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速递易 中邮的小区覆盖率是不是挺高的?

您现在的位置:>
中邮速递易畅谈行业发展现状,智慧物流时代已到来 >
中邮速递易畅谈行业发展现状,智慧物流时代已到来
科技快报 浏览:
【万联导读】12月20日,中邮速递易副总裁李雁彬在由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媒体机构21世纪报系旗下《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和《南方日报》联合举的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上,就物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谈话,引发了全场热议,成为关注焦点。
&快递包裹数量在极速增长,如果这些快递仅仅依靠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进行人工配送,显然配送网络的搭建和配送速率难以跟上包裹增长的速度,而智能快递柜就能解决这一痛点。&12月20日,中邮速递易副总裁李雁彬在由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媒体机构21世纪报系旗下《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和《南方日报》联合举的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上,就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谈话,引发了全场热议,成为关注焦点。
图:中邮速递易副总裁李雁彬受邀出席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
李雁彬是在&探索与颠覆&&寻找行业新力量&圆桌会议对话中发表了此番谈话。共同参加圆桌会议的行业大咖还有瑞尔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邹其芳、汇通达副总裁孙超、光速中国副总裁王国栋、鼎诺光华财富CEO王烨、大华乐橙业务总经理王延波等,各方分别根据自身所在的行业就会议主题发表了相关看法和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通过企业案例追踪评选,在国内率先科学定义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并建立起了商业模式内涵分析框架体系。在今年正式跨入第十个年头,经过十年的累积,本次论坛自然备受关注。论坛还邀请到了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军,华大基因CEO尹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盒马鲜生联合创始人沈丽等大咖出席。同时,还聚集了兴业银行、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霍尼韦尔智能家居、平安租赁、李宁(中国)等数百家优秀企业,共同探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其中,中邮速递易作为智能快递柜行业的领军企业荣获&21世纪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
图:中邮速递易荣获&21世纪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
智能快递柜行业发展态势如何?中邮速递易高速发展早已表明
效率很多时候关乎着企业的生命,尤其在每年订单海量且高速增长的快递业,人力成本过高、配送效率过低的问题始终是行业的发展困境。所以,解决末端&最后一公里&派送痛点的智能快递柜就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为经济有效的解决方式。那么智能快递柜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发展状态到底如何?
对此,中邮速递易副总裁李雁彬在圆桌会议环节分享了一组数据,&在2012年,中邮速递易正式开启智能快递柜时代,在2013年开始全面扩张,逐步遍及中国各大核心城市,中邮速递易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末端服务平台。在2015年,中邮速递易累计包裹量成功破亿,成为了当年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递柜企业。到了2017年,中邮速递易有了更快的发展速度。在12月份的时候,我们中邮速递易的累计包裹量就成功突破了13亿。整个快递柜规模也达到8.1万组,覆盖79个城市。&
作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快递柜企业,中邮速递易在过去几年的飞速发展无疑反映了国内智能快递柜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历程。而李雁彬在会议上透露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着智能快递柜行业还有着更为广阔的未来。
李雁彬表示,相关行业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单日快递包裹量将超过2亿。这也意味着不仅是在末端需要智能快递柜提升消化能力,在寄件端,同样也需要智能终端设备的助力。
布局两端,中邮速递易构建智慧生态
对于寄件端的变革,其实中邮速递易早已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在2017年,中邮速递易正式推出了24小时自助寄件智能终端设备&&小黄筒。据介绍,中邮速递易小黄筒延续了邮政绿筒的&集约化配送&基因,同时又具有&智能化管理&,不仅在后台数据、云计算处理、GPS定位等注入了数字智能化管理,在用户的体验操作、产品的自维护等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而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和小黄筒,中邮速递易还可有效地调动起周边快递员的配送效率。而大数据又能将用户在配送上的需求、电商购物的需求以及对社区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串在一起,为电商、社区O2O等赋能。
但显然中邮速递易的&野心&并不仅止于此。除了小黄筒,中邮速递易此前还携手中国邮政在部分省份完成了社区内的智能信包箱的铺设,在原有的社区闲置的信报箱产品中作优化升级。这意味着,中邮速递易将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切入到了社区O2O中,勾画出了最后10米、最先10米颠覆式交付蓝图的同时,将重新定义新的生态体系。
图:中邮速递易联合中国邮政推出智能信包箱服务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投资人变得越来越理性,企业所体现的商业价值,甚至是对其它行业带来的影响力就越来越被看重。而企业要想获得投资人关注,就必须像热带雨林一样,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个体与个体之间往往建立着多维度的关系。&未来企业的估值,将不再是传统商业上的衡量标准,而是这个企业为所处行业以及关联行业的赋能作用。&而在这一点上,中邮速递易早已开始发力布局。
结合中邮速递易的目前布局来看,中邮速递易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智能快递柜企业。通过智能快递柜、小黄筒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多方布局,中邮速递易正在将用户、商家、快递员等等全面结合起来,形成基于智慧的大数据平台。因此,可以想象,在未来中邮速递易或将打造出一个基于智慧、链接各行业大数据的复杂生态系统,诞生出新的制造,书写更多可能和未来。
上一篇:(无)
昨天,京东CEO王振辉的一个演说刷爆了物流圈,他首次承认京…
友情链接:丰巢收购e栈 仍难敌快递柜巨头中邮速递易_新浪浙江_新浪网
  昨天,中集集团发布公告拟将旗下中集电商部分权作价6.3亿元出售给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中集电商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快递柜品牌“e栈”的运营方,目前在全国拥有大概2万个快递柜。而顺丰控股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丰巢科技目前拥有超过5.5万个快递柜,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 阿里参股的速递易目前拥有快递柜约7.6万个,此次收购e栈后,丰巢的市场规模和速递易已是旗鼓相当,“两强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
  此次收购,意味着顺丰意识到智能快递柜的重要战略意义,虽然前段时间融资不顺利,面对同行业不甘落后,强行花费大量资金吞下一个不大不小的e栈,难免需要很长时间对运营和整合进行消化。同时,顺丰以快递为主业,把精力全部投入放在专心发展快递柜运营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且未来将要面临的e栈整合工作也会旷日持久。而速递易从创业初始就精耕细作一个专注的细分领域,作为快递柜江湖当之无愧的老大,可以想象未来,速递易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逐步拉大和丰巢的距离。
  中邮速递易除了占领市场较早,柜体数量最多的资源优势之外,拥有三个万亿级的股东,依托各股东的强大资源的中邮速递易未来发展前景也远胜于丰巢。
  中国邮政将帮助中邮速递易拓展和优化重点区域智能快递柜的布放,开展投递和揽件业务,包括近期拟推出的逆向物流业务(即”最先一百米“),将给速递易带来行业不可比拟的品牌、网络、渠道、快递业务等优势资源,使得速递易拥有更大的市场前景。菜鸟网络将协调自身及关联方的资源,丰富中邮速递易所运营的投递、揽件智能包裹柜的使用场景,协助速递易实现快递公司与智能包裹柜的业务对接,为收件人提供便利,简化包裹派送流程和提升效率。复星将利用其丰及其拥有的行业相关资源,助力中邮速递易、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并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空间,同时在产业并购整合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全方位提升中邮速递易在各方面的能力,助力打造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独角兽企业。可见,三个万亿级股东对于中邮速递易的“加持”不容小觑,这也是中邮速递易背后的力量。
  从盈利能力上看,中邮速递易在未来的发展速度也会较丰巢而言更加明显。在改变了人们收件方式之后,中邮速递易未来将把重点放在“最先100米”的逆向物流端口,今年预计开始大力布放寄件小黄筒和套寄件小黄柜。随着智能化、可定位、可移动的小黄筒和小黄柜规模化投入使用,中邮速递易可能改变整个行业,构建更加完善的快递包裹交互智慧生态系统,为用户带来随时随地轻松完成投寄件的智慧生活体验。这最先100米,除了革新用户的发件习惯外,还能改变速递易的营收模式,在物流最先端和众多快递公司进行盈利分成。
  可见,无论从抢占市场的时机、柜体数量、背后的资源优势、未来的营收模式等各个角度进行对比,尽管丰巢高举高打收购e栈,但除了柜体数量的增长,其他优势尚不明朗,仍难敌中邮速递易。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用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纠错请发信至:chenxin@.cn邮箱。
03-08 08:12|分享
03-08 08:04|分享
02-28 08:59|分享
02-28 08:57|分享
02-28 07:15|分享
02-21 08:04|分享
02-21 08:00|分享
02-03 14:16|分享
01-21 06:53|分享
01-19 07:58|分享
新浪地方站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3b8e08e526438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收归中邮麾下
速递易未来何去何从_网易新闻
收归中邮麾下
速递易未来何去何从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收归中邮麾下
速递易未来何去何从)
近日,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称,速递易更名为中邮速递易,有业内人士称,更名后的速递易实际话语权已经落在中国邮政身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邮政也将派出新的董事长管理速递易团队。根据以往公司控股变动情况,原始团队往往会遭受“打击”,那么中邮速递易的命运该何去何从,中国邮政是否还能带领速递易走向原有道路?更名后的“新”速递易7月7日晚间,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披露了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我来啦”)的重组协议,在经过减资、股权转让和增资后,中邮资本将持有成都我来啦50%的股权,驿宝网络持有10%的股权,亚东北辰持有6%的股权,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00%下降至34%。资料显示,成都我来啦是速递易的主体运营方,而中邮资本为中国邮政的全资子公司,此前曾投资过蚂蚁金服和滴滴出行;驿宝网络是菜鸟供应链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又隶属于阿里系的菜鸟网络;亚东北辰则为复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其股东复星集团也是菜鸟网络的股东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中国邮政拿到了绝对控股权,加之公告显示董事长将由中国邮政派出,原有团队可能面临调整。实际上,持股比例下降导致公司团队的调整看似很正常。此前,苏宁云商发布了《关于完成收购天天快递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表明苏宁与天天快递正式完成股权交割。但前不久,苏宁就以占据主动权的优势“震慑”了天天快递一把,根据媒体报道,就在股权交割不足半月,苏宁给快递员制定了“服务五部曲”计划,其中包括“去前电联、清洁包装、上门勿扰、开箱验机、代扔垃圾”五项服务。有业内人士曾认为,这看似提升服务的举措,实则是给天天快递一个下马威。除此之外,京东集团在今年3月也签署了关于重组京东金融的最终协议。根据协议显示,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相当于68.6%的股份。腾讯摇身一变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京东集团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法律所有权或有效控制权,不过,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以及通过投票权委托或其他安排获取的员工和其他投资人的投票权,刘强东还将拥有京东金融多数表决权。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京东在此次变更中不再拥有控制权,但刘强东还是保留了多数表决权,腾讯也拿他没办法,但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像刘强东一样的“运气”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公司,让其在原有道路上继续发展。原始团队受影响回到速递易,此次股权的变更会不会让其团队快递受到影响?在中国物流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根据此前股权调整后的“惯例”,速递易原有的团队会被逐渐调整。不过他认为,中国邮政有很多资源可以交给速递易,这是中国邮政的优势,接下来要看中国邮政怎么服务市场,如何从市场化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这就要从经营思路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团队的调整是必然的,不过现在由于还未展开进一步规划,仍不能确定未来的走向。该人士透露,此前中国邮政与速递易签署的协议并非如此,日后很有可能有较大的变动,所以在此期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值得关注。对于可能面临的团队调整,北京商报记者也联系到速递易,速递易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对于此类流言,公司想表明的是中邮资本是一个很开放化的公司,中邮资本也知道快递业未来的整个发展方向,包括快递柜的铺设量以及大数据方面的掌控等,而大数据就需要通过与线上电商行为来实现末端服务。实际上,速递易推出的小黄筒业务重新定义了用户、快递员、物流和物业四方的关系,从这点来说这几个资本方都是达成一致的,前期速递易的原始团队对物业、快递员和物流这三端是有专业性的,所以不会有较大变动。至于中国邮政,它们是看好速递易的创新模式,现在的逆向物流影响了整个行业末端,中国邮政是很支持速递易未来逆向物流的走向。借邮政之势继续发展?根据公告显示,速递易公司股权从100%降到34%,其实在未来的六年内都有股控权。速递易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中国邮政首先是从资本层面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发展,预计今年全国快递柜超过总占比的11%(日投单量),去年的全国日投单量是550万单,当时拥有15万个网点。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国能达到35万个网点,总投件量可以占到30%。所以,快递柜规模会呈现很好的趋势,速递易认为,目前自提柜的需求很高,预计2018年全国市场需求将达到95万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近300亿元,这才是当时中国邮政、复星集团和菜鸟网络都能看到的行业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
徐勇认为,中国邮政即将派出的领导人会跟速递易原有的发展方向不太一样,邮政的资源其实比速递易更多,例如快件量以及邮政小包的优势等,不过,近年来中国邮政也认识到自己在哪些地方发展不足,短期内将保持速递易原有团队的稳定性。实际上团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建立未来的规划、发展理念还要提高竞争力。&&未来速递易和丰巢可能独大,但这不代表小型快递柜企业没有发展空间,它们可以特色化发展。徐勇还表示,虽然速递易有了邮政等资本方的支持,但目前快递柜行业的盈利方式还不好说,目前依旧达不到盈利,具体模式还要等两年后根据市场发展方向最终确定。北京商报记者&吴文治&陈韵哲
(原标题:收归中邮麾下
速递易未来何去何从)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ST三泰无奈出售速递易股权 中邮菜鸟复星三家分食|三泰控股|复星|速递易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无奈出售速递易 中邮、菜鸟、复星三家“分食”
  张晓晖
  在提交速递易股权出售议案到股东大会的这一天,*ST三泰(002312.SZ)董事长补建感叹道:“资本是血腥的。我有选择吗?没有选择!”
  拿到了50%股权的中邮资本一度还很担心股东大会通过不了上述议案。董事长补建最终下达决定:卖掉速递易大部分股权,来拯救上市公司。对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三泰控股,日变更为*ST三泰)而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让物流巨头们,来推动速递易吧!”补建所指的“巨头”,是指中国邮政和阿里的菜鸟网络。
  行业第一
  速递易成立于2012年,是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我来啦公司”)研制的一种24小时智能包裹自助收取柜。而我来啦公司是*ST三泰的全资子公司,也是此次股权出售的标的公司。
  速递易旨在解决快递行业与送达客户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帮助快递公司自助收件和派件,根据速递易的官网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进驻了全国79个城市,实现包裹收发超过10亿件。
  在智能快递柜领域,速递易比丰巢快递柜要早,全国覆盖面积也大。丰巢快递柜是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五大物流行业股东,于日设立,2017年1月获得了A轮25亿元的融资。
  因为要进驻各类小区,智能快递柜是重资产模式,先把快递柜铺设进小区,然后再寻求盈利模式。三泰控股正是因为把速递易作为了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最终陷入亏损泥潭无法自拔。
  日,三泰控股出资6000万元,在成都设立我来啦公司,开始研制生产销售智能快递柜——“速递易”。
  两年间,伴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商经济的飞速迈进,速递易的包裹收取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一亿个,并且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布点。
  2014年11月,速递易的注册资本金由6000万扩张至7.7亿元,在互联网热潮、创业热潮的驱动下,三泰控股的股票价格,也从2012年底的9元每股,上涨至2014年的39元每股,股价翻了四倍有余。
  此时,公司上下笼罩在一片希望之中:速递易造就了三泰控股的暴涨神话,并成功的将其市值推向百亿元。
  2015年,三泰控股为速递易来了一个更大的手笔:定增募集资金29亿元,用于以速递易业务为载体的“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格及平台项目”第三期的建设与运营及偿还公司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速递易29亿元募资时候,三泰控股乐观估计: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格及平台项目总投资21.4亿元,项目计划在一期、二期原30余个城市增加网点布放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新增70余个城市,预计2016年7月底前完成第三期3.3万个网点的速递易设备布放、后台平台开发及项目运营工作。
  据三泰控股自己测算,此项目预计投产后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年均税后净利润3.17亿元。
  最终,29亿元募资成功施行,速递易的资本金也增加至28.9亿元。2015年5月,三泰控股市值到达顶峰,突破600亿元,股价接近百元(每股99.83元)。
  所有的迹象似乎预示着,三泰控股凭借速递易项目已成为中国物流行业一颗冉冉升起之星。
  亏损13个亿
  2013年,三泰控股通过我来啦公司已在国内十余个城市设立分、子公司,加快速递易业务在全国重要大中城市的战略布局,继续提高速递易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管理层认为,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解决快递最后100米的难题。
  2014年,已经在速递易项目上砸入重金的三泰控股,其亏损态势开始显现:该年度三泰控股的净利润增幅减缓,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8%,公司现金流为负值,金额超过亿元。
  与此同时,三泰控股开始提示速递易项目的风险。公司在年报中提示,速递易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时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前期投入阶段,在形成规模效益之前,该项目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从而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急剧的扩张,全国城市铺设快递柜,以及进驻不同的物业小区,还要向物业支付金额不等的进场费,亏损随之而来。
  2015年,三泰控股首次报亏。由于用户增量达不到预期,受速递易项目拖累,年报显示,三泰控股录得亏损3700余万元。
  但是在公司市值突破600亿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坚持:新的商业模式与创新业务都存在教育用户、引导用户的时间和过程。
  这一年,速递易“大跃进”,我来啦公司注册资本金从7亿元增至28.9亿元;资本市场上,三泰控股倾尽全力,为速递易项目募集资金29.4亿元。
  用户增量不及预期,对于速递易这个新业态来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速递易向快递员收费,快递员不乐意;向用户收取包裹保管费,用户也不乐意。于是速递易就那么尴尬的立足在城市的小区里,怎么赚钱,怎么建立一套商业模式,成为了头等难题。
  一些负面消息也伴随速递易而来,比如有些消费者因为取不出来包裹,狂砸速递易快递柜;一些消费者拒绝支付保管费,要求快递员将包裹取出来送上门而不是放进柜子里。
  速递易脆弱的商业模式不断受到质疑,在一片质疑声中,三泰控股的股价不断跌落,这颗冉冉升起的物流之星,陨落的速度更快。
  到了2016年,三泰控股因为速递易项目曝出13亿元巨亏。营业收入也下降了27%。按照深圳交易所的规则,连续三年亏损企业将被退市,三泰控股已经两年连续亏损,最严重的问题是——速递易项目的盈利,仍然遥之无期。
  尽管曝出巨亏,但速递易仍然占据着智能快递柜这个行业的龙头地位——保持着市场占有率最高、覆盖小区和城市最多、累计处理快件量最大。
  在全国约15万个快递柜中,其中速递易已在全国79个城市布放运营智能快递柜5.6万个,丰巢运营智能快递柜3.5万个,邮政易邮柜、中集e栈等快递柜公司等合计约6万个。
  亏损严重,却行业第一,这或许也是接下来速递易被中国邮政等物流行业巨头看上的原因。
  巨头瓜分
  董事长补建意识到,只有寻求盟友,速递易项目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出售速递易项目的股权,三泰控股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一旦退市,就什么都没有了。”补建说,“退市了,你们小股东怎么想?能接受吗?”
  继而他又开始懊悔,“一开始我就考虑过,是不是不要把速递易项目放进上市公司体系中来?”
  日,三泰控股开始停牌,出售速递易项目股权来拯救上市公司,被提上日程。4月28日,三泰控股被实施ST处理,变更为*ST三泰。经历了近四个月的停牌之后的日,*ST三泰复牌。
  拯救的方式分三步。
  首先,我来啦公司先减资,把多余的募集资金,归还给上市公司*ST三泰。
  其次,我来啦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邮资本”),10%的股权转让给浙江驿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驿宝网络”);6%的股权转让给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亚东北辰”)。
  最后,三家公司分别对速递易项目(我来啦公司)进行增资。
  日下午,补建在股东大会上介绍:中邮资本背后是中国邮政集团,网点众多,并且中邮资本要求拿50%的股权和财务并表;驿宝网络背后是马云的阿里;亚东北辰背后是郭广昌的复星。
  *ST三泰自己保留速递易34%的股权,同时,速递易也将更名为“中邮速递易”。
  在最新的资产出售方案中,我来啦公司100%股权估值为26亿元,先从29亿元减资至17亿元,然后再分别出售给中邮资本、驿宝网络和亚东北辰;最后,三家新股东完成对我来啦公司的增资。
  经济观察报记者向董事长补建提问:速递易项目是否贱卖?
  补建回答:“我们曾经找过拥有丰巢的竞争对手顺丰,但顺丰把自己的丰巢估值80亿元,却把我们速递易估价很低,最终商谈未果。”
  “我们希望能够借助物流巨头,特别是中国邮政这样的巨头,借助自己的网络,加速速递易的发展。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好的选择。”补建补充道。
  最终,中邮资本以7.5亿元受让我来啦公司50%股权;驿宝网络以1.5亿元受让我来啦公司10%的股权;亚东北辰以9000余万元拿下我来啦公司6%的股权。
  *ST三泰拿到这笔股权出让金之后,今年扭亏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复牌之后,*ST三泰连续跌停,至7月28日,其股价收于5.77元,市值只有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责任编辑:周宇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递易自提柜网点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