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来搞事情情,来来来,创业有兴趣吗

来来来,一起搞事情啊!|【撰稿招聘】
这是一篇非常简短的搞事情的召集令!
没错,我们最近想搞点事情(一本正经脸)。
当年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实现“曲线救国”。
今天的51design需要你,也要“曲线救设计”!
所以,我们又要搞事情了!
如果你设计大咖作品刷得巨多,总能看出点道道,
却做着一份渣工作;
如果你自觉才华无限天天练笔,却常常明珠暗投;
如果你爱设计,又恰巧能妙笔生花,
希望为你的设计写点什么来惊醒大家……
那么坦白讲,我不知道你不来51design是为啥。
你像现在这样瞎混,就是埋没才华!
这个世界不缺医生律师,
但是缺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
别怀疑,你觉得是你,就肯定是你。
如果你对我们的内容运营感兴趣,快来勾搭我们,
51design面向全球呼唤你!
尤其需要内容创作、用户推广
以及狂爱设计的达人。
51design将给你展现的舞台,
成为你宣传自己的利器!
那时的你,
不再是无名小卒做着苦逼设计,
而是和设计大咖喝喝茶吹吹牛逼!
当然,等着你的,
也有拿到手软的丰厚待遇!
一条直线就摆在你面前,我都不懂你在犹豫什么。
有意者可以投简历到.
为避免剧透友谊君只能先说这么多。等你哟!
51Design致力于打造一个最全面的设计师合作、推广、展示平台,有投稿或其它合作意向请致电151-或发送邮件至。我们会对来信进行认真的审阅,并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合作与咨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
手把手教你创业:执行力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创业?
手把手教你创业:执行力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创业?摘要这节课,Sma 将讲述创业公司是怎么培养起良好的执行力,做到“快速发 展, 打破陈规” 的。 后半部分, 则由 Facebook 的联合创始人, Dustin Moskovitz 带领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创业?《手把手教你创业》系列专题选择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家、孵化器导师、知名 互联网企业 CEO、创业新星公司的创始人等知名人士的创业经验,进行普及分 享。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上述“创业名师”将为您带来从创业准备到创业融资、 上市等一些列建设性的指导。本文为该专题的第三篇。 在 CS183B 的第一堂课上,Sam 谈了谈创业中需要的创意和产品。而在第 二堂课上,他告诉你如何招聘员工,如何有效地进行股份分配。在本节课堂中, Sma 将讲述创业公司是怎么培养起良好的执行力,做到“快速发展,打破陈规” 的。而课程的后半部分,则由 Facebook 的联合创始人,Dustin Moskovitz 带领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创业? 4.执行 好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谈谈执行了。对多数创业者而言,执行,并非经营公 司中特有趣的一部分,但它却至关重要。很多创业者认为,只要他们有了个好创 意,签了份合同,就可以登上杂志首页,参加聚会了。但成为一名创业者,更多 的是,在签订合同后的很多年里,你都要坚定的执行,不能交给别人来做 你想开一家有执行力的公司,那么你首先要有执行力。初创公司的一切都会 拿创业者做榜样。 创业者的行为将成为企业的文化。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努力工作、 执着细节、关注客户、勤俭朴素的企业文化,那你自己就要能做到这些。除此之 外,别无他法。你不能雇 COO 帮你做这些事,而自己只是开开会。公司上下希 望看到你能严格执行这一切。正如我第一堂课讲的,有好创意的人有很多,而愿 意努力执行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一。创意本身毫无价值,只有执行起来,才能为 它增添、创造价值。 执行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付诸努力,如何执行,你还要学很多东西。我们将会 有三堂课讲这个内容。 人们一直会问我 CEO 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可能不止五项任务,我例举了早 期的五项工作。前四项大家都明白:制定目标,筹集资金,向应聘者、经理、合 作伙伴和媒体等传递公司使命,招聘和管理团队。第五项就是制定执行标准,多 数创业者并不喜欢这一项,或者都没想过做这件事,但我认为,这是 CEO 所要 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别人无法取代。 执行有两个关键问题。一,你知道做什么吗?二,你能完成吗?假如你已经 知道要做什么了,那我想来谈谈关于完成这件事所需的两个要素。那就是注意力 和强度。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我最喜欢问创业者的问题就是:你们把时间和金 钱花在什么上面?这反映了创业者看重什么。 对创业者而言,最难的就是每天都有一百件重要的事情争夺你的注意力。你 得确定最重要的两三件事,然后处理它们,其他的要么忽略,要么指派给其他人 做,要么推迟。面试法律事务所,开会和招聘顾问等等,创业者会认为这些事很 重要,其实不然。时期不同,重心不同,但有条建议始终非常重要,你要明确最 重要的一两件事,并且,只做这最重要的一两件事。 你每天只能做两三件事,因为别的事会自己找上门来。每天都会出新问题, 如果你不善于确定最重要的两三件事,你的事就永远做不完。这对创业者来说很 难,他们对新事物总有兴趣。 不幸的是,执行的诀窍就是要会经常说“不”。100 次决策中你得说 97 次 “不”,多数创业者发现他们需要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做到这一点。多数初创公司 的注意力都不集中, 也许他们很努力, 但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所以还是可能失败。 创业让人爱恨交织,当你的尝试一无所获时,你会气恼。只有你迎合市场的需求 才能得到回报。所以,如果你在错误的事情上付出巨大努力,没人心疼你。 那么问题就是:怎么知道每天该专注哪些事呢?每天都应该有目标。我认识 的多数优秀创业者,都为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较小的重要目标,公司的每个人都要 知道。比如,按某一日期出货,达到某个增长率、参与度,为关键职位招聘人员, 这些都属于重要目标,公司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每周的关键目标是什么。然后, 每个人都以此为基础来执行。 创业者确实要设定目标。创业者关心什么,把什么设为工作重心,将成为全 公司的目标。优秀的创业者会不断重复这些目标,重复的次数超乎他们的想象。 他们把目标挂在墙上,面对面地传达,在每周的全体会议上不断重复。这让公司 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这是使注意力集中的一个办法,还有我说过,工作地点不一 致的合伙人难以协调,因为没有沟通就不可能变得专注。即便你的公司只有四五 人,一点小的沟通问题都足以让团队无法齐心协力。失去注意力,公司将步履维 艰。 之后我会再讲讲这一点,增长和动力是你一直要关注的问题。增长和动力是 公司赖以生存的要素,你要一直注意保持这些。你要一直清楚哪些行为违背了标 准,每周开一次总结会议,如果你曾说过“我们现在没有专注于增长”,“我们 发展的不够好,我们在做别的事”,“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发货,因为我们在做 别的事”,“我们在重塑品牌”,你就要保持高度怀疑了,无论是什么说法,都 将是一场灾难。 你要有正确的标准,要专注增长,要保持动力。不要让公司被别的事情分散 注意力。一个常见错误就是公司会受网页排名左右。就算没成果,也很容易提高 网页排名,这会让你感觉良好。但一年过去后你一无所获,到那时你的良好感觉 就荡然无存了,你会谈起那些一年前的报道,“哦!斯坦福的学生开始创业了, 准备迎接下一个大事件吧”,但现在你一无所获,糟糕透顶。 我已经提过,要在同一个地点工作。我认为远程合作不可取,远程团队相互 合作着实非常困难。这拖延的周转时间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多。 除了注意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强度。初创公司的工作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我 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成功创业的秘诀就是超强的注意力和极大的奉献精神。你可 以创业,再有一个家庭,除此之外你就不能为别的事情分心了。如果创业,就很 难平衡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让人悲伤的现实。创业有很多好处,却无法满足这一 点。创业会不断侵占你的时间和精力,这难以解释。基本上你还要胜过你的竞争 对手。 好消息是,在正确的事情上付出一点额外努力,会让事情大不相同。我喜欢 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消费者服务网络的传播系数。现有用户会带来多少新用户? 如果系数是 0.99,公司最终会倒闭;如果系数是 1.01,公司就会呈现令人满意 的指数增长。 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是否做出一点额外的努力决定了成败。当我们 和成功的创业者交谈时,他们一直都在说这样的故事。比对手努力多一点点,这 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所以工作必须要有强度。要成为创业者,要成为 CEO,这是唯一的方法。 创业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执行速度,你必须要坚持这种无间断的工作节奏。 Facebook 有一条名言:快速前进,打破陈规。但同时他们也注意保持质量。这 就是困难所在。单单保持速度或者保持质量很简单,但同时做到对初创公司就有 难度了。你要建立一种企业文化,公司里的员工对待每件事都要有高要求,行动 还要快。 苹果、谷歌、Facebook 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不仅仅是产品,每件事他们 做的都很好。他们快速前进,打破陈规,他们在某些方面很简朴,但每个地方都 关注质量。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要制定让整个公司都执行起来的质量标准。与此 相关的是, 你要果断。 优柔寡断是创业杀手。 普通创业者花很多时间来宏篇大论, 就是不下决定。他们会讲,我能做这个,我能做那个,来来回回,就是不行动。 你真正需要的是行动。 优秀的创业者关注细节,行动快速。他们的行动速度真的很快。每次你和优 秀创业者交谈时,他们都会有新进展。实际上,我们在 YC 以此来预测创业者是 否会成功。每当我们和一个团队交流时,他们都有新进展,那么我们就预测这个 团队会成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任务要一步步来。如果你一次只完成一件 小任务,一年后你再回过头看,你就发现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事。另一方 面,如果你消失一年,却期待带回惊人的成果,痴人说梦罢了。 所以你要把工作分成几份。即便你开了家综合性的生物公司,你说你无法一 步步做成它,你要离开一年,还是可以采取划分的方法。 速度是最大的优势。 优秀的创业家通常能做到最快的回复邮件, 最快下决定, 他们做什么都最快。他们不计任何代价也要完成工作。他们也经常露面。他们出 席会议,和我们当面交流。有一条对我来说很有用的建议,那就是:学会力挽狂 澜。我讲个故事。 当我经营自己的公司时,有次快要失去一笔生意,这生意非常重要,因为是 我们的第一个大客户。这个大客户选择了别的公司,那家公司非常有经验。我们 束手无策。所以我们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们的产品更好,应该见我们一面, 但他们说第二天就要签合同了。我们开车去机场,登了飞机,第二天早上 6 点出 现在他们的办公室。我们坐在那儿,他们赶我们走,我们还是坐在那儿。最后一 个相关负责人决定见我们一面,最后,他们的头儿才愿意见我们一面。最终他们 撕毁了和另一家公司的合同,一周后我们和他完成了交易。我确定,要是当初没 有登上飞机,没有和他们面谈,一切就不会成功。 所以,你要亲自出马解决这些事情,人们说力挽狂澜,不是说说而已。我认 为这是一条很好的建议。 我之前提到动力和增长。再重申一次:动力和增长是初创公司的命脉。这事 优秀执行力的三大秘密之一。你希望公司赢到底。如果你一旦松懈,事情将失控 好比,雪球越滚越大。一个胜利的团队会感觉良好,希望一直保持胜利;一个短 时间内没有取得胜利的团队会丧失动力,一直失败下去。关于运营公司,我只能 告诉创业者这件事。 对多数软件初创公司而言,忠告就是:保持增长;对硬件初创公司而言,忠 告就是:不要错过出货时间。在 YC 我们也是这么告诉大家的,他们会听取,总 之一切顺利。离开 YC 后,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了,然后增长就变慢了。随后,人 们情绪低落,开始放弃,公司分崩离析。很难确定增长标准,因为多数公司都有 自己的增长方法,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好产品必然带来增长。所以一开始就要找 对产品,这样以后才不会丧失动力。 如果你确实丧失了动力,多数创业者会用错误的方法找回动力。他们就公司 的前景发表长篇演讲,试图以此激励士气。但公司员工如果已经泄气了,他们也 无心听这些演讲。你要把这些演讲留到公司成功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成功,你就 要通过小的胜利来重拾动力。我的一位董事会成员曾说,销售可以解决创业中的 所有问题,的确如此。所以你不妨想想,在哪里可以取得销售的成功,然后着手 去做。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公司的其他问题都消失了。 如果你丧失动力,你还会发现一点,所有人都会产生分歧。争论始于动力的 丧失。当团队中的意见有分歧时,我认为有个解决套路,那就是询问你的用户, 让他们告诉你该怎么做。你应该提醒团队成员:现在事情不顺利,我们不该相互 厌恶,而是要回到正轨,让一切都运转起来。你只要敢于承认,敢于说出口,事 情就会变好起来。 再次引用 Facebook 的例子,在 2008 年,Facebook 的增长速度变慢,于 是 Mark 设立了一个“增长小组”。他们研究那些能让 Facebook 更快发展的细 节,这些事真的非常小,但他们重新让公司快速增长起来。很快这个小组就备受 尊敬,Mark 曾说到,这是 Facebook 最优秀的革新之一。那时,我有个朋友在 Facebook 工作, 他说这个团队确实让公司恢复了活力。 每个人又情绪饱满起来, 重拾动力,公司重归胜利。 保持动力的好方法就是早点在公司设定工作节奏。根据这个工作节奏,安排 产品发行,推出产品的新特性,每周和公司一起回顾标准。这实际是董事会为能 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董事会很少贡献战略价值, 但你可以经常让他们施压, 让公司关注标准和贡献。 最不该但是最常干扰动力的,就是竞争者。我认为,比起其他外部因素,竞 争者在媒体上制造的响动更容易摧毁一个公司的动力。 一个好建议就是: 完全不必担心竞争者, 除非他们真拿出一款产品来打击你。 新闻要比代码好写,比起开发出一款好产品,就更容易了。所以提醒你的公司, 不要因为竞争者在媒体上的言论而变得沮丧,这已是一条创业者法则。 我很喜欢 Henry Ford 说过的一句话: “你应该害怕的竞争者,是那些从不 干涉你的人,那些人一直专注于完善自己的事业。” 这样的公司从不像某些公司一样,发表铺天盖地的新闻。后者让人生厌。 好了,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接下来,让我们欢迎 Dustin Moskovitz,让他 为我们解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创业 Sam 邀请我来为大家讲讲,为什么创业。就我所听过的回答,人们有一大 堆常见的理由可以创业。大家一定要想清楚创业的理由,因为有些理由,只在特 定的场合下才有意义,有些理由,会把你领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好莱坞以及媒体将创业精神包装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有误导性的,所 以我想告诉你一些潜在误区,让大家能明晰自己的决定。之后我再谈谈,我所认 为的创业的最好理由,和刚刚 Sam 讲述的内容有些关联。不过会令你们惊讶, 因为这不是最常见的理由。通常人们有很多创业的理由,或者你懂的,单纯的为 了创业而创业而已。 我例举了四个最常见的理由:首先,创业本身就是件很刺激的事;其次,你 可以自己当老板;再者,在时间安排上,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最后,相比于进入 大公司工作,你有机会制造更大的影响力,挣更多的钱。 大家也许对我讲的内容颇为熟悉,你们可能在一年前就读过我在 Medium 上发布的文章,我认为,媒体撰写的创业新闻的真实性有所欠缺,把创业精神浪 漫化了。电影《社交网络》中虽展现了一名创业者所要面对的负面情形,但主要 刻画的却是这样的场景:主角游走在派对之中,绝妙想法接二连三地出现,这让 大家误以为创业是件非常酷的事。 但我认为,创业并不是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成为企业家前,也有许多不尽 如人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你得非常辛苦的工作。Sam 也提过,你得坐在办 公桌前,埋头苦干,回答用户问题,提供客户支持,答复客户邮件,执行销售, 解决众多极困难的工程问题。所以创业前你要考虑清楚。这个过程也十分累人。 最近媒体中也流行这个话题,上周《经济学家》发布了一篇文章,叫《无名的创 业者》,讲述了一名创业者,喜欢躲在桌子下面念叨创业的压力。这是真事。所 以现实就是,如果你要开家公司,这会非常辛苦。 压力何来呢?有几个原因。首先,你身上有很多责任。各行各业,人们总害 怕失败,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你成为一个企业家,你对失败的恐惧 就不仅仅是为自己了,你还害怕辜负了那些要追随你的人。这带来的压力,真的 很大。有些情况下,你的人要依靠你的工资生存,就算不是这样,他们也已打算 献上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随你一起战斗。 你得为他们花费的时间负责。你得随时待命,即便是凌晨三点钟(虽然不总 是这样,对初创公司来说很常见),一旦有问题出现,你就得爬起来处理。就是 这样, 无论是假期还是周末, 你都需要提高警惕, 准备好应对随时会到来的问题。 让人倍感压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融资。 电影《社交网络》为我们呈现的是――聚会和工作并行,有人在到处喷香 槟,电影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但主角 Mark 并不在其中,电影的其他部分, 则是重点将 Mark 刻画成了一个性情古怪之人。 这是来自 Palo Alto 的真实场景,多数时间他都黏在板凳上,聚精会神,埋 头工作。Mark 有时候确实是个怪人,不过这样看起来也很可爱,不是那种不屑 一顾的反社会分子。他正专注于工作,而不是社交。 压力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媒体的过度关注。创业之所以精彩,那是因为有时 你能吸引媒体,得到一些正面的报道,要是你能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或者年 度人物,感觉一定很棒。但如果你的结婚照出现在《人物》上,可能就不怎么让 人开心了。不过因人而异,我个人很讨厌,要是 Valleywag 对我的演讲指指戳 戳, 对我个人进行研究分析, 我很厌恶, 我绝对非常厌恶。 没人愿意被评头论足。 还有一点我很少听到创业者提及,那就是投入的多少。如果你在一家初创公 司工作,企业工作环境紧张,发展也不顺利,你不开心,可以辞职。作为创始人, 也可以辞职, 不过这不太好, 因为这对你今后的生涯来说, 算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如果发展顺利,你可以在工作中投入十年;如果遭遇坎坷,可能五年就结束了。 所以当你投入三年时间后,看看公司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如果有个好的下家能 接手你的公司,接下来两年就准备收购事宜。但如果在这些完成之前你就离开, 不仅造成了自身的经济损失,也使你的员工蒙受损失。你的创意不好,公司很快 倒闭,这也不算太差,但大多数情况不会如此。 我想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承受过许多类似的压力,尤其是刚开始在 Facebook 工作的时候, 我没时间锻炼, 健康状况下降, 各方面的焦虑无处不在, 差不多每六个月,我的身体就要崩溃一次,那时我才 21/22 岁左右,这真是太 疯狂了。所以,如果你要开一家公司,你要知道你将面临的问题。你要学会处理 这些问题,这是主要的责任之一。Ben Horowitz 常说,想要成为一名 CEO,第 一条规律就是能掌控自己的心理,这非常有道理,你们要确保能做到。 还有一个原因, 尤其是对那些曾就职于大公司的人来说, 他们会有这种想法: 运营公司的那些人都是大笨蛋,公司的决策糟糕透顶,做这些事简直就是浪费生 命。我要自己开家公司,我能比他们做的都好。就是说,这些人想制定自己的规 矩。 听上去还不错,非常合理。如果大家读过我的文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现 在大家读一下这段引文: 有些人认为创建公司,成为了 CEO 之后,他们就站在了金字塔尖上面。有 些人受此激励而去创业,实际并非如此。 现实是: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用户、媒体,所有人都成了你的“老板”。 从未像今天这样,要对所有的“老板”负责。 CEO 的生涯就是向其他所有人作报告,我所认识的大多数 CEO,包括我自 己在内, 都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你想对别人行使权利, 参军或者从政可能更合适, 不要做个企业家。 ――Phil Libin 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要指出一点,现实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你认为愚蠢的人 不一定真愚蠢,他们只是在不同决策面前难以作出决定罢了,而人们的意见又总 是千差万别。所以,在我是名 CEO 的时候,我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来解决 别人向我反映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这会造成冲突。员工意见不 同,客户需求各异。我自己也可能有别的想法,但既然我参与到这场游戏中,就 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梳理各种不同意见。 我天天来工作,可能从周一开始,就要规划如何改善公司的运营状况。但如 果一位重要员工说要辞职,那我就得首先处理这件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当你自己成为老板时,你的时间安排就非常有弹性。这非常有吸引力。实际 情况确实是这样:如果你成为一名企业家,你的时间确实很有弹性。只要你想, 你就能 24 个小时不停地工作。 我也非常赞同这个理由。 首先, 你得一直待命, 就算你不想一整天都在工作, 但何时会出现工作,你也无法掌控。 有点非常重要,在公司,你是一个榜样。如果你是公司员工,你的状态可以 时好时坏,在你状态不好时,还可以选择放几天假。但如果你是个企业家,那就 不行。 你的决策会直接影响你的团队。 如果你先松懈了, 你的团队也将丧失斗志。 你必须一直努力工作。 如果你真的对一个创意感兴趣, 就会有动力不断向前。 如果,你和优秀的投资人以及优秀的合作伙伴一起工作,他们的努力,也会带动 你的努力。 一些公司对外宣布,在他们那里,鱼与熊掌,两者兼得,员工既可以轻松工 作,又可以享受良好待遇。你可以每周只工作 4 天,如果是 Tim Ferris 的话, 每周只需要工作 12 个小时。这听起来非常诱人,但这只在特定情况下生效,如 果你只想创立一家小型公司,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家时,也许可以;但如果 公司的人数超过 3 人,你就需要扩大公司规模,同时全身心投入其中了。 为了挣更多的钱和博取更大的影响力。这个理由也非常常见,尤其是在 Asana 面试员工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我很想为一家小公司工作,或者自 己开家公司,因为这样我就能拿到更多的分成,自己也能对公司的发展有影响。 拥有了更多股权,我就能赚更多钱”。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使实现 这种愿望。 我来解释一下这些表,有点复杂,先看左边。这显示了 Dropbox 和 Facebook 的情况,上面有他们目前的估值。如果你是第 100 名进入这家公司 的员工,同时还是个富有经验的工程师,比如说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你可能会拿 到十个点的期权。 如果你几年前加入了 Dropbox,当时期权价值大约在 1000 万美元,现在 应该也长了不少。如果你几年前加入了 Facebook,现在手上的期权应该 2 亿美 元左右,这个数额十分庞大,即便你是 Facebook 的第 1000 名员工,就当作你 在 2009 年加入 Facebook,你的期权价值仍然可以达到 2000 万美元,也是非 常大的数额。你可以以此为标准,看看你做一个企业家,能赚多少钱。 再来看看右边的表,假定你创立了两家公司,一家名叫“ Uber for Pet Sitting”,假设一切顺利,这家公司的价值会有 1 亿美元,你在公司占有的股 份约占 10%;但也不一定,创业者所占的份额可能要比这多一些,也可能远远 少于这个数目,但是经历几轮稀释,或者增发了股票之后,你手头的股权价值, 就所剩无几了。如果你手中的期权比较多,你可以读一下 Sam 那篇关于创始人 和员工之间期权分割问题的文章,你可能需要交出一定的期权。 但总的来说,如果你对运营价值 1 亿美元的公司非常有信心的话,就是说, 如果你比 2009 年出现的 Facebook,以及 2014 年出现的 Dropbox,还要有信 心的话,即便公司还未成形,那也值得你做下去。如果你的创意值 1 亿美元,也 有信心可以执行起来,我会考虑帮助你的。 你可能认为你更适合第二个方案,“Uber for Space Travel”, 20 亿美元 的大创意啊, 绝对会为你带来可观的收益, 你应该下定决心开始行动, 四年之后, 将会获得很高价值,而且增长很快,所以确实应该采用这个方案。如果你有这种 想法,甚至你都不用上这个课,马上开始创立公司。 那么,现实之中的收益以及影响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真心认为,回报,和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影响力密切相关,如果你不信,不妨来看一些有针对性的的 例子,先别管期权的问题了。 为什么加入一家大公司,会让你的影响力变大呢?首先,大公司有一定的用 户基础,Facebook 的用户有 10 多亿,Google 也差不多。其次,他们拥有现 成的基础设施可以让你使用,新的初创公司,就像亚马逊云服务的供应商,看似 独立,实际却依靠大公司的支持,你的一些专利技术,大公司也会给予你支持, 从这里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与优秀的团队合作,他们可以帮你把创意变 为真正的好产品。 还有一些具体的例子,Bret Taylor 大概是谷歌的第 1500 位员工,他开发 了谷歌地图,这个应用大家应该每天都会用到吧,我就是用谷歌地图来查询上课 地点的,而全世界也有数亿人在使用它。他无需开一家新公司,但是仍旧取得了 丰厚的回报,关键还是谷歌巨大的影响力。 和我一起的联合创始人 Justin Rosenstein,在 Brett 后面一点加入谷歌, 成了一名项目经理,在做编外项目的时候,他开发出了一款聊天应用,当中嵌入 了 Gmail。正如大家所见,在此之前,都没人想过用 Ajax 开发聊天工具,或者 用网页聊天。Justin 演示了他的创意,将它展现给团队看,然后实现了它。这可 能变成了大家每天都要用的产品。 后面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Justin 辞职了,转而成为 Facebook 的第 250 名员工,和 Andrew Bosworth、Leah Pearlman 一起开发了点赞按钮。如今点 赞按钮已成为网络中最流行的元素,完全改变了大家的网络习惯,这件事也不需 要再开一家新公司去实现,如果真的开了公司,很可能不会成功,因为只有 Facebook 这样的平台才能实现他的目的。 所以牢牢记住这一点:想清楚你要从什么样的公司起步,想清楚你要在哪里 实现创意。 所以,什么才是最好的创业理由呢? Sam 之前已经讲过一点,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在你不得不做的情况下再去 创业。你有极大的热情,你是最合适的人,你一心执着于此。那么这些怎么解释 呢? 这就有点像文字游戏了,满足以下两个方面,你就可以去创业了。一方面, 你对你要做的事情有极大的热情,无论如何你都会想办法完成。这很重要,因为 只有热情,才能排开企业家之路上的各种困难。招聘有效率的员工也需要你的热 情,应聘者能分辨出你是否有热情,如果你没有热情,门外还有许多热情高涨的 企业家,所以应聘者很有可能为别人工作!热情,就是企业家的筹码,你的潜意 识会暴露你是否有热情,如果没有,这将是个大麻烦。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 则是这个世界需要你去创业。 这也证明创意十分重要, 创意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世界需要创意。如果世界不需要你的创意,那 就做点世界需要的东西出来。你的时间很宝贵,好创意非常多,也许不是你自己 的,可能来自现有的公司,不过你也可以去做别人的好创意。 不妨这样想,是世界需要你去做。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如果不是 这样,这表明,你应该把时间花在别的地方。如果,你并不是做这个事的最佳人 选,还把最合适的人挤出局外,就无法给世界带来最好的结果,这样也不太好。 还是回到我在 Asana 的经历, Justin 和我都是固执的企业家, 在创立 Asana 之前,我们一边在 Facebook 工作,一边在搞自己的大项目。基本上,白天我们 开展常规项目,到了晚上,我们继续工作,开发一款公司内部使用的管理工具, 因为我们对创意本身很有热情,而它的价值又是如此明显,于是我们心无旁骛, 专心做开发。 到一定程度, 我们考虑如果不开新公司会怎么样, 为此我们有过激烈的讨论。 因为我们看到了这款软件带给 Facebook 的影响, 我们认为, 这个创意对世界而 言,很有意义。我们也确定没人在做这个项目,因为长期以来内部管理问题一直 存在,我们不断寻找解决方法,如果用我们所认为的最佳方法,还是做不出来一 个像样的产品,就证明项目本身还是很有价值的。想要开发这款产品的欲望越来 越强烈,想要把它展现给世界看的心情从来没变过,所以我们不断为之努力。当 你想要开家公司时, 你就应该有这样的情感, 如此一来, 你就知道你找对了创意。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