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物流车队队用什么车比较好啊

物流“大车队”有哪些机会?
近两年关于大车队的模式与运营讨论非常多,这也是物流领域继“货”的模式与创新转型升级之后最热门的话题了。
的确,物流领域四个核心要素就是“人、车、货、场地”,当然后面又附加了“科技、资金”,也就是说物流已经从20年前的草根行业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了。
对大车队一直很关注,不仅仅是我在安能当时掌管公司从一台车起步到现在近3000台车运力的采购和管理体系的搭建与运维,也不仅仅是因为我现在做的雷励金融 — 卡车金融服务商,而是对于大车队这个模式或者生态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些看法或者思考与各位探讨。
首先,为什么大车队现在这么热?我们扫眼看去,在物流领域的模式与技术创新其他几个要素都已经资本重金押注,我们在物流雷达图里扫描一下:
快递类:顺丰、邮政、通达系(含百世汇通),所谓7大家,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占据中国快递包裹量的70%以上,这是一个高度集中并且规模经济极其明显的行业,尤其是加盟模式的通达系在成本管控以及分享经济模式方面达到极致,当然直营模式的在产能投资规模与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可以释放较好的投资收益。况且这几家企业在自身经营能力较好的情况下还获得了巨额的资本助力,在科技应用方面已经走到行业前列。
零担类:安能、德邦、华宇、佳吉等几个全网型快运企业,这新老四家,通过长达20年的运营积累,加上后来的安能在组织模式创新下,激活了千万个体货运人的创业热情做到了后来居上,也获得了资本的持续关注和青睐,并且在资本输入、技术升级方面不惜重金投入。
场地类:场地分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仓储型,以普洛斯、宇培、易商、宝湾为首的几家基本占据了中国标准仓储业供应商的70%,并且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另一个是以传化公路物流港为样板的专线运营为主的园区,据官方报道在未来5年将全国建成160个互联互通的职能互通园区。而这些都是重资产运营的模式,绝非一般企业可以进行赶超或颠覆。
O2O本地配送类:新美大、新达达、百度外卖,甚至滴滴货车、58到家等这些围绕本地生活类的社区配送都是携天量资金以及强大的算法技术为核心能力,在同城配送领域杀得天昏地暗的同时已然将这个领域的壁垒打得滴水不进;当然这个领域的切入主要在场景获得,以及围绕“闲人、电瓶车”起步到专业的“骑兵”职业化队伍,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同时,也正在觊觎同城快递的蛋糕,当然传统的快递巨头顺丰已然觉察并有所动作。
还有围绕“货”做文章的,比如各大电商平台,以天猫、京东及各垂直类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企业,都是携“货”以令诸侯。在物流或供应链领域的模式与组织创新方面,当然还有阿里、京东在资本与技术非常强大的背景下,都在围绕采供销、仓运配的布局落子。那么具体到大物流领域,在以“货”为入口控制的快递快运、大型电商平台企业,会有多少肉是给大车队的?我看几乎没有太大可能,即便给你,也就陪太子读书,你对价格和账期没有任何话语权,而且资产全压在你大车队手上,因为运输成本对于你的上游甲方来讲是个可以被压制的成本结构,现在甲方对乙方车队都是采用成本定价法招标了,甲方管理人员比你车队老板还懂卡车成本结构,你指望还有什么空间? 你顶多也就一个包工头,司机就是苦力了,想在这个里面玩出具有大资本溢价的商业模式暂时看不出什么机会,况且这些财大气粗的甲方快递快运企业在货源、科技、资本力量到位后,加上现在公路条件好了、又不超载、卡车质量也不错、科技管理手段也跟上来了,自己玩自嗨弄个直营车队把往返线路做完,剩下些单边车你去玩吧(机会或许就在这里)!这是德邦物流、中通快递的典型玩法,而且有很好的效益产出,我们伟大的崔维星总裁讲过:一个不会管理车队的物流人一定是个不及格的老板,我认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车队和物流都讲究精益管理,车队都不会玩,玩物流(运输)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切入大车队的方式有很多种,围绕大车队这个模式,有很多人在尝试,并且也有不少企业拿到了投资,包括最早起步的拓普旺、风投正劲的志鸿物流、则一货运、狮桥大车队以及最近成立的众卡大车队等等,规模一般在千台上下;至于同城配送的就更是不计其数,高峰期甚至超过500个APP都是围绕货车做文章,冀希望于通过技术的力量救广大司机于水深火热之中。大车队的含义体现在这三个字里面:
首先是“大”
你的运力池里面到底有多少车?车型的丰富性、车辆的覆盖区域、车辆的数量级有多少?对这个大我没有具体的概念,因为中国的实体车队最大的也就不过千台,然而这些平台企业都是号称上百万的卡车数量级,你要把这些车分层分类做好展示,这些规则引擎如何设立?如何让客户瞬间匹配到合适的车源?
第二就是“车”
暂且不论这些车是不是你的产权车不重要。而是你对这些车的掌控力到底有多强,就是粘性如何?平台能为这些车带来什么?带来的这些增量对司机有多大吸引力?同时还要如何去防止竞争对手之间的各种竞争导致的车源流失?如何与线下的“黄牛”信息部人员争抢车源货源?所以综合起来讲“车”的环节就是你对车辆或者司机的影响力到底如何?
第三就是“队”
队就是组织化,“队”就是要呈现出有规律、有流程、有产品、有交易、有体验、有承诺与担当的组织化的车队。没有这些都谈不上“队”,顶多只是凑成一伙。
虽然大家都认识到了互联网只是工具,各种APP也只是工具,但是工具的前提条件是要将供需双方的逻辑要足够清晰有条理的产品化出来,如果只是把大家凑在一起上线了,估计还是没有办法成为大车队的。
另外大车队的存在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货源来支撑,否则大车队也会散的;生意场上不要讲情怀,尤其对于司机来讲,只要你给他利益,不管是给他业务还是补贴,只要你给,他会爱上你的,问题是你能给多大,给多久?如果上线后解决不了货源为司机创造收益,同时也没有补贴的话,立马掉头卸载一分钟不耽误。说到头搞大车队是先要搞定大货源,而且还要价格合适的货源,货源在哪里?信息部?黄牛?大三方货主?厂家?都是,你打算抓哪一个?还是都去抓?如何抓?货主需要什么?货运中介需要什么?在“司机、中介、货主、收货人、平台”五个角色中寻求最大公约数作为切入点或许是一条口子,否则哪一个环节掉链子,都有一万个理由说你这个产品不行。其实这五个环节里面看似好像只有“中介(黄牛)、平台”是中介,只是一个传统的中介在收费,新来的中介好像不收费而已,现在互联网讲究去中间化,但是要想想去掉这个传统的中间化后,这个新来的中介除了没有收这200元一个车的费用后,是否帮助司机创造了201元的价值或者收益,同时货主和收货人的利益和体验没有得到伤害的同时而且体验更好了。
似乎现在很多车货平台也意识到了“黄牛”的威力或者价值,转而讨好他们并冠以“经纪人”,当然最终怎么发展布局不是很清楚,但是在互联网化后多了“平台”自己这个中介是肯定的,如果平台要想活下去,似乎只能从别的路径寻找赢利点,于是乎各类车货平台就开始转型或者增加新项目往交易方向走做三方,或者往卡车后市场方向走,甚至往物流金融方向走?无可厚非,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只要没有下牌桌都不能叫输,当然这要资本的力量和耐心。
我觉得在当下这个环境以及各种力量的聚集反应,各种创新模式的大车队往这两个方向走还可能有机会:一、互联网车队:从纯信息撮合平台转到交易平台,必须要担当起一个三方大车队的功能(我们都拿罗宾逊做参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罗宾逊是个三方企业),想撮合一下赚钱这条路太难;二、传统实体车队:谨慎追求往返稳定的线路,这种线路要么利润不高,要么不长期,如何打造并构建一个全国协同的单边车网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有本事的可以玩个“传统车队+互联网”,但不是现在这种玩法了,才可以真正玩转“大”“车”“队”。
不要问为什么?我曾经是甲方,也曾经是乙方,将近20年不曾离开。至于大车队要不要玩重资产,我觉得问这个话就有问题,运货这个玩意难道你可以ENTER键一下去货就走了?!不管资产权益在谁那里?只要你玩大车队,不管是互联网玩法,还是传统车队玩法,你轻不了!
最后一句,千万不要把你认为的痛点强加到用户身上,还有这个用户不止一个,整个链条都满足你玩不起,得罪一个你都死得快,所以切中要害需要功力!
来源|V鬼老二V
作者:刘海燕 雷励(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微信)
wlzhangwen
解读物流前沿概念 关注物流发展动向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怎样才能管理好物流车队?
怎样才能管理好物流车队?
服务于物流业的人,都比较关注物流车队管理方面知识。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物流车队呢?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车辆的走合期新购货车在前面3000公里左右称为走合期,这个时期的汽车就好比婴儿一样,需要特别小心。一是这个时期要安排优秀司机来开,二是要轻载(最好在额载的50%以内),三是要低速。关于这个问题,大的车队或者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但一些小单位往往会不注意。2、车辆的维护保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重要也很专业。技术方面,暂且不谈。现在只说一个问题,就是车辆的维修保养谁来做?日常保养(加水、加油等)当然要司机做,而且要制订一个具体的日常保养项目和要求,并考核到位。很多车辆大的机械事故就因为这方面没做好。除了日常保养外,其它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由谁来做就很有讲究了。目前,各家有各家的规定。通常来说,车辆数在10部以内,公司不必聘用专人来做,可全部委托修理厂;车辆数在10至30部之间,就一定要请几个专职人员来做,大的修理仍委托修理厂;30部以上可考虑组建修理厂,修理厂的规模具体而定。3、车辆的卫生包括车辆外表与车厢内部的卫生。很多公司不太注意这个问题。车辆的外表就是公司的形象,车厢内部卫生就是涉及到货物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在停车场装个水龙头,买几把清洁工具就行了。4、随车工具的管理新车买来之后,都会有个工具箱,里面配有常用的修理工具。但是,很多车队对于随车工具的管理都无能为力。至多两年,里面的工具都掉的七七八八了。对于这个问题,没什么决窍,一要与司机清点好并签字确认,二是不定期检查。发现少了,要不要赔就是公司内部的事情了。5、车辆档案管理包括原始档案、车辆证件、缴费凭证、维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把它们统称为车辆档案。这些好象是小事,但有时也很重要,要做起来也并不简单。车队会出现这这么一件事:有个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交警来车队找维修记录和运行记录,却拿不出来。因此,车辆档案管理非常重要,并且,这件事情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做。本文章转自:商达物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传视界,增加物流人的眼界!
作者最新文章有哪些物流车队管理软件比较好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有哪些物流车队管理软件比较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照自己的需求找软件公司定制开发一个最好,沈阳吉大软件有限公司就是专门做物流软件开发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选择您要进入的频道
运输人服务
当前位置:
志鸿物流:管理好车队还得抓这几个关键点
志鸿物流:管理好车队还得抓这几个关键点
  此篇我们采访了大车队代表之一的志鸿物流,他们从运力提供方的角度谈了谈他们在购车、车辆调度、互联网工具使用等一系列运营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以及如何解决包括他们在内的很多大车队仍然面临的管理和提效的问题。
以运营为重
  志鸿现有自购车辆1200台左右,链接运输车辆超过60000台。服务运输网络覆盖国内160多个城市,而它的所有车辆都是下放到各个区域、辖区去管理和使用的,如此大的盘子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是一个难题。
  在志鸿内部有一套精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数据源自IT系统自动生成和人工统计,两者相互补充。在一开始推行数据管理的时候,志鸿也存在数据紊乱,无统一的数据模板问题,后面由总部统一梳理,确定数据模板。
  另一方面志鸿非常重视运营自动化
  志鸿目前90%左右的员工(三百多人)都在运营一线服务客户,因为志鸿所有的业务都是来源客户,这就要求他们要和客户产生很高的粘性。
  例如,在所有客户的站点他们都会安排一至两名员工在现场对接(车辆的跟进和处理)。
  那么,这就要求公司有一套体系,跟进一线与客户之间的对接,以及车辆、货物、成本等模块的跟踪和操作,志鸿通过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工具对车辆和服务客户的整个链条进行管理。
  比如,车到达站点的靠台时间、发车时间和整个时效管理,以及途中的异常报备、途中司机发生的异常情况等,都实时反馈到总部管理部门。
提高效率与控制成本可兼得
  注重后勤车辆和运力保障
  在后勤车辆和运力保障这块,他们会去进行车辆购置,包括为什么选择这种车型,在车辆车型这块还会做些车辆成本的考虑,按照货物属性、货物结构、车辆配置、历史运行数据等来进行配置用车。
  购置前,还会考虑相应车型大概的市场平均油耗会有多少,会产生多少花费、路桥费等等这些都是在运力保障这块他们在做的。
  每个车型他们都会安装相应的工具,比如G7的智能管车系统、斯堪尼亚车辆自带的系统。
  使用一段时间后,他们会调取所有车辆的数据。比如,司机的怠速时间、刹车习惯,以及车辆实际油耗情况、路况(堵车频率等),会通过这些数据来控制整个车队的运行成本。
  由于志鸿做的是干线业务,所以他们是按照车均公里数来考核司机的绩效。
  对于干线司机来讲,如果要考核他们的单车效益,还要考虑到不同线路必然会造成的利润差异,所以像是志鸿这样的车队一般都是看单车的月均公里数,他们的这个数据目前已达到2万到2.5万左右,部分线路甚至能达到3万,而业内普遍的水平是在2万左右的月均公里数。
  对于志鸿这样的定时车队来说,他们的单车月均公里数能实现这样的效益,在业内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无非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货物的结构来进行车辆的匹配,同时他们还多关注货源的体量和稳定性,利用线路规划、单边线路匹配、甩挂等方式来提高运转效率。
  他们的车均公里数不但较高,成本花费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志鸿每月的维修保养(轮胎)等相关费用会花费2000元到2500元左右,这里面如果再算上车辆的损验、保险、EPS的费用等等,他们每个月每台车的花费达到4500元左右,折旧费还要另算,总花费在6000元左右,虽与其它车队在常规开销上并没有多大出入,但对比志鸿的单车效率高来看,其实他们是比较有优势的。
  另外,他们还会投入一些资金去研究车辆购置的成本、货量货物的匹配、线路和货物的匹配等。以及在运力保障方面,涉及车辆证照等问题,这块在车队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志鸿公司会安排人员专门管理。
发展中的困惑
  对于管理司机,志鸿车队负责人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实在这个行业中,管理司机还是处在一个很乱的局面,可以这样说,现在业内的这几家大车队都拿不出一个完善的体系来管理司机。”
  他说,在招聘这个环节,就应该像德邦这样的企业一样有一百选一到十选一等几轮的面试,这是需要在招聘环节就应该卡控的。目前,志鸿还做不到这点,因为他们的业务需求量是在不断发生变化。
  还有一点,对于司机驾驶技能、业务、安全等培训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但对于志鸿来说,因为他们在司机招聘的环节上卡控得并不多,于是,他们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培训司机的驾驶技能、业务知识、公司流程的操作以及日常对接的操作。上车后,他们还会对司机进行监控,包括他们的实效监控、换班,以防路上发生异常情况。
  其实,现在国内的几家大车队,包括志鸿、则一、狮桥等在车队管理上的基础都不太好。
  如果真正要做大车队,总结以上内容,必须要做到两方面:
  车辆研究
对于车辆品牌、车辆的定制、成本管控等都要考虑到;
  车辆管理
现阶段车队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做大车队,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系统来管理好车辆和司机。
记者:盛慧天&责任编辑:张慧敏
运输人移动官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图片】物流车队场景【卡车模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080贴子:
物流车队场景收藏
简单搞了个场景,两辆新款江淮厢式轻卡,一辆江淮叉车,多和谐的场景搭配
CAD迷你画图:小巧快捷,功能齐全,专业强大的CAD制图软件
不错不错 再多几辆就更好了
小物流公司来顶顶
叉车的升举是什么样的
江淮来啦!!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昊物流车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