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福邦劳务有限公司是不是正规的正规出国劳务务公司?

长沙中扬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是不是正规的出国劳务公司?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长沙中扬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是不是正规的出国劳务公司?
我有更好的答案
湖南出国工作网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p&作为亚裔美国人,我完全同意,亚裔社会地位比黑人低很多。希望读完我的文章,大家有一些主意怎么改变现状,不犯我们上几代的错误。我在知乎的目的也就是希望我能总结以前亚裔美国人吃亏的教训,帮助下一代华裔或亚裔移民更好的赢美国这局权利的游戏。&/p&&p&&br&&/p&&p&很同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921602cfb6e599ef57e2e0& data-hash=&921602cfb6e599ef57e2e0& data-hovercard=&p$b$921602cfb6e599ef57e2e0&&@babyquant&/a& 说的 “&b&一个族裔在美国的地位,更多是这个族裔的精英决定的,不是这个族裔的整体平均收入决定的”。&/b&我可补充一句&/p&&p&&b&一个族裔在美国的地位,是由它的媒体控制权而决定的,而亚裔族裔在这方面最弱&/b&&/p&&p&&br&&/p&&p&在民主国家,每个人的权利并不是平等的。虽然纸上说是一人一票,但这是很naive的理解。每一人实际上有不同的重量的票或不同数量的票,抽象来说。&b&谁能控制媒体,谁便能利用媒体引导别人意见,谁便能利用别人的票来支持为自己有利的政策和候选人&/b&,所以能控制或引导媒体的群体远比对这事毫无影响力的群体,要更有权,更有地位。控制资金,控制媒体,能带领、引导、控制社会舆论,才是真正在美国有地位,而不是平均收入高于其他群体。控制媒体就是控制政治权,就是控制话语权。&/p&&p&&br&&/p&&p&&b&在美国争权就是争媒体,谁能让更多人阅读自己的媒体,吸取自己的意见和自己的价值观,仇恨反对自己价值观的人和群体,利用社会动力和愤怒,谁就能赢得权力&/b&。George Soros, Michael Bloomberg, Oprah Winfrey, Rupert Murdoch, Koch Brothers, 或者更会隐藏自己的媒体大亨、媒体明星、媒体家族、媒体精英、宗教领导,它们的票或意见,顶几百万个人的票或意见(&a href=&///?target=http%3A////so-much-for-one-person-one-v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研究证明Oprah赞同Obama的票带来了一百万票&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才是控制美国政治的真正权力家,并不是奥巴马或川普或克林屯或,他们只是为背后支持自己的势力而执行任务。&/p&&p&&br&&/p&&p&懂得这一点,便能理解为什么亚裔人在美国好欺负,地位低,实际政权低,左派和右派都不为我们做事,不注重我们的投票,没人害怕在媒体里开我们的笑话,嘲笑我们。对亚裔的racism,没视为racism。在法律里没有媒体舆论后果,当然就好欺负,就没地位。你认为平均收入高一点,科学家多一点,平均学历高一点,就等于地位和权力,那就是大错特错了。&/p&&p&&br&&/p&&p&黑人之所以比我们更有地位,是因为在媒体和话语权这方面,他们比我们强很多。虽然平均收入低,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媒体体系。自己的频道 :BET (Black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等等。自己的音乐公司、音乐媒体体系:hiphop工业(开创了无数的黑人媒体精英、明星、公司,几千个名字都列不完)。自己的导演,制片人,媒体高管,媒体大亨:Will Smith, Tyler Perry, Spike Lee, Oprah Winfrey,Beyonce,Jay Z,Denzel Washington,等等。自己的新闻、政治媒体的声音:Trevor Noah,&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Association_of_Black_Journalis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黑人记者、新闻主播&i class=&icon-external&&&/i&&/a&(名字很多,不列了),黑命贵领导,等等。&/p&&p&跟黑人比,我们媒体什么都没有,落后了很一大截,上几代亚裔美国人,要不没机会,要不没重视,以为我们可以跪在白左或白右脚下来获得保护,融入白人社会、为白人体系贡献就行了。但结果很明确,我们跟本没社会地位,白人黑人都欺负(&a href=&///?target=https%3A////asian-american-students-experience-the-highest-percentage-of-racial-harass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亚裔学生因为种族被欺负最高&i class=&icon-external&&&/i&&/a&),白人最终也看不起我们。&/p&&h2&&b&白人对我们的偏见多于白人对黑人的偏见!&/b&&/h2&&p&惊讶?那看数据吧。Pew Research Center(皮尤)的调查&/p&&p&&a href=&///?target=http%3A//www.pewsocialtrends.org//exploring-racial-bias-among-biracial-and-single-race-adults-the-ia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xploring Racial Bias Among Biracial and Single-Race Adults: The IAT&i class=&icon-external&&&/i&&/a&&/p&&figure&&img src=&/v2-1cf2cdaeb20_b.png&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6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figure&&p&&b&你以为白人对黑人有偏见?其实对亚裔偏见更多!更打脸的是,亚裔对白人没有偏见,当自己人看(偏向白人的亚裔38%约等于偏向亚裔的亚裔42%), 但是白人偏向白人多于亚裔50%远多于白人偏向亚裔多于白人19%,这差别还大于白人于黑人的偏向48%vs25%&/b&。打脸吧?热脸亲冷屁股。&/p&&p&看到这数据,请不要说什么,“黑人犯那么多罪,怎么把别人洗脑,胡闹,不公平”。你觉得黑人赢你不公平,怎么不看更大的赢家,白人或犹太人呢?这是美国游戏规则,控制媒体就是控制权力。我们就该全心全意的考虑如何赢这场媒体战争。&/p&&p&&br&&/p&&p&以下更多数据解释为什么亚裔人地位低:&/p&&p&&a href=&///?target=http%3A///2014/06/workplace-discrimination-based-on-nam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kplace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Names&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school-bullying-overall-v_n_107698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ian-American Students Bullied More Than Those In Any Other Ethnic Group&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www.epi.org/blog/asian-american-inco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ss Pay than our White Equivalents&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p&&p&问题说了,但是如何解决?其他答案说了很多,很多我很赞成的,我看下一代移民很有希望改善亚裔在美国的地位。我就说没提到的吧&/p&&p&&br&&/p&&h2&&b&1)开发投资华人或亚裔自己的媒体组织,或者,进入媒体行业(新闻或娱乐),学习工业技巧,利用群体互相维护互相提拔,爬台阶,站在有权力的位置。用媒体来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推舆论引导观点达到自己的目标,出了事可以媒体还击&/b&&/h2&&p&我们没有控制到任何主流媒体组织。新闻媒体组织,或娱乐媒体集团里,没有任何是华人或亚裔资金控制的。&/p&&p&我们现在完全在盼望别人有限的同情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出了事,我们没有途径投诉,没有途径放大事件,没有途径引导愤怒。几个微信组算什么?几个微信公众号算什么?&/p&&p&我们不能盼望别人总帮我们说话。如果盼望白人主流媒体当我们的声音,不管白左还是白右,只有可能被他们利用,因为它们只会在利益相同的情况下发话。大部分时间,别人为我们的利益发话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运用我们的愤怒,利用我们的资源来支持为自己有利的政策和候选人。&/p&&p&我们有一些媒体渠道,但是都很小,都在网上,收入很少,没有主流观众阅读量,&/p&&p&&br&&/p&&h2&&b&2)推广我们自己的独立的opinion leaders意见领袖,像亚裔明星,精英,运动员,新闻主持,作者,记者,(任何可以引导自己的粉丝来同意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人)。&/b&&/h2&&p&我们完全没有独立意见领袖,任何亚裔出了点名的人,都必须在白人或黑人的媒体体系里面出声,发表文章。说了一句白右或白左或黑人或犹太人不喜欢的话,就可以被开除。在这种权力压力下,根本没有言论自由。&/p&&p&出了什么事,没有意见领袖带领大体,凝聚力量,宣传我们的论点。我们现在完全没有本领闹一个亚裔版的黑命贵。比如说,上次United Airline打华裔医生,或者&a href=&///?target=https%3A///news/asian-america/60-year-old-grandfather-killed-security-guard-while-playing-pokemon-n7153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60岁华人老头玩pokemon go被“保安”枪毙&i class=&icon-external&&&/i&&/a&,没人闹街,基本平静下去了,没人组织抗议。上次Peter Liang的抗议完全是因为NewYork Times的白左报了,引起华人的最大一次抗议,而那些白左报这的原因是左派亚裔和黑人当时好像要合作起来了,白左感到地位有点威胁,挑拨离间一下,为intersectionality泼点冷水。60岁华人老头被枪毙,或者比Peter Liang事件更严重的几次,NYT完全没报。&/p&&p&&br&&/p&&p&&br&&/p&&p&----------------------------------&/p&&blockquote&而且美帝人,无论白人黑人,很喜欢把自己当做victim看,各种屁大点事拎出来说N遍&/blockquote&&p&人家victimize自己的目的是为了:&/p&&p&1)引起群体运动的火花,造成群体动力,能够造势。&/p&&p&2)你不知道在美国,谁被感觉被欺负越狠,谁就有更多普世社会同情,更多话语权吗?谁的privilege越多,谁就该站在一边,就该让着少privilege的人。这是社会规则,你们觉得这现实很笨,也得这样玩。这是为什么有些亚裔这么欢迎“model minority”,炫耀自己平均收入高,“我们活得都很好”,是很愚蠢的一件事。因为以后发生什么反华或反亚裔事件,没那么多人care,没人同情,“你们活得已经这么好了,发这点小事”。这是为什么affirmative action那么欺负亚裔人,我们的分数要比白人还高才行,没人care,事情继续发生。&/p&&p&真正聪明的群体就会把自己说成可怜被欺负的穷B,不管真正生活好不好。然后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会被看为逆向社会的压迫力,反倒成功的杰出人才,很稀少,需要好好照顾,大家让路。然后任何歧视事件,会被看成是punching down,所以更多重视。&/p&&p&聪明人不会说他的privilege很多,活得比其他群体好。这是为什么你说犹太人有钱,都是媒体大亨,都是金融高管,他们会强烈反对,说这是anti-semitism,他们很不希望舆论指点出来。反倒看我们还觉得被说privilege多,被说我们是model minority,是一种夸奖。这很幼稚。我们被忽悠了&/p&&p&3)创造更多同组人感觉到“我们必须要团结,在普通生活里互相照顾”。一个群体越感觉到被外界欺负,越团结,越多合作,群体力量越强。&/p&&p&4)创造新闻,引起舆论,才能传播这些形象,至少让自己的群体都懂得问题的存在。&br&&br&亚裔移民文化里长大的人只是看不懂“把自己说成受害者” 内在原因而已。要懂了,我们也会做。&/p&&p&----------------------------------&/p&&p&&br&&/p&&p&希望亚裔在这一代可以扒上去。就算不移民的,亚裔或者华人在美国能控制一定的媒体,也有很大帮助。美国媒体现在是影响世界最多的一方,美国黑人为非洲黑人刻板印象和心理健康做了很大帮助。黑人体育好,屌大,个子高,不都是美国黑人媒体人工创造的刻板印象,虽然数据上非洲黑人完全不是如此。在有生之年,我希望中国媒体可以赢,希望世界观点、视角不是白人霸占的,但是还会很长时间,所以美国里面的媒体也要斗争。&/p&&p&----------------------------------&br&&br&回评论补充:&/p&&blockquote&受害者化对争取实际利益有用,但是对于种族形象是负面的。&/blockquote&&p&要做到,被看为真正实力很强,但是被欺负被压迫,不能发挥。相似在共产主义理论里,为工人阶级的所创造的角色、刻板印象。&/p&&blockquote&说出了事实,但解决是不可能的。&/blockquote&&p&太defeatist(失败主义?)了。黑人那么严重的困境,解放后识字率为0%,还不允许上学,都走出来了。犹太人经过大屠杀,还没有大本营,还不是最终控制了美国媒体。&/p&&blockquote&你说的这个是现状,但目前完全看不到改善的可能性。&/blockquote&&p&这几年这些亚裔媒体运动闹得很凶。改善很多。可能三年前,洗白一个影视角色(原材料是亚裔角色,影视剧本改为被白人演)没人会闹。最近,拍Hellboy的公司把一个亚裔角色该为一个白人演,闹翻天,闹到演员辞职。其实改的很快,如果有一代亚裔移民和亚洲市场的意识,问题很快就解决了。&/p&&blockquote&美国的华人媒体都是天天喊什么天灭XXX…华人媒体在反自己的大本营....&/blockquote&&p&大纪元、新唐人不代表华人。轮子华人可能连1%都不到,但是大纪元的确为很多华人创造“华人恨母国”的负面刻板印象。&/p&&p&大纪元、新唐人唯一原因能做的大,是因为被美国政府支持,NED每年拨款几百万,又不用担心盈利,私人企业怎么可能对抗?&/p&&p&华裔亚裔媒体很难做大,因为市场很小。新闻媒体也是不怎么容易赚钱的行业,几个大的把绝大部分行业盈利收了。小的大部分亏本。正面华裔亚裔媒体远比轮子媒体多,但都不大,&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xtshark&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ldsea&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pedasia&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amnews&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kulturemedia.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ulturem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ian against brainwashing news&i class=&icon-external&&&/i&&/a&,等等。进去读,你告诉我哪一个反华反中国?&/p&&p&&b&你猜猜为什么拥护母国的华裔或亚裔媒体在美国白人媒体霸权的环境下,做不起来?&/b&&/p&&p&美国白人拨款反中国媒体很聪明的一点是,调拨离间美籍华人和中国人的合作可能。互相恨,就不可能联合起来拆穿白人霸权的现实。看很多对我们有强烈敌对意识的回复,这调拨离间工程成功了。&br&&/p&&blockquote&这些所谓精英推举上去以后也就只会搞个亚裔细分法案来舔白皮脚&/blockquote&&p&主要是媒体后台不强,只能帮其他族裔办事,要不一被敌方媒体盯上就垮了,就得下台。所以媒体后台不强,选上去也是白选。&/p&
作为亚裔美国人,我完全同意,亚裔社会地位比黑人低很多。希望读完我的文章,大家有一些主意怎么改变现状,不犯我们上几代的错误。我在知乎的目的也就是希望我能总结以前亚裔美国人吃亏的教训,帮助下一代华裔或亚裔移民更好的赢美国这局权利的游戏。 很同意
刚从新加坡回来不久!这个问题我来答!谁都不要跟我抢!&br&&br&由于我们公司今年8月要进入新加坡市场了,前阵子派我过去待了一周,走访了一些本地的互联网公司,和他们的技术负责人、HR、程序员们聊了聊。&br&&br&去新加坡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互联网行业一无所知,只是经常听我司boss@贾智凡 念叨:新加坡互联网发展潜力大啊,是好几年前的中国啊,程序员在那边要多抢手有多抢手啊balabala之类的。&br&&br&于是我两手空空地去了,干货满满地回了。采访资料太多,能整理多少是多少吧,先简单介绍下新加坡,做个背景科普。&br&&br&(不好意思这里插一句:最近太多人私信问我怎么去新加坡,让我给意见或帮他们推荐职位了。这里统一回复一下:我的职业不是猎头,我们公司也不是猎头公司,而是一个用新颖模式帮助2年以上资深互联网人找到更好机会的平台。如果你确定想去新加坡工作,而不是随口问问,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公司的新加坡网站申请那边的机会:&a href=&///?target=https%3A//.s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iscover your best future&i class=&icon-external&&&/i&&/a& ,审核通过了自然有职业顾问解决你想咨询的一切问题。如果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去新加坡,只是感兴趣阶段,请继续看下去...)&br&&br&新加坡是东南亚上的一个岛国,与印度尼西亚相望,与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为邻。713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553万居民,虽然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不能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同日而语,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智能手机普及率却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NO.1。&br&&br&&figure&&img src=&/0bb2ddadd19f2_b.png&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0bb2ddadd19f2_r.png&&&/figure&&br&&br&&b&东南亚市场&/b&&br&&br&&p&虽然新加坡国土面积仅是北京的1/23,人口是北京的1/4,但作为连接全球一半人口的十字路口,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使许多国际巨头视其为撬动东南亚市场的入口。&br&&/p&&br&&p&谷歌在新加坡组建工程中心时就曾说过:&strong&新加坡是最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十亿用户」的国家。&/strong&&/p&&br&&p&东南亚人口众多,单单印度尼西亚就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和第十六大经济体,但由于其经济水平和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率却普遍较低,作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互联网普及率全球第一的新加坡,自然就成了国际巨头们开发东南亚市场的跳板。它们把亚洲总部设立在新加坡,力求在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东南亚市场分一杯羹。&/p&&br&&p&「近几年,很多类似Google、Facebook的国外互联网巨头,开始纷纷在新加坡收购本地公司、建立技术中心,虽然不是核心技术团队,但是他们都在新加坡积极地投资。」新加坡忍者物流公司Ninja Van 的 CTO Shaun 告诉我。&/p&&br&&p&正是因为新加坡市场体量太小,又背负了发展东南亚市场的使命,大部分想要发展壮大的本地互联网企业,只能寻求向外发展。&/p&&br&&p&「在新加坡创业不难,只要有好的idea政府就会支持,但是想活下去却极其困难。因为新加坡市场太小,养不活一家企业,公司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去其他国家发展业务。但不同国家文化、宗教、语言的不同,又会让业务发展遇到重重阻碍。」这是Garena实验室的副总裁叶群峰说的。&/p&&br&&p&2012以前的东南亚,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率太低,一直没能得到海外重视。&/p&&br&&br&&p&这几年得益于廉价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对比2015年中国和东南亚的互联网普及率会发现,2015年,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甚至超过了中国。&/p&&figure&&img src=&/2e125abcf939aa4b4b73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e125abcf939aa4b4b73_r.png&&&/figure&&figure&&img src=&/e2897d82cce39b2bcddf7ad_b.pn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2897d82cce39b2bcddf7ad_r.png&&&/figure&&br&&p&虽然印度尼西亚只有20%的人口拥有银行账户,但是许多印度尼西亚人拥有不止一部手机,手机普及率达到130%。&/p&&br&&figure&&img src=&/0a6e8dcde4f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a6e8dcde4f_r.png&&&/figure&&br&&br&&p&「东南亚这几年的智能手机普及速度很快,但仍和国内有5-8年差距。现在东南亚手机市场平均每年约70-80%的增长量,前几年甚至达到200%、300%的增长。」Garena的叶群峰告诉我。&/p&&br&&p&2015年,东南亚地区的app安装率为47%,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主要安装地区,在这些国家,愿意并渴望使用app应用的人在逐渐增多。&/p&&br&&p&和已经成熟的国内互联网市场相比,现在的东南亚显然存在更多等待挖掘的机会。&/p&&br&&p&&b&投资环境&/b&&/p&&br&&p&下面是我在国外网站CrunchBase统计出的「新加坡创业公司增长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新加坡的创业公司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最多时可达134家。虽然这个数量和全民创业的中国无法相提并论,但对人口数量仅是北京市1/4的新加坡来说,已是不小的数字。&br&&/p&&br&&figure&&img src=&/7b78f05eee85e2bfda0550_b.pn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7b78f05eee85e2bfda0550_r.png&&&/figure&&br&&p&新加坡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它的市场体量。因此前几年投资市场并不繁荣,起初大部分创业项目都靠政府投资。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起来走向东南亚市场,越来越多本地和海外投资机构看到新的商机,纷纷来到新加坡,对当地企业进行投资。&br&&/p&&br&&p&比如,硅谷创投巨擘红杉资本从去年起开始从新加坡直接对东南亚进行投资,这家公司投资了移动交易平台Carousell和房地产搜索网站&a href=&///?target=http%3A//99.c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99.c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等几家当地公司;日本电商巨头乐天和中国的阿里巴巴等亚洲企业也纷纷进入新加坡市场。&/p&&p&据科技媒体e27上的作者Zach Tan 统计,2014年,新加坡有62家移动、网络、软件领域的创业公司获得了来自73家投资机构共6034万美金的投资。&/p&&br&&figure&&img src=&/1a0e645c591fe2c1fee3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1a0e645c591fe2c1fee3_r.jpg&&&/figure&&br&&p&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014年拿到融资的这62家公司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融资金额小于100万美金的公司占据大多数,而融资金额在千万美金以上的公司只有五家:Grabtaxi、iCarsClub、Redmart、Myrepublic、Adnear,它们一共融资4958万美金,占据所有公司融资总额的82%。&/p&&p&据统计,在2014年参与投资的73家投资机构中,85%的投资机构投资了种子到B轮的公司。&/p&&br&&p&当然,这是2014年的情况,从去年开始,新加坡就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获得千万美金甚至亿万美金的融资,比如我此次走访的公司 Ninja van 和 Garena 就都于今年4月分别获得了3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和1.7亿美金的D轮融资。&/p&&br&&p&一方面,越多越多海外资金涌入新加坡市场,另一方面,各领域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的新加坡很容易在发展初期培养出一批东南亚巨头企业来,这些公司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使新加坡的可持续投资成为可能。比如,2014年,全球科技企业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在新加坡扶持的两家大型电子商务初创公司Lazada和Zalora,营收都超过1亿美元。&/p&&br&&p&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投资市场,和创业项目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的中国相比,属于新加坡的创业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p&&br&&b&政府扶持&/b&&br&&br&&p&我深深地觉得,新加坡这几年互联网环境越来越好,一半功劳要归功于新加坡政府!因为政府几乎把创业公司初期会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p&&br&&p&下面看看别人家的政府是怎么做的!&br&&/p&&br&&p&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后,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仅仅引进大型跨国外资企业发展经济远远不够,于是从教育机构开始,到处开设各种「创业中心」,对创业项目给予补贴和税收减免。比如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政府项目中孵化出来的视觉搜索公司ViSenze,创业初期就得到了50万新元的政府支持。&/p&&br&&p&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对中小企业设有3年免税政策,并报销40%公司用于提高生产力的资产投入,比如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的费用。这一系列举措都为新加坡的创业公司及中小企业免去了创业初期的资金烦恼,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发展。&/p&&br&&p&而这仅仅是政府支持创业公司最直接明显的方式,除此之外,政府还建立了一个被称作“新加坡硅谷”的创新工厂,以廉价的租金为初创公司提供办公场所。&/p&&br&&figure&&img src=&/beedf77d41baffb22d09d3c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beedf77d41baffb22d09d3c_r.jpg&&&/figure&&br&&p&这次我走访的其中一家公司ViSenze就在这个名为Blk71的创新工厂里办公。在一群五颜六色的厂房式建筑里,入驻了250家公司和30个孵化器和投资者。&br&&/p&&br&&p&&b&人才供不应求&/b&&/p&&br&&br&2000年,世界上最好的offer来自微软,在中国互联网兴起之际,本就稀少的技术人才都纷纷流向了微软、IBM等知名外企,刚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甚至连本科生都招不到。&br&&br&新加坡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根据Compass2015年发布的全球20大创业圣地的各项指标来看,排名第十的新加坡在创业氛围、资本基础、市场范围等方面都能够进入前十阵营,唯独在人才基础上排在了末位。&br&&figure&&img src=&/fddd865ab3e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ddd865ab3eb_r.png&&&/figure&&p&Garena是新加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是从创立之初直到现在都面临招不到人的问题。&/p&&br&&p&「我2010年加入Garena,那时公司刚成立一年,一共就二三十人,和国内的许多小型创业公司一样,面临着招不到优秀人才的难题。那时候,新加坡的一流人才去美国,二流人才去银行或投行,剩下的一些人满足不了我们的招聘要求。所以创业初期,我们的大部分员工都是从国内招来的Garena在新加坡本地招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最好的大学)过来的。早期招不到人时,CEO甚至会去大学一间间教室敲门,请教授给Garena推荐优秀的学生。」&/p&&p&这是Garena副总裁叶群峰的原话。&/p&&br&&p&&figure&&img src=&/528e346cadb51aaffa9b930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528e346cadb51aaffa9b93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e65654afaee827995bee95b3bcc79047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e65654afaee827995bee95b3bcc7904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d0e6773fab73ec952df6bb0f4c90d88e_b.jpg&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51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56& data-original=&/d0e6773fab73ec952df6bb0f4c90d88e_r.jpg&&&/figure&?我拍的Garena办公室&/p&&br&&p&现在,Garena虽然已成为一家员工数达到5000+人、业务范围覆盖7个国家、估值达37.5亿美金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却依然面临着招不到人的难题。&/p&&br&&p&一方面,新加坡没有培养互联网人才的环境,再加上这几年Google、Facebook等国际巨头纷纷在新加坡建立技术中心,在本就人才稀缺的本地市场和Garena展开了人才争夺战。&/p&&br&&p&另一方面,Garena对人才的要求极高,无论人才多么难招,也从未放低过招聘标准。在Garena,新加坡本地大学的毕业生CAP一般都在4.5分以上,而国内BAT过去的程序员一般都是腾讯3.2-3.3,百度T6-T8左右级别。因此,Garena不得不大量引入海外人才,来支撑公司高速发展中的用人需求。&/p&&br&&p&据Garena的HR透露,Garena的目标是打造一个300人左右的全亚洲最棒的研发团队,目前研发团队已有160人左右,今年在国内的招聘计划无上限。&/p&&br&&p&所以,新加坡真的特别特别特别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从国内BAT过去的一般待遇都不差,但问题就是很多人嫌新加坡太远了不愿意去,还有很多自己想去家里人不让去的。&/p&&br&&p&听 Garena
的叶群峰说,他们以前给国内的几个程序员offer都谈好了,结果一个是被爸爸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阻止了,一个家里老妈以断绝母女关系要挟着死活不同意...&/p&&br&&p&so...&/p&&br&&p&暂时先写到这里吧,还有好多资料没整理,后面慢慢补充。&/p&&br&&p&总之,我个人感受是:新加坡是个好地方,互联网竞争没国内那么激烈,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经验的程序员在那里找工作比国内容易,因为新加坡实在是太缺人了。&/p&&br&&p&最后放一张我拍的新加坡夜景:&/p&&br&&figure&&img src=&/62a11bf1d05b50c031d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2a11bf1d05b50c031d8_r.jpg&&&/figure&&br&&p&===========8.18更新===========&/p&&br&&p&谢谢大家的热情点赞~&/p&&br&&p&拖了好久终于抽空来更新新加坡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环境和薪酬/社会福利。&/p&&br&&p&关于新加坡公司的工作环境,可以去我的另一篇回答里看:&a href=&/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新加坡有什么靠谱的互联网公司? - 林安的回答&/a&&/p&&br&&p&这里主要说下工作方式、薪酬/社会福利和中国程序员在那边的生活问题。&/p&&br&&ul&&li&&b&工作方式&/b&&br&&/li&&/ul&&br&&p&和国内许多动不动996的互联网公司相比,新加坡的程序员们相对压力小一些。大部分新加坡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时间是9:30-18:30,程序员们一般19:00-20:00之间下班,工作以结果为导向,不倡导加班文化,也不设死板的考勤制度和KPI,做不完的工作可以带回家做。&/p&&br&&p&同时在管理制度上,比较开放扁平,即使是Garena这种5000+人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内部也没有BAT那种严格的等级划分,如果很在意等级的人会不适应这种扁平式的管理方式。&/p&&br&&p&而在新加坡本地的一家互联网物流公司Ninja Van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许多年轻员工在领导着比他们工作经验更丰富的人。关于这点,CTO Shaun 的说法是:「我们是一个按能力来决定职位的公司,只要你能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我们就会用你。」&/p&&br&&p&Shaun非常愿意给工程师们自由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对于那些真正想要学习新东西的工程师非常有益。 &/p&&br&&p&「我们还在一个可以有很多试验空间的阶段,如果你问我大部分工程师喜欢做什么,我会说是探索新技术。Ninja Van跟很多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会给你探索新事物的空间。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CTO Shaun告诉我的。&/p&&br&&br&&ul&&li&薪酬福利&/li&&/ul&&p&新加坡的薪资构成基本采取12薪制,部分公司年底有1-2个月的花红,一些初创企业还会提供期权,比如前面提到的Ninja Van。&/p&&br&&p&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给本地应届生开出的工资在4000+新币左右(约20000RMB),给国内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开出的薪资在4000新币到10000新币之间(约20000RMB-50000RMB),具体金额视个人情况而定。&/p&&br&&p&但是在新加坡工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极低,一般在0%-20%之间,大部分情况下税收是低于10%的(对比国内3%-45%),所以相同数目的工资,新加坡拿到手的金额会多一些。&/p&&br&&p&在保险和公积金方面,大部分企业都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如住院险、门诊费等),公积金目前只为新加坡永久居民(PR)和新加坡公民提供。&/p&&br&&p&年假方面,大部分企业的带薪年假都是14天,此外还有11天的法定节假日,而国内BAT如百度等公司的带薪年假最长也只有15天,还只对工龄满20年的员工适用。&/p&&p&&figure&&img src=&/ebd36d3ca88c851d4af3acebfaec4107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bd36d3ca88c851d4af3acebfaec4107_r.png&&&/figure&这是新加坡今年的法定节假日,大家可以自己看看。&/p&&br&&p&签证方面,一般新加坡公司会帮忙办好,并帮助有家属的员工申请家属准证。像Garena不仅积极帮助员工申请移民机会,还报销第一次去新加坡的机票费用,并帮助员工在本地找好住宿,免去了刚去新加坡时找房子的烦恼(但房租还是要自己交的)。&/p&&br&&p&此外,几乎每家公司都提供无限量零食,并有不定期团建活动,比如Garena免费提供工作日的晚餐和新加坡各大旅游景点的折扣门票,Visenze会包游艇带员工出去玩,Ninja Van也会经常组织BBQ等等。&br&&/p&&br&&br&&ul&&li&&b&社会福利/程序员生活状态&/b&&br&&/li&&/ul&社会福利和生活状态这块,由于我为我们公司的公众号写的文章里描述得很详细,就直接当搬运工了。如有信息错误处,欢迎指出!&br&&br&&br&&p&首先,我们先科普一下新加坡&strong&工作签证&/strong&的申请条件:&/p&&br&&p&新加坡的工作签证主要有三种:EP、SP、WP。国内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互联网人大部分申请EP签证的比较多。&/p&&br&&p&EP(高级准证)签证适用于每月基本工资高于3300新币,并且持有认可的学位、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的外国人。(但事实上,3300新币更多针对毕业于新加坡的外国学生,从国外直接过去的外国人基本工资至少要4500新币才可以)该签证可以直接申请绿卡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PR),也可以带家属一起申请。其中,5000新币薪水以上才能申请家属准证(DP);10000新币薪水以上才可申请父母长期探访准证(LTVP)。&/p&&br&&p&一般情况下拿到EP,月薪5000新币以上,在新加坡工作三到五年申请PR成功率比较高。这次采访的几名中国程序员大部分都拿的EP,少数人已经成为了新加坡永久居民(PR)。&br&&/p&&br&&p&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享受的社会福利优势基本按照公民>永久居民>EP/SP的顺序排列,下面我就从医疗、教育、住宿、旅游等多方面逐一分析新加坡的生活环境。&/p&&br&&strong&医疗:&/strong&&br&&br&&br&&p&新加坡是一个人均寿命比较高的国家,政府在医疗上采取「花小钱办大事」的政策,在健康医疗方面花的钱非常少(占GDP的4%),却能覆盖绝大多数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p&&p&新加坡的医疗保障有三块,可以分为个人、公司和国家,「个人」指自己花钱买医疗保险,「公司」指作为公司福利提供给员工,「国家」指公积金里的健康户头:&/p&&ul&&li&&p&国家: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加入健保双全计划。保费从每个人公积金的医疗账户里扣,是比较基础的住院保险,可以报销部分住院账单。&/p&&br&&/li&&li&&p&公司:公司给员工购买集体保险,可以保员工住院手术部分费用,感冒发烧看门诊都可以报销。&/p&&br&&/li&&li&&p&个人:自己找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中的住院保险,可以提供私人医院单人间住院账单100%报销的保障,一年理赔上限60万新币,终身没有上限;如果住政府医院还有150新币或250新币/天的住院津贴。&/p&&/li&&/ul&&p&此外,新加坡医院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效率比国内大多数医院高。在彭博社2014年做的世界各国医疗效率排名表中,新加坡位列第一。&/p&&br&&p&ViSenze的徐帆已经在新加坡工作了四年,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在上海出生,一个在新加坡出生。&/p&&br&&p&「老大在上海出生时,在选择医院上会受户口区域的限制。而新加坡医院虽然收费上贵很多,但是几乎没有什么选择上的限制,服务也比国内医院好很多。」徐帆说。&/p&&br&&strong&教育:&/strong&&br&&br&&br&&p&对于打算在新加坡定居的人来说,新加坡在教育方面有两大优势:一是双语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外语水平。Garena的叶群峰说他女儿今年四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英文,每次回国邻里之间都会询问孩子英语在哪里学的。&/p&&br&&p&二是留学优势,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沿袭英式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转移到其他国家深造。并且,新加坡素以「黄金跳板」著称,30%的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完成一至两年学业后,会选择转入欧美等国的大学继续学习。再者,在新加坡申请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成功的机会也比国内大得多。&/p&&br&&br&&p&目前新加坡的政策是,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是新加坡公民且孩子在新加坡出生,就可自动归入公民,否则孩子需要申请才能成为公民;如果父母是PR,小孩也需要申请才能成为PR。&/p&&br&&p&如果小孩没有申请到公民/PR也没关系,可以申请LTVP(长期探访准证),直接在新加坡上学。持有EP/SP的中国员工如果想让孩子在新加坡上学,可以为他们申请家属准证(DP)。&/p&&br&&p&但总体来说,新加坡政府学校在安排学位时,会按照公民-PR-EP/SP的顺序来安排,没排上号就只能去读私立学校和国际学院,费用上会贵很多。&/p&&figure&&img src=&/0ee8e623eac_b.pn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0ee8e623eac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c96b1706716_b.pn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1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bc96b1706716_r.png&&&/figure&&br&&p&上图是新加坡教育局今年1月公布的一组表格,从中可了解新加坡公民和非公民就读政府学校各自的费用。可以看出,近几年在新加坡政府学校读书的PR费用呈增长趋势。&/p&&br&&strong&旅游:&/strong&&br&&br&&br&&p&新加坡护照不仅免签170个国家,位居世界免签护照排行榜的第五名,还在大部分国家可以停留1-3个月,这是新加坡公民才能享受的福利。对于拿有新加坡长期签证的中国人,在申请世界各国的签证时,办证效率和通过率还是比国内高很多。&/p&&br&&p&所以,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程序员们出国旅游的选择更多。比如Garena的安卓团队负责人赵聪喜欢在节假日去马来西亚爬火山、去印尼潜水或去日本跑马拉松。工作日的周末他会去新加坡动物园当讲解员,志愿者一做就是三年。&/p&&br&&p&但不得不提的是,新加坡国土面积小,旅游景点有限,演唱会、展览等文娱活动相对国内少很多,所以有时待久了也会感到无趣。&/p&&br&&strong&交通:&/strong&&br&&br&&br&&p&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地铁公交四通八达,很少遇到拥堵状况。&/p&&br&&p&在新加坡出行一般以地铁、公交和出租车为主,虽然人均收入高但买私家车的人却很少。为了发展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政府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且不说高昂的进口税,新车的拥车证费用就高得离谱。比如类似于奇瑞这种中小型轿车的拥车证最新价格是5万8千新币(约29万人民币),这使得大多数人对买车望而却步。&/p&&br&&p&另一方面,新加坡城市规划合理,学校、医院、商场都和住宅区形成统一整体,市民不必长途跋涉就可以满足各种需求,这也降低了对汽车的需求。&/p&&br&&p&新加坡地铁的拥挤度没国内一线城市这么高,从最西边的南洋理工大学坐地铁到最东边的樟宜机场大概也就1小时车程,4新币左右。大部分地方乘出租车30分钟以内都能到达。&/p&&br&&p&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程序员们住得离公司最近的步行10分钟左右可到,住得比较偏的地铁40分钟以内也能到达,每日单程通勤时间平均在30分钟左右。&br&&/p&&br&&br&&strong&住宿:&/strong&&br&&br&&br&&p&在新加坡住宿分租房和买房两种,此次采访的几名中国程序员多以租房为主。&/p&&br&&p&在新加坡租房,租金比国内一线城市贵很多,按当地本科毕业生正常工资水平新币来算,一间十几平的单间租金一般在600-1000新币(RMB)之间,如果想几个人合租一套房的话一般要2600+新币(13000RMB)左右。&/p&&br&&p&买房方面的政策相对复杂一些。新加坡的房屋主要分政府提供的组屋和公寓两种,组屋只有已婚公民和PR才可以买,200万-300万人民币大概能买一套普通地段的三居室组屋(距离市中心30分钟车程,靠近地铁),还可以享受政府15万RMB左右的补贴。&/p&&br&&p&一对普通的新加坡夫妻,毕业后工作3-5年差不多能贷款买下一套组屋,加上印花税、中介费等,首付60-80万人民币左右。而在北上广深,刚毕业的年轻人可能至少要奋斗个十几年才买得起普通地段的一套房。&br&&/p&&br&&p&PR想买政府组屋的话必须得已婚且是三年以上永久居民,一般只能买二手组屋,价格比一手祖屋会贵20%-50%,要比公民多交5%左右的印花税。&/p&&br&&p&除了组屋,PR还可以选择购买公寓,公寓条件比政府组屋好很多,每一套都自带泳池、健身房、BBQ等设施,但价格大概是组屋的两倍,就算是地段很偏的公寓,至少也要300万-500万RMB左右。&/p&&br&&strong&饮食:&/strong&&br&&br&&br&&p&新加坡是全球食品最安全的地方,和欧美等西方国家比起来,饮食差异和中国不大。&/p&&br&&p&在新加坡吃饭可以去两种地方,一种是商场里的Food Court,类似中国许多商场里的快餐厅,里面有日韩、东南亚、中国等各国美食,平均每餐5-10新币左右就可以吃到饱。&/p&&br&&p&另外一种就是各种中高档餐厅,几乎任何国家的菜系都能找到,人均20新币-50新币之间。&/p&&br&&strong&文化:&/strong&&br&&br&&br&&p&一般初到一个陌生国家时,多少会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产生难以适应的隔阂,但此次采访的中国程序员们大多表示:&strong&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为主的社会,刚来这里时很快就能适应当地生活,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文化冲击。&/strong&对于想在新加坡长期发展的中国人来说,即使把父母接过去生活,也不用太担心他们的适应问题。&/p&&br&&p&Garena实验室副总裁叶群峰刚到新加坡工作时,家里的父母经常念叨让他回国。后来他把父母接过去住了一阵子,他们回国后就再也不念叨这件事了。&/p&&br&&p&但是当我让他们给想到新加坡工作的中国程序员提一些过来人的建议时,他们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strong&学好英语,很有必要。&/strong&&/p&&br&&p&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华人为主的社会,但第一语言仍是英语,在很多正式场合人们更习惯用英语沟通。此外,在工作中也难免要与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国人在职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也更容易晋升到管理者的位置。&/p&&br&&p&但是和欧美等国家比起来,新加坡对英语的要求还是要低很多。对于那些想在新加坡工作几年再去欧美等国家发展的国内互联网人来说,新加坡无论在地理、资源还是语言方面,都是一个不错的跳板。&/p&&br&&br&总之,新加坡是一个既像中国又不像中国的地方。那里华人满街,随处可见中国餐厅,并且离家只有4-6小时的飞行时间,几乎和成都坐高铁去上海花费的时间相同。同时,那里的消费水平与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基本持平,视野却更加国际化。&br&&br&大家有机会可以自己过去感受下!&br&&br&&br&终于码完了,给坚持看到这里的你们点赞!&br&&br&&p&最后...认真脸求赞!&/p&
刚从新加坡回来不久!这个问题我来答!谁都不要跟我抢! 由于我们公司今年8月要进入新加坡市场了,前阵子派我过去待了一周,走访了一些本地的互联网公司,和他们的技术负责人、HR、程序员们聊了聊。 去新加坡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互联网行业一无所知,只是经…
Update: 我们的活动已经成功募集了超过8000英镑,这个秋冬,我们将资助3个来自不发达国家的青年去WHO和UNAIDS实习,并拍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将参加明年的Global Health Film Festival。&br&感谢各位关注,匿名了。:)&br&后会有期。&br&&br&可自由转载,无需本人同意。但是不得删减内容。&br&===&br&三年前在世界卫生组织实习。&br&去年又去工作了一段时间,确切的说来,实习和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这里简单说说实习。&br&&br&作为一份实习的工作,UN可能能给你这个星球上所有最好的实习能给你的一切:人脉,简历上可以被全球认可的闪闪发亮的名号,最多元的体验,最开放自由的环境…… 除了:工资(根本就没有工资啊摔!)和实习以后转正的机会(那是老头老太太的天堂,基本上没有机会留下来除非遇到天时地利人和。) 以下详述:&br&&b&人脉&/b&:咖啡厅里左边坐着的可能是某国的卫生部长,餐厅里和你拼桌吃饭的大叔可能是盖茨基金会的某主任……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br&&b&名号&/b&:一般为了避免别人认不出自己的高大上的机构,所有的UN机构的名字都是翻译成好多语言堆在名片里 (误)。不是金融界的可能认不出GS大摩,不是生物搬砖工业不一定知道冷泉港约翰霍普金斯,但联合国的名头连我三叔他表哥的二舅子的女朋友都知道呢!逼格满点!&br&&b&体验&/b&:工作体验上大家都不同,因为每个老板的风格、工作方式迥异,比如我老板是个超级工作狂,于是我就被感染成了一个每天工作12小时的工作狂;而一个土耳其妹子她老板朝九晚五,日内瓦的white wine挺有名她尝遍了全部后成为品酒达人,实习结束后她老板还开着私人飞机带她在勃朗峰上转了一圈,简直羡煞我等……不论怎样的上班,下班后和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一起,各种狂欢派对少不了,也能结识许多有趣真诚的朋友。&br&&b&环境&/b&:虽然没有湾区码农公司的免费午餐晚餐点心,但是UN园区所在环境很不错,WHO能俯瞰日内瓦湖,每次远眺阿尔卑斯山脉的雪峰,夕阳下被染成金色,都感叹这是百万法郎才能买到的无敌美景。更别提旁边就是美国大使馆,他们常年都有很多高大威猛的保安。每次俯瞰他们持枪围在一起开会,我们一般都觉得在大美利坚的臂弯里我们特别安全。(大误)&br&&br&&b&多元:&/b&刚到WHO的时候,没有见过世面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如此多的世界各地的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澳大利亚人……但是震撼主要来自于很难听懂浓重的英式口音,以及根本听不懂的在英式口音基础上难懂程度开三次方的澳洲口音…… 年少的我沉醉在如此众多的口音中笑逐颜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chinglish了!深深的为WHO如此多元的实习生构成而自豪!&br&&br&&b&但是 - 直到&/b&我们做了一个调查: 发现95%的实习生都来自于高收入国家,而拥有最多疾病障碍(disease burden)的中低收入国家,仅有不到5%的实习生是在那里接受教育的。原因是UN系统不给实习生开工资,而日内瓦又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国家。这导致基本上只有土豪们的后代,白富美和高富帅才能拿到成就·联合国培训实习生。&br&这意味着对于国际卫生(global health)这个领域来说,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专注医疗卫生的机构,每年培训的是原本就有很多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发达国家的青年。而那些真正需要更多年轻领导者,医疗资源缺少,疾病障碍巨大的中低收入国家,WHO之门其实上是对他们关闭的。UN倡导的公平、平等的机遇,去了哪里? WHO的核心目标,要实现全人类的最高可能之健康状态,是否和这样的现状相悖?&br&&figure&&img src=&/53d12aff082e42cdfa2edd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3d12aff082e42cdfa2eddf_r.jpg&&&/figure&&br&&br&这个发现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我们的结果发表在Lancet Global Health上,得到了许多关注。&br&&br&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今年已经把这项议题提到了世界卫生大会(World Health Assembly)的议程里。&br&如今我们和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CFHI(国际家庭及儿童健康组织)合作, 在KickStarter发起了一项募集(campaign),希望能筹集7000英镑,资助两个来自低收入国家的学生,去世界卫生组织实习,并拍摄一个纪录片,唤起UN系统对于这项不公平的重视。&br&我们的最终目标能改变WHO乃至UN系统成为发达国家学生镀金边最佳地点的现状,一视同仁,为来自不同国家、社会阶层的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成为国际事务未来领导者。&br&&br&&figure&&img src=&/1a6fdbf099db23e3a5b89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8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1a6fdbf099db23e3a5b89_r.jpg&&&/figure&
Update: 我们的活动已经成功募集了超过8000英镑,这个秋冬,我们将资助3个来自不发达国家的青年去WHO和UNAIDS实习,并拍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将参加明年的Global Health Film Festival。 感谢各位关注,匿名了。:) 后会有期。 可自由转载,无需本人同意。但…
牛逼的人移民很容易!&br&&br&牛逼的人移民不移民都牛逼!&br&&br&牛逼的人移民到哪都很牛逼!&br&&br&国内很多民众都抱着好奇的眼光看待能人肉翻墙的人民,作为非移民中介,且已经获得某南半球资本主义国家的永久居民的人,我以个人的角度来回答下。&br&&br&我在国内的时候是在北京某知名500强外企的员工,技术嘛有一点,主要是做互联网产品。加上读书来到北京统共十年时间,算是北漂一族,没有北京户口。我爱人一样是外企员工,Marketing方面,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不靠家里年收入加起来50万左右,算是小康之家,但是对于这个城市始终没有归属感。我指的归属感是那种想要老死在这里,为这个城市做贡献且打心底热爱这个城市,北京算是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但是内心觉得这里不像是安家的地方。&br&&br&出国的决定是在我们准备结婚买房子的时候。我们俩公司都在三环内,当时住的地方也在北三环边上,习惯了生活便利,出门地铁公交,挤点就挤点,但是能挤上去啊,要求不要太高,那么多人难不成还想有座儿怎么着。当初我和爱人看房跑了三环到四环中间好几个小区,根据我们不打算靠两家父母,靠自己的存款和贷款能力的预算和期望,附近的二手房基本看遍了,越看心越凉。那些都是个什么房子,200万左右的房子比我年纪都老,爱人把期望值越降越低,还仍规划着我们未来的小日子,但是我心疼。在看完一套相对不错的房子并交了10万押金后,我看着那个80年代的小区,搂着我媳妇儿,说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br&&br&我大学学习还行,曾经有机会去美国做交换生,但是当时家里出了些事,做警察的父亲工伤,身体一下子垮了,我哪能在那个时候出国,但是心里烙下了个留学梦。现在父母身体尚好,又搬到了海边养老,爱人家更好些,她有个姐姐能照顾父母。我现在30岁出头,现在不折腾那就真没机会折腾了,后来有一天跟爱人说我们出国吧!爱人一如既往支持我一切决定,点头,这件事就敲定了。我们的计划是我去读个master,学期2年,根据那个国家的政策,我读的紧缺专业IT类爱人可以拿Open Work Visa,随时可以工作,等我们拿到永久居留身份,爱人再读个她喜欢的专业。&br&&br&于是我们退了那套二手房,违约金扣了一半,白纸黑字中介的合同写着。行,给!我们2013年11月紧急回了爱人的老家领了结婚证,领证那天是我爱人的生日,就为了怕粗心的我会忘记结婚纪念日。&br&&br&从申请学校和签证到批下来,5个月左右,但是有两个学校选择,但是由于我们想尽快出国,就选择了开学日最近的学校。因为平时我工作忙,雅思裸考考了个6,但是学校要求6.5,得先去读三个月的语言学校。在此3个月里,爱人先留在国内学学英语在家陪陪父母,我读完语言她才能拿工签。&br&&br&独自在国外学习的3个月是孤独且难熬的,我住homestay,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学习和健身,和爱人的异地恋亦是对新婚的我们的考验。在上语言课一个半月的时候我把雅思刷到了7,之后的日子轻松了很多,也给我更多的时间去认识和发现这个国家。这个南半球的小国家以气候环境优美著称,以前从在网上看图片就已经很神往了,真正来了后才发现氧中毒是有可能的。当地的人也是以友好著称,我住homestay就不说了,好吃好喝好聊,非常有个性爱音乐的男主人、独立智慧的女主人和两个可爱的洋娃娃小女孩儿,加一只超乖的雪纳瑞。走到路上每天都有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跟你say hello,拉家常谈天气。&br&&br&三个月期限一到我爱人就也落地这个美丽的国家了,争气的她虽然英语并不是那么好,但是来了2个月内也找到了一个非常正规的工作,待遇也还不错。我开始了全日制磕书写论文的日子。因为我在国内工作履历很漂亮,学期中的时候我在这个城市另外一个更好的大学-在这个国家排名前三、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的学校,暂且称为A大,找到了一份IT部门casual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一年的学期结束后,A大的领导很器重我,向我抛来了橄榄枝,给我发了full time的offer,随机我和爱人一起递交了移民申请,没有经过中介,3个月后,拿到了Residence visa,也就是居留权,自由出入这个国家,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孩子将可以拿到这个国家国籍。两年移民监后就是PR(perminant residence期间每年在NZ待够半年),五年后(期间每年在NZ待够3个月)可以选择是否换护照,是否加入这个国家成为citizen。&br&&br&过程看似很短暂很简单,但是作为当事人还是有些忐忑的,表格申请都是我来搞定,爱人傻乎乎在等的过程没让她操心,获批后她还有点不可思议,说就这么就拿到了?因为看太多这个国家,甚至身边的朋友、同事为了拿身份打黑工也好、商婚也好等等等等,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个好领导,一个本地白人,无条件帮助我,移民局给他发邮件他回的特别认真;很庆幸我的爱人无条件支持我的任何决定,独立自立找工作,为这个小家增加收入,照顾我的起居。&br&&br&我们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原来那些朋友、同事仍旧在讨论房价、投资、股票.....钱放在银行都不放心,还要想着法儿钱生钱、钱滚钱,吃的不能吃、喝的不能喝,各种国家代购,代购母婴用品、老年保健品等等。我们小两口也依旧计划着,计划着未来,生宝宝、养狗、买一个不大但是前后院依山面海的house,学一项更实用的技能、培养一个共同的爱好。目前每周发掘一条通往海边的路,要么hiking,要么爬山,要么冲浪,充实且开心,这种开心是在北京多少年都没有过的,那种没有后顾之忧的开心。经常的,我们俩面对着纯净美丽的景色互相说,这就是我们想要老死在这儿的国度。她不仅仅给我们一个身份,还圆了我们好几个梦想,更给了我们一个更长远的愿景。我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我更愿意把我的下半辈子奉献给我归属感的国家。&br&&br&所以,让自己变得牛逼吧。我不敢说自己很牛逼,拿到身份不代表一劳永逸,有着需要面对的更多的问题。移民不是目标,是一个结果。当你牛逼到一定程度,想要什么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br&&br&&br&-----------------------牛逼的分割线---------------------------------&br&&br&2016年3月更:&br&为了答复一些知友的评论和私信提问,另外,感谢知友的祝福,知乎真是善意满满的平台。&br&&br&从踏上这个国度到拿到身份一共历时1年:&br&&br&前3个月读语言;(2014年4月-2014年7月)&br&&br&正式开始1年期研究生课程;(2014年7月底开始)&br&&br&学期中,假期的时候找到兼职工作,由于是学签,只能兼职,每周20小时;(2014年11月底)&br&&br&1年期满毕业拿到学位证,签下全职合同,每周40小时;(2015年8月)&br&&br&拿到合同当周开始收集材料准备递交移民申请;(2015年8月中)&br&&br&由于家人给力,以及先前用心整理保存各项材料,所以1个月内材料齐全,递交移民局。因为我所在这个国家的技术类移民 材料越多审核时间越长,所以放弃了提交国内多年的工作经验证明材料。工作经验,尤其是国内工作经验这一项申请人收集和移民局审核耗时均太长,主要是有些申请人虚假成分太多,建议还是拿最无争议性、最具分量的材料,比如雅思成绩、本地学位证书、配偶加分、紧缺职业等等,很多国家有一个移民评估分,&b&分不在高,真实最重要&/b&。(2015年8月底)&br&&br&1个月左右,网上状态显示获批;(日)&br&&br&2个月左右,移民局将某些材料原件返还,上交护照;(2015年10月)&br&&br&之后1个月左右,护照返还,完成贴纸。(2015年11月,我们领结婚证的那天,这个国家给我们最好的结婚3周年礼物)&br&&br&中间没有关注移民官是谁,没有搜索移民官是否难搞与否,移民系统成熟且正规,收到材料一个状态,获批一个状态,期间没有更新。唯一费脑子的是我们整理上交的材料的过程,我用excel做了个目录,爱人如何将所有材料整理整齐,大类用一种便签纸颜色,小类用另一种,分支再用其他的颜色,反正文具店那么多颜色,用最工整的字体标记,最后用文件袋装好,保持队形不乱。方便自己,愉悦他人。&br&&br&另,知友们很多问我XX行业好不好就业、工作机会多不多,我很难回答,回答也怕误导你们。主要是我只在这一个城市待过、一个领域工作,了解的只是片面,所以请谅解。还是咨询专业的移民中介比较靠谱。
牛逼的人移民很容易! 牛逼的人移民不移民都牛逼! 牛逼的人移民到哪都很牛逼! 国内很多民众都抱着好奇的眼光看待能人肉翻墙的人民,作为非移民中介,且已经获得某南半球资本主义国家的永久居民的人,我以个人的角度来回答下。 我在国内的时候是在北京某知…
谢谢邀请~我觉得自己那么水给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啊。但是凭我的感觉,学习多门语言并不一定能100%增大录取几率,除非精通读写吧。大多数时候是英语,当然也会根据所在部门的地理位置、工作内容、老板偏向而定。你说的情况是具体学校和联合国内某一个部门的合作,一般是学校给钱赞助,联合国出名额 (UNEP和同济就有合作)。内地联合国的相关招聘信息大多时候是新媒体,推荐关注想去的部门的微博主页、微信公众号,我就时常看到有post的,中国大陆海外的的机会都有。比较传统的方式是在UNCareer官网上直接申请。详情如下文,流水式申请攻略...............&br&&br&原文链接:&br&&p&&a href=&///?target=https%3A////9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手把手教你申请成为联合国实习生(一)&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s%3A////%25E6%E6%258A%258A%25E6%E6%E4%25BD%25A0%25E7%%25E8%25AF%25B7%25E6%E4%25B8%25BA%25E8%E5%E5%259B%25BD%25E5%25AE%259E%25E4%25B9%25A0%25E7%EF%25BC%%25BA%258C%25EF%25BC%25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手把手教你申请成为联合国实习生(二)&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简介一下,我2014年9月份来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实习共6个月,现在实习期结束又回去继续读书了。因为本人申请的是联合国环境署(以后简称UNEP),那么我这里也用UNEP举例,其它部门情况也不会差太多,毕竟是同一个大的机构。有一个信息提前说,联合国并不是只招收研究生作实习生,新开放的政策也招收包括大四的还有一年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也属于这种情况。但具体还是得回到UN Careers官方网站的招聘信息上看,写得很清楚,不清楚看完这篇博客希望也清楚了,嘿嘿~&/p&&br&&p&废话不多说,开始!&/p&&br&&p&首先打开网站:&a href=&///?target=https%3A//careers.un.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 Careers&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这是联合国的官方招聘网站,上面有全面的信息介绍在联合国工作及申请方式的各种信息,当然了,还介绍了在UN工作的各种福利。打开后滚动到页面最底端看到 Search Job Openings。&/p&&br&&figure&&img src=&/cbceeac5bd611bdd_b.jp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9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cbceeac5bd611bdd_r.jpg&&&/figure&&br&&p&Category是申请的职位,我们就选Internship;Department/Office是部门,这里为了方便就选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联合国环境署,简称UNEP)。Duty Station是指办公室所在地点。对于GAP生来说,当然你想去世界哪个角落体验,就选哪座城市。对于想获取经验的人来说,当然是去总部了。环境署的世界总部在非洲肯尼亚内罗毕,那就选Nairobi。有一点要注意,无论选哪一个Duty Station,因为UNEP的总部是Nairobi,那么其它Vienna也好,Geneva也好的UNEP分部都得通过总部招聘实习生。换句话说,分部是没有资格自己招聘实习生的。&/p&&br&&p&点击Search,进入下一个页面:&/p&&figure&&img src=&/0cf79fea5c497fe374ff379_b.jpg& data-rawwidth=&1079&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9& data-original=&/0cf79fea5c497fe374ff379_r.jpg&&&/figure&&br&&p&这就是现在公布出来的所有实习生职位的表单了。设定了三个选项还有四个职位,看的出来联合国实习生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注意右边红框里(Deadline)的日期,是申请截止日期。&/p&&p&随便点进去一个(我点的第一个),然后看详细职位介绍和要求。&/p&&figure&&img src=&/aa3dee77da611a9f380351f_b.jp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8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aa3dee77da611a9f380351f_r.jpg&&&/figure&&p&一. 首先:Special Notice 注意事项&/p&&br&&p&这里介绍了你申请所需的所有文件:&/p&&p&1. 在UN Career Portal里填写完整的申请信息。申请UN不需要简历。你只需要到UN Career官网上注册信息然后把个人信息全部填一遍,有过网上申请美国签证经历的你们懂啊。最后网站会自动为你生成一个UN标准格式的简历。所以那些想在简历上自由发挥的你们要失望了,UN的死板就在这里。介于博文长度的问题,整个流程我会另外拟题一篇博文详述。&/p&&p&2. Proof of enrollment (学校在读证明)&/p&&p&3. A certified copy of degree certificate (核实的学位证书复印件)&/p&&br&&p&请打开标准的网站地址:&a href=&///?target=http%3A//unon.org/content/internship-program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rnship Programme&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上面列举了在UN实习的条件:&/p&&p&(a) 在读研究生或博士生&/p&&p&(b) 在读本科生(必须是最后一年)&/p&&p&(c) 研究毕业生或博士毕业生 (必须毕业离申请期不超过一年)&/p&&br&&p&我的感觉是,这些都不重要。。。列举在这里的条件更像是一种官僚的方式。我见过很多不属于这几项情况的。不过很多实习生实际上是毕业后立马找到实习职位,这样的话若他们表现好并能在UN牵桥搭线的话转正后留在UN一直工作待遇是很不错的。譬如,级别最低(如P1)的职位起薪都是一个月3000美金。尼玛18000人民币啊。若你在非洲或南亚等duty station工作,生活费又低,可以过得很滋润的。基本底薪在这里看~&/p&&p&&a href=&///?target=https%3A//careers.un.org/lbw/home.aspx%3Fviewtype%3DSA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 Careers&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但有一个顾虑是,若进来的级别是P1,跳级到P2并不是很容易的。关于UN系统级别的问题,请自己在上面的链接网站上做research啦。&/p&&br&&p&另外,但凡我用红色标记圈出来的项目,是需要仔细观看的。虽然job description很冗长,但是其实大部分都是UN官僚的废话,不同的职位能找出大段重复的话,HR们自己贴上去的。而真正招实习生的老板们自己写的都是我标记过的。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刚申请的时候,把整个job description打印出来天天读啊做笔记啊,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这里我就帮你一起勾重点解析了。&/p&&br&&p&二. Org Setting and Reporting&/p&&br&&p&这里要找的几个关键信息:一是在UNEP(或其他机构)里面的具体哪个部门。譬如这里我标记出来的UNEP Office for Operations and Corporate Services Unit。你得了解自己具体做的是什么就得从了解这个部门开始。回去自己google UNEP Office for Operations and Corporate Services Unit吧。把部门发表的报告,列举的成绩全看一遍有助于了解自己所申请的职位到底是个什么状况。&/p&&br&&p&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实习的职位是3个月还是6个月。实习生的长度只有两种:3个月或6个月(貌似也有2个月的)我建议从3个月开始,先接触一下自己是否喜欢,若感觉好是可以延期至6个月的。有的时候联合国并不那么死板,若你想做5个月时可以和老板商量的。一般实习不超过6个月是因为时常有人抱怨说给UN白干了6个月还不给工资那么UN就是在剥削劳动力。UN也很无奈啊,所以出了这么一条规定实习生最多6个月。之后如果你干得好,想留下,那么成为UNV (联合国志愿者,自己google)和Consultant都可以得到一个月至少2000美金的工资,这是之后转正成为正式员工(staff member)并进入UN系统最便捷的方式。基本所有internship都是unpaid的,并每周工作35小时的节奏(我也听说过在意大利FAO实习的小伙伴是拿工资到,具体多少忘记了)。&/p&&br&&figure&&img src=&/79fdaf6181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8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79fdaf6181_r.jpg&&&/figure&&br&&p&三. Responsibilities 职责&/p&&br&&p&这是全章唯一的重点,这部分的所有内容都是你未来老板拟定定,要仔细看呀~每一条工作内容都直接关系到你未来要做什么。我申请实习的时候因为时间紧迫,就随便挑了一个实习申请,也没对工作内容做仔细的研究,后来发现全是打酱油。好在我运气不错分到的部门是环境署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办公室的老大们全是顶尖的科学家,照片网上搜索一大堆,这样一来打酱油也能打出专业水平~&/p&&br&&p&仔细研究工作内容还有一个重点是改简历的时候就尽量往那边上靠。若是需要资料整理就说自己学校做research的时候有整理过资料;若是需要平面设计就赶紧下载adobe photoshop InDesign 和 illustrator赶紧网络教程练习然后简历上写自己有过平面设计经验。大家是聪明人,都懂。&/p&&br&&p&四. Competencies 能力&/p&&br&&p&这一章全是废话,忽略不看,基本所有的招聘职位都用同样这么几段话。大致内容是所有老板招聘员工时所需要的: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学习能力。&/p&&br&&p&五. Education 教育水平&/p&&br&&p&如上所提:&/p&&p&(a) 在读硕士生或博士生&/p&&p&(b) 在读本科生(必须是最后一年)&/p&&p&(c) 毕业生(无论本科硕士还是博士) (必须毕业离申请期不超过一年)&/p&&br&&p&有时会根据不同的职位对专业有对口性要求,但这不是强行的。UN也知道实习生不过做最基本的工作真正有专业知识储备的人也不会去申请没工资的实习岗位。&/p&&br&&figure&&img src=&/afaaa79048d7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9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afaaa79048d7_r.jpg&&&/figure&&br&&p&六. Work Experience 工作经验&/p&&br&&p&实习职位对工作经验零要求。&/p&&br&&p&七. Languages 语言&/p&&br&&p&会英语就行了,一定能正常工作沟通。有时会更具工作内容对其它语言有所要求。譬如招收中国人的时候人家一定会考虑你说中文这一优势,或许以后会让你翻译文件什么的。提一下,如果有资源,可以搜索一下自己申请岗位所在办公室的人员情况。联合国里有些事情是不会写出来的,虽说里面人人平等,不由性别,种族,年龄,毕业学校来区分,但是这样的话你信吗?申请岗位的时候是对着电脑,但是背后审查简历的是具体的人。举一个例子,我的室友之一是巴西人,说葡萄牙语。她所在的办公室,除了肯尼亚当地人,全是拉丁裔:墨西哥人,秘鲁人,波多黎各人,员工和老板间交流全是西班牙语。当然,她说西班牙语。在北美,招聘者是没有权利询问应聘人员的种族和国籍。但这是联合国,他们有权利这么做。&/p&&br&&p&八. Assessment Method 评选方式&/p&&br&&p&又是一句废话。&/p&&br&&p&九. United Nations Considerations 联合国注意事项&/p&&br&&p&官僚术语,可以当练英语看看。看完job description之后,你仍然想申请职位,就点击Apply Now进入登录页面,在上面注册个人信息,用你的生日,邮箱,真实姓名即可。&/p&&br&&p&补充一点,我感觉要申请到联合国的实习工作,除了具备工作能力和语言实力之外,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海外经历。我周围的实习生工作人员,光是在中国有过交换留学经历的欧洲人就5,6个。在这边认识的另外一个中国实习生也在肯尼亚交换上过一年的大学。联合国如此重视多元国际背景,我很少遇到任何一个实习生是在同一个地方出生长大念完学的,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保险起见,在申请联合国实习之前,如果你一直在国内上的大学,研究生,那么能有的交换生,海外实习一定不要错过。尤其在这一个网络信息资源泛滥的年代,总有一个机会是留给你的。&/p&&br&&p&选好了想要申请的职位,接下来就进入到申请的环节了。&/p&&br&&p&在联合国官网&a href=&///?target=https%3A//careers.un.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 Careers&i class=&icon-external&&&/i&&/a&上,点击右上角Login,进入以下页面:&/p&&br&&figure&&img src=&/8a13f78af979f72945a8_b.jpg& data-rawwidth=&1564& data-rawheight=&1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64& data-original=&/8a13f78af979f72945a8_r.jpg&&&/figure&&p&点击Register注册。填好所有信息并注册成功后,回到主页面搜索相关职位,找到心仪的申请职位后,点击Apply Now。&/p&&figure&&img src=&/93a5d6684faed22a43d6_b.jpg& data-rawwidth=&1198& data-rawheight=&1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8& data-original=&/93a5d6684faed22a43d6_r.jpg&&&/figure&&br&&p&在跳出的页面输入之前申请的账户信息:User ID和Password。&/p&&figure&&img src=&/146bfb5cdec_b.jpg& data-rawwidth=&1808& data-rawheight=&1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8& data-original=&/146bfb5cdec_r.jpg&&&/figure&&br&&p&进入下一页面。点击Confirm,如果是第一次申请选择Build New Application,系统会自动提示申请时常平均2小时。当然,如果你充分看了这一篇博客,并提前有所准备,那么时间会短些。点击Continue。这是出现6个标签,一个一个来。&/p&&br&&figure&&img src=&/ea349cc68ecbccb881421_b.jpg& data-rawwidth=&1688&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8& data-original=&/ea349cc68ecbccb881421_r.jpg&&&/figure&&p&第一个标签为Screening Question,也就是一系列YES or NO的问题,由于申请量太大,这个存在用于筛除那些根本不仔细看要求的申请人。这么说来,你只能全部选YES,才可以保证自己的申请不在第一轮就被淘汰。&/p&&figure&&img src=&/cd415bab9ec457aa6be6f6_b.jpg& data-rawwidth=&1666& data-rawheight=&1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6& data-original=&/cd415bab9ec457aa6be6f6_r.jpg&&&/figure&&br&&p&第二个标签Preferences,由你自己来决定想找什么样类型的工作,所选的办公室,如果涉及到实地考察你的倾向是哪里,等等。这个根据自己的偏向和所申请的职位来定。譬如我申请UNEP,如果我想做环境评估方面的,我就进入DEWA - division of early warning assessment,那么其main office在内罗毕本部;如果我想做减排新能源低碳科技类的,那就是DTIE - divis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economics,这个的main office当然就在发达国家的首都,Paris。&/p&&br&&p&注意前三个问题,全部选择YES就好,性质类似于筛选问题:&/p&&p&*Would you accept short-term assignments of less than 12 months? - YES&/p&&p&*Are you interested in working as a consultant? YES&/p&&p&*Are you interested in working on a part-time basis? YES &/p&&figure&&img src=&/360c1d68cab13e9d8e4f41d3622cc44a_b.jpg& data-rawwidth=&1654& data-rawheight=&1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4& data-original=&/360c1d68cab13e9d8e4f41d3622cc44a_r.jpg&&&/figure&&br&&br&&p&下面一项Education & Work Experience,如实填写就好。&/p&&figure&&img src=&/7cb15060ec2ddedb2f9c0bbee066be95_b.jpg& data-rawwidth=&1674& data-rawheight=&11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74& data-original=&/7cb15060ec2ddedb2f9c0bbee066be95_r.jpg&&&/figure&&br&&p&Skills,这里有UN的考试证书,其它注册证书(譬如注册会计师,注册项目管理etc.),语言以及发表的文章。&/p&&br&&figure&&img src=&/883d688f9c_b.jpg& data-rawwidth=&1686& data-rawheight=&1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6& data-original=&/883d688f9c_r.jpg&&&/figure&&br&&p&References,要求列举三个联系参考人;老板,教授都可以,只要能证明你资质和实力的。&/p&&br&&p&&figure&&img src=&/a86f7b971c5fcade1b3b72_b.jpg& data-rawwidth=&1714& data-rawheight=&7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14& data-original=&/a86f7b971c5fcade1b3b72_r.jpg&&&/figure&Cover letter & Additional Information&/p&&p&这里是唯一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了。把能证明你自己的证书扫描件全部发上去吧,cover letter一定要动脑筋多锤炼。和任何求职的cover letter一样,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字数保持在500以内最好,真心的,没人会喜欢冗长的断落,因为在你点击Preview & Submit后,自动生成的cv里面,Cover letter那一栏所有的空格段落提行都会被默认清除,最后就是一大段密密麻麻没有空格呼吸的文字。&/p&&br&&p&最后,UN有权力问你的国籍,这在北美属于私人信息,一般招聘者都不会过问,不过人家联合国就是有这个权利。&/p&&figure&&img src=&/59a62cd65cebf817e0d9e6b9b7ef77a3_b.jpg& data-rawwidth=&1724& data-rawheight=&1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4& data-original=&/59a62cd65cebf817e0d9e6b9b7ef77a3_r.jpg&&&/figure&&br&&p&点击Preview & Submit,过目一遍有无误差,点击Submit进入等候状态。Status会显示你的录取状态。我实习已经4个月时,申请的状态还在Under Consideration里。其中的奥秘我并不清楚,但很有可能是老板就一直没来得及去改那个状态。想想以前还没两天点进去看,老在纠结status怎么还不改变,哎,还是太稚嫩。&/p&&figure&&img src=&/40c13bbcceb7b2_b.jpg& data-rawwidth=&2154& data-rawheight=&1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54& data-original=&/40c13bbcceb7b2_r.jpg&&&/figure&&br&&p&最后你问我,等候的时间有多长?这个不一定,有的老板只在忙的一时需要实习生,有的老板随时都需要实习生,但你知道实习生的长度最长就是6个月。这一次或许没有选中你,说不定被waitlist了等上6个月后回复你问是否还愿意来实习。我问过很多人,这里有的等上两个星期就接到了通知,有的等到6个月之后才收到通知。我等了三个月的到面试通知,面试4天后就收到了口头答复,3个星期后收到证实邀请函。&/p&
谢谢邀请~我觉得自己那么水给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啊。但是凭我的感觉,学习多门语言并不一定能100%增大录取几率,除非精通读写吧。大多数时候是英语,当然也会根据所在部门的地理位置、工作内容、老板偏向而定。你说的情况是具体学校和联合国内某一个部门的…
正式注册知乎之前潜水一年半,把这里当成另一个学习的乐园,默默分享过各路达人的精彩回答,也点过很多赞,直到半个月前好友说有个问题非常适合我回答,然后抛给我这个链接,看过妹子的问题之后相当鸡冻,立即注册,心里万马奔腾,我终于可以献上知乎首答,知识就算了,仅能与你分享我的“经验”。但由于连日加班,无暇整理思路,再加上拖延症晚期,再拖连自己都不能容忍了。^_^&/p&&p&
今天发现又多了一些答案,我想说的已经让答主们说得差不多了,如何是好?要不我讲讲自己的经历吧,希望题主妹子可以从中提炼你需要的东西,不好意思啦。&/p&&p&
我大学在一所二本大学外语系度过,乖学生一枚,不旷课不迟到成绩良,宿舍姐妹上课下课都黏在一起,看电影泡图书馆做兼职,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就算没谈恋爱也从来没觉得孤单过。从上大学开始我就珍惜着每一天,但是时间这匹野马真的跑得太快了,四年眨眼就过去了,那四年是我此后一生都会怀念的最美的时光。所以题主妹子如果还没有正式毕业离校,珍惜你还能以学生的身份走在学校里的每一天吧,因为很快就一去不复返了。09年春天即将毕业之际,同学里有不少考上研究生的,有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而我从入学起就打定主意不考研,我要一毕业就找份能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同时锻炼自己能力的工作,但是这样的工作哪里那么好找?我各方面都一般,无根无基无背景,这个城市也不大,要留在这里基本没有可能。就在我考虑要不要转战北上广拼死奋斗一番的时候阴差阳错得到了一家公司海外项目招聘笔试面试机会,从此改写了我本来要走的那条路。&/p&&p&
那时候浪漫主义情结太严重了,觉得色彩斑斓的梦就在远方,而我离它越来越近了,压根没有想过任何随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没有想过这一去安全与否值得与否,现在回想就是无知者胆大。09年7月底从北京出发飞去了利-比-亚,具体坐标,是的你没看错,就是11年开始内战至今仍然不太平的利-比-亚。心情一路嗨歌,辗转于当地时间下午3点落地,就在走出机舱门以为到了另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幻想被迎面扑来的热浪拍醒了。那种灼人的热气混合刺鼻的廉价塑料香水的味道我一辈子不会忘。这真的是一个不怎么愉快的开始有木有?不过后来习惯和了解之后就好多了。这个国家靠地中海,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分旱季雨季,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3个月后就开始进入雨季,基本晚上下雨白天秋高气爽万里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了,且经常能在清晨看到日月同辉彩虹挂天边的奇景
总的来说最开始的几个月很难熬,刚毕业就去了离家万里而且经济不发达又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国家。最重要的是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工作辛苦不说,关键是工程专业知识一窍不通。我是项目部仅会外语的4个人之一,另外几位也是刚毕业,但是项目很大,工程每天的验收量也很大,资料也有很多需要翻译和整理。那时候年轻,刚毕业有的是雄心壮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于是我发愤图强,勤勤恳恳工作,凡事不懂的就问,待人接物也尽量摆脱以前学生时候的稚气,这样差不多半年我的业务能力居然是那一年应届生里面最优秀的了,领导也注意到了,于是对我委以重任,慢慢的我的工作量基本是两个人干的了,那个时候没想过凭什么我拿一人工资却干两个人的活,只想着这是锻炼的机会,既然领导相信我那就好好干呗,没想到这一锻炼就是一年。所以那一年的状态是白天要跑各种验收,跟英国籍法国籍美国籍西班牙籍突尼斯籍瑞典籍各种籍混迹的监理们斗智斗勇周旋,经常被我领导提前告知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因为他要带我去高层三方会议,晚上我还要整理第二天要用的验收资料,另外所有与业主及监理公司来往的信函和技术文件都经由我翻译再呈给领导。有一次晚上值班被野狗追吓傻了,还有一次病倒进了急救室,第二天照常上班。说实话那时候真心苦累,我的QQ签名只有“马不停蹄”四个字,但是也很充实,觉得学到不少东西比什么都值。那是我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p&&p&
2011年春节的喜庆还没完全褪去,利-比-亚就动乱了,最开始是班加西,慢慢的向全国蔓延,我们一直认为就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却没想到自己真的卷入了那个国家的政权交替的洪流。气氛越来越凝重,我们收到通知不能随便外出所以只待在营地内。那时候雨季正浓,天天下雨,好像苍天也在怜悯陷入焦灼和困苦的普通民众,为他们即将经历的战争浩劫流泪。过了一个多礼拜,全国宣布晚上6点之后宵禁。那时候还不知道宵禁是什么意思,也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可是又过了没两天连电信也断了,电话打不出去,网也上不了,我们就像被扔在一个孤岛上一样与外面的时间隔绝了,最可怕的是晚上睡觉居然能听到几声清晰的枪声,于是我们开始害怕了,害怕自己年纪轻轻还没有谈过恋爱还没有结婚生子还没有来得及孝敬父母就英年早逝客死他乡了,各种不安的情绪涌上心头,项目也进入停工状态,白天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战争进展,晚上所有女生聚集到一个房间睡觉水果刀就放在枕头下门从里面反锁且顶上桌子椅子不脱外套且不敢睡得太沉,而领导们天天开会商量应对之策......&/p&&p&
总之,这是我经历的目前最煎熬的时光,可是好奇怪那个时候竟然没有后悔这趟出国工作之行。终于就在我们心理上快崩溃食物上快断供的时候我们伟大的祖国行动了。我们接到通知,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先乘国航第一班包机回国。通知来的很突然,中午快一点我们刚吃完饭领导就让我们赶紧收拾一下贵重物品每人限带一个随身手提包不准拿箱子不准带违禁物品,那一刻心里没有完全轻松,因为我们的男同胞们还将继续留守等待下一步安排,而我好像背叛了他们先逃跑了。可是万一真碰到武装分子女孩子真的“很危险很不方便”。于是那天下午2点半所有女同事简单集合就驱车奔向机场了。上车前很多男同胞在会议室外与我们告别,大家站在瓢泼大雨里话别,气氛诡异凝重。唉,请原谅我回忆到这来眼泪吧嗒掉下来了。我们随车前行,这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平常热闹繁华的街道如今空落落没有行人,沿街店铺都关门了,车在离机场一公里外停下来了,因为各国难民已经把机场围得水泄不通了,到处是人,到处是某些南亚和非洲国家难民携带又扔下的行李,处处在焚烧难民留下的各种垃圾,这种景象只有电影里看过,人潮涌动,车根本就开不动,于是我们就下车改步行。各位自行脑补一下,在拥挤了几万人的机场附近,随时还有可能跟丢或者被沿途坏人侵犯的地方,你想从外围一个不少的走到机场里面根本不可能。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可爱的祖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使出了杀手锏——国旗,是的,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正规出国劳务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