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赏的创业者,假如我是一名创业者,什么是方毅 连续创业者

下一篇:上一篇:HI,以下是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如果《2016马云创业语录,马云最激励人心的句子》这篇文章还令你满意,欢迎一键分享到你的QQ空间、微信、微博!不论是否满意,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需要更好的文章,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补充!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手机号/邮箱已经存在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密码
60秒后再获取
验证码错误
还不是会员?
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密码
30天内免登录
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图片验证码
60秒后再获取
验证码错误
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密码
投资人最看重什么?听听这13位知名投资人是怎么说的
来源:36氪
作者:达达
编者按:投资人比较欣赏那些有决心、执行力超强、善于管理和沟通并对自己的公司无所不知的创业者。
在决定是否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时,投资人究竟最看重创业公司和创始人哪些方面的东西呢?相信这是所有创业者都非常好奇和关心的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数十位知名投资者在 Product Hunt LIVE Chat 里对有关投资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们筛选了 13 位知名投资人对投资中不同问题的看法,在本文中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希望对创业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Q:对于一家早期创业公司而言,在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之前,你最关注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A:对于一家早期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公司团队了。我们一般投资的都是早期创业公司,这类公司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一般一般都要花 6-10年 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出错,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确保公司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决定是否对早期创业公司进行投资之前,我们都会很很多的时间去考察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团队成员的情况。(Venrock 的合伙人 David
Q:对于一个 20 来岁的公司年轻创始人而言,有没有创业行业的从业或创业经验是否很重要?创始人的相关经验是否会影响你的投资判断?
A:其实在我看来,之前在相关行业的就业等经验等经验有时甚至会成为创始人的一个障碍。最好的创业想法通常都是不走寻常路的想法。根据我的经验,那些在某一个领域已经深耕细作了很多年的人很难在其中找到颠覆性的机会。亚马逊的创始人之前就没有图书行业的从业经验。AirBnB 的创始人之前也没有做过酒店等相关行业的工作,Uber 的创始人之前也不是出租车司机。(First Round Capital 合伙人 Josh Kopelman)
Q:如果让你有一句话描述什么对你的投资决策影响最大,那么这句话会是什么呢?
A:团队,团队、市场、团队。(Upfront Ventures 的普通合伙人 Mark Suster)
Q:看了这么多项目展示和公司后,在面对新的创业想法和之前从未见过面的创始人时,你如何避免让自己变得愤世嫉俗、一味地去给人泼冷水呢?
A:在风投界,这是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问题。作为一个创投界的人士,我想你有一点盲目乐观的,这是必要的,否则你怎么怎么能从如此多的机会中辨别出能真正改变世界的机会呢。然而,在风险投资行业,你见的大部分公司未来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你必须保持一定的理性,既要乐观也要实事求是,知道创业公司成功是多么不容易。我认为,为了发现那些未来能有所作为的特立独行的创业公司,一定要保持乐观的精神,这一点很重要。我自己经常回想起当年Twitter、Facebook、Uber、AirBnb 这些公司第一次做项目展示时是什么场景。在当时,这些公司在外人看来都是很傻和没有前途的。正是因为这样,才督促我去持续寻找那些下一个 Twitter、Facebook、Uber 和 AirBnb。(Redpoint Ventures 的合伙人 Ryan Sarver)
Q:除了别人介绍的项目之外,你平时主要通过什么渠道寻找投资机会?
A:别人介绍的靠谱项目是 VC 很重要的寻找投资机会的渠道,我也鼓励那些创业者主动去寻找投资自己所在行业的 VC 并做项目展示。此外,我发现社交媒体也是一个和创业者交流的非常不错的渠道。此外,我还会看一些创业者写的博客,这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这个创业者。(Venrock 合伙人 David Pakman)
Q:在考虑是否投资一个创业者时,创始人身上的哪一个品格特质是你最重视的?
A:创始人对自己开发的产品的痴迷。他 / 她是否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产品中?如果是的话,那就太好了。(Foundry Group 的常务董事)
Q:创业要想成功,你觉得最重要的因素什么?
A:要做一个你认为至少可以做 10年 的项目,此外,在用人的标准上坚决不能做任何妥协。如果有哪个员工不适合公司或是工作做不好,一定要尽快开除。一个糟糕的团队是创业失败的首要原因。(Homebrew 的合伙人 Hunter Walk)
Q:对于单打独斗没有合伙人的创始人以及非技术创始人,你怎么看?
A:如果你不找合伙人和你一块干的话,那么你必须要足够牛逼。我们找的并不是技术创始人,我们希望能找到能做到下面几点的创始人:(1)开发产品(代码或视觉设计)(2)市场和销售(3)管理和带团队我们在寻找那些能在上面几项中的一项或多项非常擅长的创始人。(500 Startups 的创始人 Dave McClure)
Q:对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而言,你认为他们应该在哪方面投入最多的精力?
A:创业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确保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要做一款人们真正需要的产品,不能闭门造车。除此之外,其他诸如文化和管理之类的东西都是次要的。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Andreessen Horowitz 的联合创始人 Ben Horowitz)
Q:创业者要想从你这获得投资,他至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A:在听过创业者的项目展示后,我会思考此次投资的潜力。当我和朋友谈到你的创业想法时,我希望这个想法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然后我会深入了解创始人之前的哪些经历让他决定创办这个项目,它们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关联。我想知道创业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这个驱动力必须足够强,想解决的问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搞定。我更倾向大的亦或是新兴的市场,因为我是市场驱动型的投资者。创业者必须能够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或是能重新挖掘一个足够大的新市场。(Haystack Fund 投资者 Semil Shah)
Q:你是如何评估创业者身上的能力特质的?如果创业者的能力特质和你们投资机构的要求相吻合,他们如何才能找到一个特定的投资人呢?
A:我比较欣赏那些有决心、不轻言放弃、执行力超强、比较灵活、善于管理和沟通并对自己的公司无所不知的创业者。我经常问我的团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凌晨 1 点接到一个创始人的求助电话,你是否乐意接起电话并为对方提供帮助?& 这是我们团队评估自己是否足够勤奋的方法,其实方法有很多,不过最后都是通过问一些问题进行评估。不过我们不会仅仅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们会向了解这个创业者的人或是曾与之共事的人去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情况。
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者,我建议可以从各个渠道入手,各种活动会议、甚至电梯间都是不错的勾搭机会。我经常会接到一些创始人冷不防给我打的电话或发的邮件,对于这些主动上门的项目我们都会认真对待。不过我有个建议,对待这些创业者要友善一点。(Sound Ventures 投资人 Ashton Kutcher)
Q:那些最成功的公司里有哪些共同的特质 DNA。换句话说,你认为 Facebook、Apple、Google、Amazon 等公司为什么能取得今天这么高的成就?
A:这些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非常伟大的创始人。在创业早期,这些公司的几乎所有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认为他们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他们所做的每个决策都是基于:这个决策能否让我们离改变世界的目标更进一步。他们并不会特别在意短期的利益得失,比如亚马逊,公司前期很多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他们并不在乎,因为他们志在未来。此外,他们凡事都以数据为依据,而不是凭空设想。(Greylock 的合伙人 Josh Elman)
Q:如果让你给那些年轻、缺乏经验的创业者一句忠告?这句忠告会是什么?
A:不要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你不热爱、不痴迷的事情上。(Foundry Group 常务董事 Brea Feld)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新闻排行榜火山石资本章苏阳:我给连续创业者打负分
财经天下周刊
[ 亿欧导读 ]
“我觉得,一件事情坚持3年是比较正常的,但如果坚持10年,那这个性质就变了。这一性格特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我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我跟他们比的话,这个差距比较大;他们碰到的那种困难是我们碰不到的,他们也要比我们伟大得多。”
火山石资本创始人章苏阳,国内著名风险人。1982年获上海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数年间于德国、华东师范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进修或就读企业管理、国际金融、EMBA等课程。曾任上海贝尔公司中央计划协调高级主管、上海电话设备制造公司副总经理及上海万通工业公司总经理。1994年加入,任合伙人。2016年4月,从IDG资本退休,两个月后创立火山石资本,关注医疗和TMT领域投资。在IDG工作期间曾主导投资携程、如家、汉庭、易趣网等众多知名公司。
23年,从如履薄冰到风生水起
很多人以为我是在1994年进入IDG资本(下称IDG)之后才开始做投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在进入IDG之前,在上海万通工业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时候就开始做投资了。但那时候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因为在1993年的时候,市场上还没有互联网公司,国内“上天入地”的行业也不让投资,所以民营投资公司唯一能够进入的领域就是工业领域。我们当时在万通主要投资偏技术类的公司。
但我在IDG的前3笔投资都失败了,每个项目投入20万美元,3笔共计60万美元,最终有20万美元打了水漂。在上世纪90年代,20万美元是一笔很大的数字,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没什么缓和方法。我当时心里十分焦躁,有时候会睡不着。
IDG是合伙人机制,原则上说,哪怕几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赚钱,我们也可以拿到分红。所以从个人收入上看,我不见得因此收入就会降低,但这几个项目的失利让我很自责。那时候,我们开玩笑说,如果自己投砸了一个项目,就跑到洗手间,自己抽自己耳光。
实际上,这3次失败都是被骗了。用“骗”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因为并不一定是合作伙伴主观上想来骗我,主要原因还是体制问题。
当时IDG刚刚进入中国,还是一个合资公司,50%的资金来自国内,另50%来自美国IDG。按照当时的法规,合资公司投资的公司也必须是一个合资企业,而且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25%。
也就是说,要通过IDG的投资让该企业的外资比例达到25%,那我们的投资股份要达到该公司总股本的50%才能满足这个要求,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此外,当时还有一个政策规定,投资公司不能直接和自然人成立公司,只能和自然人成立的公司合作。于是当时的3个项目都是我们投资50%,某个自然人成立的公司再投资50%,这样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对于这个自然人来说,这个合资公司只是他原公司的一部分。
从利益上讲,他们最主要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原本成立的公司上。原公司如果赚1块钱,则全部归他自己所有;而合资公司赚1块钱,还需要给IDG分5毛。利益重心不一样,导致最后这几个合资公司永远不可能赚钱。
我投资的第一个高收益项目是邵亦波的易趣网。我说的高收益是指盈利超过10倍的收益。我是1999年投资他的。事实上,虽然IDG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做投资,但前几年都是在积累,真正步入正轨,能够投出好项目那是1998年以后的事。
我们投资易趣网的金额并不多,只有几十万美元。投资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我就是看中了邵亦波这个人,另外他们做的事在美国已经被证明了。那时候eBay在美国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中国人很喜欢这种对比的、倒来倒去的事情。
邵亦波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是那种你一眼就能看出的聪明。他的过往经历也非常优秀,一直行走在一条比较规范的道路上。另外,他还是一个有品味的人。我说的品味是指他对做的事情的品味,能够表达出自尊和欣赏的感觉。
易趣网当时在上海。当时是熊向东(前IDG资本投资总监,现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介绍我和邵亦波认识的。我还记得熊向东当时和我说,这个人挺好,你一定会喜欢的。
于是一天下午,我们就约在南京路上见面,一起吃了点馄饨。聊完之后,我给周全(IDG资本管理合伙人)打电话说,邵亦波明天飞北京,你们可以在北京聊聊。第二天他们聊完之后,我和周全通了个电话,就决定给邵亦波投钱。从我见面到决定投钱,总共就20几个小时。我们后来笑称,这个决定时间比当年解放天津的时间都短。
当时易趣网也就刚刚做了几个月。我们最后在邵亦波家附近,在衡山路上一个名叫“耕读园”的茶室里签了合同。他当时穿着短裤就过来了,特别随性。后来,易趣网卖给了eBay,IDG从中获取了近20倍的收益。
其实我们当时投资携程、如家等公司,做决定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因为当时IDG的人也不是很多。上世纪90年代末,IDG总共20多个人。人少,决策机制就很快。决定一个项目,也就是打打电话、通通气,大家感觉可以就做决定了。比如投资携程的时候,周全到上海出差一趟,他和携程的创始人开了一个会,我们就碰了个头,就决定可以投资了。
第一轮投资携程的时候,我们投了43万美元,投如家的时候也只有200万美元,数额都不算很大。
2003年投资如家时,他们只有六七家店。我们是第一轮的投资人,之后又连续跟投了两次,直到他们上市,我们才逐步退出。
投资携程主要看中他们4个人都是强人。他们4个人中,除了范敏之外,其他3个人我是早前就认识的。4个人原来的背景都不错,而且相互之间可以互补;另外,他们切入的这个领域,在国外已经有先例,并且国内潜力很大。
携程做订房、订票,这些生意此前已经被证明是可以做成的。当时国内大概有几千家负责订房、订票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盈利的,所以携程的商业模式早就被证明过了。从某种角度看,与其说携程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倒不如说是管理上的成功。携程的贡献是,第一次在中国把订房、订票做成了一个产业。
当时做IDG,最大的困难不是项目太少,而是体制上的限制,甚至IDG在上海成立投资公司也是特批的。按照当年的法规,为了防止国外敌对势力通过合法的方式来资助国内的敌对势力,外资投资公司不可以在国内自由注册。
要成立外资投资公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比如该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过10个以上的企业,或者在中国投过资产超过10亿元的公司。所以当时能在中国投资的外资公司,大部分都是大公司的子公司,像英特尔、IBM这样的。
因此,IDG在上海设立的投资公司,如果想投资南京的某家公司,需要先得到上海工商局的批准。工商局出了证明,我们才可以到南京投资。所以我们当时的选择余地不大,真是有钱都投不出去。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当年的情况,讲起来有点儿天方夜谭。
IDG当年的3个投资公司,主要是跟政府合作的,所以在公司注册地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以特批的形式完成的。比如北京IDG当年和北京科委合作,而上海IDG就是和上海科委合作。有这样的渠道,所以投资还可以进行。
这种状况到1998年前后才逐步开放。就政策的开放、投资环境的改善而言,我觉得这些年中国确实进步了很多。
发现优秀者的共通特质
在IDG工作期间,我觉得投得比较成功的公司大概有十几个。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上市公司,如携程、土豆、如家、汉庭、康辉骨科、九安医疗等。其中回报倍数最高的应该是好耶,这个应该有65倍左右的回报,如家也有50多倍的回报。
2000年的时候,IDG大概有1亿左右的美元基金。单个项目投资金额一般不超过基金的10%。IDG能够投中一些优秀项目,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合伙人都有比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知识——这是一个严肃的团队,我们7个合伙人,每一个人在行业都名列前茅,决策能力强;二是决策灵活。
做早期投资就是投人,而考察一个创业者,除了大家普遍都看重的比如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要强以外,我看重的:第一,创业者要遵循商业道德;第二,创业者要有雄心壮志,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第三,创业者要负责任,要对用户、股东、员工都负起责任;第四,创业者应该是精神比较健康的人。
很多创业者虽然也很坚持,但他们是带有偏执的坚持,这也不好。我希望创业者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那种理智的积极。有些人比较疯狂,我不赞成。
我会通过交谈来了解以上信息,所以我聊天的话题很宽泛,一般这种话题会聊1~1.5个小时。对于有兴趣投资的公司,我们要求至少见两面,否则不能做决策。
除了上述对人的标准之外,我们对于这个公司也有标准,主要是看该公司能否做成“机构”。举个例子,假如某公司的年利润已经有1000万元,我在和他们CEO聊天的时候,他们的财务、人力、市场等部门员工纷纷过来向他请示,那我就会在心中为他们减分。这样的公司肯定不是一个机构,这就是一个人的公司,没办法做大。
此外,还需要看这个公司是否有战略规划。有战略的公司要比没战略的公司格局大,路也要宽。比如易趣网的邵亦波,他的战略就做得非常好。他当时递交给我们的可行性报告,展示的逻辑非常清晰,即使放到现在看,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样本。
另外,在评判一个商业计划书时,我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有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是否能非常干净清爽地将这个事情讲清楚。现在很多的BP里面,充满了各类高大上的形容词。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减分举动。
做投资的这20多年里,我们从同伴、创业者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汉庭创始人季琦。我和季琦在他们创立携程之前就已经认识,那时候他还在北京中化英华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任华东区总经理。他那个时候就整天想创业这些事,很敢折腾,能闯,不认输。
而邵亦波做事喜欢以正规的方式来做,因为他有美国教育背景;而其他创业者不一定要按照规范,他们认定这个目标就不放松,但随着路途当中的变化,他们也会采取相应的变化。这种做事方式的差异,各有各的好处,不过最终这些人都做成了。
我喜欢那些原来做过企业并且成功的人,但我不太容易接受别人自称连续创业者,因为连续创业者绝大部分是失败的多。我更喜欢连续成功创业的创业者,而不是连续创业者。如果有人自封自己是连续创业者,我内心会给他打负一分。
优秀的创业者都有一些珍贵的品质,比如坚持。像江南春,我认识他十几年了,他从大学时候就开始创业,直到今天一直保持那么高的热情没有改变,还是非常努力地工作。他就一直朝着一个目标走,有在这个领域做成一家大公司的信心。
我觉得,一件事情坚持3年是比较正常的,但如果坚持10年,那这个性质就变了。这一性格特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首先,我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我跟他们比的话,这个差距比较大;其次,他们碰到的那种困难是我们碰不到的,他们也要比我们伟大得多。
江南春的分众传媒,模式是自创的,国外没有。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只有两家是自创的模式,一个是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另一个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其他企业多少都可以在国外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
马云1999年为阿里巴巴寻求融资的时候,我找过他。他在那段时间见过十几家投资公司,包括软银、高盛等知名投资公司。
当时是我对接的马云,因为他在杭州,我在上海,距离比较近。但真正面谈的地点却是我们在北京的办公室。那时候IDG的办公室并不像现在这么漂亮,也就是北京的3间“破”房。那时候的马云,就像现在一样,是一个气比较盛、特有信心的人。他到我们办公室,先四周环视了一眼。我当时就想,他估计心里在嘀咕:就这3间破房,还想投资我们?
那是阿里巴巴的A轮融资。我们准备为阿里巴巴投资300万美元,但确实没能投进去,马云没接受我们的投资,我觉得可能是IDG当时不够有名气吧。现在看,对我们来说,这是件很遗憾的事儿。
我今天看到马云的讲话方式,还会回想起1999年我见他的样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气场、讲话方式和我当年见他的时候一模一样。
他的创业热情和当年也没什么两样。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始终保持着这种精神,很不容易。这种创业者,不是一般的创业者。很多创业者做到3亿元估值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是大公司了。
从“老牌基金”到“老新基金”
虽然错过了阿里巴巴,但好在我们投了腾讯和百度。BAT3家,我们投进两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所以没投进阿里巴巴是一件憾事,但也不能所有的优秀公司都被我们投中。
腾讯和百度,我们投得都比较早。1999年,我们投了腾讯A轮;2000年我们投了百度B轮。百度就稍微好一点,我们是到他们上市之后才退出的,收益倍数比较高。而腾讯就比较遗憾:1999年,IDG投了腾讯100万美元,但我们卖得也比较快,大概投资1年左右就卖出了,因为当时有个机会。这笔投资有超过10倍的回报,净赚了1亿人民币。
现在看,在2000年前后卖掉腾讯股份,是一个显然的错误,也有很多人评论说搞不明白为什么IDG当时卖掉腾讯。但在当时,1亿人民币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我们IDG的这帮人,都是穷人出身,我们都没见过大钱,觉得这些收益已经很不错了。这不是谦虚,那时候IDG的合伙人都不是赚了大钱后来干这个的富豪,包括熊晓鸽那时候也是一个穷光蛋啊。
我说的穷人不是说大家都是草根,而是说大家以前都有正儿八经的工作,在行业里都有一定的位置和技术。比如,周全是光纤专业博士,曾获两项NASA奖,是一个管理人员;我本人是万通上海公司总经理,此前是520厂的副厂长。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过被社会认可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都是没背景、没资金的穷人。
从2015年开始,IDG逐步战略转型,做更多偏大型的投资。当然我也做过大型投资,但我个人实际上还是对早期投资、对技术相关的新兴公司感兴趣。但是我在IDG早期投资部门工作很久了,我不希望让新人觉得我们这些老人还把持着这一块业务,不让贤,他们很难接手。从这个角度看,我个人退休是最好的方式。
这个决定是我主动提出的。虽然我不是IDG里面年龄最大的,也没有到退休年龄。我一直是做了决定就不会犹豫。当然我和IDG的关系还是非常好,我现在还是IDG医疗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委员。
从IDG退休后,我和其他同事成立了火山石资本,分人民币和美元两个基金。人民币基金的规模在15亿元以上,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总计不超过4亿美元,投资以A、B轮为主。现在IDG也是我们公司的LP,火山石的3个合伙人,也都是我IDG时的同事。
实际上,现在火山石资本和IDG的定位差不多。我就是希望做一个还关注新兴公司的VC。我们现在用的风控系统、基本文件都和IDG用的差不多,我们把那些移过来就行。
火山石资本现在主要关注新型医疗行业和偏技术的TMT领域。我们希望火山石资本是一个跨界的模式,比如医疗和AI的结合,或者互联网和医疗的结合等。因为我们的经验都已经积累到这个程度,越是跨界,我们越有优势。如果把这些不同行业放在一起,我们能够投进去的可能性更大。
现在我们投了16家公司,里面有方面的GEEK+、医疗健康领域的健客、吉因加gene+等,大部分是细分行业内的前两名。
我2005年参与创建了IDG的医疗投资板块。在IDG,我大概参与了20多个与之相关的项目,所以我对医疗行业比较熟悉。现在在医疗行业,火山石资本主要关注新医疗等领域。比如我们关注基因检测确诊病症的发展,而以前这都需要医生通过“望闻问切”、仪器检测,再结合个人经验来确诊。
做火山石资本,我们就是希望能够投资一些优秀的公司,帮助它们成长。但是我们对于赚钱还是很迫切的,我们希望能为LP赚更多的钱。投资速度还是比较匀速的,现在平均每天看4个项目。
像我这样的投资界老兵创立的基金,我称为“老新基金”。我们这些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就是2000年和2008年的那两次低谷。这些老兵有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实际上失败的经历很重要。比如,我现在的心态就比当年好了许多,知道如果一个项目亏钱了,就要从其他项目把它补回来。
王尔德有句话: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解决用户问题才是根本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根盛通 创业者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