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安邦保险官网直销很担心会不会出问题请律师帮我解答一下

今天去工商银行存款,服务人员推荐买了安邦保险说是保本无风险,因为不了解所以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骗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今天去工商银行存款,服务人员推荐买了安邦保险说是保本无风险,因为不了解所以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骗了
今天去工商银行存款,服务人员推荐买了安邦保险说是保本无风险,因为不了解所以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骗了各位大神有没有了解工商安邦保险的,有没有风险之类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银行大都是帮保险公司做代理
想做理财还是直接找保险公司吧
已经买了,听说钱很难拿出来是真的吗
今天下午刚买
总觉得不安心
有多少收益
说是一年一千多吧
存进去多少??
还在犹豫期内,可以退保吧。有什么流程
可以退保的,拿身份证去就行
好的,谢谢
它说要多久
好像说犹豫期一个礼拜
一个礼拜以内全额退保
犹豫期是这样子的,过了后面就会损失很大
只要能全额退保就行,就怕银行不给退或者是拖时间,过了犹豫期就真是没戏了
保险不到期退保是损失很大的
保险到期就能顺利拿出来了?
当然,保险没那么难搞
毕竟行内人跟行外人差的不止一面墙
直接去找保险公司呗
找我也行😄
关键我是在银行买的,还能去保险公司?
你又不是律师,找你有什么用?
我就是在保险公司上班
在银行买的想退肯定先找银行,况且你的合同也没拿到吧
明天拿,不过我估计会退保,毕竟信不过,真要理财也不会选择银行吧
那你想去哪理财?
采纳率:39%
建议直接买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银行代理的收益不高
因为不了解稀里糊涂就买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分险?
风险就是看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了,,这种分红险收益不确定
背不住没收益
听朋友说只要钱放进去很难拿出来是真的吗?
一般十年后可以拿出来
我存的一年,也要10年后拿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邦理财产品的收益比较低啊,现在比较出名热门的是理财通可以再微信和QQ登录,有货币基金、指数基金,货币基金有广发、华夏、汇添富四款货币产品,指数基金也有易方达、嘉实两款选择、易方达、保险理财等多种理财产品
安邦理财产品定期时间比较长而且收益低,现在理财通还是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理财通保护资金是比较安全的设置了安全卡,你的资金不用于消费,只能提现到你的银行卡里面投资的风险也比较低,几乎是没有什么风险,收益比较稳定,还是可以信赖的,比较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选择
直接点,放保险公司的钱都是用来当自己出现点意外(如重大疾病,重残,身故)不至于拖后辈的钱,还有可能给他们留点钱。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安邦保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车丢4个月安邦不理赔 保户自掏4万侦破费_保险消费_保险案例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车丢4个月安邦不理赔 保户自掏4万侦破费
  南开区红旗路天拖公司旁边人行道上的街心公园,一堵矮墙后堆积了长约七八米,宽约两三米的垃圾,与优美的公园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满60天未查明下落”,警方出具证明,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这是安邦保险公司制定的“盗抢险条款”中的规定。
  王女士在丢车65天后买了新车,并在追索赔偿金4个多月无果后,却被告之车已找回,保险公司不但不给理赔,还通知她称可能要承担4万多元的“侦破费”。这样的结果,让王女士气愤不已。
  车丢4个月,为何不理赔?
  王女士在投诉时称,2007年12月,她花20万元购买了一辆广州本田雅阁轿车,花6000多元投保了安邦财产保险公司的车辆全险,其间,经人介绍,由静海的“百车汇”全权代办了车辆的保险手续。“日中午,我把车停在家门口的楼下,锁好了车门、车窗。但是,等我出门时,却发现刚买不到一年的爱车竟然丢了。我立刻报了警,还通知了保险公司。”当地派出所和刑侦部门赶到现场,立案侦查,录取了相关材料,保险公司也派人到了现场,并告诉我索赔所需要提供的材料。
  “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准备好了所有材料,及时上报给了保险公司。对方告诉我过几天就可以拿到赔偿款。”王女士说,她经过了解得知,安邦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盗抢险”保险条款中规定,丢车60天后找不到,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全款,“我和丈夫都是做生意的,没有车肯定是不行,于是,在丢车的65天时仍没有听到车辆找回的消息,就另外买了一辆轿车。”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保险理赔事宜却由此无休止地拖了下来,4个月过去了,仍没有见到理赔款。
  “我多次找静海车百汇的代办人,也反复找过安邦保险公司的人,但却没有任何动静。2月下旬,安邦保险公司却突然通知我说,丢的车找到了……”王女士说,安邦保险公司的人告诉她称车是在河北省找到的,被偷车贼销赃到了那里,保险公司让她去提车,并说当地警方还要收什么将近5万元的“侦破费”。“听说这辆车已经毁坏的相当严重,车漆给重新喷了,连车架子号都被磨掉了,还怎么开?更何况,我已经买了新车,车提回来,我的这辆车怎么处理?保险条款白纸黑字'60天找不到赔钱’,保险公司却拖着不赔钱,耗到车辆找到,反过来却要赖账,怎能不讲信用?”王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
  本人没到场,不能赔钱
  记者先是与代办王女士保险的“百车汇”相关人员取得联系。代办人陈某说:“我只是一个代理机构,就是在帮忙,我尽力了,这件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按规定,车既然找到了,车主就应该拿车,而不能要钱。不过,王女士也有她的道理,她可以去寻求法律,如果法院说该给赔,那就该赔偿……”
  记者随后多次联系安邦保险公司,该公司理赔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该公司是在按条款办事,所有流程没有问题,“王女士的车是丢了4个月,她也委托代办人准备了理赔手续。但关键问题是,办理理赔,必须是本人亲自到场办理,权益转让书也要本人签字。我们多次让代办人转告王女士到保险公司办理手续,但都没有见到人,所以赔偿款一直下不来。因为赔偿款一直没有下来,即使过了60天期限,也只能把找到的丢车还给原车主。”该负责人称,据他所知,该车被找到后,发现车况还是不错的,车辆一旦被提到天津后,保险公司可以负责该车的修复费用。
  “至于侦破费,那是当地警方要的,跟保险公司无关。”该负责人解释称,尽管侦破案件是警方的义务和责任,但支付“侦破费”已是行业内的惯例,警方自有经费不足,河北省的公安部门既然提出来了,保险公司也没有办法,不过,安邦保险公司可以考虑替车主支付这笔费用给警方,作为给警方的奖励。
  记者在安邦保险公司提供的《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盗抢险保险条款》上看到,该条款第4条规定,“保险期间内,被保险机动车的下列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一)被保险机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经出险当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明,满60天未查明下落的全车损失。”“这条写得很清楚呀,王女士的车丢失超过60天,也有公安局的证明,为什么不给赔偿?”对于记者的疑问,安邦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将手指指向了该条款的第25条:被保险机动车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后被找回的:保险人尚未支付赔偿款的,被保险机动车应归还被保险人。该负责人称,公司就是根据该条款作出不予理赔的决定。
  车款“莫名其妙”地赔了
  对于安邦保险公司保险条款的上述“玄奥”,张盈律师事务所刘新宇律师接受采访时称,首先,该保险条款属于格式条款,是安邦保险公司单方面制定,如果发生歧义,应该倾向于有利于消费者一方的解释;其次,该保险条款第4条明确规定,超过60天就应赔偿全车损失,第4条中并没有“除外”的规定,自然应照此执行,“否则,车主丢了车,保险公司都拖着不赔,耗到公安机关破案后,再拿出第25条来拒赔,消费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刘律师称,安邦保险公司的做法是不诚信的表现,王女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诉讼的渠道维权。
  对于安邦保险公司的上述答复,王女士称:“车丢了超过60天,就应该把赔偿款给我,车找没找到跟我没有关系。自打丢车后,我多次和安邦保险公司联系,他们怎能说我没找过他们?如果说某一个环节必须我出面,完全可以呀,安邦保险公司有我的电话,该公司可以通知我亲自到场,但我根本就没有接到保险公司的这个要求。”
  在本报的多次过问下,近日,王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称车辆赔款问题已经“莫名其妙”地解决了,“'百车汇’的经办人要走了我的开户存折,几天后,把14万多元的现金给了我。这不是一笔小数,经办人不是'救世主’,他怎么会自掏腰包给我这么多钱?我知道,这肯定是保险公司也感觉到了理亏,私下给的赔款……”记者随后又联系安邦保险公司,该负责人答复称:“问题不是解决了吗?经办人为什么给她钱,是他们之间的事情,总之这是经办人个人给的钱,与我们保险公司没有关系……”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诡秘的安邦保险:陈小鲁背后还有大佬!
诡秘的安邦保险:陈小鲁背后还有大佬!
反做空研究中心
敬告读者: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终极博弈,您可以看到波诡云谲的做空与反击,您可以看到一次次危机背后的阴谋诡计与悲痛欲绝。您有线索、意见或建议,都可以与我们联系,邮箱是:;微信号:.之一:安邦保险诡秘的扩股最近看到安邦保险的一些情况介绍,觉得十分有趣,对它做了一点探索,由于资料极度匮乏,可能观点是值得商榷,希得到谅解!表1:安邦保险历年公示的扩股情况表2:按50%增长率估算安邦保险财务情况:表2分析:假设安邦保险没有引入新股东进行扩股,而是根据净资产对股份进行拆分,并且假设安邦保险平均年净利润增长率为50%,(1)大致可以估算出2014.12时安邦保险的净资产为649.7亿,显然与扩股到619亿比较吻合;(2)2006年可能股市或其他情况,净利润增长率可能超过100%;(3)在分析数据时选大的那个数据;(4)年的净资产与股本比较接近,可以说明我判断安邦保险没有扩股,而是拆分的依据。几点极奇怪现象:中石化从2005年投入3.38亿,经过10年后按最新股本619亿,它的权益是3.55亿,甚至连银行利息都没有挣来;安邦保险每次扩股都是以中石化和上汽巨亏为代价的;安邦保险扩股越厉害,中石化也越亏损,譬如2014年安邦保险从120亿扩股到619亿,而中石化也亏损了8.65亿;安邦保险连续保持10年以上50%的高速增长,可是中石化却放弃了抱金砖的搭便车机会,如果一直同步认购,那么中石化的权益超过130亿,增长达38倍;扩股几个不可思议:扩股前的净资产是3.38元,而中石化和上汽等老股东却都放弃认购、而新股东却是按1元/股认购的、……。试问新股东是什么来历?能让所有老股东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简直是老虎拔牙,找死的节奏;胡茂元之流应该是精英中的精英,怎么会在整整10年里放弃获利30多倍的机会,如此不作为,自砸品牌,如此丑闻还如何有脸面做合格职业经理人?胡茂元之流放弃的是认购,实质是20%中石化和上汽股份的国有资产流失,仅中石化就在10年里输送了126亿利润;从120亿扩股到300亿最后到619亿,那么老股东的股份被摊薄为仅占19.4%股份,老股东们都放弃了对公司的控股权?难道安邦保险是垃圾中的战斗机?如此诡秘的扩股,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吗?如果安邦保险控股人没有放弃控股权,那么只能理解它没有扩股,而是拆分!上汽胡茂元利益输送!表3:如果我的判断是成立的,那么表3能够说明安邦保险的扩股、出资、股权等的情况:之二:安邦保险诡秘的股东我不是学经济学的,只是从普通人傻想的角度看,感觉这里边有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有助于改革为什么会被拐上邪路!在分析中我感觉对安邦保险的股权扩张中分析,形形色色股东的表现可能是我们认识问题的突破口:表1:安邦保险老股东在2014年二次扩股中权益流失情况:一、第一大股东之谜:A)是个能让陈小鲁背黑锅的牛人、牛家族、牛势力;B)能让两个央企老总为他不惜以身犯险、背黑锅的牛人,因为两个央企老总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务的渎职;更让老总们职业操守砸落一地、智商就像个智障人士,蠢不可及、人品有严重污点;C)为什么不直接持股,而是躲在幕后,能让小鲁背黑锅、央企老总们不惜败身毁誉,又是特别是的太平盛世,试问怕什么?D)这是家做第一大股东最容易的金融巨鳄,你看陈小鲁可以不花分文,就做了大股东多年;17家新股东A仅花180亿,就做了控股60%的大股东,还净资产秒增80亿;而仅过200天左右过把瘾的A股东们又发扬视金钱如粪土的潇洒,亏了182亿的真金白银,奉献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让14家新股东B也过了一把类似A股东们的幸福瘾。真不知道以后又会是那个权钱的幸运儿?E)安邦保险是一家年连续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试问天下谁有?结果看到的是你谦我让,数百亿金钱亏损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却连续10年盯着上汽中石化那个越来越稀薄的几个小钱过不去,是否感觉很变态?反常必妖孽!二、老股东们的钱哪里去了?A)安邦保险扩股之谜:以安邦保险扩股为例,扩股前每股净资产3.61元,现在选择一个没有如何瓜葛的新股东以不到2.8折的价格向17家新股东增发新股,陈小鲁之流可能没有公司管理常识、反正是个顶包的货,难道胡茂元也是如此混账?上汽集团不知道胡茂元是在怎么管理的?还是有幕后个人的利益?古人有事不过三,怎么安邦保险做打折增发的事没完没了的老没完?B_譬如的扩股中,老股东们一共亏了260亿净资产,而A股东们从账面只得到80亿,试问还有180亿那里去了?只有17家新股东A入股不要钱,这就回答了我最初的判断,安邦保险不是扩股,而是在分拆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而分拆中上汽和中石化的国有资产被流失!胡茂元没有尽到职业经理人的操守和道德良知;显然的扩股也是故伎重演:老股东亏损335亿净资产,而B股东们账面得到16亿,那里去的319亿是B股东的虚拟出资;那么显然17家股东A和14家股东B也都是虚拟股东,而安邦保险的实际控股权还是牢牢自我在神秘股东手里。三、股东陈小鲁:A)日扩股前,公开显示陈持有61.6亿股,占51.36%股份,陈称自己是与安邦保险是:无股份、无工资、无管理权;B)陈小鲁是陈毅的儿子,结果却连看家护院都不如,不是吗?看家护院还有工资收入。是什么人这么牛?竟让小鲁趋之若鹜做三无?还是互有需求,我在安邦保险帮你一把,那么你也应该投桃报李?C)公示陈小鲁曾经是安邦保险的第一大股东,现在却告诉公众只是个替人站台的三无的马仔,能否理解陈小鲁曾经是作伪证?没有利益关系,却替人背黑锅谋污点,值吗?D)陈小鲁曾经在文革中以“血统论”而闻名于世,但从他自甘堕落成为侵吞国有资产帮凶看,好像有“老子英雄儿子混”的感觉,我如果以后看到评价陈毅同志如何如何时,我一定会浮现陈毅儿子不咋的联想;但千万不要再搞出陈毅也不咋的的爆料!陈小鲁如此不惜羽毛,值吗?四、胡茂元的角色分析:A)上汽的出资1亿+4.2亿是上汽的控股股东出资?还是上汽集团出资?从名称看应该理解是上市公司的上汽出资,那么试问这10年安邦保险高速发展,而上汽相应的权益几乎没有增长,股权还不断被稀释,难道每年对上汽年报的审计就形同虚设?B)如果上汽出资的5.2亿胡茂元小金库的私相授受,那么胡茂元是否应该承担挪用公款责任?几亿资金去向数十年无人问津,那么可以想象国企股份制后的弊端并没有解决、审计等监督形同虚设,毛泽东搞的“鞍钢宪法”,群众管理、群众监督绝对更加有效,他妈的中国的改革究竟是中的是什么邪?毛泽东时代对企业的管理绝对超过了现在股份制管理模式!是不改革死路一条?还是改革死路一条?C)我们的改革怎么会到了侵吞国有资产如此疯狂的境地?如果我的判断基本对路的话,安邦保险的神秘股东的出资额只有3.0亿,而央企的出资额是(1+2.38)+(1+2.38+4.2)=10.96亿,那么理应占78.5%,占安邦保险的股份为486亿股,2014.12安邦保险的净资产为649.7亿,央企占510亿,而不是现在的11.51亿。当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神秘股东就同样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拿出真金白银认购安邦保险股份,那么央企只有占40%股份,只占2014.12的净资产的260亿,所以安邦保险的神秘股东侵吞了国有资产249亿。之三:安邦保险幕后诡秘的网安邦保险仅仅十年时间就打造成中国保险行业的老大,我们很自然的要问安邦保险的控股人有什么惊天秘诀?通过我粗略的分析发现,在安邦保险幕后有一张能量巨大的网,就像钟书先生笔下“围城”所描述的城外的人想冲进城内那样,总有某些有心之人想冲进安邦保险这张网:一、陈同海进城动机?2005年安邦保险第一次扩股,中石化陈同海同志拿出3.38亿真金白银入股安邦保险,获20%股权与上汽并列第一大股东,但奇怪的是:不要做董事、也不要中石化的权益。中石化股权到了2014.12月的权益是3.55亿元,而股权被摊薄为0.55%,将近十年的投资收益竟连银行活期利息都没有挣来、更别提如何维护中石化的投资利益了,倒像是陈同海想冲进一张保险网,用中石化3.38亿为陈同海买一张免死金牌。反正丧失的是国家利益,得到的是自己的赌博老本:可以犯混、可以坐牢、但必须保命。看来安邦保险真是好保险,......。二、胡茂元进城动机又是什么?A)问责法人:胡茂元在~九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是安邦保险的法人、董事长,一共进行了五次扩股,其中的四次扩股中,中石化和上汽(2006年是同步认购)的股权被摊薄、新进股东都是以1元/股的价格虚假认购(真实扩股,不可能是1元/股严重损害老股东利益的价格),如果情况属实,这是否是职务犯罪?难道这就是胡茂元的进城成本?B)在胡茂元任安邦保险法人的十年里,安邦保险得到了超过百倍的增长,而央企的石化和上汽却没有赚到银行活期利息,这是胡茂元的渎职?还是有幕后交易,还是各有所需?C)可以说安邦保险的今天,既是安邦保险股东的创业辉煌,也是胡茂元的滑铁卢,为什么胡茂元会无怨无悔?在被榨干剩余价值后被一脚踢开,成为可怜的乏走狗,作为中国部级高官,又是为什么?我为中国的现状悲观,连部级高官都愿意攀龙附凤、当牛做马、为奴为婢,那么社会还奢谈什么公平、正义;道德、良知;......。D)胡茂元是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却在安邦保险自甘堕落,丧失了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底线和做人良知,为了进城付出如此高昂代价,又是为什么?三、运气来了,紫微星也挡不住:A)在2004年,要进入国企主导的保险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结果却被安邦保险钓来了央企大佬胡茂元,而胡茂元也粉身碎骨为安邦保险效犬马之劳,最后还非常知趣的国退私进,国家财富成就了安邦保险的幕后股东的创业辉煌,而胡茂元也为此身败名裂;B)安邦保险有太多的第一传奇:(1)仅仅十年创业,超过65老店中国保险行业老大——央企中国人保;(2)保监会高官趋之若鹜的要求做安邦保险的董事,这是一家既做运动员,又有教练员,还有裁判员的公司,试问中国企业谁有?(3)日,保监会(保监发〔2011〕19号)规定涉及六项调整,提高5项原有标准,唯一降低标准:“设立方需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变为“5年以上”。保监会在十天后,批复同意筹建安邦资管公司、这也是新规定下第一家批复成立的资管公司。如果按旧有条款,安邦需要等到2012年9月,才有资格设立资管公司。(4)日保监会批准安邦第一家获“同时在全国所有省份开展电话营销”企业。而包括平安、太平洋及甚至央企“人保股份等险企也只能在部分省市进行电话营销。为什么当时保险行业老大的央企还不如安邦保险待遇?C)民生银行收购:(1)日保监会批复同意安邦保险集团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619亿元人民币。为注册资本为保险行业第一;(2)日收购民生银行3.47亿股、12月17日,安邦保险拥有民生银行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0%;(3)日令计划出事,令计划私交甚笃的毛晓峰出事,期间安邦保险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占22%;而与此同时,民生银行的大股东们纷纷免战牌高挂,惹不起但会躲得起,也没有象其他公司为股权争的火星撞地球。上帝啊!我真羡慕嫉妒恨安邦保险竟然会有如此神奇的运气、如此精准的踩点,只能赞美:运气来了,紫微星都挡不住!四、非常收购现象:其实安邦保险在国退私进的过程本身就是非常收购现象、民生银行的收购也感觉安邦保险踩点真的是太精确了;不过最诡秘的是与上海文俊的股权收购:成都海鸥注册资金仅100万、成立于2014.9月,2014.11月收购注册资金9.0亿的上海文俊,价值超过14.95亿的安邦保险2.41%股权,你知道什么是蛇吞象吗?海鸥收购文俊就是蛇吞象精彩典范;而更匪夷所思的是上海文俊的股东也于2014.11月出资23.1亿收购安邦3.73%股权。上海文俊的股东既然要卖出安邦保险的股份,干嘛又在当月买回花更多的钱买回更多的安邦保险股份?好像是炒股票、做短线!难道股权转让连印花税都不要?五、股东疑云:A)平准发起股东是平安信托和标投集团,但平安信托给予记者的回复是“我们没有投资这家(北京平准)公司。B)2014年后进入的31家新股东,每家又如叠床架屋般铺设多层股权结构,繁杂异常。其中最多的一家——邛崃广祥(下称邛崃广祥)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多达6层,令人眼花缭乱。股权明晰?C)陈小鲁充当第一大股东多年,最后却说是三无马仔;D)董事疑云:难道胡茂元不值的可疑吗?还有更离奇的,朱镕基的儿子朱云来一直以来都被安邦保险宣称是安邦保险的董事,结果却是乌龙,而朱云来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告安邦保险的侵权;E)中石化和上汽早就是安邦保险的微不足道的小股东了,却还是被拉大旗扯虎皮,不明真相之人还新以为是央企的什么公司?是忽悠谁?F)我曾经想在网上找一些有关安邦保险的资料,但发现就象看小说了解到的是绝密级的。之四:安邦保险诡秘的控制人我们不知道谁是安邦保险的实际控制人?是陈小鲁吗,有人是这么说的?是卓苒吗?据说已经分开了!可分开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懂!一、陈小鲁可信吗?陈小鲁有显赫背景。A)关于陈小鲁文革的道歉笑话:A有两个下属B、C,B对A心怀不满,却找C晦气,把C打死了,以后A失势了,结果B玩起了要替A向C家人道歉,你说这是哪跟哪?A又没有对C做错了什么,错的是B,要向C家人道歉的是B本人真诚道歉。显然从B的道歉一事,可以看到B是个不可信任的没有责任心的人、B是个落井下石的投机小人、B是个虚伪的人,可能仅仅是向A的敌对势力递投名状。B也是个强奸A民意的小人。作为“西纠”头头,为了保护被文革冲击老子们,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转移斗争方向把矛头对准了普通群众:老舍之死?反动血统论、西纠《对地富反坏右资炒家》和《关于驱逐地富反坏离京》、从八月底到九月初,有1772名北京市民被严刑残酷折磨而死、……。陈小鲁曾经因为文革中做了太多反对文革和破坏社会治安的事,被当做5.16分子追究问责及关押过。在反文革势力上台后,陈小鲁曾经以反对文革有功、及受文革迫害而得到平反;自己是为保老子去干坏事的、是破坏文革5.16分子,而现在却代表文革道歉,是否脸皮太厚了!从西纠《对地富反坏右资炒家》和《关于驱逐地富反坏离京》、可以很清楚看到文革中砸烂公检法的罪魁祸首就是陈小鲁这批弘扬反动血统论的5.16分子。众所周知炒家是公安机关对罪犯的一个处置权,显然西纠要接过这个权力,难道不是砸烂公检法的一个罪行吗?驱逐某人离京,那涉及到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试问这难道不是西纠是砸烂公检法的罪魁祸首的铁证吗?真是虎将有犬子,敢做不敢当。诚信和道德操守砸落一地,可信度极低!试问在对待文革这样重大的问题时陈小鲁都表现为谎话连篇,那么在其他问题上,我们又怎么可能相信究竟那一句是真的?其实陈小鲁们“围魏救赵”那套把戏稍微懂点历史常识或了解兵法的人都十分清楚,可却把自己做过的坏事赖到别人头上,那么他也太无知了、太无耻了、太天真了!B)“我希望是安邦保险实际控制人,可以给诸友发大红包!我与小晖合作快15年,就是顾问,一咨询,二站台,无股份,无工资,不介入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只做战略咨询,如2013年建议安邦收购国外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这是谎话连篇的废话:(1)我是安邦保险老板,可以给诸友发红包!众所周知陈小鲁还有其他公司,那么既然有如此觉悟,怎么从来也没有看到陈小鲁给诸位发过红包?甚至也没有对慈善事业效过犬马之劳?可信几何?(2)我与小晖合作快15年:如果陈小鲁真的是安邦保险的三无股东,却与一个与自己儿子辈差不多大的后生小子是15年的无金钱的合作关系,试问陈小鲁图的是什么?要知道1992年陈小鲁跑到央行外管局吴晓玲那里动动嘴皮就挣了60万,最后还被告知按当时的行情可以收600万的而懊悔的很呐!(3)不介入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只做战略咨询:陈小鲁是个人才,真正懂得企业管理的真谛:不管具体、只做决策,这才是老板该做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4)陈小鲁是安邦保险的灵魂:从安邦保险在2014年连续100%收购比利时百年保险公司FIDEA、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陈小鲁宣称自己是安邦保险三无的股东,是否陈小鲁的国际共产主义也太泛滥成灾了吧?一个开咨询公司的,却说咨询不要钱?就象有个律师宣称是专门替人打免费官司的,可信吗?(5)陈小鲁在安邦并“无股份”,但他的标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仍持22.68亿股,持股比例3.664%,为什么陈小鲁无言以对是否是谎言?(6)保监会曾经规定: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20%。第八条则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显然陈小鲁已经触犯了保监会的法规,但陈小鲁还是无怨无悔,蔑视保监会、胆大如天,试问谁给他如此胆量?视法律如儿戏?显然比我爸是李刚的档次搞太多了,如果不是傻B,那么一定会有很深的利益关系。二、安邦保险混乱的管理:A)陈小鲁宣称:这十年我也就去开了两次会,很多事情我不参与,说明这是一家黑幕重重的企业,只是个某人随心所欲的玩偶!B)朱云来的“乌龙董事”,在2004年朱云来就被拉入安邦保险董事会,十年后在2014年才说由于某种失误,朱云来是“乌龙董事”;C)失误达10年,这是什么管理?董事会在十年里只开了二次,我能信吗?要知道安邦保险在这十年里扩股就搞了七次,这是什么样的管理?却造十年超百倍如此辉煌的业绩,看来只有一种解释:功夫在诗外;三、功夫在诗外的超常规发展:A)2011年,在成都农商行增资到100亿时,安邦保险以56亿获得35%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当年,安邦资产规模只是成都农商行的零头,外界对这桩“蛇吞象”交易至今仍有不同声音;显然专门能干“蛇吞象”的一定是某些方面的牛人!B)1元/股增发的猫腻:设有某公司总股本1亿、净资产1元/股,1年后净资产2元/股,试问按1元/股增发新股1亿股,总股本扩股到2亿股,只有一种情况,虚假出资,那么如果不是所有股东都认购,那么就是对这部分股东的侵权!如果被侵权的是央企,那么就应该追究侵吞国有资产罪!可是安邦保险控制人就是要干太岁头上动土的事,想想朱德的孙子也因法律而被枪毙,显然这个更牛!C)2013年末安邦保险的总资产是成都农商行4293亿+安邦1700亿,保监会的监管红线,日确定了保险投资比例,其中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不超30%。试问是安邦保险总资产的30%的投资额度2100亿?还是安邦总资产1700亿的30%的投资额度510亿?同样银监会对安邦保险的成都农商行4293亿就没有监管要求?为什么监管部门会法外施恩?D)超常规的监管:我们知道安邦保险和两次扩股,保监会的审批通过是2014.4月和2014.12月。但我们还知道安邦保险在和也有两次扩股,时间间隔只有11天,也就是说扩股是在没有获批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权利是否对其他保险公司也享有?通过分析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是保监会追着安邦保险,安邦保险发展到哪一步,保监会就会在该方面给以松绑,而安邦保险也要风有风、要雨得雨;这是一张多吗神奇的网,为安邦保险的超常规提供了它想要的一切,我现在真切体会了“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是怎么被堕落为“只让少数人富起来”:“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沦落为“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后又沦落为“只让少数人富起来”,最后就是现在的“只让我们这些少数人富起来”!之五:诡秘的安邦保险——混合所有制改革之殇我不懂混合所有制,也被一些观点看到头昏眼花,但安邦保险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绝对不能成为中国改革的方向当下中国改革的重头戏:混合所有制好像非常热闹,反正是叫好声此起彼伏,大有非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死路一条;最近我对安邦保险的火箭速度感觉很有意思,安邦保险不就是当下资改派极力鼓吹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吗?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场国退私进的闹剧,从日安邦保险成立到日的整整十年里:安邦保险的央企股东从占安邦保险权益的40%逐渐被摊薄到只占1.77%;安邦保险的其他所有制的所有股东都充分享受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盛宴,获得了超过百倍的成长性,而央企股东们的权益却没有得到理应得到的尊重、国家和人民却在安邦保险超高速增长的盛宴中“被缺席”,中国改革只让这些少数权贵获得了超爆利。为什么不同经济成分会产生迥然不同、匪夷所思的盈利结果呢?为什么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只有极少数人获益,而国家和国家主人们却是每况愈下呢?从安邦保险的发家史可以看到:安邦保险的所有股东并没有得到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公权力被异化为某些企业的看家护院,法规、监管、……往往是看人下菜、量身定做、看人脸色。安邦保险的发家史,我们很清楚看到一条若隐若现的公权力与某些权贵利益交错、相映成趣,既害了企业、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央企股东权益就如同案板上予取予夺、任人宰割的猎物、羔羊,试问在混合所有制里谁会做好国家和人民财富的看家狗?是那些央企派出的企业董事、高管吗?看看胡茂元在任安邦保险董事长十年里,他又为央企争取到多大利益?他能恪守尽忠、忠于职责吗?只要看看他宁愿为权贵败身毁誉,显然在混合所有制里要维护国家利益,光有国有资产的董事代表,显然是太天真、太幼稚的,我想是忽悠吧?我们的改革已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忽悠教训了!其实企业最大的问题是经营管理、权责监管,如果监管形同虚设,那么可以断言:天王老子所有制也无能为力!安邦保险就是混合所有制之殇,而它的根子就是缺乏监管:缺乏对央企股东的监管,譬如陈同海入股安邦保险的3.38亿股份,当时占20%安邦保险的股权,结果央企中石化却连董事也没有捞到,反而股权很小的首创刘晓光一直把董事做到底,试想合理吗?一个正常监管的公司,难道保监会就不问个为什么?安邦保险高速增长、每股净资产也高速增长,可是却是每次都是按照1.0元/股(远低于原来的净资产)扩股,保监会既没有监管?也没有问个为什么?而且央企还没有参与扩股,明显是侵吞国有资产,可是我们的保监会的监管却是麻木不仁放之任之,我们的保监会没有发挥一点监管作用,反而成为安邦保险其他股东侵吞国有资产那条利益链上为虎作伥的乏走狗,而不是国家利益和人民财富的看家狗。试问:现在只有几家保险企业,保监会也没有发挥监管的职能,那么如果有大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那么就会有有谁来监管的问题?譬如有某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有10家横跨各种成分混合的所有制企业:银行、保险、证券、食品、安全、…….,结果是谁都有权管,但谁都没法管。我们前一段时间里的食品安全问题难道都忘了吗?食品安全谁都能管,谁都不能管;谁都有责任,谁都没有责任;最后的结果是没有问题,谁都不管,出了问题谁都有责任,但实际是谁都没有责任;.......。在中国扯皮的事还少吗?如果监管形同虚设,那么可以断言:这种改革最后的结果一定又是死路一条。可是中国还有多少改革红利可以释放?我们还有多少犯错误的机会?混合所有制的动机问题:我到网上看了一下,感觉有很多理由几乎与企业承包制、企业破产、企业股份制改革、国退民进、……的鼓吹着几乎是如出一辙,那么真是活见鬼了,鼓吹一包就灵、一包就富,结果三农成为共和国的心头之痛;鼓吹企业承包,结果大量企业破产、大量国家主人被迫下岗,国家主人沦落为弱势群体又成为共和国之殇;企业股份制,结果是腐败泛滥,又有几家是改制成功,但造成了财富极端的两极分化、人民生活怨声载道、国家和人民又为维稳付出了惨重代价;今天还是这批吹鼓手,还想搞摸着石头穷吹“混合所有制”改革,难道这三十多年的摸石头的之殇还少吗?为什么共产党人会在形形色色中迷失了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改革中到底要的是什么?中国改革的GDP可能增长了100倍,可是人民的生活又增长了几倍?我有六个兄弟姐妹,当时的生活也很艰苦,但现在如果不搞计划生育,要我想生几个的话,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孩也被搞得心力憔悴,我突然感觉自己的父母和当时的国家领袖真是太伟大了,毛泽东时代的创业是有点艰苦,但岂是我们这批混蛋所能比拟的。来源:跟我读研报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反做空研究中心公众号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反做空研究中心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关注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博弈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邦保险官网直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