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颁行全国,对加强秦王汉朝中央集权制度、促进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人民版必修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人民版必修1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寒远笔记之中国史_学习资料共享网
寒远笔记之中国史
寒远历史学专业课考研笔记之一第一部分第一章 原始社会一、中国猿人 1.直立人 元谋猿人 1965 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位于元谋盆地东侧山麓的小丘上,发现猿人的左、 右上内侧门齿两颗,属同一青年男性个体,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这是我国首次发 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 170 万年左右。 蓝田猿人 1963 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 1964 年蓝田县公王岭又 发现一个不很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前者距今至少约 65 万年至 75 万年。蓝田猿人的眉脊骨特别 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其脑壳较圆,脑量较小,约为 780 毫升,头骨枕部宽阔而 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蓝田人是迄今已知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属早更新世晚期或者中更新 世早期。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得比较早、而且是较重要的旧石器早期遗址。北京猿人又称“北京人。 ” 自 1921 年至 1966 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经过大规模的发掘,得到大量的猿人骨骼化石,共有 头盖骨 6 个。北京猿人脑量增大,其平均脑量为 1059 毫升。北京猿人仍带有较明显的原始性。 成 年男性平均 1.62 米, 成年女性平均 1.52 米。 北京猿人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 70 万~ 23 万年之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而劳动又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2.早期智人 ( 古人 ) 大荔人 1978 年春,陕西大荔县发现,为一年龄不足 30 岁的青年男性个体。头骨与北京人的性状 接近。脑量约 1120 毫升。大荔人比北京人进步,距今 23 万~ 18 万年间。 大荔人的形态介于直 立人与早期智人之间,属于早期智人的古老类型。大荔人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上的一大 空白,属于中更新世早期智人的标本,在目前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丁村人 1954 年山西襄汾县丁村发掘到,与现代黄种人较接近。铀系法测定遗址年代距今 21 万~ 16 万年,但氨基酸外消旋反法测定其距今只有 7 万年。 许家窑人 山西省阳高县的许家窑遗址是目前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 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最为 丰富、规模最大的遗址。 1974 年、 1976 年、 1977 年曾几次发掘,发现许多块人骨化石。许家 窑人有接近现代人的特征。距今 12.5 万~ 10 万年间。 二、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也是主 要阶段。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时期,是在距今约 7 千到 5 千年左右。 1.我国发现的新人化石 山顶洞人: 1933 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基本完整的三个头骨 (一男二女) 和其他骨骼。 经测定,山顶洞人距今约有 1.8 万年。 弓箭的发明是这一时期人们在劳动技能方面的突出成就,它 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新人时期人们已学会用兽皮缝制衣服;有爱美的观念;可能已经产生 了原始宗教观念。当时人们过着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生活。 氏族制的确立:新人阶段由于制造工具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过去那种不稳定的、松散 的血缘家庭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求能够经常保持经济联系的、比较稳定的生产集团和生 活单位的出现,以保证生产的持续和技术经验的继承和积累,这就是氏族产生的经济基础。 族外婚:氏族产生的前提。族外婚的出现除了上述经济原因外,还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产 生的不良后果,逐渐对婚姻从习惯上进行了限制,即禁止同胞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间的通婚,这种婚 姻关系称为族外婚。 氏族:起源于一个老祖母,有特定的氏族名号,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 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的社会单位。 母系氏族制确立的经济原因是由于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女子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先秦 显著的地位;另外一个原因是由婚姻关系所决定的,因为族外婚仍然是群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留在氏族内的都是各代女儿的子孙,这就必然确立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2. 2.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1)主要的文化遗存有:大约距今 1 万年左右,我国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相当 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文化时代。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多年,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这类文化是 1921 年首次在河 南渑(miǎn)池县仰韶村发现,因以“仰韶”作为这类文化的名称。分布区域很广,遍布于黄河中 上游各省,以手制精致的彩绘陶器和磨制石器为其主要文化特点。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 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半坡村遗址:实行族外婚,农业出现,处于锄耕农业阶段,谷物 为粟、稻;家畜饲养主要为猪和狗。 河姆渡文化: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邻地区。 距今 6-7 千年,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发现杆栏式建筑。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甘、青地区,距今约 4500 年左右。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地区,近年来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除上述文化外,已经发现的还有川鄂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淮河流域的 青莲岗文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以绳纹粗 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等。 (2)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 ①最主要的成就是原始农业的发生。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多经过磨光或穿孔,有石斧、 石耜、石铲、石刀、石镰等,还有石磨棒、石磨盘等谷物加工工具。黄河流域以种粟(谷子)为主, 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原始农业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 人类逐渐定居下来。 ②家畜饲养业也已发生。家畜饲养业是在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渔猎经济在当时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③原始手工业的发生和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当时的手工业以制造陶器为主。 三、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父系氏族公社是继母系氏族制之后的又一个社会阶段,是由 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 1. 1.父权制的确立 (1)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 1928 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主要 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和安徽北部等地区。龙山文化经历时间长,分布辽阔,各地 区有不同特点与类型, 一般分为山东龙山文化 (约前 2500―约前 2000) 河南龙山文化 、 (约前 2600― 约前 2000)、陕西龙山文化等,又各分为若干类型。龙山文化的人们已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已出现 城堡,到晚期又出现铜器。 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一种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 4300―前 2400。因 1959 年首 先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南,南达苏皖北部。根据大汶口文化内 涵的不同特点,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并用 琢钻和管钻法打孔。装饰品做工精致,中期以后出现雕刻镶嵌技术。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出 现男女合葬,已确立父系家长制,出现贫富分化。 良渚文化: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 1936 年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阵而得名。 距 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 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石质工具种类多,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良渚文 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 (2)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比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 ①发明了铜器。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中均发现红铜器,多为小型工具或饰物。这 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取得的最大成就。 ②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手工业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冶铜业、丝织业等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陶器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 玉骨器的制造是这一时期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3)父权制的确立 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根本原因, 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男女在氏族中经济地位的变 化。这一时期男子的劳动由狩猎和捕鱼转向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占据了原来女子从事的经济领域, 成为氏族主要经济活动的承担者,处于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 这时的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度。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父权制确立的标志。 父权制确立以后,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也按父系继承,与母权制的情况正好相反。 2. 2.私有制、阶级及国家的出现 ①私有制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的财产公有制渐趋瓦解,私有制由萌芽而产生。私有制的 出现主要反映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死者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严重。当时不仅出现了私有制,而 且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②阶级的出现: 关于阶级产生的情况, 也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 齐家文化中有奴隶殉葬的现象。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的不断分化,人们的关系也在重新组合:富有者成为氏族贵族,成为奴隶 主的前身;贫困者往往要承受富有者的剥削和奴役,从而沦为奴隶。 ③国家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途径,是在各个发生了阶级分化的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 形成的,不同于欧洲历史上任何国家兴起的形式。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尧、舜时期。我国的历 史从这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 3. 3.传说时代的中国 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 五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是: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 重华氏; 三皇: 伏牺氏,亦称庖牺氏。其原意是能够驯服鸟兽的人。传说中的伏牺氏曾被描述为人首蛇身。汉代人 又把伏牺氏与太连起来,说成是一人,称“太伏牺氏。”亦有说伏牺、女娲为夫妇,或说本为 兄妹。女娲亦为人首蛇身,故出现了伏牺女娲交尾的图像。有巢氏、燧人氏,有巢氏是教人们建筑 木构居室的人, 燧人氏是教会人们取火熟食的人。 神农氏,这是一个教民农耕的人。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相看土地的肥硗高下,尝百草之味,让人 民以避毒物,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 五帝:按照《史记?五帝本纪》说法,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不断的部族冲突与斗 争中,炎帝、蚩尤、太、少皆曾遭到失败。失败部族的后裔多迁徙他处。而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则成为华夏族正统的部族领袖。 禅让制:传说古代实行的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 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讲述他们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后,选贤与能,把贤能者举 荐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生前就让他们辅佐自己处理政务,死后便让他正式登上首领的位置。第二章 夏商一、夏王朝(前 2070-前 1600) 1.夏王朝的兴衰 (1)概况 ①从禹到桀,传 14 代,17 王,历时 470 年。 ②夏族:姒姓,有崇氏,善治水,禹父鳐。 ③大禹治水 ④王权确立:治水成功,征伐三苗,定都阳翟(颖水之阳) 涂山之会:为巩固王权,大禹沿颖水而下,于淮水中游之涂山大会诸侯,各诸侯对夏朝朝贡,行臣 服礼,成为夏朝的属国,史称~,是夏王朝建立的标志。 ⑤家天下:夏启世袭。均台之享。 (2)国家机器 ①父权制 ②中央集权:国君与官吏 ③原始宗法制 ④国家机构:王-六卿-军队和《禹刑》 ⑤小康社会:基本特点,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固,礼义以为纪。 社会特征: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妻,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 为己。故谋用是作,二兵由此起。 (3)兴亡 太康失国: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 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 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 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 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少康中兴: 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 夏后相之妻后缗所生, 当寒浞攻杀夏后相的时候, 相妻怀孕, 逃归母家,生少康。长大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 逃到了有虞氏。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 并开展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夏的贵族靡逃到与夏同姓的有鬲 氏。靡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积蓄力量。在靡的密切配合下, 少康攻灭寒浞,重建了夏朝。 这 一事件,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 灭亡 从季杼到孔甲又经五代六帝,夏朝统治比较稳定。 夏王朝到帝孔甲时,开始转入后期。孔甲 三传到夏桀 ( 履癸 ) ,桀更加暴虐。夏朝百姓相率为忌,反对夏桀,比夏似日。夏民说:“时日 曷丧,予及汝皆亡 ! ”商汤伐夏,得到了夏民的热烈拥护,如望时雨,故才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 下。”商汤伐灭了夏桀,建立商王朝。 2.夏代经济和文化 二里头文化: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1952 年发现于河南登封玉 村,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较为典型。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许多小件青铜器,青铜器有各种图 像文饰的大鼎,还有兵器和礼器,是国家确立的重要标志。还发现了制造骨器的作坊和陶窑遗址, 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多是石骨制作的铲斧刀镰,还发现了贝,应当是作为交换用的货币,说明交 换也有一定的发展。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墓葬反应了阶级分化的情况,三期遗址中有大型的宫殿群建 筑群,河南登封发现了古阳城,有可能是禹都阳城。二里头文化上启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 一般认为属于夏文化。 夏小正:《大戴礼记》篇名。《礼记.礼运》:“孔子曰…吾得夏时焉”,郑玄注:“得夏四时之书”, 即 《夏小正》。内容述从正月到十二月一年时令气候,宜时之农事等生产活动,相传是夏代历书,故 名。为中国现存最古老之月令书。 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说成是禹治 水后的政区制度。九州中的名山大川也说成是禹所导治的。这是不对的。但《禹贡》是我国第一部 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 天文学: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辰不集于房”的记载,就是说在某年某月朔日发生在房宿位置 上的一次日食。近代学者推算是公元前 2165 年,也有的推算是公元前 1948 年,两者虽相差颇远, 但都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这是有关 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二、商王朝(前 1600-前 1046) 1.商王朝的兴衰 (1)商族的起源 ①殷商民族是出于东方的民族。《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民族的图腾即 是玄鸟――燕子。 ②契是商部族的始祖,传说是帝舜的司徒。自契至成汤,商部族已度过漫长的时代,经历了十四代 先公。从始祖契到成汤,商人共有八次迁徙《史记?殷本纪》云:“自契至汤八迁。”先商时期共经 历十四世先公,商部落从东方兴起了。 ③成汤时期,商部族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部族方国。夏朝自孔甲以后,逐渐衰败, 至桀时,更加奢侈腐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已经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了。商汤乘机征伐夏桀, 一举灭夏,商王朝建立。 (2)商朝的建立与发展 ①前 1600 年,成汤兴兵伐夏,是为太宗。商王朝建立后,汤非常注意接受夏的教训,“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商王朝有两个贤臣伊尹和仲虺辅助汤。伊尹是随有莘氏国君之女陪嫁到商王朝的媵 臣。伊尹和仲虺得到汤的重用,说明汤能任人唯贤。商汤死后,其子太甲即位。《也就是商的历史 上曾发生了“伊尹放太甲”,即以臣放君的事件。 ②盘庚迁殷:自始祖契至成汤建国,商朝有八次迁徙;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 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 级矛盾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平民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 族,一面恫吓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迁殷后,“行汤之政”,政局才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和 文化也随之迅速发展,从此,直到商亡 273 年间再未迁都。 ③武丁中兴:武丁,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年少时到民间生活,了解民间的疾苦。继位 后,得到甘盘和傅说两位贤臣的辅佐。甘盘早逝。武丁得傅说后,「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还不断向外扩充领 土,四出征伐,使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文治武功均盛,出现了商代历史上最繁盛的局面即武丁 中兴。武丁死后,被称为高宗。 (3)商朝的衰落 ①人殉:杀人以卫死者,使亲近,避仇敌。 ②人祭:以人为牲,杀以祭神灵祖先。 ③帝甲之乱 ④纣王亡商:诛贵族,亡三贤(微子、箕子和比干);兴土木,建朝歌;裤刑罚,炮烙死;厚赋税, 百姓怒;迷酒色,宠妲己;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武王伐纣,兵败自焚。 2.商朝的国家机器 (1)王权的发展 ①商朝国家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方国联盟。 ②商代王位继承以兄终第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 ③商王是殷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政权机构的组成 ①商王之下,还有一整套的职官。越在外服(殷王畿外服役的职官):侯、甸、男、卫、邦伯;越 在内服(王朝服务的官职):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 ②尹,商王朝统治机构的官职称为“尹”,如“伊尹。”商王朝的这种官职名称对后来的楚国有很 大影响;如楚国的相称为“令尹。” 亚服,当指次于“庶尹”的官员。亚服官亦在“百僚。”宗工, 指主百工的长官。 百姓,古代贵族才有姓,多支贵族称“百姓。”里君,古代百姓按里而居。里君, 当为百姓所居之里的长官。 ③殷商王朝的内服官员,是商王朝廷的各部长官,即“百僚庶尹”,包括地方长官,如宗工、百姓、 里君。其外服则是承担着向殷王朝贡纳义务的部族方国。根据这些方国的大小,或者他们已有的称 呼,而称之为侯、甸、男、卫等。虽然有尊贵高低之别,但还不具有五等爵的含义。 3 商朝的经济 (1)农业:①主要农具为耒耜(磊四)“三人协力,三耒共耕。 , ” ②酿酒业发展,蚕桑、畜牧。 (2)手工业①青铜工艺:考古发现,江西商周铜矿遗址(江西瑞昌) ,新干大型商墓,四川成都三 星堆。代表有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商代后期青铜礼器。1939 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长方形、立耳、柱足。鼎的四角各有 突出的牙扉一道。器身以云雷纹为地纹,腹部的四面、四角及足部分别饰有饕餮纹。两耳外侧左右 各饰一虎纹,两虎张口相向,作欲吞噬一人头状。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据此可知该鼎是 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而作。鼎身及足是浑铸的,鼎耳则是采用分铸法,后铸接上去的。鼎通高 133 厘米,器口长 112 厘米、宽 79 厘米,重 875 公斤。该鼎体造型庞大、浑厚,是我国已发现最重的青 铜器,它集中地反映了商代青铜冶铸技术的高度成就。 ②白陶为陶器的代表③养蚕缫丝织造绢绵④分工比较细致,但产品不投入市场。 (3)商代墓葬中还出石贝、骨贝、铜贝等。有人认为,这些是商代最早的货币。 (4)商代的交通比较发达,交通工具陆路用车,水路用舟。 商代的车均为木制,车身主要由车辕、 车箱、车轴、车轮组成。用于拉车的马均有马饰。商代的车主要应是战车,用于作战和田猎,当然 也作为交通工具用,由此推断,商代当已辟有可供车辆行驶的大道。 4.商朝的文化 (1)甲骨文:商周时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首先在河南省安阳小屯发现。当地农民认为这是 “龙骨”,就陆续当做中药材卖给药贩或药店,1899 年有王懿荣的偶然从药材中发现“龙骨”上有 字,迄今出土约有十万片。属于商代后期遗物,其中绝大多数书占卜记录,称甲骨卜辞。甲骨文在 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推誉为“甲骨四堂”,这就是罗振玉(号雪堂)、 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和郭沫若(号鼎堂)。其后研究日益发展,形成一门学科即甲骨学。 目前已发现单字有五千余个,考释过的约两千个,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晚期形声字增多, 是中国早已有系统的古文字。 (2)金文,即铜器上的铭文。这些铭文多记载铜器主人的身份地位、或祭祀先祖,或者是族徽、 族 名、作器者的名字等。如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司母辛”大方鼎,是祭祀母戊、母辛的器物。这 些金文亦是研究殷代社会的重要的资料。 (3)商代的天文历法 ①殷商时期的天文历法知识已相当丰富。商代把一年称为一祀,这与商代的祭祀有关。 商代可能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春、秋是春种、秋收之意,用春秋表示一年是容易理解的,直至 周代,各诸侯国还把自己按年代编写的历史,叫做“春秋。” ②商代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董作宾先生在《殷历谱》中认为,商代历法有大、小月之分,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 12 个月为一年。如遇闰月,则采取年终置闰的方法,那么这一年就是 13 个月。 每月又分为 3 旬,每旬 10 天。 ③商代采取干支记日法,在甲骨文中有完整的甲子表。我国历史上一直沿用这种干支记日法。 ④商代把一天约分为八个单位时间,名曰:明 (旦) 、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夕等。 从天亮开始叫做“明”或“旦”,天亮到吃饭之前叫“大采”,上午就餐叫“大食”,中午叫“中 日”,中午过后日偏西之时叫“昃”,吃晚饭时叫“小食”,吃晚饭以后至天黑之前叫“小采”, 从天黑到次日天亮叫“夕。 ”第三章 西周(前 1046-前 771)一、周王朝的兴衰 1.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1)周族的兴起 ①周族居渭水流域,帝喾后裔,属姬姓,号为“周。” ②姜原感生,产子名弃,姜原其女姓祖先。弃长大成人后,遂好耕农,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 是周部族的男性祖先,以后稷为首的周部族是一个农业部族。周族兴起在尧、舜之际。 ③古公父周人国家初具规模,迁于岐山,奠定了周王业的基础。季历时国力有一定发展,但是比 之商王朝,仍属小邦。王季历时,周对殷臣服。 (2)文王的准备, ①季昌,享国五十年,称文王,巩固后方,扩大疆土,三分天下有其二。 ②西伯治岐:建笔邑,占渭南,迁都丰邑,发展经济,安定人心,稳固秩序。 政策:“耕者九一,士者世禄”,勤于政事,网络人才,开发巴蜀。 (3)武王克商 牧野之战:周文王死后,武王做灭商准备,曾率师东观兵于孟津,诸侯不约而至孟津相会助周王八 百。武王以时机尚未成熟,率师还周。过二年,纣王残暴更甚,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 甲士四万五千人,渡孟津伐纣,诸侯会集,方国亦出兵助周。商纣发兵十七万拒敌。甲子日晨,两 军会战于牧野,商军倒戈。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兵入商都,商朝灭亡。 周公东征:武王在克商后二年病逝。当时“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立武 王的幼子诵为周成王;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摄政,引起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蔡叔乘机散布流言, 引起了成王对周公的怀疑。最后成王开启金滕之箱,看见策文,周公才获得信任。同时,管、蔡勾 结武庚起兵反周,武庚利用战机商朝余民共图复国,声势远比新起而内部分裂的周强大。周公和召 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三监叛乱。这次战事是继武王灭殷之后,周公为彻 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绩,周王朝的统治由此奠定下来。 成康之治:西周自武王灭商、周公东征后,建立一套礼乐典章制度,巩固了统治。成王、康王两世 四十余年,政局稳定,社会安宁,相传“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为西周最繁荣昌盛之时期,后世 史家称“成康之治”。 2.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灭亡 国人暴动: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 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 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 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 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西周厉王暴虐,被国人驱逐,流亡于彘,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主持政事,称为共和行 政。共和元年(前 841)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十四年(前 828),厉王死,太子静被拥立, 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宣王中兴:宣王即位以后,对外进行一些战争,北伐N狁,南征淮夷,都取得了很大胜利,所以宣 王又被称作“中兴之主。” 宣王曾向南进军到淮水流域。 平王东迁:西周末年,周幽王立宠妾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嗣,废申后行业太子宜臼。周幽王十 一年(前 771)宜臼逃至申国母舅家,申侯遂联合缯国和犬戎伐周,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下,西周 覆灭。申侯、鲁侯、许文公拥立宜臼为王,是为平王。次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平王得晋、 郑、秦和其他诸侯之助,东迁与洛邑(今洛阳),重建周王朝,为东周之始。 二、西周的国家政治 1.国家政权机构 (1)周天子,即周王,是周朝 最高的统治者。西周王权相对殷商王权,进一步神化。周王把自己 神化为天的儿子,即周天子。西周王权的表现: ① 天子有巡视列国的权力。天子巡视诸侯称为“巡狩”,诸侯定期朝见天子为“述职”。 ②天子有监督废立诸侯之权③天子有灭国和处死诸侯国君的权力 ④天子有任命诸侯之卿和征召诸侯兼任王室卿士的权力 (2)政权机构 ①西周王朝的职官主要是: 太保,既是周王的辅弼重臣,又是最高的执政官。周初的太保是召公]。 太师,西周的太师是武官,地位非常显贵。 太傅,傅是教养太子以明君臣父子之道的官职。 ②以下属六卿之官职: 司马,职掌军事的长官。司马,亦有称司武。 司徒,即司土,管理农业和田地的分配等;所管辖的职官有司虞、司林、司场、司九陂等。 司空,即司工,管理土木工程。 司寇,是管理刑法的官。刑法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司寇是西周王朝的显官。 司士,司士是职掌群臣的考察任免,进退禄爵,以佐王之吏治的显官。 太祝,古人崇拜鬼神,凡事都要祝告祈祷,设祝官,并设太卜,以管理占卜。 另,太史,太史掌管西周王朝文书起草,记载国家日常政令、文件、政务,以及王的活动和言语, 编订史册,并管理国家的图书典籍等。 2.军制和刑罚 (1)西周军制 ①西周王朝的军队主要有成周八师、西六师、殷八师。西六师驻守在宗周,即丰、镐之地,以保卫 西周王朝的本土。殷八师似驻守在殷商故地。成周八师驻在东都雒邑,这样东可以镇守东方的广大 境域,西可拱卫宗周,南可以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 ②西周时期,诸侯国亦有军队,但归周天子调遣,即“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兵器主要为干、戈、矛、钺、弓箭、斧等。 (2)西周刑罚 五刑:根据《尚书?吕刑》所记,周代的刑罚有五种,即墨(脸上刺字涂青,罚为 奴隶的标记);劓(割鼻子);(断足,即刖刑);宫(男子割势,即阉割生殖器和女子幽闭); 大辟(斩首)。这五种刑罚的律条,墨刑和劓刑各一千条,刖刑五百条,宫刑二百条,大辟二百条, 共有三千条。其法网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 4.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周灭 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 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三类:一是王室 子弟。这类诸侯国数量多,所在位置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关系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 二是异姓诸侯。这些人世代与周人有同盟关系,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 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古代帝王的后代。这类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 性的,在西周政治中作用不大。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赋税、朝觐 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国内土地的一 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 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从西向东,重要的封国 在黄河北岸的是晋、卫、燕,在黄河南岸的许、蔡、陈、宋、曹、鲁、齐。东南最远的吴和建立较 晚的秦和郑,后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 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 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也较以前密切。 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5.西周宗法制 (1)西周宗法制是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产物,是周天子巩固王权的工具。 (2)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 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商朝后期已经存在,到周朝变得更为典型和 系统。狭义而言只施行与大夫、士阶层,其家族始祖一般为国君嫡长子之弟即别子,别子分出自立 家族,成为该家族嫡长子继承系统的始祖,其嫡长子后裔则称为“大宗”,世袭下去,故百世不迁。 始祖(别子)之庶子的子孙只继承其父,称为“小宗”,超过五世就不再有丧服的,故五世则迁。 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实质上就是大宗和小宗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不同范围内,包括直系和旁 系亲属族人的管辖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 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这就是周朝有别于后世的一个重要特征。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 的复杂化,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难以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但宗法观念仍影响后世。 (3)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 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 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因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 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6.井田制: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因为土地区划形同井,故名。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 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周朝施行井田制,既作 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元,又作为控制奴隶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 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继承。耕种井田的农业奴隶也随着土地同属于奴隶主阶级所有,终生不 得离开土地,更不准转业。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一家百亩,长、 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井田制度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 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化而来的,保留公有的名义,实质上是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 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归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这种份地不是固定不变的,公社成员必须按 照制度定期交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化而迁居,这说明劳动者对私田只有使用权、占有权,它和 公田一样都归属于国家。而村社农业劳动者占有、使用私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工商食官制度: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 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 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 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周礼:周礼相传由周公制定,其实是周公对夏商以来的礼乐进行增删、修改。周礼是等级社会的政 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种种规则、典礼仪式和表示身分的舆服旌旗、宫室器用 的规定等等。所谓周礼,是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 7.对诸侯的控制加强 (1)“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2)周之诸侯,有一定的自治权,但须向周王提供军赋和贡税,并朝觐。 (3)周王派使臣监督诸侯。 三、西周的社会经济文化 1.经济发展 (1)农业①西周时期,主要的生产工具是耒耜。周人农田的耕作形式主要是耦耕。 ②西周在休耕地的基础上逐渐地发展到自觉不自觉的农肥耕作。 ③井田制度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 村社劳动者占有和使用私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2)手工业 ①手工业作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加强工商食官制,即由官府经营管理手工业。工商食官制度:在 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 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工商食官制度。 ②青铜业 青铜铸造仍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在铸造工艺上,鼓风器开始出现。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中,“中华第一剑”出土,用铁时间到西周末年。 ③丝织和刺绣 丝织品上刺绣的印痕比较明显,采用的是辫子股绣的针法。在刺绣的残痕上附着红、 黄、褐、棕四种颜色。周代丝织物有平纹,斜纹,说明周代丝织和蚕桑相当发达。 ④煤玉雕刻 1956 年陕西沣西的西周墓出土过煤雕圆环; 1976 年陕西宝鸡竹园沟的西周小墓出土 过煤雕的i; 1963 年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出土的有煤雕的小羊和头簪。西周墓中这批煤雕的发现, 说明当时已能区别煤玉与煤,并对煤玉的光泽、色彩、硬度和韧性等物理性质,有了比较深入认识。 因此,我国烧煤的历史有可能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了。 2.西周的文化 (1)哲学思想 ①“敬天保民”――敬天、保民、明德 原因:长期阶级斗争的现实让周王朝的统治者认识到平民的重要性,汤武革命,天命靡常。 内容:不动摇“天命” ,周王依然是天子,维护天命;要求天子敬天的同时,必须保民, “民之所欲, 天必从之” “顺乎天而应乎人” ;统治者必须“明德” ,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 ②朴素唯物主义: 《尚书.洪范》中的五行; 《周易》中的八卦。 (2)自然科学 ①六艺:周朝贵族子弟的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②历法:观象授时,指导农耕。 ③二十八宿:前 899 年 4 月 21 日,我国最早确定日食记录。《竹书纪年》 ④土圭:天文观测的仪器。 ⑤地图的广泛使用。 ⑥医药学的发展,疟疾记载。 (4)西周的文献典籍 西周流传下来的典籍主要有《尚书》、《周易》、《诗经》等。 《尚书》是流传于后世的一部上古的书,保存了不少西周和古代的历史素材。其内容包括从尧、 舜、禹直至夏、商、周时期的文诰、册命等,虽然有些篇章为后世整理编撰,但却保留若干可贵的 史影。《尚书》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文献。 《易经》是记载古代卜筮的书,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当时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不 理解,每在行动之前,总害怕有不好的后果,于是采用各种方式方法由巫师进行占测,并将祈问的 事情和结果记载下来,这不仅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且还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基本上属于乐歌,收集有西周传下的诗歌。据传为 孔子删定结集。其中《周颂》、《大雅》、《小雅》中的一些篇章,以及《国风》中的《周南》、 《召南》、《豳风》反映西周历史事迹。《诗经》的作者主要是主要周王室派出的叫做“行人”的 采诗官。这些诗,大部分是贵族和自由人创作的,亦有采自民间的歌谣。《诗经》是集体所作,全 属歌词。 (5) 古代婚姻六礼: 在西周社会中, 贵族们过着一夫多妻的生活。 这个时期的婚姻形式以聘娶为主。 当时的婚嫁主要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六个程序。当时的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是婚姻嫁娶的原则。而整个嫁娶过程又需要通过上述几个步骤。第四章 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一、 大国争霸 鲁国 《春秋经》 所记载年代为: 自鲁隐公元年 ( 公元前 722 年 ) 始, 至鲁哀公十六年 ( 公元前 479 年 ) 止,共计 244 年。《左传》年代为鲁隐公元年 ( 公元前 722 年 ) 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 公 元前 468 年 ) 。郭沫若认为春秋应自周平王东迁之年 ( 公元前 770 年 ) 至公元前 476 年,齐 国田氏已实际掌握了齐国的权力为止,共计 294 年历史。 1.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 (1)公元前 770 年,在郑武公、秦襄公、晋文侯等诸侯的护卫之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王朝。 王权削弱,政令不行,东迁后的周王室经济收入大大减少,政治上的失势,经济上的窘迫,一些诸 侯国不愿意再听从周天子。 (2)宗法解纽,礼崩乐坏。“周郑交质”、“周郑交恶”、“周郑之战”都表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 千丈。周天子虽然衰微,但名义上仍是天下的共主。 (3)春秋时期的社会发生大动荡,周边少数民族乘机入居中原。中原地区的动乱,给边邑地区创造 了发展的机会。当时的楚、齐、晋、秦分别从南、东、西北、西部等发展起来。 (4)诸侯各国为了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相继采取措施,寻找策略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2.齐桓公称霸 (1)齐是山东北部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年,太公望受封齐国,采取“益贤尚功”的政策,“通商 工之业,便渔盐之利”,春秋时期,齐成为一个诸侯大国。 (2)齐桓公 ( 公元前 685 年~公元前 643 年 ) ,不记射钩之仇,以管仲为相,治理齐国,在政 治、军队、经济制度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齐国政治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3)管仲改革 内容主要有:在政治上“参其国而伍其鄙”,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的制度;在军事上“作内 政以寄军令”,选拔“秀民”当兵,加强对常备军的控制和训练;在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的 税收政策,发展农业,鼓励贸易。通过改革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 (4)齐桓公九合诸侯。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在即位之初,与鲁国交战,先胜后败。 遂以管仲为相,本着富国强兵的目的进行改革。在此基础上,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北伐山戎, 西征白翟,存邢救卫,在诸侯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公元前 656 年,组织齐、鲁、宋、陈、卫、曹、 郑、许八国军队,挑战势力强大的楚国,一举击溃依附于楚国的蔡国,直抵召陵(河南郾城东部) , 订盟而归,迫使楚国默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此后他又多次大会诸侯。史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 匡天下”,并国三十,拓地三百里。公元前 651 年的葵丘之会使其霸业走向鼎盛。 北杏之会:春秋时齐国主持的一次诸侯之会。齐桓公四年(前 682) ,宋国内乱,大夫南宫万杀宋闵 公。次年,齐桓公邀宋、陈、蔡、邾等国于齐北杏(今山东东阿)相会,商讨平定宋乱。为诸侯主 持天下会盟之始。会后,宋背齐,齐即联合陈、曹,又请王师参见,讨伐宋国,迫宋屈服。 葵丘之盟:春秋时齐桓公主持的一次诸侯盟会。桓公在阻止戎狄、荆楚对中原侵犯和安定王室之后, 于齐桓公三十五年(前 651)邀集鲁、宋、卫、许、曹诸国君于宋之葵丘(今河南民权)会盟。周 襄王命卿士宰孔莅会,赐齐桓公祭肉。盟约规定:凡同盟诸侯都要和好,不要乱筑堤坝壅塞水流, 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废黜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不要让妇人参与政事,不要擅杀大臣,等。齐 国的霸业达到顶峰 2.宋襄公图霸中原:公元前 643 年,齐桓公死,诸子争位,国力大衰。宋襄公认为这是天赐良机, 乃率军平定齐国之乱,俨然以中原盟主自居。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经常征伐周围的小国。公元前 639 年,又召集诸侯,不可一世,结果在盂地之盟遭到楚成王的突然袭击,从而产生了南征楚国的 念头。公元前 638 年,以郑国附楚为借口,率本国人马及卫、滕、许等国兵力攻打郑国,在河南柘 城县北的泓水一带与前来增援郑国的楚军相遇。由于他采取了愚蠢的“仁义”战略,最后身受重伤, 大败而归。 3.晋文公称霸中原(前 636-前 628) : (1) 公元前 636 年流亡 19 年的晋文公在秦国的帮助下即位, 在狐偃、 赵衰等人的辅佐下“明贤良”、 “赏功劳”、“礼宾旅”、“通商宽用”、“省用足财”,使晋国的政局很快稳定下来。接着,率 军平定周王室的内乱,得到了南阳八邑的赏赐,在诸侯间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于是,原来依附于楚 国的一些小国纷纷背楚附晋,就连附楚不久的宋国也归附了晋国。 (2)城濮之战:春秋时晋国、楚国之间的战役。公元前 634 年,楚成王率兵攻宋,宋线晋求救。 晋 文公认为这是进入中原的良机,便积极调兵遣将。公元前 632 年,晋军南下,伐卫攻曹,直逼楚军, 采用“喜赂怒顽”的战略,争取齐、秦两个大国的支持,又用“退避三舍”的战术,使楚军陷于失 道寡助的境地。四月三日,双方大战于城濮(山东鄄城临濮) ,一举击败楚军。中原小国纷纷归服晋 国。 (3)贱土之盟:晋文公五年(前 632)四月,文公在城濮大败楚师,五月,邀诸侯于郑的贱土相会, 并召周襄王在贱土朝见,行献楚俘之礼,襄王命文公为诸侯之伯。其后,晋文公率齐、鲁、宋、蔡、 郑、卫诸侯结盟。盟约规定结盟各国协力辅助王室,不得相互侵犯。这次会盟,确立了晋文公的霸 主地位。不久,晋文公在践土(河南原阳西南)大会诸侯,并请周天子参加。周襄王在大会上任命 晋文公为诸侯之长,正式确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4.秦穆公独霸西戎:公元前 628 年,晋文公死,秦穆公欲趁机向东方发展。在此之前,秦穆公曾以 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先后击败晋国,俘晋惠公,并灭掉了梁、芮二国。公元前 627 年,秦 穆公命秦军挺进中原,远袭郑国。不料作战计划被郑国商人弦高破坏,无功而返,至崤,又为晋军 所败。东进受阻之后,改变发展方向,全力经营西部,“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5.楚庄王问鼎中原:秦穆公称霸西戎时,楚庄王也想建立霸业。楚庄王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据说 即位之初,三年不理朝政,暗地里审时度势,考察民情,三年之后“一鸣惊人”,进贤良、诛奸臣, 不仅使楚国大治,而且形成了向外发展的趋势。公元前 606 年,率师北上,讨伐陆浑,在王畿中耀 武扬威。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他便趁机打探九鼎的情况,大有取代周室之意。后来,他又率 军灭舒,破陈,围郑,败晋军于,饮马黄河,雄视中原,终于成就了霸业,直到二十年后的鄢陵 之战时才被晋国打败。 6.弭兵之盟:春秋晋国、楚国平分霸权之盟。春秋后期,晋、楚两国国内矛盾尖锐,皆有停止争霸、 弭兵之愿。前 579 年,宋国华元约合晋、楚在宋国西门外相会订盟,约定:晋楚互不交兵,互通聘 使,互救灾害,互相援助抗击侵略者。前 546 年,向戌因与晋赵武、楚屈建皆友善,再次倡议弭兵 之盟,得到晋、楚、齐等国响应。是年夏,晋、楚、齐、鲁、卫、陈、郑、蔡、许、曹、邾、滕和 宋,又在宋之蒙门外相会订盟。盟约确立“晋楚之从交相见”的决议,规定晋、楚公为霸主,余国 分别向晋、楚进纳贡赋。秦、齐为对等大国,不向晋、楚纳贡,也不受贡赋。弭兵之会以牺牲中小 国家利益的办法瓜分霸权,形成均势,第二次弭兵之会后,中原诸侯间的战争得以减少,赢得和平 环境,促进生产。 7.吴王阖闾破楚图霸:弭兵之会中原地区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春秋末期,吴王阖闾起来谋求霸 业。吴国是周太王古公父之子太伯、仲雍所建之国,都于吴(今苏州),阖闾名光,是通过谋杀 手段夺取王位的。即位之初在楚国亡臣伍子胥和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协助下灭徐破楚,一度占领楚国 都城,后因秦兵救楚加之其弟反叛而元气大伤。公元前 496 年在d李与越国交兵,伤指而死。其子 夫差继续与越国对抗,通过“夫椒之战”,迫使越国投降,又大败齐兵,会盟黄池,与晋争霸。夫 差为了控制北方,争夺霸业,挖掘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水。 8.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夫差与晋争霸时,越王勾践趁机攻破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 主。勾践曾被夫差大败于会稽,屈服求和,回国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任用范蠡、文种整理国政,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转弱为强,前 473 年,灭掉吴国,大会诸侯于徐州。 9.春秋大国争霸的意义 (1)实质:仅据《春秋》记载,在 242 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 483 次,朝聘盟会 450 次。这 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实际上是大国对小国的掠夺 (2)尽管春秋时代争霸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灾难和痛苦,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 客观效果。 ①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 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②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大国争霸战争,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 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春秋时代,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互通有无,相互通婚,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10.田氏代齐:齐桓公十四年(前 672),陈完惧祸奔齐,改为田氏,为陈(田)氏立于齐之始。齐 景公时,田桓子为大夫,笼络民心,民归之如流水,田氏之势日盛。田乞承桓子之业,于前 489, 尽逐齐世卿为相专齐政。田常执政后,复修田乞之政,民竞相归附。齐简公四年(前 481),田常 杀齐简公,前 476 年,田常割齐地自安平至琅邪为封邑,比平公自领之地为大,齐政皆归田氏。齐 康公十四年(前 391),田和迁齐康公于海滨,使食一城,以奉其祀。十九年,周天子立田和为齐 侯,列于周室。不久,姜齐亡,田氏卒有齐国。 二、春秋时期社会经济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铁具牛耕的推广。 ①冶铁业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部门。春秋晚期,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开始使用铁 器。齐国至少自管仲改革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了。 ②与铁农具相辅而出现的是牛耕,牛耕的出现也应在春秋晚期。 (2)水利灌溉的发展,楚国的桔槔之法。 (3)井田制的破坏,私有土地的发展。 (4)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自耕农和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2.经济发展 (1)赋税制度的发展 ①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率先采用按土地的多寡肥瘠征收贡税的方法。 ②鲁国实行“初税亩”,打破公田与私田的界限,按亩征税,改劳役地租为实物地租。 (2)个体工商业者的出现 春秋后期,出现“为鞔者”,个体手工业者。 (3)商业贸易的繁荣,“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我国最早使 用的铸币是铜币。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货币主要是铜币,另外还有金币、银币。铜币可分刀币、 布币、圆钱、蚁鼻钱等四种。 三、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 1.轻天重民与朴素唯物主义①由于春秋政治危机,周天子权力落旁,尊神敬天传统动摇,民本思想 萌芽,反对人殉和人祭。产生了重民思想和民本思想。《左传》:“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 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②唯物辩证思想的产生 《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 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政治生活中,就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这种思想具有朴素 的辨证法因素。 2.老子与《道德经》 (1)老子与道家:①道家学派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与儒家思想互相补充,对中国历代王朝 起过重要的作用。 ②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者,楚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史也。” (2)老子的思想: ①老子认为世界上有一个万物之源的本体“道。”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本来是道路的 意思,引申为法则。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之源。 ②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主张天下“均平”,反对社会上出现的贫富分化, ③社会理想为“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描绘了一幅原始公社复归的蓝图。 ④老子思想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 括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是对立的统一。 ⑤老子反对战争。“夫乐杀人者,则不以得志於天下矣。”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⑥反对 上下尊卑贵贱的礼,主张人人平等。他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孔子与儒学 (1)孔子:孔子(前 551-前 479)是春秋时期鲁国 ( 今山东曲阜 ) 人,名丘,字仲尼。孔子自少 年热爱学习,又出生在礼乐之邦的鲁国,曾周游列国十四年,到过卫、宋、郑、陈、蔡等国,宣传 他的学说和主张, 晚年回到鲁国, 讲学著书。 岁而终于鲁国。 73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是我国伟大的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 封建社会的正统理论。唐宋元明清时期,儒家经典是封建社会科举入仕的必考科目。孔子被历代封 建王朝尊为“大成至圣先师。” (2)《论语》思想概要 ①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礼、 仁皆孔子思想的核心。 ②礼,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礼,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制度。 ③政治思想: 主张以“仁”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护百姓,以仁政治国,反对苛政。主张选贤任能, 主张廉政、仁政。“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④伦理思想:孔子所提倡的伦理道德、重义轻利、宽恕忠信、敬老爱幼、乐于进取等,成为中华民 族共同的心态和理想人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激励着中国历代志士仁人去建功立业,英勇 奋斗,对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 ⑤教育思想:他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使学移民间。孔子提出 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所教的课程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基本技能。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 新”等是我国几千年教育思想的精华。 ⑥晚年编撰六经:《易》、《尚书》、《诗》、《礼》、《乐》、《春秋》。 曲阜孔庙:位于曲阜南城墙内,与孔府毗邻。原为孔子住宅,孔子死后第二年(前 480),鲁哀公 为祭祀孔子,将其故宅改建庙院。以便“岁时奉祀”。自西汉以来,历代的封建帝王对孔庙不断重 修和扩建,形成了一座宫殿式的宠大的古建筑群。 五经: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尚书》、《诗》、《礼》、《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前 136)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 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 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 的著作汇编。。《诗》,又称《诗经》,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 材料。《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 4.孙子与《孙子兵法》 (1)孙子,名武,春秋时期齐国人。 (2) 《孙子兵法》孙子主张战争必须是有道之战,方能取胜。他认为,战争必须“唯民是保。” 用 战争的方式,而达到和平,这是战争的最上策。《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成熟的军事思想的兵书, 它揭示了战争的规律,有明确的主导思想,并且还含有丰富的哲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是 世界最古老、影响最广泛的兵书。 5.自然科学的发展 ①天文历法: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采用三种历法,即三正:夏正、殷正、周正。 ②医学:医经学派认为,病是由于自身的阴阳不调所起,但用箴、石、汤、火、药即可医好。 ③建筑:鲁班。第五章 战国(前 475-前 221)三家分晋:韩、赵、魏灭智氏后,又三分晋公室领地,并于公元前 420 年暗杀了形同虚设的晋幽公。 由此韩、赵、魏分别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 侯,史称“三家分晋”。这时晋侯已沦为附庸,公元前 376 年韩、赵、魏最终废了晋静公,复又三 分其残余领地,晋灭。 战国时代:从公元前 475 年起到公元前 221 年止,共计 254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战国时 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七个大国并峙称雄,合纵连横,争战不断。兼并战国的结果是统归于秦。 这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时代。从春秋到战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的变化。还是 从诸侯割据称雄的国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渡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 七雄并立的局面,完成了这个历史的转变。总之,上承春秋,下迄秦,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到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转变。 一、战国各国的变法运 1.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1)魏国魏文侯时期(前 445-前 396)李悝是战国前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在魏文侯时期任相国, 在 列国中率先进行变法。 (2)变法的内容主要有: ①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②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和潜能,提高粮食产量,使国家富强。③实行 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丰收之年由国家用平价购进余粮储备起来,灾荒之年国家将丰年储备的粮 食平价出售,稳定粮价。 ④建立法律制度。颁布《法经》 ,在社会上宣传《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 、 、 、 、 (加减刑罚)六篇,提倡法制。 ⑤魏文侯还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严格的挑战、训练和对士兵考核。 李悝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使魏国很快富起来,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 2.吴起变法 (1)吴起: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熟谙兵法,善于用兵,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魏 文侯是欣赏吴起的才干,任他为西河守。魏文侯死,吴起受到政敌的排挤,自魏入楚,受到楚悼王 的重用。前 382 年,被提升为令尹,主持变法。 (2)内容: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变法的内容散见于典籍中,归纳如下: ①废除贵族特权,&三世而收爵禄&,&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②裁汰冗员,精简无关紧要的职官, 节省经费用以训练军队;③整顿吏治,对官吏提出严格要求。 (3)影响:① 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旧贵族射杀,变法也随之失败,但变法却在楚国贵族政治中激 起了巨大的波澜。②吴起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③使楚国力 迅速强盛。楚自庄王以后,又一次打到黄河岸边,使中原国家刮目相看。④吴起又以战略家的眼光, 向南扩展疆域,江南归入楚国势力范围。 3.商鞅变法 (1)商鞅: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 后 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 359 年,卫鞅见秦孝公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 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2)公元前 356 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①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 ②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 ④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3)公元前 350 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①废除 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②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③迁都咸阳,修建宫殿;④ 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⑤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⑥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 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 (4)意义:①破除奴隶制度,巩固了封建关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 ②顺应了封建发展的历史趋势,使秦国成为战国最先进的国家。 ③富国强兵,为日后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4.其他国家改革 (1) 齐威王改革: 齐威王即位初期, 一度出现了“诸侯并伐, 国人不治”的严重局面。 针对齐国“百 官荒乱”的局面,齐威王在淳于髡和邹忌的协助下,对吏治进行了整顿,同时要求广开言路,鼓励 臣民书谏谤议。将齐国从封闭专制的政治羁绊中解放出来。从此齐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政治开明, 经济发展,国力也随之强盛起来。 (2)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战国前期,韩国政治混乱,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 355 年,韩昭侯 起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改革。申不害提倡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所 讲的“术”,主要是指国君任用、监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诸侯 不来侵伐,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3)赵国的改革:赵国继魏国之后也进行了改革。赵烈侯时,公仲连任相国,他主持了赵国的改革。 公仲连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化人民、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方面。公仲连推荐了牛畜欣、荀欣、 徐越等三位有才之士。 他们分别向烈侯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牛畜侍烈侯以仁义, 约以王道”, “荀 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委三人以重任,并奖赏 荐才有功的公仲连。 胡服骑射: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前 325-前 299)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 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发展骑兵,开拓北地。胡服骑射虽然引起贵族的不满,却使赵国的军 事力量强大起来。赵惠文王(前 298-前 266)继位后整顿内政,于是「民富而府库实」。当时楚、 齐相继衰弱,赵国因此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争雄的强国。 (4)燕国的改革:燕国的改革始于燕王哙(前 320―前 314 年) 。六国的改革早已完成,致力于合 纵连横,而燕国尚未改革,国弱民贫,处境险恶。燕王哙苦身忧民,“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 声”,甚至亲自参加农耕活动。昭王即位后,“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 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经过昭王的励精图治,燕国走上了富国 强兵之路。 5.中央集权的形成 (1)官僚制度①选拔官吏的方式:一是通过军功入仕。二是荐举。大臣和接近国君的人,直接向国 君推荐人才。三是游说自荐。战国时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袭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打 破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才能之士步入政坛,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 空前提高。 ②战国时代,各国对官吏的报酬,逐渐采用俸禄制,官吏依赖国家的俸禄维持其生计。俸禄的多少 取决于官位的高低,卿相可“食禄千钟”,最小的官吏则为“斗食”。 ③为督促官吏尽职尽责,战国时代创立了考核官吏的制度,最主要的考核方法称为“上计”。 上计制度: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上”是 上报、呈报的意思;“计”就是“计书”,指统计的簿册。战国时,上计在年终进行各地主管官吏 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国君将券剖分为二,国君执右券, 官吏执左券,以备考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由国君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 考核。如果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指标,就要受到免职或降职的处分,政绩显赫者则予以升迁,赏罚 分明。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 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 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 年(前 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 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 (2)郡县制度 ①郡的起源可以溯到西周时代,但郡的普遍设置则是在春秋晚期。郡起初多设在边远荒凉之地,因 而郡的面积较大,但地位比县要低。 ②县的起源在西周中期,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地方上设县进行管理。楚国设县的主要 途径是灭国置县,晋县则主要是在旧贵族封邑的基础上设置。 ③后来出现在郡设县的情况,于是郡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低县一等演变为高县一级,最终形成了郡、 县两级制的地方组织。 ④战国时代的郡多设在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后来随着战国时代兼并 战争的日益剧烈,各国在中原地区的边境也陆续设郡,强国交界处设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战国后 期,郡逐步由军区向政区过渡,郡守也从单纯的军事长官向统管全郡军政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演变。 ⑤战国时期县的设置有总体的规划,每县的面积和户口数量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人口和土地有适当 的比例关系。各县直属于国君,县级长官由国君任命,乘承国君意志,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大 县设令,小县设长,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较为完备的地方政府的职能。 (3)军事制度 ①战国时代,为了适应频繁激烈的兼并战争,郡县征兵制建立,各国还建立了常备兵制度。 ②春秋以前,战争的主要方式是车战;战国时代,步兵迅速发展起来,骑兵的出现。赵武灵王“胡 服骑射”,骑兵成为与步兵和车兵并重的三大兵种之一。 ③春秋战国时代的武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春秋时代武器都是铜制的。战国时代,由于冶铁技术的 发明和提高,矛、戟、剑等兵器逐渐改用铁制。 ④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步兵成为军队的主体,车兵降居次要地位,大规模的 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车阵的冲击战,大规模的持久战,在战国出现。 (4)法律制度: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以下克上的夺权事件层出不穷。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传统的礼 乐制度被彻底破坏。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 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二、战国经济的发展 1.水利工程的兴修 ① 魏国西门豹治理漳水,使邺地的盐碱地得到改良。“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②各国之间通渠挖沟,并利用原来的河道,组成水利网。 ③对黄河的治理,大量地修筑堤防。由于黄河水距堤较远,人们还可以在河滩种植庄稼。 ④战国秦国李冰父子领导修筑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李冰父子 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泽被后世,变水患为水利,使成都平原千里沃野,成为“天府之国”,还可以 通航以行舟船。当地人民修庙纪念李冰父子,称为二王庙,历代香火不断。 ⑤秦国郑国渠,韩为延缓自己的灭亡,派出水工郑国西入秦,建议秦国兴修水利,被采纳。郑国乃 从今陕西泾县西北引泾水进入洛水,全长 300 多里。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 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⑥楚国在楚大夫子思的主持下修建芍陂(安徽寿县) ,是淮南地区著名的大型陂塘蓄水工程。2.农 业生产的发展 ① 铁农具的普遍使用。 ②畜力耕田的推广,主要为牛耕。 ③施肥技术的进步,主要有农家肥和绿肥。 ④农业产量的提高,稷(粟)、黍、稻、麦、大豆。 3.手工业:男耕女织,琉璃技术。 4.商业的发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出现了陶朱公、吕不韦等著名商人。 5.城市的发展 : 大商业城市。 东周王室的都城洛邑和山东定陶都被称为“天下之中”, 乃诸侯四通、 货物交易的繁华之地。 齐国的都城临淄,楚国郢、工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促使 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从而出现了这些大的都市、都会。城市的形成又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三、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1.战争的背景与性质 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用于战争的武器改为铁制弩机、云梯、钩拒皆是新的武器品种。 ②在兵种方面,战车部队退居次要地位,而步兵、骑兵,成为先进的兵种。 ③战争的方式规模也逐渐升级,野战、包围战、持久战代替车战。 ④诸侯各国更加注意边境的防卫,都修建了长城。 ⑤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对土地的兼并,以割城灭国为目的,是兼并战争。 2.魏国独霸中原(前 413-前 341 年) (1)前期: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吴起推行武卒制,等改革之后,国力迅速增加,开始向外扩张。 灭 中山,御西秦,败强齐,文侯武厚霸业初兴。 (2)魏惠王的统治:成为诸侯领袖 ①迁都大梁; ②兴修水利,开运河,修河堤; ③筑长城,防御西秦。 (3)衰落: ①魏国自魏惠王开始,三晋关系破裂,三晋关系由团结一致到相互攻伐,大大削弱魏国。 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人才的摒弃,商鞅、孙膑等成了他国强大原因。 ③魏国迁都大梁以后,地处中原,无险可守,魏国遂成为天下之兵的攻击目标。 ④齐国经过齐威王的改革发展壮大,开始成为魏国的强敌。秦国等都进行改革。 ⑤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公元前 354 年,赵国为了扩张,占领了卫国的刚平之邑,卫臣服于魏。 次年,魏惠王号令诸侯以伐赵国,攻破邯鄣。赵国在国都被占领的情况下,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 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以救赵国。齐军以兵攻魏之襄陵,魏军虽然攻破邯郸,但却不得不紧急收兵保 卫魏国,以击齐兵。魏、齐二国军队在桂陵相遇,齐军以逸待劳。两国交兵,齐国一举打败魏军, 重创魏军。 ⑥马陵之战:魏惠王二十八年(前 342),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次年,齐威王以田忌、田婴 为将,孙膑为师,其兵伐魏救韩,直走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太子申、庞涓率兵十万迎战。孙膑 以“减灶诱敌”之计,制造齐军大量逃亡假象,迷惑魏军。魏太子申、庞涓以为齐军怯,率少数精 锐轻装兼程追赶。齐军在马陵险要处设伏。待魏军进入包围圈,万弩齐发,大败魏师,虏魏太子申, 庞涓自杀。从此魏国霸业衰败。魏国元气大伤,独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而齐国通过桂陵之 战和马陵之战,以大国的姿态登上战国的政治舞台。 2.秦齐对峙与秦赵大战 (1) 崤之战后秦一直被强晋御于西部, 经过秦穆公的独霸西戎与秦孝公的商鞅变法, 秦国逐渐强大。 公元前 328 年秦终于打败魏国,扫清障碍,向东发展。 (2)合纵连横 ①连横:前 328 年。张仪入秦,大倡连横之说,拆散东方诸国联盟,游说各国事秦,声称这样才能 免受秦国的威逼征伐,以求安宁。 ②合纵:魏人公孙衍,是合纵的倡导者。号召山东六国联合,以抵抗秦的蚕食和吞并。 ③合纵、连横的轴心之国是魏国,魏国都于大梁,交通便利,是各国攻伐征战的必经之地。魏、秦 连横,张仪相魏。张仪相魏,实利秦国,欲一摇而动天下,使各国仿效魏国与秦连合。 合纵连横: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 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 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 为秦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六国在东, 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④当秦国逐渐发展强大后,对山东六国构成威胁。在公孙衍、陈轸等人的奔走组织下,齐、楚、韩、 赵、魏五国联合起来,以伐秦自保。“五国攻秦”之役, 第一次五国合纵伐秦,由魏国发起。楚怀 王虽为五国合纵伐秦的纵长,但在攻秦战役中并不卖力,合纵攻秦的五国心又不齐,各怀私心,所 以这次五国伐秦之役以失败告终。 (3)楚国由盛而衰 “五国伐秦”之役中,齐、楚并未积极参战,在韩、魏被迫向秦靠拢时,齐、 楚也相应地结成了联盟。秦认为必须拆散齐楚联盟,方能打击、削弱楚国。为了离间齐、楚关系, 秦派张仪前往楚国。秦假意要把侵占的楚的商於之地六百里归还于楚国,其条件是楚必须闭关绝齐。 公元前 280 年,秦将白起攻取了楚国的鄢邓二城,公元前 278 年,白起又攻取了安陆(今湖北安 陆县),继而攻破了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秦以郢为中心,建立南郡。这一次战争,楚国失 去国都以及江汉流域的故地领土。楚国的上国之兵及保卫国都的王室主力被击溃,楚遭到沉重地致 命打击。从此,楚国的盛世成为历史,楚国开始走上衰败灭亡的道路。(4)燕国破齐 ①当秦把楚当做进攻的重点时,而把齐当做拉拢的对象,采取与齐连横的政策。因当时诸侯国君皆 称王,公元前 288 年,秦与齐相约称帝。秦昭王在宜阳称西帝,齐⊥醭贫邸T谥詈罟募ち曳 对之下,秦、齐又被迫放弃帝号。 ②燕国在发生“禅位子之”事件而内乱时,齐国乘机袭破燕国,使燕臣事于齐。燕昭王即位后,思 欲报仇。他一方面招纳贤士,任用乐毅、剧辛等,另外又派出苏秦到齐国去做反间,游说齐国攻宋, 而放弃对燕国的注意,即“代燕不如代宋之利。” ③齐、楚、魏三分宋地,齐国得到的最多,占有宋的大部分领土,齐国势力大大增强。齐似乎有吞 并天下之志,诸侯各国都感到威胁,天下共同攻齐的形势出现了。 ④公元前 284 年,秦、魏、韩、赵、燕五国伐齐。燕国经过 28 年的准备,民殷国富,士卒勇战。 五国攻齐之时,燕乐毅率兵参战,并成为战争的重要指挥者。半年之间,燕攻下齐国 70 多座城市, 除聊、莒、即墨外,齐城皆属燕国。齐国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⑤六年之后,齐国在将军田单的率领下,进行反攻,一举赶走燕国军队,恢复了齐国。齐虽复国, 但复国后的齐元气大伤,永远失去了强国的地位。 (5)伊阙之战 :秦昭王时期,魏国贤士范睢在魏受到迫害,几至於死,逃到秦国以见昭王,献远 交近攻之策。秦昭王任范睢为相,开始进攻韩、魏。 公元前 293 年,秦将白起与韩、魏大战于伊 阙,斩韩、魏士卒 24 万。韩、魏惨败。秦俘获了魏将公孙喜,并攻获魏国五座城池。魏国灭亡之 势已成。 韩国已沦入秦的掌握之中。 伊阙之战使、魏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在秦国的猛烈进攻之 下,韩魏毫无还手之力。大量城池被秦攻占,韩、魏只好割地求和以苟延残喘。 (6)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秦国大败赵国的战役。秦昭王四十五年(前 262),秦将白起伐韩,取野 王,决断上党通韩都之路。上党郡守冯亭以上党献赵,以联赵抗秦。赵孝成王受地,使廉颇率军守 长平以拒秦。廉颇以秦军攻势正盛,乃筑垒固守,与秦军相持达三年之久。前 260,赵王中秦相范 雎反间计,使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空言兵法,无实战经验。既至军,一反廉颇监守战略,率大军 盲目出击。秦将百起正面佯装败走,另出二支奇兵袭赵军后路,结果赵军被包围,粮道断绝,只得 筑壁监守以待援军。秦王闻赵困,亲至河内,征发民年十五以上者悉至长平,阻绝赵救兵及粮运。 赵军困守四十六日,饥饿难忍,竟至杀人为食了。赵括分兵四队,轮番急攻,终难突围,遂亲率精 兵搏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皆降。白起仅释幼、弱者二百四十人归赵,余皆坑杀。 长平之战,赵前后所亡四十五万人,主力损失殆尽。秦军亦死者过半。秦、赵战争,使兼并战争后 期唯一能够对秦起抑制作用的赵国被削弱,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7)窃符救赵: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 平原君数请魏安王及信陵君出兵救赵。五十年,魏王使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往救,畏秦,命鄙留 驻于邺(今河北临漳),持两端以观望。信陵君请魏王命晋鄙进军,不听。信陵君遂用侯嬴计,请 魏王所宠如姬窃得兵符,携勇士朱亥赴军中用铁锤击杀晋鄙,夺得兵权。旋挑选精兵八万。进击秦 军。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赵国遂安。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符身为铜质,虎形,有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 留存朝廷或君王,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发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到地方验合,方能 生效。盛行於战国、秦、汉。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如“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 节”。“韩将庶虎节”存半符,呈伏虎状,符身阴刻铭文“韩将庶信节”等十字。表明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实行凭“虎符”发兵的制度,且管理制度 严密。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就要有君王符命,但如有烽火报警,则不必会君符,即可采取行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征调军队需以皇帝“虎符”为凭。 3.秦国统一 (1)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即位,是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 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2)公元前 241 年,山东各国又相谋合纵,为了保护自己,再做一次努力。这次合纵以楚考烈王 为纵长,春申君负责具体的指挥。 然而,此时山东诸国的情况已不能与战国前期相比了。秦在与诸 国战争中采取杀伤有生力量的措施,使诸侯各国元气丧失殆尽。这个时期诸侯列国的合纵伐秦,犹 如群羊围攻猛虎,其失败是必然的。当诸侯兵至函谷关时,秦国出兵,山东各国也就不战而退,相 继败走了。 远交近攻 :公元前 266 年,秦昭王驱逐了擅权的魏冉,改用范睢为相,积极推行范睢的“远交而近 攻”策略,先把斗争的重点放在近旁的三晋,对地处较远的齐楚暂置不顾,认为如此才能“得寸即 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样既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取的土地。 (3)公元前 238 年,秦王政 22 岁,在雍蕲宫举行加冕礼,亲政。他就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秦 王政、肃清了薄⒙啦晃さ饶诓康姆炊允屏Γ颜ㄍ耆刂谱约菏种校毓雌接钅冢⑼ 八荒扫清了道路。 (4)秦的统一战争 ①前 230 年,秦派内史腾进攻韩,俘虏了韩王安,尽收韩地。秦国得韩地而置颍川郡。 ②前 229 年,秦派大将王翦率兵伐赵,秦人使反间计,诬李牧,赵王自毁长城,前 228 年,秦军 攻赵,杀赵葱,败颜聚,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灭亡。赵公子嘉率其族人数百奔代郡,自立为王。代 王与燕联合以自守御秦。 ③前 227 年,燕太子丹派出刺客荆轲刺秦王。行刺未遂被杀,计划落空。前 226 年,秦王大举攻 燕。秦大将王翦破燕都蓟城。燕王及太子丹率其余兵走保辽东。秦大将李信追之,燕王被迫杀太子 丹以献秦。 ④公元前 225 年,秦大将王贲围大梁,掘泽水灌大梁,三月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⑤公元前 225 年,秦王政问大将李信及蒙恬率 20 万军队伐楚。秦军大败。秦王政听到李信失败的 消息,立即亲自去请王翦。王翦率大军 60 万南伐楚国,前 223 年,秦灭楚国,设立九江郡、长沙 郡。⑥秦又以楚地为基地,南征百越之君。公元前 222 年,秦降服越,设立会稽郡。 ⑦公元前 222 年,秦又派王贲率大军进攻燕,俘虏燕王喜,燕亡。王贲回军途中,攻代,俘虏了代 王嘉,赵国最后灭亡。 ⑧前 221 年,秦兵挥军向南攻齐,俘齐王建,齐国灭亡。 公元前 221 年,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 从秦灭韩起, 共用 10 年时间, 秦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战国封建割剧局面结束,一个新的封建的中央专制主义的秦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四、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 参与政治;诸侯纷争,各国国君礼贤下士 ,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的环境。“百家”一语始见于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言百家者,泛指其多,汉班固据刘歆《七略》分为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 天道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 其指”,又互相影响,“辟犹火水,相灭亦相生”。百家学说中的命题包含着后代许多学说的萌芽 形态,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数据和理论形式,并被加以改造和发展。 (1)墨子和墨家 ①墨子(约前 468―约前 376 年),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他曾接受儒家教育,当过木匠, 创立墨家学派。 ②墨家特点: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领袖称为巨子,所有墨者都听从其号令。热衷工艺技术, 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军事知识,是从手工业者、农民中上升起来的,占有一定财富但还没有脱离 生产劳动的私有者。他们代表手工业者。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 ③墨子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④核心是兼爱, 认为社会上一切人只有“兼相爱”, 才能“交相和”, 因此反对战争, 主张“非攻”。 “尚同”、“尚贤”是实现“兼爱”、“非攻”的具体办法,要求打破阶级限制选拔贤才,实现统 一。 ⑤ “节用”、“节莽”、“非乐”、“非命”,既是对当时掌握国家政权的“王公大人”奢侈腐化 生活和垄断政权的批判,也是墨子对自己“兼爱”贤人政治的具体设想。“节用”,反对王公大人 奢侈腐化的生活。“节葬”,是反对儒家鼓吹的厚葬; “非乐”,生活俭朴,认为音乐、舞蹈都是 无用的。 非命, 认为“农与工肆之人”都可以当官, 反对“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定论, “天志”、 。 “明鬼”,则是墨子宣传自己政治主张所利用的宗教迷信工具。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是存在的, 把天和鬼作为制裁、恐吓当时掌权的“王公大人”们的一种工具。十大学说有机地连结在一起,构 成了墨子的完整思想体系。 ⑥三表法:在认识论上,墨子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要“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 其次要根据“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要“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 识论。 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集录,是研究墨家思想 的可靠材料,比较好的本子是清朝孙治让《墨子闲诂》。《墨子》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包括对力学、光学、几何学都有所认识,并对这些现象和学问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这是古代生 产力发展的结果,表明了我国先秦时期的科学水平和成就。 (2)孟子与儒家 ①孟子(前 371-前 289 年),名轲,是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教育 甚认真(孟母三迁)。他得孔子孙子思门人的传授,自以为是子思的学生。曾到宋、魏、滕、齐等 国游学,也曾为齐国官员。后以讲学为主。 ②思想主张: A.政治上主张温和的改良,以仁政治国,即王道政治。仁者无敌。 B.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巩固小农经济,让人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C.反对战争,“春秋无义战”。 D.主张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之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孟子?尽心下》。 E.主张性善说,四端化为四德(仁义礼智)。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奠基人,被后世尊为“亚 圣。” 儒家学说以等级为内容的礼制思想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是维护王权的理论;但其主张仁政治 国及王道政治,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③荀子:(约前 313―前 238 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法家学者韩非 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是承儒启法的重要思想家和学者。晚年在齐受谗,至楚国,春申君任之为兰陵 令,终死在兰陵。 ④A.荀子认为礼、法都是治国治民的根本。主张以礼治国,隆一而治,王权集中,天下必分贵贱之 等级,并带有法家思想的倾向。主张尚贤, B.主张以民为本,才能国富君安。对待百姓应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具有民本主义思想 C.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恶。 D.荀子认为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物质是形成万物的基础。大自然有自己运 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E. “荀子不迷信,不相信灾异,认为天行有自己的规律,人可以利用这种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制 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又一个光辉的哲学命题,表现人类战胜自然的意志和魄力。 F.在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事物必先用目、耳、口、鼻、体等得到最初的感性印象;然后再用心去 综合分析这种感性认识,从而得到较全面的理性认识。 (3)道家与庄子 ①庄子(前 369-前 286 年),名周,宋国蒙地人。曾为漆园吏,即管理漆园,又征收漆税,有时以 打草鞋为副业,可能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又有所发展,在政治思想方面, 表现了对前途完全绝望的情绪。 A. 庄子也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对待人民也要顺其本性,无为而治。庄子鄙视富贵,对上层贵 族统治者表示极大的愤慨,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 B. 创立了先验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以“道”作为他哲学观点的核心和基础:“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老子的“道”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庄子所说的道是主观精神的东西了。 老子、庄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完整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学者。 C. 相对主义:庄子否定世界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人为高下、好恶、是非、真假、贫富、祸福、 生 死等等什么都是一样,成了绝对的相对主义。庄子取消了老子思想中积极性的东西,而把他的消极 思想发展到了极点。“齐物我,等生死”。 D.逃避现实,精神麻醉。 E.《庄子》文章写得很好,想象丰富,优美动人,从文学角度来看,有一定地位。《庄子》分为内 7 篇,外 15 篇,杂 11 篇。 (4)法家与韩非子 ①法家: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 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 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 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 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 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②韩非:(约前 280-前 233 年):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公子,曾与李斯师事 荀卿,善著书。韩非子的《孤愤》、《五蠹》等传到秦国,秦王政见之,甚悦,乃急攻韩,索取韩 非,韩王乃使韩非使秦。但是在秦国,韩非遭李斯、姚贾的谗害而死。 ③韩非思想概况: A.主张发展进化的史观,认为是历史向前发展的。 B.主张君主专制,国君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法势术缺一不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哲学思想上,认为天下万物之本是“道。”韩非子赋予“道”更多的政治性。韩非子研究“道”, 是为了让国君以知“万物之源”、“善败之端”,是为政治服务的。 D.认识论方面是唯物的辩证的,反对龟卜蓍筮。韩非子认为,把复杂的事物比较分析,才会得出正 确的结论。他的认识论是为政治服务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朝中央集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