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国土资源局国营窑厂五几年有穷改,现地址在哪里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肥西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肥西门户网站&&字体[
]&&阅读次数:1035&&发布时间: 08:27:34 &&【视力保护色:】
??在山南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镇长  窦 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包产到户名镇、加工制造大镇、乡村旅游新镇、区域商贸重镇”的发展定位,不断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突出“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三大工作重点不动摇,以实施“十件大事”为抓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同比增长45.72%;工业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52.44%;镇域规上企业已达7家,规上工业产值已达13亿元,同比增长52.9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17.6%;财政收入2427万元,增长24.1%;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3.21%。荣获合肥市文明单位、省级卫生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在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中位列二类乡镇第二名,圆满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工业强镇,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坚持把“工业强镇”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大跨越。拓展园区平台。积极抢抓桃花工业园扩区机遇,主动争取,积极对接,成功将3.9平方公里的工业聚集区纳入桃花工业园扩区范围。狠抓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引领作用,先后引进了安徽亿亿鼎先光电设备有限公司LED灯具、安徽升龙纺织有限公司轻工业产业园等项目。田源精铸、环宇除尘、伊乐尔无纺布、好天雅制衣等扩产项目顺利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围绕机械制造、服装加工两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梳理招商重点,有针对性分赴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注重挑商选资,把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招商质量。全年共引进项目4个,协议总投资13亿元,到位资金7.52亿元。提升企业服务。坚持领导联系、部门负责、专人协调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电、用工等生产困难,竭尽所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二、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强化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集镇社区集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先后清淤扩挖当家塘坝近200口,完成黄洼、卫大堰、杨湾、张竹园、大城河五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施磨墩电灌站东支渠、托山水库西支渠渠道硬化8.5公里,实施上圩、华山、洪桥等5座小型电站技改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全镇农业的基础条件。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新扩建新农村建设点2个,其中荷冲安置点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安置群众近200人,小井庄安置点新建住宅30套;成功申报农村社区2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坚持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结合土地增减挂、土地整理、土地流转等工作,积极做活土地文章,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合作社18家,实现全镇土地流转合作社全覆盖;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引进惠友农业、元政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全面发展苗木花卉、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全镇苗木种植规模已达1万多亩;畜禽、水产、蚕桑等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金三和”农庄获“省级示范园”。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西岗、小井庄示范中心村建设任务即将完成,板墙中心村完成规划。杨桃路沿线西岗段环境整治已完成立面改造10万多平方米,新修入户小径69条,美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着力加快城镇建设,增强中心镇承载能力。坚持“规划引领、以地生财、连片开发、配套跟进”,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和谐秀美的合肥新市镇。新型城镇化建设亮点频现。完成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幸福家园小区和西岗新农村安置点建设任务,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人;加快富源商城小区建设,预计今年7月份可投入使用;机关食堂、会务中心、“515”养老中心、镇区供水管网、山袁路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成;积极推进24门以下轮窑厂拆迁、城中村改造、镇街危旧房改造和集体厂房、学校等废弃土地盘活利用,为城镇建设拓展更大空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饮用水源和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为重点,全面完成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投入专项资金,扩展保洁公司服务范围,对中心镇区和镇村主干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完善保洁、检查和奖惩机制,强力治理“脏乱差”现象。狠抓文明创建工作,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四、着力发展旅游文化,提升镇域发展活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将其作为展示山南的重要平台。特色旅游快速发展。依托山南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全面整合国家级AAA景区--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浮顶山宝筏寺、磨墩湖、莲花山、金三和农家乐等旅游资源,着力推进“串珠成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达6万多人次。文化惠民扎实推进。新建农家书屋6个,农民健身广场5个,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先后成功举办中国•&小井庄第三届“二•一九”农根文化节、“五一”文艺演出、返乡农民工联欢会、“田源杯”第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暨全县政务讲解员才艺展示大赛等多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山南对外影响力和外在美誉度。城乡商贸持续繁荣。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繁荣集镇商贸,新增餐饮、副食品等个体工商户200多家,全镇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五、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构建幸福和谐山南。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狠抓落实。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及时兑现城乡低保、残疾人补助、五保优抚;切实抓好救济粮款发放及危旧房改造,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城乡居民参合率达91.5%;加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力度,居民参保率达94.8%;严格惠民资金审核发放程序,发放财政补贴资金2700万元;全面完成2012年度农业政策性保险任务和村居干部养老保险工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因地制宜、撤弱建强,将洪桥中学与洪桥中心校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投入近百万元的洪桥中学标准化体育场建成使用;洪桥幼儿园基本建成,即将使用;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个。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管理视频监控实现“村村通”;以喜迎十八大为主题,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镇巩固工作,扎实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和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实现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大以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妥善解决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六、着力加强提能善政,建设廉洁效能政府。&始终把效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树立起勤政为民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狠抓工作管理。出台镇《机关学习制度》、《机关财务制度》、《机关招待和住宿制度》、《机关考勤制度》等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推进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征兵、绿化大会战等各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严格奖惩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将镇村干部干事创业实绩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全面提升镇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干事实效性。强化干部教育。先后开展提能善政暨镇村干部素质提升大讲堂15期,进一步增强镇村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廉政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打造廉政文化一条街,建成廉政文化宣传园,不断强化廉政文化氛围。创新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在全镇27个村居成立廉勤委、改选村监委,完善村级监督机制。认真开展“廉政家访”活动,构建起家庭、单位“点、线”结合的多重助廉防线;推进村(居)集体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心规范化管理,对2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村(居)建设工程全面纳入中心管理,做到交易合法化、管理民主化、效益最大化,使村居集体“三资”管理、村居集体产权交易、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基层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五位一体”、联动推进,得到了省、市、县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以查处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和干部失职渎职案件为重点,强化村居干部管理,为科学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披荆斩棘,奋发图强,取得的成绩振奋人心。这是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推动的结果,是广大镇村干部齐心协力、艰苦努力的结果,是全镇人民无私奉献、热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的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关注山南发展的各界朋友,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退休老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受土地指标、资金投入等客观因素制约,部分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能如期实施;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能力不强;文化创新力度不够,品牌活动缺乏亮点;部分项目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依然存在,政府工作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违法建设、镇区环境整治等查处打击力度不够,工作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与我们加快发展的要求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比,还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加负责的态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重托。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一年。
2013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美好乡村建设为统揽,继续按照“包产到户名镇、加工制造大镇、乡村旅游新镇、区域商贸重镇”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坚定不移地扭住“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城镇建设”三大重点工作不放松,更加突出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奋力争创“全市科学发展先进镇”,倾力打造“开放、富裕、和谐、幸福新山南”。
2013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工业投资10.5亿元,新增规上企业2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5亿元,财政收入1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50元,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将抓好十件实事:&1、加快工业聚集区拆迁工作,启动标准化厂房规划建设;2、打通雀儿山路至官山路衔接段;3、协调做好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4、实施吕楼、夏寨市级土地整理项目,完成炉墩、城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5、探索新型农村养老问题,推动山南养老中心市场化运作;6、全面开展以中心镇区为重点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7、启动教师公租房建设,实施校车运营试点工作;8、结合省级卫生镇创建工作,实施街道农贸市场改造工程;9、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西岗、小井庄示范中心村建设;10、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加快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筑园区平台,推动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扩平台,提升园区承载功能。积极抢抓小井庄工业聚集区纳入桃花工业园B区的战略机遇,推进与桃花工业园深度合作,努力做到借力发展;加快推进园区拆迁安置工作,着力扩大园区平台,提升园区承载功能;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着力引导企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招好商,提升镇域发展质量。按照省级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把握招商重点,坚持宁缺勿滥,突出招大引强,敏锐捕捉信息,主动对接,重点攻关,着力引进大企业,启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优服务,促进项目落地见效。继续深化项目建设责任制,强化项目建设服务,落实项目推进措施,力争使在谈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成,建成项目快投产,努力使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力促中心镇区展现新形象。突出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山南镇村规划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明确投入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强化镇域土地、规划执法,加大违法建设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乱搭乱建、违规开发等不良势头。推进有序开发。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快推进镇区建设开发,加快西大塘富源商城商住小区建设,促进原强力机械厂地块“退二进三”,推动山南星城地块尽快上市,充分发挥镇区建设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提升集镇功能。以创建国家生态镇和省级卫生镇为契机,把握政策导向,千方百计争项目、争投入,加快打通雀儿山路延伸段,畅通镇区交通外循环;积极实施镇区农贸市场改造工程,规范城镇市场管理;加强镇区环卫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镇域公共卫生管理,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提高创建成果,努力建设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新市镇。
三、加快壮大现代农业,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继续以水利、道路建设为重点,积极通过争取项目和“一事一议”等途径,大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塘坝扩挖、渠道硬化、土地平整、电站技改等项目,强化“村村通水泥路”和“组组通砂石路”建设养护,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继续推进土地规模流转,重点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巩固提升蚕桑生产,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加大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招商力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镇。提升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加大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推广力度,不断引导农民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集中,向二、三产业拓展转移。积极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落户,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近创业。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推进西岗、小井庄两个示范中心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突出加强以杨桃路沿线为重点的自然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户危房改造,不断提升村庄形象。&&&
&&&四、加快提升三产业态,打造镇域经济增长新亮点。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结合富源商城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大型超市和连锁企业,重点建设购物休闲广场和特色街区。继续提升农家店、连锁超市覆盖面,服务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力争在限额以上企业上有突破。加大农村个体工商户培育扶持力度,强化食品、药品等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挖掘山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突出品牌定位,大力推介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创新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响“小井庄”旅游品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实旅游活动内涵,积极申报小井庄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提升农家乐品位,开发系列旅游纪念衍生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新型旅游城镇。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开创文明和谐稳定新局面。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民生工程任务。加快探索农村养老社会化新路径,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教育助学、抚危济困等帮扶机制,让困难家庭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力维护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深化平安山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加大信访问题的协调处理力度,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食品、建筑、交通、消防、危化品等行业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加快推进校车运营试点和教师公租房建设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现有文化设施功能,加快农民健身体育场所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加快推进效能建设,实现政府执政能力新提高。
扎实做事,建设为民政府。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继续深化五级书记带大走访,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确保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干部“做事档案”,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考核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廉洁从政,建设清廉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政教育。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定期开展建设项目专项督查,确保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加大政务督查力度,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强化行政问责,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失职渎职者,坚决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大力支持统战、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切实抓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主动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规范政府办事流程,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畅通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今年的时间已过近半,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镇人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为争创全市科学发展先进镇,建设开放、富裕、和谐、幸福新山南而努力奋斗!
(编辑 孙汉柱)
肥西县政府微信
肥西县政府微博桃花镇“国庆”期间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中国·肥西
桃花镇“国庆”期间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
中国肥西门户网站&&字体[
]&&阅读次数:763&&发布时间: 16:15:20 &&【视力保护色:】
桃政[2007]39号
927 1015 10161018
(编辑 孙汉柱)
肥西县政府微信
肥西县政府微博热门搜索:
肥西县新年轮窑厂
公司电话:
公司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烟墩乡 新年村委会
查看企业信用信息
扫码下载微猫APP
公司法人代表:王跃 武
区位信息:
公司网站:
企业人气:共( 29 )人关注;
经营模式:生产加工
肥西县新年轮窑厂简介:红砖制造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行业公司
合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推荐
地址:明珠广场上海城市10#407室《中国邮政银行楼上》
地址:蜀山区西环商业中心广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金广场6栋1010室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潜山南路188号蔚蓝商务港城市广场D幢
地址:蒙城北路135号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区灯塔路6-8号安保大厦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与东至路通和大厦B座
地址:中国 安徽 合肥市瑶海区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国际中心A座
地址:安徽合肥利浩财智广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推荐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潜山南路188号蔚蓝商务港城市广场D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金广场6栋1010室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68号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区灯塔路6-8号安保大厦
地址:长江东路通达路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北京路1066号
网友对 肥西县新年轮窑厂 的留言点评:
提示:暂时没有用户对 肥西县新年轮窑厂 留言点评!如果你对该公司有什么疑问或是建议,或者有相关业务想咨询本公司可以在此留言;
我的称昵:
联系方式:
(电话/邮箱/MSN)任选
留言内容:
输入验证码:
最新加入企业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当前位置: &安徽电力系统2011版污区分布图编制报告_甜梦文库
安徽电力系统2011版污区分布图编制报告
安徽电力系统 2011 版污区分布图编制报告安徽省电力公司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1 年 9 月-1- 目1 2 3录前言……………………………………………………………………………………………….………………...……….-3污区分布图修订依据的文件和标准…………………………………………………………………….....-4安徽省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53.1 3.2 3.3 地理地形及自然环境………………………………………………..………..……………….…....….-5基本气象特征………………………………………………..………..……………….…….………....….-7环境污染特征及情况分析……………………………………..………..……………………....….-18-4电网运行及防污闪工作情况…………………………...…………………………………………..……….-274.1 4.2 4.3 4.4 电网概况简要介绍…………………………...……………………………………….………..……….-27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整体情况……………………………..….……………...…..…….-28输变电设备的清扫检修原则及执行情况……………..………………….……….…..…….-282000 年以来 110kV-500kV 线路与变电站污闪事故及故障统计分析….….-28-5等值盐密、灰密测量情况及数据分析……………….…………………….………………......…….-365.1 5.2 线路和变电站饱和盐密测试布点情况……………….……………………...…….....…….-36等值盐密与灰密测试分析………………….……………………………………….…….….…….-37-6现场污秽度等级划分及污区分布图绘制……………………..………….………….…....…….….-396.1 6.2 现场污秽度等级划分依据及原则……………….………….………….……………....….….-39污区图的主要变化以及原因分析……………….………….………….……………....….….-39-7污区分布图实施细则及要求……………….………….……………………………..……………..….….-537.1 7.2 7.3 7.4 总则……………………………………….…………………………………………………………………...….-53外绝缘配置原则…………………………………….…………...…………………………………..….-53新建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原则……………………………………….…………......…..….-54运行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执行原则………………………………………………...……....….-55-8主要设备外绝缘配置校核情况……………………………………………….……...……….…....….-56--2- 1 前言 2011 年 3 月 15 日,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电力系统污区分布 图修订工作研讨会,布置了 2011 年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修订的相关任务。国网 公司华东分部和省公司均高度重视本次污区图修订工作,省公司生产部于 4 月 12 日召开我省 2011 年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修订工作专题会议,并详细部署电科 院和各市供电公司的任务分工。 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推进,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入安徽 境内,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局部地区污染状况将有加大趋势,所以电网外绝缘 污秽等级也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运行经验的积累来进行适时合理的修订, 2011 版污区图的形成将在我省“十二五”期间电网的建设和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污区图是长期运行经验的积累,是电网所处环境的综合反映,是输变电设备 外绝缘配置的基础。我省污区分布图的绘制可追溯到 2007 版、2005 版、2000 版、1995 版、1992 版等。 1989 年全国相继普遍发生大面积污闪事故,各地开展了外绝缘污秽等级划 分和电网污区分布图的绘制工作。通过三年努力完成绘制了 1992 版的安徽电网 污区分布图(以下简称“污区图”) 。 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尤其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输 变电设备受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且电网的运行经验也在不断的积累,所以 电网外绝缘污秽等级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修订。1995 年和 2000 年对安徽电网污区 分布图进行了两次修订。后来,又修订了 2005 版和 2007 版污区分布图,特别是 2007 版污区分布图的执行大大降低了污闪跳闸率,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发挥了重 要作用。 本次修订是在 2007 版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的重点是根 据我省连续五年布点绝缘子污秽度测试结果和新增污染源的排查结果以及 2007 版污区图运行经验,遵循修订原则的三要素,即运行经验、污湿特征和现场污秽 度, 使污区图更加符合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污源发生变化或运行经验认为不合理 的地区进行污秽等级的调整和范围的扩大。 在污区图的绘制过程中为保持与 2007 版污区图的一致性,污秽等级划分仍 以爬电比距表示,但在应用中将其换算到国网公司规定的统一爬电比距。-3- 本次污区图修订从 3 月份开始,连续 4 个月时间,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 (1) 首先各市公司对我省布点绝缘子盐密进行取样,我省 2004 年开始开展 用饱和盐密修订电网污区图, 当时绝缘子污秽监测布点共 918 个,由于线路改扩 建的原因,部分监测点已不存在,本次统计还有约 659 个污秽监测点,共取得布 点绝缘子盐密样本 1261 份,基本每个点取两片绝缘子,市公司测量盐密数据, 随后样品全部送到电科院,我们对部分样品的盐密进行了复测。 (2)我们抽取了 516 份样品进行灰密测试,30 份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 收集和整理了 2004、 2005、 2006、 2008、 2011 年共五年的绝缘子盐密、 灰密及化学成分分析数据, 我们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找出规 律,指导污区图修订工作;各公司提交本地区污区图修订和修订说明初步意见。 (4)收集了全省气象、环境、污源分布资料,其中污源分布和绝缘子布点 (污秽监测点)的经纬度全部收集到,污源分布包括全省 300 多处重要污染源, 掌握了污染源的所处经纬度、生产能力、排污能力等重要信息,在地图中可以准 确的显示信息,为污区等级的确定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5)编写了污区分布图编制说明和污区图实施细则;最终出版了三张图: 安徽电网 2011 版污区分布图、污源分布图、污秽监测点分布图,这些将有力的 帮助我们开展电网的防污闪工作。 2 污区分布图修订依据的文件和标准 2.1 本次修订工作主要依据是 《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方法》 (DL/T 374-2011) 和《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Q/GDW152-2006)等标准。 2.2 在以上两个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了安徽电网的实际情况,安徽地区不设置 A、B 级,并将企标中 C、D、E 级细化为 C1、C2、D1、D2、E1 和 E2 级,对应 的爬电比距及统一爬电比距为下表。本次修订以此污秽等级划分为标准。 表 1 污秽等级污秽等级 名称 A B C1 C2 D1 D2 企标 Q/GDW152-2006 分级方法 a b c d 爬电比距 (mm/kV) 17 20 23 25 28 30-4-统一爬电比距 (mm/kV) 27 32 36 40 44 47对应附盐密度 ( mg / cm2 ) <0.05 0.06-0.075 0.075-0.1 0.1-0.2 0.2-0.25 E1 E2e32 3550 550.25-0.35 >0.35注: 爬电比距为绝缘子爬电距离与交流系统额定线电压之比; 统一爬电比距为绝缘子爬 电距离与绝缘子两端最高运行电压之比(1.1*额定线电压/ 3 )。如按灰密为等值盐密的 5 倍计, 上表给出了等值附盐密度与污秽等级对应的 关系, 与 C1 区分界线的等值盐密为 0.06 mg / cm2 , 与 C2 区为 0.075 mg / cm2 , B C1 C2 与 D1 区为 0.1 mg / cm2 , 与 D2 区为 0.2 mg / cm2 , 与 E1 区为 0.25 mg / cm2 , D1 D2 E1 与 E2 区为 0.35 mg / cm2 。 2.3 我省 2011 版污区分布图修订的原则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本次 2011 版污区分布图修订的原则如下: 2011 版污区分布图修订以 2007 版污区图为基础,根据运行经验和现场污秽 度,在以下情况下作修订: (1)污闪故障发生的地区,给予修订; (2) 污源有较大变化的地区, 且现场污秽度明显增加或运行经验证明需调整的 地区,给予修订; (3)近两年盐密测试数据有高于 2007 版污区图所在污区对应的数据时,以较 大的数据进行修订,原则上只提高一个等级; (4)按上述修订原则修订后,各地区再进行综合考虑,局部调整,使新版污区 分布图能反映本地区的污秽趋势。 3 安徽省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3.1 地理地形及自然环境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山地、丘陵、平原兼备。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 横贯全境, 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淮北平原、 江淮丘陵、 皖西大别山区、 沿江平原、皖南山区,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 莲花峰海拔 1860 米。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 416 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 部,在境内全长 430 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 240 公里。长江水 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 800 平方公里,为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安徽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上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季风明-5- 显,四季分明;二是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等气 象灾害发生频繁。冬季以偏北风为主,气候寒冷干燥,雨雪较少。夏季盛行偏南 风,气候炎热湿润,雨水充沛。在冬夏季风的转换过渡期间,形成了春季温暖和 秋季凉爽的气候特点。四季分配是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淮北冬长于夏,江南夏 长于冬,江淮之间冬夏长短基本相当。 由于安徽地处不同气候带的过渡区域,气候具有过渡性、不稳定的特点,降 水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率很大, 降水量稳定性差。我省年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 的比值,各地均达到 2.5~4.0,雨量极值之差达 700~1800 毫米。降水的不稳 定性是我省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据统计,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占据了 70%的比例。其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几乎每年全省各地非旱即 涝,或是既旱又涝,因此气象灾害多也是安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6- 图 1 安徽省地形地貌图3.2 基本气象特征 3.2.1 平均月气温和平均月相对湿度的分布 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 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一般严寒期和酷 热期较短。近十几年来,气象观测事实表明,我省暖冬现象明显。春季冷暖空气 活动频繁, 气候变化时冷时暖、 时晴时雨。 秋季常有冷高压控制, 天气比较稳定, 秋高气爽。-7- 以 2010 年为例,2010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 16.1℃,较常年偏高 0.6℃,为 1997 年以来连续第 14 年偏高(图 2) 。17.0 16.5 平均气温(℃) 16.0 15.5 15.0 14.5 69 81 93 05 20091.5 1.0泗县年平均气温常年值年 份图 2 近 50 年我省平均气温变化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为:沿淮淮北、江淮之间东北部和大别山区 14.2~ 16.0℃, 其他地区 16.0~17.3℃ (图 3 左) 与常年相比, 。 全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其中淮北、江淮之间大部和江南东部偏高 0.5℃以上(图 3 右) 。砀山 肖县 淮北 毫州 宿县 涡阳 界首 太和 临泉 阜阳 阜南 凤台 颍上 霍邱 寿县 利辛 怀 远蚌埠 凤阳 淮南 长丰 定远 来安 滁州 全椒 合肥 肥东 金寨 六安 肥西 巢湖 霍山 舒城 庐江 桐城 铜陵 岳西 潜山 太湖 宿松 怀宁 望江 石台 东至 祁门 黟县 休宁 枞阳 安庆 贵池 青阳 九华 太平 黄山 旌德 绩溪 歙县 宿松 望江 东至 祁门 黟县 休宁 无为 繁昌 南陵 泾县 芜湖 芜湖县 宣城 宁国 太湖 郎溪 广德 岳西 潜山 怀宁 石台 枞阳 安庆 贵池 青阳 九华 太平 黄山 旌德 绩溪 歙县 含 山 和县 鞍 山 马 当涂 蒙城 固镇 五河 灵壁 砀山 肖县 淮北 毫州17.0 16.5泗县 涡阳宿县 固镇灵壁16.0 15.5界首 临泉太和 阜阳蒙城 利辛五河 怀 远蚌埠 凤阳 凤台0.5 0.0 -0.5 -1.0 -1.5芜湖县 宣城 宁国 郎溪 广德明光 天长明光 来安 滁州 全椒阜南颍上 霍邱淮南 长丰 定远天长寿县15.0 14.5金寨合肥 肥东 六安 肥西 巢湖 霍山 舒城 庐江 桐城 无为 繁昌 铜陵 南陵 泾县 含 山 和县 鞍 山 马 当涂 芜湖14.0黄山市黄山市图 3 2010 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左,℃)和平均气温距平(右,℃)年内 3 月、5-7 月以及 10 月气温接近常年同期,4 月异常偏低,其他各月 显著偏高(图 4)。-8- 2 月平均气温距平(℃) 1 0 -1 -2 -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图 4 月平均气温距平均值冬季(2009 年 12 月-2010 年 2 月,下同):全省平均气温 4.6℃,较常年 同期偏高 0.8℃。冬季前冬冷后冬暖,先后出现三次寒潮天气过程,沿淮淮北极 端最低气温降至-8℃以下。 春季(3-5 月):全省平均气温 14.5℃,较常年同期偏低 0.6℃,与 1996 年并列为 1992 年以来同期最低,也是近 14 年来首次偏低;春季冷暖起伏大,旬 平均气温阶段性异常偏高和异常偏低交替。根据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全省平均 入春日期为 4 月 16 日,较常年推迟 19 天,为 1961 年以来最晚的一年。 夏季(6-8 月):全省平均气温 27.2℃,较常年同期偏高 0.6℃。按照气 候学划分标准,全省平均入夏日期为 6 月 11 日,较常年推迟 8 天。 秋季(9-11 月):全省平均气温 17.4℃,较常年同期偏高 0.8℃,连续第 10 年偏高。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全省平均入秋日期为 9 月 22 日,较常年 推迟 11 天;平均入冬日期为 12 月 4 日,较常年偏晚 10 天。12 月,全省平均气 温异常偏高 1.5℃,特别是沿淮淮北中西部异常偏高 2.0℃以上。月内多冷空气 活动,先后出现三次寒潮天气过程。 全省年平均湿度为 77%。 3.2.2 年降雨量和平均月降水量分布 安徽省正常年份全省年降水量在 700~2400 毫米之间。雨量总体比较丰沛, 但季节差异较大。 梅雨显著, 夏雨集中。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特有的气候现象。 一般我省入梅期在 6 月中旬, 出梅在 7 月上旬末, 梅雨期近一个月 (平均 25 天) 。 梅雨期间,大到暴雨多集中持续出现。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 210―350-9- 毫米之间,北少南多,占其年降水量的 20%左右。夏季 6、7、8 三个月降雨量占 全年降水量的比例,沿江、江南约 40%,江淮之间 40~50%,淮北大多数地区在 50%以上。冬季降水全省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 6~13%。愈往北,这种冬雨少 夏雨集中的特点愈加明显。 春季雨量占全年的百分比也为南多北少,而秋季则为 却北多南少。最近 50 年,安徽省年降水量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但暴雨日数明 显增加,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加。淮河流域 2000 年以来降水量明显 增多,尤其是中上游和沿淮地区;长江流域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江淮流域夏 季水汽收支有上升趋势,而年蒸发量有下降趋势。全省年降雨日数呈下降趋势, 小雨日数呈大幅减少趋势,而中雨、大雨、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江和淮河流域均连续发生多次大洪水。 (1)2008 年全省降雨情况 2008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1146.0 毫米,比常年值偏少 2.3%,年降水频率为 52.8%, 其中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新安江流域年降水频率分别为 39.9%、 64.2%、 41.4%, 较常年值偏少 2.3%全省降水量年内时空分配不均。 月份全省天气异常, 1 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1~12 月份,合肥以北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 期值偏少 50%~80%,局部为中度干旱,其中淮北平原西部和北部偏少 80%以上, 发生严重干旱。 表2 2008 年流域分区年降水量对应原流域分区 当年降水量 计算面 积 (平 (亿立方 (毫米) 方公里) 米)
.7 7.4 1.5 .52 305.85 653.37 409.44 416.96 826.40 118.59 1598.36流域分区王家坝以上北岸、王蚌区 淮北地区 间北岸、蚌洪区间北岸、 湖西区 王蚌区间南岸、蚌洪区间 淮南地区 南岸、高天区 淮河流域36139 江北地区 巢滁皖及沿江诸河 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诸河、 30271 江南地区 饶河、鄱阳湖环湖区、湖西 长江流域 新安江流 富春江坝址以上 全域省
139476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常年分布基本一致,呈自北向南递增趋势,山区大 于平原及丘陵区。见图 5。- 10 - 当年降水量(毫米)00 00 800 600 400 200 0常年降水量(毫米)淮北地区淮南地区江北地区江南地区新安江图 5 2008 年流域分区自北向南年降水量分布与常年值比较2008 年降水量的年内分配状况:1~4 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10%~35%, 其中淮北地区 10%~35%,江淮之间 15%~30%,长江以南地区 15%~25%。10~12 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3%~20%,其中淮北地区小于 10%,淮北北部、西部部 分地区 3%~5%,江淮之间 5%~15%,江南地区 10%~20%。 (2)2009 年降雨情况 2009 年全省面平均降水量 1194.0 毫米,2008 年 10 月下旬至 2009 年 2 月上 旬,我省合肥以北降水持续偏少,淮北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 70% ,其中淮 北西北部偏少 80%-90%,亳州、阜阳部分县区最长连续无雨日达 100-120 天,淮 北地区发生不同程度干旱。图62009 年流域分区年降水量- 11 - 图 7 2009 年流域分区自北向南年降水量分布与常年值比较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常年分布基本一致,呈自北向南递增趋势,山区大 于平原及丘陵区。 (3)2010 年降雨情况 2010 年安徽省平均年降水量 1288 毫米,较常年偏多 8%(97 毫米),为 2004 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图 8)。 降水量(mm) 00 800 600 69 81 93 05 2009 年降水量 常年值年份图 8
年安徽省年降水量变化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沿淮淮北 629~1000 毫米,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 中西部
毫米,其他地区
毫米。与常年相比,沿淮淮北降 水偏少,淮河以南偏多。年内各月降水分布不均,2-4 月、7 月和 9 月偏多,其 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少,特别是 10-12 月降水持续偏少。 年内各月降水分布不均,2-4 月、7 月和 9 月偏多,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 少,特别是 10-12 月降水持续偏少(图 9)。- 12 - 100 月降水距平百分率(%) 50 0 -50 -1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图 9 月平均降雨距平3.2.3 平均雾日数的年分布及区域分布 我省雾日数自北向南递增, 年均雾日数 5~30 天, 多分布在 10 月~1 月间, 长江以北冬季最多,长江以南秋季最多。而皖中和皖南地区湖泊、洼地和圩区, 空气湿度大,微气候特征明显。 3.2.4 近年来秋冬季积污期有效积污干日数分析 我省最长干旱日数以皖北为最,有长达 69 天的记录,皖中和皖南次之。从 月份分布看,每年的 12 月份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 1 月。而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的 3 月属污(雾)季,干旱少雨且多雾,是绝缘子积污速率和积污量的高峰期, 也是我省易发生污闪的季节。 以下列举 2010 年安徽省沿淮淮北干旱作特征分析: 3.2.4.1 气候特征概况 (1)沿淮淮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低值 去年 10 月以来(2010 年 10 月 1 日-2011 年 1 月 16 日,下同),沿淮淮北累 计降水量为 17.3 毫米,较常年同期(124.8 毫米)偏少 86%(107.6 毫米),为 历史同期最低值(图 10)。从降水百分位数来看,沿淮淮北所有市县降水均排在 历史同期偏少年前五位(即降水百分位数≥90%),其中砀山、萧县、亳州、宿州 和淮北等 10 个市县降水创历史同期新低。- 13 - 降水量250 200常年值降水量(mm)150 100 50 0 65 71 77 83 89 95 01 07 2009年 份图 10 沿淮淮北历年 10 月 1 日-次年 1 月 16 日降水量变化(mm)降水量空间分布为:沿淮淮北不足 33 毫米,其中淮北北部不足 10 毫米(图 7 左)。与常年同期相比,沿淮淮北异常偏少 8 成以上(图 11 右)。1.4砀山8002.9 9.1萧县 淮北-98砀山200-97 -91萧县2.1毫州40019.3灵璧100 80-83 -79固镇 灵璧 -85 泗县-98毫州淮北11 8.5 8.9界首 临泉 宿州 涡阳1814.49.415.5太和24.6泗县 五河300-93-90 -93界首 临泉 宿州 涡阳14.8利辛蒙城固镇23凤阳16.3阜阳22.9 24.5 怀远 埠 蚌 26.1 25.2凤台 26.4 20.7 淮南 寿县 29.220052.5天长-89-92-87太和50 25-67天长-88利辛蒙城-82凤阳-88阜阳31.3明光-83 -82 怀远 埠 蚌 -80 -81凤台 -81 -85 淮南 寿县 -79五河-78明光13.5阜南21.7上 颍 25.6霍邱33.3定远100 50 10 0-91长丰49.5 来安 55.4 60滁州 全椒阜南-84 上 颍 -84霍邱0 -25 -50 -80 -100-76定远长丰-67 来安 -66 -64滁州 全椒73.4金寨70六安56.6 54 60.9 合肥 肥东肥西67.1霍山88.5舒城63.5 72.4 75.4 94.5 含山 和县 鞍山 马 80.6 巢湖当涂-65金寨-61六安-66 -66 -62 合肥 肥东肥西97.5 95.4庐江 桐城96.1无为89.9芜湖 繁昌-68霍山-53舒城-62 -58-55 县 -43 含山 和-53鞍山 马 巢湖当涂110.5 111.8铜陵104.6芜湖县-47 -37庐江 桐城-47无为-51芜湖100郎溪-47 -47繁昌 铜陵-47芜湖县-48郎溪105.5岳西111.2 137.8 173.6宿松 潜山 太湖119.3113.9127.8 枞阳 164.9119.6 南陵 161.9泾县126.7宣城185.3广德 宁国-43岳西池州142青阳 九华198.6 -28 -9宿松 太湖-40潜山-39-42 -44 枞阳 -25-43 南陵 -31泾县-39宣城-14广德池州-40青阳 九华-9宁国95怀宁安庆 石台-51怀宁安庆182.8太平 黄山188.4旌德-17太平 黄山-7旌德158.1 174.1望江东至178.6-23绩溪 221.1 241.8 223.7 黟县 227.8 歙县 祁门 242.8 休宁 黄山市望江-24石台东至-7 13绩溪-1 黟县 -2 祁门27 歙县 休宁黄山市图 11 2010 年 10 月 1 日-2011 年 1 月 16 日 安徽省降水量(左,mm)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右,%)10 月以来的 108 天中, 沿淮淮北平均无降水日数为 99 天, 创历史同期新高, 特别是萧县和淮北连续超过 60 天无降水,集中在 2010 年 10-12 月。 (2)气温总体偏高但起伏大 2010 年 10 月以来,沿江江北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其中沿淮淮北平均气 温为 9.4℃,较常年同期(8.6℃)偏高 0.8℃(图 12)。从平均气温百分位数来 看,沿淮淮北有 11 个市县平均气温排在历史同期偏高年的前五位(即平均气温百 分位数≤10%)。- 14 - 平均气温11 10 9 8 7 6 65 71 77 83 常年值平均气 温(℃)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年 份图 12 沿淮淮北历年 10 月 1 日-次年 1 月 16 日平均气温变化(℃)但从今年 1 月以来(1 月 1 日-1 月 16 日),全省平均气温为-0.2℃,较常年 同期异常偏低 2.8℃,为 1961 年以来第四低值,仅高于 1977 年(-1.5℃)、1967 年(-1.4℃)及 1969 年(-0.6℃),也是 1978 年以来同期最低(图 13)。2 1.5 1 0.5 0 -0.5 -1 -1.5 -2 -2.5 -3 -3.5 10月 11月 12月 1月前半月图 13 2010 年 10 月以来各月气温距平(℃)3.2.4.2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导致沿淮淮北旱情持续加重,1 月 16 日综合气象 干旱指数表明:沿江江北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 有重到特等气象干旱(图 14)。- 15 -2009 图 14 2011 年 1 月 16 日安徽省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图3.2.4.3 与 2008-09 年秋冬连旱比较 2008-09 年沿淮淮北也出现了严重的秋冬连旱。为比较这两次干旱过程,从 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 3 2010-11 干旱与 2008-09 年干旱过程对比分析由表 2 可见,今年干旱的无降水起始时间较 2008-09 年干旱提早了一个月, 截至 2011 年 1 月 16 日,2010-11 年干旱的降水量偏少,平均无降水日数和平均 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均已超过去年;从干旱强度来看,今年沿淮淮北 27 个站均达 重等以上气象干旱等级,2008-09 年沿淮淮北只有 20 个站达重等以上气象干旱等 级,此外今年特旱站数已达 21 个,明显多于 2008-09 年沿淮淮北特旱站数(12 个)。- 16 - 总体来说,2010 年沿淮淮北地区的干旱过程无论是强度还是范围,都已超过 了 2008-09 年的秋冬连旱。图 15 12 月上旬 沿淮淮北出现 严重干旱,个别地块麦苗旱死图 16 12 月 7 日 淮北气象局农业 人员开展冬小麦旱情调查3.2.5 月平均风速分布 从近 10 年 11 月至 3 月份风速分布图来看(图 17) ,该时段安徽省大部分地 区平均风速大于 2.0m/s,只有江淮之间西部的金寨、霍山、岳西和皖南山区等 地的平均风速不足 2.0m/s,其中石台、太平较小。 沿江西部、 江淮之间东部和北部以及淮北地区的平均风速相对较大,普遍超 过 2.5m/s,其中桐城最大,为 3.1m/s。- 17 - 图 17平均风速分布图3.3 环境污染特征及情况分析 3.3.1 污特征描述安徽省污特征主要是工业污染源占主导, 起主导作用的是燃煤和水泥重粉尘 污源等, 与地区特点及工业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即“两淮能源化工基地”和“沿 江金属矿业走廊”。近年,随着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推进,安徽多地承接了东部 产业转移的企业,尤其是污染较大的企业,带来了新增污染源,如新建的江南和 江北产业集中区,同时,各地城市建设,高铁、高速的建设,城区人口的增多等 都带来了新的污染源。 2010 年, 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 17853.27 亿标立方米, 比上年增加 16.90%;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 53.26 万吨,比上年下降 1.08%;烟尘排放总量为 25.56 万- 18 - 吨,比上年下降 8.71%;工业粉尘排放量为 26.37 万吨,比上年下降 7.38%。 (1)淮北地区(污染最严重地区) 能源城淮北、淮南煤炭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淮北、淮南市煤炭储量丰 富,全省 99.2%集中于两淮地区。淮南每平方公里含煤量超过 2000 万吨,淮北 每平方公里含煤量 1000 万吨,居全国前列,华东之首(两淮煤矿为国家重点建 设项目之一) 。 两淮电力工业很发达,截至 2006 年底电力生产总装机容量达 5390.0 MW, 占省网装机总容量的 41.4%,是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 电力生产燃煤消耗量大, 不可避免加剧了皖北地区的环境污染。另外随矿建 厂和随厂建镇及煤炭运输里程的延长,也加剧了该地区的空气污染。 (2)皖江地区(属局部污染较严重地区) 省城合肥和皖江地区(皖江地区指省辖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 宣城、巢湖和滁州八市)均属经济较发达城市,除当地矿山、化工、电力生产造 成污染外,主要还有冶炼工业。 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铁铜矿产集中分布在长江两岸。 马鞍山市是一个以钢铁 冶炼为主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也是拥有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的城市, 特别以宁芜铁路以西至长江岸边,分布着马钢冶炼企业、向山地区的采矿业等企 业,当涂县龙山桥镇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长江钢厂的扩大生产,造成该区域环 境污染严重, 这些企业都具有相当规模,企业排放的污秽粉尘严重影响到空气的 质量,特别是局部冶炼企业、化工企业、水泥制造业等区域空气质量较为恶化。 铜陵市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依据资源优势,经济有很大发展。受到历史 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重工业尤其是有色、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占据较大 经济比重。 环境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低, 矿山采选、 铜冶炼、 钢铁、 焦碳、 硫酸、 水泥等化工、 建材生产及铜陵电厂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染物,且大多数重工业 企业分布在城区周围。由于铜陵地区特有的地形特点,市区三面环山,造成本市 工业污染突出,工业废气直接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被列为国家酸雨控制区。 近几年在铜陵市西北方向,又新增了钢铁厂、钛白粉厂、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六 国化工以及铜陵市、县两个化工工业园,以及铜陵电厂的扩建,造成铜陵市西北 地区污染急剧增加。- 19 - 皖江地区还有大小不等的水泥制造企业。水泥粉尘是污源的罪魁祸首,造成 空气总悬浮微粒 (TSP) 超标, 对电网电瓷外绝缘运行极为不利。 另外建筑陶瓷、 大理石和花岗岩建材的生产也造成局部污染。特别是各市随着区划调整,城市建 设规划逐步扩大,加之开发区的建设,一些厂矿的发展,污源也有所变化;如原 认为环境较好的池州地区随着富阳铅锌冶炼厂的生产、池铜芜沿江公路的开通、 铜九铁路、 沿江高速的开通和城际铁路的建设等, 使该地段的大气环境受污加剧。 随着池州海螺水泥孰料基地三期工程的建设,铜山乡附近的姥山村、蛟口村、乌 山村成为其采石厂,青阳县开发区的建设、牛头山新建的海螺水泥厂、东至县的 华泰化工厂等,都加剧了该地段的大气环境污染。 皖江地区城市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实力。市区工厂多,城镇污源多是其主要特 点。 (3)皖西及皖南山区(属相对轻污染区) 此区域以林、茶、桑生产为主,大部分地区山林草丛覆盖,植被多,雨水充 沛,绝缘子自清洗效果好。空气较清新,工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少。 总的说来, 全省工业结构性污染仍然突出,是造成电力外绝缘污染的主要原 因。 3.3.2 安徽省主要污染源特征(1) 工业污染源 包括气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等,在此主要介绍气污染物情况。 气污染物主要行业排放情况如下: 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3.54 万吨、非 金属矿物制品业 14.31 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97 万吨、化学原料 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10 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9 万吨。上述 5 个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合计占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的 89.1%。 烟尘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73 万吨、电力热力的 生产和供应业 5.88 万吨、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45 万吨、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 2.33 万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90 万吨。上 述 5 个行业烟尘排放量合计占工业源烟尘排放量的 83.5%。 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0.48 万吨、 非- 20 - 金属矿物制品业 14.80 万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26 万吨、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67 万吨、 化学纤维制造业 0.84 万吨。上述 5 个行业氮氧化 物排放量合计占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的 95.8%。 粉尘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5.13 万吨、 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 5.34 万吨、 石非金属矿采选业 5.27 万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 制品业 2.44 万吨、 通用设备制造业 2.44 万吨。上述 5 个行业粉尘排放量合计占 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85.5%。 (2)农业污染源 农业源普查对象为 96910 个。其中:种植业 1384 个,畜禽养殖业 52313 个, 水产养殖业 41084 个,典型地区(指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源 2129 个。 农业源(不包括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源,下同)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 量:化学需氧量 43.01 万吨 (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含氧量, mg/l, 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严重),总氮 12.24 万吨,总磷 1.07 万吨,铜 80.72 吨, 锌 197.82 吨。 (3)生活污染源 生活源普查对象为 63325 个, 其中:住宿业 2836 个,餐饮业 36170 个,洗染服 务业 361 个,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业 13230 个,洗浴服务业 5442 个,摄影扩印服务 业 250 个,汽车摩托车维护与保养业 2302 个;医院 1517 个;独立燃烧设施 245 家(普查锅炉数 5648 台) ;城镇居民生活源(以区、县城、建制镇为单位)972 个,覆盖城镇人口 2264.99 万人。 生活污水排放量 13.94 亿吨,生活源废气排放量为 727.14 亿立方米。 生活源废气排放情况:二氧化硫 4.51 万吨,烟尘 10.99 万吨,氮氧化物 1.67 万吨。 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总颗粒物 2.26 万吨,氮氧化物 20.41 万吨,一氧化碳 113.29 万吨,碳氢化合物 14.35 万吨。 3.3.3 城市空气(1)2008 年 2008 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优良。17 个省辖城市中有 15 个空气质量达 到国家二级标准, 铜陵和合肥市空气质量为三级。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及良好的- 21 - 天数占全年天数的百分比超过 90%的城市有 16 个。 与上年相比,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 降了 9.1%。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优及良好天数的平均百分比与上年基本持平。合 肥市空气质量达到优及良好天数的百分比由 82.2%减少到 70.5%,空气质量进一 步下降。 影响我省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铜陵市为二氧化 硫。 (2)2009 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17 个省辖市中,达到国家空气 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 15 个(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 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池州、安庆、黄山) ,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三级 标准的城市 2 个(合肥、铜陵) 。各市二氧化氮均达到二级标准;有 16 个城市二 氧化硫达到二级标准, 铜陵市为三级; 16 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达到二级标准, 有 合肥市为三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百分比超过 90%的城市 16 个,合肥市 为 87.4%。可吸入颗粒物是我省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与上年相比,监测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全省平均浓度均有所降低,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 6.7%、10.7%和 6.1%,全省城市空 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空气质量达标(二级)城市仍为 15 个,不达标(三级) 城市仍为 2 个。合肥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由 0.134 毫克/立方米下降到 0.111 毫 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百分比由 70.5%上升到 87.4%,空气质量有所好 转。铜陵市二氧化硫仍为三级,年均浓度由 0.077 毫克/立方米下降为 0.068 毫 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3)2010 年,全省 16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国家 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 96.2%,16 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 90% 以上, 合肥市为 84.9%。 与“十五”末相比, 全省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 10.0%, 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下降 16.1%,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 3.6%。表3 2010 年安徽省城市空气质量级别统计 一级 天数 53 14 16 22 34 比例 (%) 14.5 3.8 4.4 6.0 9.3 二级 天数 257 338 340 332 326 比例 (%) 70.4 92.6 93.2 91.0 89.3 三级 天数 43 5 9 9 5- 22 -城市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比例 (%) 11.8 1.4 2.5 2.5 1.4劣三 级天 数 12 8 0 2 0比例 (%) 3.3 2.2 0.0 0.5 0.0优良 天数 310 352 356 354 360比例 (%) 84.9 96.4 97.5 97.0 98.6 城市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巢湖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全省 平均一级 天数 53 25 32 72 21 46 124 73 6 271 38 257 68比例 (%) 14.5 6.8 8.8 19.7 5.8 12.6 34.0 20.0 1.6 74.2 10.4 70.4 18.6二级 天数 294 320 318 290 318 307 234 284 347 94 304 108 283比例 (%) 80.5 87.7 87.1 79.5 87.1 84.1 64.1 77.8 95.1 25.8 83.3 29.6 77.5三级 天数 16 19 14 3 23 11 6 7 10 0 21 0 12比例 (%) 4.4 5.2 3.8 0.8 6.3 3.0 1.6 1.9 2.7 0.0 5.8 0.0 3.2劣三 级天 数 2 1 1 0 2 1 1 1 2 0 2 0 2比例 (%) 0.5 0.3 0.3 0.0 0.5 0.3 0.3 0.3 0.5 0.0 0.5 0.0 0.6优良 天数 347 345 350 362 339 353 358 357 353 365 342 365 351比例 (%) 95.1 94.5 95.9 99.2 92.9 96.7 98.1 97.8 96.7 100.0 93.7 100.0 96.23.3.4酸雨(1)2008 年,全省城市酸雨污染状况整体属轻度污染。合肥、蚌埠、淮南、 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11 个城市出现了酸雨, 占 17 个省辖市的 64.7%。全省酸雨频率 21.8%。其中,合肥、淮南、芜湖、马鞍 山酸雨频率较低, 池州、 黄山、 蚌埠 3 市酸雨频率分别高达 89.7%、 68.1%、 46.7%。 全省降水年均 pH 值 5.19, 各市降水年均 pH 值在 4.44~7.51 之间。 其中, 蚌埠、 淮南、滁州、宣城、铜陵、黄山、池州、安庆 8 市降水年均 pH 值低于 5.6。池 州、铜陵、蚌埠、黄山市降水年均 pH 值分别为 4.44、4.62、4.91、4.96,酸雨 污染较重。 酸雨控制区酸雨频率 24.9%,降水年均 pH 值 5.10。铜陵、芜湖、马鞍山、 宣城、黄山 5 市均出现酸雨,巢湖市未出现酸雨。 与上年相比, 省辖城市酸雨污染状况整体仍属轻度污染。出现酸雨的城市由 上年的 10 个增加为 11 个(新增滁州市) ;全省酸雨频率、降水年均 pH 值与上年 基本持平。蚌埠、池州、安庆、黄山 4 市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宣城市酸雨污染有 所加重。- 23 - 年均PH值8.07.0pH 值=5.6 (低于 5.6 为酸雨)6.05.04.03.02.01.00.0山城州南州湖州陵埠庆肥湖安阳州 亳池铜蚌黄宣滁淮安合山芜六宿巢阜图 182008 年各城市降水年均 pH 值比较(2)2009 年,全省省辖市城区酸雨状况平均属轻酸雨区。合肥、蚌埠、马 鞍山、铜陵、安庆、黄山、滁州、亳州、池州、宣城和芜湖等 11 个市城区出现 了酸雨,占全省 17 个省辖市的 64.7%。全省酸雨频率 24.4%,其中,合肥、亳州 和马鞍山市城区酸雨频率较低,池州市城区酸雨频率高达 98.6%。全省降水年均 pH 值 5.05,各市降水年均 pH 值在 4.33~7.52 之间,有 7 个市城区降水年均 pH 值低于 5.6。池州市城区为重酸雨区,铜陵、黄山和蚌埠市城区为中酸雨区,宣 城、 安庆和滁州市城区为轻酸雨区。全省酸雨主要分布区域位于长江沿江和皖南 地区,江南 6 个市(池州、铜陵、宣城、黄山、芜湖、马鞍山)城区均出现了酸 雨。其中,池州和黄山市城区的酸雨频率分别高达 98.6%和 67.5%,为全省酸雨 频率最高的两个城市。铜陵和宣城市城区为江南酸雨频率次高区,分别为 50.2% 和 38.7%。淮河沿岸的蚌埠市城区为安徽长江以北区域酸雨污染较重城市,酸雨 频率为 43.9%。 马鞍山、 合肥、 亳州和芜湖 4 个市城区酸雨频率较低, 均低于 10%。 安徽北部、西部大别山区和巢湖市城区为无酸雨区域。 与上年相比, 全省省辖市城区酸雨状况平均仍属轻酸雨区。出现酸雨的城市 城区仍为 11 个,全省酸雨频率上升 2.6 个百分点,降水年均 pH 值由 5.19 下降 到 5.05。合肥和淮南两市城区酸雨污染有所改善;亳州、安庆、池州、铜陵和 滁州市城区酸雨频率有所上升,降水 pH 值有所下降,酸雨污染加重。马- 24 -鞍淮北 年均pH值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合 肥 市 芜 湖 市 蚌 埠 市 淮 南 市 马 鞍 山 市 淮 北 市 铜 陵 市 安 庆 市 黄 山 市 滁 州 市 阜 阳 市 宿 州 市 巢 湖 市 六 安 市 亳 州 市 池 州 市 宣 城 市 全 省 酸 控 区pH 值=5.6(低于 5.6 为酸雨)图 122009 年各城市降水年均 pH 值比较图 192009 年各城市降水年均 pH 值比较(3)2010 年 芜湖、安庆、马鞍山、蚌埠、滁州、宣城、铜陵、黄山和池州等 9 个市出现 酸雨。 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沿江和皖南地区,池州和黄山市的酸雨频率分别达到 87.9%和 72.3%,为全省酸雨频率最高的两个城市。 池州、铜陵和黄山市降水年均 pH 值低于 5.6,黄山市为中酸雨区,铜陵和 池州市为重酸雨区。 与“十五”末相比,全省平均酸雨频率由 26.3%下降为 21.5%,降水年均 pH 值由 5.00 上升为 5.13,全省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减轻。酸控区 6 个城市中,铜陵 市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加重,其余 5 个城市酸雨污染状况无明显变化。降水年均pH城市排序pH年均值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亳 淮 宿 阜 巢 淮 六 合 安 马 芜 滁 宣 蚌 黄 铜 池 州 北 州 阳 湖 南 安 肥 庆 鞍 湖 州 城 埠 山 陵 州 山 数据来源:安徽省辖各市环境监测站例行监测数据 非酸雨城市 全省均值 2010年 酸雨城市 酸控区均值 酸雨标准 pH=5.6图 20 2010 年各城市降水年均 pH 值比较3.3.5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 (1)2008 年- 25 - 2008 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 15749.39 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总 量 55.57 万吨, 比上年减少 2.8%。 烟尘排放总量 29.09 万吨, 比上年增加 0.83%。 工业粉尘排放量 32.24 万吨,比上年减少 0.71%。 全省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39 个, 处理垃圾能力 13158 吨/日。 全省 2646 万千瓦火电机组中,已有 2119 万千瓦机组安装了脱硫装置,占总装机容量的 8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 个百分点。全省已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49.2 万户, 总池容 393.66 万立方米,年产沼气量 1.8 亿立方米。 (2)2009 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 15272.57 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 量总量 53.84 万吨,比上年减少 3.12%。烟尘排放总量 28 万吨,比上年减少 3.75%。工业粉尘排放量 28.47 万吨,比上年减少 11.69%。 (3)2010 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 17853.27 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 16.9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 53.26 万吨,比上年下降 1.08%;烟尘排放总量为 25.56 万吨, 比上年下降 8.71%; 工业粉尘排放量为 26.37 万吨, 比上年下降 7.38%。 3.3.6 污源分布图- 26 - 图 202011 年全省污染源分布图4、电网运行及防污闪工作情况 4.1 电网概况简要介绍及“十二五”建设规划 截至到 2011 年 6 月底,安徽电网有 220kV、500kV 输电线路 473 条,长 16473.96km, 其中 500kV 交流线路 62 条, 4196.15km, 长 直流 500kV 线路 4 条,- 27 - 长 1591.58km,直流 800kV 线路 1 条,长 385.19 公里;220 千伏线路 407 条, 长 10686.23km。2010 年共新增线路 70 条,1743.34km。截止 2010 年底,全省 共有 500kV 电站 17 座、220kV 电站 134 座。 安徽电网是华东电网的一部分,省内电网习惯上依地理位置分为三大片:即 皖北(含淮南、淮北两片) 、皖中和皖南电网,三片电网通过 500kV 主干线路和 若干条 220kV 主干线路相联。截至 2009 年底,安徽电网通过 7 回 500kV 线路与 华东电网相联。500kV 和 220kV 电网的联络通过 14 座 500kV 变电站实现,即洛 河电厂升压站、肥西变、繁昌变、颍州变、敬亭变、清流变、昭关变、当涂变、 禹会变、濉溪变、皋城变、官山变、众兴变以及汤庄变(开关站)和河沥变(开 关 站 ) 安 徽 省 全 社 会 发 电 装 机 容 量 28410.7MW , 全 省 全 社 会 用 电 量 为 。 952.41*108kWh,最高负荷为 14250MW。 安徽电网的特点是: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本省水能资源较少,而皖北煤炭 资源较丰富,故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水电比重小,形成煤炭和电力由北向南输 送的格局。 电源集中分布在两淮煤矿附近和长江沿线,部分地区电网缺乏电源支 撑。全省电源相对较分散,集中的大负荷受端系统较少。主要负荷沿铁路线和长 江、淮河两岸分布。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继续建设和完善 500 千伏输电通道,实现北部电 源分组送出,建设环“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负荷中心的受端电网,初步 、 构建以特高压为枢纽的中部核心环网, “十二五” 满足 皖电东送和全省用电要求, 把安徽电网建设成为规划科学、结构坚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一流电网。 加快完善 220 千伏电网结构,逐步实现 220 千伏电网分层分区运行,各地区 电网均形成以 500 千伏变电站为枢纽的供电结构。加快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实现 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全省用电需求。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 110 千伏及以上智能变电站 419 座,变电容量 7576 万千伏安,对 58 座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建 110 千伏及以上线路 1.7 万公里,基本达到每个地市 1 座及以上 500 千伏变电站、每个县 1 座及以上 220 千伏变电站。抽水蓄能装机达到 184 万千瓦。 4.2 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整体情况 目前,我省电网绝缘子配置主要以瓷质绝缘子、玻璃绝缘子、合成绝缘子以- 28 - 及瓷长棒绝缘子为主,在网占有率大致分别为 15%、46%、 37%、2%左右。与 5 年前相比,合成绝缘子的使用率明显增加,其防污能力也得到大家的认可;瓷长 棒绝缘子则主要使用在近几年新建的 500kV 同塔双回线路上, 目前使用情况尚可, 未发生污闪跳闸, 但由于安装了招弧角,其干弧距离比同塔另一回线路瓷双闪绝 缘子短,遭遇反击雷时,其跳闸率更高。 通过对 2004 年底到 2006 年输电线路的污闪统计, 发现 220kV 输电线路发生 污闪的绝缘子都是为玻璃绝缘子,2010 年我省两次 500kV 线路的污闪跳闸也是 钟罩型玻璃绝缘子, 玻璃防污型绝缘子目前基本为钟罩型, 下棱深, 自洁能力差, 易积污,说明在重污区不宜使用该类型玻璃绝缘子。 4.3 输变电设备的清扫检修原则及执行情况 我省输变电设备的清扫检修原则及执行情况如下: (1)对运行中的输变电设备,对不满足要求的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根据轻 重缓急的原则制定调爬计划上报省公司,省公司统筹安排。在未调爬前,应按照 “逢停必扫, 扫必扫好” 的原则, 及时安排设备清扫, 层层细化防污闪工作责任, 加强考核,确保清扫质量,依靠精心维护来提高输变电设备的防污闪能力。 (2) 对于外绝缘配置已达到 2007 版污区分布图和本规定要求的输变电设备,清 扫周期可结合运行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3)对于外绝缘配置未达到污区分布图和本规定要求的输变电设备,若调爬后 可达到要求,则必须列入改造计划,逐步改造。 (4)对于外绝缘配置未达到污区分布图和本规定要求的输变电设备,若调爬后 仍不能达到要求,则必须按照 2005 版污区分布图执行规定执行。 (5)在实施过程中,结合电网防污闪工作,在每年 9 月底前开展输变电设备外 绝缘配置和实际积污情况监督自查, 有计划开展输变电设备防污闪重点区段运行 绝缘子带电取样进行盐密测量, 并将自查和测试情况书面报告省电力公司生产技 术部和省电科院。 4.4 2000 年以来 110 66) ( kV-750kV 线路与变电站污闪事故及故障统计分析, 典型污闪事故情况及原因分析 2007 版污区图出版前,2000 年至 2006 年我省污闪跳闸情况见表:表 4 安徽电网污闪跳闸率统计表( 年) 年 电压 线路 输电线路 次/(百公里.年)- 29 -发变发变电站 次/(百站.年) 份 2000等级 kV 500 220 500 220 500 220 500 220 500 220 500 220 500 220长度 km 729.0 .0 .0 5.0 5.0 1.9 9.3 6396.1跳闸情况 0 6 0 4 2 9 1 0 2 13 1 0 0 8 0 0.12 0 0.08 0.21 0.17 0.06 0 0.12 0.23 0.05 0 0 0.12事故情况 事故率 0 0 0 0 0.2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次数 跳闸率 次数电站 座数 4 61 5 66 5 69 5 73 5 77跳闸情况 次数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跳闸率 0 0 0 0 0 1.4 0 0 0 0 0 0 0 0事故情况 次数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事故率 0 0 0 0 0 1.4 0 0 0 0 0 0 0 003 06 表570 0安徽电网
年污闪故障统计表 电压 等级 (kV)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500 50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500 爬比 kV/cm 1.71 1.71 2.18 2.18 雾 雾 雾 雾 雾 雾 雪 浓雾 浓雾 浓雾 浓雾 晴 晴 阴 浓雾 晴 浓雾 浓雾 雾 2. 52 2.18 2.18 1.70 1.74 2.1 1. 96 2. 36 2. 36 2. 54 2.18 2.18 2.18 2.23 有鸟 有鸟粪 合成 灰堆 XP3-16 XP3-16 XWP2-7 久旱无雨 水泥污垢 FC70/127 FC70/127 山区河网 鱼塘 FC70/127 左侧水塘 设备老旧 2.18 2.18 有鸟单位污闪地点污闪时间天气 浓雾 浓雾 雾污源特征 湖边 湖中 有鸟 丘陵蚌埠公司 蚌埠公司 滁州公司 滁州公司 滁州公司 淮北公司 蚌埠公司 滁州公司 宣城公司 淮北公司 合肥公司 芜湖公司 淮南公司 淮南公司 淮南公司 淮南公司 蚌埠公司 安庆公司 蚌埠公司 巢湖公司 马鞍山 宿东厂 合肥公司2778 洛蚌线#23 塔 00.01.01 6:29 2852 蚌滁线#5 塔 00.01.01 6:29 2853 滁西线#56 塔 00.01.2 7:09 2851 蚌滁线#142 塔 00.01.20 6:51 2851 蚌滁线#202 塔 00.03.16 6:40 2724 国高线#103 塔 00.11.06 6:19 2778 洛蚌线#41 塔 2851 蚌滁线#177 塔 2892 莲宁线#82 塔 2271 相五线#38 塔 5305 肥繁线 7#塔 5904 繁东线#125 塔 2736 金西线#35 塔 2736 金西线#36 塔 2735 金西线#44 塔 2745 芦张线#17 塔 2785 洛螺线#134 塔 2841 庐安线#178 塔 2778 洛蚌线#44 塔 2833 桥西线#159 塔 2861 刘长线#58 塔 老升压站普通悬瓷 5305 肥繁#138 塔- 30 -01.03.04 01.04.07 01.10.24 01.10.24 02.01.05 02.12.01 02.01.15 02.01.15 02.01.15 02.03.24 02.03.08 02.05.18: 02.05.18 02.11.06 02.12.01 02.01.15 03.01.21 合肥公司 省送变电 滁州公司 滁州公司 安庆公司 安庆公司 阜阳公司 淮北公司 淮北公司 铜陵公司 铜陵公司 马鞍山公司 巢湖公司 巢湖公司 巢湖公司 芜湖公司 芜湖公司 宣城公司500 50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500 2205304 肥繁#50 塔 龙政直流线04.01.17 04.01.06雾 雾1.74 3.6 2.04 2.36 2.3 2.3 2. 5 2.18 2.18 2.63 2.73 2.33 2.18 2.18 2.18 2.18 2.81 2.66疑耐张 CA745*32 山区 城郊 化工 覆冰 化肥厂 扬尘 扬尘 粉尘 化工 钢铁厂2830 嘉天线#121 塔 04.08.14 20:53 阴雨 2859 蚌嘉线 160#塔 04.08.23 05:25 阴雨 2844 安石线#20 塔 04.12.13 01:13 大雾 2849 春桐线#22 塔 04.12.30 23:10 大雪 2759 颖阜线#34 塔 04.12.13 01:50 大雾 2713 相南线共跳 7 基 04.12.13 01:50 大雾 2724 国高线#53 塔 04.12.13 01:50 大雾 繁朱 2873 线#71 塔 桂周 2898 线#14 塔
连续多天 浓雾 连续多天 浓雾西刘 2831 线#72 号 06.12.25 22: 50 浓雾 桥含 2833 线#95 号 06.11.17 16:44 雨雾 桥含 2833 线#95 号 06.11.17 17:37 雨雾 桥含 2833 线#95 号 06.11.18 00:59 雨雾 繁火 2872 线#135 肥繁 5305 线路大跨 繁莲 2875 线#118
大雾 大雾 雨雾水泥厂、 采石 厂附近 焚烧秸秆统计表明, 我省 2000 年至 2006 年共发生 22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 46 次污闪, 我省主干电网每年都有污闪跳闸或污闪事故发生, 尤其是连续恶劣的气象条件下 曾发生几次连续多次的污闪跳闸,所幸没有造成大面积电网事故,但确实给电网 的安全运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安徽电网在 1996 年底遭遇浓雾造成大面积污闪后,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根据污区图对电瓷外绝缘的配置逐步进行了调整,设备外绝缘 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完成了抗大面积污闪的能力和水平。 从 2006 年底的几次污闪故障可看出我省的外绝缘子配置不足仍是引起污闪 的内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四次污闪发生的杆塔处,有三处不满足 2005 版 污区分布图的要求。2007 版污区分布图执行后,凡满足 07 版污区等级要求的输 变电设备均没有发生污闪跳闸。
年我省所辖 22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共发生污闪跳闸 6 次,其中 2007 年 4 次, 年未发生,2010 年 2 次,其原因均为外绝缘配置未满 足 07 版污区等级要求。以下对这 6 次作详细分析。 (1) 2007 年 1 月 21 日 9 时 07 分 52 秒,220kV 涡谯 2755 线路双高频保护动- 31 - 作,A 相跳闸,重合闸不成功后三跳,随后,变电运行人员检查发现涡阳变 2755 线路 A 相阻波器内避雷器爆炸。 经登杆检查,发现 3 号直线塔 A 相悬垂串靠横担 侧绝缘子及钢帽有明显的放电烧伤痕迹,此杆距 220kV 涡阳变 0.7km,与行波测 距的结果也完全吻合,确定该处为故障点。3 号杆塔 A 相绝缘子配置为双串玻璃 绝缘子,型号为 LXHY-7,爬距为 2.36cm/kV。该地区处于 2005 版安徽电网污区 分布图 2.8cm/kV 区域,外绝缘配置未满足污区等级要求。 (2)2007 年 1 月 21 日 9 时 18 分 03 秒,220kV 涡颍 2751 线保护动作,C 相 跳闸,重合成功。9 时 18 分 17 秒涡颍 2751 线保护再次动作,C 相跳闸,因当时 重合闸来不及充电,后备保护 Z1 出口动作跳三相,10 时 10 分试送成功。经登 杆检查,发现 2 号直线杆 C 相绝缘子有明显放电痕迹,确定为此次故障点。C 相 绝缘子配置为双串玻璃绝缘子,型号 LXHY-7,爬距为 2.36cm/kV。故障时间段, 涡阳县为浓雾天气, 能见度为 10 米左右。该地区处于 2005 版安徽电网污区分布 图 2.8cm/kV 区域,外绝缘配置未满足污区等级要求。 (3) 2007 年 1 月 21 日 9 时 39 分, 220kV 相涡Ⅰ2716 线开关保护动作跳闸, 重合不成功。10 时 09 分,2716 线路强送成功。从电厂侧故障录波图分析得知: 9 时 39 分, 保护连续动作两次, 第一次 A 相接地短路, 39 分 11 秒保护启动, 于 A 跳重合成功;第二次 B 相接地短路,于 39 分 25 秒三跳不重合。经登杆检查, 发现 228 号塔 A 相和 B 相绝缘子均有闪络痕迹, 随即将三相绝缘子带电更换。 228 号塔三相绝缘子配置为 16 片双串玻璃绝缘子, 型号 BC8-146, 四川自贡厂生产, 爬电比距为 2.327cm/kV, 上次清扫日期为 2005 年 10 月 21 日。 根据安徽电网 2005 版污区分布图要求,该塔外绝缘应达到 2.8cm/kV 污区等级要求,故障后对故障 绝缘子进行盐密测试,结果为 0.201 mg/cm2。故障时该地区为浓雾天气。 (4)2007 年 10 月 20 日 22 时 41 分,220kV 鸠火 2838 线 B 相故障跳闸,重 合闸成功。故障测距故障点距鸠江变 6.9 公里,距火龙岗变 2.6 公里。经登杆检 查,发现 134 号塔 B 相导线绝缘子有闪络的痕迹,确定该点为故障点。134 为 LB 型直线塔,外绝缘子配置为 15 片单串 FC70/127 玻璃绝缘子,1998 年 12 月挂网 运行,泄漏比距为 2.18cm/kV。根据 2005 版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该段外绝缘 配置应达到 2.5cm/kV 以上。 2007 年元月 11 日-13 日, 对该线路进行过全面清扫、 测零工作,无零值绝缘子。134 号杆塔地处芜湖市马塘镇,杆塔旁边有一水塘,- 32 - 加之该塔处于芜湖新兴铸管厂附近,污秽严重,夜间气温下降,使得塘面上方空 气湿度增大, 排出的大量粉层与空气中水汽迅速混合凝聚,因炼钢产生的粉尘导 电率较高, 造成绝缘子表面沉积的潮湿污秽在其沿面发生闪络放电,导致线路瞬 时跳闸故障。 通过对四次故障调查,我们认为发生污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 外绝缘配置不足。 外绝缘子配置不足是引起污闪的内因, 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四次污闪发生的杆塔处,均不满足 2005 版污区分布图的要求,而且根据 我省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2005 版)实施规定要求,对于钟罩型绝缘子在 2.5cm/kV 及以下污区, 取 0.90; 2.5cm/kV 以上污区, 取 0.80~0.85, K 在 K 双串绝缘子还需要考虑临近效应,有效爬距将更低。 ? 恶劣天气的影响。持续大雾是造成此次输电线路频繁发生污闪的外因。此次 大雾能见度低、持续时间长,给输电线路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对防污 闪工作。 在发生的 4 次污闪故障中, 有三次发生在同一天, 当时为浓雾天气, 当时气温低,雾浓度大,空气湿度基本达到 100%,使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充 分湿润,泄漏电流增大,引起局部电弧的产生,最后造成闪络,而且污闪杆 塔附近有大的污染源,雾气中酸性成分增大,电导率增大,对防污闪极为不 利。 ? 绝缘子选型不够合理。玻璃防污型绝缘子基本为钟罩型,下棱深,自洁能力 差,易积污,通过对 2004 年底到 2006 年输电线路的污闪统计,发现 220kV 输电线路发生污闪的绝缘子都是为玻璃绝缘子,说明在重污区不宜使用玻璃 绝缘子。 ? 污秽严重。发生污闪的两个条件一是绝缘子表面有一定的污秽,二是污秽得 到了充分的湿润。 在四次污闪中, 我们可以看到, 污闪杆塔都是处在重污区, 从盐密测试结果看,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相当严重,达到了四级污区的水平。 (5)2010 年 8 月 24 日 19 时 39 分,500kV 洛众 5301 线路保护动作,C 相 跳闸,重合成功;19 时 41 分,B 相跳闸,重合成功;20 时 16 分,A 相跳闸,重 合成功。 经巡查,故障点位于#142 塔,该塔为直线单回路铁塔。#142 杆塔左相(A 相)横担上有一块明显的放电痕迹,整串绝缘子表面均有放电痕迹,导线侧有明 显放电痕迹;中相(C 相)整串绝缘子表面均有放电痕迹,导线侧有明显放电痕- 33 - 迹; (B 相) 右相 导线上有明显放电痕迹, 横担侧第一只绝缘子有明显放电痕迹, 整串绝缘子表面均有放电痕迹。三相绝缘子型号均为 FC160P/155 型钟罩式玻璃 绝缘子,投运时间为 2000 年 12 月份左右,故障绝缘子串均为 28 片数(单串) 、 爬电比距为 3.08cm/kV, 由于所在污区等级为 2.8cm/kV,钟罩式玻璃绝缘子需取 0.8 至 0.85 的有效系数,该串绝缘子实际有效爬电比距只有 2.618cm/kV。杆塔 四周为农田,地势空旷平坦,线路走向为南北方向。该杆塔西北侧约 200 米处, 10 年前建设年生产能力为 5 万吨左右复合肥厂,2009 年 3 月份该化工厂被安徽 丰原集团收购,年生产能力扩大到 25 万吨。经现场走访得知:安徽丰原集团红 四方复合肥厂自 2009 年 3 月份投入生产以来,加剧了对周围环境污染,#142 杆塔所处的水稻田因严重污染导致绝收,据当地村民介绍,往年污染没有像现在 这样严重。 原因分析: 依据 2005 年版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此地区污区等级为 2.5cm/kV,外绝缘 配置为 28 片 FC160P 型玻璃钟罩绝缘子 (单片爬距 550mm)爬电比距为 3.08cm/kV, , 实际有效爬距为 2.77cm/kV( 《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 版)执行规定》明确 2.5cm/kV 及以下等级的污区系数取为 0.9,2.5cm/kV 以上取为 0.8) ,满足 2005 年版污区图要求,且有裕度。根据 2007 年版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此地区污区 等级为 2.8cm/kV,而现有配置的实际有效爬电比距只 2.618 cm/kV( 《安徽电网 污区分布图(2007 版)执行规定》明确 2.5cm/kV 以上取为 0.8-0.85) ,已经不 能满足 07 版污区图的要求。 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 版)执行规定中有如下规定: 4.2 对于外绝缘配置未达到污区分布图和本规定要求的输变电设备,若调爬后可 达到要求,则必须列入改造计划,逐步改造。 4.3 对于外绝缘配置未达到污区分布图和本规定要求的输变电设备,若调爬后仍 不能达到要求,则必须按照 2005 版污区分布图执行规定执行,应按照每年清扫 以及“逢停必扫,扫必扫好”的原则,及时安排设备清扫,保证清扫质量。 洛众 5301 线是老旧线路, 经调爬后仍不能满足 2007 版污区图要求,故按照 2005 版污区分布图执行规定, 其外绝缘配置符合要求, 且从运行维护情况来看, 2009 年 10 月经过清扫,安全渡过 2009 年末-2010 年初的污闪易发期。 故障时该区域为雨雾天气,在雨雾情况下,绝缘子表面的污层受潮,污物中- 34 - 的电解质成分溶于水中, 形成导电水膜,同时化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导电粒子夹 杂在雾气中,泄漏电流沿绝缘子表面流过,造成沿面闪络跳闸。 (6)2010 年 9 月 9 日 2 时 54 分,500kV 洛众 5301 线 B 相跳闸,重合成功; 3 时 24 分, 洛众 5301 线 A 相跳闸, 重合成功;12 秒后, 洛众 5301 线 C 相跳闸, 重合未成功跳三相,4 时 10 分强送成功;4 时 38 分,洛众 5301 线 A 相跳闸,重 合成功;4 时 56 分,洛众 5301 线 B 相跳闸,重合成功。2010 年 9 月 9 日 2 时 54 分许,长丰杨庙地区出现浓雾天气。凌晨 6 时巡视人员对洛众 5301 线路 #130-#150 段杆塔进行登杆巡查,以#142 杆塔为中心进行沿线走访。登杆人员发 现在#142 塔右相(B 相)导线及线夹上有明显放电痕迹,横担侧第一只绝缘子 放电烧伤痕迹扩大,整串绝缘子表面均有新的放电痕迹。左相(A 相) 、中相(C 相)导线上均有明显放电痕迹,横担侧第一只绝缘子已有放电痕迹明显扩大。其 他杆塔登塔检查无异常,该杆塔 8 月 24 日三相均发生过闪络故障。走访中附近 住户反映夜间听到 5 声巨响,有闪光射入房间,判断#142 塔为故障点。500kV 洛众 5301 线路#142 塔为直线单回路铁塔,杆塔型号为 ZLT1 拉线塔,杆塔呼高 为 33 米。 故障杆塔距洛河电厂 61.107 千米,众兴变 53.587 千米 (#142 杆塔) 。 该杆塔绝缘子上次清扫时间为 2009 年 09 月 10 日, 2010 年 8 月 24 日杆塔 C、 B、 A 三相绝缘子串依次因雾雨含大量化学粉尘持续笼罩杆塔发生沿面闪络跳闸故 障。 故障相位 A、B、C 三相,故障相位置(左、中、右) ,三相绝缘子型号均为 FC160P/155 型钟罩式玻璃绝缘子,投运时间为 2000 年 12 月份左右,故障绝缘 子串均为 28 片数(单串) 。杆塔四周为农田,地势空旷平坦,线路走向为南北方 向。 该杆塔西北侧约 200 米处, 年前建设年生产能力为 5 万吨左右复合肥厂, 10 2009 年 3 月份该化工厂被安徽丰原集团收购,年生产能力扩大到 25 万吨。经现 场走访得知:安徽丰原集团红四方复合肥厂自 2009 年 3 月份投入生产以来,加 剧了对周围环境污染,#142 杆塔所处的水稻田因严重污染导致绝收,据当地村 民介绍,往年污染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 原因分析(跳闸原因与 8 月 24 日跳闸原因基本一致) : 依据 2005 年版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此地区污区等级为 2.5cm/kV,外绝缘 配置为 28 片 FC160P 型玻璃钟罩绝缘子 (单片爬距 550mm)爬电比距为 3.08cm/kV, , 实际有效爬距为 2.77cm/kV( 《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 版)执行规定》明确- 35 - 2.5cm/kV 及以下等级的污区系数取为 0.9,2.5cm/kV 以上取为 0.8) ,满足 2005 年版污区图要求,且有裕度。根据 2007 年版安徽电网污区分布图,此地区污区 等级为 2.8cm/kV,而现有配置的实际有效爬电比距只 2.618 cm/kV( 《安徽电网 污区分布图(2007 版)执行规定》明确 2.5cm/kV 以上取为 0.8-0.85) ,已经不 能满足 07 版污区图的要求。 洛众 5301 线是老旧线路, 经调爬后仍不能满足 2007 版污区图要求,故按照 2005 版污区分布图执行规定, 其外绝缘配置符合要求, 且从运行维护情况来看, 2009 年 10 月经过清扫,安全渡过 2009 年末-2010 年初的污闪易发期。 故障时该区域为雨雾天气,在雨雾情况下,绝缘子表面的污层受潮,污物中 的电解质成分溶于水中, 形成导电水膜,同时化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导电粒子夹 杂在雾气中,泄漏电流沿绝缘子表面流过,造成沿面闪络跳闸。下表为绝缘子更 换后高压所对绝缘子盐密和灰密测量的结果。 从测试结果看,绝缘子上表面比较清洁,盐密值大致在 0.02 左右,下表面 积污较严重,从测试结果看,盐密值大致分布在 0.15 左右,整片绝缘子的盐密 值处于 0.1 左右,对应 Q/GDW152 企标的要求,该杆塔处于 C、D 级交接区。 5 等值盐密、灰密测量情况及数据分析 5.1 按照污区图应采用 3-5 年等值盐密的要求,给出开展了线路和变电站饱和盐密测试布点情况 我省 2004 年开始开展用饱和盐密修订电网污区图,当时绝缘子布点共 918 个, 由于线路改扩建等原因, 本次统计全省共有 659 个绝缘子饱和盐密测试布点。 下图为污秽监测点分布图:- 36 - 图 21 污秽监测绝缘子布点图 5.2 等值盐密与灰密测试分析 为了获得连续多年挂样绝缘子的盐密数据,省公司于 2008 年底统一安排进 行了连续第 4 年积污绝缘子的盐密数据测量,2009 年 4 月份前,各地市供电公 司完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肥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