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美国穆勒私募基金金什么样

美国私募基金pe_华股财经
美国私募基金pe
相关标签:
据报道,捐赠基金投资策略已经成为美国各校典范的耶鲁大学上一季度投资了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耶鲁周二向美国证交会递交的文件显示,去年12月31日市值为2320万美元的这笔投资,是耶鲁在2011年第四季度做出的最大一笔投资。耶鲁称海外股票战胜了基准...
作为市场上第一只在设计上参考了私募基金模式的公募基金,银华回报从4月1日进入第二个封闭期以来,净值出现快速增长。截至4月10日,净值已达1.243元,实现了开门红,累积了安全垫,为第二个封闭期的顺利运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5亿规模下银华回报能...
近年来,作为操作风格灵活、策略多样、嗅觉灵敏的代表,阳光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不少在公募圈赫赫有名的人物也纷纷奔私,阳光私募在市场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那么,阳光私募如何把脉2015年的A股市场走向、哪些板块可能蕴藏巨大机遇...
当私募地产基金浪潮来袭,理财机构态度不一:积极参与者有之,按兵不动者有之。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谁说了也不算,只有时间能说明一切。当房产投资被宏观调控扼住“喉咙”,地产基金因其较为丰厚的收益成为房地产投资领域的“救命稻草”,并且势头...
华股财经编者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近日撰文提出,支持物联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多渠道、多层次地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社会...
日前,有传闻称国家税务总局将于近期出台新政,针对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征收账面浮盈税,以基金所投资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为征税时间点,将私募股权(PE)投资入股价与投资项目IPO招股价的差额作为“增值部分”,按40%税率征收所得税。也有消息称,...
尽管浙江盈阳旗下的盈阳7号成立3个月收益率接近170%,排进了朝阳永续统计的私募基金股票多头的第七名,但当中国证券报向我约稿时,我内心还是有些犹豫:一方面自己做投资以来,很少有时间提笔写文字与公众交流;另一方面,毫不避讳地说,面对当前的...
最新数据显示,在2015年1月份的私募基金市场中,创投基金(VC)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披露案例总数为114起,投资总规模为33.46亿美元。其中,国内创业投资案例107起,投资金额为30.94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所下降,但30.94亿...
作为全球医疗领域的主要投资者,私募股权(PE)和风投(VC)正带来医疗行业亟需的私人资本,用以激发创新,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ACB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过去五年来,PE和VC基金踊跃迎接公众医疗领域带来的...
3000点裂变空间:做好不赚钱的准备才能赚大钱六路资金,兵临城下。QFII、公募、私募、保险、券商、期货,分歧何在?反弹还是牛市?周期还是非周期?如你所见,裂变已经展开。然后,才有聚变的空间。那是,可以产生一个太阳的能量。周五的股指期货终于...
01020304050607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你知道吗? 美国的投资者竟然都在买这个!
来源:和讯理财&&&
作者:展恒基金&&&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众所周知,私募基金的发源地在美国,私募基金行业在美国经历了多年发展,已达到一种高级金融业态,成为华尔街的“掌上明珠”。10月16日美国证监会首次发布了私募基金行业统计报告,从美国私募基金的各个层面进行统计,于是乎,重点来啦!!!
  美国私募基金杨业统计报告中对投资者构成的统计显示,私募基金是最大的私募基金投资者,规模1.36万亿美元,占比达到20.2%。这说明什么?美国私募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私募基金中的基金,美国私募基金的投资资金五分之一来自于FOF!个人投资者占比也达到了11%,而且其中美国普通的富裕家庭也通过往往通过私募FOF投资私募基金。
  那么,重点又来啦,什么是FOF?度娘来告诉你:“基金中的基金(FOF)与开放式基金最大的区别在于基金中的基金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而基金是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它通过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
  那么的那么,重点再次来啦,FOF怎么选?这回展恒基金小编来解答!理财必定要选择专业的团队和优秀的产品。展恒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弘酬投资,作为专业资产管理平台,十年潜心进行私募基金研究与投资,独创seer资产配置模型,发行了十数期优秀FOF产品,并且其中多只基金获得FOF收益冠军,乃是私募FOF届的良心之选!
  那么也没有那么了,你还在等什么?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摘要:谁说只有地产界才有土豪!私募界的更壕!
谁说只有地产界才有土豪!私募界的更壕!
毋庸置疑,熟悉唐纳德o特朗普的人都知道最近他“火”,正在为竞选美国总统忙得不可开交,当然,除了竞选美国总统的身份外,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和精明的生意人。据不完全统计,川普拥有诸如纽约的华尔街40号、特朗普大厦(Trump Tower)以及迈阿密的Doral高尔夫度假村等象征成功与地位的房产。
这样壕到都要掉渣的主,海投君不禁感叹:还有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2015年福布斯美国财富排行榜让海投君震惊了!榜单共有19位私募大佬入围。他们来自于12家不同的私募基金,平均身价是32亿美金,平均年龄竟然是62岁!有钱任性,挥金如土有没有!
海投君今天就带你认识一下全美前5大私募大佬。
No.1 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 zman)
福布斯2015排名:38
净资产:116亿美元
所在基金:黑石集团(Blackstone)
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人称华尔街王中之王,黑石集团的联合创始人。这位华尔街之王的成功道路与众不同。
1969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史蒂夫加入了华尔街DFJ银行,而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辞职去参了军,因为工科背景的他对经济一窍不通,完全不知所措。而对华尔街的渴望已经埋下了种子。
1972年:25岁的史蒂夫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加入了大名鼎鼎的雷曼兄弟公司,31岁时就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合伙人,而这只是史蒂夫征服华尔街的开始。
1985年:史蒂芬义无反顾地离开雷曼兄弟,带着自己20万美元的积蓄建立了黑石集团,在许多人的眼中,20万美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遍地流金、巨富簇拥的华尔街,20万不过是一笔非常不起眼的零花钱,如果有人试图凭借着这点可怜巴巴的资本在华尔街扎根创业的话,那只是痴人说梦,可施瓦茨曼却做到了。
30年后的今天:黑石集团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掌管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史蒂芬本人也成为了最富有的私募基金大佬,坐拥116亿美元身价。此外,史蒂芬还是一个慈善家,他曾在2015年向母校耶鲁大学捐出创纪录的1.5亿美元,还曾在清华大学设立1亿美元的奖学金。
No.2 莱昂·布莱克(Leon Black)
福布斯2015排名:94
净资产:50亿美元
所在基金: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莱昂的父亲艾力(Eli·Black)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是United Brands Company的老板。而他的母亲雪莉(Sherley Lubell)是一名艺术家。千万不要以为列昂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成功是理所当然的事。
1975年:父亲因为涉嫌贿赂政府官员,在纽约跳楼自杀。也许是因为在达特茅斯学院学习的心理学,24岁的他坚强的面对了事实并在同年完成了哈佛商学院MBA项目。
毕业后:他加入了投行Drexel Burnham Lambert,仅仅3年时间便担任了并购主管,随后公司陷入丑闻,他便与伙伴创建了私募基金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如今:Apollo已经是掌管超过1600亿美元资产的私募基金公司。除了投资,莱昂对艺术的热情一样狂热。他不惜砸下1.2亿美元的重金收藏了爱德华·蒙克的名画《尖叫》:
No.3 乔治·罗伯茨(George Roberts)
福布斯2015排名:108
净资产:48亿美元
所在基金:KKR
比起其他几位,乔治的职业生涯可能并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但也绝对精彩纷呈。并购史上最经典的案例RJR Nabisco收购案就是出自这位私募大佬之手。
1969年:25岁的乔治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博士毕业。随后加入了投资公司Bear Stearns。期间,乔治与同事Kohlberg和Kravis组成了三人组,展开了一系列杠杆收购,引领了80年代杠杆收购的浪潮。
1976年:三人组和公司的关系恶化,于是三人联合建立了KKR私募基金,KKR也是由这三个人的姓氏首字母组成。说到KKR,不得不提一下当年震惊整个华尔街的RJR Nabisco杠杆收购案。
1989年:KKR以创纪录的314亿美元收购了RJR Nabisco公司,背后故事之错综复杂,充分反映了华尔街金融巨鳄的权利和手段。后被撰写成书籍《门口的野蛮人》和同名热门电影(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并被福布斯评为美国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书籍之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拜读下。
No.4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
福布斯2015排名:108
净资产:48亿美元
所在基金KKR
这位Kravis先生是不是很眼熟,没错,他就是KKR创始人之一,上面罗伯茨先生的合伙人,不但如此,他们俩还是表兄弟的关系。
1969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以后,亨利辗转于纽约不同的金融公司。后来和罗伯茨一起加入了投资公司Bear Stearns。随后的故事我们已经知道,兄弟俩联手加上Jerome Kohlberg掀起了杠杆并购的大潮。后来三人又共同成立了KKR私募基金,在华尔街大展身手。
直到1987年:Kohlberg觉得这兄弟俩的策略太激进,太残暴了,便离开了公司。亨利和乔治这对表兄弟则继续发展KKR,造就了今天的私募巨头。除了对收购公司有疯狂的热情外,亨利对艺术的喜爱一样疯狂,他的夫人就是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主席。
No.5汤姆·戈尔思(Tom Gores)
福布斯2015排名:194
净资产:33亿美元
所在基金:Platinum Equity
从小随家人从以色列移民到美国,汤姆像每一个美国男生一样热爱体育。高中时他同时参加了橄榄球,垒球和篮球三个球队,后来收到了密西根州立大学奖学金,完成了自己工程管理的学业。
但是由于受到哥哥Alec的影响,汤姆对并购耳濡目染并做了大量研究,后加入了哥哥创立的私募基金公司The Gores Group。值得一提的是,Alec现在也是身价21亿美元的私募富豪。
1995年:31岁的汤姆离开了哥哥的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基金Platinum Equity, 20年后的今天,Platinum Equity已是掌管60个亿美元的私募基金。身为亿万富翁的汤姆还是那个喜欢体育的大男孩。
2011年:他买下了NBA球队底特律活塞队继续自己的篮球梦想。
本文由海投金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授权合作请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Haitou360,您的海外投资专家,每天分享您在别处看不到的、、观察、留学、生活等第一手信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美国私募基金泡沫破灭_网易科技
美国私募基金泡沫破灭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私募基金泡沫的破灭
原作者: &译者:
贷款将会出现问题,交易也将被取消,资产也在日渐减少。低成本的融资时代突然终止,并购市场正遭受严重的冲袭。
面对这场突然来袭,迈克尔-普萨洛斯(Michael Psaros)显然早已经做好准备。今年40岁的他在曼哈顿MetLife Building大楼顶部的办公室里,看着洒满阳光的Chios希腊岛的照片,还能一览中央公园的美景。他确信,这场并购市场上的寒流将会为他献上一生中最丰盛的晚宴。
Psaros是KPS Capital Partners的经营合伙人,这是一家专门致力于收购重组问题企业的公司。借助其对市场趋势分析的犀利眼光,在过去的私募股权火爆的14个月里他卖掉了自己旗下的11家公司。令他惊讶得是,成交价格之高“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而且已经远远脱离了其实际价值。”如今他却要折身返回。KPS已经募集到12亿美金准备进行企业收购,据Psaros估计,此时那些之前的LBO交易商及资金贷方肯定都会迫不及待地想将公司低价抛卖。他认为,“事物发展很快就会发生转变,可能在突然间你就会感到恐惧降临。”
如今看来,似乎私募越来越像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典型华尔街泡沫。它曾为投资银行带来空前的财富,也造就了大批新一代的亿万富翁,同时也为凯雷以及KKR这样借助LBO收购的公司套上了耀眼的光环。而如今,泡沫破灭了。贷款或许难以收回,已经达成的交易可能也将会被取消,财富资产价值也在日渐下跌。作为目击者,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曾推动股票市场(当然也包括曼哈顿房地产价格在内)走入创纪录巅峰的泡沫的整个生命历程。
警报已然拉响。从7月中旬起,关于风险性负债的担忧已经影响到标准普尔指数下跌6%,使标准普尔自今年来的上涨成果损失消失了近2/3。Sowood Capital Management,一个由前哈佛大学捐助基金(Harvard's endowment)管理委员会成员创始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截至7月底亏损了原价值的一半以上。而银行已经不可能再给高收益的并购发放联合贷款了,包括克莱斯勒汽车,First Data以及ServiceMaster在内的并购案。
这场泡沫的破灭将造成广泛的影响。原先私募公司瀑布般的大笔交易数量如今变成缓缓细流,而这些公司也需要为他们之前两年在火热市场上的投资付出相对更加沉痛的回报。那些之前已完成的交易也只能为相关投资者如养老金基金、大学捐助基金以及个人投资者等带来较低的收益。
其次,高收益债务投资者也将遭受损失。最惨的将会是对冲基金,虽然之前他们曾有过无比风光的年代,他们曾通过凭保证金额度购买购买高风险垃圾债券及银行债务-而正是这种投资策略让Sowood惨败(Sowood管理的对冲基金截至7月底亏损了原价值的一半以上)。
这场风暴不仅仅将给专业投资者和富豪们带来伤害,公司以及高收益债券的共有基金的投资者以及股票投资者同样也会遭受损失。截至目前来看,很多股票都可以受益于任何一场并购案。似乎任何行业的公司,不管是赌博、旅店、零售或是软件,都可以通过专业收购公司(如KKR,黑石等)LBO收购达到一个较高的价格。而突然间这一切都消失了。这严重打击了特别是那些以LBO收购为投资方向的投资者。在仅仅3周内,Corinthian Colleges的股票价格就下跌16%,Martha Stewart股票价格下跌25%,而Radio-Shack(500强企业)则下跌了30%。
自己种下的恶果
私募盛宴始于金融风暴。回顾2000年的互联网科技电信金融泡沫,股市狂泻40%,经济也步入萧条期。联邦储备系统将利率下调以推动经济发展。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经济慢慢回暖。但股市仍旧停滞,公司利润也踟躇不前。
利率降低,股市低迷以及企业利润的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为私募股权公司的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利用大笔现金以及负债,他们可以用利用相对较低的本钱收购较大企业。在2002年平均收购价格仅仅是公司现金流量(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Ebitda))的4倍。在典型私募收购交易中,私募股权公司将贷入或筹借约占收购总额的70%的资金,而这些贷款会将以其2倍或3倍的价格体现在所购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通过这种杠杆收购,被收购企业的利润只要有一点点增长都可以为私募公司及其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某些情况下,他们会通过在一年内获取分红的方式来收回投资获取回报。在退出时,他们则会要求被收购公司支付巨额费用,作为交易安排费、融资费及管理费等。(这些交易同样也有美国政府的侧面支持,因为这其中所有的负债都是免税的。)并购的利润显然很诱人。Institutional Risk Analytics的常务董事Chris Whalen则说,“这个市场的利润简直是太丰厚了,就算再笨的人也能通过LBO收购来赚钱。”
如同每一次的疯狂一样,他们也同时在自掘坟墓。如此容易就可以成为富翁的梦想不停地吸引新的投资者,而交易的速度也在加快。2005年的收购价格还处于一个较合理的水平,例如TPG和Warburg Pincus以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Neiman Marcus,而Clayton Dubilier & Rice、凯雷私募集团以及美林(Merrill Lynch)牵头的财团以56亿美元收购Hertz(这些收购金额并不包括被收购企业的现有债务)。
好时光就此而去,并购者的赌博狂欢或将就此结束。真正的疯狂开始于2006年,由于被丰厚的利润所吸引,投资者纷纷将资产投入私募公司。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私募集团的收购价格不断提升到不可置信的地步。他们不仅仅将最初出价定于远高于企业市值的价格,还制造收购要约竞争来继续抬高价格。去年黑石集团发出164亿美元溢价约30%的收购要约欲收购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不料KKR中途杀入,而黑石最后无奈提价至176亿美元才得以完成此项收购。
目标收购公司的股东们不久便发现,他们其实不必在收到第一个收购要约时就接受,不管那个价格有多诱人。去年Clear Channel的股东们拒绝了Bain Capital和Thomas H. Lee联合发出的一项溢价为33%收购其旗下无线电集团的收购要约,但直到私募集团再增加8亿美元,将价格抬至193亿美元这些股东们才接受欣然接受。今年早些时候,平均收购价格已达到现金流量的15倍-几乎是2002年的4倍,并达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LBO市场兴起前的水平。
另一个很明显属于泡沫性质的迹象是,私募集团把这些公司在业内反复高价相互转让。黑石最近把Extended Stay Hotels以8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Lightstone Group私募集团,比黑石2004年的购价高出60亿美元。而表明这个泡沫已达到顶端的迹象就是:黑石私募集团的上市-其股价自6月22日登上纳斯达克以来缩水近35%,其他的一些私募公司也都有上市的计划(如私人股权投资基金KKR也在7月初提交了上市申请),对于目前糟糕的状况而言,他们仍在保持观望。
交易金额的增加意味着需要进行更多的借贷;而随着债务水平的提升,需要支付的利息占现金流量的份额也在增加,这极大的降低了投资的安全性,虽然正是充裕的安全性造就了早期交易的丰厚利润。2006年美国最大的西班牙语广播公司Univision的并购金额高达122亿美元,如今它需要支付高达100亿美元债务的利息,这实际上等于吞掉了它7.6亿美元的年现金流量。Moody的分析师John Puchalla认为,“Univision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它不仅需要自身有良好成长还需要一个稳健的经济环境,二者同时存在才能保证它能应对高昂的负债。”从新近的一些并购交易看,用于收购的贷款违约率将从目前不足1%至少增加到高达5%到6%的历史水平,也许还会更高。
本文来源:译言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私募基金规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