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救了回家等死吧骗人吧

都说保险是骗人的,你还不知道吧?
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保险是骗人”的几种偏见。
纵然保险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中国已经有七十多家寿险公司,六十多家财险公司,500万保险代理人,但对于保险的偏见仍横行肆虐:保险是骗人的、保险不保险等不绝于耳。
其实,任何理智的人都知道,保险只是一种工具,转移风险的工具,怎么可能骗人。
得失偏见就是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买一个年缴保费3000元,缴费30年,保额1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有人就说,如果我交足了30年,保费就交了9万,你才给我10万,如果算上利息,肯定不合算,所以保险是骗人的。
这种说法属于以点代面,保险保障是一个过程,应该看30年这个时段,而不是30年末这个时点。有资格谈论30年末这个时点的不合适,正是因为保险保障的这个30年的时段你没有出险。在没有出险的这个前提下,你损失的是金钱(保费)的时间价值,你获取的是时间的金钱价值(30年赚取了收入的机会,节约了医疗的开支等)。
如果出险了,比如第二三年身故,保险公司赔付10万,好像是合适,其实也不能简单这样看。因为虽然你赚取了保险赔款(等于提前兑现了金钱的时间价值),但你却损失了时间的金钱价值(未来赚钱的机会)。所以,买保险赚了就是亏,亏了就是赚,把保险和人生综合看,而不是单独计算,你才会接受保险的科学含义。
保险的林林总总,对不少人来说,都是道听途说的多,亲身感受的少。在中国,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时间都比保险长,所以我们不小心就会用看待银行(方便、安全)和证券(高回报)的视角来看保险,陷入一个狭窄的利益比较视野中,就很难去认真了解保险规避风险的特性和功能。
其实,你可以算一笔账:
一、50万存银行,得大病花了50万,你的存款等于0;
二、40万存银行,10万买大病保险(保额100万),得大病得到100万赔付,花了50万,还剩50万,加上银行的40万,你的存款等于90万。
你的钱,价值本来应该是一样的,但我们的心理账户却赋予不同的钱不同的价值和情感。比如钱包里的钱,丢了1000元,你会很心疼,但是股票跌掉1000元,你会觉得无所谓。银行储蓄,表面因为利息的原因在变多,其实因为通货膨胀在变少,很少有人到银行去投诉。
你存的定期,中途取用,变成活期,损失了利息,也没有人跟银行计较,都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如果买了保险,中途退保有了损失,就有人说保险是骗人的,而不承认是因为自己违约。炒股票的人,因为操作失误,听信消息,造成损失,也没有怪罪专家、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但是如果买的是投资连结保险,处于亏损期,就会投诉抱怨。
从媒体上得到一些保险公司的负面报道,就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而不知道这些被报道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保险公司的真实情况是理赔是主流的,拒赔是个案(大概行业的理赔率超过95%)。
因为保险行业的特点(对客户的理赔都涉及到客户的隐私,不能全面报道)和媒体的审丑爱好(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世界通病)就造成了我们的错觉。当然,保险行业对理赔的客观全面的分析和报道也没有,这是行业的欠缺。
拿某一个点来比较保险和别的金融产品,比如拿五年期的银行储蓄利率比投入五年的保险,觉得保险退了还损失,不如存银行。股市好的时候拿股票的高回报比保险,说买保险不如股票。但是忽略了长期看,保险的利率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是,买保险就不是为了回报率,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即事后诸葛亮的心里。买了保险没用着,就说保险不好。买了车险没用过,难道应该后悔吗?买了寿险没用上,可以后悔吗?其实正确的认识是:保险是用有限的财务支出,避免不可控的财务损失。通俗地说,就是“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
周围有人理赔不满意或者遭遇欺诈(简单说就是对保险公司不满意),就成为了一些人不买保险的证据。而这种以偏概全的证实,并不代表保险的真实面目,我们需要在证实的同时,进行证伪的实验,才会有科学的结果。
比如,有人买了辆宝马,命不太好,总是出问题,就到处抱怨说宝马有多么差劲,周围人受其影响,或许多少对宝马的印象会打折扣。但我们需要的信息是,宝马车的故障率和别的车型比较,到底是高还是低,而不是依赖一个个案。
总结来说,保险是不骗人的,骗人的是我们的观念(某种主观偏见)。如何减少这些偏见呢?就是要多学习,多了解。俗话说,看病找大夫,打官司找律师。要有对保险的科学认识,不是躲避,不是拒绝,而是主动了解,要知道,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你看,我没骗人吧,又开打了……【松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0,408贴子:
你看,我没骗人吧,又开打了……收藏
行了,再出去吃串吧,拧们玩吧……
产销量连年位于国内喷码机行业前列!
哈哈……你这日子可该怎么过啊……
三楼三楼,我是三儿
小妹妹送情郎啊 送到了大门西啊 
图片来自:挺住 看看这位大神的定力 
这叫什么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醒醒吧,这些P2P真的不适合你 : 经理人分享
醒醒吧,这些P2P真的不适合你
周末放空自己...
在周末本该出去浪的时候,推篇防坑文给你,说,是不是真爱!
先来个投票,看看你们最近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后台一直有很多人在问我:柒小姐,你看看这个平台安全吗?
很奇怪,好奇为什么大多数人问我的平台都是很陌生的,至少很多没有听过,而且名字很野鸡。
我们最需要找到的是那些端庄贤淑的平台。
端庄贤淑的那些平台呢,年化收益确实不高,一般在7%-10%之间,不过风险和收益成反比啊。
那些花枝招展的平台呢,看上去很美好,15%以上的高息,出身看着也不错,业务说得各种高大上,其实经不起推敲。
是啊,人心贪婪,我们有了一个选择,总想再去找下一个更好的选择,不知适可而止。
很多人就是因为看上去的美好,踩雷,跌坑。
在后台的留言里,有很多粉丝说了中了某某平台的雷,可是下一次来问我XXX平台能不能投的还是这一批人,而他们问的XXX平台,依旧是我没听过的平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在时间洪流的裹挟中前行,有的人无法克制住好、自己的贪嗔痴,最终走向了相同的结局。
作为本周的福利,文章下方我总结了近期看到的几家问题平台名单。
只能帮你到这了。
投资P2P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
13年,余额宝出生了,搅动了传统金融业的浑水,互联网理财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的理财意识觉醒。
14年,网贷开始在坊间传播,柒小姐当时也是圈内从业者一枚,从帝都到魔都,看过了各种网贷平台的兴衰,尤其是15年,业内乌烟瘴气,想要好好做业务的平台活得苦大仇深,骗子平台反倒大张旗鼓,一路顺风顺水,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卷款跑路的基本每天都有。
曾经那些呼声很高的平台,有的跑路了,有的经营不善倒闭了,而且现在交了智商税的韭菜们的意识在提高,骗子平台活得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
随着资本寒冬和银监会的各项监管落地,平台间发展的分水岭已经出现,优秀的平台发展的会更好,而那些资产不透明或者资不抵债的平台,也渐渐以为兑付问题关门大吉,行业里的格局已经成型。
柒小姐的朋友中,有一些是在网贷圈工作的,有一些是平台老板,和他们闲聊的时候,大家总会感叹,其实找到优质的P2P平台没有那么难,难的是我们无法摆脱人性的贪婪。
之前柒小姐写了一篇文章,总结了P2P平台的那些套路,可以帮你们更全面地鉴别一个平台是否安全。
总结起来呢,无非就是三点:项目是否真实、平台是否自融、资产的安全程度。
项目的真实性,每次投标的时候,查看各个理财标的借款人信息,可以去了解。
顺便可以去统一看看这个平台的各类理财标的披露情况,这样能够对这个平台得出一个全然的印象。
平台是否自融,这个很关键。
可以说,99%以上跑路的平台,都是自融。
而投资人资金是否有第三方机构进行存管,就决定了平台的手能否直接碰到投资人的本金。这一项可以过滤掉大部分不安全的平台。
资产的安全程度,决定了平台的风控能力。
目前来说,安全程度排名从高到低:房贷业务好于车贷业务,车贷业务好于信贷。
这些需要警惕的平台
柒小姐,在大家和身边朋友咨询的这些平台中,看到一些不靠谱的平台,拎出来和大家说一下,做个预警。
运营公司是上海森舟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日上线。
理财产品有:小巨财(7天)、月巨财(30天)、望巨财(15天)、理财节(45天)。
四个产品分别对应4个借款企业,去网上查了这四家公司,发现是去年10月份相近日期注册的,而且存在股东间存在关联,有很明显的自融嫌疑。
柒小姐去天眼查看了一眼,2015年注册的,注册资本是5000万元,官网资料却宣称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
这个谎说的太简单,太小瞧吃瓜群众的智商了。
更大的爆料了,这家公司的股东候元松,居然是两年期跑路的辽商贷的同一家老板。
看来只是换了个马甲,接着出来收割韭菜啊。
中招了没。
你是有多迫切地说自己是骗子啊
这家公司并不是做网贷的,大家被平台的“白富美”形象洗脑了。
15年1月份登台献艺,到今年4月份已经出现兑付危机。
宣传的时候打着上市背景+名人的旗号,挂靠大平台,找明星郎朗代言,在北京的地铁和公交站刷屏,看上去风头无两。
宣传语是这样的:巨人集团史玉柱、恒大集团许家印、科瑞基金郑跃文、联合金融蔡朝辉,动向体育陈义红,城市地产王张兴等共同投资,并与央企新兴集团与中节能集团开展合作。
明星代言也多坑
刚上线的时候,柒小姐不看好这家平台,源于他们的投资项目。回报率鸡肋,成长空间很低,而且回报周期长。
这家平台的运作方式是募集投资人的钱去投到光伏电站项目里,获得投资收益,同时也要尝试投资损失的风险,这种属于股权众筹,风险性大于当前P2P里的债权项目。
可是光伏行业一直是个依靠政府补贴存在的,光伏电站由于发电成本高于煤电,因此,需要国家财政补贴才能存活下来。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资金有缺口,光伏电站的补贴到位时间通常需要1年多。多重因素下,很容易现金流断裂,出现兑付危机。
这家呢,目前是资产不透明,涉及自融。
聚胜财富虽然打着国企出身背景,可是近期的理财标存在自融嫌疑,统一去向的这几家公司中,股东间存在明显关联。
工商信息中显示的企业法人联系方式,居然是相同的电话号码,敢不敢做的更假一点呢?
可以确定这几个公司是空壳公司,猫腻很多。截图太无聊,先不放了。
好了,理财路上,让我们收起感性,理性客观去投网贷,且行且珍惜。
上次关于P2P测评顺序的投票,居然有三家共同卫冕第一名位置:团贷网、理财范、爱钱进。
这周末会发一篇这三家平台的测评,说好的三篇测评,我会继续的!
你可能还因这些而相见恨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求你把钱还给我吧,我是真的没钱了”“求你把钱还给我吧,我是真的没钱了”集合小麦百家号网友自述:我学历不高,高中毕业就没上学了。去年的时候去了一家公司上班,我在那里做一名编外员工,工资不高,但好在包住宿。由于是个新人,对公司各个方面都不了解,所以平时都很小心,怕犯错误。有一次,三哥说他有事资金周转不开找我借钱,我也没考虑太多就借给他了。但是从此以后我就走上了催债之路。他是正式员工,工资比我高好多,我借给他的钱只是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但他却一直不还我,总是说他这个月没钱下个月还我,可是到了下个月他又说没有钱。已经拖了大半年了,我实在受不了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没有了,真的不知道这钱能不能要得回来了。对于这种欠钱不还的,可以收集他欠你钱的一些证据,短信或者是电话录音。如果他真的不想还的话,必要时可以走法律程序。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集合小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百家号小而麦官方时尚资讯最前沿发布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不会还没有恍惚套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