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中国高铁盈利情况2016大幅上涨,什么情况

京东每年都亏损 是怎么盈利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京东每年都亏损 是怎么盈利的
看到一张京东的业绩表京东每年都在亏损 那是怎么盈利的这里说的亏损是什么意思?营收是指包括商品成本在内的收入吗?
就没有盈利过,都是靠融资和风投整合资金。特别是14年亏损37亿。实际公司运营亏损才1亿多,其他36亿的亏损支出都是折合成股价给了他们的老总刘强东。亏损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公司全年营收,既包括销售,广告收入,平台服务费收入等等费用扣去他们支出的金额,就是这么多亏损。商品成本当然算在内,1万元的产品,5000是成本,售出后就直接算1万的营收额。
采纳率:47%
京东的盈利模式是打败现有的对手。等他占有垄断地位的时候在开始赚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京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京东方上半年盈利飙涨 营业收入已经高达446亿元非常的惊人_楚秀网
您的位置:
京东方上半年盈利飙涨 营业收入已经高达446亿元非常的惊人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王静
导读:原标题:京东方上半年盈利飙涨 营业收入已经高达446亿元非常的惊人,8月28日晚间,京东方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京东方上半年营收4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6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亿元,...
免责声明来源为楚秀网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原标题】京东方上半年盈利飙涨 营业收入已经高达446亿元非常的惊人―来源:中国青年网―编辑:王静
京东方上半年盈利飙涨 营业收入已经高达446亿元非常的惊人
  在长期遭遇日韩、港台等面板企业的正面竞争后,京东方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京东方上半年盈利飙涨 营业收入已经高达446亿元非常的惊人
  8月28日晚间,京东方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京东方上半年营收4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6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大幅扭亏,去年同期亏损5.1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京东方净利润为40.18亿元。
责任编辑:吴
精选图文RECOMMEND
© 淮安市楚秀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数读京东丨低价和高毛利的背后原因
[ 亿欧导读 ]
京东毛利润率从2011年的5.5%,提升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16.1%,让人怀疑京东是否依然坚持低价策略?如果不是,那么京东是如何提升毛利率的?
的定价哲学是,不论还是,都采取低价策略,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潜在竞争者认为无利可图,没有兴趣进入,温水煮青蛙,直至竞争对手无法及时反击。
在中国市场,坚持了亚马逊的低价策略,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持续的低价手段拖垮了竞争对手。但当京东毛利润率从2011年的5.5%,提升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16.1%,让人怀疑京东是否依然坚持低价策略?如果不是,那么京东是如何提升毛利率的?然而,东哥在这里提醒质疑者,坚持低价策略的亚马逊,在第一季度的毛利润率是37.17%。
5月8日,京东公布财报,首次全面盈利,营收同比增长41.2%至762亿元,毛利润率16.1%,净利润率0.5%,第一季度经营利润17亿元,净利润3.56亿元,此前接受彭博(Bloomberg)调查的分析师们预测亏损8.51亿元。
京东盈利主要得益于毛利润率同比大幅增加近2个百分点,受财报利好消息,京东股价涨幅已经超过10%至575.2亿美元。
在此后的分析师会议上,美银美林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管理层对于中期和长期non-GAAP运营利润的预期?另一个是,实现利润目标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刘强东的回答是,“在损益表方面,京东表现得非常好,但请注意,京东在第一季度的市场营销投入通常相对较低。例如在第二季度,京东在每年6月18日的店庆日营销投入非常大,我们会向用户大规模返利。以及启动大量新战略项目,还未计入成本”,另外“从长期看,我们的净利的水平超过任何一家线下企业。”
然而,在京东此次财报发布不久,虎嗅网连续出了两篇头条文章《京东毛利率攀升,是拆分京东金融带来的助攻?》、《京东走进的那个良夜,有点儿黑》。圈内朋友认为,这两篇明显是黑京东的稿子,有投资者朋友问东哥怎么看?
东哥认为,先不评论是不是黑稿,而是这两篇文章对京东毛利润率增长的分析完全都不在点上。这哥们,不要说对京东情况不了解,对零售常识,也算是基本不了解。而且在数据上,犯了低级错误,文章本身不值得一驳,在最后有详解。
那么,问题来了,京东是如何提升毛利润率的?刘强东说,长期看京东的净利水平会超过任何线下企业,又如何能够保证?
零售商一般如何提升毛利润率?
要提升盈利能力,必须先提升经营毛利润率,在传统零售当中,提升毛利率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是直接提升商品零售价格。这种情况适用于品牌商更多一些。一般零售商不轻易提升价格,导致用户流失。
二是通过大幅增加自有品牌比例。在欧美主流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都把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提升到40%以上。美国自有品牌制造协会数据显示,美国自有品牌商品占超市年营收近50%,贡献更多利润。像德国阿尔迪基本是100%自有品牌。但国内零售企业加大自有品牌比例,基本没有特别成功的!
三是调整品类销售结构。苏宁、国美早期主要是大家电的时候毛利润率低,12%左右,后来,他们积极拓展30%以上毛利润率的小家电,进而提升综合毛利率。京东是以3C数码通讯起家,5%不到的毛利润率,而现在,日用百货的占到了一半销售额,后者毛利润率15%以上。
四是增加品牌销售返点和费用。这个在中国特别通用,谁规模大,拿到的销售返点和费用更多。看过去苏宁、国美的财报,基本每年会涨1个点左右,这是规模效应带来的,也是中国零售业通用的规则。
五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拓展开放平台、广告、金融等高毛利衍生业务。典型的如美国的Amazon和中国的京东,这是电商特有的属性。
Amazon毛利润率从22.9%到37.17%
从卖一本书开始,日,贝佐斯创立了亚马逊。20年后的今天,亚马逊市值已达4400亿美元,成了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商,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Google。
现在,世界顶级公司都在角逐云计算市场,而正是因为贝佐斯坚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使AWS在云计算领域攻城略地,微软Azure、Google&GCE、IBM&Softla yer和阿里云四家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不及一个AWS(Amazon Web Services)!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在过去的10年,亚马逊的收入增长了近10倍至1359亿美金。
相比于收入增长,亚马逊股价增长更惊人。从2015年初到现在,亚马逊股价已上涨了180%,比前两年快了7倍,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快了12倍。目前,亚马逊市值428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亚马逊当下的市值,92%来自于2020年以后的预期利润。
这是因为,投资人预期亚马逊收入能够从2016年的1359亿美元,上涨至十年后的5000亿美元,这将意味着,亚马逊会达到沃尔玛2016年的收入水平。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亚马逊的毛利润率一开始就不低,基本就保持在20%左右。京东可查阅的毛利润率数据是2011年的5.5%左右,可见,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要比美国差得多。虽然,贝佐斯一直在强调低价策略,但其实定价并不低。亚马逊的毛利润率从2007年的22.9%提升到了37.17%,差不多每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
有意思的是,东哥发现亚马逊毛利润率大幅提升,并没有提升盈利情况。从各个角度看,在线零售等亚马逊的成熟业务盈利能力很强,而导致账面亏损的是亚马逊对新业务的大力投入。因为,在贝索斯看来,公司表现不应以账面利润衡量。“贝索斯更关注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
贝佐斯一直公开主张,亚马逊关注长期现金流而非净利润。“我们要做的就是阐述清亚马逊的战略,然后把选择权交给投资者。”贝索斯说。
在畅销书《一网打尽》(The Everything Store)作者Brad Stone说,“亚马逊不断成长,但它仍不断投入,继续做大。由于账面没有盈利,亚马逊不必实施分红,还可少缴税。”
亚马逊业务演变
当然,如果你仔细看亚马逊的财务数据,亚马逊的毛利润率加速提升始于2013年,也就是亚马逊早先布局的开放平台(始于2002年,而亚马逊中国开放了第三方卖家平台是2011年)、prime会员(2005年)、kindle(2007年)、AWS(2009年)等高毛利润率业务爆发式增长。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当然,开展新业务并不能迅速马上提升收入。改善毛利润率,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以上时间。在2011年前,亚马逊商品零售的收入占比依然高达90%,而到了2013年后,包含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AWS、prime会员的其它高毛利润率收入开始迅速增长,到了2016年其它收入占到了30.4%。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亚马逊其它业务增长中,最抢眼的业务当然数AWS云服务。亚马逊此前公布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13亿美元增长41%;净销售额为357.1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91.28亿美元增长23%。
按照产品和服务类型划分,亚马逊第一季度来自于零售产品的净销售额为22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来自于开放平台第三方卖方服务的佣金收入为64.38亿美元,同比增长34%;来自于prime会员订阅服务的净收入为19.39亿美元,同比增长49%;来自于AWS云服务的净收入为36.61亿美元,同比增长43%;来自于其它业务的净收入为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6%。按影响毛利润率来看,亚马逊开放平台第一,AWS业务第二,prime会员订阅第三。
所以,最后,东哥说几个关于亚马逊毛利润率提升的简单结论:
首先,亚马逊的商业竞争环境更好,一开始毛利润率就有20%以上;
其次,亚马逊毛利润率的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AWS和Prime会员三部分。
最后,高毛利新业务培育需要多年时间,但最终会推动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京东毛利润率从5.5%到16.1%
东哥以为,分析京东毛利润率变化,单纯看一两个季度还是不够的,最好是六、七年的数据。只是看财报,京东的毛利润率提升速度要比亚马逊快得多。所以,京东的毛利润率变化因素和亚马逊是有很大差别的。
京东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净收入为762亿元人民币(约合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增速已经较过去大幅放缓,但其实。这个数字和亚马逊比起来还是比较快的。
亚马逊除了在年增速高于60%,此后大部分的增速都低于40%,一般在20-30%之间。而京东从2004年到2016年,连续13年时间,增速还没有低于40%的。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2012年7月,东哥加入腾讯电商战略投资中心(简称总裁办)做分析师/投资经理(并购后再去的京东)。但其实,东哥此前直接找刘强东,差点去了当时京东CFO陈生强负责的财务部门。东哥记得很清楚,当时部门总监范微(现找钢网CFO)在北辰楼下星巴克面试自己时,还问到怎么看京东拓展家电业务。
东哥记得当时的回答是,一个是会提升毛利润率(比3C数码好一些),一个是增加履约成本,家电的履约成本要比3C数码高,还会面临不确定的苏宁、国美竞争,对方的供应链实力更强大。当然,双方很快在当年的“815家电价格战”开打了。
贝佐斯曾说过:“打造一家成功企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努力去说服消费者,让他们购买高利润产品;另一种则是不断努力,可以承担薄利多销的成本。这两种方法都能成功,但我们坚定地走第二条路线。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你必须减少瑕疵,并保持高效。但这同时也表明我们的一种立场:宁愿以薄利多销的策略赢得广大用户的支持,也不愿是一个利润高但用户规模小的结局。”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然而,亚马逊低价策略的结果是,商品毛利润率依然能够达到20%以上,东哥认为,这是是伪低价。因为,京东的低价策略,才真是击穿底价了。至少看2011年,京东当时还是以3C数码为主,又没有其它业务,其毛利润率只有5.5%。
东哥在腾讯电商时,易迅网当时的毛利润率也差不多3-5%之间,大促时,平进平出就很好了。如果,只看前台毛利润率,不算返点,毛利润率是负的。简单的翻译就是,100块钱进货,可能95块就卖掉了。这种情况,在欧美电商肯定是没有见过的。而这种情况,这种定价策略,依然在京东部分类目在延续着。
有人说,国美、苏宁的很多商品为什么比京东便宜啊。这个容易解释,准确说是一部分商品肯定比京东便宜的,另外,苏宁国美电商的毛利润率也很低,也就在6%左右,要知道苏美的线下综合毛利润率是16%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京东坚持低价,地板价策略,毛利润率怎么就提升了?
第一个原因是,扩品类,调整品类结构。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一开始,京东只做3C数码毛利润率只有3-5%,2011年前后,京东拿了10亿美金,开始积极拓展品类,比如图书(15%+)、日用百货快消品(15%+),大家电7-8%,小家电在15%以上(苏美线下有30%以上)。
京东积极扩品类,2012年日用百货/快消品销售占比从20%提升到了35%,调整品类结构的直接结果就是2012年的毛利润率从5.5%,大幅提升至8.4%。这个时候京东还没有京东金融,开放平台业务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可以很清楚看到调整品类结构,对最终京东毛利润率构成最显著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2017年。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当然,伴生的一个现象是,京东履约费用率大幅提升,从2013年的5.9%到最高8.44%。这同样是因为品类调整的直接结果,假设京东履约费用为10元每单,手机客单价是1000块,履约费用率只有1%。而日用百货/快消品的客单价只有150元不到,而且每单的履约费用在15元以上,所以履约费用率变成了10%。所以,有媒体/投资人解读京东履约费用率上涨,京东投资物流并没有效率,并且在物流投资有失控风险。
而在京东,这个担忧从来没有存在过。此前,刘强东在《对话》节目有披露过,在2010年前,京东自建物流每一单的履约费用超过20元,而现在已低于10元。京东自建物流,随着订单密度增加,有着显著的规模效应。
事实上,2012年“815价格战”时,业界普遍不看好京东打苏宁,甚至,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都批评刘强东说,京东应该闷声发大财,不应该惊醒苏宁这头狮子。理由很简单,苏宁国美的财力更加雄厚,在家电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供应链规模优势,价格优势。
比较起来,京东要串货才能拿到家电的货,而苏宁、国美直接和厂商合作,有巨大规模优势,厂商返点更高,商品和价格上都有优势。说白了,持续打价格战,京东玩不起。
京东毛利润率能够大幅提升的第二个原因是,基于规模优势下的正常商业返点越来越高。
这和欧美零售业不太一样,在中国规模越大的零售商,能够拿到的返点和费用越多。实际上,前台毛利率没什么变化,变化的是后台毛利。从2017年开始,京东已是中国最大的3C数码通讯、家电、母婴、快消品零售商了。该给京东的返点,一个点都不会少。苏宁、国美在这方面的规模优势,现在相对基本就没有了。当然增加返点,没有供应商会喜欢。
京东毛利润率持续提升的第三个原因是,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收入。
2016年,京东服务和其它收入已经占到了整体收入10%左右。而服务和其它收入的主体是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收入等。
DonG根据历年财报整理
京东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交易总额(GMV)达到184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自营业务GMV为107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方平台GMV为762亿,同比增长43%。开放平台的平均佣金算5%,就是38.1亿的收入,广告收入假设为20亿,58.1亿接近占到整体收入的7.62%。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毛利润率,可参考阿里巴巴,65-70%之间。也就意味着说京东16.1%的毛利率里面,4-5个点是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业务贡献的。
京东账期并没有缩短,应付账款减少源于季度收入差异
具体谈一谈,上文提及的所谓“黑稿”中提到,“京东通过京东金融手段赚钱”的问题。
秋源俊二在文中提出:“2017Q1(应付账款)数据为千元;2016Q4(应付账款)数据为千元。
通俗来说,就是京东,通过把欠供应商的钱,提前还掉,换取价格折扣。这相对于供应商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
资金早早回笼,不需要一直压在京东那里,代价就是商业折扣,进货价格给予一定的优惠;
对于京东而言,通过京东金融的供应链金融,获取廉价资金,提前付给供应商,然后获得进货低价,进而成功提高毛利率。”
那么,东哥直接说结论吧。
首先,京东并没有缩短账期,2017年第一季度收入762亿少于2016年第四季度旺季销售收入803亿元,备货减少,导致应付账款减少。
如果,这哥们再仔细看一下2016年同期应付账款是千元,2017年第一季度应付账款千元同比增长41.86%,基本和收入同比增速一致。
总之,通篇文章建立在一个错误观察上。
其次,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处于绝对的谈判优势地位,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提前还钱(减少账期)来换取商业折扣。
其三,京东要提升毛利润率,直接让供应商增加返点就好了。至于即使有减少账期,比如唯品会的也有类似更友好的供应商结算政策,但和商业折扣没有关系。另外,如果京东金融想赚供应链金融的钱,当然是要延长供应商账期,获取免费资金,然后,又迫使供应商向京东金融借贷解决现金流压力。所以,前后逻辑错得一塌糊涂。
也有分析说,京东赚钱是靠压榨供应商,给供应商放贷赚钱。京东金融在第一季度贡献的收入10亿元,占整体收入的1.3%,远不及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收入,对整体毛利润率变化基本可忽略不计。
当然了,京东金融未来一定可以给京东赚大钱,也是老刘自己两年前说的话。但是,当下正处于投入期,京东金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对京东的毛利润率贡献可忽略不计,对利润影响甚至是负的。其说京东金融是影响2017年第一季度盈利的最主要原因,纯属胡说八道了。
京东持续盈利能力的一点思考
在美银美林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提及长期盈利时,刘强东并没有给出准确的预期和判断。短期波动是肯定的,尤其是第二季度618大促。但从长远来看,是非常清楚的,尤其,以亚马逊为标杆时。
亚马逊提升毛利润率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AWS和Prime会员。而京东提升毛利润率,则得益于调整品类结构、规模效应增加销售返点,以及,开放平台佣金和广告收入,以及更长期的京东金融业务收益。
京东毛利润率已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期,每年增长1-2个点并不太奇怪。从业务上,京东最艰难的时刻是2008年-2012年的时候。而从资本市场而言,最艰难的是年,京东已不需要再证明自己是否具备盈利能力。
现在,亚马逊业绩如日中天,好像从未遭遇挫折。但在2000年股灾后有几年,华尔街也是怀疑亚马逊能否生存。“2000年之后有段时间,我在分析师会议上听到基金经理公开嘲笑他。”创业起家的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回忆道。
“他们说,这家伙疯了,这家公司肯定破产’。这是我崇拜贝索斯的原因之一,我也经常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投资的企业的创始人。现在每个人都会说想成为贝索斯;但在那段‘死亡谷’时期,贝索斯面临无比巨大的困难。是他穿越艰险、到达彼岸的顽强意志最终使华尔街继续给亚马逊机会。”
2017年,我们进入新零售和消费升级时代。那么零售行业是否会迎来一个显著的发展裂变?我们的消费体验又有了怎样的变化?资本为何纷纷下注新零售?这是存量市场的厮杀还是新增的市场需求?未来3-5年智能技术+零售的应用是否会翻天覆地?一切答案尽在日亿欧主办「」,我们将邀请投资机构大佬、知名企业高管和创业精英共聚中国大饭店,围绕「新零售」、「新服务」、「新消费」等不同维度,洞悉新零售和消费升级未来!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78篇文章&&|&&346,951次浏览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解决用户问题才是根本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深扒京东财报,是美化报表,还是出了大招?
戏言戏语:
拨开层层迷雾,给你解开京东财报的秘密。调戏财报将成为戏哥的另一个拿手好菜。
最近,某媒体报道了京东财报收入提高是因为“京东毛利率的提升,是由于我们提前结账导致供应商的返点提升。”被京东相关负责人说缺少零售常识,事实是怎样的呢?
前段时间,京东发布了2017年一季度财报,让人惊讶的是,仅此一个季度的净利,居然超过了去年全年?
财报显示,京东2017年1季度净利14.37亿人民币(若无特殊说明,下文数字均为人民币单位);可是2016年全年,京东也才净赚了10亿(那也是京东首次扭亏为盈)。
一季度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京东突然大幅盈利?好奇的不只是调戏电商,还有美国的证券分析师们。
上市公司发布财报后,公司高管例行会与分析师开电话会议。京东CFO黄宣德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解释,京东一季度的市场营销投入较少,另外一些新战略项目的成本影响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显然不够有说服力。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调戏电商扒出了京东的英文版业绩公告(市面上的中文报告都信息不全,且都注明以英文为准,不如直取源头数据),终于找到了京东盈利的关键指标——14.37亿的净利,就源自这1.7%的下降。
假设一:营收拉动了利润增长?
净利是有严格计算公式的,无非是公式中某(几)个元素变动,导致结果变化。排除错误的假设,剩下的就是真相。
首先,我们假设,是否京东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导致净利水涨船高?
但看财报,无论是GMV(图1)还是营收(图2),一季度都并无特别之处。实际上,GMV和营收在40%左右的稳定增长中,增速还有所放缓。这说明,GMV和营收并非导致大幅盈利的关键因素。
从财报披露的利润率,我们也可以否定该假设。
一季度,京东利润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1.9%。如果按照京东2016年的利润率水平(0.4%)计算,一季度762亿的营收,仅能创造3.05亿的净利润;若按去年同期0.4%的亏损率计算,一季度别说盈利了,还会报亏3.05亿。
按照京东CFO黄宣德的解释,一季度市场营销投入少,年初很多成本影响未体现,那么去年一季度也是同理,为什么去年在营收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净利却是报亏呢?
这说明,京东2017年一季度的大幅盈利,有其特殊原因。而且是源于盈利能力的变化。
假设二:非主营业务美化了报表?
京东版块众多,到底是什么业务的盈利贡献了这次的好业绩?我们二度假设,是京东金融等非主营业务偶然推动了净利增长,美化了报表。
从京东的版块营收报表中,可以看到,新业务(项目栏的第二项New Business,此项囊括了来自京东金融、新达达、保险及科技投资的所有收入)全加起来也不过19.32亿,仅相当于商城业务收入的2.6%。
在扣除板块间支出后(主要包括京东商城付给京东金融的服务费,以及为新业务承担的推广费),2017年一季度,非主营业务实际为京东增加的营收,仅有11亿。
也就是说,除非这些非主营业务是100%的利润率,否则靠11亿的新增营收,不可能达成京东一季度14.37亿的净利。
虽然报表没有具体透露京东金融、新达达的营收利润,但众所周知,这几个板块目前非但不能贡献利润,还需要京东集团的大力扶持。所以,非主营业务显然也不是京东利润大增的原因。
那么,就只剩主营业务了。
假设三: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挤出了利润
经过排除法,利润的来源指向了京东主营的商城业务。我们再次假设,是规模效应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率,最终挤出了利润。
但运营成本包括的项目众多,具体从哪些地方挤,在数据背后,京东都在哪些地方发力,才是更有价值的结论。
下面是京东运营和收益综合报表部分截图,从划直线的两个数字结果:2016年一季度运营亏损8.65亿,2017年一季度运营盈利8.43亿——可见,商城主业的扭亏为盈,是京东本季度大幅盈利的真正原因。
这个扭亏为盈是怎么实现的呢?需要从这两个结果往上推导。
首先,是商品成本(图中划波浪线的Cost of revenues)的降低。
2016年一季度,京东539.70亿营收对应的商品成本是462.13亿,商品成本占85.6%。而2017年一季度,762.26亿营收对应的商品为639.90亿,商品成本占83.9%。相比2016年同期,降低了1.7%。
别小看这区区1.7%,根据2017年一季度的营收规模,仅因这1.7%的商品成本下降,就挤出了12.96亿的利润空间。
商品成本的降低,显然源于京东议价能力的增强。不仅是针对流通商品,京东可以拿到最优惠的进价;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京东的定制(包销)商品越来越多,仅在3C领域,京东就联合上游供应商孵化包销了一体机、游戏本等细分品类,包括华为、诺基亚、一加等手机品牌也选择与京东独家合作。
京东CFO黄宣德在分析师会议中也透露,2017年第一季度,京东自营业务毛利率提高了逾100个基点(即1%),而且这种情况已至少持续了四个季度。
其次,是履约成本(图中划三角符的Fulfillment)的摊薄。
2016年一季度,履约成本占营收8.35%,到了2017年一季度,履约成本占营收比率降低到7.68%,降低了0.67%。按照本季营收规模,对应5.1亿的利润空间。
履约成本的下降,源于客单价的上升。据黄宣德介绍,因电子产品销售占比上升,同时日用百货(快消品)的平均订单金额也有所提升,京东商城的客单价持续上涨,摊薄了每单的物流、客服等履约成本。
京东还有多大的盈利潜力?
作为董事长兼CEO,刘强东也参加了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虽然回答的问题不多,但他透露了一个关于京东盈利空间的关键信息。
2017年一季度,京东净利率实现了1.9%的突破,对比行业内最主要的线下零售商3%-5%的净利率,刘强东表示,“从长期来看,京东的净利润率水平会超过任何一家线下零售商”。
以京东目前的营收规模,这将是百亿级的净利。
刘强东的底气,来自京东优于同业的运营效率,其整体费用比率相比竞争对手仍有5到6个百分点的优势(其中就包括刚才分析的,2017年一季度,商品成本和履约成本的下降)。这使得京东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同时确保利润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文丨调戏电商记者 木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调戏电商会员招募啦!一个有梦想的人走的快,而一群有梦想的人走的远,走的稳。
调戏电商深耕电商报道三年多,为会员提供行业深度解剖案例,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池!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沪高铁盈利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