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生活京东和阿里差距有多大大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来讲讲我月入一万,去年啃老一年怎么攒下了十万的。
查看: 25725|回复: 213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212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2 &积分2937&在线时间8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212194&帖子&精华0&金币1310 &威望3 &注册时间&
我在别家楼主一个啃老帖子下留言说我去年啃老一年攒了十万,大家都质疑我,但是是真的,只能说去年的条件真的适合存钱,只说去年,只说去年,只有去年可以有这个条件。重要的说三遍。
& && & 去年和老公每月加起来有一万到一万二,女儿上一年级,培优还没有开始,反而比幼儿园花费更少,有了二胎,越发希望攒下更多的钱,因为身体,没有出去旅游,旅游费省了,怕外面不干净,外出吃饭的机会也减少了,自己只负责上班过早,中饭在单位吃,一餐五块,晚饭在家,柴米油盐都是老人出,我也不交生活费,单位有班车,没有交通费用支出,有人留言问我不买护肤品吗,不买衣服吗,我用雪花秀,基础护肤两瓶水乳也才才六百多,面膜用的比较便宜,一年两千够了,衣服,大肚子没心情买,在这种有利条件下,还存不下钱,就说不过去了。不过主要也要有个支持不乱花的老公,这里表扬一下。
& && & 在这里只说去年,正好条件好,适合存钱,以前还不是旅游,买买买,吃吃吃,孩子兴趣班,也没存下多少,在有利条件下,多存一点总是好事。
& && & 而且我觉得啃老并不是很光彩的事,能存一点的时候就应该存一点,像那个啃老十年,一万都没有攒下的,实在是说不过去吧。
& && &&&上个月老二出生了,要给老大报英语班了,花钱开始了。。。。大家都努力吧。。。& && && &有好多人留言说生活过得不爽,没有意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回复了,要带伢啊,是不是过的好,看自己心里怎么定义,我家三代相处和乐融融,和老公感情好,孩子健康听话,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我觉得我过的很好了。
& &&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本帖最后由 我爱绮绮 于
17:10 编辑
UID212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2 &积分2937&在线时间8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212194&帖子&精华0&金币1310 &威望3 &注册时间&
忘了说,老公和我一个单位的,不抽烟的,差不多花费一样。
UID2530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82 &积分12217&在线时间243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25309&帖子&精华0&金币7278 &威望13 &注册时间&
过得并不爽啊
UID19458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44 &积分5368&在线时间85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94581&帖子&精华0&金币3640 &威望2 &注册时间&
想知道老二男孩女孩啊?
UID13820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9 &积分4607&在线时间151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138202&帖子&精华0&金币1583 &威望0 &注册时间&
什么单位看病不要钱,我也想去
UID69665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0 &积分19237&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696656&帖子&精华0&金币19212 &威望5 &注册时间&
不错!一个单位更好。
UID2416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18 &积分14556&在线时间255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24165&帖子&精华0&金币9343 &威望21 &注册时间&
主要单位好
UID67201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2 &积分7624&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5&最后登录&
UID672011&帖子&精华0&金币7624 &威望0 &注册时间&
单位好啊 好羡慕
UID6422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82 &积分5687&在线时间3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64224&帖子&精华0&金币4998 &威望7 &注册时间&
还是ZF福利好。
UID19874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3 &积分6921&在线时间163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5&最后登录&
UID198747&帖子&精华0&金币3647 &威望0 &注册时间&
正常,有几个月我坚持自己做饭,我老公说钱包里一千多装了好久了用不完。听他一算账倒是真的。早上中午混食堂,晚上混家里,三餐都不要钱。基本上就一个交通费(直达公交),电话费,应酬也很少,衣服什么我之前都给他买好了,物业费什么都是提前交了一年。那段时间他就一直感慨,还是在家里开火省钱啊!而且还比外面好吃。
UID76704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8 &积分4688&在线时间183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767049&帖子&精华0&金币1024 &威望0 &注册时间&
其实你爹妈愿意,愿意给你啃为什么不啃
自古水往低处流,爹妈的财产终究是子女的,他们贴你,换得儿女的日子过的好一点,他们也有所慰藉。
金钱的润滑,还能活络彼此的感情,一家人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之
UID18706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2 &积分4294&在线时间7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187069&帖子&精华0&金币2882 &威望0 &注册时间&
:lion_face::lion_face::lion_face:
UID34975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63 &积分7154&在线时间57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5&最后登录&
UID349758&帖子&精华0&金币5997 &威望1 &注册时间&
你这那叫生活,我过你这样被憋死
UID212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2 &积分2937&在线时间8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212194&帖子&精华0&金币1310 &威望3 &注册时间&
yinyin520 发表于
想知道老二男孩女孩啊?
UID212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2 &积分2937&在线时间8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212194&帖子&精华0&金币1310 &威望3 &注册时间&
老腊肉 发表于
其实你爹妈愿意,愿意给你啃为什么不啃
自古水往低处流,爹妈的财产终究是子女的,他们贴你,换得儿女的日子过的好一点,他们也有所慰藉。
金钱的润滑,还能活络彼此的感情,一家人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之
嗯,一家人其乐融融确实重要,要我感叹的那个帖子里啃老上班十年,一万块都没有存下,然后爸爸病了,没有老啃,生活一下子翻天覆地,所以人不能只看眼前。不能认为啃老是理所当然的,80后的负担还是挺重的。
UID75553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312&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755536&帖子&精华0&金币312 &威望0 &注册时间&
没有人情打算真好。。。
UID14179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589&在线时间1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141796&帖子&精华0&金币561 &威望0 &注册时间&
单位好,管吃管看病,一个月五六千的工作难找啊
UID1445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30 &积分3097&在线时间19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
UID144525&帖子&精华0&金币2703 &威望0 &注册时间&
跟LZ差不多,啃老蹭饭蹭住,上个月才生二胎,夫妻俩年收入能存个六七成吧,主要两个孩子的奶粉啊、纸尿裤啊、玩具啊、保险啊,再加上产检住院的钱,七七八八还是花了好几万
UID57341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9 &积分778&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573417&帖子&精华0&金币776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29417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4 &积分3195&在线时间98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
UID294170&帖子&精华0&金币1168 &威望13 &注册时间&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摘要:按照最新税制设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是重点调节的人群。我们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月收入一万的人,还能算高收入人群吗?
首先,月收入一万的基本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上深广。而再参考一下这些地方的房价,月收入一万的人多么渺小!OK,那我们就先不谈房价,只谈日常开支。首先,工资一万,拿到手是多少?10000元工资,个人需缴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外加3元,失业保险0.2%,合计22.2%,外加3元,即2223元。再扣除缴纳个税322.70元,剩下7454.30元。
下面我们算一笔账:对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群来说,他们的开支包括但不限于:住房(不要住得太潇洒,2500左右)、交通(这里指的是公共交通,约200)、饮食零食(盒饭,这水平,在一线城市已经接近营养不良,约1810)、日常品费用(已经蛮细毛哒约100)、服装鞋子(不做发型,不做汗蒸,不准洗脚,约300)、手机费用(异地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哟,约150)、交友费用(看个电影、吃个烧烤、吃顿大餐、泡次酒吧、唱次KTV,约600)、特殊日期(结婚、生崽、住屋、生日…等事件,约200)、给父母(尽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能丢,约600)、看病(希望亲健健康康萌萌哒,约50)、旅游(双休还是宅在家里算了,约100),总计各项常规费用约6203元,仅剩1000元左右!
因此,月收入一万的人恰恰是中国最痛苦的阶层!因为他们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月收入一万以下的人,或许早就不会想着买房这件事了,而月收入一万的人却总是在期盼点什么……但是残酷的现实证明,这只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每个月理论上可以剩余的1000元,一定要作为风险意外支出费用,千万别随便用,万一这个月需要买点什么特殊的东西呢。每天下班就最好乖乖回家,味千拉面和KFC都是奢侈,盖浇饭和兰州拉面是外出主打食品,否则,你将发现这10000块在深圳,花出去简直太容易了,平均一天100元,还没注意,吃饭点菜的时候一冲动,没了!还没到月底呢,一看卡上,余额不小心变成个位数了!
还有一个很关键问题是,月收入一万的人,是社会上最重要的消费阶层。因为收入一万以下的没有消费能力,而收入一万以上的人总体数量偏少,所以那些月收入一万的人才真正的消费动力,他们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如果拿他们开刀,那么整个社会的消费将进一步疲软!还有一个问题:工资一万,企业需要支出多少?
10000元税前工资,企业需缴纳的社保如下: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10%,失业保险1%,工伤保险0.3%和生育保险0.8%,住房公积金12%,合计44.1%。由此可知,企业缴纳的社保金额约为4410元。也就是说:1万元税前工资,你拿到了7454元,企业实际支出了14410元。这其中你个人支付了2223元,而企业多缴纳了4410元,两项合计6633元。
也就是说,每一个收入一万的人,要从你身上抽掉6633元。而实际上,现在的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好,真正能做到让员工待遇平均达到一万的并不多(那种靠融资去烧钱的企业除外),很多企业已经是用“生命”在给员工发工资!他们一直在坚持,期待能有一天迎来希望。
据新浪的一篇新闻报道,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我们的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我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收入的人?中国的工薪阶层,早已沦为最穷的这一批人。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往往背井离乡,离家在外,或许成了一个部门领导,但是依然过着勤俭的生活。水木然认为:真正的高收入的人,根本不是工薪阶层,因为工薪阶层都是依靠劳动性收入,而是那些依靠资本性收入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收入人群!中国的高收入的人群的收入来源包括:炒楼买房、资本运作、投资性回报等等。
实际上,中国这一波资本创富的热潮从2012年就开始酝酿了。当年我们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虽然政策面向所有人,但显然是高净值人群更有条件获得这项政策红利。特别是2015年,从新三板到注册制等多层次金融体制改革,从“互联网+”到工业4.0,新的融资概念不断推陈出新。过量投放的货币马上就会变身热钱涌入值得投资的行业:房地产市场已成资金避险池自不必说。各种创投项目融资的对象要比以往更多,资本市场正像流水线一样不断的批量生产富豪!
瑞银报告指出,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几乎每个星期就有一名新的亿万富豪诞生。招行报告也指出,2014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超过100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了33万人,而相较2010年已经翻番。高净值人群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32万亿元。
中国人的创富最初是从贸易领域开始,之后是制造业、IT、房地产。而当下热钱涌入资本市场而产生的这波创富潮,不过是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如期来临的新阶段。
在资本创富时代,经济食物链顶端的不再是企业家,而是金融家。金融资本并不直接运作企业,而是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掌控企业。孙正义从未经营过阿里巴巴,他只是投资马云就成为日本首富。姚振华和王石的对决,更像是金融家和企业家这两个不同时代资本家的不对称博弈。而前者迅速登上胡润富豪榜,也因此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地产创富时代即将结束,未来的财富创造将来自资本市场……
资本创富时代注定属于少数人,不但中产阶级在这场资本盛宴中缺席,底层的被剥夺感也日益严重。可以想见,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一无所获的人们会感到越来越边缘化。而那些月收入一万的人,根本不值得一提。中国需要做的有三件事:一是全面大幅的减税改革,刺激私营企业恢复活力;二是要出台对资本性收入人群的税收制度,从而控制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来源:恶魔奶爸Sam(ID:lxg-milk)
作者:恶魔奶爸Sam
在新机遇面前,人的选择显然已经大过努力,未来影响职业的收入的根本因素不再是个人努力程度、劳动时间,主要还是看科技的发展方向、国家政策倾斜力度。如何才能让自己在智能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也能持续创造财富和产生价值,选行业,要选择代表时代发展的科技领域,而选职位,要注意选增量,让自己不可替代。
网上有很多那种为什么别人月薪十万,你月薪一万都没有的帖子。
每次都写一堆很有意思的结论总结,比如什么要专注,要高效,要知行合一,要事事兼备。
这种文章的作者和读者,我认为是共同患有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个人称之为“职场妄想狂症”,或者说,“习惯性白日梦不可救药者”。
这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热爱强行联系,把一些不相干的因素强行联系到一起,然后狂妄自大到认为,只要做到了这几点,那么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目标。
但就社会还有个人命运这么复杂的事情来说,不可能有什么强因果联系,顶多是从大方向上,稍微分析下为什么一些职业收入低,一些职业收入高罢了。
影响这些职位的根本性因素,完全不是个人表现,主要还是看科技,国家政策,以及历史发展。
职位的可替代性
一般来说,职位可替代性越高,工资就越低。
这一点在体力劳动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环卫工人,清洁工,血汗工厂工人,办公室文员等等,都非常低薪。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初级职位和工作,可替代性都很高,所以对职位最重要的评估标准,是要看这个职位在未来,是否有可能变得不可替代。
很多人的职场误区也由此而来,大家都觉得文科无用,商科无用,只有工科才有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为文科或者商科学生,毕业后一般做运营,市场,销售等工作,这类工作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和经验富集。
一个5年经验的销售或者市场经理,处理日常事务,肯定要比新人销售,要容易得多,他所具备的价值,对公司来说,无比宝贵。
比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收货部经理老金,一般人都觉得这个工作没啥技术含量。
的确如此,但换你来,你就是做不了,因为经销商和采购商跟你不熟,不信任你,你工作没法开展,必须老金上。
反过来,很多工科生,毕业后是做service engineer,主要就是做维修和销售支持,工作第一年做的事情,和工作十年后做的事情没什么两样。
自己的经验和人脉,对于自己的工作,完全不会有任何帮助,这种职位,才是真正知名的。
所以当你只能找到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时,不要看这个工作的存量,也就是不要看它起薪多少,而是一定要看这个工作的增量,在未来,它是否具备不可替代性。
是否符合当代科技的发展方向
注意,这里说的科技发展方向,而不是科技含量。
事实上,并不是科技含量越高,收入就越高的,举个最简单例子:
航天航空技术知道吧,代表了最高技术含量,人类的未来星辰大海,工资高吗?
生物科技牛逼吧,克隆复制培育,解开伟大的生命起源,技术含量杠杠的,这个专业的学生,找得到对口工作吗?
医生厉害吧,学医苦吧,知识文化丰富吧,技术含量高吧,三年之后来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毕业十年了老大,高中同学都买房买车了,我们还委培哪?
很多年以前,就有了搞导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说法。
可见技术含量,技术门槛,跟待遇压根儿就没关系,跟人类的科技发展方向有关。
第一次科技革命,科技发展方向是工业,实业为主,那时候开企业,做工厂,就可能发大财,而且一个印刷工厂学徒,都有可能成为美国国父。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电力革命,电气工程火了,所以一个报童,可能创立艾默生,一个贫寒农民子弟,可能创立西门子。
到了现在正在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书上全说错了,说是原子革命,生物革命。
于是去学能源学核电学生物学化学学医学的都傻眼了。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当代的科技发展方向就一个,信息技术,也就是所谓的IT
宝洁公司,作为轻工业日化用品的行业恐龙,可以说是一流好公司了吧。
但是你进去起码要奋斗八年,至少要当上了华东地区总监,才有可能年入百万。
而当年进入华为搞通信的小销售,做的好可能第二年第三年,就能拿到百万年收入了。
因为新兴行业的存量和增量,都不是旧行业能比的。
我印象特别清楚的一件事,读初一时候,报纸就开始鼓吹互联网泡沫,同时不断大吹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从03年吹到我大学,每一年都这么吹。
现在快十五年了,还是每年都这么吹。
与此同时,程序员的起薪从当年的两千,涨到现在的90后能拿50万起薪。
而生物专业的同学。。。
更重要的是,IT行业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非常狭窄,只在固定IT领域行事。
错了,完全错了,但凡任何一种新科技出现,它最后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一次科技革命,搞出重工业轻工业日用品,如今我们根本离不开这些产品;
第二次科技革命,全世界用上了电,电气工程也大行其道,传统的工厂用蒸汽机,现在立刻弃之不用,用发电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IT产业,人工智能,现在看看,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就连大工厂重工业,都开始搞智能工厂。
这些所有事情的背后,都离不开屏幕背后程序员哥哥们寒光闪闪的眼镜和微笑。
这几年,哪怕是传统快消领域,比如宝洁和箭牌,销售额都大受打击,甚至年年下滑。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冲击,以及各大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改变,对这些传统行业的冲击几乎是致命的。
至今还不能理解这条基本常识,甚至还高唱互联网泡沫的人,前途只有一个字:死。
总结,选行业,要选择代表时代发展的科技领域,而选职位,要注意选增量,让自己不可替代.
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根本区别,这和你的工作习惯,吃苦耐劳没关系
如何看增量,你去问问汇报线,问问这个职位顶头老大给自己的职位规划和前途,就全都明白了。
当然这点对新行业高科技未必有参考性,比如程序员,很多人都认为增量不行,吃青春饭,没有前途,因为你看不到45岁的程序员。
后来才发现,写代码在大陆兴起也就才10几年十年,你当然看不到40多岁的程序员了。
所以更多具体的增量判断,还请结合职位,行业,和科技,谨慎判断。
这个,才是真正的,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根本区别。
这和你的工作习惯,吃苦耐劳没关系。
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最吃苦耐劳,做事效率最高最讲究团队合作,我对工人们抱有最大的敬意和尊重,但他们的工作,不论是科技发展,还是增量,都不怎么高。
所以,你用鸡汤逻辑去判断职场,得到的结论必然是彻底错误的。
希望我说得足够清楚了。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作者:恶魔奶爸Sam
ID:lxg-milk
网上有很多那种为什么别人月薪十万,你月薪一万都没有的帖子,每次都写一堆很有意思的结论总结,比如什么要专注,要高效,要知行合一,要事事兼备。
这种文章的作者和读者,我认为是共同患有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个人称之为“职场妄想狂症”,或者说,“习惯性白日梦不可救药者”。
这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热爱强行联系,把一些不相干的因素强行联系到一起,然后狂妄自大到认为,只要做到了这几点,那么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目标。
但就社会还有个人命运这么复杂的事情来说,不可能有什么强因果联系,顶多是从大方向上,稍微分析下为什么一些职业收入低,一些职业收入高罢了。
影响这些职位的根本性因素,完全不是个人表现,主要还是看科技,国家政策,以及历史发展。
1、职位的可替代性
一般来说,职位可替代性越高,工资就越低。
这一点在体力劳动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环卫工人,清洁工,血汗工厂工人,办公室文员等等,都非常低薪。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初级职位和工作,可替代性都很高,所以对职位最重要的评估标准,是要看这个职位在未来,是否有可能变得不可替代。
很多人的职场误区也由此而来,大家都觉得文科无用,商科无用,只有工科才有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为文科或者商科学生,毕业后一般做运营,市场,销售等工作,这类工作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和经验富集,一个5年经验的销售或者市场经理,处理日常事务,肯定要比新人销售,要容易得多,他所具备的价值,对公司来说,无比宝贵。
比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收货部经理老金,一般人都觉得这个工作没啥技术含量,的确如此,但换你来,你就是做不了,因为经销商和采购商跟你不熟,不信任你,你工作没法开展,必须老金上。
反过来,很多工科生,毕业后是做service engineer,主要就是做维修和销售支持,工作第一年做的事情,和工作十年后做的事情没什么两样,自己的经验和人脉,对于自己的工作,完全不会有任何帮助,这种职位,才是真正知名的。
所以当你只能找到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时,不要看这个工作的存量,也就是不要看它起薪多少,而是一定要看这个工作的增量,在未来,它是否具备不可替代性。
2、是否符合当代科技的发展方向
注意,这里说的科技发展方向,而不是科技含量。
事实上,并不是科技含量越高,收入就越高的,举个最简单例子:
航天航空技术知道吧,代表了最高技术含量,人类的未来星辰大海——工资高吗?
生物科技牛逼吧,克隆复制培育,解开伟大的生命起源,技术含量杠杠的——这个专业的学生,找得到对口工作吗?
医生厉害吧,学医苦吧,知识文化丰富吧,技术含量高吧,三年之后来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毕业十年了老大,高中同学都买房买车了,我们还委培哪?!
很多年以前,就有了搞导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说法。
可见技术含量,技术门槛,跟待遇压根儿就没关系。
跟人类的科技发展方向有关。
第一次科技革命,科技发展方向是工业,实业为主,那时候开企业,做工厂,就可能发大财,而且一个印刷工厂学徒,都有可能成为美国国父。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电力革命,电气工程火了,所以一个报童,可能创立艾默生,一个贫寒农民子弟,可能创立西门子。
到了现在正在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书上全说错了,说是原子革命,生物革命。
于是去学能源学核电学生物学化学学医学的都傻眼了。
当代的科技发展方向就一个,信息技术,也就是所谓的IT
宝洁公司,作为轻工业日化用品的行业恐龙,可以说是一流好公司了吧,但是你进去起码要奋斗八年,至少要当上了华东地区总监,才有可能年入百万。
而当年进入华为搞通信的小销售,做的好可能第二年第三年,就能拿到百万年收入了。
因为新兴行业的存量和增量,都不是旧行业能比的。
我印象特别清楚的一件事,读初一时候,报纸就开始鼓吹互联网泡沫,同时不断大吹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从03年吹到我大学,每一年都这么吹。
现在快十五年了,还是每年都这么吹。
与此同时,程序员的起薪从当年的两千,涨到现在的90后能拿50万起薪。
而生物专业的同学。。。
更重要的是,IT行业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非常狭窄,只在固定IT领域行事。
错了,完全错了!
但凡任何一种新科技出现,它最后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一次科技革命,搞出重工业轻工业日用品,如今我们根本离不开这些产品,
第二次科技革命,全世界用上了电,电气工程也大行其道,传统的工厂用蒸汽机,现在立刻弃之不用,用发电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IT产业,人工智能,现在看看,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就连大工厂重工业,都开始搞智能工厂。
这些所有事情的背后,都离不开屏幕背后程序员哥哥们寒光闪闪的眼镜和微笑。
这几年,哪怕是传统快消领域,比如宝洁和箭牌,销售额都大受打击,甚至年年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冲击,以及各大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改变,对这些传统行业的冲击几乎是致命的。
IT产业,就是在不断的改变并蚕食着传统行业,甚至杀死传统行业。
至今还不能理解这条基本常识,甚至还高唱互联网泡沫的人,前途只有一个字:死。
总结,选行业,要选择代表时代发展的科技领域,而选职位,要注意选增量,让自己不可替代——如何看增量,你去问问汇报线,问问这个职位顶头老大给自己的职位规划和前途,就全都明白了。
当然这点对新行业高科技未必有参考性,比如程序员,很多人都认为增量不行,吃青春饭,没有前途,因为你看不到45岁的程序员。后来才发现,写代码在大陆兴起也就才10几年十年,你当然看不到40多岁的程序员了。
所以更多具体的增量判断,还请结合职位,行业,和科技,谨慎判断。
这个,才是真正的,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根本区别。这和你的工作习惯,吃苦耐劳没关系。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最吃苦耐劳,做事效率最高最讲究团队合作,我对工人们抱有最大的敬意和尊重,但他们的工作,不论是科技发展,还是增量,都不怎么高。所以你用鸡汤逻辑去判断职场,得到的结论必然是彻底错误的。
希望我说得足够清楚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贫富差距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