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2017大量农民工没活干冬天不干活安装养猪厂活冷吗?

丽&江&物&语(1)
丽 江 物 语(1)
总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散文、特写、报告文学 17篇········ 4
第二章 人物通讯 35篇·············· 44
第三章 论文 ················· 112
第四章 风情旧话 37则············· 150
甲、丽江行色 共19则
乙、多采风物 共10则
丙、秘闻旧语 (共8则)
本书共有五章,一至四章共一百零二篇作品,全部是年我在云南人民广播电丽江记者工作期间,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播的稿件,是十年中我总共发表的一千二百篇各类稿件中,按照可读性强,非常具有时代意义和少数民族特点的原则挑选编成的。它们分:一、散文、特写、报告文学;二、时代人物通讯;三、论文;四、风情旧画。只有第五章是我于六七十年代《云南日报》编辑部工作期间收集保存的文化资料,内容是做一个文化人必须懂得的最基本的知识:书、书斋、文房四宝、图画、篆刻---的内容,这是一个文化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并非只有当上作家、诗人、画师、书法家的人才应有这些知识。所以我希望读到我这本书的人,不感遗憾。
改革开发以来,丽江经历了突飞猛进、经济腾飞的十年,回忆前十年与现在相对照已是天渊之别,丽江地区已变成丽江市。全市人民生活的提高,市、镇面貌焕然一新,交通大改善。特别是遭遇那场大地震的灾难,造成山崩地裂、屋倒人亡、路段城毁、河水断流的危急情况下,全区人民的坚强意志没有被摧毁,特别是有史以来就以勤劳勇敢具有创业精神的纳西族人民,更是全民奋起,抗震救灾,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援助下,两年多时间就修古城恢复原貌,几年时间全区城镇旧貌变新貌,日新月异的丽江被人们誉为“丽江精神”。就是这种“争朝夕、闯难关”的“丽江精神”才会使丽江古城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才使丽江在国际上评为:“全球人民环境优秀城市”,才能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城市”。一顶又一顶的贵冠,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接踵而来,丽江名声传遍国内为,引来不少高官要员访问视察,游客蜂拥不息,火焰样热列的丽江旅游,已成为丽江新时代的最强者。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丽江精神”的鼓舞下,我这个耆年之人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冒昧要把八十年代的部分作品出书献给丽江人民,意志不忘记过去,更热爱今天!
一位好心肠的朋友劝导我:如今是商品经济时代,你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文章会不会被冷淡?我回答说:“铜镜观容、古镜观今”,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没有过去,不可能有现在,没有现在,又怎么有将来,特别是现在有的年轻人根本不知极左时代的社会面貌。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没有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批判了“两个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胡耀邦同志亲自主持为右派分子评反,取消划阶级成份,不准用地主、富农、资本家的称号,大搞改革开放,引进外商外资等等一系列的政策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会有今天的“丽江精神”吗?会有今天的丽江巨变吗?只要看看我七、八时代的报道,就会明白今天的辉煌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比如我有一篇报道叫《养牛犯人》那就是极左路线的年代特写,因为“两个凡是”时间已是1978年“割资本主义尾巴”养牛养马犯法,被捉去判刑劳改。这不是小说,是真人真事,有一篇1984年的报道胡耀邦主席访问丽江,丽江地委从十个方面放宽政策,也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放宽阶级斗争路线,丽江在1985年海难以贯彻执行,胡主席亲自到丽江才扭转局势,关于这些我有亲身体会。1983年我跟省委副书记薛滔同志到丽江各县宣传包产到户,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邓小平理论,在宁蒗县公然遇到一些乡村干部的公开反对,一位乡干部指着薛副书记的鼻子说:“你的主张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看看这类特写,当今的领导都不会没有启发。看看当时的新闻理论,就可以体会到现在的新闻比鸟笼经济时代已经有了大大的改变,看看我当时采写的三十八位先进人物事迹,对今天建设精神文明会有很大启示:因为他们多数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不讲享受的人,比如已逝的原丽江地委书记孙志能年过花甲,经常下乡,深入贫困山区问苦,给农民解决喝水难、行路难、种田难的问题,领导基层干部保护森林、节柴改牧,指导边远山区人民建厕所等等,丽江县民委主任虎映山,一年有二百多天深入到黎明,黎光等傈僳族地位,亲自培育核桃、柑桔等数目苗送给贫困户,并指导他们栽活;帮助鲁甸乡发展药材等。他还亲自上山动员了十一户居住在窑洞里的傈僳人搬迁下山,并扶持他们盖起了土墙瓦房;以熊积璠为首的六位离退休老人,看到象山尾部用围墙围着养鹿的那家养鹿场倒闭后,变成一片废墟,荒土粪便臭气冲天,觉得很可惜,就邀约着去义务劳动把鹿场改造成花圃。何白群、杨尔康第二部分带头每天自带午餐到象山劳动,坚持了两季多,才把这鹿场改造成花圃供老人游玩,这六位老人没有问政府要过一分钱,公园开放也不收钱。这几位无私奉献的老人有的已离开人世。看了这样的报道不是更能推动“丽江精神”吗;今天扬名国内外的螺旋藻(绿A),当年是那些人艰苦创业恐怕也很少有人知道,报告文学《蓝色之梦》会告诉你。在计划经济刚转型时期媒体怎样报道天灾人祸和群众疾苦,只要看看我从五十篇内刊用稿中挑选出的七篇,你就会知道现在的新闻报道政策比过去放宽了。要在八十年代初,丽江大地震绝对保密,不准宣传。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死伤十万人,没有一点信息对外宣传。总之看了《丽江物语》这本书,你会更加热爱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更忘不了在过去艰苦的历史时期,会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苦干。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动力,使风光无限的丽江市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第壹章 散文、特写、报告文学共 17篇
我的老家在永胜程海西岸的高山峡谷中。北接三川,东临程海,南面和西面都是金沙江峡谷,统称西山。这块地盘面积不大,方圆只有三百多平方公里,多为陡壁悬崖,高山深箐。只有莺坡山与南面的老虎山之间,有一块方圆约十公里的平地,土壤肥沃,是理想的农耕之地,你别看这么个小地方,古代很名有气。据《蛮书校注》记载:“黑海之南、幽深谷地、名为牛赕.住有鸟齿蛮,黑发披肩赤足耕嫁.......”“唐代南诏王在此设立成偈赕统之”。白族历史学家薛琳在所著《白族学研究》中写道: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诸葛亮率兵自四川屏山溯金沙江而上进入滇西,七擒孟获。“擒与白崖,今大理凤仪西岭;一擒于银炕洞,今鹤庆白衙白石洞;一擒于佛光寨,今洱源黑牛街观音山;一擒于治渠山,今永胜老虎山”。老虎山即是莺坡山的南山部分。莺坡山的主峰叫抵挡山,山峰高耸入云,四面陡壁峭崖。山顶约有二万平方公里地,树木葱葱、百鸟聚汇。坪地中央有一深坑,人称“天坑”,有泉水流入。抵挡山脚下游一奇洞,叫“龙洞”深不可测,洞内涌出一股水桶粗的泉水,奔流向西汇入金沙江。莺坡山南崖脚下是一片开阔的峡谷小盆地,有一条河叫阳河,河两岸有万亩民田,千户人家,九曲湾湾的阳河水,簌簌的流淌,千百年来,流逝了山乡的风云变幻,流逝了山民的悲欢离合。这就是我的故乡。
九曲湾湾的阳河水啊,你浇灌着周边吧万亩良田美地,你滋养着生长在你怀抱中的万名良民百姓。你簌簌地流去,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流淌在我的血管里!
沿着九曲湾湾的阳河往西走,就可以到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山峰顶有一座银白色的庙宇,庙宇塔尖上的金色宝顶,在云层中闪动着金光,这就是低档村后的石宝山河观音庙。观音从山顶上俯视着深谷里的万民,她是山谷中良民百姓的保护神,无不敬仰崇拜。各为石宝山,确实有宝,那山的脖子上挂着一串珠宝,是一颗又一颗银白色石头围绕在山脖上,神话传说偶是古代女娲炼石補天遗下的神话。石宝山脚下有一座深藏幽谷的“水龙宫”。在“水龙宫”的头顶部,有一个大石头,酷似倒挂金钩的武士。传说那是观音菩萨派来守卫“龙宫”的武士,因为他偷盗了“龙王”的“金碗”犯了教规,被观音将他变为石人永挂悬崖,以惩戒后人。
龙洞口高三丈多,宽二丈多。走进洞内是一个广阔的大厅,厅内顶上很整洁光滑,只是地面有巨大的石块堆积,细看堆积的石块,都有花纹及千万年来顶部滴水形成的画面,山水、田圃、村舍维妙维俏,游玩的人用火把或电筒在那石块的平面照射变可发现。在乱石堆的后面,又出现两个洞口,上边的洞口是干洞口,人可前行。下边的洞口是水洞口,一股大水奔流而出。在洞内先蓄积成一个暗水池,然后流出洞外,向西流进金沙江。
游人从干洞进入百余米,两洞遂合二为一,中间是河床,宽丈余,河床两岸空旷可行,举目皆是从顶上倒挂下来的空中的钟乳石,有形峭骨立的菩萨形象和傲悍不驯的狮虎尊荣,其中有一个小洞口容一人钻进去,进洞突然开朗,一个二十多平方米厅内、耸立着大大小小的钟乳石造型如宝塔、如房舍、如美人。笔者曾带回被人砍断在地的一株钟乳石,壮如刚出生的竹笋,长四十厘米、根部直径5厘米、尖端只有1厘米乳白色、中空酷似瓷器,至今仍保存观赏。河中水温较低,清澈见底,游鱼尾尾可数,均为江中细鳞白鱼。顺着河沿探行二百余米,就见一飞瀑临空降下,隆隆声响之处、碎珠溅玉、雨雾蒸腾,仔细用大号电筒照射,溅一陡峭的岩壁横立,泉水从岩顶喷吐下来,在岩底石板上面打旋成塘后流出。到这里一般人已无胆之线继续上游,只有少数无畏的青年敢于攀登。据说上去以后又是一片天地,其乐无穷。但笔者未敢体验。至于洞中水从何而来,无人知晓。有人认为是顺州团街闷水洞的水,也用流放大量谷壳的办法考证,亦未没结果,另外团街闷水洞的水往往一到秋冬季就干枯了,河床裸露了。万石宝山龙洞的水确终年不绝,所以这水从何处来仍是未解之谜。
石宝山龙洞流传着不少神奇古怪的故事,自自古以来当地人就很崇拜,每逢节假日都到龙洞游玩,到那里敬献神灵,烧香磕头的人络绎不绝。据来昆的乡亲告诉我:现在又人在龙洞内塑起了菩萨,经常顶礼膜拜。
沿金沙江北岸走三十多公里就到达板桥乡的锦江村。百十户人家居住在江边的岩砍上,碧蓝的金沙江水咆哮着从村前奔流而过。江的对面是五峰山,这山靠金沙江的一面是刀砍斧削的陡壁悬崖,齐刷的像布幕一样下垂千米,实为壮观。江对面的五峰山顶是一个方圆约一平方公里的坪地,有千亩良田,居住着一百多户白族农家,村民就叫落玄村。真是古话说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是上天育人的恩赐吧!在落玄村旁边的山凹里喷涌而出桶粗的一股泉水,除了百十户人的喝水不愁外,还灌溉了一千多亩田地。剩余的水就从五峰山北的一个窄口处蹦出空悬数十丈,飞流直下落入金沙江,任何一个外来的游人,站在锦江村的坡砍上,耳听着万丈飞瀑的数鸣,金沙江奔流而过的喧啸,无不心旷神怡,特别是偏西的夕阳照射在那凌空飞舞的白链上,散发出来闪闪烁烁的金光,更是心情激荡。真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身临其境,无不生出“去国怀乡”之感慨,情不自禁地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可惜这样的美景确出生在这荒山野谷,除了身强力壮,脚力最佳的人才能去到这里观赏外,又有多少人见到。
有奇山就有奇水,香格里拉的白地村有白水台,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驿人墨客纷纷远远而来吟诗作画照相拍片,不亦乐乎。可生长在高山峡谷只有马道不通的石田,却至今无人知晓。笔者是在十六岁时跟随我的伯父去石田湾走亲戚,到过石田湾。顾名思义,石田湾就是石头的田。这个村子只三十多户人家,居住在金沙江北岸的一块陡坡上,陡坡中有很巨大的石块。他们的住房就盖在石头上。村子下边距离金沙江只有百米之遥,但就在百米之间有很多石块砌成的田地,也有不少是天生成的石田。据老人们讲:这些石田开初时并不能种庄稼,它只是堆积雨水而已。有一年一位姓严的老农夫去石田打猎看到这半坡上出着小碗大的一股清泉,喝着凉透心最甘甜,这股泉水只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石田中打几个转就流入了金沙江。他感到非常可惜,回家后就动员家人到石田湾盖起两间草屋住下了。石田内缺土就从山上挑土来填,把牛马猪粪也挑来放到田里。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几年,这石田里的庄稼长得一年比一年旺盛。牛马羊放在山间又有草吃,老汉一家终于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到民国初年又有几家外地人也搬来居住。石田湾就这样变成了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井而饮,耕田而食”的乐园。
龙门水是一个村寨的名字。这名字真是取得名副其实,恰到好处。
你只要走到石田湾抬头往西,一眼就会看到意想不到的奇景,那就是一条像游龙一样的高山飞瀑,在一条绿树围绕的大山坡上,时隐时现,这就是当地最出名的“龙王三跳大水箐”。
龙门村坐落在秀美山脚下。秀美山高数千米,属莺坡山的尾段地带,西、南两面陡峭直下插在金沙江边逶迤绵延数十公里,与丽江隔江相望。秀美山顶居住着百十户纳西族人家,种着千亩田地。村中有个龙王洞,一股牛身子大的水就从那洞里喷流而出,灌溉农田供人畜饮用后,这股大水就从南面的一个山凹处奔流而下,直奔金沙江。可能是这股水太凶猛在下山途中遭遇到三处堵塞,不见了又出来了,出来了又不见了,好像故意捉迷藏,古人就叫它“龙王三跳”。同时也就谣传下来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
远古时,秀美山上的龙王庙里住着母亲、儿子、儿媳三人。据说,那是东海龙王的妃子和她的儿子、儿媳。因为王妃犯了法规,老龙王不喜欢她,就把他们母子三人抓到秀美山来管水。自从金沙江与澜沧江这两姐妹分手各奔东西后,金沙江在石鼓转回头直奔华南大平原,要去东洋大海。秀美山的龙子、龙女也要追随金沙姑娘去东洋大海,到中国南方见见世面,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母亲反对无效。就请当地的土地爷帮忙劝阻。劝阻无效。土地爷就用神力把秀美山上的三块巨石搬来,分三道阻住龙子龙媳的去路,龙子二人乘黑夜下山,遇一道坎停留了一下后旋转着从右边突击而下;遇到第二道坎阻旋转一阵后从右边突击而下;遇到第三道阻坎,距离金沙江很近了。他们就用力从正中冲击,把大石板冲下十多米形成了一个平台,龙子俩就从这平台上呼啸而下奔入金沙江高高兴兴地往东南方流去了。
这就是“龙门三跳”若即若离美景的形成。我还是儿童的年代,多次到过龙门水,那时大水箐口盖有一座二十来米长二米来宽的木板桥,桥上是用瓦盖的木屋,让过桥的人不必受阻,又免受浪花细雨打湿衣服。那时,天天都有托运物资去丽江的马帮从这龙门桥经过。
龙门村一百多户人家,由于时代享受着这箐水的滋润。十分信奉龙王爷,把每年旧历的正月初三日定为祭龙日,家家户户背着鸡鸭扶老携幼来到龙门桥边,在那几棵花儿红似火焰团团的攀枝花树下,捡石搭灶,杀鸡宰鸭,敬献龙王爷,好一幅太平盛景。
人们见过撒网捕鱼,鱼竿钓鱼,没有见过吸筒取鱼。这可是龙门村人的一宗绝活,这种取鱼方法的根据天时、地利的特点列选出来的。
秋末冬初,寒风劲吹,高山上的白雪凝固了,山箐里也不见了淙淙的泉水。金沙江的水位一天比一天落下,江边一篇篇干涸的沙滩和乱石渐渐显露出来,为来年夏天吸筒取鱼而准备的时机到了。
解放前夕,我到表兄严绍仁家,曾亲自参加过吸筒取鱼。我冬季去时,正碰上龙门村的汉子们从山上砍来一丈多长,直径二尺的圆木,他们先用长锯把圆木锯成相对的两片,然后用锛和凿子把两片木头的平面都挖空,之后再把两片木头合拢,用篦筛紧紧筛起来,这就是吸筒、又砍了几棵龙竹划成细丝,编制好一圆而又长的竹笼,竹笼的尾部上方是个锥子行敞开的篦折巴,这样方便拿鱼,还要准备长长短短数十根木条坐桩用。
他们选择一个夏天鱼群最喜欢游过的地方,冬水退去在刚刚显露出来的江边沙滩上,选择好地址,然后往江岸成直线打上一排树桩,再用藤篦混合编织成的粗绳分上线和下线两层,牢牢地拴紧在树桩上,作为夏天水位上升后,他们能走进江心拿鱼的路线。表兄说:“这种鱼主要靠吸筒紧口部的吸力及水旋窝的冲力,鱼只要游到石墙周围,就会被窝旋进筒的水,吸力把鱼吸进筒子,再冲到笼衣篦巴上鱼就出不来了”。
线路有了,现在要安装吸筒了、他从江边捡来很多大大小小的方石块,在计算着鱼儿经过之地,先垒上一道二丈左右长,一丈多高的石墙,在石墙的中心,留一个圆洞,再把做好的吸筒安放在圆筒上,成为略往上翘的坡形,再把竹笼套在吸筒口上拴紧,吸筒取鱼的设备就安装完成了。专等炎热的夏天到来,金沙江水不断往上涨,把拿鱼设备淹没掉的那美好时光。
阳春三月,夏天就要到来了,我接到表兄的来信要我去跟他们取鱼,热辣辣的太阳当空照,我走了两天羊肠小道,才来到表兄家,还没有进大门,我就跑到江边看看好家伙,去年安装的设备已全部淹没在水里,只看到江面上的树桩藤篦绳在风中摇摆着。
第二天清早我们就到江边拿鱼,只见表兄腰拴一捆麻线和一支大鱼笼,一步一步走进江中的石墙下面,用预先拴成活结的麻绳,把一条条早已被困在笼底的鱼儿拴住在脖子后养在水里。下午回家时,把活鱼取出放进笼子背着回家。表兄院坝里有一口五平方米的水池,终年泉水淙淙。拿回的鱼就放养在池子里,要吃鱼时及时捞出,那次我在表兄家住了五天,一共抓了一百多条鱼,最大的有十多公斤。特别味美的是鲟鱼,七、八公斤一条,最小也有一斤多,有了贵客才招待。那里是山区,也没有街市,距离街市要走一天路,取得的鱼只是做菜或送亲友,一般晒干后储存、四季食用。
去年有亲戚来昆,我问他们还有没有人吸筒取鱼的,他说早就没有了,金沙江受到污染,江里没鱼了。吸筒取鱼的景观几年未见到过了。
是啊!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儿时的乐趣只能是茶余酒后给儿孙们讲述的古老趣闻了。
云南白猴之家
顺州乡的西北部山区与松坪乡的大山相邻。在这片沿着金沙江逶迤连绵近百里的山区,有的山称为猴山、猴子坡、猴子岩等等。其原因是这些山头多为四面陡峭,交通阻塞,所以山顶、山腰上森林密布,并有泉水淙淙,人迹罕见。又加上山上野生果类繁多,因而自古以来就成为猴子们的自由国王。梓里金龙铁锁桥北面的山叫猴子山,解放前这里的猴子很多,这里又是从永胜到丽江的必由之路,行人走进猴子山就会看到大群的猴子活动。记得一九六五年七月,笔者背着行李从我的家乡阳和村出发要步行三天到丽江中学读书。头一天走到锦江村四十里,第二天走到龙门村四十里,沿途只有金沙江作伴。第三天跟随龙门村的马帮去丽江。走出龙门村十五里就是猴子坡。那天烈日炎炎,我们正走得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的时候,突然听到吱呀吱呀的叫声,仔细一看,只见一群猴子从树林里出来,大小共一百多只,他们从我们要走的前方顺山而下,直奔金沙江。只见他们在水中饮水、沙滩上打滚,戏耍了好一阵,才又成群结队回到山林中去。
说到猴子,我又回忆起一九八四年,我在丽江记者站时曾经轰动一时的关于云南白猴的报道。
一天我在丽江四方街上走过,忽见一伙人正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中年人牵着一只白猴出售。我们只知道猴子有黄色、灰色的,从未见过白色的。有四川口音的人给价四百元他不卖。我出于新闻的敏感,走过去跟猴人交谈,知道他叫胡自清,,傈僳族,居住在永胜县松坪乡的红石岩村,他说:他们村后的大尖山上有五百多只猴子,共分为四个族群,经常来农民的地里偷包谷、荞子等粮食。他们天天看到猴子,并没有什么意外。可是,有一天胡白清下地干活看到这只白色雪白,浑身无一根杂毛的猴子觉得奇怪,就丢些剩饭给它吃,也不敢动它。第二天它又来了,我就用飞杆捕猎法把它捉住。所谓飞杆捕猎法,就是在动物经常出没之地,挖一个圆坑,在圆坑内放上一个扣子,这扣子上拴着一根绳子,然后就近找一株两丈左右高酒杯粗的幼树,把它搬弯下来,拴在绳子上。那圆洞里的扣子不是死的就是活的,只要动物的脚轻轻的踩在扣子上,扣子的小插销就跳了。那根弯身的树就会有力地飞弹返回原位。当树身反弹时搭在扣子周围的一个绳圈迅速收拢而紧紧拴住了白猴的脚。胡自清逮住白猴后先上丽江出售,买猴的人和卖猴的人都只认为毛色好,可以做衣穿保暖。另外白猴的长相也令人喜爱,雪白的绒毛、鲜红的嘴唇、紫色的眼圈,不时溜溜转动的大眼睛很可爱。我也只是觉得这猴稀少,没见过可能会有价值。于是当天下午我就发出一条信息:《永胜县松坪乡出现白猴》,第二天,云南人民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春城晚报》头版头条刊登。第二天我听到广播后又去街上找胡自清,再也找不到了。有人说他牵着白猴去了永胜,我立即给永胜县林业局打电话告诉他们上街找人,并将白猴买下。报纸刊登后引起动物学界的重视,云南动物研究所立即派人去永胜。这只白猴就这样到了昆明,饲养在动物研究所。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只白猴成了全国动物学家们关注的对象,说它是动物基因研究的一只宝贝。一时间全国各地报刊上都出现了本人宣传白猴的那条消息,很快传到国外。澳大利亚、泰国等国的记者动物学家发来电文找我询问白猴的详细情况。据说,后来云南的动物学家们用这只白猴已经研究出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还受到国家级的奖励。
松坪乡红石岩的猴群,至今还有。其原因是高山陡峭,交通阻塞,山顶森林资源尚在,就拿胡自清的家乡红石岩说吧。我曾经到松坪乡专门采访过有猴群的山村。那种惊心场面,已隔已近三十年我点滴未忘。且不说行走羊肠小道、攀爬悬崖峭壁的艰苦,就是到了有人烟的地方,那种生活的艰苦也实难适应。就说红石岩吧,在山顶的一块小小坪子上,出有一股泉水,大约有一百多亩陡坡地,没有牛耕,因为无路牵牛可走上山。全靠人锄挖手刨七零八落的石屋里住着四五户人家。据说后来这个村的人曾用人背力抬了一条小牛上去饲养,也不知真假。改革开放后,我从报上曾看到永胜县组织难以生存自然条件下的农民搬迁工作,大约红石岩的几户傈僳族人也搬迁了吧。
莺坡山的鸟
永胜程海的西部,群山耸立,云雾缭绕,那就是莺坡山。北接迪里坡,南联老虎山,西联秀美宝山。在阳保村与阳和村之间,挺拔高峻,绵延数里的一段就叫莺坡山中的太阳坡。这山坡上有几种植物十分特别,是各种鸟类的精美食品。五十年前遍山红果景象我还记得。鸡素果:一种长绿灌木外形与昆明的杨梅树相似。其果实酷似草莓、鸡蛋样大,颜色鲜红,其味蜜甜,我们顺州人的娃娃,最盼望的就是大人去赶街,沿路采回来给的鸡素果,甜甜的香香的,好吃极了,杨梅有酸味,可鸡素果绵延。美中不足的是果心里有黄豆大的种子约二十粒,最像现在市场上卖的所谓“人生果”果汁虽好但有一色硬子。但恰恰是人不愿吃的果核是鸟类的美味食品。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莺坡山上的鸡素果熟了,成百上千的鸟儿飞来歇在鸡素果树上啄开果皮,金黄色的果汁、白色的粒粒够它们吃个饱。
羊颗饭,这是一种小灌木,长高不到一米,枝叶相当繁茂。春天到了,这种植物不开花就结果了。满枝满树,层层垒垒,密密扎扎的果实像豌豆,玉米样大小,从绿色渐渐变为紫色成熟了,鸟儿春夏的口粮就有了。村子里的孩子也跟随大人到山里采摘羊颗饭,这种植物漫山遍野都有人摘了很多页不会影响鸟类的食品,这种果子虽小,果实里有一甜水,人人爱吃。羊最爱吃,故俗叫羊颗饭。
槟榔果,当地人又叫“救兵粮”。小槿木,果实有蚕豆大,夏天成熟时鲜红鲜红,满山遍野。其他还有地石榴、野葡萄等等。这山里果松树也最多,松子是鹦鹉的最佳食品。
由于山上有各类水果做食粮,山箐里又有长年不断的清泉,这山就成了鸟儿聚汇的场所。解放初期,我们调查统计过,莺坡山上的鸟儿多达三十多种,数万只之多。数量最多的是黄鹂鸟,又名黄莺,一群群地在丛林中飞来飞去;其次是鹦鹉,它他整理动着绿色的羽毛,一群群飞落在松树上,用它们鲜红而又坚硬件的嘴啄食松球壳里香甜的果实充饥。其次,数量最多的是画眉鸟,在一丛丛權木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画眉在跳动,处处可以听到它们在歌唱。火鹊又名斑鸠随处可见。最大的鸟要算雁翎,因为它们长着一根亮丽的长尾巴,在从林中飞过,像响尾蛇似的特别引人注目;还有??鸟也是长尾,飞起来特别好看。最受唱歌的鸟是硅鹃(布谷鸟),每到春耕季节它们从山林中飞出来,歇在农田周围“布谷、布谷”地叫个不停,催促农人春到早耕田。个头最小的鸟是鹪?鸟,又叫蜂鸟,只有蚕豆大点,浑身绒绒的绿色羽毛。你别看它个头小组,它们编织的窝巢是一流的。春肯花开,蜂鸟就忙着交配,育种,一对小鸟要筑一个鸟窝,它们的爱巢。那鸟窝倒挂在树枝上,见吹来,鸟窝在空中摇来摆去,十分好看。到春末夏初,每个飘动的鸟巢里都会有二、三只小鸟出生。一直要出鸟学会了飞行找食,一家子才离开窝巢。到来年初春,再筑新巢。野鸡也很多,住大草丛里。寒鸡的羽毛最艳丽,一根毛行二尺多长,是戏台上不可缺少的装饰演品。
山里人喜欢鸟,但也有为鸟儿高兴或悲伤的时候。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看到喜鹊飞到房前屋后:“喳喳喳”一叫,主人就高兴。喜鹊叫是喜事要临门。而为婚姻、爱情正在苦恼的人,晚上睡不着觉,又听到:“找哥哥!找哥哥!”一种十分悲凉的鸟声从夜空中传来,感到更为孤单、苦闷。有的人看见乌鸦飞来“鸹—鸹”的叫声,就担心祸事临头。猫头鹰在夜深人静时“波……喔!波……喔!”的叫声,让缺衣少粮的人会非常伤心,听着听着就落下泪来。
一九五八年全国大战钢铁铜,村庄的男女老少、机关的干部学生全部自带口粮,编成营、连、排,由各级干部任营、连、排长,带队开进茑坡山在架子桥安营扎寨,挖山洞找矿石炼钢铁。用莺坡山上的树木砍代下来作为炼钢铁的烯料,大战三个月,山上的树木全砍光,山坡坡挖成坑坑凹。没有炼乳出一斤钢铁。最后只好强迫命令的办法,叫所有百姓把家里的铜铁器家具交出来献给国家。
大战钢铁的时间又是秋季,正是庄稼成熟皆收割的季节,等三个月大占钢铁铜的劳力回到村里时,数万亩良田美地的稻谷、玉米等已全部霉烂在地里。
从些,莺坡山变成光秃山,山上的鸟儿已不见踪踪迹。而村里的农人,因无粮食大批害上肿病。年老力衰的人不久告别人世去了天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力提倡绿化,保护木森林,莺坡山的树木又多起来,鸟儿又开始有了。
民国时期,永胜西山只是一个乡。是子土司家的领地。包括现在的顺州、板板、大安三个乡。乡公所有十多名干部管理着这一片。东邻凉官、北接金官、南邻期纳、西邻一江相隔的丽江,约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交通阻塞,运输全靠人背马驮,生产十分落后,直到三十年代,这里还没有一所正规的高等小学。一些村庄设有私塾,有钱人家的子弟送到丽江鹤庆及县城读书。农民文化程度很低,文盲很多。
1931年,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与军阀张汝义发生内拱,打仗打到金沙江边。张汝义的部队从永胜下陆及鹤庆中江两个渡口突破进入永胜建立防线,死守金沙江北岩。他们反江南面的船只全部收走,使龙去部队困于金沙江南岸。龙云派密使过江潜入顺州境内,发动当地彝族人民支持,板桥乡彝族头人王直辉(后来人们称他王指挥)的支持下,密密制造数百支牛羊皮伐子,派出精干民兵,在张汝义部防守薄弱的牛津平一线,乘月黑风紧之夜漂流过江迎接龙云的前线突击队偷偷过了金沙江,第二天就抢下了金江渡口,从而使龙云部队大举进军永胜,张汝义兵败如山倒,只身逃往香港避难。
战争结束后龙云来到顺州,表彰彝族同胞的英勇抗战功绩,亲自接见王指挥并与王结成拜把兄弟。龙云看到顺州人民生活很贫甘,主要原因是缺文化,就拨出大洋三千元,发动当地农民出工,在板桥乡比西村,把一座小山包挖成平地,建筑起两幢教室,一幢办公室和宿舍,一块篮球场的学校。学校建成后,龙云亲自提笔写校名为“彝务学堂”,并买了一架风琴、几千本书送给学校。从此,顺州乡有了第一所正规学堂。到一九三六年,顺州乡伸杨荣、子彦寸、子甲文等邀约地方人土开会,又筹集资金在石宝山下的抵当村,一座森林密布、泉水淙淙的山头,开辟出二十亩地,建盖起四幢教室、三幢宿舍、两小幢办公室和教师宿舍,一块体育场。取名顺州乡第一高等小学。从此,迪里、阳保、周城、大安、板桥等方圆一百公里以内的儿童,到这所学校读书,学生全部食宿在校。教师请由丽江、鹤庆、永胜中学毕业的学生担任。直到解放初期,顺州乡在团街开办了小学、中学,各行政村也办起了小学,山区的教育事业才蓬勃发展起来。
本文于2004年七月《丽江日报》刊登
在滇西北高原永胜县西山,有两个著名的燕窝洞,这两上洞里产出的燕窝肥厚、柔软、细致、色泽透明,被誉为燕窝上品。在明、清时代,这里的燕窝曾作为贡品,奉献京都。
燕窝洞座落在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县崖峭壁上,每年春夏,成千上万只金丝燕从南海飞来,在这岩洞里群栖营巢孵小燕。去年我回故乡,一个偶然的机会碰上了采燕窝的能手冯三爸(家乡称叔为爸),他要到燕窝洞采燕窝,我就跟他上了西山。
上山时,冯三爸只在腰间系一根绳子和一个小竹箩,就出发了。一路上,冯三爸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采燕窝的乐趣。
他说,金丝燕的燕窝最好,它是金丝燕用唾液、绒羽毛、水草、树花(如同棉花一样缠在冷杉树上的植物)等混合筑成的窝巢。但金丝燕很特别,他不像其他家燕、雨燕、金腰燕那样喜爱在屋檐下或老树洞中营巢,偏爱到悬凹面峭壁的缝隙中筑窝,所以采燕窝的人要练就一身飞檐走壁、倒爬悬崖的绝技。“没有绝技不要说爬上去,看看都要吓破胆啊!”接着,冯三爸又滔滔不绝地讲了金丝燕窝的形成:“每年初春,金丝燕从南海飞到洞里头,头一次吐唾营巢。它们天天吐唾液,直到使整个窝巢凝固起来,我们叫‘头窝’。我们采了‘头窝’后,金丝燕又重新筑巢,重新吐唾液。金丝燕吐啊、吐啊,直到吐出了鲜红的血丝,凝固了燕窝透明中带有红点的就是‘二窝’,采摘了‘二窝’,金丝燕毫不气馁,东山再起又第三次筑巢,它又是吐啊、吐啊,直吐到血丝染红了窝巢,这次窝我们就要手下留情了,留给金丝燕产卵孵小燕。这样,明年才有燕子来,年年才有燕窝采。”
到了燕子洞,从山顶上往下看,我被这险贻笑的山崖吓得不敢移动脚步,只见百丈悬崖下边乌云翻滚,崖壁如刀砍斧削,根本看不见洞口。这时,只见冯三爸把绳子拴紧在一棵老粟树上,然后把绳子放下悬崖。他告诉我耐心在山顶等他。说着,他就像猿猴一样,双手搓着绳子,脚一蹬一个腾空飞,几下就不见了踪影。跟三爸进洞采过燕窝的牛二歌给我讲了冯三爸在洞中彩窝的惊险场面。
原来,冯三爸顺着绳子下到悬崖二十多丈的地方,一个鹞子翻身,双脚一蹬,绳子就把他送进了燕窝洞,他双后一放松就进了洞口。那洞高约六、七丈,宽约三、四丈,燕窝都在洞顶棚处的钟乳石缝里。冯三爸全凭着两只手的十个指头和一双光脚板的十个脚趾的力气,朝那陡峭如壁的崖上爬去,一不小心,掉下来就会粉身碎骨。那是多么危险的行动啊!可冯三爸面不改色心不跳,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顶棚处时,身子倒挂在崖石上,用双手采摘燕窝高进那有盖子的竹箩里,取了一窝又一窝,直到装满了小竹箩,他才爬过顶棚悬崖,再慢慢往下爬。走出洞口以后,用一根竹竿把在空中在绳子勾过来,他纵身一跳,抓着绳子又一步步往悬崖上爬,一直爬到岩峰的顶端,然后冯三爸高高兴兴地背着燕窝回家。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燕窝是最滋补身体的营养品,但不知道取燕窝的艰辛。冯三爸家三代人有这种采窝本领。他的祖父是在一个雨天被地主逼着采燕窝,因钟乳石太滑,不幸跌下悬崖摔死的。清末,慈禧太后吃了这里的燕窝,觉得比南海燕窝还好,便命令云南地方官年年要向她进贡,为采燕窝不知葬送了多少百姓的生命哩!
这几年,街上燕窝少了,因为党的政策好,农民生活改善了,谁还冒险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采燕窝卖呢?回家的路上,冯三爸说,他这次到洞里采燕窝,不是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是堂上八十三岁的老母,有吃燕窝的习惯,特地采点回来孝敬老人家。是的,这几年,冯三爸家承包了一个十多亩的桑园,每年养许多的蚕,每年出售蚕茧收入六、七千元,不需要冒着险去采燕窝卖了。
另外,由于环境污染金丝燕也很少飞来了。
从永胜县乘车西行五十四公里就到顺州公社,再步行十多公里,翻越莺坡山脉就到阳和大队。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西行三公里,就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挡住去路,这就是有名的砥当石宝山,山高八百多米。说它是宝山确实有宝,这山顶上有三座白色庙宇,云雾缭绕,古木苍天,百鸟欢唱。山半腰上围着一圈五色石,就像彝族妇女的腰带。传说,这一颗连一颗的五色石,象邀羊群样连夜赶着走,来到石宝山天就高明了,终于被女娲娘娘派来的大奖捉住。这些五色石固定在山腰上,偷石头的“仙人”则倒挂在那个悬崖峭壁上。我们顺着响导指引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座大山离地面二百米处露出帽舌一样的边沿一圈,“仙人”就两脚分明,真是栩栩如生。被当地人称为“倒挂仙人”。我们要游玩的“水龙宫”,就在这“倒挂仙人”的下边。
看完了“龙宫”外景,我们被
这奇异的山形吸引了。就在“倒挂仙人”下边的山脚下,在一片干枯的野草丛中,出现了两个洞。上边的洞如人的一只耳朵,下边的洞仿佛一个人的嘴巴。溅着白色浪花的水、哗哗哗地吼叫着从口里喷涌出来,顺着乱石如麻的深涧奔腾而下。当地人称上洞为“仙洞”,称下洞为“龙洞”,两洞之间相隔二十米。龙洞水源终年不绝,水流量在雨季为每秒五立方米以上,枯水季节不少于每秒二立方米,灌溉着“龙洞”河沿岸六千多亩土地及一座二百千瓦水电站的供水,然后流入金沙江中。“仙洞”口高十米宽五米,如大开的城门。“龙洞”口宽十五米高仅一米。游人只能从“仙洞”进去。我们走进“仙洞”,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高十米多约三百平方米的大厅。地面乱石堆积,而大厅顶端如平镜。在大厅的正面有一条长五丈的钟乳石画屏,显现出各种奇异的花纹,两端是一对钟乳石形成的大灯笼。
金碧辉煌的“龙宫”
走进“仙洞”
在大厅的左面有一片瑰丽的奇景特别引入入胜,那是在一块约十平方米的石头表面显露出来的农田风景画,
有小山,有树林,有房舍、层层梯田蚯抉分明,你可以用手去抚摸那房舍的、楼角,那田野的阡陌‘那围绕着村寨的河床。你还能看到农村秋收的景象;一堆堆谷草堆,一片片打谷场,场上有人,
有畜,使你越看越形象,真是维妙维肖,仿佛使你看到的不是石头上的花纹,而是雕塑家精心雕琢而成的美玉。
从“仙洞”走进去,经过大厅,再往里走三百公尺左右,就是下坡。再走不远,外面看到的两个洞到这里就合并为一个洞了。这时,充斥我们耳际的是一片哗哗哗的水声。而这时洞内一片漆黑。
“点火”!我们特别请来带路的向导高声命令着。我们一行八个人,由三个得力的小伙子背着十五把松明火把,,这时点燃三把火,由向导拿一把火走在前面带路,另一位向导拿一把火走在中间,我拿一把火走在后多,鱼贯而入。都是走在大石头上面。很多时候不是走,而是跳。从一个石头跳到另一个石头。有时是手脚扶在石头上爬行。这段路程看不到水。耳边只听见潺潺的流水声,水在石头底下流淌。走着走着,突然暴发出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如虎啸山林,如风过松岭,使我们听了胆颤心惊。问向导才知是蝙蝠飞翔。向导说:“洞内有成千上万的蝙蝠,它们白天潜伏在洞的深处,成百上千只地结成带状群体,爬在岩石上,有些小蝙蝠一个爬在一个上结成一大团。它们听到人声,见到火光就哗啦啦飞散开,所以发出响声!”听了向导的话,我的心放下了。原先我真害怕是遇着什么巨蟒大兽呢?我高举火把仰头往洞的顶部一看,才发现-群群蝙蝠展翅飞过,火光照在洞璧上,映出了一片蝙蝠飞翔的黑影,犹如幽灵使人畏惧。不一会我们就到了第一座“龙宫”大厅。这个大厅在龙洞河床的东侧。开初只有一个小洞,人要像蛇一样爬行,才能爬进洞去。大约爬三米左右,抬头一看豁然开朗,在你面前出现了一座高大宽敞的“龙宫”大厅。洞顶石乳高悬,洞底石笋遍布,到处都屹立着粗壮的石柱,颜色与外面所看到的截然不同。外面的石乳是黄色和灰色,而这座“龙富”里则是一片雪白,好像一切都是瓷厂里烧制出来的瓷器品。这些白花花的石乳千姿百态,好看极了。有的像座塔、有的像人、像狗、像猫、像虎,有的又像十八罗汉、排立在大厅四壁。大厅正中从顶部倒挂下来的“扇子”、“牛肝”、“猪心果”,在火光照射下一闪着白光、你拾块石头轻轻敲几下,大厅里就听见“叮当”,“冬冬冬”、
“锵锵锵”的声音,不一会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在洞里回荡起来,成了一片美妙的“歌声”。我们把珊瑚一样小巧玲珑的钟乳石敲两块下来,带回家供在桌上,人人称奇。我们看到那雪白的乳石断面有一圈一圈的同心圆形。因为里面是空的,敲着有响声。向导告诉我们在这条现在还不知有多长的地下河两岸,他们已发现这种“龙宫”大厅六座了。这人间仙景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地底下的瀑布
我们看到过黄果树大瀑布,那是在地上。可这次看到的瀑布是在地下。
爬出“龙宫”大厅,我们沿着老路继续前进。只见向导拣起一块石头往左边抛“冬冬”,石头落在深水里了。“阴海!”向导喊着说:“注意,现在我们已到了‘阴海’边沿,千万不要踏落脚,我
们的左边是一个大水潭,水深数丈,踏落脚就有掉进‘阴海’的危险。”听了向导的吩咐,我将火把照到左边,抬头细看,果然看到一片粼粼的波光。而我的脚却踏在水边的峭岩上,我不禁毛骨悚然,双
手紧紧抓住了石笋。这个地下大水潭长三十多米、宽十多米,因为是在地下,所以当地人称为“阴海”。过了“阴海”就看到河流了。这河有一丈多宽,水深没膝。河床全是青黝黝的石块,水清亮亮的,河底上一粒沙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用火把照射河内,看到闪着红光的鱼群来往奔驰,络绎不绝。向导介绍说,这鱼是从金沙江游上来的细鳞鱼,黑暗中火光照射会发红光,拿出洞外则是白色。我们沿着河床前进,爬石山、钻洞予,有时匍匐而行,越走进深处,气候越是闷热,我们是早已大汗淋漓了。幸好我们是沿着河岸走的,热了可以洗洗澡再走。几个年青人一边走一边凫水打闹。“哐、哐、哐!”平静的河面上突然响起了敲锣声。原来是我们的向导又走进了河床东侧的一座“水晶富”了。这座“水晶宫”跟我们先前游览的那个一样全是乳白色们结晶体,约有十五米宽、八米长、四米高的大厅里,上上下下全是奇形怪状的乳石,使人眼花缭乱。蝙蝠飞翔的黑影在火光中影影绰绰,映在粉白的“塑像”上,使入有入幻景之想。我看到地下有不少被人敲击下来的乳石散乱地丢在地上,心里觉得十分可惜。心想:此洞若生在交通方便地区,是多么理想的游览胜地呀。岂容入随便敲碎这几千年才结成的乳石精灵呢?我随手拣到一块“大理三塔”一样的钟乳石带回来放在床前案头,不相信是从山洞里拿出来的。都猜是瓷厂烧制的。游完第二座“龙富”又走回原路。我看表,已走了三个多小时了。
我们换换火把,吃了一点随身带着的糖果又继续赶路。这时的河床又宽了些,水流也很缓慢,如一面镜子,显得特别平静,沿岸的石块上面淤积着一层潮湿的稀土,人踏上去很滑。向导用木杠敲击脚踏的坎坎才让我们走过。大约又走了三百多公尺,远处传来了哗哗韵响声,同时细雨朦朦,飘洒在人的头上,脸上,感到特别舒服,响导举着手中的火把,跑到侧面韵山洞里躲雨,怕火被雨打灭了。这时,我们才知道,我们已进入更为奇异的境地——地下瀑布的所在了。也可以说是我们此次旅游的目的地。此处,沿河两岸怪石林立,一块约有六十平方米的石坪予出现在我们面前:上面铺着一尺厚的一层
水,纷纷的细雨洒落水面,贱起点点波纹真是好看极了。远处响声如雷,白浪翻卷。向导为了让我们看清奇景,手拿三把火,站立在侧面一个像大象一样的石头上面。我们顺着火光看去,只见一股白练临
空泻下,垂直地,有十米多高,有力地冲击到地面的大石板上,发出了响声,溅起了细雨。为了弄清水是怎么泻下来的,我们用两支电筒照路,淋着雨走到瀑布跟前,才看清楚顶端是一整块约四十平方米
的平整天花石板:中间有一个洞,河水就是从这个洞子上倾泻下来,形成了稀世罕有的地下瀑布。瀑布降落地面的那块大石头,由于千百年来水力的冲击,形成一个深凹莫测的水塘,用石投去听不到落底之声。这里还不是地下河的尽头,可是我们的旅游只能在此暂告一段落了。因为要想继续旅游地下河,必须准备一架十米多长的云梯搭在顶洞口,人们冒着雨往上爬进水洞,才能继续探索这条河的奥谜。据向导讲:“十多年前有人上去过,那上面还有很长的河床,有三个‘龙宫’”。可是至今没有人到达过这条河的地面发源地。水文工作者们也还没有掌握这条地下河流的详细资料,全面的了解,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去考察,去开伐这人间的仙境。
——永胜阳和水龙洞揽胜
在千山障翠的永胜县板桥乡石宝山脚下,有座深藏幽谷的“水下龙宫”,被当地人称为“阳和水龙洞”。
此洞有两个洞口,一个干洞在上,一个水洞在下,干洞宽约两丈,高三丈余,游人从干洞进入百余米,两洞遂合而为一,中间一条丈余小河环护两洞,水深及膝,冬春不断。小河两岸,空旷宜人,举目皆是大大小小的溶洞群落,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水、洞洞有奇观:有形峭骨立的观音、罗汉;张牙舞爪的飞龙舞风;傲悍不驯的狮虎
争雄;惟妙惟肖的美人、睡佛;栩栩如生的耕牛、盘蛇;以及数不尽的琼花玉树,令人眼花缭乱,飞霞溢彩。特别是洞中“大厅”,上覆一块方圆四五丈阔的巨石,上面天生一幅农庄图案,有月牙形田畴,此连彼接的粮垛,错落有致的村舍,樵夫农人,似隐在草木花丛之中,每有呼之欲出景状,酷似一幅巨匠勒石的精美之作,其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不已,溶洞上有钟乳石神韵,下有潺潺清流,俯视洞内河水,清冽见底,火光烛照之下,河中游鱼层鳞可辨,尾尾可数,十分喜人。若是携有皮舟游览,可在河中款款徐行,任情泛舟,则野趣倍增。倘是再顺河岸行走两百米,就有一飞瀑自天而降,隆隆作声之处,只见碎珠溅玉,雨雾蒸腾,循声抬头望去,原来飞瀑上有一巨大平整的岩石,岩顶中透一洞,秀水从洞顶卷帘而下,此时游人若搭长梯冒水雾攀沿而上,钻出“水天一洞”,外面豁然开朗,又是一层溶洞,洞中复有河道,碧水悠悠下泄,两岸溶洞森立,真是一路洞天福地,赏不尽奇观异景。
笔者曾三次进洞游览,深感此洞“远在深山人未识”,既无外地游客观光,又无水文工作者涉足,因此,很有价值辟为溶洞风景游览区,其开发价值是:
一、此洞距有40万人口的攀枝花市仅200多公里,距丽江70多公里,距大理(由鹤庆线路)200公里。有充裕的游客资源;
二、从交通条件看,现有公路从县城直通板桥,由主干公路的腊果大弯子修一公路支线到“水龙洞”门口只需三、四公里,费资不多;
三、距“水龙洞”三公里的地方已有200千瓦水电站一座,只要增加投资,改进设备,洞内照明问题即可解决;
四、距“水龙洞”四公里处有板桥街集市,有利于发展旅游服务行业及网点;
五、永胜县城又是四川渡口游客必经之地。大理游客通过鹤庆公路渡金沙江就可到板桥街游览。对于发展我区横向经济搞活开放是非常有利的。
每当夕阳西下时,人们总会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漫步在永胜县的程海边上,不时停下脚步,对着蓝蓝的海水沉思。
他就是56岁的胡鸿钧,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植物学教授。5年
前,为了发展中国的藻类学研究,为人类开辟新的植物蛋白资源,他辞去所长职务,带着4名研究生,离开繁华的武汉,离开家人,来到这滇西北高原的小湖畔开展藻类科学的研究。每年除了藻类休眠的冬季回武汉与家人团聚一段时间外,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风沙弥漫的程海边度过。
10年前,胡教授主持编写《中国淡水藻类》一书时,就深为祖国藻类开发落后于世界而苦恼。他考察过不少国家,掌握了不少藻类开发的信息。他更明白随着世界人口激增,地球上有限的土地给人类提供的植物蛋白源越来越有限。人类为了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解决蛋白质需求问题,总有一天要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挑战,寻求一条非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于是,开发单细胞藻类蛋白的课题就列入各国植物学家的研究项目。目前,世界上先后已建成11座螺旋藻生产工厂,年产干藻粉千吨左右。近年,我国藻类学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海带、紫菜家养成功,受到国际重视。但我国藻类专家还没有找到螺旋藻人工生产的方式。因为螺旋藻工厂化生产,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完全用人工培养基培养,成本相当昂贵,我国还无力进行;二是利用适宜的天然碱水作为培养基,增加某些螺旋藻生长必需的成份,其成本较低,适合我国生产,但又苦于未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基地。所以,我国藻类蛋白不要说提供人类保健,就连近几年沿海发展饲养的百万亩对虾的植物蛋白添加剂也全靠进口。正当胡教授为此而苦恼时,看到《云南大学学报》上登有一篇《永胜程海盛产蓝藻》的文章。胡教授欣喜万分,立即派人到云南程海考察,发现程海为天然碱性水,这里光热充足,气候炎热,土地广阔,又有地下热水资源,是人工生产螺旋藻最理想的地方。
5年过去了,我国第一座人工生产螺旋藻的小型工厂终于在程海边上诞生了。从前年7月投产到去年6月,就生产出5吨干藻粉,经化验蛋白质含量为65%,含有人类需要的18种氨基酸和4种维生素。去年9月国家科委组织专家组来到永胜程海,对程海螺旋藻工厂化生产中间试验课题通过了国家级鉴定。
文本于日登《春城晚报》
翻开中国地图,找到东经100度40分,北纬26度34分处,就会发现一个南北向的长条形封闭湖泊。这就是云南省西北高原的永胜程海。
程海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20公里。海拔1503米,面积77.
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属于重碳酸钠和重碳酸钠镁型水质。由于程海水质碱性,故盛产蓝藻。程海是我国唯一的蓝藻湖,至今世界所发现的蓝藻湖只有3个。程海蓝藻生长条件,比如水温度、日照时间等比墨西哥的蓝藻湖还好。国内外的藻类专家相继来程海考察。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斯克星浦斯海洋研究所,生物学博士郑兰娜女士说:“开发螺旋藻类植物蛋白是当今世界的高科技研究项目,想不到在中国西南边陲有这么好的一个湖,它将来对中国生产植物新蛋白源会有重大贡献。”
我家就住在程海西岸。小时候听爷爷说,程海在古时候原是一块平坝,坝子中间有个龙王寺。从地底下喷涌出一股桶粗的泉水。300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平原陷落才变成海。在我幼小时的心灵中就觉得程海有很多奥秘;其一是海水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
变化,冬春季节,海水的颜色。是蓝茵茵的,透明如镜;夏天,由于四方八面的山洪水流进海里,海水变成了黄色,这是渔汛的季节每年要打捞50万公斤以上鲤鱼;每当秋季来临,程海的奇异景色就出现,海水内部会旋转起来,但水的表面却比较平静,只是海水变成米汤一样稠,颜色是灰褐色,本地人称为“香面水”。用盆子掏一盆水来看,水中全是浮游着的小生物,漂漂浮浮,此起彼落。直到现我才弄明白,那些小精灵就是蓝藻。它们生长在离水面1米至15米的深处。秋末冬初,从金沙江上刮来的大风顺海面向前推进,到海东北面碰上了陡壁悬崖,狂风猛回头向西山方向循环,风的吸力使海水旋转起来,湖面形成的回流,把10米水深处密密繁殖生活着的蓝藻带动出水面,所以就变成“香面水”。其二是海水里有一股股沼气涌出,在海面上向喷泉样升腾。有几回打渔人好奇,擦燃火柴去喷气上一点,马上燃起了熊熊火焰,几个月不熄灭,形成无比壮观的水上渔火。1985年国家科研部门对这一现象作过专门调查研究,并采取措施扑灭了气火。从此不准人带火靠近这一地段。科学家测定程海底下有煤气,但由于交通等原因,目前无法开发利用。其三是海南部地段有60℃高温的地下热水涌出地面,那是地质队打钻井时喷涌而出,有小水桶粗的一股热水。
神奇的程海,、有待于人们进一步考察、研究、开发、利用。
我早就听说,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大研镇.有一条僻静的小巷叫“屠宰巷”。这条小巷名副其实,五十多户纳西族大多数以屠宰为业。然而更使人惊奇的是,巷里从事屠宰的都是勤劳勇敢的纳西族妇女。我第一次见到纳西族妇女操屠刀屠宰是在一九七九年夏天。那时,我刚从昆明调到丽江工作,恰巧碰上火把节。单位里买了头牛给职工改善生活,可是一百来个男职工望着那虎视眈眈的大黄牛,谁也不敢动手宰杀,事务长只好去“屠宰巷”请屠夫。不一会儿,屠夫请来了。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纳西族妇女,身材高大、脸膛黝黑。头缠黑布帕、身穿大襟衣,背上还披着七星羊皮,两根白色布带在胸前打了个大叉。这是“阿纳吆”——也就是纳西族大妈的典型打扮,给人一种英气勃勃的感觉。阿纳吆手上提了把五寸多长两寸来宽的牛耳刀,跨进大门就笑,神态和霭可亲。我见请来的是一位纳西族妇女,赶忙叫了几个小伙子去帮忙,还借来了两根粗绳,准备捆牛用。谁知阿纳吆起先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们,接着一个劲地摆手说:“不要,不要!”这时,我心里想,这宰牛没有杀鸡那么容易,一刀子下去万一宰不死,牛蹦起来不是要闯祸吗?既然阿纳吆不要我们把牛捆起来,我就转身对周围看热的老人、小娃娃们摆手大喊:“请你们让开点,统统站到石坎上去,当心给牛踢着!”可是阿纳吆不是不满意我这种安排。她笑眯眯地摆手说:“不怕,不怕。”说着,泰然自若地走到大黄牯子跟前,将左手牵住了牛鼻绳,然后用嘴咬住尖刀,腾出右手顺牛脖子的侧面由上往下慢慢地摸。当摸到前膀上方,手指抓住一根筋轻轻捏了捏,那牛顿时鼓起圆溜溜的眼睛伸了一下脖子。就在这一刹那,阿纳吆从嘴上取下尖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牛的大动脉上就是一刀,继而迅速拔了出来。那头大黄牯子随着刀起刀落,象喝多了酒的醉汉,慢慢地软瘫在地上断气了。“真不愧是‘一刀准’!”人群中爆发出一片叫好声,我也情不自禁和大家一起发出了惊叹。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被称誉为“一刀准”老大妈名叫和丽仙。她不但宰杀牲畜一刀致死,而且卖肉时只要顾客开口,无论瘦的、肥的、带骨的还是夹筋带肥的,她一刀砍下去,不多不少,包你满意。所以农民上市场卖肉都乐意请和大妈帮助掌刀。
“屠宰巷”的许多纳西族阿纳吆有高超的屠宰技术,但是在十年动乱中,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农民发展家庭饲养业,“屠宰巷”的屠宰业也日趋萧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研镇的大小牲畜发展很快,“屠宰巷”也跟着兴旺起来。一九八三年大研镇城郊给国家交售肥猪五头以上的养猪重点户有四十多户,到六月底为止,县食品公司在大研镇收购点收购的肥猪己达到二千四百五十头,占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一。往年排队买肉,而今排队交猪。社员们在完成了国家收购任务之后,还有大量猪肉上市,大研镇四方街上成年累月肉摊成行,平均每天出售猪、牛、羊肉五千公斤以上。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现在“屠宰巷”个体户已经发展到三十八户。最近,我去那儿采访,和丽仙大妈高兴地向我介绍说“我每天要帮人家杀四、五头猪,冬季腌腊肉的时节,平均每人每天要宰二十来头猪、一头牛、一只羊,从早上四点钟一直忙到下午七点”。我问她的收入情况,和大妈告诉我,她每天有四、五快钱的收入。在旺季,一天可以拿到二、三十元。据了解,国家规定屠宰牛的屠宰价格分别是三元和五元。“屠宰巷”的这些阿纳吆从来都是严格按这个规定收费,如果遇到困难户、烈军属、五保户,还尽义务不收费。这几年,“屠宰巷”的居民生活变化很大,有十四户人家新建或翻新了住房,四户买了电视机。有手表、单车、收音机的人已经很多。阿纳吆们笑着说:“全靠党的三中全会政策好,我们才有今天的好日子”。
此稿1985年评为《民族团结征文》一等奖,刊登于云南民族出版社的《连心集》
我们从丽江县城出发,经玉龙雪山往北走,穿过莽莽的原始森林,沿着一条深箐下行到金沙江边,一座古老神奇的天然石城就出现在眼前。它是元代云南省丽江路宣无司所辖的七州之一的宝山州州城,纳西语叫“刺宝鲁盘坞”意思是“宝山白石寨”。
昆明大观楼长联中“元跨革囊”一句,指的是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挥师在丽江用革囊渡过金沙江这件史实,而“元跨革囊”的渡口就在宝山古城附近。据说,当时纳西族头人阿良迎接忽必烈到丽江的欢迎仪式就是在宝山这座古堡举行的。
我们远观古城,只见这座城堡建在一块半平方公里的巨石上,东、西、北三面是悬崖,东面峭壁下是滚滚奔腾的是金沙江,南面紧联牦牛山,有一条三尺鸟道通达城堡,古城四周有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古城内瓦屋栉比,石楯立,层楼叠屋,参差有致。房屋多为两层,下层似地窖,用来关牲口,上层住人。城内满目皆石,石墙、石凳、石桌、石臼、石槽、石水缸,甚至人睡的床也是用石头雕刻的,那窄小的石巷里,人来人往,岩石小道被磨得玉润珠圆,闪闪发光。据76岁的和金大爷介绍:有4户人家的石睡床、5户人家的石灶台是就地斧凿而成,已有几百年历史了。石城最高处有一长30多米、宽10多米的平台,不规则的石块天然形成一些有趣的几何图案,四周筑有2尺多高的石墙包围,据说,这是古代的点将台,现已成为群众娱乐场所。城南唯一可通过的石门,是天然生成,门口为三尺多宽的石道,光滑明亮,直达层峦叠嶂的牦牛岭。
古城内住着87户农民。耕地全在城外,人均有地不足一亩。一位老人告诉我们,当年把城建在那块大石头上面,一是因为土地少,二是石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现在石城内有小学一所,儿童都上学读书。石城里因土地少,劳力剩余,农民历来有出外做石匠、木匠手艺的习惯。全城内420个劳动力近两年到外地做手艺的有160多人,靠劳务输出的收入每年有十万元左右。近两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也有提高,3年来一直在外做木匠手艺的和埂秀,攒了4千多元钱,买来一架电影放映机,让古城里的人天天都能看电影。
游览宝山古城回来后,我们又在县博物馆里参观了古城堡遗传下来的那颗金光闪闪的“宝山州印”,那是南明永历皇帝颁赐给丽江府的大印。印重一市两五钱,纯铜铸成,正面刻有大篆阳文“宝山州印”四字(古代宝山州辖现在的宝山、大具、大东、鸣音、凤科五个区),印背后刻有“永参千伍佰拾柒号”“永历十年九月礼部造”几个字。
宝山城至今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古风古貌,是研究元,明,清代历史的宝贵实例。近两年很多国内外历史学家,建筑学家跋山涉水,不惜步行一百多公里到古城参观,对这座雄踞金沙江畔的石头城惊羡不已,现在,丽江列为开放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云南省第三座文化名城,宝山石城异化为旅游区,政府对宝山公路的修筑已做了计划,准备动工修建,将来可以让更多中外游人到这里参观古城风貌。
我很早就听说丽江纳西族的牧羊人在山上放羊时,一边放羊一边抱着一块木头在雕刻,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雕刻出一堂隔扇。我也经常看到丽江四方街上摆着雕刻精致、图案新颖的堂屋隔扇在卖。一堂六块雕花木板,一块与一块不同。我有一次听大东公社家子大队一位姓和的牧羊雕刻人讲,他摆在市上出售的一幅幅隔扇图案都有一个故事。一副叫“金鸡报晓”的木雕隔扇,一只大红公鸡站在窗前,张着嘴,拍着翅膀“喔、喔”啼叫,那形态真是栩栩如生。和师傅说:“纳西族的祖先从忍利恩率兵打战时,一次敌军来偷袭,一只公鸡不到半夜就开叫,叫醒了从忍利恩,敌人的阴谋才未得逞。从那以后,纳西族人民的堂屋隔扇都雕刻雄鸡以表示崇敬。”
一个常年居住在山里的牧羊人能雕刻出这样精美的工艺品,还能讲叙《东巴经》里的典故,这使我产生了对纳西族人民的敬佩之情。那以后,我专门走访了民间雕刻比较集中的鸣音、宝山、大东等公社的雕刻艺人,对纳西族的民间雕刻工艺有了进一步了解。
丽江临近剑川,剑川是有名的木雕之乡,古代以来,剑川木匠就不断的到丽江做手艺,所以丽江民间的一些木雕艺术品,最初是从剑川传来,经过纳西族艺人的加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像丽江民间房屋上的门、窗、几、桌上那极其精细的雕花装饰,达到了形象逼真的程度。在一根园木上,可以调出一簇花朵,花叶、花枝都非常清楚,参错流动,富有美感。像这一类的木雕装饰,在丽江的古庙和民间较大建筑物内几乎都有,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装饰风格。现保存在云南省博物馆里的一套明朝木雕观音像,是纳西族木雕工艺品的代表。它是采用画屏形式,用三块樱桃木板拼凑镂空浮雕而成。高二百四十公分,宽一百二十公分,正中是观音像,周围布满了护法神,供养神、飞天仙女、送子娘娘及执瓶、吹弹的各种乐器。雕刻十分精细,人物形态、衣服纹路都活灵活现。尤其是那飞天仙女,体态轻盈,栩栩如生,滚动飘浮的云层,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过去,纳西族的喇嘛寺每逢年节都举行跳神活动。在跳神中使用的各种面具,也是民间雕刻工艺高超技艺的反映。面具有人像,也有牛、羊、猪、马、鸡、猴、虎、豹、狼、猫等动物,雕刻的细致入微。从这些雕刻的面具上,可以看到古代纳西族人民在畜牧、耕种、猎兽、放鹰等方面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
在我心中有一个小小的解放村。它只有40多户,百来人口,坐落在滇西北高原的小凉山上,连县里绘的地图上也难找到它的名字。然而,它却一直牵动着我的心。是我的第二故乡——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区木瓜坪村。我曾在那里度过了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按照彝族人民自己独特的历法,阳历5月21日,是吉祥鸟飞回来的日子,所以称为“吉日”。彝族人民这天要煮猪膘肉祭祖先。我到木瓜坪,正碰上了这个传统“吉日”,我这次是作为新闻记者,跟县里领导坐着吉普沿着盘山公路向上攀登的。晚霞渐渐逝去,万籁寂静,暮色苍茫中只见那重重叠叠的山影,永远望不到镜头。这条山路我走过多少次了?18年前,也是这样的暮色,也是这样渐渐暗淡的晚霞,我背着沉重的行李,在沙马大叔带领下,沿着羊肠小路爬上这座山,开始了我的插队生涯。12年前,我从这条小路下山,乡亲们送我:“去吧,小凉山何时会变好?别耽误了你的前程。”我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了木瓜坪。这大火山上的彝族同胞,1956年以前,还生活在奴隶制社会。40多户彝族住户过去是小凉山五个奴隶阶层中最低贱的一个等级——“呷西”等级,也就是“锅庄娃子”,1957年实行民主改革时,才从奴隶主的皮鞭下解放出来。他们多半是解放前奴隶主从汉人地方掳掠来的。头一次带我到木瓜坪的沙马大叔的媳妇吉米加加大婶,就是主子用15斤盐巴从大凉山那边的甘孜换来的。她先后被卖过六次,最后才到蝉战河主子家当“锅庄娃子”。一辈子的劳动就是到箐里背水。1957年,党和政府给解放出来、获得新生的“锅庄娃子”分了土地和牲畜,四五十户集中住一个寨子。这就是“解放村”的来历。
一进村我就傻了眼。昔日低矮、阴暗、潮湿而又凄凉的、人畜同居的木格子房、竹篱笆房全不见了,换成了土木结构的新瓦房。县里王副县长介绍:“为了帮助翻身农奴过定居生活,改善住房条件,从1984年开始,县政府就从集体木材经营收益中,先后拿出近300万元扶持农民建房,每盖一幢,政府补贴500-800元,到现在全县已有1/3的农户,共4000户搬进了新住宅,定居下来,不再三年两搬迁。过去盖一所木格房,住一两年又搬走另建,木材浪费惊人。”木瓜坪解放村49户中,已有39户盖了瓦房,这种房楼上楼下共6间,待客有课堂,做饭有厨房,牲畜有厩房。
到村里听到的新闻就更多了:
“过去的放羊娃子马阿米,如今混得不赖,讨了婆娘子,盖起新房子,买上收录机了……”
“过去替主子放猪的金古一斤和她老表合伙买了辆卡车,在外跑运输。”
“家家点上电灯,水也抽上山来,吉米加加背水用的木缸拿到文化馆做展品了,这不,龙头水管上正有三个姑娘在浆洗红裙子哩!”呵,彝族人民如今已告别了蛮书上记载的“终身不洗手面,男女多赤脚”的日子啰。
乡亲们一股脑儿述说着解放村里这几年发生的事儿,弄的我插不上嘴。
“晚上看电视吧,村里文化室有电视机,卫星转播!”孩子们炫耀地说。
:是吗?多大的?“我忙问。”
“14英寸,彩色的!”
砖瓦房、电视机、自来水、缝纫机、半导体……也许你会说:“有啥稀罕,城市早普及了,”可是,朋友,你知道吗,20年前的小凉山是什么样子?全县12万人口依靠国家供应口粮,有一半人穿不上鞋,住的一米六七高的木格子房,一件衣裳穿上身,直到穿烂不洗一次,因为山上无水呵,群众无钱买肥皂!就是今天,这个县也是云南省16个特困县里的一个。至于公路,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过去上县城,要走三五天,莫说电视机,连收音机也没见过,如今,这山沟里也能坐在屋子里头看到天下事。这不是木瓜坪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吗?
我特别关心群众的口粮问题,还像过去一样一年只有三四个月口粮,靠国家救济吗?
“大妈,你老家里粮食够吃吗?”我关切的问。
“够啰,够啰!自从家庭承包,家家粮食都增产,农科员守在村上帮种杂交包谷、地膜包谷、小籽洋芋育苗移栽,连年大丰收。包谷亩产千斤,洋芋亩产5000斤,比过去老法种的增产4000多,吃不完就换大米来吃。”
我急着要去看吉米加加大婶和沙马大叔。大婶、大叔都不见,他们的儿媳妇迎接我。他家简直使我认不出来了,原先住的是木格子房,猪关一边,人住一边,中间一个火塘,房顶上盖的木板板满是星星眨眼般的孔洞,房前围着一圈木桩,一走进她家,就使我想起了原始人的生活。如今,两幢新瓦房,白粉墙,朱色油漆板壁,庭院里还有十几盆花,牲畜关在院墙外,走廊上挂着毛巾,新洗的被单,洗脸架上有牙刷、牙膏和香皂,客房里还有一对沙发哩。一股香味扑鼻,那锅里正煮着猪膘肉,要过:“吉日”哩!新媳妇告诉我:“公公三年前过世了。”唉,沙马大叔,当了一辈子放羊娃子,我插队时他都70了,还天天下地。休息时,不是劈柴就是搓草绳,然而,他家分的粮食总不够糊口,经常是烧几个洋芋,一锅开水打发日子……不一会儿,吉米加加大婶背着一包化肥进门,见到我就流泪说:“你在队里那阵请不起你,如今有了,一定要请吃一回。”硬留我跟他们过“吉日”。
“吉日”过了,我要走了。清晨,汽车爬上山梁,我回头回看一眼解放村,阵阵炊烟袅袅升起,羊叫,狗吠、马斯的声音,水桶再接自来水的声音,人们互相寒暄的声音,混合为一阕交响曲,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这里虽算不上富裕,但它会一天天富起来,它的脉搏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党的阳光照到这里,好政策的春风吹到这里,那扇花怒放的日子还会远吗?
我还回来看你,小小的解放村!
干河寨变了,干河寨最大的变化是一组社员世世代代居住的木垛子房变成了砖瓦房。在内地,农民改砖瓦房是平常事,可在干河寨,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今天,才能出现彝人住瓦房的新鲜事。
干河寨是滇西北高原小凉山上、宁蒗彝族自治县拉都河乡的一个小小村寨,三十多户彝族农民散居在一条窄窄的河沟里。1964年,我跟随一个工作组到过干河寨,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我们从县城出发,翻过一座又一座光秃秃的山梁,地面霜芽子浸透了泥土,脚一踏上就陷进稀湿的泥里,把你滑个屁股朝天,沿着山脚搭起的一幢幢木垛子房,显得那么低矮、潮湿。木垛子房是一种用原木搭成的房屋,房子的墙是用一根根粗壮的原木垛起来的,你来到小凉山,会看到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居住这种木垛房。
二十年前我到干河寨时,这里的彝族同胞刚刚从奴隶制度的皮鞭下解放出来。虽然农民吃的是洋芋果、住的是木垛房,大多数打着光脚无鞋穿,但心情是愉快的。因为共产党刚刚平息了梁山奴隶主的叛乱,使奴隶获得了自由。那时,干河寨有二十多户彝族社员家家都住在木垛屋。我每到一户人家,总是细心观看那低矮的木垛屋,那整所的房上找不到一星一点泥土、砖瓦和铁件。我瞪着双眼一根根地数,一座低矮的房子的一堵墙要用直径一市尺、长三丈的木料一百二十根,四面墙就是四百百十根,加上顶上盖的椽子和木板,一座房子要砍掉八百多棵树木。要在内地,这些树木可以盖几千平方米的房屋了。我问金古阿牛大爹,“你们用这么多的木料盖房,无怪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不可惜吗?”阿牛大爹说:“小凉山不通公路,哪里来砖瓦房?”是啊,在这交通阻塞、文化落后的山间,社员还要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昨天沙马大爷还给我介绍了小凉山上的彝人种荞子要请东巴瞧日子,找个吉日才种。荞子要长虫子,就要请东巴来降神驱鬼。而且女人不能进荞地,让男人在地边烧牛羊骨头驱鬼,认为这样荞子才会上的好。在这样落后的情况下,农民要盖瓦房是不可能的呵!
我返回昆明后,很长时间,小凉山上那一撞撞低矮、潮湿而又凄凉的木垛房和一山又一山的黄土流失的影子一直缠着我的心房。何年何月,小凉山能够改变住木垛房,改变砍一山树烧成灰在种上荞子和洋芋的习惯呵!
今年春天,我跟地委的同志乘小车又到小凉山上采访,宁蒗县委书记阿苏笑着对我们说:“三中全会以来,才短短几年,小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有两样,人人穿上了新衣服和鞋子,有两千多户人家建盖了新瓦房。盖新瓦房的农民虽然只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这在小凉山是个了不起的变化了呵!”听了阿苏的介绍,我特别提到干河寨的情况,阿苏高心地说:“你去看看吧,就这五年内,三十二户彝族的木垛房已有三十户换成了新瓦房了,村里还有砖瓦厂,锯木厂哩!”这今年的富民政策在祖国遥远的边地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四川、贵州、云南各地的农民建筑队,一批又一批地进入小凉山,帮助彝族人民办砖瓦厂、木材加工厂,修公路,办电站。彝族人民在山上拣到的木耳、香—也成了值钱货。社员们还联合起来开采铜矿。收入一天比一天增加。全县农民已有汽车、拖拉机一百多部了。
第二天,我跟县委的同志坐车到干河寨参观。新修的公路两旁绿树参天,二十年前我所看到的光山秃岭,现在栽种了成片的树林,一望无际的幼林在微风中摇曳,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景象。一走进干河寨,我就被那美好的情景迷住了。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就是我二十年前我到过的干河寨吗?过去流失的东山凹,如今是翠绿欲滴的果木园,苹果开着白花,桃树开着红花。在那桃红柳绿之间,出现了一幢又一幢崭新的瓦房,石灰糊面的白墙,高挑的屋檐,明亮的玻璃窗户,又几户的房子檐柱还是用红油漆刷的呢。瞧,院坝里还有盆景花卉、、、、这难道是幻境?物质上的富足给彝族人民的精神上、性格上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你看,几个胖娃娃对着我跑来了,牵着我们的手叫叔叔,可二十年前我来时,娃娃见着我们汉人就逃跑了啊!
突然,一个老人的声音从楼上传下来。“快上来,楼上从!”经县里的同志介绍,白发老人哈哈笑起来:“记得,记得,这就是那位记者,1964年他来。”我抬头仔细看了一下才认出来,他就是金古阿牛大爹,我忙走上去拦住大爹的双手说:“阿牛大爹爽,你老了,头发都白了,你老也住上新楼房了?”大爹爽朗地笑着说:“嘿嘿,全靠党中央政策哇。正当我穷得要死的时候,吉祥鸟飞来了,党的三中全会金太阳照到小凉山了。有了责任制这个宝,你瞧瞧,满山满箐的核桃、苹果、梨子树又活回来了,干河里也有水了。你去看看,全村是新瓦房,我们刀耕火种的日子过去了,现在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家家都在留山上种树,仅今年就已种下松树三百
干河寨呵,你就像一面镜子,映下了彝家山寨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历史。
干河水河,淙淙地流,就像一支秦不完曲子,和着小凉山人民与甘,笑与哭,流淌在我的梦里,流淌在我的血管中。
(90年1.8日花潮)
每当我在商店里看到用老寿星做商标的木瓜酒、木瓜蜜饯、木瓜干片等食品,我就想起了白木瓜等食品。我小时候读《西游记》,看到“唐王游地府,刘铨献白瓜”一节,总以为刘铨献给唐王的是白色的南瓜,长大后看了《药物志》,才知道白瓜是木瓜的一种,又称白木瓜,是一味驱风除湿、治疗关节炎的好药,前几年到丽江县的高寒山区鲁甸乡,我终于亲眼见到了白木瓜,在高山药材场大片的药材种植园,农民家也不筑土围墙,而是种白木瓜做围墙。冬末春初,鲜艳夺目的红木瓜花,泛散着醉人的磬香,散步在乡间或药园里,仿佛置身于图画中,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访问种植园的老药工和顺大爹,他给我讲了个白木瓜的故事。清朝末年,有个土司老爷患了风湿瘫痪症,卧床不起,于是带上了三匹骡子驮着丝绸和茶叶,叫家丁用担架抬着他到外地去求医。一天他们过了金沙江,翻越老君山,来到鲁甸药山盛产药材的拉美寨,突然飞沙走石,狂风大作,只好找农户住宿,那位农户老老景产,我家只一间空屋,里堆满了白木瓜,恐怕老爷住不成,但再也无法前行,他们只好住下,家丁把土司的行李铺在白木瓜上面,让土司老爷睡下。第二天土司老爷醒来,,感到浑身舒畅,腰杆也不痛了,下床后觉得腿脚轻便、竟能自己走动。乃大惊,忙问老者。老者说是白木瓜把土司老爷身上的风鬼驱走了。土司老爷高兴极了,就用带来的两驮丝绸和一驮茶叶调换了那堆白木瓜,不再出门求医了。回家后,他经常用白木瓜泡酒喝,用白木瓜炖猪蹄吃,一年后瘫痪病痊愈。从此,鲁甸白木瓜出了名。一百多年来,鲁甸人种白木瓜不断,木瓜寿酒、木瓜干等远销国内外。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鲁甸乡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人工种植药材,利用荒山坡地、房前屋后栽培白木瓜,很有经济效益。同时,他们利用木瓜枝杆矮小密札、尖利无比的特点,用它做药园的围墙、家庭院墙,使得人畜家禽不能穿越,实用而美观。高山药材场前几年,每年培育几百万株木瓜苗出售,为山里人担供了广栽木瓜的条件。据统计,现在鲁甸乡共栽培成活开始结果的白木瓜已有4万多棵,年产白木瓜10万公斤左右,每年卖5万多元。去年,全乡栽有木瓜的农户已达到2526户,少的户栽十几棵,多的上千棵。我访问过鲁甸乡鲁甸头村农民卢绍勇,他家从1985年以来,利用房前屋后的荒山坡地,栽培成活白木瓜2000多棵,鲁甸区供销社每年收购白木瓜加工成干片,运到县城。供医药公司、县饮料厂生产木瓜瓶酒销售省内外,食品公司也开始生产木瓜蜜饯等水果罐头出售,受到用户欢迎。
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内,有一条小巷杀猪巷。这巷里住着五十户纳西族社员,在旧社会,这里的妇女不少以屠宰为生,解放后,仍有很多人从事屠宰工作。
很早以前,我就听人讲过纳西妇女会杀牛宰羊,初时并不相信。后来我从昆明调到丽江工作,眼见为实,我相信了
那是一九七九年的夏天,我初到丽江就碰上纳西族人民最隆重的火把节,局里从乡下买来一头大黄牛做菜。全局有百十名堂堂男子汉,但谁都不敢当刽子手,最后只好由事务长去杀猪巷认人。我想,一定是请几个大汉来吧,谁知跟着事务长来的只是一个纳西妇女。她五十多岁,高大的身材,黑的起脚皮肤,浓眉大眼,身穿蓝布衣裤,外披七星羊皮,两条白布带在胸前扎成X字,手里拿着五寸来长的一把牛耳朵刀,走起路来咯噔咯噔地响。我想,这女人虽然长得强壮有力,但这不是杀猪,而是杀牛,还得有几个男人帮帮忙。于是就跑到附近职工家里借来几跟粗实的绳索,并打算喊几个汉子先把牛的四脚捆紧,让它睡翻在地上,再请那位阿纳嬷(西纳话:大嫂)来开刀。当我把绳子拿到院心里,她看见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对着我微笑,摆手示意说:不消不消!我心想:不消?你别逞能,杀不死,它乱蹦乱踩死人咋办?我只好采取预防措施,我转过身去拉住我的小女儿,叫她到屋里躲着,并驱那些围观的家属老女,可阿纳嬷又对着我笑笑说:可以看,不怕的!这时只见阿纳嬷卷卷衣袖,泰然自若地走到那头老黄牛跟前,用左手牵着牛鼻绳,右手把牛耳刀放到嘴巴里咬着,然后顺手在牛脖子下半截接近前膀子的地方捏了一把,只见那牛的尾巴一甩,睁大圆溜溜的眼睛把脖子朝前伸了一下,就在这一刹那间,她异常迅速地从嘴巴上拿下牛耳刀,对准牛耳附近大动脉的部位用力一扎,随即把刀抽了出来,左手则放开了牛鼻绳。我一看吓得往后就跑。可是跑几步,也不见什么动静,就回过头来望,只见那头牛象喝醉了酒,浑身打抖,慢慢地软瘫在地上,脖子上不断地冒出鲜红的血,四蹄动弹几下就死了。真不简单哪,我们堂堂大男子汉赶不上这们阿纳嬷,人家是女屠夫,当然比男人强啰。古代杨家将中的桂英,据说就是个纳西妇女!人群中议论纷纷。此时阿纳嬷早已把那张牛皮剥了下来,一头大黄牛从杀死到开剥出来,一个人只用了四十八分钟。
从那以后,我的心里就树立起了纳西妇女的高大形象,我也经常到杀猪巷走走,人们对我讲,纳西妇女劳动似猛虎,但对待丈夫最温情,重活、脏活都是妇女做。男人只是领娃娃、做饭。使我对纳西妇女更加满怀敬意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农业得到了大发展,养猪,养牛的多了。杀猪巷的女屠夫们的生意就越来兴旺了,最近我又去丽江,了解到纳西妇女屠宰队,已由一九七八年前的十八人增加到三十五人了,她们分为五个小组,每天清早六点出到头,深入到机关、厂矿、农村替人杀猪宰羊,有时要干到晚上八时才能回家,合起来一天要屠宰百十头猪,百十只羊,五六头牛,有些社员杀了猪上街卖也去请女屠夫刀。因为这些阿纳嬷手艺精良,顾客要三五斤一刀砍下去不多不少,有瘦有肥,顾客满意,买的人多。所以在丽江四方街上,每天都有十几家由女屠夫刀的牛肉档和猪肉档,生意十分兴隆。
晚晴乐古城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里,有近千名地,县直属机关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是怎样欢度晚年的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地、县老干部局和一些老干部。在这里我记下的只是“老有所乐”的几个片段。
古乐声声醉游人
今天,对游览丽江古城的客人来说,玉泉公园和玉龙花园是非去不可的地方。且不说品种繁多的高山花卉,也不说名闻中外的东巴文化展览,单就那翠竹深处长乐亭上,那些鹤发童颜的老人们演奏的纳西民间古乐,就十分令人神往。
纳西古乐,是公元17世纪初叶从中原地区经四川传入滇西北高原的,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既是明代中原音乐艺术的反映,又具有浓郁的纳西音乐风格吗,是两种音乐融合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近几年,在老年组织的推动下,先后有4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古乐队行列,从事演奏和研究,1988年7月,在离退休老干部倡导下,成立了纳西古乐会,同时吸收部分有兴趣的青年人参加。目前共有6个古乐队,5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做队员。每到节日他们就在玉泉公园和玉龙花园内义务演出,有时还在老年人俱乐部为外国人演出专场;一年多来已演出100多场,接待了来自美、英、法、德。日本。港台2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旅游代表团共4000多人次。演奏前还专门邀请懂英语的老教师,纳西古乐会副会长宣科先生向外国听众介绍古乐源流、乐曲、乐器等常识。1988年11月,美国亥俄华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购买了美国游客带回的纳西古乐录音带后,用黄金时间播放了3个星期,听众达数十万人次。1989年3月,美国全国广播电视网也播放了纳西古乐。去年,日本电影工作者,还专程来丽江拍摄了古乐队的演奏。
你听,那诗和画组成的美妙乐章《到春来》中,琵琶奏出了来自五凤楼的钟鼓声;萧以悠扬的音色把全曲带入了夜的宁静和温馨;“苏古独”,弹奏出流水的鸣唱音;深沉的大鼓,清越的铃声,动听的套锣,抒情的丝弦,把人们带到了遥远的过去,带进如诗如画的境界……
老年歌舞颂升平
丽江城外有一片荒沙狂野,过去无人驻足。近几年来,这里建起了居民新村,称为西安街。1000多幢新瓦房,排列整齐;300多名离退休干部居住在这条街上,他们的子女却在城里上班。这里离城较远,又是新村初建,缺电少水。老人们感到生活孤独、寂寞。于是在离休老干部李桥倡导下,组建起老年歌舞队,以活跃晚年生活,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干局、文化局的积极支持。100多名老队员,有的是“三八”干部,有的是“南下”干部,有的是“地下党”干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56岁;离退休专业演员就有22人。他们每周定期活动,风雨无阻,排练了20多首革命歌曲,还有京剧、滇剧、花灯、民歌。去年3月,为欢庆丽江传统节目“三朵节”老年歌舞队还登台演出。老人们个个红光满面、精神饱满,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一曲曲欢快热烈的纳西《阿里里》;激越奔放的藏族牧歌;活泼明快的白族大本曲;清亮柔美的孔雀凤尾乐;隽永别致的花灯歌舞,吸引了成万上千的人前来观看。春节期间,老年歌舞队进城演出,他们尾随在耍狮子、耍龙的队伍后面,边走边唱,歌唱社会主义好,歌唱祖国繁荣富强。他们的悠扬歌声为古城增添了色彩,树立了新风,弘扬了正气。
百花争艳鸟唱鸣
“际此新时代,载书载画堪娱乐;造成好风俗,一言一行尚文明”。这是群众写给丽江大研镇老年人体育协会的赞美诗。
近两年,每逢国庆和春节,是大研镇的1500多位离退休老人体协会员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文艺演出、耍龙灯狮子,还要举办老年书画花鸟展览,而这一切都是自己出人,自己捐钱;为活跃古城人民文化生活,老人们个个甘愿无私奉献。
去年为欢度国庆节,大研镇里的7条街道都举办了老年书画花鸟展。老人们邀约着走街串巷,深入一家一户收集书画,盆景花卉,并无私地把自己辛勤培育的花卉、绘制的字画、饲喂的雀鸟献出来做展品。这次共展出书画300多幅,各种花卉1600多盆,鸟类100多笼。老人们在6个展室里轮流值班看守。参观者达两万多人次。有人在留言薄上称赞这次展览:“每逢国庆全村乐,花展盈庭惹人看,浅淡深浓皆入神,鸟似知音贺客欢”。
展出的书画都是歌颂“四化”建设成就,改革、开放新风,健康向上,引人入胜的佳作。画展,以菊花最为突出,共有200多个品种,1000多盆。其中,刚从省外引进的“墨荷”“虎爪”等新品种最引人注目。各街道展出的鸟,都是老人们精心驯养的画眉、百灵、云雀、菜籽雀、鹦鹉、八哥、红嘴相思鸟等。前来观展的国内外游客,都流连忘返,在连续三天的展出中,游客络绎不绝,他们纷纷反映:离退休老干部无私的奉献,是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
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以她秀丽的山川景色,古朴的民族风情,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群,以及流传千古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闻名于世。而从唐宋以来,一直流传民间的一种古代音乐——纳西古乐,使中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丽江大研古乐会,从1988年7月开始,先后为国内外游客演奏数百场。几年来,仅大研古乐队就先后接待了来自亚、欧、拉、美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1万5千多人次,目前,丽江共有7支古乐队,都是民间组织。由于这种古乐的乐器构造独特,乐章是民间家庭世代单传,国家乐队无法取代,所以音乐仍然保留着数百年前的原始风格。
到目前为止,丽江纳西古乐,总共整理出80多首。笔者曾访问80多岁的和悠州老人,他是纳西乐的世代传人,他拿出一本颜色发黄的手抄古乐谱给我看里边的音乐是宋代曲谱,收集有“吉祥”、“清河”、“元始”、“山坡羊”、“步步娇”等28首曲子。老人介绍说,这本乐曲,统称“白沙细乐”,是古代家传遗物。由于它不是用现代典谱和五线谱记载,而是一种古老的线条符号,一般人看不懂,只有家庭传人才能用特殊乐器演奏,所以,目前丽江民间的6支纳西古乐队,多半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丽江白华等乡的古乐队在演奏时都是长袍马褂、缓步就坐,案前古炉烧香,香烟绕梁,美鬓的老年人显得温文尔雅,一派古代遗风。
荷兰的11位音乐家,组成音乐小组,专程到云南丽江,欣赏了纳西古乐的演奏并录音、摄像。澳大利亚游客维荣在留言薄上写着:“我相信,这是真正的中国传统的,未经污染的严肃音乐。我为他竟然能保存在如此遥远的边疆而感到惊讶!”近几年,台湾、港澳和香港的电影、电视工作者,也多次来到丽江拍摄了纳西古乐专题片。
1989年3月初,美国全国广播电视网转播了丽江纳西古乐演奏,他们来信通知丽江纳西古乐队:“你们的演奏获得了美国人,特别是美籍华人的赞美。”
丽江纳西族民间古乐,受到国际友人普遍称赞。去年,到李江文化名城旅游的15000多名外国游客,有近2000人先后欣赏纳西古乐专场演奏会42次。
丽江民间流传的纳西古乐,是公元十七世纪初,从祖国中原地区经巴蜀传入滇西北高原的,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既是明代中原音乐艺术的反映,又带有浓郁的纳西民间音乐风格,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现在,全县已有10多个纳西古乐队,每逢节日,他们就到街头、敬老院和公园里演奏。法国一个15人的旅游组去年到丽江,特地到白华村请农村鼓乐队演奏,去年荷兰有11位音乐工作者组成的旅游小组到中国,特地来到丽江欣赏了纳西古乐。他们称赞纳西古乐古老、精湛而又优美,能听到这样的音乐是极大的享受。
远在滇西北的丽江玉龙雪山下,近几年飞出了“金凤凰”。
这“金凤凰”就是丽江机床厂380多名纳西、傈僳、普米、白族、彝族、回族和汉族等民族职工,用精巧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在民族团结亲密环境中制造出来的,“金凤凰”的名字就叫金刚镗床。这“金凤凰”现在已飞到国内20多个省市,还飞到了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仅去年,就有60多台在智利、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落户。今年国外订货已达150台。厂子不大,年创汇却在百万美元。
人们说:“这是民族团结的结晶!”
是的,回顾六年前,有人吹冷风:“只能生产简单农机的厂生产高精度镗床,是白天做梦!”少数干部也担心工厂会因此倒闭。他们说,金刚镗床是昆明机床厂的老产品,省外还有十多家厂在生产,质量部过关,就会大亏本。但是,工人有雄心,技术人员有胆识,他们说:“只要人认真,哪怕铁棒也磨成针,不相信我们少数民族就造不出精密机床!”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从省外考察回来说“国内商品经济大飞跃,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修理业正从低谷迈向高潮,我厂生产的各类立式,卧式镗床又是汽车维修行业中不可少的重要设备,质量过硬肯定畅销。”在昆明机床厂协作下,试制第一天,他们就立志打响第一炮,设备差,就贷款购买;企业标准不高,就制定高标准;基础薄弱,就完善工艺文件、配置工艺装备、加强计算测试手段。职工素质低,就努力提高职工文化、业务、技术素质。从干部到工人,都发扬从难从严精神。不论试制还是批量生产,对产品都严格实行三级质量管理。又一次浇筑车间出炉检验记录不全,难以说清实效质量,尽管生产上急等铸件,试制小组也决不迁就,重新入炉。86年以来,铸件综合废品率从20%降到10%以下,机床主要零件合格率也不断提高。镗床质量提高,因而86年光荣获得轻工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明书。产品在广州交易会和国际博览会展出,外商很欢迎,订货多了,于是迈出了大批生产的步子。为了保证质量,职工们还广泛征求国内外用户意见,进一步改进镗床零件,如改进了进刀微调机构、限制行程速度的电器保险装置等,镗床更实用了。原设计的固定式操作按钮箱改成旋转式的,标尺位置根据用户要求稍改移位,增加了读数放大镜以及照明设备,等等,精益求精的结果,使四种镗床国内外销路,从85年20多台,增加到去年200台。现在,国外订货合同都签到1990年。一旦名声在外,连他们的新产品一问世就畅销了。
玉龙雪上下的各族职工,在制造名扬中外的精密机场中茁壮成长,这几年少数民族技术干部大量出现,先后保送到大学、中专等学校参加过机械制图、丝杆加工、计量检验等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大量农民工没活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