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标书怎么看低速增长,怎么看怎么办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金华外贸高增长面临新挑战
  2014年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548.4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出口2436.8亿元,同比增长20.7%;进口111.6亿元,同比增长3.2%。
  不过,在一些外贸业内人士看来,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势头的背后仍旧压力重重。金华海关分析认为,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15年外贸出口形势预计较为严峻。
  梳理过去一年金华外贸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转型升级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自主选择,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深入,有望为金华外贸进出口带来新契机。
  深化改革带来的外贸红利
  综观去年外贸形势,改革红利是一个重要助推器。我市外贸发展得益于一系列重大战略、重要措施释放红利,发展势头强劲。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快政府自身改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办事成本更低,市场主体参与性不断增强。
  去年,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从此,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12个直属海关形成了&多地可通关、多关如一关&的通关新格局,金华企业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的通关环境。
  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我市外贸带来新机遇和动力。以义乌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为支点,新开通&义新欧&货运班列,出口9524万美元,增长4.5倍,辐射沿途1.3万公里沿线的7个欧亚国家。
  在新业态领域,我市也占得先机。去年7月份,金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成为继杭州、宁波后,我省又一个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实质性运作的城市。&跨境通&自去年7月1日启动运行以来,逐月刷新单日、单月通关量纪录,一直处于全国30余个试点城市首位,持续领跑。仅用半年时间单日通关量就破4万个,最高时达45527个。
  去年11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顺利落地,这标志着小商品出口进入&2.0时代&。截至去年12月31日,市场采购结关出口137.6亿元,运行效果良好。在此助力下,去年义乌小商品出口继续保持34.3%的高速增长。
  去年,我国与非洲国家互动紧密。与此呼应,非洲一举超越欧盟成为我市最大贸易伙伴国。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对非洲出口406.9亿元,同比增长23.7%,超过对欧洲出口的404.1亿元。
  新的一年外贸出口仍然面临多重压力。我市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支持&义新欧&货运班列建设运营,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加快公铁联运、海铁联运、江海联运体系建设;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大力发展高铁经济。
  此外,在多种成本压力下,转型升级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自主选择,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内生动力。
  对于我市众多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与其选择自己不熟悉的跨行业转型,不如在自己的主业上用创新力量来升级。以金华的装备制造业为例,从以前的为大牌代工、廉价产品制造,慢慢转到高附加值产品、自主品牌生产,一样大有可为。
  外贸低速增长将成新常态
  杭州海关最近针对235家出口企业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网上问卷调查显示,2014年12月我省&出口经理人指数&为42.23,环比上月下降1.98,显示今年外贸开局难言乐观。
  国内宏观经济步入转型期,对外贸易将呈现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短期内我国外贸基本面尚难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进出口增速将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
  据媒体报道,2015年的外贸增长目标或将从去年的7.5%下调至6%左右。这将成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最低的外贸增长目标。&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也成为今年外贸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进入了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外贸增速大幅低于预期,与贸易正处于增速的换挡期有关。贸易增速同整体经济增速一样,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区间。
  与此同时,新一轮货币战争风起云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加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出口难度。继美联储基于经济复苏基础日益稳固,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欧元区迫于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推出新版QE(量化宽松)。
  如果人民币仍紧盯美元,那么势必导致中国输欧商品价格变相上涨,竞争力下降,企业若以欧元结算还将蒙受汇率损失,使得企业对欧出口更加艰难。而日本货币政策受制于通胀回升,难以有所作为。各国货币政策取向分化将加大全球资金无序流动和金融波动风险。同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增加外贸企业接单难度,抬高金华外贸出口成本。
  过去的一年,是国际局势动荡的一年。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国际争端难以平息,美国、欧盟、俄罗斯之间经济制裁与对抗不断加深,影响逐步扩散至区域乃至世界经济、政治领域,导致国际经济合作、能源供给等发生结构性变化。金华企业已经遭受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卢布贬值带来的应收款违约风险。
  而最近希腊极左反对联盟赢得大选,令希腊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也推升了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预期,危及欧盟本已脆弱的经济复苏进程,进而影响我市扩大对欧盟的贸易。同时,中东地区、朝鲜半岛、南海局势均存在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动荡,加大金华外贸企业出口面临的违约风险。除了这些挑战,外贸企业还面临着自身结构转型的挑战。
记者 李冰峰 通讯员 陈立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或电头为的稿件,均为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并保留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
市直各部门网站全球贸易低速增长 弯道超车且看“标准竞争”_第一财经
全球贸易低速增长 弯道超车且看“标准竞争”
第一财经吕振艳 21:03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贸易增速一改危机前持续两位数高增长态势,掉头跳水,继2009年出现20%负增长之后,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其中2015年再现11%的两位数负增长(图1)。
在全球经济复苏渐稳的背景下,2017年以来伴随着全球贸易的大起大落,对于贸易走势是复苏还是低迷,是负增长还是正增长,不断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本文综合过去三年全球贸易走势的短期和长期因素,结合贸易先行数据,提出未来全球贸易将复苏、呈低速增长,将延长各国经济增长竞赛的&弯道期&;要把握这其中蕴含的机遇与风险,各种形式的标准竞争将更趋激烈、更为关键。
全球贸易将恢复增长 短期将维持低速
2017年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不断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不断上修,全球贸易在波动中企稳迹象逐渐明显。但是,与过去30年持续高于全球经济增速相比,全球贸易在未来三年内很难再次高于全球经济增速。
未来三年,全球贸易维持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全球贸易增长迹象增强,贸易回升的力度增强。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上修美国、欧洲、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经济复苏增长趋稳趋强的信号日渐增强。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贸易增长的先行指标也逐渐转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和全球贸易先行指数(CRB指数)逐步回升,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增势显著,表明全球贸易止跌回升的基础更趋坚实。进一步分析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产出缺口走势(图2),可以发现目前占全球贸易50%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产出缺口在2017年以后尤其是2018年后,会逐步转正,全球需求大幅回升有望在2018年前后开始出现,全球贸易再次大幅增长或在未来两三年实现。
其次,全球贸易新增长极正在形成,加速增长仍需时日。危机前全球贸易近30年的高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的价值链在全球进行配置、实现布局,在于新兴和转型经济体国家以外向型模式发展经济,在两个层次上对全球贸易增长形成持续推动。
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贸易、投资、经济实力和增长态势变革推动下出现解构,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危机后逐步获得在全球布局和配置的时机和平台。同时,过去贸易增长格局下获得发展的许多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发展模式变动需求增长,变革能力增强,推动全球贸易格局发生变革。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图3),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少数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持续增长的地区,其中南亚是持续增速最高的地区。从过去三年全球贸易波动来看,南亚也是少数贸易保持相对持续稳定增长的地区。以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新全球价值链形成过程中,在全球主要贸易国家贸易发展模式变革中,正逐步成为新兴贸易增长极。但是,考虑到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现有的经济基础和贸易规模,以及ICT技术在全球贸易格局中获得突破性布局,都非短暂三年能够完成。因此,只有新增长极在相对更长时期获得稳定增长,全球贸易新的增长方能实现。
第三,贸易波动的短期因素仍将维持震荡,新的干扰因素或将增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叠加汇率波动,是过去三年全球贸易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未来三年,由于全球能源、资源格局也在经历变革,同时美国、欧洲、日本货币正常化不同程度获得加速,对于南亚等新兴贸易增长地区,以及其他对现有全球贸易增长贡献较大的资源类国家,仍将持续形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冲击,此类短期波动因素仍将持续存在。此外,在资源类和依靠外贸拉动经济增长需求大的地区,地缘政治风险更为突出,影响更趋复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全球贸易增长的压力。在现有全球治理格局下,对地缘冲突的国际协调能力仍有待提高,全球贸易大幅增长的压力仍然巨大。
未来的主要机遇、挑战与应对
从全球来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贸易不会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而且贸易相关的总量与结构波动,还将放大并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在国际经济和政策变化的交织作用下,贸易低速增长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将加重并强化各国在经济增长角逐中的差异。在新技术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格局重构期,各国经济增长的竞争犹如弯道超车,妥善把握机遇、应对风险,将是否能实现弯道超车、能否形成未来更长时间中在直道赛跑的主要优势来源。
目前,在全球贸易复苏不稳的同时,全球投资格局正在加速发生变化,在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下,非关税类贸易壁垒成为各国推动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其中不同侧重点的贸易区、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以及贸易组织,成为各国参与、主导全球竞争的主要平台。在未来的&弯道竞赛期&,实现&超车&的关键,更在于多大程度上能在按照有利于自身优势设定的新标准、新跑道上参赛。&标准竞争&成未来实现&弯道超车&需要着重把握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首先,贸易低速增长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是&延长&弯道。
危机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持续低迷,ICT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全球价值链解构,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间的竞争从基于原有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分工合作轨道,进入新技术标准和优势竞争的混道竞赛模式,犹如进入&弯道&赛车模式。而贸易低速增长,将延长前期贸易低迷期价值链的解构进程。同时,对于处于工业化变革不同阶段的各国经济,一方面将赢得更多的调整时间,另一方面,贸易、投资、金融相融合的标准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未来三年,这种技术、经济和贸易全球格局的同时调整,将加剧ICT技术的国际竞争,并形成新技术基础上全球新价值链优势的锁定效应。延长的&弯道&,对于全球经济、贸易格局转变中的各国经济而言,既是最大的机遇期,也是挑战最大的阶段。
第二,贸易低速增长的最大风险是非经济理性。
非理性的经济手段,如贸易保护和投资限制,地缘政治风险等非经济风险,以及如信用评级等基于不准确经济现实发布的第三方指引,是过去三年贸易低迷情况下非经济理性的三大主要表现。与之相关,汇率波动、债市风险和金融不稳定,成为上述三种非经济理性形成的三大主要风险,其交织作用将强化贸易低迷与经济增速不稳的相互作用。由于现有的全球经济格局尚未完全解构,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在这三种风险中,更有可能成为关注点甚至风险点。
第三,贸易低速增长延长&弯道超车&竞技时间,&标准竞争&或将加剧。
标准竞争是沟通产品和模式竞争的桥梁,其形成和设定,将有利于在上游模式竞争和下游产品竞争中锁定优势。从近年来主要贸易大国、经济大国贸易竞争的经验和发展来看,对于全球贸易而言,&标准竞争&主要是双边、多边贸易协定下确立的贸易标准,是区域或全球性的贸易结算标准,是贸易相关的金融标准。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逐步搭建起全方位标准体系,通过国际货币&&美元,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贸组织(WTO),以及碳交易和赤道原则等新型贸易与投资壁垒,在全球化格局转变中始终保持全球经济地位的相对稳定。从这些国际化手段能够国际通行的经验来看,需要国际化的创新手段、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机制的&团队化&运作与配合。
然而,近年来美国在自贸区谈判等方面,谈判策略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此外,欧盟受英国退欧影响,在区域和全球贸易中的格局、标准和利益都面临大的变革。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在ICT技术方面拥有的跨国企业各有优势和特长,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同时,全球储备货币因人民币的加入也在经历币种变化,全球区域型贸易组织正在各地以各种形式形成。
在未来的贸易低速增长期,能否把握宝贵的&弯道期&,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下列渠道促进贸易、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模式的转变,形成跨国企业、货币和金融三足鼎力的国际竞争优势:一是通过新标准的确立和竞争,对新形成的&三足鼎力&式国际竞争优势进行固化和强化,尽快形成贸易增长的新优势;二是在新的贸易、经济格局下,通过&标准竞争&,加速建立贸易、投资、金融在内部、区域和国际市场的整合能力,加速建立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推动力和竞争力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作者单位: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编辑:黄宾今日共16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1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日 星期二
国务院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重建原则: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以地质灾害防治为“生命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源 财富源
外贸低速增长,怎么看怎么办?
&&&& 06:29
  上半年我省外贸增速从去年超20%回落到6.5%
  上半年我省外贸增速明显回落,从去年超20%的增速回落到6.5%的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6月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24.9%,这是继今年5月后第二次出现负增长。怎样看待我省上半年外贸增速回落?又该怎么应对这种态势?
  □本报记者 李龙俊
  怎么看?
  增速回落背后有四大难点
  “去年同期的超高基数拉低今年的同比增速,是造成四川外贸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认为,去年5月四川进出口64.2亿美元,为单月历史最高水平,其后的6月是历史次高(57.6亿美元)。两个“至高点”都在去年上半年,所以虽然今年上半年外贸绝对值增加,但增速依然明显回落,五六月份呈现负增长。
  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于建玮认为,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疲弱也是我省外贸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我省重要的外贸伙伴,其需求下降不仅影响四川也影响全国外贸。”上半年,我省与美国、欧盟、日本贸易下降超10%,与韩国贸易下降9.8%,这4个国家和地区占我省外贸总额超4成,其速度下降明显影响我省外贸总额。目前东盟已成为四川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贸易总额占比不到两成,其增长未能全面覆盖欧美等市场的下滑。
  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也加大了企业的出口难度。四川省纺织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亮表示:“成本的上升进一步挤压本就微薄的利润。因为成本上升,不少订单出现外流,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低成本国家。”
  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对部分产业的外贸形成重大影响。今年一季度共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22起贸易救济调查,上半年四川对欧盟出口的电池数量锐减77.9%。同时,一些国家严控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对我省进一步扩大进口也造成影响。
  怎么办?
  多点突破应对外贸困局
  “下半年我省外贸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多点突破应对困局。其中,在招大引强、承接产业转移上继续下大工夫,为外贸增长提供动力,是一个必须坚持的策略。”于建玮认为,四川不少外贸龙头企业是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比如电子信息产业,这些产业在四川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不会轻易转移或者被其他同类产品替代,这些产业仍然会支撑我省外贸大局。在引入新企业的同时,争取让已有的企业将更多订单放在四川。
  “上半年整体外贸结构有所优化,有品牌、有技术含量的公司出口状况更好。企业要通过打造品牌和提升技术含量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形成新突破。”倪藻认为。
  四川凯力威科技主营商用汽车子午线轮胎生产,上半年出口达到1030万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800万美元的出口额。“与竞争对手不拼价格拼质量,我们的轮胎在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需求旺盛,正在开拓欧美市场。不利的外贸形势迫使我们不断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公司总经理谢刚表示。郭亮也表示,面对东南亚等地更低的生产成本,公司只有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应对新形势。
  不少市州外贸的快速崛起为我省外贸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增长点。上半年全省外贸以成德绵城市群为主,成都独占鳌头,德阳、绵阳、乐山、自贡、宜宾、广安、南充等7市外贸也超2亿美元。
  我省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对外贸的贡献日益增大,上半年在四川外贸占比达31.9%。“我们将持续加大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进一步培养外贸竞争新优势。”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乔方表示。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贸标书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