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快递管理系统界"四通" 为什么部分网点已关?

同样干快递,其他公司为啥干不过顺丰?
| 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
| 作者: 熊剑辉
2月24日,快递业老大顺丰登陆A股,2300多亿的市值不仅超越万科,更是相当于“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的市值总和。
冰火两重天的是,春节后多家快递公司网点爆仓、停运、关闭,乃至流出倒闭传言,快递员反复跳槽,刘强东怒斥行业高增长是“毒瘤”……
同样是干快递,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圆通“圆寂”?
2017年元宵节,一则网友的吐槽,让圆通“圆寂”在头条里。
该网友声称,自己8件快递在北京花园桥站点滞留半月,现场一看,快递堆积如山无人看管。又遇圆通前工作人员,对方声称公司拖欠工资八九万,让他“随便拿几件值钱的走得了”。
消息一出,迅速在网上引发连锁反应。又有网友整理出圆通异常网点名单,囊括全国20多家网点。一时间,圆通不揽件、不送货的传言甚嚣尘上,大有“江南皮革厂倒闭”之势。
面对传言,圆通大呼冤枉,表示整体运营正常,网点“宕机”源于内部调整,外加节后员工返岗不足所致。很快,申通、天天、韵达、百世等快递公司也被猛烈吐槽,纷纷躺枪。而顺丰,却能在这场风波中独善其身。
关键时刻,又有“大人物”加入吐槽战局——京东刘强东公然炮轰快递业停摆,实为十几年高速增长的隐蔽“毒瘤”。他称90%的从业人员没有或少有五险一金,所谓的表面“繁荣”,不过是建立在克扣基层从业人员福利的“沙丘”之上。
一番狠话,揭了快递业的“盖子”,激起一场网络口水战,引发了人们对快递员的生存关切。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占据全球份额一半,连续6年大增50%。“三通一达”和顺丰登陆资本市场,A股上市的快递公司中,净利润增长最低的申通去年都飙涨60%,快递业稳居行业增速之冠。
如此高增长行业,网点竟然爆仓、停运,上海甚至有多批快递员集体“逃离”!而顺丰老总王卫却一边忙着上市,一边给40万快递员发红包,最低数字都是1888。
快递行业为何如此冷热不均?刘强东吐槽的“毒瘤”何在?这个高速增长行业的拐点真的来了吗?
◆悲催了,快递哥
很多人看来,快递小哥的工资可不低。
2010年,网上有个巨火的微博:顺丰快递员在公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的礼品丢饭碗吗!”整个公司,一片寂静。可谓听君一句话,刷新世界观。
坊间快递员月入数万的传闻不绝于耳,但权威数据显示,大部分快递员月薪在之间,赚更多则要每天12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加班。由于超时工作太疯狂,因此入行搏命的,大部分是进城打工的“农二代”。
40%的快递员两年内会转行,不完全是因为工作辛苦,还由于“以罚代管”泛滥。在一线快递员看来,自己就是个“背锅侠”,有时赚的没有罚的多。
延误送件要罚,丢失快递要罚,投诉差评要罚;快递箱中途破损、偷换商品,只要原因不明的,都会罚到“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员身上。罚款少则上百,多则上万。可送个快件赚七八毛,一次重罚意味着几天白干。有时甚至出现快递员不仅没工资,月底还倒欠公司上万罚款的案例。
快递公司也无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罚款,谁去监督成千上万的网点、员工,怎样杜绝层出不穷的不法行为?
加盟商也委屈,只要有投诉,总部就罚网点。可遇到不靠谱的客服和干几天就跑的快递员,网点能被罚垮。于是,网点继续压榨快递,快递员忍气吞声,干到忍无可忍那天。
对加盟网点的快递员来说,没有休息时间、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五险一金,是业界常态。更荒谬的是,加盟点会为送货电动车投保,却不给快递员投保,所以圈内又有“宁可摔车、不可摔人”的说法。公司不顾员工疾苦,快递员说走就走,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今,不少快递小哥有了“用脚投票”的新选择,转身当外卖小哥。
相较而言,外卖小哥的工作时段集中在用餐高峰,工时更短,每单4-5元的提成远超快递。加上互联网企业用工规范,五险一金全上,且喜欢招募有经验的快递员,迅速引发集体跳槽。今年春节过后,上海多个快递网点因此爆仓。
当然,这其中依然不包括顺丰。
乱象根源,有人指出正是行业特有的加盟制。有的加盟点直白表示,不给快递员福利是合理的,他们根本就是承包人,而不是公司员工。
奇葩的快递加盟制从何而来?一切要从快递“桐庐帮”说起。
◆“桐庐帮”缘起
桐庐是浙江杭州的下辖县,是“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老板们的家乡。这些企业一举撑起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半壁江山,也由此被誉为快递业的“桐庐帮”。
“桐庐帮”能崛起,绕不开“快递鼻祖”聂腾飞。
1993年,在杭州打工的桐庐人聂腾飞发现了一个新商机:为了不耽误货物出口,杭州外贸公司的报关单需要第二天送达上海,可邮政快递最快要三天。聂腾飞一算账,如果每份报关单收费100,自己花15块赶上当晚去上海的火车(没座,通常只能站一宿),第二天凌晨一到,骑自行车就能送到市区。
哪怕只有一单,也能日赚70。要是一次送上10多单,就能日赚近千。这可比打工赚的多多了。
聂腾飞拉上妻子陈小英、工友詹际盛(后成立天天快递),立马成立了“盛彤”(申通前身)。聂詹分驻沪杭来回送递,陈小英四处打电话拉订单,结果第一年就大赚2万。
与此同时,远在深圳的王卫也慧眼识金,创立“顺丰”,由此奠定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基本版图。
靠着“火车+自行车”,聂腾飞掘到“第一桶金”,很快发现人手不够用了。
当年,老版《邮政法》不允许民营快递(2009年新《邮政法》才承认其合法地位),申通干的就是“黑快递”,邮件随时可能被查扣。所以火车上要打点乘务员,遇到邮政检查要会躲,躲不掉还要能跑。没有这套本事,绝对干不了快递。
这种苦活、烂活谁肯干?桐庐人肯干,因为他们肯吃苦、能抱团、穷怕了。
桐庐人重乡情、有互信,不太可能夹带包裹跑路。聂腾飞于是回乡招兵买马,拉出了一支队伍,搞出了加盟制的创举。他的想法是,把桐庐老乡分散到各地开加盟店,申通的快递网络就能迅速遍布全国,业务量也将成几何级数爆发性增长。
最初加盟的办法很简单:加盟商向总部交上几百块,就能开网点。收件网点可以独揽快件收入,并担负运费;异地网点则要无偿派件。比如杭州收了份100元的快件,100块可以独占,再花15块送到上海;上海则必须接收,无偿派送。反之亦然。
这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却赢得了布局速度上的优势。桐庐人哪怕单枪匹马,也敢在地图上“插杆旗”,闯到陌生的城市当老板,开启快递创业的传奇。而这种加盟扩张的“桐庐模式”,也让没钱、没人、没背景的民营快递得以飞速成长,让桐庐人成了快递业的先行者。
◆一花开五叶
1998年,聂腾飞在送件途中突遭车祸辞世。申通一时群龙无首,遂由妻子陈小英和哥哥陈德军接手。一些追随聂腾飞打拼的桐庐老乡,便陆续开出各自的公司。
1999年,弟弟聂腾云和嫂子陈小英“分家”,成立韵达;2000年,曾是申通财务的张小娟,力劝做工程惨亏的丈夫喻渭蛟,创办了圆通;2002年,陈小英兄妹的发小、木材商赖梅松,成立了中通;2003年汇通创立,2005年由桐庐人徐建荣收购,2010年被马云控股收购;而聂腾飞昔日的合伙人詹际盛,早在1994年就分道扬镳,成立天天快递,2012年被申通收购,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执掌……
至此,“四通一达”和天天快递全部诞生,加盟制也成为“桐庐帮”的不二之选。
此时,快递公司总部,类似个松散的品牌和数据中心。加盟商除了向总部上缴保证金、快件运单费外,还要自己买车、招聘、租站点。这种快递业的“包产到户”,需要加盟商自担成本、自负盈亏。加盟商也层层转包,谈不上规范。有的加盟点甚至只有一个老板、一名员工、一辆车,照样干的风风火火。
草创年代,加盟制有着邮政和快递直营店难以比拟的优势。碰到量大要爆仓,加盟商一句“加钱”,快递员就能拉来全家老少总动员,帮着一块送快递,极具弹性爆发力。照马云的说法,“快递人员把爸爸妈妈、二姨等都拉出来做快递,这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创业精神”。
但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加盟制下“诸侯割据”,渐渐尾大不掉,各自为战。总部政策推行不下去,加盟商倒卖快件、拆信毁书、拖延投递乃至破产跑路的事屡有发生,有的加盟商甚至同时代理多个快递品牌。
总部要么鞭长莫及,要么以罚代管,给品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属“桐庐帮”的顺丰王卫,却最早看穿了加盟制的利弊。早年,顺丰靠着加盟制也曾疯狂扩张,却发现会丧失企业控制权。1999年前后,王卫下狠心收权,将所有加盟改直营,不惜耗费巨资重新买断,甚至面对黑社会的威胁、恐吓都毫不退缩。
这番“刮骨疗毒”后,顺丰全面接管加盟店,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家完全直营化的快递企业。由于立足高端,坚持做高品质和商务化快递,顺丰成功奠定了“第一品牌”的强势地位,赢得了远高于“桐庐帮”的利润率和市场地位。
与“顺丰模式”不同,“桐庐帮”在加盟制和低价竞争上越走越远。
2005年,是中国快递业的分水岭。此前,快递业务并不多。直到2003年,淘宝横空出世,耗费两年干掉巨头eBay,网购电商突然迎来爆发性成长。快递业一下子进入了业务量暴涨的新时代。
圆通喻渭蛟嗅到先机,主动与淘宝展开合作,同时率先挑起价格战,将快递起步价从20元爆降到12元,引发行业震动。其他快递不甘落后,纷纷跟进大打价格战,甚至打出“10元3件”、“1000元包仓”的“割肉价”。
10多年价格战打下来,行业利润率从35%骤降至5%以下,加盟商更是被层层盘剥、无利可图。“谁先降价谁先死,谁不降价谁等死”已经不是调侃,而是惨烈的现实。
顺丰再次显示出与众不同,它不做淘宝、不做低端,瞄准高端市场,深耕品牌快递。
价格战带来了飙升的业务量和难以遏制的投诉率。华商韬略(微信ID:hstl8888)梳理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直营快递企业,如京东、苏宁、顺丰等投诉率远低于“四通一达”,每年12月春节前后,快递投诉则规律性地屡创新高。
这其中,除了电商在“双十一”、“双十二”集中大促外,更重要的还是成本上涨、单价下降下,快递企业以罚代管、加盟商服务下降导致行业性溃败。矛盾累积下来,加盟商难盈利,快递员不赚钱,服务品质一降再降,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削藩策”
其实,快递业的沉疴何在,大佬们一清二楚。但用什么手段“削藩”,“削”到何种程度,却各不相同。不是所有人都有王卫那样的狠气,但顺丰回归“中央集权”也代价极大,早些年王卫保镖不离左右,自己更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某快递公司曾尝试过收权,结果加盟商死活不同意。于是,总部便痛下狠招,直接在加盟网点旁修建直营中心。加盟商二话不说,联络黑社会老大将其捣毁,并放出狠话,要将董事长置于死地。类似的争斗可能细节不同,但终归是大同小异的行业故事。
作为中国快递业的“兄长”,申通曾表示,众多加盟商与申通共同成长多年,强求直营有过河拆桥之嫌。所以,申通主要通过换股,掌控核心区域加盟商51%的控股权即可。
圆通喻渭蛟也认为,直营与加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他更喜欢现实主义的做法,就是要求运营、管理都要统一标准。对“地方诸侯”基本上是恩威并用、软硬兼施。2011年,圆通在一线城市强推直营,采用“直营的枢纽中心”+“加盟的终端网络”,加盟商能适应就合作,要是不服管,再把这些“地方实力派”改编为“中央军”不迟。
即便如此柔性变革,依然导致了矛盾。圆通在福州改直营,就曝出加盟商联合停工的抵制事件。但大区的枢纽中心被控制,抵制只会导致一时混乱和投诉激增,倒也没有更严重的后果。
中通的赖梅松对加盟制看得最通透。“桐庐帮”里他入行最晚,却对加盟制改革最彻底。2010年,赖梅松看清了加盟制政令不通、易起纠纷两大弊病,毫不犹豫换股改革。由于勇于舍股,换取加盟商支持,改革没有遭遇特别大的阻力。赖梅松对财富看得比较开,他始终表示,“中通是大家的”。
中通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堪称豪迈,从高管覆盖到员工,在快递企业中独一无二。2014年启动直营化改革后,99%的转运中心掌控在手。由于改革彻底,中通的市场份额后来居上,2015年达14.3%,无限接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圆通(14.7%);而中通利润率(25.1%)却远超圆通(7.97%)、申通(14.4%),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实际上,圆通在2017年1月也启动了“万人持股计划”,还打算对加盟商搞股权激励。只是棋慢一招,2月就发生了加盟商撂挑子、快递员大跳槽的“爆仓事件”。如果能早早动手,想必也不会莫名“圆寂”了!
◆行业大未来
2016年之后,中国快递企业群体性登陆资本市场:中通登陆纽交所,申通、圆通、韵达、顺丰在A股借壳上市;加上苏宁斥资42亿收购天天快递,快递行业已进入资本时代。“金弹”充足的快递巨头,显然要打一场聚焦于资本和科技的新业态之战。
这其中,顺丰独战“桐庐帮”,最早布局天空、去电商化,主打商务流。2016年更以41.8亿的净利润,超越圆通、申通、韵达三家总和,成为不折不扣的“快递王”;
中通赴美上市,看准的是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广度,主打海外流;
圆通后发先至,抢到了“A股快递第一股”的头衔,一边买飞机想搞国际物流网,一边瞄着把茶叶和中医药推向国际市场,主打多元流;
百世汇通尚未上市,拿着菜鸟网络的融资,憋着搞百世机器人、风暴分拣系统、指环王扫描仪等快递“黑科技”,主打智能流……
不管方向如何,外界基本承认,未来中国快递业将诞生两三家市值数千亿的行业寡头。所有企业,都将面临这场寡头之战。大量中小快递将被吞噬殆尽,巨头间的合纵连横也难以避免。
悲观者重细节,加盟制积弊未除,2016年集中上市后竞争透明,2017年将是快递企业批发式出事的一年;乐观者看趋势,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突破300亿件,2020年更有望突破500亿件,快递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最具成长性,几十个加盟网点爆仓,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在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看来,快递企业已到了需要服务升级、技术转型的当口。
回溯邮政时代,25元的报价依然亏本;但大数据时代,5元快递却能够赚钱。这并不是未来科技,而是京东、苏宁和菜鸟正在运用的智能物流技术。“双十一”创纪录的快件洪峰能扛下来,便是大数据技术赋能的有力证明。
如今,中国70%的快递包裹运行在菜鸟平台上,并通过大数据预测物流趋势、物流全链路总协调、智能分拣和终端系统三样“绝技”,大幅降低了传统快递企业的运行成本。
比如2016年“双十一”,菜鸟就累计处理包裹6.57亿件,1亿订单投递时间则缩减至3.5天。如此海量的处理能力,让四通一达、天天快递、EMS等纷纷加入“菜鸟联盟”,甚至参股其中,认定了大数据在快递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而最近流行的快递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快递柜等技术,也在力图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智能化,必然是未来快递的大趋势。
可越是智能化、高科技,越需要尊重个体、完善制度。直营型快递巨头,无疑能将智能科技贯彻到底,而加盟商众多的快递巨头想要布局,都会顾虑重重——能放心把无人机交给临时工操作吗?
很难想象,当竞争对手的快递员操控着不计其数的无人车、无人机送货,低品质的快递加盟商仍在压榨员工、应对投诉。未来的竞争,将是智能技术下的低价优质竞争。形同“血汗工厂”的快递企业,不仅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在科技水平和商业模式上,也会落后于时代。因此,“爆仓”、“小哥跳槽”和“三通一达”不敌顺丰,表面看是不关联的大小事,但对于一片红火的快递行业而言,其背后凸显出的人力与模式弊端的革新,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熊剑辉
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获得授权。
欢迎订阅华商韬略公众号(id:hstl8888),和更多读友讨论本期人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分享全球华人商界最有价值的人事与思想!
分享全球华人商界最有价值的人事与思想!
今日搜狐热点成都快递惨烈价格战 四通一达不新增网点
作者: 成都商报来源: 四川在线 11:27:39
近日,成都市民刘先生想要投资一家快递加盟网点,但四处询问后却被告知,目前几大快递公司在成都市内的加盟网点分布已趋于饱和,无法再增加新的加盟区域。刘先生感叹道,不知道是该后悔没有早点下手,还是该庆幸躲过了一个“野蛮生长”的投资盲区。成都商报记者获悉,目前成都市区“四通一达”的加盟网点总数接近400个,若再加上顺丰速运约80个直营网点,成都市内几大快递公司的网点数量在480个左右。此外,天天快递、全峰快递、国通快递等中小型快递公司也在成都设有众多营业网点。近日,“四通一达”快递公司四川地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目前成都地区不再划分新的加盟网点。“四通一达” 国内5家主要快递公司合称,它们分别是申通、中通、圆通、百世汇通和韵达。网点分布 申通快递成都加盟网点超80个;中通快递有近100个;圆通速递大概有50个;百世汇通有50~60个;韵达快递则有近100个,此外顺丰速运直营约80个网点分布趋饱和,“新手”难插足。一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成都市内已备案的快递网点总数超过350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实际上已经投入运营的快递网点数量不止如此。记者从“四通一达”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的数据显示,目前申通快递在成都已有超过80个加盟网点,中通快递有近100个加盟网点,圆通速递大概有50个加盟网点,百世汇通有50~60个加盟网点,韵达快递则有近100个加盟网点。再加上顺丰速运直营的约80个网点,目前几家主要快递公司在成都的网点数量已经在480个左右。“申通在成都市内已经有超过80个加盟网点,如果想新加盟进来,几乎不可能。”申通快递四川地区一位负责人坦言,从2012年起,公司加盟网点的拓展就放缓了步伐。与其相似,目前在成都地区加盟圆通、韵达、中通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几大公司四川地区负责人均表示,如果要接管一个网点,已经没有新片区可规划。可曲线进入 找大加盟商承包 记者获悉,在没办法新加盟网点的情况下,有两种途径可以“曲线进入”:第一种办法是比较普遍的承包制。目前,部分一级加盟商的管理区域较大,业务量较多。于是,一级加盟商往往会自行划分出小片区,寻求二级承包商。而另一种方式则是直接由快递公司出面,对片区进行重新细分,或者淘汰重组、收回一些网点后,可能会有新的空缺。此外,如果有原加盟商中途退出,那么快递公司会重新找人加盟,补上缺口。在资金投入方面,目前快递公司的加盟费大都在2万~5万元不等,另加3万元左右的押金;也有快递公司实行“零加盟费”制度。由于现在新网点难寻,大部分新加入者就要先支付10万元以上的转让费,从上一任加盟商手中买断经营权。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接手一家快递网点前期投入资金约20万~30万元,且需要准备10万以上的流动资金。一个案例 一个加盟网点老板眼中的变化 从一家独大到“六分天下” “2011年刚进入这个区时,我一个网点就负责整个大片区,现在这个区域一共有6个网点了,就算是相邻的街道,也是由不同的网点负责。”一个快递网点老板王朋(化名)对记者表示,据说该快递公司还要细分下去。王朋在2009年开始做快递网点,曾加盟过多家快递公司。中通快递四川地区总经理孟峰表示,自2010年上半年起,快递网点开始快速增加。“2010年起,电商发展迅猛,快递业也随之进入爆发期,网点铺设变得容易多了。以前一个片区只有一个网点,很快就变成三个、五个,速度很快。”据王朋介绍,公司增加快递网点有利有弊。“2010年左右,虽然快件量比不上现在,但片区大、竞争少,收费也高,每票首重(1公斤内)收费10元都没问题,比现在高出2元至4元,稳赚不赔。”新网点分食 最心疼淘宝大客户被抢 王朋透露,近两年,网点的业务量越来越多,引发了一些问题。“去年这个小区每天派件100票,现在每天有300票,增长速度很快。如果没有新的网点分担,很难正常运作。另外,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去年6月,我接手了一位大客户,请了4个临时工通宵工作,两三天时间就发出上万票,累得差点晕倒。”实际上,片区细分不够、网点管辖范围过广,还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快件量太大了,根本来不及按时配送。根据公司规定,快件遗失罚款1000元/票,延误罚款100元/票。我一个月就交了几万元罚款,去年一共交了十几万元罚款。”成都理工大学一个快递网点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如果我负责区域小一些,管理失误的几率就会更小。”今年3月份,王朋剥离了两个网点出去,仅剩一个由自己经营。“目前,我只雇了4名员工,两名收件,一名派件,一名文员。每天派件量在1000票以内,而且我结束了与几家淘宝大客户的合作,只接4、5个中小型客户的件,每天收件量也在1000票左右。”“去年亏损超过30万元。”某快递网点老板郑先生叹了一口气说,“好的时候每天收5000件,差的时候每天才几十件。有的淘宝客户一家每天都是上千件,一旦被抢走,收件量差距就很明显。”多位快递网点负责人表示,网点规模扩大、数量增加之后,原有客户被“分食”,导致业务量太少,网点出现亏损,甚至难以为继。更严重的是,自2012年开始,快递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在被问及经营成本时,王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管理了3个网点,30名员工,每月工资花费大约9万元,每月包货车到分拨中心送取快件的费用大概1万元,另外每月固定上交公司1.5万元“包仓费”,这三大项总计11.5万元。掀起价格战 从月赚10万到月亏10万 按照王朋的说法,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上半年以前,王朋的网点每天平均派件1000票,自己可得1.5元/票;收件2000票,自己可得3元/票。按此计算,网点一个月总收入为22.5万元。除去11.5万元的固定成本,每月还有11万元的毛利润。王朋坦言,每月净利润一般在几万,多则可达十几万元。然而,去年8月过后,王朋却接连经历了3个月的亏损。究其根源,正是由低价竞争引发的恶果。“在我们片区,自去年7月份中通快递低价进来后,开启了更惨烈的价格战。最后,各家公司纷纷压价,利差降至每票5毛。特别是每天发件量在400票以上的大客户,收件价更是低得离谱,只亏不赚。”王朋说。也就是说,去年下半年,在王朋的网点派件月收入4.5万元不变的前提下,网点收件收入陡然降至3万元/月。按此计算,王朋每月还亏损4万元。王朋直言,有3个月的亏损超过10万。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朋决定缩减规模。由于网点规模缩小,每月“包仓费”降至6000元左右,4名员工月工资1.2万元,每月租车费大概5000元,每月总的固定成本为2.3万元。目前,王朋每天派件量600件左右,每票利润1.5元。在收件方面,他放弃了低价竞争的“重灾区”———淘宝大客户,仅留下了有利可图的中小型客户。虽然平均每天收件量下滑至800票,但平均每票能保持2~3元的利润。扣除固定成本后,王朋现在每个月毛利润至少在5.2万元,“再减去一些其他的杂费,一个月差不多赚两三万。”行业观察 快递网点增速放缓 规范化仍需时日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四五年前,快递网点数量年增长率能达到80%甚至翻番,近两年已放缓至30%左右。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提出,目前快递加盟网点在各大城市已过剩,并且以“低价竞争”为代表的加盟制弊端显现。“去年以来,快递公司与加盟商的利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也是一种信号。从长远来看,快递公司应尽早实现直营,才有助于公司的规范化运营,低价竞争也有望得到控制。”对此,四川省快递协会秘书长贺泽俊表示,“今年快递业的关键任务是紧抓规范化、加强管理,所以各公司都在提高对服务网点的要求,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在此情况下,快递公司会在一定程度上减慢扩张速度,但四川地区的快递市场依然很大。”另外,多位快递公司四川负责人谈到,对于规范不到位、经营不善的网点,公司将进行清理整顿或者采取措施帮助其提升业务。如果整顿无效,那可能会重新优化片区或者将其直接淘汰。业内人士建议,在快递网点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新手入行需要深入了解网点区域情况,包括收件量、派件量、价格范围等。如果没有积累就盲目进入,亏本的风险较大。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同样干快递,其他公司为啥干不过顺丰?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管理咨询及其它业务合作:(手机及微信)
2月24日,快递业老大顺丰登陆A股,2300多亿的市值不仅超越万科,更是相当于“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的市值总和。
冰火两重天的是,春节后多家快递公司网点爆仓、停运、关闭,乃至流出倒闭传言,快递员反复跳槽,刘强东怒斥行业高增长是“毒瘤”……
同样是干快递,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圆通“圆寂”?
2017年元宵节,一则网友的吐槽,让圆通“圆寂”在头条里。
该网友声称,自己8件快递在北京花园桥站点滞留半月,现场一看,快递堆积如山无人看管。又遇圆通前工作人员,对方声称公司拖欠工资八九万,让他“随便拿几件值钱的走得了”。
消息一出,迅速在网上引发连锁反应。又有网友整理出圆通异常网点名单,囊括全国20多家网点。一时间,圆通不揽件、不送货的传言甚嚣尘上,大有“江南皮革厂倒闭”之势。
面对传言,圆通大呼冤枉,表示整体运营正常,网点“宕机”源于内部调整,外加节后员工返岗不足所致。很快,申通、天天、韵达、百世等快递公司也被猛烈吐槽,纷纷躺枪。而顺丰,却能在这场风波中独善其身。
关键时刻,又有“大人物”加入吐槽战局——京东刘强东公然炮轰快递业停摆,实为十几年高速增长的隐蔽“毒瘤”。他称90%的从业人员没有或少有五险一金,所谓的表面“繁荣”,不过是建立在克扣基层从业人员福利的“沙丘”之上。
一番狠话,揭了快递业的“盖子”,激起一场网络口水战,引发了人们对快递员的生存关切。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占据全球份额一半,连续6年大增50%。“三通一达”和顺丰登陆资本市场,A股上市的快递公司中,净利润增长最低的申通去年都飙涨60%,快递业稳居行业增速之冠。
如此高增长行业,网点竟然爆仓、停运,上海甚至有多批快递员集体“逃离”!而顺丰老总王卫却一边忙着上市,一边给40万快递员发红包,最低数字都是1888。
快递行业为何如此冷热不均?刘强东吐槽的“毒瘤”何在?这个高速增长行业的拐点真的来了吗?
悲催了,快递哥
很多人看来,快递小哥的工资可不低。
2010年,网上有个巨火的微博:顺丰快递员在公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的礼品丢饭碗吗!”整个公司,一片寂静。可谓听君一句话,刷新世界观。
坊间快递员月入数万的传闻不绝于耳,但权威数据显示,大部分快递员月薪在之间,赚更多则要每天12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加班。由于超时工作太疯狂,因此入行搏命的,大部分是进城打工的“农二代”。
40%的快递员两年内会转行,不完全是因为工作辛苦,还由于“以罚代管”泛滥。在一线快递员看来,自己就是个“背锅侠”,有时赚的没有罚的多。
延误送件要罚,丢失快递要罚,投诉差评要罚;快递箱中途破损、偷换商品,只要原因不明的,都会罚到“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员身上。罚款少则上百,多则上万。可送个快件赚七八毛,一次重罚意味着几天白干。有时甚至出现快递员不仅没工资,月底还倒欠公司上万罚款的案例。
快递公司也无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罚款,谁去监督成千上万的网点、员工,怎样杜绝层出不穷的不法行为?
加盟商也委屈,只要有投诉,总部就罚网点。可遇到不靠谱的客服和干几天就跑的快递员,网点能被罚垮。于是,网点继续压榨快递,快递员忍气吞声,干到忍无可忍那天。
对加盟网点的快递员来说,没有休息时间、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五险一金,是业界常态。更荒谬的是,加盟点会为送货电动车投保,却不给快递员投保,所以圈内又有“宁可摔车、不可摔人”的说法。公司不顾员工疾苦,快递员说走就走,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今,不少快递小哥有了“用脚投票”的新选择,转身当外卖小哥。
相较而言,外卖小哥的工作时段集中在用餐高峰,工时更短,每单4-5元的提成远超快递。加上互联网企业用工规范,五险一金全上,且喜欢招募有经验的快递员,迅速引发集体跳槽。今年春节过后,上海多个快递网点因此爆仓。
当然,这其中依然不包括顺丰。
乱象根源,有人指出正是行业特有的加盟制。有的加盟点直白表示,不给快递员福利是合理的,他们根本就是承包人,而不是公司员工。
奇葩的快递加盟制从何而来?一切要从快递“桐庐帮”说起。
“桐庐帮”缘起
桐庐是浙江杭州的下辖县,是“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老板们的家乡。这些企业一举撑起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半壁江山,也由此被誉为快递业的“桐庐帮”。
“桐庐帮”能崛起,绕不开“快递鼻祖”聂腾飞。
1993年,在杭州打工的桐庐人聂腾飞发现了一个新商机:为了不耽误货物出口,杭州外贸公司的报关单需要第二天送达上海,可邮政快递最快要三天。聂腾飞一算账,如果每份报关单收费100,自己花15块赶上当晚去上海的火车(没座,通常只能站一宿),第二天凌晨一到,骑自行车就能送到市区。
哪怕只有一单,也能日赚70。要是一次送上10多单,就能日赚近千。这可比打工赚的多多了。
聂腾飞拉上妻子陈小英、工友詹际盛(后成立天天快递),立马成立了“盛彤”(申通前身)。聂詹分驻沪杭来回送递,陈小英四处打电话拉订单,结果第一年就大赚2万。
与此同时,远在深圳的王卫也慧眼识金,创立“顺丰”,由此奠定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基本版图。
靠着“火车+自行车”,聂腾飞掘到“第一桶金”,很快发现人手不够用了。
当年,老版《邮政法》不允许民营快递(2009年新《邮政法》才承认其合法地位),申通干的就是“黑快递”,邮件随时可能被查扣。所以火车上要打点乘务员,遇到邮政检查要会躲,躲不掉还要能跑。没有这套本事,绝对干不了快递。
这种苦活、烂活谁肯干?桐庐人肯干,因为他们肯吃苦、能抱团、穷怕了。
桐庐人重乡情、有互信,不太可能夹带包裹跑路。聂腾飞于是回乡招兵买马,拉出了一支队伍,搞出了加盟制的创举。他的想法是,把桐庐老乡分散到各地开加盟店,申通的快递网络就能迅速遍布全国,业务量也将成几何级数爆发性增长。
最初加盟的办法很简单:加盟商向总部交上几百块,就能开网点。收件网点可以独揽快件收入,并担负运费;异地网点则要无偿派件。比如杭州收了份100元的快件,100块可以独占,再花15块送到上海;上海则必须接收,无偿派送。反之亦然。
这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却赢得了布局速度上的优势。桐庐人哪怕单枪匹马,也敢在地图上“插杆旗”,闯到陌生的城市当老板,开启快递创业的传奇。而这种加盟扩张的“桐庐模式”,也让没钱、没人、没背景的民营快递得以飞速成长,让桐庐人成了快递业的先行者。
一花开五叶
1998年,聂腾飞在送件途中突遭车祸辞世。申通一时群龙无首,遂由妻子陈小英和哥哥陈德军接手。一些追随聂腾飞打拼的桐庐老乡,便陆续开出各自的公司。
1999年,弟弟聂腾云和嫂子陈小英“分家”,成立韵达;2000年,曾是申通财务的张小娟,力劝做工程惨亏的丈夫喻渭蛟,创办了圆通;2002年,陈小英兄妹的发小、木材商赖梅松,成立了中通;2003年汇通创立,2005年由桐庐人徐建荣收购,2010年被马云控股收购;而聂腾飞昔日的合伙人詹际盛,早在1994年就分道扬镳,成立天天快递,2012年被申通收购,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执掌……
至此,“四通一达”和天天快递全部诞生,加盟制也成为“桐庐帮”的不二之选。
此时,快递公司总部,类似个松散的品牌和数据中心。加盟商除了向总部上缴保证金、快件运单费外,还要自己买车、招聘、租站点。这种快递业的“包产到户”,需要加盟商自担成本、自负盈亏。加盟商也层层转包,谈不上规范。有的加盟点甚至只有一个老板、一名员工、一辆车,照样干的风风火火。
草创年代,加盟制有着邮政和快递直营店难以比拟的优势。碰到量大要爆仓,加盟商一句“加钱”,快递员就能拉来全家老少总动员,帮着一块送快递,极具弹性爆发力。照马云的说法,“快递人员把爸爸妈妈、二姨等都拉出来做快递,这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创业精神”。
但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加盟制下“诸侯割据”,渐渐尾大不掉,各自为战。总部政策推行不下去,加盟商倒卖快件、拆信毁书、拖延投递乃至破产跑路的事屡有发生,有的加盟商甚至同时代理多个快递品牌。
总部要么鞭长莫及,要么以罚代管,给品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属“桐庐帮”的顺丰王卫,却最早看穿了加盟制的利弊。早年,顺丰靠着加盟制也曾疯狂扩张,却发现会丧失企业控制权。1999年前后,王卫下狠心收权,将所有加盟改直营,不惜耗费巨资重新买断,甚至面对黑社会的威胁、恐吓都毫不退缩。
这番“刮骨疗毒”后,顺丰全面接管加盟店,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家完全直营化的快递企业。由于立足高端,坚持做高品质和商务化快递,顺丰成功奠定了“第一品牌”的强势地位,赢得了远高于“桐庐帮”的利润率和市场地位。
与“顺丰模式”不同,“桐庐帮”在加盟制和低价竞争上越走越远。
2005年,是中国快递业的分水岭。此前,快递业务并不多。直到2003年,淘宝横空出世,耗费两年干掉巨头eBay,网购电商突然迎来爆发性成长。快递业一下子进入了业务量暴涨的新时代。
圆通喻渭蛟嗅到先机,主动与淘宝展开合作,同时率先挑起价格战,将快递起步价从20元爆降到12元,引发行业震动。其他快递不甘落后,纷纷跟进大打价格战,甚至打出“10元3件”、“1000元包仓”的“割肉价”。
10多年价格战打下来,行业利润率从35%骤降至5%以下,加盟商更是被层层盘剥、无利可图。“谁先降价谁先死,谁不降价谁等死”已经不是调侃,而是惨烈的现实。
顺丰再次显示出与众不同,它不做淘宝、不做低端,瞄准高端市场,深耕品牌快递。
价格战带来了飙升的业务量和难以遏制的投诉率。华商韬略(微信ID:hstl8888)梳理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直营快递企业,如京东、苏宁、顺丰等投诉率远低于“四通一达”,每年12月春节前后,快递投诉则规律性地屡创新高。
这其中,除了电商在“双十一”、“双十二”集中大促外,更重要的还是成本上涨、单价下降下,快递企业以罚代管、加盟商服务下降导致行业性溃败。矛盾累积下来,加盟商难盈利,快递员不赚钱,服务品质一降再降,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削藩策”
其实,快递业的沉疴何在,大佬们一清二楚。但用什么手段“削藩”,“削”到何种程度,却各不相同。不是所有人都有王卫那样的狠气,但顺丰回归“中央集权”也代价极大,早些年王卫保镖不离左右,自己更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某快递公司曾尝试过收权,结果加盟商死活不同意。于是,总部便痛下狠招,直接在加盟网点旁修建直营中心。加盟商二话不说,联络黑社会老大将其捣毁,并放出狠话,要将董事长置于死地。类似的争斗可能细节不同,但终归是大同小异的行业故事。
作为中国快递业的“兄长”,申通曾表示,众多加盟商与申通共同成长多年,强求直营有过河拆桥之嫌。所以,申通主要通过换股,掌控核心区域加盟商51%的控股权即可。
圆通喻渭蛟也认为,直营与加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他更喜欢现实主义的做法,就是要求运营、管理都要统一标准。对“地方诸侯”基本上是恩威并用、软硬兼施。2011年,圆通在一线城市强推直营,采用“直营的枢纽中心”+“加盟的终端网络”,加盟商能适应就合作,要是不服管,再把这些“地方实力派”改编为“中央军”不迟。
即便如此柔性变革,依然导致了矛盾。圆通在福州改直营,就曝出加盟商联合停工的抵制事件。但大区的枢纽中心被控制,抵制只会导致一时混乱和投诉激增,倒也没有更严重的后果。
中通的赖梅松对加盟制看得最通透。“桐庐帮”里他入行最晚,却对加盟制改革最彻底。2010年,赖梅松看清了加盟制政令不通、易起纠纷两大弊病,毫不犹豫换股改革。由于勇于舍股,换取加盟商支持,改革没有遭遇特别大的阻力。赖梅松对财富看得比较开,他始终表示,“中通是大家的”。
中通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堪称豪迈,从高管覆盖到员工,在快递企业中独一无二。2014年启动直营化改革后,99%的转运中心掌控在手。由于改革彻底,中通的市场份额后来居上,2015年达14.3%,无限接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圆通(14.7%);而中通利润率(25.1%)却远超圆通(7.97%)、申通(14.4%),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实际上,圆通在2017年1月也启动了“万人持股计划”,还打算对加盟商搞股权激励。只是棋慢一招,2月就发生了加盟商撂挑子、快递员大跳槽的“爆仓事件”。如果能早早动手,想必也不会莫名“圆寂”了!
行业大未来
2016年之后,中国快递企业群体性登陆资本市场:中通登陆纽交所,申通、圆通、韵达、顺丰在A股借壳上市;加上苏宁斥资42亿收购天天快递,快递行业已进入资本时代。“金弹”充足的快递巨头,显然要打一场聚焦于资本和科技的新业态之战。
这其中,顺丰独战“桐庐帮”,最早布局天空、去电商化,主打商务流。2016年更以41.8亿的净利润,超越圆通、申通、韵达三家总和,成为不折不扣的“快递王”;
中通赴美上市,看准的是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广度,主打海外流;
圆通后发先至,抢到了“A股快递第一股”的头衔,一边买飞机想搞国际物流网,一边瞄着把茶叶和中医药推向国际市场,主打多元流;
百世汇通尚未上市,拿着菜鸟网络的融资,憋着搞百世机器人、风暴分拣系统、指环王扫描仪等快递“黑科技”,主打智能流……
不管方向如何,外界基本承认,未来中国快递业将诞生两三家市值数千亿的行业寡头。所有企业,都将面临这场寡头之战。大量中小快递将被吞噬殆尽,巨头间的合纵连横也难以避免。
悲观者重细节,加盟制积弊未除,2016年集中上市后竞争透明,2017年将是快递企业批发式出事的一年;乐观者看趋势,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突破300亿件,2020年更有望突破500亿件,快递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最具成长性,几十个加盟网点爆仓,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在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看来,快递企业已到了需要服务升级、技术转型的当口。
回溯邮政时代,25元的报价依然亏本;但大数据时代,5元快递却能够赚钱。这并不是未来科技,而是京东、苏宁和菜鸟正在运用的智能物流技术。“双十一”创纪录的快件洪峰能扛下来,便是大数据技术赋能的有力证明。
如今,中国70%的快递包裹运行在菜鸟平台上,并通过大数据预测物流趋势、物流全链路总协调、智能分拣和终端系统三样“绝技”,大幅降低了传统快递企业的运行成本。
比如2016年“双十一”,菜鸟就累计处理包裹6.57亿件,1亿订单投递时间则缩减至3.5天。如此海量的处理能力,让四通一达、天天快递、EMS等纷纷加入“菜鸟联盟”,甚至参股其中,认定了大数据在快递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而最近流行的快递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快递柜等技术,也在力图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智能化,必然是未来快递的大趋势。
可越是智能化、高科技,越需要尊重个体、完善制度。直营型快递巨头,无疑能将智能科技贯彻到底,而加盟商众多的快递巨头想要布局,都会顾虑重重——能放心把无人机交给临时工操作吗?
很难想象,当竞争对手的快递员操控着不计其数的无人车、无人机送货,低品质的快递加盟商仍在压榨员工、应对投诉。未来的竞争,将是智能技术下的低价优质竞争。形同“血汗工厂”的快递企业,不仅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在科技水平和商业模式上,也会落后于时代。因此,“爆仓”、“小哥跳槽”和“三通一达”不敌顺丰,表面看是不关联的大小事,但对于一片红火的快递行业而言,其背后凸显出的人力与模式弊端的革新,已经迫在眉睫。
代表中国管理高水平的管理杰作!《黑天鹅在咖啡杯中飞起——2016影响中国管理的54篇杰作(2016“华夏基石e洞察”管理大师文选)》(彭剑锋、陈春花、周其仁、吴晓求、黄卫伟、吴春波、杨杜、施炜、田涛、孙健敏等著;大32K异型开本精装,44.6万字,定价99元),自去年11月份售罄以来每天都会接到华夏基石e洞察粉丝读者电话问询求购,在粉丝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进行了线上加印预约统计,最终确定加印了1500册(粉丝预约定制已经全部快递发出,还有少量存余,有需要者请点文末“阅读原文”进行下单!)电话咨询:(薛老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到拉萨快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