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流程是为什么要分红扩股,看看

“铁公鸡”上市公司受关注 23家公司20多年没分红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华商报
作者:黄涛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近日的一席话,让那些坚持多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受到关注。
  业绩差是不分红主因
  近日刘士余不仅痛批,还罕见指出某上市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至今没有分红,表示要对不分红的“铁公鸡”严肃处理。刘士余指出,从整体看,如果上市公司不对股东分红,就会变成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公司长期无正当理由不分红,也可能是财务数据造假、内部人控制的信号。也有一些有能力分红却长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证监会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不能放任不管,会有相应的硬措施。
  那么A股究竟有哪些“铁公鸡”存在?华商报记者查询Wind资讯发现,截止4月11日,3176家公司上市以来分红率为0的有129家,剔除2015年至今新上市的92家公司后,分红率为0的公司仍然有37家。上市以来分红率为0,意味着上市以来没有给股东分红。
  按上市日期梳理,这37家公司中,有35家公司“一毛不拔”达10年以上,其中(600609,)、(600610,)、(000526,)等23家公司更是20年以上没分红。
  对于不分红理由,金杯汽车在中表示,由于业绩差,故而没有分红。其财务数据也显示,从2001年至今,金杯汽车有8个年度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在其经营能力较好的年(净利润均超过5亿元),也没有分红。(600909,)投资总监屈放表示,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可能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潜力或管理层决策有关系。如果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红,对那些期望获取股息和红利的投资者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股票的率不高或影响股价表现。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上市公司盈利不分红,除了现金流紧张,甚至是刘士余所说的“财务造假”,也不排除是大股东倾向于将现金留在公司之内运作。
  “透支”分红也不值得提倡
  除了“铁公鸡”,也不乏一些慷慨者。去年净利润227亿元的(601088,)却拿出590亿元分红;随后(603444,)等公司也通过派股息的方式“大手笔”分红。
  甚至(000929,)、(000791,)、(601808,)、(600561,)等处在亏损状态的上市公司,也推出了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或现金分红预案。有不完全统计显示,A股中像这样的公司目前有50余家。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仝铁汉认为,分红超过盈利状况有特例:有可能是企业累积的未分配利润比较大且现金充足,而且公司暂时也没有大的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较高的分红率对会对投资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如果公司业绩不好且现金流、营运能力、货币资金明显不足却依然分红,这就有点“透支”。
  西北大学金融系主任王满仓说,监管层督促有能力的“铁公鸡”分红,这可以理解为鼓励回报投资者的态度,但并不是鼓励上市公司不切实际甚至“透支”形式的分红。从以往情形看,不排除分红是大股东间实现资金转移,甚至靠分红推高股价然后减持。
  港股中国金控暴跌85%
  4月11日10时左右,港股中国金控急速下跌,最多跌85%,至0.019港元/股,成为“仙股”,创近3年新低。市场人士分析,暴跌原因不明,但从成交股数20.2亿股来看,不排除被斩仓。
  香港民众证券董事总经理郭思治表示,中国金控遭遇突袭斩仓,极有可能因为大股东抵押所持股票而致。截至昨日11点45分,中泰国际证券、富昌证券以及(000783,)经纪香港为三大主要净卖出机构,超5亿股,占总交易量的10.59%。
  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呢?英大证券李大霄分析,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单个股票波动较大也是比较正常的,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港股还是坚持买好股,注意风险。
  华安证券投资总监屈放分析,这样的大跌属于个别情况,因为港股的交易机制跟A股不同,建议投资者对交易机制和个股情况研究透了再操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港股中的仙股(超级低价股)比较多,下跌时不要急于抄底,尽量注意风险。 华商报记者黄涛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由佳&RF13266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853,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414,28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586,60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140707 我要理财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140707 我要理财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选集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看看上市公司高管们怎么谋福利?
E-mail推荐:&&
              最近,不少上市公司公布了不少年报。针对年报上披露的公司高管2009年薪酬,我们评出了以下大奖――  火箭飙升奖  西南证券高管涨薪近15倍  在诸多上调高管薪酬的“铁公鸡”中,西南证券以高达1493.96%的涨幅位居第一,也成为目前两市已经披露2009年年报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涨幅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西南证券在2009年共计发放高管薪酬1039.26万元,该数据在2008年则只有65.20万元,短短一年即增加了974.06万元,涨幅高达1493.96%。前三名高管收入方面,2008年仅仅为16.60万元,而2009年就已经达到了531.29万元。好在西南证券借壳上市之后,首份年报业绩增长较为喜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608.96%。  如果说西南证券高管薪酬增幅名列榜首有因重组之故,那么ST马龙就成为“铁公鸡”中业绩增长最差,而高层依然加薪的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ST马龙在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4229.65%,位列所有三年未分红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最差。然而,正是这样的上市公司在2009年依旧对高管人员实施了加薪。资料显示,ST马龙在2009年共计支付高管薪酬100.25万元,相比2008年的90.90万元增加9.35万元,增幅为10.29%。  第一财经日报  &  
(责任编辑:乔雪峰)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 ?
我要发表留言
&&&&&&&&&&&&&&&&&&&&&&&&&&&&&&&
&&&热图推荐
空姐招聘&闻狐臭量牙齿
&&&精彩新闻
&&&播客?视频
&&&资本市场热点追踪
&&&频道精选
???代表:代课教师应经济补偿 委员:赵启正"中了我圈套"少将:谁在质疑美援朝战争 局长给女下属发黄段干啥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五角度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_股市学院_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五角度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新年伊始,上海交易所就发布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并要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不得低于当年净利润的30%,低于30%或没有执行既定的分红政策的公司应该有问责制度,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和投资者的积极响应。本人完全赞成监管部门的努力,同时也谈一点不同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现行的现金分红要求与国际水平基本接轨。根据有关统计,2005年中国台湾、香港、英国和日本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分别高达72%、42.5%、42.6%和50.7%。从年,英、法、台现金股息率多年都在3%以上,新加坡也接近3%左右。而同期美国的分红比例只有34%左右,股息率也基本上在2%以下。
  客观地讲,长期以来监管部门一直就非常关注上市公司分红,特别是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更加强调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但是,由于中国的股票定价过高,中国的上市公司股息率普遍偏低,如2010年指数成份股的平均股息率为1.06%,与日本的情况比较接近,但全部公司平均股息率只有0.55%,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息率也只有0.63%和0.59%。另外,国内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持续性较差,波动性较大,上市公司的盈利和股利支付过于集中,少数优质公司的盈利和股利占了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
  第二,采取什么样的盈利分配形式不改变股东权益。中国的监管部门鼓励现金分红,其宗旨和用意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行为,促进上市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回报股东、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提升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但是,监管部门的宗旨和政策在实践上效果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是,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盈利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形式不改变公司价值,不改变股东权益。尽管在学术上也有人用股息率贴现对股票进行估值,但是这种DDM估值模型类似于债券利息估值,在实践中很难判断有现金分红的公司和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哪一个估值更高。
  第三,要不要现金分红取决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要不要现金分红,除了要看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及其所处的阶段,其对投资的需要情况,更要看上市公司盈余留存的收益率。巴菲特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每1元留存收益创造的市值要大于1元钱。如果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高管的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要高于大多数公司股东,公司盈余留存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股东自己用分得的现金红利进行再投资的回报率,那干嘛一定要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巴菲特自己的公司历史上只有一次现金分红(事后他本人还非常后悔不该实施现金分红),却从来没人对此说三道四,也不影响其股价越来越高。
  第四,有没有现金分红对股票的综合回报没有影响。监管部门鼓励现金分红是要提升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但是,实际上投资者从事股票投资的回报除了现金红利外,主要是取决于股价的波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看到,有现金分红的股票给投资者的回报并不一定超过没有现金分红的股票。
  第五,采取什么样的盈利分配应尊重股东大会。一部分上市公司对现金分红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大股东通过占用或挪用上市公司资产、或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现金分红。相反,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则通过高额的现金分红恶意套现,限于篇幅,这两方面的案例就不多说了。我认为,采取什么样的盈利分配应充分尊重股东大会,特别是要充分尊重中小股东的意见。本人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提升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关键不在有没有现金分红,关键是加强对信息披露的持续监管,杜绝过度包装、甚至虚假信息、欺诈上市和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损害中小股民利益的现象,发现问题即一棍子打死。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上市公司强制分红或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新官上任三把火。证监会新主席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直指多年来一直纠结投资者的分红一事,制定并出台了上市公司分红改革新政,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并从上市做起。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占比呈增加态势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分红的具体情况,数据统计显示,自1990年至2011年三季度末,已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约1.842万亿元,占21年来上市公司实际募资4.45万亿元的41.39%。简单看来,分红总额和占比并不小。但实际上,在1990年至2000年末,A股累计募资5672.63亿元,共实现分红1012.85亿,分红累积总数仅占募资总数的17.86%,这体现出上市公司分红意愿明显不足。近年来,随着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分红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回报率、分红意愿才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2008年8月,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关于上市公司分红规定由“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修改为:“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以来,并规定分红不达标者不允许再融资的约束下,分红的上市公司占比才有了真正的提高。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分红公司家数占比由原来30%左右已提高到2008年的53.2%、2009年的55.36%和2010年的61.05%。个股股息率跑不过一年期定存,更跑不过CPI从表面看,多年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曾实现过不定期分红,未实现分红的仅仅数百家而已,但从股东的实际收益看,股息率却多年一直维持在低位。数据显示,在2001年前,A股整体股息率一直维持在0.2%以下,直到2001年以后才逐渐有所抬升,年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收益率开始突破了1%,但最近三年因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股息率重新下滑至1%以下,仅有0.93%、0.46%和0.55%。以上市公司分红最多的2010年来看,1246家上市公司分红近5000亿元,占全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28%。具体到个股,年度分红总额占公司年度净利润总额30%以上的有673家,但分红多并不代表这些公司的股息率(股息率=股息/股票买入价×100%)也很高,事实上的结果并不容乐观。在2010年分红排名最多的前100位上市公司中,股息率仅有41家超过了2%,而能够超过一年期定存利率3.25%的只有15家,跑赢或持平于同期居民价格指数CPI4.7%的,仅有5.56%、5.42%、4.7%。整体来看,2010年已分红公司的平均股息率为0.9%,折合全部A股仅有0.55%。与此同时,2010年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却能够实现39%的增长,未分配利润总额达到33%的增长,甚至有近600家公司的留存未分配利润已超过其所支付的股利十倍以上,像、、、、、等公司留存的未分配利润甚至已达到了100倍以上,这表明多数公司虽然进行了一定比例的分红,但更多的公司仍选择将绝大多数利润保留在上市公司内部,而不愿意掏出真金白银去进行现金分红,不拿现金采取送转股实现分红的方式是上市公司最乐意的事。不容置疑,证监会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出发点是好的,本着为投资者利益考虑,推动上市公司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为长期价值投资者赢得基本应得收益,但这对于二级市场上中小股民来说,微弱的分红恐怕仅仅是杯水车薪,想一想有谁能够以原始股价格买入并能长期持有至终老?正如上文所述,股息率连定期存准利率都跑不过,更别说是跑赢CPI了,而依靠股息率来保值或达到增值目的,那简单是痴人说梦。、个股更愿分红在最近几年,A股现金分红大户主要集中在中字头股中,如集中在一些股、“两桶油”和部分央企中,其股本大小动轧数十亿或百亿以上,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大面积转增股本能力已经非常弱了,选择用现金分红可能是其回报投资者的最佳方式。但事实从每股红利看,分红最多的则不一定就是这些央企或股。如在2010年,每股分红最多的、、、等就不是央企或金融股,这其中既有股本巨大的,也有股本超小的中瑞思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盈利能力相当出众,绝大部分公司能够实现每年业绩的同比增长。从前文分红逻辑看,主板公司因转增股本能力弱,现金分红意愿应该要强于中小板或创业板的,但从最近几年分红公司隶属看,中小板、因其高成长性,实现现金分红的比例明显比主板公司强烈。数据显示,在年间,中小板、创业板的现金分红公司占比分别为77.29%、79%、80.87%。而主板分红公司占比则分别为48.22%、48.94%、51.77%。市场表现,现金分红往往不如在二级市场上,国内投资者其实并不关心上市公司分不分红或分多少红,因为分红多少并不是决定股价涨跌的根本原因,而不掏钱的高送转却往往是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或曰投机者)炒的并不仅仅是红利,更多的是价差。据《红周刊》提取、2010年这3年上市公司分红情况看(见附表),在这3年中,上市公司选择分红占比都超过了50%,其中2010年超过了61%。仅从2010年情况看,1246家上市公司分红总额近5000亿元,占全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28%,有38家公司分红甚至超过了公司全年的净利润。但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并未享受到上市公司净利增长或分红增长带来的喜悦,只有74.88%的个股跑赢了同期大盘。如考虑正收益情况,则下降至55.86%。在2010年分红最大前100只个股中,能够实现上涨的有37家,跑赢同期大盘的有54家;而从股息率角度看,股息率最大的前100家公司能够实现上涨的仅有32家,跑赢同期大盘的有55家,股息最高的福耀玻璃下跌了30.32%,宁沪高速下跌了2.85%。从附表中还可以看到,在这3年中,现金分红股与未分红跑赢大盘的概率大致相当,而那些能够实现10送7以上的个股,3年中却有2年的表现强于现金分红和未分红股。据此,简单认为在一年时间周期中,个股分不分红并不是决定其股价走好的决定因素,往往年度超级牛股的诞生不是由自身分不分红决定的,更多的可能是重组因素带来的想像空间,如2008年的、,2009年的、,2010年的等都因重组飙涨而不是分红。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rockeysu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分红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