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蔬菜滞销销 这生意怎么样

|||||||||||||||||
千吨蔬菜价低烂地 调查:市场蔬菜不便宜 大棚里却卖不出去
看到报道,市民开着车去摘菜。
  千吨蔬菜价低烂地。18日,本报报版和新媒体均报道了“嵩明上千吨蔬菜砍倒碎地里 ”的新闻,引发众人关注。人们纷纷表示,将新鲜的菜砍在地里丢了可惜了,希望更多的人去地里买菜农的菜,在减少菜农损失的同时,也让这些新鲜的蔬菜走上市民们的餐桌。还有市民已经自驾去菜地里割菜买菜了。
  欣喜 市民自驾去菜地 动手割菜很欢乐
  18日上午,看到晚报关于嵩明蔬菜贱价也卖不出去的消息后,昆明市民周女士一家开车到杨林嘉丽泽农场蔬菜种植基地,亲自采菜,拉了满满的一后备厢,除了自己吃外,还要送亲朋好友。
  周女士说,她和哥哥商量后,带着母亲和2个孩子去菜地,其中一个孩子5岁,一个孩子8岁。他们到菜地后,菜农张日飞给他们拿了2把刀子,让他们进大棚收蔬菜。看到里面绿油油的油麦菜,大家很开心,不一会儿就收了一大堆!
  周女士说:“这些蔬菜非常新鲜,一看就很好吃。孩子也没收过菜,这次是第一次,很开心。收了菜后,也没有称重,菜农很朴实,随我们给钱,还要留我们吃饭,我们给了100元。”
  张日飞说,昨天有两波市民到菜地摘菜,这让他很感动,“希望更多的市民来采菜,我这里还有20多吨卖不出去呢”。
  关注 “铁豆虫车友俱乐部” 呼吁车友去买菜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车与人》杂志、云南人民广播电台FM887私家车电台联合主办的“铁豆虫车友俱乐部”对此事作出反应。
  昨日下午4时15分至5时,云南887私家车电台频道主播将本报记者和一位菜农请到“铁豆虫车友俱乐部”直播间进行直播。除介绍蔬菜滞销的消息外,主播还呼吁车主们去菜农的大棚里看一看,买一些新鲜的蔬菜带回家。
  嵩明蔬菜滞销的消息也引发了社会众多人士的关注,昆明家乐福的有关人士就与本报联系,不知运到昆明的价格如何,菜品如何,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可以将其中一些蔬菜运到超市进行出售,以帮助菜农渡过难关。
  还有众多市民也表示关注,如果这些菜运到昆明市内,他们肯定会去买,但如果去菜地里买,有一些难度。也有市民呼吁,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也帮帮菜农,让菜碎在地里太可惜了。
  调查 市场蔬菜不便宜
  油麦菜在大棚里1角钱一公斤也卖不出去,那么市场里的价格又是如何呢?
  18日,篆新农贸市场里,记者找到几个卖这种菜的生意人,发现这种菜的零售价格一般在4元/公斤左右,而且这个价格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此外,上海青菜也叫瓢菜,在篆新农贸市场里卖2元/公斤,买这种菜的市民还不少。
  市民徐先生说:“前天的时候,我买菜发现菜场里的油麦菜6元/公斤,今天再去看,只卖3元/公斤了。我也不太懂,为什么在地里就是1角钱也卖不出去,还要碎掉呢?”
责任编辑:芮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180多亩蔬菜滞销|蔬菜|村民|村里_新浪新闻
  原标题:180多亩蔬菜滞销  
  华商报讯(记者 贺秋平)子长县安定镇廖公桥村依山傍水,村民主要依靠种菜为生,靠泉水灌溉,是远近闻名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要在往年,这段时间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前来村上批发绿叶菜的人络绎不绝,可今年却恰恰相反,满园的蔬菜长势茂盛,却无人问津,甚至拿到市场上也卖不出去,这让菜农们犯了难。
  村民张元顺一家多年来靠种菜为生,他家有两亩多菜地,主要种植油菜、香菜、油麦菜等绿叶菜。往年这个季节,家里能收入3万多元,但今年第一茬菜让冰雹打了,几乎没有收入,现在第二茬菜上市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发菜的时候,每天晚上9点就起身了,要守到第二天早上9点,还卖不完。提上筐筐满街逛,就是卖不了。”张元顺告诉华商报记者,有的村民晚上12点起身,拿上铺盖就地睡觉,当天卖不完可以拉回来,第二天还卖不完就黄了,只能倒掉。
  子长县安定镇廖公桥村共有204户人口,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0多亩,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村里靠种菜为生。可是今年,眼看成熟的蔬菜卖不出去,村民们个个心急如焚,心疼不已。
  “这么好的葫芦,一斤就是发三四毛,有时候还发不了,拿回来就喂牲灵了,如果有外地缺菜的地方,来到这里拉菜,我们双手欢迎他们来。”村民张学明说。往年的一斤葫芦能卖七八毛,而且菜的销路还十分好。村民认为,今年种菜的多了,并且饭馆生意不太好,蔬菜需求量减少,可能与这两方面原因有关。张元顺希望,通过呼吁,有人来村里批发菜,把村里的有机蔬菜都卖出去。
用市场的逻辑和方法来界定城市的拥堵,来判断这个城市的活力,判断其发展空间有多大,这是很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奥兰多夜店遭遇的这类枪击案,美国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根本解决。
没有人可以把中国带出“无人区”,如何突围和走出来,只能靠自己。
当今天看到报纸上那个证监会的辞职处长讲一年来的痛苦人生时,竟然没觉得他装B和矫情,竟然觉得他经历和看到的痛苦人生很真实,竟然觉得没有做过官不足以谈人生……滞销引出新路子:菜灵通轻松解决蔬菜滞销难题
中华网财经
记者在全国各地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发现近来菜灵通蔬菜网很受各商家的欢迎,为什么菜灵通蔬菜网能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门专家,专家表示:最近几年蔬菜产地因其交通闭塞、蔬菜知名度不高;蔬菜市场因为竞争激烈导致蔬菜出现滞销的情况时常出现,这无疑让菜农和蔬菜商家很是头疼。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地方均是随处可见,虽然在政府的措施扶持下得到及时解决,但要改善、减轻蔬菜滞销,扩宽销售渠道是有效的解决手段之一,然而菜灵通蔬菜网的出现就正好符合了蔬菜市场的发展趋势,所以他们能被蔬菜行业接受也是理所应当。菜灵通蔬菜网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滞销是菜农和蔬菜市场的致命伤,因为菜农经常会从去年的市场总结出经验来决定今年种什么蔬菜,为了赚钱通常都会大面积的种植,这时候如果出现滞销就意味着遍地的蔬菜都可能烂在地里,菜农一年的收入有可能就会泡汤;而蔬菜市场商家在各地收了大量蔬菜囤积在市场,市场内商家众多竞争大、蔬菜经过长途运输经不起长期存放,这时候出现滞销无疑是让蔬菜商家做了赔本买卖。而菜灵通蔬菜网就是为了解决蔬菜滞销应运而生的网站,它里面涵盖了全国各地蔬菜产地供货信息、蔬菜市场供货信息、蔬菜代收信息、蔬菜代卖信息、蔬菜求购信息&&只要你在从事蔬菜生意过程中遇见的任何难题都可以在菜灵通上得到解决。
编辑:nf02 来源:新闻报料热线:
3上一篇
上海青蔬菜滞销菜农愁
12月25日,在库尔勒市英下乡阿克东村四条田菜农杜作臣的蔬菜大棚里,还有近1吨的上海青没销路,有些蔬菜的叶子已开始发黄。 本报记者 汪涛 摄
本报库尔勒12月26日讯(记者 汪涛) 时值寒冬,菜市场里的绿色蔬菜价格走高,然而在库尔勒市英下乡阿克东村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内,郁郁葱葱的上海青等绿色蔬菜长势喜人,但销售遇冷。
12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库尔勒市英下乡阿克东村,在四条田蔬菜大棚区,部分菜农正在翻整菜地,准备种植其他蔬菜,部分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但菜农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张明在这里种植蔬菜已经十几年了,但今年冬季的蔬菜价格让他感到心寒。&去年这时候上海青的批发价格为2元/公斤,今年的批发价格为0.5元/公斤&&&张明说,去年冬季蔬菜价格高,所以今年冬季他又种植了上海青,可没想到销售遇冷,3吨多上海青无销路。
张明说,十多天前,他把蔬菜滞销的情况反映给库尔勒市农产品检测中心驻阿克东村&访惠聚&工作队,工作队队长昝伟通过多方联络,多个超市以0.5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了3吨多的上海青。
今年76岁的杜作臣已经在阿克东村四条田种植了20多年的蔬菜,他说,过去都是蔬菜批发商主动上门找他洽谈蔬菜批发事宜,而今年却鲜有人上门,他有近1吨的上海青没销路。
在杜作臣的蔬菜大棚里,部分上海青的叶子稍微有些发黄。&这些蔬菜如果再不及时销出去,叶子便逐渐发黄,就更难卖了&&&杜作臣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上海青销售遇冷外,油白菜、毛白菜的销售也不景气。
在新疆九鼎梨城农产品市场做蔬菜批发生意的文春林说出了蔬菜滞销的原因。他说,往年会有大量乌鲁木齐的蔬菜批发商来库尔勒批发蔬菜,今年,吐鲁番种植的蔬菜面积大、价格更低,导致库尔勒的蔬菜滞销。
库尔勒市农产品检测中心驻阿克东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昝伟说,他们已将菜农的情况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不少商场和超市积极响应,纷纷前往蔬菜大棚购买蔬菜,也希望市民们周末去购买蔬菜,既感受采摘乐趣,也帮菜农们解决蔬菜滞销难题。
3上一篇
主办单位:巴音郭楞日报
制作单位:丝路楼兰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蔬菜滞销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