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清理吃空饷实施方案时,我被解聘是否有经济补偿

  娄人社发〔2015〕49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吃空饷”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纪委、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编办、财政局、审计局,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委、党群工作部、监察局、财政分局,万宝新区纪委、党群工作部,市直各单位:&
  &“吃空饷”严重违反国家工资福利政策、组织人事和财经纪律,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近年来,我市对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个别地方存在反弹,仍需要加大工作力度,需长期清理并形成长效机制。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65号)、《中共娄底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落实常态化督查分工协作方案〉的通知》(娄办〔2015〕19号)、《关于印发〈关于扎实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娄群办发〔2015〕2号)等文件精神及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吃空饷”工作,特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理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
  二、清理内容&
  (一)在编不在岗。如:在单位挂名(挂靠)不上班、停薪留职、提前离岗(提前退养、内退)、旷工、自动离职(自动离岗)、因公外出或请假期满逾期不归、躲债不上班、下落不明(失联、失踪)等。&
  (二)违规借调(借用、抽调)人员。&
  (三)违规兼职和领取兼职报酬。&
  (四)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处分处罚后未按规定对其工资待遇作出处理。&
  (五)调动(调任)后未及时办理出入编手续和不转工资关系。&
  (六)到龄不及时办理退休。&
  (七)自行建立岗位津贴项目或扩大岗位津贴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
  (八)其他。如:病假或脱产学习期间不按规定对其工资待遇作出处理、工资性质和单位性质不相符、涂改档案更改档案年龄和参加工作时间以及任职时间、死亡后继续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提供假火化证骗取丧葬费和抚恤金、提供虚假信息骗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消失后不及时取消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
  三、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纠(2015年9月15日至9月30日)&
  各单位要对照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自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按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监察局、财政局、编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吃空饷”问题的通知》(娄人社发〔2014〕82号)等文件规定,认真组织自纠。同时,各单位将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9月30日前报送市人社局(电话及传真:8216064)。&
  (二)专项检查(2015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
  由市人社局牵头,联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清理检查组,对各单位进行抽查。&
  (三)建章立制(2015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单位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清理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研究制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吃空饷”的长效机制,防止类似违规情况的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
  各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清理“吃空饷”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把清理“吃空饷”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各单位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
  (二)切实抓好整改&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边清理、边整改”的要求,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切不可瞒报、漏报、虚报或不报,切不可只报不改;对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咨询政策。对政策已作出明文规定但单位仍不及时整改的,将按照娄人社发〔2014〕82号等文件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切实严肃纪律&
  “吃空饷”严重违反国家工资福利政策,属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各单位对“吃空饷”要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追缴的要追缴,该处分的要处分,该清退的要清退,该终止人事关系的要终止人事关系,决不允许搞例外。对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不到位的单位,既要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又要追究纪检监察的监督责任。&
  (四)各县(市、区)的清理工作由县(市、区)负责,并于2015年12月底前将清理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市人社局,市里将适时进行抽查。&
  附件:&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市监察局&&&&&&&&&&市&编&办&&&&&&&&&&&&市财政局&&
  市审计局&&&&&&&&&&&&&&&&&&&&&&&&&&&&&&&&&&
  &&&&&&&&&&&&&&&&&&&&&&&&&&&&&&2015年9月10日&
  附件1:
  娄底市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盖章):&&& &&&&单位性质:机关□&&参公单位□&&事业(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填报日期:&&&年&&&月&&&日
吃空饷类别
自纠处理情况
退还或追缴
资金情况(元)
在编不在岗
违规借调(借用、抽调)人员
违规兼职和领取兼职报酬
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处分处罚后未按规定对其工资待遇作出处理
调动(调任)后未及时办理出入编手续和不转工资关系
到龄不及时办理退休
自行建立岗位津贴项目或扩大岗位津贴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
说明:有关表格可在www.网站下载。事业单位清理结果等待公布 重点清除吃空饷|事业单位|清理|吃空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事业单位清理结果等待公布 重点清除吃空饷
  本报记者 降蕴彰 北京报道
  去年8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编办”)对外宣布,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清理规范后的结果怎么样?时至今日,中编办还未对外公布。
  清理规范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提,在完成这一步后接下来才能对事业单位进行具体的分类。按照国务院的安排,到2015年,目前126万家,拥有在职人员3100多万人的事业单位将要全部完成分类,届时除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之外,其他事业单位将或转为企业或划归至政府机构。
  多位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最关键的并不是撤销、整合了多少事业单位,而是要看清查出多少混编混岗、“吃空饷”的人员;而对一些拥有行政级别的官员的“再分配”,则是清理规范事业单位中最难的问题。
  清理的难点
  国务院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在2011年3月,正式对外颁布该意见是在去年4月。从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各省份对事业单位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摸底。
  据了解,各省份对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都要走基本的程序,先是对现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经费来源等基础信息进行认真核实,摸清底数,之后明确哪些事业单位需要保留,哪些需要撤裁、合并,哪些是混编混岗、“吃空饷”的人员,再进一步由本省机构编制部门重新下文确定。在完成这一系列工作之后,各省份都要将清理规范的情况汇报至中编办。
  去年8月,中编办主任王东明公开表示,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已经基本结束,随后中编办另一位官员表示,“全国的事业单位一共减少多少,以及整体编制的数量我们都在统计过程中,具体数据年底会向社会发布。”但到目前为止,清理结果尚未对外公布。
  北京市是较早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地区,前期涉及清查、摸底的事业单位共有1万余家。在这些事业单位中,被撤销的主要是未按规定擅自设立的、承担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或旅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的、名存实亡或已批准转为企业或社团的事业机构;被整合的主要包括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职责相近、重复设置的,或者主管部门已经撤并的事业机构。
  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样,北京市编办去年8月之前已将具体情况以书面形式汇报至中编办。但北京市编办至今同样没有对外公布被撤销和整合的事业单位数量,以及被清除的混编混岗、“吃空饷”者人数。
  国家行政学院的多位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有的省市被撤销的大部分都是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表面上看,是大量缩减了事业单位数量,但实际上被撤销单位的编制人员却转移至差额拨款或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反而给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负担。
  在清理规范事业单位中最难的问题是对一些拥有行政级别的官员的“再分配”。据国家行政学院专家介绍,仅仅是北京全市事业单位的编制就有50万人,其中不乏局级、处级干部,上升至全国,拥有局级、处级、科级类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官员数目更为庞大,如何妥善安排这些被撤销、被整合的事业单位的官员,是事业单位改革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吃空饷”难破
  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花样繁多的“吃空饷”乱象,早在2005年,中编办就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行动,之后一些省份也先后清查出大量的“吃空饷”者。在中编办这轮督促严查风潮过后,地方政府做了进一步清查。据《检察日报》去年报道,从2005年开始,仅仅在四川、湖南、河南等7个省份,就清理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者7万多人,按照各省份的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核算,这7个省份每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在去年各省份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期间,山西、河北等地曝出多个被检举揭发的“吃空饷”事件。山西省静乐原县委书记杨存虎之女王烨,5年累计在该省疾控中心“吃空饷”10万元;山西文水县原副县长王辉自1992年下海经商,直至2007年,虽然期间并不在机关上班,但一直在文水县民政局享受正常工资待遇。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拥有如此庞大的“吃空饷”者,汪玉凯的分析是,由于经过多次行政体制改革,目前对于行政机构编制控制得非常严格,而相对来说对事业单位的编制要求并不严格,因此未来各省份应该重点清查事业单位的“吃空饷”现象。
  在本轮专门针对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结束后,经济观察报曾向山西、山东、河南的多个市、县了解清查“吃空饷”结果,除了河南省新乡市净减1516名事业编制之外,其他市、县的清查力度都很小,有的地方领导甚至认为,先是要确保事业单位人员不下岗、利益不受损,才能继而推进事业单位下一步的分类改革。
  人社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也表示,清理规范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提,如果这一步走不好,不能清除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的大量“吃空饷”人员,不仅使接下来的分类改革受影响,再往后,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和养老金待遇等方面的改革都很难有效推开。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吃空饷,提前离岗的怎么办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吃空饷,提前离岗的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信领导的智慧,他们肯定会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或者说法的。
2000元以上定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才叫严肃处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吃空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我所在的事业单位被撤销,我被解聘,我除了主张要求经济补偿金,还可以要赔偿金吗?
我所在的事业单位被撤销,我被解聘,劳动合同明年10月到期。我除了主张要求经济补偿金,还可以要赔偿金吗?
2条律师回答
不可以,只能主张经济补偿
找法网认证律师
这种情况很难主张赔偿金。
找法网认证律师
其他类似咨询
相关咨询标签:
精选问答推荐
免费在线咨询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劳动合同咨询律师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中山用户的咨询
来自海口用户的咨询
来自阿克苏用户的咨询
来自玉溪用户的咨询
来自海口用户的咨询
来自温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重庆重庆用户的咨询
来自昆明用户的咨询
来自邯郸用户的咨询
来自西安用户的咨询
来自临沂用户的咨询
来自广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滨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重庆重庆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承德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苏州用户的咨询编办全面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你怕吗?
编办全面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你怕吗?
广东中公事业单位
前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则消息,“15岁的小孩,初中还没毕业就已经有编制、拿工资,就因为他爸是所长。”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也变聪明,只要自己占了人事编制,可以不上班拿薪水,估计清朝时期八旗子弟也没有这么舒服,俗称“吃空饷”。对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地工作的劳动者来说还有公平可言?或许也是因为这件事吧,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编办全面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坚决清理掉占据编制吃空饷的。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去看看山东编办发布的一则消息:看完这一则消息之后,我就问一句,你们怕不怕?以后想要占着编制拿空饷,没门啦!相信山东试点之后,不久的将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清理工作,再想钻空子等于不可能啦。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事业单位需要招那么多的临时工,到底是在顶谁的岗?一边是吃财政饭编制的人满为患,一边是无人做事到处是“临时工”扛事?这是个奇怪的现象,也令公众看不懂:真和尚不撞钟,而撞钟不是真和尚。小编有话说:我想事业单位改革正是因为事业单位存在矛盾的激化,防止矛盾进一步发展吧!历朝历代改革创新都是因为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发展,不得不忍心切除啦,唯有断臂,才能保命吧!事业单位改革虽然各种声音都有,但是不管你反对还是支持,事情到这么一步,谁都阻碍不了啦,唯有接受吧!想着考事业编制,混日子的小伙伴也要注意啦,以后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想要自己在更方面都更上一层楼,唯有靠自己不懈努力啦,加油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广东中公事业单位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注于广东事业单位招聘以及备考指导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理吃空饷实施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