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银行股 市盈率低的市盈率还低为什么不升

市盈率陷阱之银行: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_网易财经
市盈率陷阱之银行: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银行股是最早集体掉进“陷阱”中的板块。站在目前的时点上,上市银行6-7倍动态PE的估值已算是“高估”,5倍PE以下才算是“正常”,至于是否会出现低于4倍PE的市场估值,则视市场的心情而定——截至2月11日,的动态PE是4.17倍,但就在春节前的几个交易日中,光大银行的动态PE是在4倍以下。3倍或是4倍,又或者是5倍的动态PE,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本质的区别?市场显然已经不再理会银行股的PE估值,转而对银行股面临的未知风险因素过分关注。银行股真的不值得投资吗?我们提出,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陷入“市盈率陷阱”中的银行股已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当前市场已是过分夸大银行股面临的风险。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当前一年期整存整取的银行存款利率为3%,即使按照上浮10%计算,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为3.3%,这是资金“存银行”的账面收益。相应的,投资银行股可获得分红收益。由于A股上市银行2013年业绩仍处于稳中有升的格局(参见表1),因此其分红情况可大致参考2012年的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可以看到的是,2013年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同比出现增长,无一例外。而以当前股价,参照2012年的每股分红方案进行计算,上市银行的分红率多在5%以上。表1:A股上市银行利润增长情况及以当前价格计算的分红率(参考2012年股利)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收盘价[单位]&元每股股利(税后)2012年报以2012年股利和当前价格计算的分红率(%)2012年前三季净利润[单位]&亿元2013年前三季净利润[单位]&亿元00000112.000.080.67%103.46116.960021429.110.242.61%33.3539.446000009.540.525.48%262.40300.066000158.430.354.15%91.80111.276000167.630.141.87%293.69341.0960003610.570.605.66%347.89394.916010098.090.394.77%29.9234.466011669.770.525.29%264.87333.256011697.320.385.19%99.78110.226012882.410.156.17%1201.151380.376013283.870.235.89%445.92488.406013983.450.236.58%1857.112057.71601818光大银行2.580.062.14%190.56217.006019394.000.256.37%1585.191768.676019882.550.176.52%1114.191253.156019984.180.143.41%275.44312.39数据来源:WIND资讯以上讨论的仅仅是从年度收益率角度来看“存银行”与“买银行股”的差异,事实上也会有投资者提出疑问:银行的定期存款是以本金绝对安全为基础的,而购买银行股则是一种权益类投资,并没有条款保证银行股不会继续下跌,如果银行股继续下探,则会出现本金的账面损失。对于这个疑问,我们认为应该全面看待“存银行”与“买银行股”的“风险—收益”对比。值得指出的是,“存银行”尽管可以获得本金绝对安全的保障,但潜在的则是3.3%的账面收益未必能抵御通胀带来的压力。换言之,“存银行”获得的仅仅是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未必令人满意。而购买银行股则除了获得分红收益外,还有股权价值的涨跌,因此银行股是否值得购买,当然不能只考虑分红收益,更应该考量在当前价格下,其面临的风险因素是否被过分夸大。我们认为,在目前价格下,银行股上涨的概率要远大于下跌的概率,也就是说,市场之所以给出了极低的估值,其内在逻辑是银行股面临较大的中长期风险,但这种担忧已被过分夸大,这也使得极低的估值并不合理。银行股:风险真的那么大吗?银行股的风险真的那么大吗?目前市场上对银行股风险的担忧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的推进会挤压银行的利润空间,银行的盈利在短期内看来仍保持平稳,但中长期并不乐观;二是地方债风险犹如悬在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风险无法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这两个方向上的担忧都缺乏量化的评估,投资者确实发现了值得担忧的利空因素,但却缺乏具体的风险程度评判。我们认为,上述风险因素的存在不容忽视,但也应该理性的评判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究竟有多大,以及这种风险是否会给银行股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更为直接的问题是,在当前的机制下,银行破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在第一个方向上,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固然不会改变,但其进程却并非“朝夕之间”,而是一个中长期过程,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进程中,银行业亦会寻找其它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并不如想象中的可怕。对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中信建投指出应该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在最极端的假设下,定量测算结果显示如果只考虑负债端影响,利率市场化降低银行业净利润 3.5%;如果考虑到资产端的正面贡献的话,净利润下降程度就没这么高。这就能够从数据上给出一个理由: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带来的冲击是有限的。在第二个方向上,我们认为,地方债风险的客观存在必须引起投资者重视,但也应该注意到政府在处理地方债问题上的方式和态度,地方债风险更为现实的解决模式是逐渐释放,将风险释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是首选。指出,此前几年融资类信托产品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两高一剩”行业的主要融资工具,规模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融资类信托产品所投向的传统周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项目并未能如期实现经济效益,融资类信托产品的兑付危机频现。近期备受关注的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兑付风险事件,尽管刚性兑付成功,但刚性兑付不会永远持续,风险和收益匹配将会合理回归。但考虑到打破刚性兑付的风险溢出效应,招商证券认为政府会“控制定点爆破的范围和影响”。买银行股:精选优质标的尽管A股上市银行一直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但在当前已经陷入市盈率陷阱的背景下,投资银行股仍应尽量选择优质标的。我们推荐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招商银行(600036)和浦发银行(600000)。首先,这4只银行股的分红率(以2012年股利和当前股价计算)都超过了5%,而工商银行的分红率甚至高达6.58%。
其次,这4只银行股的经营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都值得称道,工商银行基本面稳健,且因其规模上的优势,前述银行业潜存的风险即使出现,对其冲击也有限;交通银行则有作为战略投资者,其经营风险在这样的股东结构下应处于可控范围,当前交通银行约0.7倍的PB估值可以说是相当的低,这反映了市场对其风险的过分忧虑;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获得了历史的验证,并且在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公司管理层变动后费用控制力度明显加强、实际资产增速加快;浦发银行在整体经营方面始终保持稳健,目前在架构调整之后客户结构有所下沉,中间业务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作者:林然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最活跃的散户都在这里
有新回复,X
封杀用户 /
限制全站发帖!)
同时删除相关帖子(请慎重使用,删除后不可恢复!)
您当前的位置: & >& 浏览帖子
股市暴跌下散户最后的避风港,市盈率比银行股还要低!
  皮皮牛原创作品 未获授权转载必究.结尾有彩蛋.  这段时间所谓的蓝筹白马疯涨,要命3000不停暴跌,从暴跌周期来看,还未到底,见底信号就是TGB安静了。暴跌期间建议能空仓就空仓,不能空仓建议找个避风港至少能保证本金。  二市目前银行股市盈率、市净率最低,但是有一个板块中某些股票比银行市盈率更低-----钢铁板块。  下面从几大方面来分析一下:  1.从估值角度  ST华菱6倍估值。  八一钢铁4倍多股指,市值110亿,今年利润估计在25亿。  周一准备复牌的 002110 ,估计几年利润在50个亿。  这三大钢铁股比银行市盈率还低,市值才100-200亿,机构只看估值的高低来选股。4-5倍市盈率就是后面有跌,没人能怪机构投资者,4-5倍市盈率不买,难道买100倍的股票?钢铁板块去产能还没有远远结束,起码到2020年之前,钢铁板块不能在当作周期股来看待!  2.从政策角度  中钢协:现有钢价不存在泡沫·钢材价格上升并没有大幅度的挤压下游行业利润空间,钢铁行业赢利水平的上升属于合理回归范畴。2018年应该是我国钢铁行业在2016年走出低谷、2017年稳中向好基础上持续稳固的一年。  中钢协已经肯定目前钢价在合理范围以内,2018年业绩会比2017年更好!!!  3.从螺纹钢库存    库存已经降到历史低位了,价格肯定会稳步向上!  4.钢铁去产能政策  这几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是去产能,钢铁行业去产能超过1亿吨,特别是出清了地条钢。去产能的任务还要继续推进,特别是要防止违规违法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目前我们整个钢铁的产能还是有相当的数量,我们要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坚定不移的继续去产能。  供给侧改革才刚开始,不可能就这么容易停下来。钢铁行业至少能稳步发展5年。    下星期002110复牌,钢铁板块能否再度雄起再次一举。  今年4-5倍,明年才3-4倍的股票你不买,还有什么能买的! 买好锁仓,明年三季度来看看现在的价格是多么低!  涨停股能不能追?怎么追?  为了更好地操控大涨或涨停的实战,  皮皮牛自学成才,历经一个多月,加班加点追私募、庄股、游资!  终于让我得出了一套超短指标!  目前日进3个点,胜率100%,无败绩!  坏日子到头了,好日子终于开始了!  将具有突破意义的大阳线价格区域分割,结合后续行情对应的区间,判断上涨动能的强弱,制定细致的交易策略,很好地解决了涨停后到底追还是不追这一难题。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转发收藏,价值无偿!  更多实战知识、技巧,后续不断分享更新。。。。。  以上分析建议、操作记录不计入实收,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入依据,具具体操作须以实盘圈(ppn181)为准!  皮皮牛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来自电脑网页版
阅读数(5354)
挖掘10倍牛股吧活跃用户
挖掘10倍牛股吧热门贴
如果你使用中遇到困难请联系,我说银行股市盈率这么低为什么总是不涨呢,原来如此。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我说银行股市盈率这么低为什么总是不涨呢,原来如此。
我说银行股市盈率这么低为什么总是不涨呢,原来如此。
  10月28日晚,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纷纷披露三季报,数据显示,四者均遭证金公司减持。三季度末,证金公司持有招商银行8.45亿股,相比半年报减持809万股;持有浦发银行5.77亿股,较半年报减持2240万股;持有民生银行15.33亿股,较半年报减持6254万股;持有工商银行46.98亿股,较半年报减持3.62亿股。  【相关报道】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一家之言:个位数市盈率的银行股为啥没人要
银行或许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未来一两年是地方债呆坏账逐步显现的阶段,也可能是房地产价格的拐点区域,银行资产状况将逐步清晰。持续的紧缩政策使银行需要继续大量融资,也让贷款净增加额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可能出现的非对称加息收窄银行净息差。但无论如何如果股价足够低,只要不破产再差的情况现在的股价也不会再跌多少,只是仍然不清楚价值回归何时到来,两年?五年?不清楚。
銀行里的知識的確不少,風險也不低,總貸款金额只要上升百分之一的坏账,那么银行的整年利润就是亏损的,而且2000年至今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低谷,08年及时出手4万亿挽救了经济避免下滑,但通常大笔贷款跟坏账显现都有2~3年的时间差,
衡量银行好坏肯定不能只用eps增长,甚至用ROE也是很不够的,因为没有反映出杠杆,用roa合理一点,但用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来衡量比用roe更能反映风险贷款跟盈利比的质量,单单看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也是有缺陷的,分子增长比分母快,自然覆盖率就下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将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者称为“不良贷款”),但是看是正常和关注类的,其风险类别也是不同的,例如有抵押住房贷款的风险加权是50%,国有大企业的信用贷款风险加权是100%,虽然经济良好时他们都是正常或关注类,但一旦经济下滑,两者出现坏帐的几率就会不同,
所以看似盈利同质化的银行,里面的风险可是差别很大的
有些银行通过高信用风险创口的贷款项目获得相对高的收益,单纯看净利润增长或者ROE都很不错,但一旦经济下滑,风险就很容易暴露
有兴趣对比一下招行和华夏之类的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能分辨出为何有些银行的确值得给以高于行业整体的溢价
还是那句话,投的是企业而不是简单的买行业&,银行业里大部分的银行如果持有的话我是睡不着觉的,看看高铁那种超前大规模投资,每年的贷款利息、折旧多么惊人,根本看不到赚钱的可能性,不要说还本,每年还利息都有困难。现在还有这种大干快上的事,最后肯定靠国家买单了。查查哪间银行有贷款给高铁的,那间银行可以马上出掉了
总结一下银行业利好:
1、银行业的垄断地位无法动摇(行业间垄断,行业内竞争),法定息差保证银行业较其他行业的稳定毛利率
2、经济高速增长
调控显然不是要自断经脉,而是控制节奏,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然向好。
3、估值很低,PE不到10,PB不到2,AH倒挂
香港上海两地差价这么大,不买都不好意思啦。相信香港价格会指引未来的内地银行股价格
4、巴菲特三季度总体减仓,但增持了银行股;李嘉诚
5、中国的实际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均比较低,可能远低于均衡水平,而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开始上升。存款准备金已经提到历史高位,继续上提的空间是可以预见的。
6、金融危机对中国实际影响较小,包括外资行的国内业务
在金融危机中奄奄一息的国内外资行又像一个充气的气球突然神气起来。花旗中国公布了2~3年人数增加200%的计划,各家的猎头的拼死四处打电话。其实从H股折价也可以看出成熟市场对各银行股的认同
总结一下银行业利空:
1、银行是一个风险行业,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致命
2、收入模式同质化、单一化严重
3、银行股总市值大到涨不动
目前银行股的总市值约为4.7万亿,09年的GDP是33.5万亿元,09年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03万亿元。就算银行股目前极度低估,要使得银行股市值翻一倍,需要将近5万亿。我觉得这是价值投资者不应该担心的。
&4、收缩贷款,银根紧缩,净利润降低,目前的低PE就没那么便宜了
影响银行业信贷投放规模的因素有两个:金融脱媒和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一方面,银行信贷的投放量与GDP增速密切相关,经济增速的放缓无疑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选择越来越多,银行信贷将不可避免地被分流,投放量将进一步下降。
不过净利润降低,和大家担心的亏损,坏账,技术性破产还是差别很大的。宏观经济的二次探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现在的价格也许已经反映了这种最坏预期
5、房地产暴跌,地方融资平台坏账
房地产的确是风险,但说银行被绑架有些夸张,目前看房价有下降,但没暴跌,密切关注。另外,经济持续向好而一定的通胀,坏账的解决应该是好条件。我现在后悔没多贷些房贷,通胀条件下还款压力肯定逐年减小
6、CPI持续走高
恶性通胀无牛市。CPI走高,会再次提高资本准备金,还会加强未来的加息预期,另外市场担心头一到两次可能是不对称加息。需要密切关注。
7、利率市场化导致息差下降
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初期将造成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不可避免的下降。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息差的走势可能会出现分化:银行的业务转型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将是决定息差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美、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能否合理地控制风险是息差能否有效回升的关键。
而且很多国家的利差都比中国大,比如韩国、巴西、阿根廷、印度等等。
&&&&&&&&&&&&&&&&&&&&&&&&
&博主短信交流平台: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银行股市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