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被拒绝,为什么不一起创业失败后找工作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简单说一下背景吧。我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在浦东某双语学校做过英语老师,后留学德国,拿到硕士学位后在德国得到了一份回上海代表处的工作,一直工作到最近公司运营状况越来越差,老板说要和我解除合同,虽然早有预感,还是觉得有点意外,因为代表处的大部分工作是我一个人在处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作了8年多,按照最低标准赔偿也应该是N+1,可是我们交金是外包给外服的,我的交金基数只有4400,老板并不是提前一个月通知我的,就算按照N+2也没多少,所以本着好聚好散的想法,和老板协商了一个远远低于我真实工资水平的赔偿额。朋友觉得我傻,但我实在做不出和老板去仲裁谈判赔偿金,老板也主动给我写了一封reference letter。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楼深秋的眼泪
有家庭么?有子女么!
有一个女儿,今年刚上幼儿园。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网上简历也更新了,但是我也知道我的简历过于简单,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而且大多数公司都要找35岁以下的,找了一段时间我就放弃了,我想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虽然风险更大,但是在我将40岁的时候还不去尝试,难道要等到50吗? 就像我当年去留学也是只有准备了半年,当然大学的时候就动过出国的脑筋,不是一时冲动。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失业以后首先考虑了一下是去领失业金还是去街道交金或者挂靠别的公司交金,在查过相关条款以后,注意到一条失业以后创业是可以一次性领取失业金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在写下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已经理清了基本思路,因为我想做的事只有两件,一个是全职去学习幼儿推拿,另外一个是开办幼儿英语培训班。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幼儿推拿不是为了赚钱,是我有兴趣,如果我有这个悟性,那我也可以把它作为终身职业,因为我觉得是一个有意义的事,平时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现在的英语培训班五花八门,师资良莠不齐,我自己的女儿也是自己在教,并没有送任何机构。但是如果想要做培训,必须有一个可以被大众所认同的品牌才能作为起步,我比较倾向于一些小品牌。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我先去接女儿放学,回来再说。因为我在短短十几天,已经基本准备到招生的步骤了,见过我的人都说我的执行力超强。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27楼futurelifeding
我的交金基数只有4400,天,工作8年这么点工资。请问您是海归还是还带啊!
交金基数,不是我的工资,我们工资是发欧元的,在天朝做hr的都知道多交金实际意义不大,不如实际到手多一点。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继续说,我关注各培训机构很久了,因为我也希望给女儿找一个合适的培训机构。语言的敏感期不容错过。但是很多机构的教材都是情景对话为主,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方式的,更喜欢绘本形式的。但是绘本形式的有一个问题可能不够系统,这是我自己教女儿的感觉,因为绘本比较杂乱。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22楼小溪静流
楼主直接说吧 地点 内容 收费
我不否认这个帖子有广告的成分,但是也是想把我的经历写下来,给一些全职妈妈一点思路,有时候迈出这一步并不是那么难的,只要敢于承受风险,我也许不会成功,但是我想去尝试一下不留遗憾。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我在考察各个机构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我愿不愿意把女儿放在这里学习,如果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怎么去说服别人呢。我不说我现在选择加盟的机构的名字就不算做广告了吧,我也不想被删帖。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坦白讲,虽然我过了英语八级,但是我自己明白我的英文水平并没有听说无障碍的程度,中国的英语应试教育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听力没有过关后面就学不好,很多家长现在也是开始明白正确的学习方法了,很多自鸡的娃的英语水平远远高于机构培养出来的,因为英语是需要时间的,一个礼拜一两次的课是远远不够的,我现在选择的机构一个礼拜三次课,虽然还是不够,但是已经是比较好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33楼房子来吧
看到现在还是鸡汤,先说啥快点说啊
好吧,这么急吗?那我长话短说,我加盟的机构门槛不是特别高,需要两间以上的教室,和别的点不冲突,有10个人左右就可以开班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因为课程是一周三次,所以对家长接送是个挑战,必须近,招生范围可能就1km,最好接近居民区,周边有幼儿园。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他们的建议是和早教中心合作,借用他们的教室。但是我的观念是尽量不要合作,因为借了别人的教室主动权就不在你手里了,人家如果不借给你了,那些学生怎么办?所以我一开始就是瞄准的商务楼。晚上和周末的课程在商务楼里面不会影响到别人。但即使这样,也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因为很多商务楼怕小孩子麻烦,不同意做培训班,我看好的一个楼也因为物业不同意而放弃了,看了三次的楼,放弃了真的很可惜。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37楼房子来吧
你是打算租教师,还是招生,还是招老师?还是找人给你办执照?能不能说重点?
我加盟的是他们出外教和中教,我每月付相应的费用,地方是我自己找的。但是这样我并不能控制老师的质量,我以后会去参加他们的培训课程,因为我想参与教学。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招生是我自己招生,我理想中是先开出一个班,这样我女儿可以开始学习,如果学的有效果,后面会比较好招生。核算成本以后,只开一个班是肯定赔本的,两个班也基本就是前台的工资水平。只有开到三到四个班才会有比较理想的盈利。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42楼房子来吧
还是没看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你真的觉得你适合参与教学吗?都说两页了,让大家完全抓不到你叙述的重点,甚至搞明白你是在讲述经历还是在介绍项目,这怎么教学生?
我本来是想慢慢讲我的经历的,是你提问了以后我先回答了你的问题。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45楼ivymy123
我觉得楼主只是分享一下一路心得,这样也蛮好的,为啥都要问什么主题呢?作为一个奔四中年妇女来看看,蛮好的,楼主继续分享。
谢谢鼓励,家里人都劝我工作这么多年也没休息过,正好可以休息一下,但是我真的怕一懒散下来就爬不起来了,很多人一直找不到工作心态就坏了,我说老不老的趁着还有斗志努力一把。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我本来想写一下选择这个机构的原因和过程,但是看很多人对这个不感兴趣,就暂且跳过。没有完美的机构,这个机构是我从理念,教材,和教学方式综合考虑做出的选择。选定加盟机构以后,我就考虑办学资质问题。我咨询了很多地方,得到的答案是上海目前几乎是办不出培训资质的,所以百花到现在都没有收费,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用的咨询或者文化传播公司打的擦边球。我就注册了一个咨询公司,还在办理过程中,但是开班前肯定好了。另外说一下,失业人员创业是可以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我到街道咨询的时候办事人员都不知道有这个政策,还是问了领导才知道确实可以申请。注意一定要先登记失业才能去注册公司,反过来是不能申请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经过好几天得奔波,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商务楼,中介是个很热心的上海阿姨,整栋楼都是她在管理出租,当时有两个房间比较合适,一个刚刚装修好,稍微贵一点,但是房东要求一签至少三年,中介阿姨就对我说他以为他的房子是金屋啊,条件那么苛刻,就是想要你的违约金,这种人就是要晾他几天冷处理,劝我不要租他的房子,说租了以后还会有麻烦,果然第二天那个房东就不但要求三年一签,还要涨价。我就选择了另外一个房间,房东也比较和善。说真的,以前对中介没什么好感,但是这个不同于别的,真的是希望租了这栋楼的都能生意做好,并且和我说如果这个房间不合适,以后有更好的出来可以和我调,她来协调,并让我切记创业初期一定要最小的投入,不然资金压力一大就很难做好。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有人私信我有没有考虑做晚托班,需求也确实挺大的。我是考虑过的,并且对周围的一些晚托班打探过。吉的堡有晚托班,基本是7000左右一个学期,六师附小旁边的晚托是左右,因为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没打完就发出去了,手机改不了就接着写。因为六师附小的晚托就在学校旁边,走走就到了,很有优势,毕竟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金杨张扬路上也有晚托机构,价格也是差不多的,他家的教室比较多,就是接送孩子有时候是助动车感觉有点不安全。还有几个晚托也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想做晚托,除非自己家里大有地方,不然租房的话成本是比较高的,还必须请人解决接送和看护,人数不上去就赚不了多少,人多了我始终认为接送危险度很高,除非就在学校旁边。综合考虑,我放弃了做晚托。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54楼ellenchen12
其实就当自己提前退休吧
对闲不下来的人来说提前退休是很痛苦的事,并且也没到财务完全自由的状态。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56楼samsaraweng
楼主的经历和我有好多相似之处,支持你发挥特长,自己创业。
谢谢,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儿童教育和推广幼儿推拿,即使我在准备培训的事的时候,我也没放弃幼儿推拿,还是想利用白天的时间去学习的。我觉得这两件事是我可以去做一辈子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现在教室在简单装修中,考虑到家长都不希望在新装修的教室里学习,我不打算把教室搞得很花哨,只是布置的尽量温馨一点,毕竟孩子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消费环境的。加盟的机构坚持白板教学,不需要很昂贵的电子设备,所以这部分投入不大的。如果家长对教学环境有什么要求和建议,也可以说出来让我参考一下,客户体验也很重要。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60楼宝宝蛮蛮
什么地区的?
浦东北洋泾地区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62楼清气若兰anita
太对了!千万千万别创业,现在实业不行,贸易没法做,几百万亏起来很快的看了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前老板是个很谨慎的人,一直没有大规模扩张业务,因为他深知扩张的越快死的也可能越快,前几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他还是很有信心的说we could survive,但是今年德国经济都快撑不住了,他已经退休了都出来跑业务,所以我并没有在赔偿金上为难他。实体经济如此萧条,真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有工作的好好珍惜,房贷不易过于激进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请锁定竖排方向
请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
短信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24小时之内只能发送2次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创建密码:
6-20位字符
确认密码:
请再次确认密码
请输入您的昵称
我已阅读并同意
按住左边滑块,拖动完成验证
两周内自动登录
尚未绑定手机,请立即绑定
挖不完的深井冰
点击上传头像
颜值不够85分禁止上传
选择图片上传
提示:图片大小控制在2M以内,图片格式仅限JPG、GIF、PNG,暂不支持动态头像;如果修改后看不到新的头像,请按CTRL+F5刷新。
提示:在上传照片中拖选头像选择区域
操作成功,欢迎登陆
我还没老,但我的行业已经衰落了
来自:每日人物
十几天前,42岁的中年男人欧建新从中兴办公大楼上跳下不幸身亡。他留下了一对儿女、4位老人和妻子。这名中兴员工之死,正处在公司裁员,整个行业也面临调整的敏感期。这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也在走下坡路。&我们找了7个不同行业的从业者,让他们谈一谈身处衰落行业究竟是什么体验。他们有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有经历过黄金年代但不得不面对颓势的中年人。有人趁着红利期赚过一把但又接连亏损,还有的人运气不好,没等着行业辉煌起来,就直接跌进低谷。或许,这些故事听上去有点丧。不过,丧和希望,就跟一个行业可能兴盛,也可能衰落一样,起起伏伏的,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文 |易方兴1还没辉煌,就开始衰落了一说起VR、虚拟现实,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那个戴在眼睛前面的眼镜,会觉得,哇,好酷,未来技术。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5年,有一个明显的体会,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说&死&可能有些言重了,但衰落是肯定的,别的行业或许会经历辉煌再开始衰落,我们这个行业,简直是还没尝到辉煌的甜头,就开始衰落了。我们行业里比较好笑的一个事情是,2014年就被称为VR元年,在这之后,每一年都被称为&VR元年&,到今年为止,已经过了4个VR元年,VR就从没有真正的火起来过。我主要做VR平台系统这一块,就跟当初的windows似的。市面上VR的设备五花八门,每个设备肯定需要一个运行的系统,我的想法是,把系统开发出来,不管设备怎么更新换代,只要持续升级系统,就能一直卖钱。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头戴式的VR眼镜,有三个关键指标&&20ms延时、75Hz以上画面刷新率及1K以上陀螺仪刷新率。你要是达不到这个标准,人戴久了就会头晕。设备如果太重,你的头也会不舒服。市面上那些卖的一百多、两百多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塑料架子,再把手机塞进去,这种VR充其量只是提供给你一个看电影的载体。我们真正做VR系统、做VR内容的无人问津,倒是有些人拿着VR看黄片儿,让那些卖片儿的大赚了一笔。这还惊动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针对VR领域进行了专项整治。一夜之间,各大电商把VR店家关了不少,那些正常的VR销售也受到影响。有几个公司我是比较熟的,在专项整治之后,他们的销量缩减了80%。2016年,我做的项目找不到投资商,于是暂停了。我老婆很爱我,为了我的事业,专门跑来广州跟我一起做VR创业,我现在真的是后悔,觉得对不起她。今年,我决定再搏一搏,拿着开发完的系统,到一些新的VR创业公司去碰碰运气。结果一打听,这些公司也拿不到融资要倒闭了。我一听很诧异,创业还没一两年,就要倒闭了?又问了几家公司,都是如此。如果再找不到投资,我可能就不得不去找工作了。现在我的收入为0,靠着双方家长的钱在养着。夜里我都到厕所里悄悄哭过好几次,也不敢让老婆知道。她压力比我更大,一直想要个孩子,但我现在连养活孩子的钱都没有。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里形容VR行业的一句话,感触颇深:台风来了,猪都会飞。台风停了,猪都摔死了。我感觉自己就是那只马上要摔死的猪。2妈妈听说我把银行工作辞了,哭了我在一个中部城市的小银行工作。小银行的衰落,从招人就能看出来,笔试和面试,看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看有什么朋友和背景。哪怕是这个人很水(差),但你有资源,那你就有拉来存款的可能。我当时去面试,竟是问我家住哪,家里人都干什么,朋友多不多之类的问题。我当时面试完出来还跟同学开玩笑,说这面试跟搞传销的面试似的。进去工作才知道,每天都有考核。我当柜员,每天都要考核&月均&。比如需要做到月均50万存款。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朋友,让他拿出50万来我这存一个月,但下个月又要考核了,别人也不可能不用钱。如今这样的背景下,我去找亲朋好友,找同学,要么就是把钱放在楼市、股市里面,要么也是放在支付宝里面,很少有人想到说把钱放到银行里。加上年轻人月光族越来越多,几乎没什么存款。风险管理、贵金属、互联网金融这些的收益比较高,一些大的银行有实力搞这些。而小银行是没有资本去搞这些东西的,银行也越来越多,所以它们只能慢慢衰落下去。所以我每天都陷在痛苦和焦虑中。以前我睡眠不好,每天晚上都12点才能睡着,干了银行,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真的是身心俱疲。那段时间掉了不少头发。今年年初,我在银行柜员待够了,辞去了这个在朋友和家人眼中看来是&铁饭碗&的工作,专心复习考研。我妈一听说我把银行的工作辞了还哭了,觉得我放着铁饭碗不要,跑去赌考研,太愚蠢。后来看我已经辞职完了,没办法,也只能接受了。哪知道,在考研的专业选择上,家长还是希望我学金融,意思是我读完研还让我去银行工作。我很郁闷,自己悄悄报了教育行业,梦想当一名小学老师。3不希望女儿再走我的老路我在矿上干了二十年。靠着煤矿,我娶了媳妇,买了房子,和煤矿有很深的感情。矿车在铁轨上那种撞击摩擦的哐啷哐啷声,一般人听了受不了,我听了觉得很亲切。但也就是2015年前后吧,突然感觉到煤矿效益不行了。再后来,矿上工资直接发不出来了。这一拖就是3个月,大家都慌了,毕竟之前从没发不出工资来,而且还是年底,正是用钱的时候。我记得当时传言,是不是老板要跑路之类的。矿工们一起到监管部门举报,上面的人下来查了,我才拿到了一万两千块钱工资。煤炭不景气,我们也是眼睁睁看着,矿底下拉出来的煤,成堆地堆在矿区里,卖不出去。这跟之前行情好的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过来拉煤的车一辆接一辆,排着队等着拉煤,来晚了拉不上煤,坐在卡车里哭的都有。这些我都是亲眼见到的。我自己干了一辈子煤矿,说实话,没想过有一天煤矿行业也会不景气。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煤,可以说啥事都干不成,火电厂发不了电,人们家里饭没法做,冬天也没法取暖。到了现在,天然气、电什么的,都能用了,煤老大的地位就不行了。但说实话,像我一样干了20年矿工的人,别的也没啥会做的了。这些年在井下还落下一身病,肺不好,腿也断过。女儿马上要高考了,也争气,老是给我拿回班上第一名来。有些钱,我即便是不看病了,也是一定要为她留着的。我希望她读大学,以后不要走他爹这样的老路。4要沉的船,再怎么往外掏水,还是要沉我正好经历了门户网站的兴盛和衰落。兴盛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到雅虎新闻当实习生。不知道谁还记得&雅虎&这个网站,它有雅虎邮箱,也有雅虎新闻。那是2007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股市飞涨,号称要攀登8000点&珠峰&,经济受到4万亿刺激,各行各业也都是利润颇丰。门户网站也一样。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普及,乔布斯的经典iphone4也尚未发布,大家写的是博客而不是朋友圈,看新闻大部分还是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看,北京相当一部分人还去街上买报纸。我记得还有一家纸媒特别财大气粗,为了拍奥运会还专门租了直升飞机,派记者和编辑出国全程拍圣火传递什么的,就更不在话下了。那几乎是繁荣的顶点。我们当时的工作,每天也很轻松,就是从各大网站复制粘贴新闻,然后发到自己的网站上。那个年代复制粘贴还不怎么用买版权,随便找一家我们有合作的网站,就行了。等上复制粘贴完,中午就一起吃冰棍,下午就比较闲了,这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兴盛和现在的衰落几乎有着必然的联系。我毕业之后,有的网站开始倒闭。因为门户网站太多,大家把纸媒的稿子复制来粘贴去,发现看谁家的新闻都差不多,同质化严重,加上2010年之后,4万亿带来的直接红利已经消失,以iphone4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占据了人们生活,门户网站也开始面临着洗牌和竞争。接下来我去了一家日报做记者。纸媒慢慢不行了,当我再到门户网站从业时,那是2015年,我又深刻地体会到门户网站的衰落了。以前的门户网站是不用考虑流量问题的,基本新闻发出来就有人看,现在发一条新闻,还得实时关注点击率、评论量之类的,一个门户网站翻下来上千条标题,人们真正会点开的永远只是占据了首页推荐位置的那几条。一天下来,工作强度增大了不少,神经还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突发事件的发布是在以秒计算,各家都在争抢第一。不过即便这样,人们对门户网站的点击欲望依旧在降低,流量已经远远不如手机端。这就如同一艘要沉的船,怎么往外掏水,船还是会慢慢沉下去。另一方面,对比我上大学的时候和现在,收入一直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物价和房价相比于2007年,已经高了许多,这是让人很绝望的一件事吧。5靠着湖,却看着湖水一天天变少我在西部城市的一家大型有色金属国企工作。我们这样的行业在过去被称为铁饭碗,那可是人人都羡慕的。工作稳定,工资待遇有保障,不会拖欠工资,有稳定的上升空间,福利待遇多。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虽然目前看来,有色金属的市场供求还是基本平衡的,但长远看,如果接下来我国没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我们行业是必然走向过剩和衰落的,目前已经有这样的趋势。我们的黄金年代,是2003年到2010年之间,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之中,有色金属需求量巨大。比如说做汽车、门窗需要铝,做电线、电缆和散热片需要铜,别的就更不用说了。最直观的,那几年,我们年年涨工资。一开职代会讨论重要决定,就少不了说涨工资的事,以至于有人把职代会叫作&涨工资会&,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能够感受到空气中那种喜气。2010年开始,慢慢就陷入一种低迷。转折点就是当年的市场发生剧烈的波动。由于整个资源行业的价格,在全球都是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使得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了资源行业。紧接着,国家对生态、环保的要求也上来了。冶炼的过程存在污染,会污染空气、水、土壤。10年前,我们采购冶炼设备,那时国家基本没有环保意识,买的设备也没有环保功能。到了现在,我们的生产线早已成型了,再想更换,已经没那个钱和能力了。从2010年到现在,&涨工资会&变成了&工资怎么还不涨会&。这几年房价、物价上涨这么多,但是我们的工资基本没变过,员工们抱怨太多,领导也难做,都说&没效益,亏损,还担负着很高的负债率&。我现在国企里面,可以说是耗一天算一天。你知道那种靠着湖边生活,却一天一天看着湖水越来越少的心情吗?我现在就是这种心情,绝望并麻木着。在行业最繁荣的时候,我生了个女儿,想给她最好的生活,带她学钢琴、学外语,一个月开销好几千元。现在女儿慢慢长大了,请钢琴老师的费用在涨,上补习班的费用在涨,每个月还得还房贷。但我们的工资却如死水一般没有动静。现在,我们厂里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人辞职,抛下铁饭碗,反而做上了曾经看不起的一些工作,比如开小餐馆,做淘宝店之类。有不少都是以前一起工作10年的老同事。我心里感受很复杂,或许,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吧。6失业了,好在良心不再亏欠我2015年专科毕业,学的会计,毕业之后工作实在不好找,听朋友说现金贷公司利润高、来钱快,工作内容也不复杂,就入了行。我刚工作那会儿,被分配到不良资产部,说白了就是催债的。那时候整个现金贷行业刚开始发展,处在上升期,催债也比现在简单很多。我们的老板,08年之前只是一个在浙江种地的农民,村里拆迁之后,地没得种了,手上拿着一百多万拆迁款没地方花,就跟同村几个拆迁大户合伙,做起了小贷公司。几年后,小贷公司赚了点钱,但也在走下坡路了,就又开始转型,做起了现金贷公司。从2015年到2017年,这两年我确实没少赚。我们部门收款按个人算提成,每催回来一笔账,我就能提成10%。借款的人,不逾期还好,只要一逾期,每天会收取千分之五的逾期费,再算上杂七杂八的管理费,打个比方,你借1000块钱,3个月后得还2000块。我一天打上百个电话,平均每天能催回来10笔欠款,每天收入光提成都有上千块。去年,公司往我们每个银行卡里打了66666块当年终奖。这对我一个专科毕业的人来说,简直跟发财一样。但在这之后,这样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受政策影响,现金贷出现了衰落的势头。这从借钱人的态度上能看出来,打电话问过去,对方说&还欠着别的平台的钱呢&,再不就是说&你是高利贷,就是不还,你拿我能怎么办&之类的。不过我们也有办法逼别人还贷款,比如别人当初注册的时候要举着身份证照片审核,他们的通讯录我们也全部拷贝了一遍。这些都可以用来威胁对方,但到了2017年上半年,连威胁说给通讯录里的亲人朋友打电话,一些人也会不在乎了。2016年年底,我催款时遇到一个奇葩的人,欠了2500块钱没还。他通讯录里的朋友电话,我一打过去,对方的反应竟然都是&XXX欠债不还?他还欠着我的钱。&一连打过去七八个都是这样。这个人连他的爸妈、同学、同事都借了一个遍,感觉他欠了全世界的钱,而且谁也找不着他。我们公司的坏账率终于在2017年超过了30%,这样只能再一次上调借款利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债的方式也越来越极端,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恨我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觉得我成了一个坏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催账更没法下得去口了,有时一个月一笔账都催不回来。领导把我叫过去骂,说:&那你这个月就喝西北风去吧。&现在我终于不用再挣扎了。越来越严格的现金贷监管措施出台了,12月1号,《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老板当即下决定,停止放贷,全力追回欠款,追回多少是多少,然后就停业。我也即将成为一个失业者,好在,再也不用良心上亏欠了。7青春总有老去那天,没想老得那么快实话实说,livehouse我做不下去了。我从09年开始在北京做livehouse,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这一行就跟吃青春饭一样,吃的既是我的青春,也是听众的青春。年轻人喜欢热闹、喜欢独特、喜欢现场,当年纪大了,有了事业家庭,就没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听一个喜欢的乐队的现场演出,到夜里12点才回家了。既然是青春,就肯定有老去的那一天,只是没想到老去得这么快。我年轻时创业,每年能有个几百万的收入,就想着做一些喜欢的事情,人嘛,有的时候也要任性一把。我和我老婆是听魔岩三杰认识的。她是我们系的系花,我只是一个愣头青,当时一无所有,有的只是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激情。我在追她的时候说,既然张楚都说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那我们在一起凑合凑合得了。没想到上天还挺眷顾我,还真成了。后来我俩一起创业做生意,也挺顺利,这都托了摇滚的福,所以一直有为中国原创音乐人做点事的想法。2009年,我跟老婆商量,那就做个livehouse吧!哥们儿来了能一起聚聚,也能给那些有潜力的音乐人提供一个唱歌的地方。说干就干,找地儿,装修,做推广,一年房租都要130万,虽然确实有些肉疼,不过毕竟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高兴。万晓利、宋冬野、马頔当年都在我这里唱过,那会儿他们远没有现在这么火,有时候台下就百十个人。我每次都会在后台默默听他们唱歌,那感觉倍儿棒。但后来,livehouse在北京是一年比一年衰落。最大的原因就是房租飞涨。livehouse需要的场地太大,地段又不能太偏,2009年北京房价和2015年北京房价,你比一下就知道,房租也翻了三四倍。我心痛啊,钱倒是小事,没了可以再赚,我只是觉得这些年已经投入了感情,要放弃,真是舍不得。加上一些民谣、摇滚歌手成名了之后,也不会再来我这小地方唱了。也不怪他们,他们越火,我也是越开心,毕竟曾经见证他们慢慢成长的过程。但对于livehouse来说,打击很毁灭性。毕竟我们是靠门票分成来获取一部分利润的,愿意来听livehouse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只有两三个听众。我又不想靠卖酒水挣钱,于是只能年年亏本。我只能靠别的公司赚的钱来养livehouse。房租不高的话,我还能亏得起,房租一涨,就扛不住了。到后来,已经无力支撑了。说实话,我已经基本财务自由了,不会为一些吃穿住用上的事情发愁。但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却坚持不下去的挫败感,是最让我难受的。关闭livehouse的那一天,我跟老婆看了场子里的最后一场演出,台下一共有12个听众。我和我老婆眼泪都掉下来了。北京也有一些大的livehouse还在支撑着,也在寻求转型和出路,而小的相继倒闭了好多家。这个行业,纯粹玩的是梦想,靠的是情怀。现在大伙儿想看演出,戴个耳机,坐地铁里都能看视频。因此我们这一行衰落是必然。只是,那些靠情怀支撑的岁月,都已经远去啦。获取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内容,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青年&;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凤凰YOUNG(ID:ifeng-young)&
责任编辑:龚奕杉 PSY0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工作还是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