前的能源是水电煤,而现在,数据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能源、新资源。
细看就能知道,全部都是围绕着互联网的“新”,马云在不断地打造着他的互联网帝国。新制造是C2B;新金融是互联网支持那80%没有被触及的中小企业;新技术是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是数据能源,实体经济呢?
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的关系就好比清洁工阿姨和厕所的区别,互联网是干净、令人舒服的厕所,而清洁工阿姨却是背后整理、拖地的人,没有清洁工阿姨就没有干净的厕所,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互联网。中国的硬件技术是否足够支撑起更好的互联网?中国的实业制造是否足够支撑起未来庞大的物流?
当日常生活都变成互联网,这的确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便利、快捷、甚至不出门。就好像从小就特别喜欢坎科幻电影、打科幻单机游戏的孩子一样,马云在不断坚持着他的互联网梦。小编喜欢这样的马云,也喜欢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但是并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互联网支配,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低头就是手机,抬头就是电脑,看自己爸妈都没这么上心。
不论社会舆论究竟如何,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敢于将螃蟹做成菜的人,终究将赢在起跑线上!2017年,让我们看看马云领军的新零售究竟会上升到怎样的高度,同时互联网金融会给我们的理财带来怎样质的飞跃,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朋友圈XJ55818
《知名财经特约撰稿人,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注重关注国际形势和重要经济数据消息, 对大宗商品有着深入研究与实战操作经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虚拟经济害死了实体 马云用阿里云实力打脸
虚拟经济害死了实体 马云用阿里云实力打脸
文|《浙商》全媒体记者 胡俊翔 姚恩育 刘宇
编辑|倪敏
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团披露了2016年度纳税情况等七项数据。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蚂蚁金服集团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
2016年年末,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出席“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时说:“企业没有实体虚拟之分,只有好企业坏企业之分。”
马云认为,不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销售总额在年初时已经超过三万亿人民币,这说明通过互联网转变流通方式,实体经济找到了新的方向。必须发展这样的新实体经济,才有办法面对明天。
怎样才是马云眼里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定义是人类通过思想、财富、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生产和流通的商业。生产制造是实体的一部分,流通更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马云说。
显然,阿里巴巴所从事的早已经是实体经济了。
你眼里的实体经济
可能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抑或是这样的
▲吉利汽车生产车间
▲海康威视出品的“机器人”正在工作
吉利、海康威视等优秀浙商企业已经走在了“新制造”的前沿。而阿里巴巴还和富士康合作推出了家居服务机器人——
马歇尔提出,生产四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此前被称为互联网企业的企业,同样做着生产工厂,从事着实体经济,只不过与很多人眼中传统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在杭州滨江、在余杭经济开发区,阿里拥有着庞大的实体工作基地,阿里云在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欧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建设了13处数据中心,其业务机构遍布七大洲,可以说,阿里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布局全球集研发、设计、技术应用、甚至是外包生产的全球化企业。
▲阿里云数据中心
你会说苹果公司从事的不是实体经济吗?实际上,当我们提起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时,苹果公司总是万众瞩目的那一个!如此说来,等到将来有一天,阿里巴巴将它的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操作系统等各类应用软件通过与硬件生产设备厂家联合制造时,阿里巴巴毫无疑问也将会是高端制造的又一个明星企业。
▲天猫魔盒
▲阿里与上汽联合推出的互联网汽车
所以,不要说“虚拟经济代替实体经济”,也不要再感叹“发展虚拟经济了,实体经济就衰亡了”。如同刀耕火种是农业,机械化播种也同样是农业,只不过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拥有了不同作业方式,换了一个姿态从事实体经济。假如我们以为实体经济的运作方式是一成不变的,那么真的可能将实体经济带入死胡同。
阿里巴巴融入到传统制造业、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是值得肯定和期许的。因为十年来不计成本的投入研发,使得阿里云成为全球最大的三家云服务商之一。阿里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
数据和计算正在解决制造业的关键问题,但并没有设置高耸的资本门槛,不管是大厂还是小作坊,几乎都能受益于科技创新的普惠。远在舟山渔场的渔民,也开始对渔业、洋流和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依靠数据分析结果来规划捕捞路线。
这些大小工厂使用的正是互联网“生”出来的科技成果。阿里巴巴为了支撑庞大的电商平台,打造了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平台,这也成为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基础,因为工厂们终于可以“即开即得”的获得计算设备数据的能力,并且这样的计算能力并不需要付出海量的资本投入。
这也是德国工业4.0模型的基础。以徐工集团的厂房为例,这里与德国描绘的工业4.0蓝图似乎一模一样,机械手准确迅速地执行着程序设定的指令,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给后台回传实时数据,计算平台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并修正生产程序的输出。
▲徐工集团的车间
“GE的发动机有几十个传感器,但它不是单纯为了加传感器,而是为了收集数据。发动机可以说是实体经济,但是加进去的数据不能把它看作是虚拟经济。”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说。
即使是更加传统的消费品制造业,拥抱阿里巴巴的结果也是惊人的。2016年12月,宁波太平鸟服饰的IPO申请被核准通过,这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企业圆了上市梦。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在解读“逆风高飞”时称,这是拥抱马云、发力网红经济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天猫双11全天,产生了94个成交破亿元的品牌,其中以传统品牌居多。如果以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来衡量,这不仅是一份商业的热卖榜,也是各地的纳税百强榜。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公共政策)、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潘毅刚认为,人为制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服务经济的对立是有失偏颇的,“实体经济确实有存在困难的地方,某些行业,比如制造业的确还需要大大提高,但各个行业之间不要割裂,也不要孤立,而应相互支撑,相合融合。”
潘毅刚也提到了一个新实体经济的标准,“如果能真正提供老百姓需要的服务型消费,不是靠资金运作,不是靠新闻炒作,那就是新实体经济。”  你们知道实体经济有多惨吗?我就说一件事!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你说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哭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了?
  HM,ZARA,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女装品牌。中国市场里面这两个牌子,约70%是东南亚制造,不相信,你去大商场看看标签。而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发展。宜家、nike,已经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了。
  中国经济的起步很成功,中国农民肯吃苦,守纪律,任劳任怨。但第二步走得不行,在制造业积累了资金后,通过四万亿、炒房潮,吃光用光了。这一点,真的很郁闷。
  1、税费:不能承受之重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做生意真的很难的,不是开玩笑。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
  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
  2、各项成本不断攀升
  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知识产权保护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3、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作为曾经的小老板,我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如果你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
  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国企拿到了资金后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国企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惨惨惨。
  4、劳动力都往工地跑
  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现在一个办公室文员,吹空调都要3500+五险一金,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是国企主导,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资,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且无所谓还贷,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但本身亏损,搞笑吧?一旦不印,农民工的高工资立即就没了。
  5、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
  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
  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其他人很惨。农民工辛辛苦苦拿了万元月薪,包工头赚了20万,一转身又交给老家县城的房产商了。由于房地产抽走了所有的消费资金,老百姓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费,这就导致各行各业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了。
  06年至今,粮食和一般工业品涨价一倍不到,电子产品还在降价,例如电脑手机相机。制造业平均工资加社保,合计涨了3倍,小老板坠入深渊,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员工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因为多出来的收入,全部被楼市抢走了。近十年,全社会所有人,任劳任怨的养肥了房产商。
  其实我不关心谁赚了钱,房产商赚钱也好,小老板赚钱也好,农民工赚钱也好,都可以,无所谓。我只关心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是否得到增强。现在问题是,房地产经济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效率,只要有本事去贷款,有本事去盖章,就可以赚大钱,这是最坏的结果。
  6、四万亿的冲击
  中国在2009年的时候,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来经济危机能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剩下的做大做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结果,四万亿来了,把房价推高数倍,实体全部屌丝,于是,中国制造业就回头走,往人工高成本,产品劣质化,规模作坊化,价格低价化的初期模式道路上走了。可悲!
  四万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秩序,现在走不回去了。09年之前私企是暴富了,但大部分老板没有去吃喝嫖赌,想的是继续研发创新,走向世界,那时候成功学非常流行。后来是,先倒霉的关厂买房,反而发财了,坚持不懈的老板,全部SB了。
  7、社会地位太低
  “小私企,企业主,小老板”,当你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不会联想到好事,只会联想到,他们在欺负工人,剥削工人,血汗工厂,脏乱差,违法乱纪,做坏事。是不是?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其实这些人,维系了中国70%的就业,虽然工人目前还吃住一般。
  过去5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金融由于引进了高等数学的表述方式,把99.99%的人弄晕了,一直很神秘兮兮的,写个报告的也能够搞到年薪60万。现在也看明白了,也就是借新还旧,如果下一期续不上,立即出问题。关了灯,都一样。
  中国经济下一步何去何从?
  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服务业主要是源于生产利润的消费,然后是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交易。近两年,制造业用工数是大量下滑的,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新的劳动力,大学生跑到大城市当销售和服务员了,非大学生去建筑工地了。
  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今,中国运气好的无与伦比。第一波港台疯狂涌入,第二波是最惠国待遇导致的出口狂涨,第三波外资+入世,一下子成为出口冠军,第四波更奇怪,本来小布什要来找碴了,结果911了,美国一下子和我们又是好朋友了。但是到了现在,实体滞涨,楼市狂欢。该怎么办呢?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上一次类似情况是1998年。98年国企大下岗之前,当时有两个可能,一是继续印钞维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国企,二是不再输血,国企员工下岗。朱总理没有选择印钞,是真正的调结构,但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朱总理的改革是真刀真枪,触动灵魂的。国企几千万人真就下岗了,北海和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真的就破了,精简机构真的就减下来了,真的入世了,汇率真的改了,价格双轨制真的取消了。几刀下去,刀刀见红。朱总理的改革虽然让很多人利益受损,但是中国经济一下子就起来了。
  我后来想想朱总理壮士断腕,让那么多国企干部职工下岗,他心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啊。1993年,朱总理让海南房地产,一夜崩盘,得罪了多少权贵,他心里承担了多少压力。这个民族之所以有希望,就是还有几个这样的人。
  现在的改革呢,好改的基本改完了,剩下的都是伤筋动骨的项目了。一刀下去,必然剧痛。你想想当今社会,富得流油的,就剩下这几个了:房产商,大国企,二代哥。你看谁比较好说话?
  环顾四周,有谁愿意为此轮改革买单?没有!拿望远镜也找不到一个。
楼主发言:6次 发图: | 更多
  大搞房地产经济害人啊
  打火机就应该一直1元钱,这个是生产效率提升
  对房地产经济,中国需要朱容基式的领导人,  下决心把种房子为主的经济搞下去才行
  房价是不可能下降了,还是提升制作业水平吧!
  搞房地产没有技术含量的决不应该富的流油 ,搞生产的却亏死
  中国实体经济是被喷子打跨的。
  你知道收音机制造多惨吗!为什么不缅怀一下!!!  你知道邮票有多惨吗,都没人用了,为什么被打压的这么惨?  大哥大为何被手机打垮?  你为什么要骑单车,买汽车,为什么不走路?多么省钱?
  楼主先搞懂产业转型,再来喷吧。举打火机跟鞋业服装业,这本来就属于最低端制造业。并不代表全部实体产业。我们要转型的恰恰就是这类行业。高端产业也是实体
  专打公轮党。日本妈妈AV产业占GDP的5%,美国阿爹律师费占到GDP总量的6%,我国实体经济中最苦的叫的最凶的恰恰是你所举例的1块钱打火机等制造业。以下例举天涯网友整理的部分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      
  又是一个中国奔溃论,对对对,中国实体经济被打垮到全世界都是中国制造了
  楼主你不懂经济就别瞎说,你把销售收入当GDP?那我们的出口两万多亿美元,是不是也占GDP的20%多?我就顶烦你们这些连其实本的经济概念都没搞清的人还在这里长篇大论!  房地产贡献了中国GDP的10%左右,去看看数据吧!
  中国的房地产经济确实是畸形的,侧面也说明实体经济不够发达,政府只能靠房地产
  好长,不看  
  经济规律决定的。高速增长那么多年了,在遇到国际环境恶劣的时候必然会处于低谷期。没必要杞人忧天!
  被嘴炮打垮的  
  被歹丸郎的高科技打垮的…  
  中国的工业产值是美国和日本的综合,知道美国有多厉害吗?金融业至少百分之四十以上,光每年的律师业的GDP达一万亿美元,两个台湾那么多
  我国经济领域的乱象是残踏宪法的人造成的。不懂社会主义政治经濟学的人解释不了。面对今天之乱局,循規蹈矩已很难破解难题。  
  很简单~ 山寨,假冒伪劣, 再加上一个让山寨,假冒伪劣产品更加疯狂的平台~ 淘宝,京东等平台~! 不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度 很难搞创造力以及创新~!
  @绣被焚香独自眠   最恶心的就是这种“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春秋笔法的标题  先下了一个“中国实体经济已经被打垮”的“定性”来误导读者,然后假惺惺地问“为什么”“被谁”,其实后面的“理由”不是关键,前面的误导才是目的!!!
  用打火机举例子的其实很蠢,成本十年前可能一个是8毛,现在是2毛,然后呢
  @绣被焚香独自眠   我后来想想朱总理壮士断腕,让那么多国企干部职工下岗,他心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啊。  ----------------------------------  哈哈,你在说笑吗?  那些下岗的痛苦你想过吗?
  经济问题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何必跟杂种轮子讨论呢?轮子都是无理智的畜生而已。
  20年前,25寸液晶彩电5000元,今天跌不到1000元  那彩电老板都跳楼了?
  苹果三星华为算不算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被自己打垮的,净弄些低端产品。。。。
  30年前大哥大一万一个,现在呢? 按楼主的说话,物价要跟着工资上涨? 那涨工资还有什么意义? 那不等于原地踏步吗,所以楼主第一句话就是错的
  什么是实体经济都不知道,就说实体经济不行了。真搞笑。  就好像指着个碗说,这个盆太小,不合格。  
  让农民工的后代都变成更高层次的人,不好吗?  难道世代都要为低端工业打工?  社会的底层不向上流动,那这个社会离奔溃也不远了……
  @绣被焚香独自眠 你爹在你出生三年前被谁杀的?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  淘宝、京东卖的东东难道是从天下掉下来地?
  实体经济哪儿垮了?这篇文章在台版已经发过多次了,你又发上来秀下限?一个打火机能代表中国经济?就说打火机本身,你知道这个一元打火机的成本多少吗?现在卖一元还是暴利,都要像打火机这样暴利,中国就太富了。
  房价应该再涨两倍,GDP大爆炸,靠炒房产致富都暴爽,特色五毛可以成倍增长!
  20年前的打火机和现在的打火机有变化吗?有提高吗?有创新吗?20年前大哥大一只卖几万,现在一个智能手机卖几千,人家可是有大量创新的,反而还降价了,可依然很赚钱,有没有反思?实体业不创新,不转型,就是躲过初一但能躲过十五吗?现在全世界经济萧条,以前那种薄利多销已经不行了,再便宜没人买有什么办法?就指望国家贷款过日子?期待出现时光倒流?这现实吗?  
  要问李科长了,为什么他一来经济就L型了  
  @以宁静致远
07:46:00  楼主先搞懂产业转型,再来喷吧。举打火机跟鞋业服装业,这本来就属于最低端制造业。并不代表全部实体产业。我们要转型的恰恰就是这类行业。高端产业也是实体  —————————————————  中国人这么多,打火机 服装一个也不能少!我有个同学搞"机加工",规模不大,也就有三五个工人,一年拼死拼活劳心劳力,流动资金一年也得占用百万,再加上处理工厂安全职工福利待遇,去外面揽活。一年到头看个十来万利润就不错了。她想不如在大城市买套房坐等涨价了。危险的是做小企业的对前景没了希望,都想加入炒楼赚快钱。  
  楼主说的实情,顶,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自我麻痹对发展没什么用
  房地产是支柱,支柱什么意思?就是不能倒,倒了房就塌。
  产业不行,应该是有的低端产业吧。贸易顺差靠什么来的,房地产吗?
  @yiuoer
10:37:00  @绣被焚香独自眠  最恶心的就是这种“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春秋笔法的标题  先下了一个“中国实体经济已经被打垮”的“定性”来误导读者,然后假惺惺地问“为什么”“被谁”,其实后面的“理由”不是关键,前面的误导才是目的!!!  -----------------------------  +1
  那个国家都差不多。。。。巴西如何??巴西的制造业成本比中国还要高多了。。。印度如何?别看工资低,各种成本也是高到天上去。都不容易的。
  资产党最后的疯狂
  公费都是神学院毕业  没人懂经济  是他们打垮了中国经济
  楼主,中国实体经济垮了?那现在实体经济的龙头是谁?你吗?
  不懂经济,也不列举完整的经济数据,举一个打火机的例子,就断言中国实体经济已经被打垮。楼主不是走火入魔,就是别有用心。打火机在中国实体经济中,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即使只卖一元一支,打火机这个行业也没有崩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题中之义,任何国家和经济实体都会发生。关键是政府、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崩溃论天天都有人叫嚣,我看是越叫嚣,中国(经济)越坚实。
  打火机1000个的进货价是0.42元,卖1元不少了。  生产成本不知道,但一般不会大于0.3元。  这么高的利润可以了。
  你直接说中国什么时候崩溃。别来这些虚的。  
  @macichard
08:32:00  楼主你不懂经济就别瞎说,你把销售收入当GDP?那我们的出口两万多亿美元,是不是也占GDP的20%多?我就顶烦你们这些连其实本的经济概念都没搞清的人还在这里长篇大论!  房地产贡献了中国GDP的10%左右,去看看数据吧!  -----------------------------  出口2万多亿美元?进出口吧?  房地产贡献10%?  2015年是20.7%,  2016年估计会超过25%!  中国农村自建房还没有统计在内喔,  国外建房是包括装修的,  中国还没有包括装修的喔,  我看你倒是要搞清楚数据。  不如你自己想想,  你赚的钱有几成花在房子上(包括装修)?  除了房子,  你在其他方面的花销,  是不是过得像条狗一样?
  中国现在男人比女人多,你就下定义说中国全是男人,你妈也是男的?
  房地产的治本之策,需要系统性治理,必须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改革央地财政关系,为地方财政松绑  —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移民税等税种,加大对富人征税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降低房地产经济占比
  中国的实体经济垮了吗??
  楼主有病 在这地方说中国不好 找死呢吧   这地方能黑的 只有弯弯 美日 知道不
  唉,有多余的时间,闲逛台湾论坛都是些什么人,不用讨论,中国现在一切很好,一切都稳步发展,百分百跨入发达国家,超越美国。这种鬼话谁信,楼主说的问题,中央都承认的,有什么好说的。天天噴台湾,没想到台版的人和台湾其实也差不多。
  中国崩溃一百年不变
  美国的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败的?欧洲各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败的?小日本的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败的?我陷了婶婶的思考
  中国实体经济并未被打败呀!据我所知现在更强大了,你的观点是配合美国的某些人的国企不好的言论吧?狂笑:哈哈哈。。。
  楼主你应该把这个帖子发到经济板块去,肯定很多之音,哈哈
  地价乘以3就是房子销售价?现在我们的房地产也才到11%,问题出在数据不准确上,地一般3-4年才开发完毕。  
  @绣被焚香独自眠   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  呵呵,好像就你在开公司一样,  不好意思,俺是代理记账的,同时代理着好几家上海的小企业,基本都是你这种10来个人的,  你这不是开公司,你是拿家里的钱摆阔。。。  所以说你是活该。。。
  @绣被焚香独自眠   你无非就是想说  给私企
减税、降薪、降低贷款门槛、政府部门别干涉  呵呵。。。。
  不是房地产,房子是刚需你解释不了...
  房地产严重过剩
  也就10个一二级城市在涨,涨幅大的前5个,剩下,4,5大小城镇,基本都是下跌的。
  楼主一点经济常识都没有还在这里大放厥词。  首先中国实体经济垮了吗?中国工业总值大于美国和日本之和,如果中国垮了,美国和日本算什么?  其次,打火机一块钱一个,多年未涨价,那是因为生产效率提升,不是你看到的其他原因。  第三,小夫妻被罚,你都说了是人货混装,这个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是税收吧?  第四,融资困难,你自己都说了不赚钱,不赚钱有风险,银行为什么贷款?但反过来有赚钱希望的企业一样会有大笔贷款。  第四,小老板社会地位底下。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们一听到小企业主那是双眼放光的羡慕,社会地位怎么就底下了,难道你周边都是大老板大企业家?  
  坐等房地产这个大泡沫爆炸,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唉
  垮了么?我怎么不知道  
  怀念5毛钱的大肉包子。
现在都是1块钱的小馒头。
  看楼主的打火机例子,我就不想看下文了。。。。。。
  建议楼主多关注一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你提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有定性:  1、税费:明年将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进一步降税减负.  2、各项成本不断攀升——我直接引用通稿原文:降成本方面,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3、融资:去杠杆方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说白了,要挤压不良信贷,由于这几年贷款炒房、贷款炒股搞得乌烟瘴气,宏观上信贷这一块肯定要紧缩。  4-5、劳动力与房地产:在提出去库存的同时,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提出了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若干原则措施。  最后,关于4万亿的问题,我和你的看法不同,当时应当讲是没办法的办法,美国次贷危机来势太汹,很难抵挡,如果不搞4万亿,恐怕早就哀鸿遍野了;搞那4万亿,虽然现在后遗症很顽劣,但已经算是把总的危害降到最低了
  台晚为啥独立不了,就是太多日杂胡说八道无脑黑中国
  楼主的文章写得真好,但就是没有告诉我中国经济那里垮了,是航太军工银行电信核电水利石油房地产,总要告诉我那里垮了好不。。
  5毛太多  
  写的切中要害,如果是楼主原创很了不起,如果是手一抖没选转载,就骗了  最后一段有异议,国企也可以做为民企,采用管理聘任制,管理制度可以改,美国也有职业经理人啊,朱镕基那套,是把大批大工厂变成小作坊,把工人赶回家去,这种情况我这里有,其他地方更不必说。而且他那套,造就了多少贷款买优质资产,回本股份全拿的超级富豪,国家的贫富差距,就是朱镕基那套造成的,推卸给其他人是不对的。
  中国是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以前老喊  结构升级转型,也没人听,现在后悔有什么用。  只能优胜劣汰了,阵痛是必然。
  评论 eurydice0312 :一房地产不是实体经济?建房子水泥钢筋,门窗水电不是制造业?业主买了新房子要装修,买家电家具不是实体?
  房地产那个说得有道理
  又是这种用标题误导人的春秋笔法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  表面看是问句,但包含的“中国实体经济垮了”却是肯定句  但中国实体经济垮了吗?!事实是最严重的描述最多为出现困难。  我就回敬楼猪一个标题“楼猪他妈是被哪种畜生强奸后生下楼猪的?”  PS:实际上我知道楼猪他妈没被强奸过。
  对上面评论的补充,“被什么”有没有道理不重要,不是这篇东西作者的重点,只要受众接受了“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垮了”的信息就可以了,网上一堆小白就是容易被这种东西牵着鼻子走!他们甚至不看文章的内容都只看标题的!
  中国金融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  给你取好了下篇文章的题目,继续努力
  看帖真需要智商啊!楼主发帖也需要。
  假冒伪劣山寨侵犯知识产权 严重的平台~! 淘宝~。。在美国淘宝早就被消费者 或者 被企业告到 破产~! 只有在中国 什么几把事都没有!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为啥不管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