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如何会不会返点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问:大家觉得做友邦保险的业务员怎样?会不会坑?有人... 答:现在保险公司都在转型,友邦还好! 如果你要从事保险行业, 建议你多看几家保险公司,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一样。&br /&问:想问问友邦保险是不是骗子公司 答:下不保底,上不封顶.挑战性的行业.公开透明的竞升制度,每年几次的国内外旅游机会! 是人才,你就进吧! 想锻炼,你就进吧!&br /&问:友邦保险公司电话销售工资待遇怎么样 答:友邦保险是在香港上市的最大市值公司,在管理和待遇方面在全国保险公司中是较好的,整体来说待遇还是不错的。希望采纳&br /&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妈咪们的经验固然使XX受益匪浅,来自从业人员的提醒更有价值,这不,一位做过保险的朋友又站在门外的立场,给予了她许多门内的提醒——
我曾在一个保险公司做过,见过一些案例,听到许多...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某信托公司负责人表示,这种外部营销人不占信托公司的费用成本,又有客户资源,有时候给他们的提成甚至高于自己公司员工。但是,这种正儿八经的金融机构是不会和保险代理人个人签署合作协议的,很多是内部员工和保险...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新一站保险网4月22日讯:香港,日-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今天公布截至日止的第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录得44%的增长。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第一季业绩摘要如下:新业务价值上升44%至5.78亿美元新业...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具提来看,新业务价值方面,新业务价值达9.59亿美元,上升21%;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25%,年化新保费为18.78亿美元,上升11%;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15%,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上升4.0个百分点至50.2% 。报告显示,其国际财务...
友邦保险业务员怎么样
其他热门词汇
定人不定车,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全面保,职业不限...
与车险互补,保险随人走,不限职业,保额高达15万,保...
保险随人走,20万意外、4万医疗保障,职业不限,一次...
保障跟人不跟车,是车险的最好补充,另有高达36万元的...
其他热门活动
xyz_product-vm-ins-product1请问友邦保险的“全佑倍至”和平安的“平安福”佣金各是多少的?谢谢(^_^)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请问友邦保险的“全佑倍至”和平安的“平安福”佣金各是多少的?谢谢(^_^)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请问你是在哪里的
两个产品的对比pk,友邦的全佑倍至占优
地区有分别吗?谢了!
有得,如果在江苏买,最多给你返还百分之三十左右,如果在广东可以高达百分之五十。
广东买,可以三个月后把地址改回江苏。
不过返还要跟业务员说好,因为业务员赚钱也不容易
你想拿高达一半的返还,我倒可以帮你推介广东这边的人
谢啦!(^_^)
不用客气,如果需要广东这边买,我可以帮你联系
采纳率:41%
平安的佣金就是你努力多少你就收获多少,没有努力就没有回报!
最好的业务员讲究服务不讲返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我是友邦保险(上海)做了四年的保险,在此想谈谈保险真相。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保险有认识误区。特别是我看了天涯上的部分帖子,实在忍不住,想在此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不用忍不住,天涯上讨论具体事物最多的人都是对这个东西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的人,使用最多的工具是搜索引擎。期待你的贴子。
  想了解!
  保险:作为金融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而在英国保险已经运转了200多年了,最早的叫劳合社。在三大主体中,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简单分析一下:    银行:主要作用是流通、消费、方便、储蓄。
  证券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  保险:目的是化解风险,追求资产保全和稳健增长。
  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老百姓从古到今就有储蓄的习惯,理财意识薄弱,所以目前的银行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太多的角色!!几乎所有的钱都在银行里。从此银行不愁没有资金来源,但是却面临着要么“贷”不出去、要么贷出去收不回来的风险,而大量存款的利息还是要付的。再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等银行要降息啦,所以现在银行的日子很难过,四大国有银行沉重的债务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剥离出去。当然,银行的作用也是非同小可的:银行的ATM,信用卡,POS机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让我们的现金流得以通畅。但是记住:我们把大量的钱存在银行里是为了什么?我们真地想把所有的钱都消费掉吗?
  不是!  我们离不开银行,但我们不可能消费掉所有的钱,我们要利用钱生钱,所以我们想着把钱全取出来,在前不久兴起的股市中拦腰斩断。到今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说,被政府折磨得够可以了。同时,我们也渐渐明白,股市是个“无底洞”。  
  我认为:从理财的角度考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首先得有一定的储蓄,以供不时之需。有了温饱以后会想着投资,以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就想着要保住得来不易的现状,怎么保法?有几步是必须要做的:1,继续工作,2,在投资,3,保险(包括人寿、财产)。
  保险不会让穷人变富,但决不会让富人变穷。  
  为什么买保险    
保险是最快、最便捷制造巨额现金的方法    以“智慧生物”自命的人类,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矛盾冲突的困扰中。人类有认识万物的智能,却无力认识自身生死的底蕴,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西方人有一个著名的玩笑,就是墨菲法则:可能发生的坏事,总是要发生,而且一定会带来最坏的结果。虽然我们可以对此一笑置之。但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更何况人们不知道坏事何时会发生,损失会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犹如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利剑。生、老、病、死、残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从中享受着喜悦也忍受着折磨。    生,让保险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尤其是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个人日益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只要有合适的商业保险做后盾,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许多人就可以义无返顾地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把握每一个可以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老,退休的日子要活得更有尊严。    人们一般都怕老,怕老时的孤独,怕老时的无助,怕老时的力不从心。但它一定会到来,只是,延续时间长或短的问题。《圣经》中有句话:当你拥有时,上帝会不断给予你,而当你没有时,连你最后一点也会被夺去。每个人都不希望饱经风霜走道人生的暮年还要忍受着生活困顿之苦。一个人到老年时穷困潦倒,不是因为他年轻时做错什么,而是他年轻时什么都没做。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使传统的完全依赖国家、单位的养老制度逐渐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对职工生老病死的“大包大揽”已成为过去,人们已意识到真正保障自己将来生活的只能是自己。所以人们在年轻时早准备早投入,年老时就可以有充足的生活保障,从而渡过一个“夕阳无限好”的晚年。投保养老保险可以说既是老人为子女分担一份忧愁,也是晚辈献给长辈的一片孝心。    病,巨额的医疗费往哪里报销?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小病小灾的,人们还可以抵抗过去,一旦大病临头,许多人纵使债台高筑,家徒四壁,也无力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有的家道富殷,也会因一场大病,耗尽积蓄。据《上海保险》97年第6期登载,在对上海市民的一次社会调查中发现, 医疗与养老是寿险市场的最大需求,而在这二者之间,医疗保险的比例又占主要地位。可见人们已意识到投保医疗险,可以使自己病有所医,康复有望。     死,有一天出差回不来了,家里人怎么办?    豁达的人是不会畏惧死亡的,但他的家人却可能因此而陷入失去亲人的无尽痛苦和失去依靠的困窘之中。责任和爱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使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存在。当人类能为非个人的利益承担义务时,生命就发出了新的光辉。人类尽其所能地照顾和报答身边所爱的人,承担起对他们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与爱的延续时我们希望亲人、朋友们永远得到照顾,并为此而产生了担心和忧虑。    残,自尊的人一定不想麻烦别人。    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记载,1997年中国每天发生交通意外事故845起,火灾意外事故389起,每天有541人因此伤、残。触目惊心的事故总是让人无助。意外是难以预料的,一个人遇上不测,就不再是父母的资产,而是父母的负担。将要面对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准的下降,生活费用需要别人资助,追求的梦想也随之半途而废。这时候,可以依靠的只有他自己。虽然命运的不幸时常纠缠着我们这些凡人。而保险所提供的残疾保险金作为生活费用却可成为不幸中的万幸。为和命运抗争却不想去麻烦别人的人们赢得自尊。    保险代表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保险意味着博爱、慈善、慷慨、智慧、道德、理性、勇敢、亲情、高尚和美好,保险维系到整个人类社会。随着境遇的不平等,人类的区别变得突出而持久。保险的出现正有效地润滑和缓解着这种尖锐的难以接受的区别给人类造成的不适应,在危险和风暴即将来临时,帮助我们尽可能地做好“防备工作”,抵制着因不可抗拒的风险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减少人们因遭受不幸的痛苦并在社会生活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丽促进经济的繁荣稳定。保险在一种全社会协力互助的模式下使人类社会更和谐,充满关心、友爱、依靠、信任、愉快、和有秩序,团结了整个社会的力量去抵抗风险,在关心人类自己的同时又帮助遭受了苦难的人们。    保险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度量衡。个人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在于是否因某种良机从此享受荣华富贵,过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在于是否在较高的物质享受下安全、稳定、和睦、无忧的精神富裕。在这种需求下保险应运而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文明从此缔结,人类比昔日更具生命欲望的慧眼,我们不断回顾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现代和将来的人类将可生活在祖先们在困苦、绝望中挣扎而总结的兴旺和梦想之中,于有为达到无为。正是在这样一种文明之下,人类解脱束缚投入更多的智慧去创造、生产和发展我们的社会。我们相信信仰入大海一般的浩渺,保险信念亦如此,以它宽广的胸怀托起人类的幸福,稀释人类的痛苦,滋润社会文明。英国伟大的温斯顿.丘吉尔说: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把保险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前苏联赫鲁晓夫则说:我对资本主义向来没有好感,但保险制度却是资本主义唯一可取的地方。人寿保险虽不能从本质上去改变一个社会,但却可使社会因有了人寿保险而变得简单而美好。    
  买保险考虑的因素    1、交费能力和所需保险金额    按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保险费支出一般占年收入总额的30%左右。在我国由于人均收入较低,保险尚未普及。专家建议,保险费支出占投保人收入总额的10%─20%比较合适;保险金额累计是年收入的5─10倍,较为适宜。如一个年收入5万元的人,他一年保费支出在5000元左右,累计保额在25─50万元之间较为适合。     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例如一个35岁的男子,配偶32岁,家中有一个小孩5岁,他年收入7万元,配偶年收入3万元。家里一年生活费用支出在3万元左右, 每年供养长辈的费用在0.83万元左右,无贷款,家庭现有资产(除自住房屋外)20万元,预期子女大学教育费用目前每年需1万元,预期未来30年的通胀率与利率都保持在8 %,父母当中最年轻的60岁,目前无保险。     从购买能力的角度分析,他的保额适合确定在70万元左右(7万×10倍), 年保费应在7000元左右(7万×10%)。 再考虑到其收入较高及年龄阶段保险需求的变化,除高保障型保险外,可以多买一些储蓄性商品,保费会贵一些。因此,他应购买保额在70万元左右的综合性保险商品组合,年保费在 元之间较为适宜。    2、个人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有多少资金来购买保险,并不完全在于个人收入的数额,更重要的在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对家庭、他人的责任感。在于个人如何来平衡现有生活的维持和风险的预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些人的实际收入并不低,但主张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因而开源不节流,使能用于保险的资金大力减少。这虽然能使人充分享受现时生活的快乐,可是一旦发生风险事故,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由此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往往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有的人则相反,用大量的资金买保险,从而损害了平时的生活质量,使正常的生活难以维继。因此在确定应当运用多少资金来投保时,应当考虑在维持现时生活与获得风险保障这二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3、选择保险公司  选择保险公司,应考虑以下因素:  〈1〉 比较各家公司的具体保险品种价格。  保险价格的比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当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服务质量。比如, 某一家公司的某一种产品价格较另一家公司同一类产品的价格低,但仅有这一个指标,并不能保证购买前一家公司的产品就合算。如果它的财务状况不好,或者服务质量很差,那么,即使价格低廉,最终投保人还是会吃亏的。因为如果发生大面积的灾害事故,在众多的客户索赔面前,实力雄厚、财务状况良好的保险公司将能从容应付,以其足够的实力为客户多挽回一些损失;而实力较弱、财务状况较差的保险公司难免此时显得犹豫推托。除此之外,客户还必须衡量其是否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最主要是看其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能否以最快、最合理及最热情的理赔服务回报客户。    (2)联系保险合同中的除外责任条款来比较。即使是同一险种, 同一价格,但除外责任的范围不同,可以说价格也就不同。比如说,甲乙两家公司都出售防盗保险,其价格从表面来看也是一样的,但甲公司的除外责任比乙公司要多,这意味着甲公司的责任范围要比乙公司小,那么在实际上,甲公司的价格与乙公司相比较来说就是高的了。     (3)产品本身要具有可比性,这是事物比较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你很难说苹果的价格贵还是荔枝的价格贵,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水果,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效用。保险综合保障计划也是一样,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价格。例如你拿某一家公司终身寿险产品的价格和另一家公司定期寿险产品的价格作比较,就很难说明问题。       〈2〉 理赔情况     理赔情况是投保人了解保险公司的又一重要方面。在购买保险之前,通常从以下几个渠道获取有关公司理赔实践的信息:     (1)向保险公司的管理部门咨询该公司受消费者投诉的情况。当然, 消费者的投诉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你所考虑的这一家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中所受投诉次数高于同期同行业的平均数的话,你最好还是避免选择这一家保险公司。     (2)从相关的报刊杂志上收集各公司有关理赔实践的文章和报导。     (3)从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那里获取保险公司过去的理赔情况。     (4)从朋友那里打听,他们的保险公司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买保险的步骤  第一步:制定保险计划    1.评估风险      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在投保之前,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风险程度的不同将需要购买的保险分为必保的保险和可选择的保险。必保的保险是应付那些保险事故一旦发生,足以对投保人造成严重威胁的风险;可选择的保险是应付那些保险事故一旦发生,有可能减少投保人当前的资产和收入的风险,但是个人或家庭尚可承受。因此,如果有能力投保,最好投保;如果没有能力投保,可以暂时不投保。这两种风险的分类,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有差异,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划分。   2.认识保险需求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哪些是需要保险的风险,哪些风险可以不用保险的方式加以避免,从而确认自己的保险需求。     要确认自己的保险需求,您首先应当用排除法,分清哪些风险不需要用保险的手段来处理,哪些可以不完全用保险的方法处理。主要考虑:     (1)已有的社会保障。即是否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 是否有权享受社会提供的失业保障,是否有权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等。如果能充分享有这些社会保障,就可以不去或减少购买这方面的保险。     (2)个人资产的多少。可以衡量您在银行中有无可观的存款、金融债券的数额,股票的投资以及所能获得的遗产、贷款等经济资助的可能性。如果个人资产丰厚及获取资助的能力很强,可以减少购买保险,但这要视个人的保险观念而定。因为目前社会许多富裕人士购买了巨额保险,他们认为身价百万更需要保障。   3.确定保险金额     排除了以上的保险需求,剩下来的就应该是自己所需购买的保险金额了。在人身保险中,人寿保险时间很长,保险金额也最难确定,很多人购买的人身保险特别是寿险时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4.确定保险期限     保险期限长短直接涉及到保险金额的大小、时间的分配、险种的决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比如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通常是以一年为期,有些也可以选择半年期,您可以在期满后选择续保或停止投保。人寿保险通常是多年期的,您可以选择适合于您的保险的时间跨度、交纳保费的期限以及领取保险金的时间。比如投资性保险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比较长,一般都在5年以上,最长可达40 年以上,如养老保险。考虑到目前我国物价变化因素,建议选择时间在20 年之内的为宜。    
  在洗脑呢???  保险推销员在推销保险的时候把它说成个什么样,到理赔的时候就是另一付嘴脸了。最黑的是合同!!!
  现在中国的保险公司都黑的很。
    请问zms319:  我想关心的不是保险本身的价值,  问题是“消费者买保险的时候是爷爷,理赔的时候就变成了孙子”  “买保险的时候业务员总是笑容,理赔的时候就反过来了”  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办?
  只知道我们开《保险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整天都在学习什么情况下    不赔偿客户,还拿案例来分析,呵呵,本人本科学的是金融    不好意思了,楼主,保险也需要社会健全的信用制度,中国的保险事    业才刚刚起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作者:hustsgy 回复日期: 21:26:18 
        请问zms319:    我想关心的不是保险本身的价值,    问题是“消费者买保险的时候是爷爷,理赔的时候就变成了孙子”    “买保险的时候业务员总是笑容,理赔的时候就反过来了”    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办?  ————————————————————————————  我来回答,遇到这种问题,在哪个行业都回出现,一时当孙子,一时当大爷,就算是省长能怎么样,对下面是大爷,对中央还不是装孙子,但是说这些就扯的有些远,因为老百姓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事,你提到的那种业务员是没素质且鼠目寸光的业务员,说他素质低。是因为他在客户投保的时候没有跟客户把所有的利益讲清楚,所以客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保险合同都是定死的,如果可户打心眼就想买保险,那我给他把合同中的除外责任全部将清楚,客户还是会买的。说他鼠目寸光,他以为做了你这单就结束了,其实我们还是个服务行业,我们做的是长久生意,好的服务才会带来好的生意。毕竟现在保险代理人要求的门槛很低,所以良莠不齐的现象就出现了。有些人是将保险作为终身行业,有些人是想通过保险来锻炼自己,有些人根本就是找不到工作才去做保险。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但是我也是作为友邦的一名代理人,坚决不会出现像你所说的那种情况,不然我的老客户为什么还介绍他的朋友跟我买单呢?
  作者:zms319 提交日期: 13:21:00
    ??我是友邦保险(上海)做了四年的保险,在此想谈谈保险真相。  ——————————————————————————————————我是广州友邦的,呵呵,做了一年了,还在坚持着!1
  骗子的伎俩
  各有争议
  我担心的是在中国保险公司是否保险。  老实说还是真金实银在手保险。
  wanggan0264,freeeyes,hustsgy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你们说这些话负不负责任,或许你们觉得自己受骗了,这个问题是两方面来看:一,如果保险都像你们几个说的那样,国家为什么还要保险业了。二,也许你们那儿的保险市场极不专业,如果你们买过友邦的保险你们就知道了。保险业务员要诚信,客户也要诚信,保险公司更要诚心,都想你们说得那样,干脆不要保险算了。再说了,你们不同意保险,我还懒得和你谈。真理总会有人明白的
  国内的保险公司我在这里也不想谈。我在友邦四年了,说实在的我很清楚保险的真谛,有多少客户再拿到理赔金时热泪盈眶、有的理直气壮。如果各位花点精力了解友邦,我相信各位会明白的。我真的不是在标榜!!!这是我切身的体会。有哪家保险公司许诺所有的业务在6-10工作日之内结束。理赔也是如此。
  对于我们来说,专业、诚信、精致的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作者:hustsgy 回复日期: 21:26:18 
    请问zms319:    我想关心的不是保险本身的价值,    问题是“消费者买保险的时候是爷爷,理赔的时候就变成了孙子”    “买保险的时候业务员总是笑容,理赔的时候就反过来了”    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办?  ————————————————————————————  请问hustsgy:你说的是你道听途说的,还是人云亦云。你自己有没有切身体会。如果有,你摆出来,我分析给你看。
  作者:aia9527 回复日期: 23:14:08 
    我来回答,遇到这种问题,在哪个行业都回出现,一时当孙子,一时当大爷,就算是省长能怎么样,对下面是大爷,对中央还不是装孙子,但是说这些就扯的有些远,因为老百姓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事,你提到的那种业务员是没素质且鼠目寸光的业务员,说他素质低。是因为他在客户投保的时候没有跟客户把所有的利益讲清楚,所以客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保险合同都是定死的,如果可户打心眼就想买保险,那我给他把合同中的除外责任全部将清楚,客户还是会买的。说他鼠目寸光,他以为做了你这单就结束了,其实我们还是个服务行业,我们做的是长久生意,好的服务才会带来好的生意。毕竟现在保险代理人要求的门槛很低,所以良莠不齐的现象就出现了。有些人是将保险作为终身行业,有些人是想通过保险来锻炼自己,有些人根本就是找不到工作才去做保险。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但是我也是作为友邦的一名代理人,坚决不会出现像你所说的那种情况,不然我的老客户为什么还介绍他的朋友跟我买单呢?  ----------    垃圾,你还没被客户打死啊。  怎么上次大学教育年金的事情不说了,自己放个屁就跑了,让别人给你擦屁股。  你当骗子也就才当一年,你还装啥啊装。你也知道现在代理人良莠不齐,不妨把自己的资历亮出来看看,让大家感慨感慨到底门槛能低到哪里去  呸,恶心!
      作者:aia9527 回复日期: 23:16:11 
    作者:zms319 提交日期: 13:21:00         ??我是友邦保险(上海)做了四年的保险,在此想谈谈保险真相。    ——————————————————————————————————我是广州友邦的,呵呵,做了一年了,还在坚持着!1        ===========  干的好好的你坚持啥啊,听你这话就知道你快混不下去了  可怜可恨的东西  等哪天上街要饭的时候跟大家说一声,兴许会赏你一碗剩饭
  保险是好事,直销也是好事,但是到了国内就变味了~  应该考虑的是这个问题。  您说呢?
  我真得很奇怪!!  你们对保险怎么就那么。。。  在上海,现在说保险骗人这样的话会被人鄙视的,没眼光,让别人觉得这个人太落伍了,我不知道你们那儿怎么会这样,难道这也是发展差距。
  凡事都要看得远一点,国家现在大力发展保险业。保险业全面开放,向友邦这样的外资独资的保险公司可以到处这里分公司了,兴许这样就会好一点了。  
  不过,前几年在上海也有这样说话的人,5年前的事了。我给各位总结一下:说保险骗人一般的原因  1,保险代理人真得不诚信,在投保时许诺太多,其实合同上并没有的东西。这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1,业务做得比较差的业务员,也就是不专业的代理人,自己就不懂;或急于想做成业务,就会不着手段,连哄带骗,然后了,客户的保险知识有奇差,也就相信他的话,一位天上可以掉馅饼。不过这样的事在上海消失得最早。因为这样的业务员做不长,现在的上海人的保险知识很丰富,很专业,如果谁敢欺骗客户,马上就会被识破,公司马上会解雇,保监会马上会通报,他就再也做不了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先寻找好业务员,千万不要卖人情,一定要找到购专业、购诚信的,其次可以自己加强保险知识,买的时候都看看合同,细心一点。
  2,客户的问题了:  
买的时候,跟他说许多,记不得了,回家合同也不看。等到出事了或生病了一位保险公司什么都赔,就来了,保险公司不是福利机构,他要盈利的,所以一定有他保不了的风险,在合同的免责条款写得很清楚,哪些是不赔的,而客户还以吃大锅饭的眼光来看问题,一位是国有企业啦,那就真得太落伍了。
  国内保险虽然总量不大,发展速度太快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  呵呵,我把“真相”理解为了“内幕”了!  你说的相信大家都了解,大家说的你也清楚!  希望楼主多谈谈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个人以为最大问题是销售中向朋友亲人推销,这本没有错,好东西自然要和亲近的人分享,可更多时候业务员并没有让对方感到保险是个好东西,对方无法拒绝却又不得不买!(不能说是大多数代理人这样,但肯定不是少数,自然也会有地域差异)  我不想用个案说明问题,但相信这点是大家排斥的原因之一!
  大凡新事物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被人接受的,就想以前的电视机,早期的股票认购证,IT一样,这是成长的历程,我相信将来是美好的
  五里雾:  你说得很对!!我赞同。我觉得这是保险业的最致命的地方。如果保险业的诚信体系建立不起来,必将崩溃。这事要从源头抓起:保险公司,还在担心外资保险公司进来。现在眼前的任务:一,从高层肃清观念,端正态度,将自身重新调整形象,二,做强,而不是做大;不是一般散沙,而是非常团结,技术非常先进,有战略严光,细分、选好一块市场,做专做精,不要再妄想一枝独大了,设计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同时提高自己的精算水平,制定合理的费率,价格战是历史了。三,立刻肃清代理人队伍,打造一批素质较高的代理人队伍。上海的友邦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这方面的要求。现在的安联、海尔、太平等等也往这条路上走,前不久,平安上海也有类似的动作了。
  同时,保险公司别忘了还要多宣传,多教育一下自己的客户,共同来培育这个市场
  我认识一个人在一个小城市中国人寿作过分红型寿险,他们拿到的保费,直接40%作为奖金发给个人!
听得我目瞪口呆! 看着保险公司起新楼、置豪车,集体去旅游,花钱那个大方! 怎么能叫我相信保险公司未来有保证?
  作者:zms319 回复日期: 9:20:30 
    大凡新事物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被人接受的,就想以前的电视机,早期的股票认购证,IT一样,这是成长的历程,我相信将来是美好的  ====  现在股市什么样上海人应该知道吧
  是不是真的啊,我怎么听楼猪说的有点象传销啊,本来还想在不久的将来买份保险呢,可听了之后反而更不敢买了。
  zms319:  我想问一下友邦天之骄子大学教育年金     能否给我一个具体的数字,每年需要交费多少,最后领取保金的时候每年可以领取多少  
  finaltitan 回复日期: 9:41:49 
    我认识一个人在一个小城市中国人寿作过分红型寿险,他们拿到的保费,直接40%作为奖金发给个人! 听得我目瞪口呆! 看着保险公司起新楼、置豪车,集体去旅游,花钱那个大方! 怎么能叫我相信保险公司未来有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得我同意!!!  现在保险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技术水平差了一点,甚至有些保险公司干脆粗放了点。  买保险时一定要选择保险公司,要看他的偿付能力,今年就有三家保险公司被保监会点名批评,因为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中国人寿,太平洋、新华人寿)。而其他的几个也差不多,偿付能力都有问题。要不然,今年保监会说监管的重点放到偿付能力上来。总算走对了。  在国际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pool)就对很多公司的财务实力进行评级,最高的事AAA,也就是偿付能力最强,依次是AA,A,BBB,BB,B,CCC,CC,C.中国的银行基本上都是BB以下,国内的所有保险公司都没有他的评级,因为资历不够,友邦从97年到现在一直是AAA。
  作者:游游晃晃 回复日期: 9:46:52 
    是不是真的啊,我怎么听楼猪说的有点象传销啊,本来还想在不久的将来买份保险呢,可听了之后反而更不敢买了。    保险和有着本质的区别:传销根本就没有实际的商品。受害的事最底层的。    保险和传销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说明你对保险认识不够呀!!!兄弟,努力吧。  
  zms319:    我想问一下友邦天之骄子大学教育年金         能否给我一个具体的数字,每年需要交费多少,最后领取保金的时候每年可以领取多少    很抱歉,这个产品基本上被停售了。而且我在这里不是推销,所以不想回答你的问题,抱歉!!
  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计算一下汇报率  如果不知道的话就算了
  据说,外国保险公司比较可靠,很多富人也买外国公司的保险。
  作者:一粗倾国 回复日期: 10:05:56 
    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计算一下汇报率    如果不知道的话就算了    我不想让你进入误区,你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买保险?
  呵呵,不用担心,我是做精算的
  作者:nianenluo 回复日期: 10:10:20 
    据说,外国保险公司比较可靠,很多富人也买外国公司的保险。    现在进来的外国保险公司还不错,将来再来的就不知道了。他们的精算,核保,理赔,客服,IT等等水平相当高,管理也非常有经验等等。。。没办法,人家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呀!!
  作者:一粗倾国 回复日期: 10:12:20 
    呵呵,不用担心,我是做精算的    你可以告诉我一个保险产品的费率是怎么精算出来的马?
  AAA分别是代表三方面的评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的。  1A:利润率
2A:成本控制
3A 信誉  中国人民银行的评分是BBC  上面仁兄所说属实,AIA(友邦保险)从97至现在一直评分是AAA
  纯保费+附加保费  还对啊
  作者:一粗倾国 回复日期: 10:20:02 
    纯保费+附加保费    还对啊    说实话,你不要生气。我刚刚看过你在其他地方的一些帖子,我知道你确实懂一些精算。但我觉得你不懂保险!!
  没关系我不生气。  毕竟是半路出家,功底不是很扎实    但我一直想了解他们说的那个年金
  我觉得与中国的国情有关,所谓国情包括了环境、公民总体素质、传统等等,凡是国外的新事物进入我国,都要经过多次变革或变了味道。这也许是自然规律吧!
  我认为所谓分红险都是骗。  有这钱还不如买国债加意外险。  楼主认为然否?
  其实对你来说,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个教育年金保险。你就不要钻牛角尖了。小孩教育是一定要计划的,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的,可以存钱,可以买保险,可以买国债等等,只不过是分流罢了。(保险公司和银行,投资公司)。我知道,你还在生气那个主题了。
  吹吧,敢把你们的那些投资型保险的收益率报出来吗?股神巴菲特可是把保险公司当提款机用哦,什么意思该清楚了吧。业务员的佣金提成是多少?不低于20%啊,这跟骗钱有什么区别?  
一位保险的业务员一次口出真言:没有人会主动买保险。
  作者:半里不留行 回复日期: 10:35:53 
    我认为所谓分红险都是骗。    有这钱还不如买国债加意外险。    楼主认为然否?    不全是!!  分红险只是将利率风险降低了,和国债不能比。他们只能在回报的角度可以讨论讨论。但别忘了,保险!!!意外险不是发生什么都赔的。如果你需要保障的话就得买一部分保险,如果你现在不需要保障,就可以买国债加意外险  
  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强调一下:    作者:zms319 回复日期: 13:46:27 
    保险:作为金融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而在英国保险已经运转了200多年了,最早的叫劳合社。在三大主体中,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简单分析一下:        银行:主要作用是流通、消费、方便、储蓄。     证券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    保险:目的是化解风险,追求资产保全和稳健增长。  三者功能不一样,可为什么你们就非得要你死我活了,我们不主张把所有的钱都存银行,或所有的钱都买股票等,所有的钱都买保险。你们认为自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知道吗?没有人可以强迫另外一个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友邦业务员的公关能力的确厉害,利用似是而非的产品设计,把一群大人当小孩哄。社保、养老、医疗保险等产品才是真正从老百姓利益出发,听说在国外别的无所谓,每个月的医疗养老保险是不敢不交的。
  我想问问楼主,保险公司是慈善机构么?
  no!!!!!!!!
  作者:大葱烧饼 回复日期: 10:59:30 
    友邦业务员的公关能力的确厉害,利用似是而非的产品设计,把一群大人当小孩哄。社保、养老、医疗保险等产品才是真正从老百姓利益出发,听说在国外别的无所谓,每个月的医疗养老保险是不敢不交的。  =========================  我同意烧饼的话.政府才是人民的最终保障.商业保险给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你自己投保的.我曾经算过那些所谓的商业养老保险,保险公司给回你的,跟你每月存入银行到时再取出来的还少一点.可见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我觉得买保险是消费品,比如,你每年花几百块钱买个几十万的死亡保险,就是想给你身后人一个保障.那几百块是消费掉的,不是投资.要有个正确的保险观念.现在很多保险人都有意无意地误导人.
  问问楼主,为什么很多保险推销人说投保是投资呢?我倒觉得投保是花钱买保险.
  哪位来帮我回答他的问题,我不想说了!!!!!
  楼主你怎么能这样呢?  做保险不是这样做的.  有没有&保险人的基本素质&这本书呢?如果有,你要认真看看了.
  我不敢去作
  作者:橙汁与茶 回复日期: 11:25:57 
    我不敢去作    hahaha
  别的不说,问楼主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你们友邦有什么良好的投资渠道保证客户资金的增值以应对未来的赔付。  即便按现在很低的贷款利率算,你们有哪些分红保险产品的净现金值是正的?或者说预期内含回报率(IRR)是多少?  你们过去几年投资的情况如何,Sharpe率是多少(sharpe率等于年回报率平均值除以其分布的标准差)。    如果你们的代理人解答不了这些问题,我怎么买你们的保险?
    寿险的本质是强制储蓄。  买保险的本质是买保障,而不是预期之后的高回报。  从长远来看,储蓄的回报一般高于保险的回报。
  楼主拼命说银行的钱贷不出去,就算贷出去了也很多坏帐.  那我想问问楼主,保险公司的钱放不放银行呢?  大家又评评,大家的钱是放银行可靠还是放保险公司可靠呢?  放银行,总有国家罩着吧?  如果保险公司倒闭了和银行倒闭了,国家会先考虑哪个呢?  不用说都知道,肯定是银行.  保险不是不买,有条件的还是要买,不过我不敢买那种投资型的,宁可放银行里.我可能会买一年的意外险.
  作者:waterflea 回复日期: 11:30:35 
    别的不说,问楼主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  1,代理人确实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2,即使解决了你的问题,也不是保险的真正目的。所以我觉得你还是不要买得好
  作者:凌未风 回复日期: 11:35:11     你这个问题很幼稚。    一粗倾国,你在哪里?你来替我回答吧。
  楼主果然牛得很.  楼主的态度,令我想起了以前国营商店的售货员,对待顾客是爱理不理,你爱买不买,不要问那么多.  我劝楼主还是不要做保险的推销了,你的性格不适合.  保险推销本来就是做人的工作,你不愿意做,那你想做什么?  我以前做过广东的中保的软件系统,听说很多营业点的人不用出去拉业务的,因为他手里就有某些单位的所有的车险.每天就在点里玩玩电脑就有大笔的业务找上门.  我看楼主比较适合去这些地方工作.
  作者:张亭 回复日期: 11:33:42 
        寿险的本质是强制储蓄。    买保险的本质是买保障,而不是预期之后的高回报。    从长远来看,储蓄的回报一般高于保险的回报。  ================  这些话我赞同,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作为投资的话,风险比放银行大.
  路过,帮你加加油!
  作者:凌未风 回复日期: 11:43:31    还好,你终于明白一部分了
  不过,楼主关于保险的一些观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我觉得做为保险推销人,这样的对人态度就不太好.  任何人都是潜在的客户,不能对任何人表现任何的不耐烦和不满.  也许这是客户在咨询问题呢.而你又觉得对方是乡巴佬而不去理他.  反正保险代理人多的是,他觉得你不满意,他会去找其他人.  你是没什么损失,但是你的职业修养呢?
  作者:凌未风 回复日期: 11:50:45     你说得对,但过了一点。我在这里只是为了说一些个人看法,和各位讨论讨论,不是在推销,再说了销售是个人修为,有缘才成交。所以没有任何想贬低或批判任何人。      
  销售是个人修为,有缘才成交。  ======================  我倒,卖保险也要有缘??  你有没有试过HARD CALL呢?  推销的一个含义就是把自己拥有的去迎合对方的需要.  是要做很多说服工作的.怎么能够对方不接受就认为无缘而不去继续争取呢?
  搂猪在   推销!
  hahhhahahahhahha......
  这叫“真相”?完全是宣传友邦嘛!
  众说纷纭蛮好的。  如果这些能给各位带来些什么,我知足了。
  作者:zms319 回复日期: 11:36:30 
    作者:waterflea 回复日期: 11:30:35        别的不说,问楼主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    1,代理人确实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2,即使解决了你的问题,也不是保险的真正目的。所以我觉得你还是不要买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目的?!我看到美国的保险公司可不是这样的。  保险说穿了就是一种投资,任何风险都可以量化的,如果你说不出你们量化风险的指标和依据,那么客户怎么来投资你们的产品?就靠耍嘴皮子吗?
  作者:waterflea 回复日期: 12:14:46     你说得问题已经更高一层次了,在国内还赶不上,以保障为主。投资型产品还局限于投资渠道:银行协议存款、国债、基金、金融债券,以及一部分企业债券等,再加上马上要开放的:直接入市,外汇资金投资海外等等国家允许范围内。基本上各个保险公司差不多。    至于IRR每个险种不同,一般和现时的利率差不多。    至于投资年报率最近一两年不太好,一般基本上在2%左右!    
  目前国内在投资型产品开发上也是蓄势待发。
  楼主的“保障第一,其次收益”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人员一般是先讲收益,让大家有保险是个投资的假象(这里的投资是狭义的专指财富的增加)。当一个理性人从这一角度出发,比较基金、国债、银行利息等等的预期收益的时候会发现保险的投资功能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资金的流动性也比较差,用保单质押的比例也不会很高。但那时保险已经交了!虽然可以退,但碍于情面,有时只得如此了!随着时间的增加,你的资金如果按现值退保的话,其实是越保越亏的!当然这样的品种自然也有它本身的价值所在,就是被人忽略的保障部分。  一个产品的推出自然有他的理由,但在阐释理由、挑选投保对象的时候确实得费一翻心思!  没有一个保险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zms319 回复日期: 13:03:32 
    作者:waterflea 回复日期: 12:14:46         你说得问题已经更高一层次了,在国内还赶不上,以保障为主。投资型产品还局限于投资渠道:银行协议存款、国债、基金、金融债券,以及一部分企业债券等,再加上马上要开放的:直接入市,外汇资金投资海外等等国家允许范围内。基本上各个保险公司差不多。        至于IRR每个险种不同,一般和现时的利率差不多。        至于投资年报率最近一两年不太好,一般基本上在2%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近年的Sharpe回报率2%的话,我可以理解和接受,因为整个利率和资本市场回报都不高。  但是你说IRR跟现在的利率差不多就有问题了。要知道现在的利率是近十多年来最低的。而保险产品很多都是较长期的,如果你的IRR跟现在的利率接近,那么就等于说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和现在的接近。这样的话,一旦升息,客户就要亏损了。可以类比长期国债,你去看看现在10年期以上的国债的利率是多少,交易额是多少?你就知道你的产品卖不卖得出去了。    国内的所谓保障为主我也理解:其实国内大部分是再保险产品。而且保障牵涉到风险计算,一般人很难有参照系,保险公司比较容易推销,但是总的来说,肯定是不合算的,因为你们是再保险,而且可以选择的保险公司不多。    说实话,真正有风险的保障产品你们也不做,你们只做稳赚得产品,比如意外险,伤残住院险等。普通门诊医疗保险你们敢不敢做?怎么定价?
  请问楼主:人寿保险公司里的学生保险,是不是当学生生病(疾病)只是门诊的而没有住院的情况下不能理赔啊,我上次真的吃了大亏啊,门诊时花了900块,到学校居然说不能报销.  请你抽空给我解答好吗?    
  在国内目前的医疗体系下,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敢承保门急诊风险太大。
  现在的医疗保险分两种:1,给付型,客户发生合同约定事项时,按合同约定直接给付保险金。包括:住院补贴,重大疾病给付等。2,补偿型,按照客户损失大小,进行补偿,通俗说就是实报实销。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意外医疗费等。当然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全部做成给付型。
  楼主让我对保险有了更多地认识,多谢了!  支持楼主!
  楼主说到底被保险公司的营销文化所洗脑了,闭口张口就是打击其他保险公司、国内保险公司。这点就不需要追究了。不能怨你。本来对友邦的感觉还很好的,从你的言谈也可以看出友邦的企业文化了,最起码不会跳槽到友邦了。    我认为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状况在于不能为最需要得到保障的人提供保障,不能为大家提供最需要的险种,很多寿险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迟迟得不到国人的认同,所以没人主动去买保险,所以保险公司必须返佣到40个点以上给代理人拉保险,所以不能用“大数法则”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就拿健康险来说,重大疾病险不用多说了,可以获得理赔的标准你不是学医的话你能为你的客户解释得清吗?估计你如果解释得清的话,你的客户就绝对不会买重疾险了。这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疑难杂症,受保障的仅仅是其中常发的二三十种而已,而理赔的标准之苛刻需要被保险人只剩下一口气才行,这样的保险,普通老百姓(不懂精算费率的)能接受吗?    目前争议最多的短期健康险,当一个投保人患了某种疾病而获得理赔时,根据他的病情轻重、复发状况,保险公司对他第二年的续保还要作出除外责任、拒保的决定,“除外责任”就是说一个人第一年得了什么胆囊炎等疾病住院保守治疗获得理赔后,第二年他住院将胆囊切除将不能得到任何理赔。如果这个投保人不幸得了什么癌症或其他什么需要反复住院治疗的疑难杂症,对不起,我保险公司赔了第一次,第二年我不要你交保费了,我不保你了,现在医药费那么贵,这不是致人于死地吗?    不要和我谈什么精算技术,不要和我谈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不要跟我谈什么国际惯例,总之,保险公司现在并没有在积极研发真正能为老百姓带来保障的险种,什么理财险、什么投资险,什么能圈到钱而风险小就研发什么,真正能为老百姓带来保障的险种在哪里?    保险公司的真谛在于经营风险,如果保险公司不愿经营风险,有什么理由让老百姓不骂?不找场所发泄?因此保险公司也不应抱怨国人对他的指责。    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年轻的朋友们买意外险、定期寿险为小家庭以及父母尽一份责任,该险种费用低,每个人应该负担得起,那些花哨的险种留到经济实力足够的时候再看看吧。    健康险我尽管有颇多抱怨,还是需要的。    还有一个误区,我常常看到大人为小孩买寿险而自己一分钱保障也没有的,为此我特地问过我们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他却对我说,小孩的保险好推销,好促成,不然的话他们一分钱的保险也不会买。有时想想真想推翻这个保险代理人的制度,这个保险代理人的营销制度可是源自友邦喔。    算了,不想针对楼主,也不想针对友邦,只希望你能象你向我们保证的那样。        
  说出很多可能的危机,(你按照他说的话分析很合理)  给出很多的承诺,(你听起来很划算)    接着你跟他签合同,(买保险)    又有一个上当的!!!    保险,就是骗一大堆人的小钱(个别sb会大点)汇合成你想不到的大钱(总数目巨大),拿出一小部分(不会超出总数的30%)还给投保人中不幸的少数人.    其他的money那里去呢?  ...  ......  哈哈,你应该猜到了吧!!!  
  楼上说的是彩票的运行机制  保险跟彩票还是有点区别的
  保险,就是骗一大堆人的小钱(个别sb会大点)汇合成你想不到的大钱(总数目巨大),拿出一小部分(不会超出总数的30%)还给投保人中不幸的少数人.        其他的money那里去呢?    ...    ......    哈哈,你应该猜到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还有人这么想?那我请问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数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生命表可以预测一万个人中有一个人会在当年死亡,假定这一万个人都投了死亡保险,保额10万,也就是说这一年中只要有人死亡保险公司就赔付10万,那么按照理论计算保险公司应该向每位客户收取10元钱作为保费以满足按照概率将会发生的赔付。    这10元钱是专门用来进行赔款的准备金,术语就叫做“纯费率”,另外保险公司经营中消耗的的房租、员工工资、代理人的佣金等等开支很明显也是来源于客户交的保费,这笔钱叫“附加费率”。附加费率加上纯费率就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保费”。    正常来说附加费率应该在5%—20%之间,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能收取12元的保费。      费率是精算师定的,保险精算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让收取的保费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赔付之间达到精确地平衡。    所以我认为保险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像彩票那样维持40%左右的赔付率(保险公司进行的理赔数额除以收取的保费),消费者不是傻子!假如有这样的险种(比如航空意外险)各家公司会争破脑袋来抢客户,争抢的手段无非就是高佣金、低保费,很快这个险种的赔付率就会升高到100%左右,从而让没实力的保险公司知难而退,市场恢复平静。
  作者:ltlux 回复日期: 19:13:4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你自己把它当成production-dirve时代了,现在的保险业已经在想着market-dirve转变了,也就是说要看整合计划,适合每个不同客户的计划。
  作者:ltlux 回复日期: 19:13:44    你说了很多,我想你本人对保险的看法也很矛盾把?所以说,永远只有适合的保险,没有好坏之分。    关于你说的短期健康险:  还是抓住一点,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不是福利院,啥都保!而且目前所有长期健康险各大保险公司在紧急喊停,风险太高了。当然这和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ltlux 回复日期: 19:13:44    还有一个误区,我常常看到大人为小孩买寿险而自己一分钱保障也没有的,为此我特地问过我们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他却对我说,小孩的保险好推销,好促成,不然的话他们一分钱的保险也不会买。有时想想真想推翻这个保险代理人的制度,这个保险代理人的营销制度可是源自友邦喔。  ————————————————————  你说得很对,尤其是上海,大人对小孩的保险过于重视。上海人对子女的溺爱简直不可理喻。
  to :ltlux    其实我觉得你有些观点很不错的。如果再多一些想你们这样的客户,这个市场就会更良性了。同时我们也很痛恨保险业的一些老鼠屎。一起努力把。前景是光明的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邦保险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