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刺破中国房产知乎 日本泡沫 不刺破的,一定是美联储

为什么刺破中国房产泡沫的一定是美联储?
& & 在没有其他意外的情况下,向我国地产泡沫扣动扳机的将是美联储。& & 为期两天的最新政策会议结束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75%至1%的目标区间。我们决策者或许松了一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联储转向鸽派。& & 以美联储主席耶伦为首的政策制定者,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家庭支出增速最近“仅温和”上升,他们同时强调,支持消费增长的“基本面因素”仍保持稳健——维持最早在6月进一步提高短期利率的路线。& & 泡沫帝国认为,联储6月加息几乎无悬念。2017年总计加息三次可能愈发显现,中国利率持续收紧、开始缩表几乎是大概率事件。在其它种种压力之下,长达10余年的中国地产泡沫,将在美联储接下来周期性的加息声中彻底改变。& & 1、美元6月加息几无悬念,年加息3次基本肯定。& & 错过5月,美联储当然不会按兵不动。工银国际研究主管程实先生认为,习惯性的“开门寒”不改美国经济稳健复苏大趋势。& & 5月延迟加息并非表明美联储鹰派立场弱化,而是凸显了美联储对加息时机的慎重选择。在一年3次加息的鹰派路径下,5月会议的平淡大幅提升了6月加息的概率。& & 美国经济的内生复苏趋势依然稳健。剔除掉库存、进出口和政府支出三大波动因素的影响后,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内生增长率为1.86%,不仅高于同期的增长率,也高于2016年第一季度水平0.92%。稳定的内生增长动力巩固了经济复苏的基础。& & 非农就业中枢水平下降,是劳动力市场接近“自然率”状态后的必然现象。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短期的不利影响。& & 美联储加速加息始终符合美国利益,符合美联储的长期政策理性。& & 美联储今年加息3次,基本肯定。& & 2、中国市场利率走高、适度缩表大概率,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没有退路。& & 外界都注意到,我国关键货币市场利率5月3日达到两年来的高点。& & 截止上周末(4月30日),央行在2017年迄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收了815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此前,央行使用MLF缓冲资本外L导致的流动性紧张,但最近几个月资本外L减缓,注入流动性的需要减弱。& & 大洋彼岸,最近几年,美国经济复苏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川普各项政策即便大打折扣,实际还是利于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 美元走弱缺乏基础,最多也是弱强。& & 不仅如此,此前三轮QE,大幅降低利率的同时实施资产购买计划,联储持有大量长期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造成其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 & 眼下,加息并缩表也是必然。卖出美国长期国债和MBS,收紧市场流动性。缩表或许是渐进和可预见的,这实际也给了我们调整货币政策的时间。但无论如何,作为本币汇率和美元关系很大、且拥有大量美债的国家,在联储逼迫之下只能引导国内市场利率走高。& & 3月博鳌论坛上,周行长提出“在多轮量化宽松之后,我们已经到了周期的尾部……要认真地去考虑什么时候如何离开这种货币宽松的周期”。& & 如今看来,临界点即将来临。否则不足以抗拒系统性金融和资产泡沫风险,为何?且看继续分析。& & 3、应对金融风险去杠杆,进一步抬升利率。& & 或许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非要这个时候努力防范金融风险?& & 道理很简单,美国利率提高传导我国利率上升,如果还维持国内宽松金融环境,必将加剧金融空转,最终资金获得成本将创下天价——诱导市场进入者更愿意空转,因为收益居然可以越来越高,甚至引发全民炒钱热潮!& & 若此,泡沫也就彻底无法掌控了。所以,主动刹车是必要的,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 1、最近东北和山东连续发生大企业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最近1年,各省区市,甚至不少地级市都开始配备金融出身的副手。一方面这是各地对金融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债务和金融乱象已经到了一定程度;& & 2、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明显强化。周行长的上述表述是一例,郭主席上月末也公开说“如果银行业搞得一塌糊涂,我作为银监会主席,我就要辞职!”& & 这番话证明,最高层对金融体系隐藏的危险和各类资产泡沫极为担忧。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既要缩小泡沫、又不能刺破泡沫。看来,打击不能走太远,不能酿成债务危机,不能人为搞得一塌糊涂。& & 但无论如何,打击金融违规必定抬升货币市场利率,加剧流动性紧张。& & 4、这一切最终将传导到房地产上。& & 从一季度数据看,房产开发商资金获得办法还是很多,增速依旧很快。这是惯性,也是此前力度实际并不够高的原因。但如上所述,逻辑正在改变,意味着从开发商到投资者资金成本也将提升。& & 而最根本的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过去信贷超高的平均年增长将回落。至于最影响我国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给,和土地财政绑架地方政府问题,还有调控的决心、诚意持久性等问题,在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价格被迫转向的大背景下,有时候也就无足轻重。& & 清晰可见,金融危机后我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到今天这个地步,关键还是放水所致,这才是理解房价泡沫的关键指标。& & 而兵败如山倒,哪怕敌军只有1万,你还有10万大军。你的10万大军中如果军官大把撤退,你要求众多的士兵去拖后御敌,基本也是奢望。& & 我们房价冲高的逻辑是最有购买力、最愿意投资、投机的人决定的,而不是(甚至低于)社平工资的那部分人决定。同样,当房价泡沫转折时,也是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先知先觉。& & 当他们拿钱的成本提高,当他们钱不再那么容易拿,房价也就走向冻结——未必是终结。这个世界,泡沫才是永恒,美国也是如此。如有不对,美国货币政策随时回调。& & 但至少,这轮周期,美国经济持续转好,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进展缓慢;当美元注定今年再加息两次,人民币市场利率成本注定还会提升——大势面前,没有谁扛得住。& & 节点就是6月加息与否,我们拭目以待。联储是让全球失望,还是展示鹰派决心?& & 现在,我们的各项努力,从史无前例的调控到防控金融风险,再到引导市场利率,都是保护泡沫的前提下释放危险。下半年重要会议后,继续缓冲风险是注定的,顺着米国的经济和货币逻辑,是不得不,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 在周期面前,人是渺小的。何况,大老板要开启下一个5年,不至于不大干一场。另外,只会制造更多泡沫,让人失望。来源:朝阳财富
警示:文中如涉及个股仅作案例之用,不构成任何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购买:689人
购买:39人
购买:61人
购买:15人
赞美率:89%
赞美率:90%
赞美率:93%
赞美率:95%
赞美率:95%
赞美率:84%
赞美率:91%
赞美率:93%
赞美率:95%
对标涨跌:
累计涨跌:
对标涨跌:
相对涨跌:
对标指数:
相对涨跌:
下载点掌财经客户端
友情链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
网站安全值班QQ: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获取短信验证码
下载客户端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您还可以使用天翼视讯账号登录阿牛直播
没有账号?
请选择打赏数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手机号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这次美联储加息 是否会刺破中国楼市泡沫?
这次美联储加息 是否会刺破中国楼市泡沫?
每当美联储加息的时候,中国楼市都会掀起一阵十分紧张的情绪,其担心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持续影响,尤其是中国楼市泡沫如今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是否经得起美联储加息这样的刺激呢?虽然眼下中国政府正在全力遏制楼市泡沫的扩大速度,但消除楼市泡沫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在这过程中,任何意想不到的外界因素都可能对泡沫产巨大影响。我们先来看看在过去在过去30多年里,美元加息周期的时候,中国楼市发生过什么巨大变化?自1980年以来,到本次加息之前,美元有过5次比较明显的加息周期,它们分别是:第一轮加息:1983年3月至1984年8月,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第二轮加息:1988年3月至1989年5月,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第三轮加息: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基准利率从3%升至6%。第四轮加息: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1999年6月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通过6次升息使联邦基金利率累计提高175个基点。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停止加息,并于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第五轮加息: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200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拉升通胀预期。日,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加息周期。通过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上调至5.25%。前两轮加息的时候,中国只在个别城市出现了商品房。那时候没有“楼市”的概念,也无从考察美元加息对楼市的影响。第三轮加息的时候,正值中国遭遇严重的通胀,中国是在1993年5月启动的加息,早于美国。而且当时中国加息力度非常猛,一次就可以提高2个多百分点的利率,力度相当于目前的8到9次加息。1993年到1995年,中国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其中海南、惠州、北海等城市非常惨烈。在上海,商品房价也接近于腰斩。不过说实话,当时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楼市,按揭政策也没有出台,有能力买商品房的是极少数先富阶层。正因为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无足轻重,所以调控起来下手非常重。那一轮暴跌的确跟第三轮美元加息出现了重叠,但的确跟美元加息无关,而是跟92年南巡之后引发的建设热潮、和由此产生的大通胀的治理整顿有关。不过从国家统计局后来公布的90年代商品房平均价格来看,1992年、1993年、1994年的全国均价却是平稳向上,看不出来“楼市泡沫破裂”的迹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平均房价出现第一次下跌,是在1999年,那一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是2053元,上一年是2063元。而1999年,恰逢第四轮美元加息。这一轮美元加息非常短,只维持了一年时间,加息6次,提高了利率175个基点。中国的房价下跌真的跟美元加息有关吗?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当时中国正处于1996年到2002年的降息周期中。由于1992年到1993年的大通胀,中国央行曾大幅加息。1996年以后,开始降息。1997年前后,亚洲爆发金融风暴,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通缩。为了应对通过,央行不断降息。这期间,美国一度加息。所以,1999年房价的下跌,主要跟亚洲金融风暴输入的通缩有关,跟美元加息无关。第五轮美元加息维持2年,加息17次,利率从1%提升到了5.25%,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加息周期。这轮美元加息启动之后,中国央行在2004年加息一次,2006年加息两次,2007年加息6次。也就是说,中国在美元加息周期里,跟随着加息了3次,但真正发力加息是在2007年,那时候美元加息已经结束了。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虽然中国央行跟随美元加息,但那三年却是中国楼市第一轮真正的全国大牛市,官方的数据是三年分别上涨了18.7%、12.6%和6.7%。可见,即便是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也不一定带来房地产熊市,至少在2004年到2007年,中国楼市是大牛市。第二次全国性的楼市下跌出现在2008年,当然这是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引发的,而且此前中国刚刚在2007年加息了6次。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8年下半年央行5次降息,2009年出台四万亿,当年全国房价暴涨了24%。从上面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规律:1、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美元的加息、降息周期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央行越来越需要顺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日元、欧元也是这样。也就是说,美联储加息降息对中国楼市的影响,正在慢慢变大。2、人民币汇率的高估、低估,是重要的因素。在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美元加息很难对中国楼市构成利空,因为低估会招来热钱套利,对冲加息的影响。反之,如果人民币高估,再遇到美元加息,则加息可能会对楼市产生更大的影响,目前就是这样。3、中国城镇化率,也是重要因素。在城镇化率偏低,城镇化如火如荼的时候,由于有国内真实的需求,美元加息很难抑制中国楼市。如果城镇化率达到70%或者以上,则美元加息的影响就会变大。4、相比之下,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房价的影响,远远超过美元加息、降息。两次年度性的房价下跌,都跟金融风暴有关,而跟美元加息无关。但随后都引发了国内政策的博弈,房价反而大涨。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一轮美元加息,对中国来说是史无前例的。首先,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达到了历史高点;其次,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而不是升值压力;第三,中国的杠杆率达到了历史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己的确存在紧缩的需求,或者说跟随美元紧缩的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没有实现转型,紧缩太厉害又无法忍受。所以,央行跟随美联储的加息动作,很难持续下去。美元和人民币很快就需要拉开距离,或者阶段性分手。美元加息对中国楼市的抑制作用,将在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很难继续发挥作用。美元加息刺破中国的楼市泡沫,至少在这一轮加息中是不可能的选项,那对于中国来说接近于自戕,而中国政府仍然具有强大的掌控能力。但中国楼市理应在美元加息期间(2017年到2020年)保持稳定,继续大涨是不明智的,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如果爆发金融风险,则需要用人民币贬值来买单,但这样会引发中美贸易战,引发更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对于近年来楼市具有泡沫的国家或地区的家庭,其所增加的“财富”越来越多建立在债务上。由于超低的利率,人们感觉自己还贷能力大幅增强,于是毫不犹豫的向银行贷款,却不管未来利率上升时,是否具有还贷能力。他们不会去想,这十年来目前市值60万加元的公寓,其中有30万加元,其实是靠银行的借贷——债务堆积而来的。目前来看,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及大幅缩表,各国也将跟进,借贷成本必然上升,这对于楼市泡沫好似釜底抽薪。一方面,泡沫楼市的接棒者将迅速减少,楼市拐点将至;另一方面,随着还贷额不断增加,几年前美国金融海啸的情景难免重现。总体而言,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下,全球楼市或将迎来“去泡沫化”时代——将之前由债务堆出来的“虚幻的财富”一并抹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目标就在前方,要勇敢的走下去!
作者最新文章美联储不敢加息是害怕中国房产泡沫(一)
时间: 10:11:29编辑:热小编
美联储不敢加息是害怕中国房产泡沫美联储终于没有敢加息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情。有评论说美联储加息是因为害怕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他们的基本逻辑是说如果美元加息就会促使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贬值主要动力来自于外资在中国房地产获利了结。这种逻辑没有错但只是放大了这个因素。因为美联储加息与否主要考虑的是美国经济形势。美联储加息的目的表面上很多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防止美国再出现一个大泡沫或者出现通货膨胀。其中第一个目的是最重要的。美国经济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来自于两次大泡沫一次是年经济大崩溃这次危机造成了在年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投资减少了万人失业更为严重的是这次大危机引爆了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大危机来自于年的次贷危机这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骤然降速新自由主义学派破产危机的后果还没有释放完毕从美国日本欧洲拼命印钞放水不顾一切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次危机有多么的严重从世界历史上来看这很有可能是美国霸权地位终结的标志性事件。宽松货币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那就是出现恶性泡沫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幸免。包括以为脱离泡沫定律的日本同样在上个世纪最后的十年出现泡沫破裂。还有些国家因为印钞过于任性把货币体系都搞崩溃了连印钱的成本都不够了纸币比手纸还便宜。国家本来有义务提供相对稳定货币用于交易储蓄和购买但这些国家为了征收超额铸币税为了还债把国家信用透支的一塌糊涂。货币超发让实体经济的利润变成负再牛的企业盈利速度都无法和印钞机的速度相比更何况现在已经数字货币根本不需要现实的纸币。在这种背景下做实业的越来越少大量的资金都进入虚拟经济里面来了。泡沫的逻辑永远是找一个资产然后把这个资产炒得远远高于其真实价值变成有毒资产直到走入一个死循环中去。例如明明知道次贷有问题房屋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不是让资产更有价值而是更加有毒单还是要继续玩这个死亡游戏。反正死亡之后全世界埋单。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次贷危机爆发后果然是世界埋单但美国在世界的控制力和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
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违法请联系删除!余丰慧:QE开始退出可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 _ 东方财富网
余丰慧:QE开始退出可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12月19日在其博文中表示,QE开始退出可能刺破中国泡沫。
  余丰慧称,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终于靴子落地。几个月来,QE何时退出就像达摩斯之剑高悬在市场头顶。美联储每一次会议都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和猜测,多次在预期下市场重挫特别是纽约股市大跌,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特别是今年5月份,伯南克在会前放出风来将开始考虑退出量化宽松,闻讯后世界急剧动荡,结果会后并没有宣布退出。此后,市场对QE退出带来市场冲击和动荡忧虑担心越来越大。
  余丰慧认为,市场对美联储QE开始退出的反应仅仅是开始,并不能代表未来市场做何种反应,毕竟QE退出不是一步到位、不是仅此一次,而是循序渐进、多次完成的。“就本次退出100亿美元来说,虽然股票市场做出了积极反应,但是,国债市场、黄金市场都是消极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收2.8850%。黄金下跌,跌幅超1%,盘后最低至1216美元/盎司。”
  余丰慧表示,如果2014年年底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全部退出,那么,根据货币乘数效应,理论上将每月相对收紧流动性5695亿美元左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必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急剧攀升,市场流动性紧缺,借贷成本大幅增加,美元汇率走高,美国市场以外的资金开始回流美国本土自救。
  “这将对世界各国造成大的冲击,对中国的冲击最大。中国高达3.66亿美元,世界第一。国际短期资本、海外投资资本以及外资加工企业占据大部分。QE开始退出必将导致外资开始大举流回美国本土,使得人民币由升转贬,外汇储备下降,外资包括国际短期资本撤离,必将对中国内地流动性造成较大压力。”余丰慧认为。
  余丰慧指出,QE开始退出可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长期低迷、跌无可跌,国际国内投资资本全部涌向了房地产行业,中国内地房地产泡沫异常之大。QE开始退出直接造成中国内地市场流动性紧缺,很快将会传导到资金资本蓄积量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一旦流行性出现“上吊式”突然勒紧,房地产泡沫必将被刺破,随即流动性膨胀支撑的金融风险必将爆发。
  余丰慧分析称,QE开始退出中国大妈最受伤。对疯狂购买黄金的中国大妈冲击最大。美国量化宽松逐步退出,美元将逐步走强,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将会进入一个中长期的下降通道,甚至给贵金属带来“灭顶之灾”。此前疯狂购买黄金的中国大妈为代表的黄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将增大。美联储正是宣布QE开始退出后,黄金跌幅超1%、盘后最低至1216美元/盎司就是佐证。
  “美联储QE退出已经启动,总体风险是大的。中国要把控好国内流动性,巧妙利用汇率、、公开市场等工具,及时调控国内市场流动性供应量,防止QE退出带来过大冲击。投资者对股市楼市特别是黄金等投资需要格外小心,美国货币政策只要开始收紧,金融市场就不会有好,最忌讳被一时一刻的浮涨所迷惑、遮住眼睛。”余丰慧说。
(责任编辑:DF056)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缩表 房地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