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考试课程达成度评价过1314还有什么课也拿过1314?

代课教师李黎明的“131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3年岁末、2014年年初,49岁的代课教师李黎明心里暖洋洋的,在“1314”的日子里,他每月的工资从1200元一下涨到了3269元。
原标题:代课教师李黎明的“1314”
本报记者 马富春
中国青年报
版)2013年岁末、2014年年初,49岁的代课教师李黎明心里暖洋洋的,在“1314”的日子里,他每月的工资从1200元一下涨到了3269元。对这个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大山里干了23年的基层代课教师来说,这是“遇到了天大的好事”。上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李黎明从电大毕业。由于没有全日制文凭,李黎明在家乡甘肃省临洮县找不到一份正式工作。他就和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裁缝店,妻子帮人量体裁衣,他在店里做些开票、记录的“文字工作”,那时一个月能挣200元。后来,李黎明在店里遇到了广河县三甲集镇上马家小学校长,这个山村小学校长看着裁缝李黎明写得一手好字,一下有了兴趣。老校长得知他因没有全日制文凭找不到正式工作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如果愿意,就来我那里代课。”受做教师的母亲影响,从小就想当老师的李黎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橄榄枝”,离开裁缝店,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上马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并且一干就是23年。李黎明清楚地记得,刚工作第一个月,他领到了60元的工资,比他当裁缝时的收入少了一大半。“发工资总不敢在人前领。”多年来,李黎明一直有个习惯,发工资总是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去领,生怕被别人看见。“学生的工资都比我高。”在李黎明工作的学校,不断有他当年的学生学成回来任教,每次发工资时,这个有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总会有些伤感——十几年前教过的学生刚参加工作,工资都比他高好几倍。虽然工资微薄,但20多年里,李黎明看着教过的学子一批批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他觉得很有“成就感”。20多年里,他曾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要骑车走15里的山路去学校,“晴天我骑车,雨天车骑我。”后来随着教学管理任务的加重,他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家中事务都是妻子一人扛着,对儿子更是觉得歉疚,“欠家里的太多了。”这些年来,李黎明也有转公办教师的机会。但每次参加全省统一考试,总是名额很少,竞争激烈,年纪已大的他考了几回都名落孙山。对家庭的愧疚,收入的微薄以及渺茫的前途,不时考验着这个扎根山村学校的代课教师。最困难的时候,李黎明也有过转行的机会。有一年,曾有远房亲戚介绍他去外面做石油生意,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这个重情的男人想着大山里的学生,还是没忍心离开。如今,当初去做石油生意的朋友发了财,住上了大房子,开着好车,孩子都出国了。听到这个消息,仍在山村校园,拿着千把块钱工资的李黎明笑笑说:“就习惯干这个,也不知道图啥,求得心安算也是一种回报吧。”多少年来,干着一样的活,赢得过各种荣誉,李黎明的待遇却一直很低,家庭生活十分拮据。这个朴实的男人心里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像正式在编教师那样,拿上一样的工资。但是每每想到这里,他又总会劝自己,“不要抱太大希望”。事情终于在这个冬天有了转机。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以来,广河县先后建成了14所幼儿园。幼儿园增加了,幼儿教师却一下有了230个缺口。为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紧缺,广河县决定引进一批教师。“做一个既好吃又好看;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招录方案。”考虑到还有一批年富力强、教学能力突出的代课教师仍在教学一线,广河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通过公开考试,从332名代课教师中择优选录100名补充学前教育。考虑到老代课教师多年来的付出和贡献,在招考办法上,广河县采取了文化课和工龄、获奖加分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办法,确保公平、公正,择优录用。李黎明再一次看到了希望。332名代课教师中选录100名,县内竞争三成的录取率,考取的可能性很大。李黎明下定决心,全力准备参加这次考试。为了支持李黎明,学校减少了他工作量,同事们也在工作生活中给予很多帮助,鼓励他积极备考。发榜当天,李黎明独自一人,一早就来到了县教育局大楼,等待考试结果揭晓。榜单贴出,李黎明以综合测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这次招录考试。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其中,这个有23年教龄的代课教师不禁潸然泪下,“盼了20多年,一下实现了,自己都不敢相信。”按照招录办法,此次招聘的学前教师和正式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同时,按照教龄、学历等指标,具有同样的评职称的资格;这部分教师退休后,享受在编教师同样待遇,所有这些都由县财政承担。前不久,李黎明领到了考试后的第一个月的工资。“3269元,厚厚的一叠,真是太高兴了!”考试前,李黎明曾向同事们许诺,只要成功考取,将以当地最隆重的方式——宰骆驼招待大家,以此庆贺并感谢多年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元旦,李黎明张罗着宰了两峰骆驼,和朝夕相处的同事庆贺自己人到中年的大喜事。最近,又有喜讯传来,县上分给教师的也有代课教师名额,李黎明分到了一套55平方米的廉租房,他准备新年好好一下,把媳妇从老家接回来,一家人就可以团圆了。按照此次广河县出台的面向招录学前教师的职称评定办法,李黎明明年就可以享受到小学高级职称待遇,届时,他将拿到3600元左右的工资,将是全校的高工资。2014年元旦,李黎明回首往事,感慨无限。他想着趁精力还旺,再好好干几年,“不辜负政府的关怀,给村里培养更多人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小詹姆斯与爸爸出去钓鱼,他们;在什么时候,不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谁都知道要自觉地遵守规则,可是在很多时候,很多人;我在北欧的那段日子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在过;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却做不到呢?;写作借鉴;本文写从一件生
“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这是课文《钓鱼的启示》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话。
《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精彩的情节,但是它用简朴的语句和简练的故事情节讲述出了一个不深奥但却非常有意义的道理。
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小詹姆斯与爸爸出去钓鱼,他们在不允许钓鲈鱼的时间里钓到了一条大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的鲈鱼,经过爸爸的教诲,原先不肯放生鲈鱼的小詹姆斯终于把鲈鱼又放回到湖里了,这次钓鱼的经历让小詹姆斯懂得了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
谁都知道要自觉地遵守规则,可是在很多时候,很多人为了自己一时的很小的便利而去违反规则,也许,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但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总是心存侥幸,不能管住自己。其实,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制定规则的目的,需要靠每个人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好多人在违反规则的时候,总是想:“就这一次,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没人知道”……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都这样做,那规则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遵守规则,要靠每个人的自觉性,怎样才能有这种自觉性呢,这就是一个道德问题、一个品质问题。这种道德和品质的培养要从小时候、从小事情上做起。
我在北欧的那段日子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在过马路时,行人在红灯前一律不走,即使没有任何车辆来往,他们也要等到绿灯亮时才从斑马线上横穿马路。可是,在北京,行人横穿马路时从来不看灯,想走就走。我们班有些同学也是这样,上课发言时讲的很好:“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可在实际生活中,做的却又是一套。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却做不到呢?
本文写从一件生活小事中得到的启示。其基本的构思方法是采用相似联想,以小见大。其主旨是想告诉人们:从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
本文为一篇叙事性作品。叙述了“我”11岁时跟着父亲去钓鱼这件事给“我”的一生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通过回忆“我”11岁时跟着父亲去钓鲈鱼的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
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今天,我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让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因为没有到开放的时间,父亲命令我把鲈鱼放回湖中。三十四年过去了,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总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从此,我便有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就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中,是因为他不喜欢这条鲈鱼呢?还是他的道德告诉他不能贪心呢?带着好奇心,我开始了深入的思考,我把文章又仔细地读了一遍,这回我找到了两个不是不喜欢才放回湖里的证据,分别是“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盯了鲈鱼好长时间后,命令我放回湖中”。对于这两句话,我的看法是:第一句话的得意和欣赏代表了父亲喜欢大鲈鱼,第二句话代表了父亲对大鲈鱼的依依不舍。尽管这样,父亲还是让我把鲈鱼放生,我不由得对这位父亲产生了敬佩,正是因为他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才使我走向了一条正直的道路,他真是一位英明的父亲! 看这个文中的父亲,联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们平时也对我要求十分严格,违背道德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当他们严格要求我的时候,刚开始我还有点反感,有点儿不高兴,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理解了父母的一番苦心,他们这样做是对的。如果没有他们的约束,我难免会误入歧途。 我也有过类似关于道德抉择的经历。有一次,我放学后打扫卫生时,竟然在我的座位下发现一枝笔。那枝笔很漂亮,是我喜欢的一种。我拾起它正想把它装入自己的书包,突然想起爸爸曾经告诫我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我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就左顾右盼找失主,无奈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便先把它装了起来。第二天一来我就四处打听,才知道是武烁菡丢的,当我把那枝笔还给她时,她微笑地向我表示感谢,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件事虽然很小,但也足以让我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抉择。人生的路还很长,也许会遇到比这枝笔还要诱惑人的“笔”,因此,我要用道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终身做个正直的人 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用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试试,这样就能成功。这正如俗话所说“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多个角度
战胜困难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1314课读后感74等内容。 
 读书节心得体会_学习总结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读书节心得体会“遨游书海润童心,...文档贡献者 cuowu1314 贡献于
专题推荐 2014教师资格材料分析辅.....  作文1314课时文档_初中作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作文中考作文总复习第 13、14 课时 、――凤头展彩, ――凤头展彩,豹尾有力 凤头展彩【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七年级下历史学案 13、14 课课题 知识目标 课时 1 编写 宋艳华 学生姓名: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  读书心得体会1_学习总结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读书...年仅 23 岁的苏静老师,在青岛市新教 师比武课中,...文档贡献者 豆豆李1314 贡献于 ...  鲁教版七年级1314课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七单元 心中拥有灿烂阳光 第 13 课 让快乐围绕我身边 1,最常见的情绪有四大类:喜、怒、哀、...  五年级英语1314课.doc_五年级英语_英语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陕西旅游版英语小学五年级下册导学案13和14课安定区花沟学校 五年级英语下册 主备人: 张艳萍 初审人:...  igemq1314贡献于 0.0分 (0人评价)暂无...读书心得 8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地区和学校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  《爱满杏坛》读后感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润物细无声 ――《爱...文档贡献者 淡然1314的故事 贡献于
相关文档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自考考试科目是安排奶好的还是每次什么都可以考,也就是说自己想考哪一科就考哪一科?_百度知道
自考考试科目是安排奶好的还是每次什么都可以考,也就是说自己想考哪一科就考哪一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家安排好各专业的考试计划,你自己在国家安排的范围内选择。
采纳率:24%
不是的,有些专业科目是轮流考的,这次考了下次就不考了!所以报考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不然很有可能影响自己下一次考试报不到!
当然不是了,自考科目每次都是固定的科目,比如说这次考试总共可以考5门,你只能在这5门里面挑几门考,前提是这几门考试安排的时间还必须不在一个时间点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考试科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