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海淘彪马鞋码问题出问题,国内经销商如何处理

中国如何避免成为国际“废品收购站”?
作者: 俞飞来源: 网易新闻 09:20:20
跨境购物在中国的火热可以说是“红透半边天”。第二届全球跨境贸易报告显示,2015年35%的中国网络消费者以海淘方式购买商品,去年这一比例为26%。尼尔森市场调研公司透露,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场。“2018年中国海淘规模将冲破1万亿元。”中国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我国海外代购交易额为50亿元;去年增长到76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大关。海淘也好,代购也罢,我国跨境购物前景喜人。只是发展如此迅速,消费者与商家产生争议在所难免。诸如假货、退换货难、定价欺诈等棘手问题一一浮上台面。消费者保护难题,如何解决?怎样处理?成为跨境购物发展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全方位保障消费者权益海淘代购维权难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竞相加入海淘代购一族行列。所谓海淘,简单来说就是个人通过网站购买海外商品。至于代购,通常是消费者、代购者和出卖人三者参与并完成的跨境交易模式。海淘代购走红,衍生消费者保护难题。原因不外乎:跨境购物属于新兴事物,国内与此相关的法律仅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几部法律,对消费者权益保障又多语焉不详,在法律框架上还有诸多空白需要填补;退换货时间冗长、运费关税高昂;语言不同,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投诉无门;再加上各国法律差异大,海外诉讼更是缓不济急,难如登天。考虑到高昂的运费和关税,即使是收到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少中国消费者也曾经尝试和商家沟通、咨询,最终还是多选择不退货。海外网站购物,优势是价格相对便宜,产品质量好。但“海淘达人”林小凡坦言,消费者也不是每次都能“赚到”。“商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不是像亚马逊、梅西百货这样的直营电商,而是第三方网站,也经常买到假货或者瑕疵品。而且很多商品在国内都不能享受保修。”某外国婴儿奶粉中国市场部负责人透露,的确存在海外购物网站出售质量不过关产品的问题。“拿我们的产品来说,国外一些不正规网站,从小经销商那里拿到一些劣质产品进行出售,影响了我们的口碑。我们只能加强渠道管理。”代购遇上假货的几率同样不小。韩联社消息,9月韩国警方成功捣毁一非法制售“马油面霜”团伙。消息称,部分涉案产品已流向中国,其余产品则在明洞等主要景点向中国人兜售。截至案发,该团伙已生产马油面霜29万盒(市价8千余万元人民币)。匪夷所思的是,甚至还有赴韩“人肉背货”的不少代购人,干脆从国内买山寨的马油背到韩国,再直邮回国内消费者手里。查看代购网站页面,代购商往往将不公平的格式条款置于合同尾部,或是以小字呈现,或语言存在歧义、难以理解。合同中大量充斥着经营者不合理分配交易风险、单方面缩短甚至剥夺法定的瑕疵担保期限、减轻或者免除自身责任,限制或剥夺相对人权利或加重相对人责任等,例如“本店售出,概不退换”“本产品质量保证,不接受中、差评”等内容。这种格式条款直接导致双方地位不对等,消费者被迫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海淘代购纠纷,中国消费者之所以维权不易,一是电子证据容易被篡改,消费者难以掌握直接证据,调查取证困难;二是侵权责任难定,海淘代购商品来自境外,计量质量等标准无法进行统一;三是商家使用网络平台账号,难以确定真实身份;四是法院管辖不明,境外购物涉及多国,管辖权认定复杂。海淘代购的卖家在国外,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受限于语言、路途、法律体系,投诉无门。促进跨境购物健康有序发展,关键是要破解海外诉讼难、国际合作不足和追究责任不易这三大关键问题。解决海外诉讼难,在线问题需要在线化解决。以海淘为例,从讨价还价、交易方式、产品保险、退货、退款等,都发生在互联网上,一味坚持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处理纠纷,必然面临地域、语言、交通和法律方面的困扰,出现“100元的海淘消费,花费10000元的维权成本”的局面。根据海淘的自身特点和网络的客观优势,完全可以扬长避短,采取在线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视频协商,克服时间、空间、交通障碍;通过中间人调处,避开漫长诉讼程序,及时解决海淘纠纷,维护消费者权益。目前国内已有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实施,主要解决域名与商标权之间的纠纷,无法满足海量小额的海淘纠纷的实际需要。加快推进我国海淘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不妨将其作为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的组成部分,使海淘消费与权利保障同步运行;规范基本规则与流程,确保其规范透明;加强行业监管,避免暗箱作业;完善执行途径,保障裁定执行。破解国际合作难题,国内问题需要国际化解决。海淘代购本身属于“私人意思自治”范畴,政府不必主动干预。但是考虑到国人海外维权难度极大,中消协进行跨国维权的普法宣传,对受侵害消费者进行统计、集合,提供部分经费,推荐律师、鉴定机构等,这些行为是完全可以的。中国政府在法律上予以支持保护,同样也是顺理成章。就国际法而言,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关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公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阐述了保护消费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准则,堪称跨国消费者保护的“倚天刀和屠龙剑”。我国立法机关批准加入前述两个国际公约后,海淘代购族根据《公约》规定,可以直接使用中国法律规定来处理纠纷。这样,我国消费者可以得到国内外的双重保护。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的惩罚性赔偿力度,远远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侵害中国消费者权益的赔偿标准过低,导致外商肆无忌惮地将假冒伪劣产品销往中国,甚至将我国视为“废品收购站”。有鉴于此,大幅提高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赔偿标准,时机已经成熟。参照《公约》要求,国内立法应及时修订,进一步提高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赔偿标准。处理跨境购物的产品质量问题,绝不能只靠一国“单打独斗”。国际合作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我国政府应加强与相关组织(国际消费者联盟、罗马统一私法协会、世界卫生组织药典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法律规范、信息交流和技术援助方面展开合作。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网上争议解决程序规则草案》,已进入细节性谈判阶段,中国正积极参与。针对追责不易这一老大难问题,考虑到代购多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宣传交易,可以将其纳入到类似于展销会的规制,社交平台承担民事赔偿的连带责任。社交平台应当要求代购人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质保书);代购者必须实名认证,提供保证金。社交平台提供者明知或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全世界的零售商和代购者都试图在中国人爆发的巨大消费能力中淘金,随着跨境购物越来越兴旺,法制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商业繁荣。
48小时不间断直播 全网最全最及时资讯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跨境电商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
google推广工商总局削权总经销商,引发“海淘”进口车正规化猜想_网易新闻
工商总局削权总经销商,引发“海淘”进口车正规化猜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平行进口车指的是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买下,并引进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这种形式进口汽车的特点是,便宜,但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东方IC图        外资豪车品牌在华频遭反垄断之际,“海淘”进口汽车的生意有望搞大。        澎湃新闻()了解到,《在上海自贸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已经上报至商务部,目前尚未批复。不过,这并不影响该项业务小规模展开。在没有明确禁令的情况下,这买卖不少贸易商已经干了十几年。        平行进口汽车正是海淘进口汽车的“学名”。简单理解,平行进口车指的是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买下,并引进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这种形式进口汽车的特点是,便宜,但售后服务不够完善。【价格】“普遍比4S店售价要便宜15%-20%,越贵的车差价越大”        在上海自贸区筹划上述试点之前,大量的保税区已经开展相关业务多年。        一名上海资深进口汽车贸易商告诉澎湃新闻,平行进口汽车最大的特点是价格比国内市场更低,这在豪华汽车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当然,你要有办法通过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审核,让这些“美规车”甚至“中东车”进入中国市场。        “我是两年前从上海的一家贸易公司购买的宝马x5,当时4S店价格超过100万元,我的车75万元,足足便宜了25万元。”一名车主告诉媒体,买“海淘车”就是冲着价格优势去的。从发票单据来看,他的车在美国售价近40万元人民币,加上28万元的关税和两三万的杂费,贸易公司赚了5万元。        汽车贸易商的说法与陈姓车主相当。        上海某汽车交易市场招商经理说,平行进口汽车和4S店的售价差别,要看车型,通常车价越高,差价越大。通常会控制在15%-20%。一些价位本来就比较低的进口车,可能差价在10%,甚至不到10%。【三包】“交给保险公司处理,维修价格看齐市场价”        差价是很明显,但问题来了——平行进口汽车是不享受“三包”(包修、包换、包退)政策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从正规途径购买的平行进口车,在两三年内出了问题,就一定要进4S店内挨宰。        前述资深进口汽车贸易商告诉澎湃新闻,目前贸易商从海外渠道买入汽车进口到国内,一般“三包”会交给保险公司做,就是说,在保质期内出了问题,保险公司会出钱。维修这块,有的交给下游的经销商解决,有的品牌商也愿意参与。而且,这种愿意接单的经销商中,不乏正规的4S店。        这名贸易商在上海干这行已有十余年。他进口的汽车品牌主要包括奔驰、宝马等,每年有100多辆的进口量。        至于这种维修保养的实际服务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平行进口车贸易商授权的维修点的布局密度,“维修的价格是跟市场价差不多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还提醒,有些“美规车”、“中东车”有一些针对当地市场的专门设计,在中国使用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加的油不同,对汽车也可能造成影响。【政策面】从小3C到3C        这种规格不同与常规渠道的进口车,在经过海关、检验检疫关卡时,就会碰到问题。        一名检验检疫人士直言,平行进口汽车在检验检疫这边,3C认证是个大问题。(3C认证是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全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即CCC。)        这名人士介绍,即便在上海自贸区,3C认证也是个绕不过的坎。该人士认为,即便一线可以免于验证,二线也要实施验证,已经获得3C认证的,对轻微不符合项,要实施区内整改。比如,灯的颜色、仪表盘的英文说明等。        这较早前的政策已有所松动。一名资深业内人士说,早前不符合中国标准的货物,是不会让你整改的,因为根本不允许进关。彼时,平行进口车贸易商较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在汽车进入中国之前,加贴小3C标志,做好整改。        这么做的成本很高,所以进口的数量做不大。        一名资深行业人士说,平行进口车的量远没有经销商渠道那么大。目前看,一般平行进口车的量不超过汽车总进口量的2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去年可能平行进口的汽车在10万辆左右,占总进口量的10%不到。【变化】工商总局削权总经销商        今年,事情可能起变化。        8月1日,工商总局率先宣布,自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        虽然工商总局强调,这是一项简政放权之举,但不少经销商认为,上述政策的出炉,意味着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的总代理制,效力将逐步被削弱。        工商总局公布的文件中提出,停止实施备案工作后,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按照工商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根据工商总局公布的备案名单文件,已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
品牌汽车销售”的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可以申请变更登记为“汽车销售”。        有观点认为,《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授予了进口车企建立销售渠道的权利,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总经销商,具有提供车辆、建立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等多项职能,因此他们就具有从车辆报关、销售价格,到确定经销商利润空间、经销商网络建设,再到品牌宣传等进口车的整个链条的“主宰权”。        工商总局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依法强化对汽车经营行为的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工商总局的政策可能为目前的局面打开一道口子。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三部委发布,而新的政策仅由工商总局一家提出。新近针对多家外资车企的反垄断,同样由工商总局发动。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工商总局的新规,暂时还很难打破《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执行以来建立的市场格局,但总经销商被削权是大势所趋。        上海自贸区的试点方案,同样有待时间检验。毕竟,目前各大汽车厂商具备的经销商、4S店网络等条件,是平行进口车贸易商难以企及的。
(原标题:工商总局削权总经销商,引发“海淘”进口车正规化猜想)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海外代购之发展历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海外代购之发展历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海淘问题产品如何维权?
07:40:17 &第一财经 & &
本意为回归税收公平的跨境电商新政,却演进成为与税收本身关系不大的关键命题。如果进口B2C(企业对消费者)跨境电商销售商品将彻底“阳光化”,经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那大部分尚未在国内申请或注册的化妆品、食品、保健品,都不能进入保税区。背后的逻辑是,从食药监、质检总局、各地方进出口检验检疫相关等把关部门角度而言,若这些商品不以传统严格方式监管,未来如果出了重大问题,谁该承担责任?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海淘奶粉乱象多&如何才能把安全奶粉带回家?
来源:&&&&日16:07
  导语:
  当今,海外代购洋奶粉是大多数“中国妈妈”购买奶粉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海淘奶粉“高大上”的外衣下,究竟裹着多少疑点?能不能保真?安不安全?
  价格成谜:同一奶粉价格差十倍
  令人咂舌的价差,无法不让人陡生疑虑。
  以受到热捧的洋奶粉品牌“爱他美”为例,记者点开某著名购物网站,输入“澳洲代购爱他美金装4段奶粉”,该奶粉900克价格最低只要108元,最高298元。
  价格最低的网店已是“三皇冠”的“5年老店”,承诺“100%海外直邮”,还有保险公司承保。虽没有任何票据可以“验明正身”,但客服还是表示“保证正品”。108元“超低价”合理吗?记者咨询了在澳大利亚定居近十年、兼职做奶粉代购的朱先生。他说,这款奶粉在澳洲售价是19.99澳元,折合人民币成本价格已接近100元。
  真假成谜:不可盲信“海外代购”
  超低价、大批量的洋奶粉海外代购,究竟可不可信?
  乳品行业业内人士、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一些网络批发平台上没有授权证书的经销商拿到的货“不一定是品牌生产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他介绍,一些假冒产品是国内生产国内发货,也有海外小工厂或者代工厂生产假货,有的使用伪劣原料,有的使用快过期的产品换包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际上,关于洋奶粉行业标准,也有值得警惕的一面,例如,在欧洲标准中蛋白质指标远低于中国国标;由于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的差异,日本婴幼儿奶粉的国标中对碘和锌没有做出具体要求,而我国国标中对这两个微量元素都有严格的规定。
  乱象1 低价奶粉
  卖家称可长期大批量供应    
  在阿里巴巴等批发平台上,不少注册显示为进出口公司的经销商以120元/罐的价格,大批量长期供应牛栏、爱他美等知名奶粉。
  7月28日,记者联系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吕某称,可以120~125元/罐(800g包装)的价格,长期供应牛栏等知名品牌,“需求量大的话,一个月起码能供应3000罐。”吕某说,这些奶粉是通过荷兰等国外代理人、经销公司渠道采购,再由广东等地的保税区仓库入关。
记者注意到,在boots、英国亚马逊等购物网站上,同样包装规格的牛栏、爱他美等奶粉,通常售价在8.25英镑~10英镑,约合人民币77~97元。
  乱象2 炮制骗局
  疑似诈骗公司借廉价奶粉专骗中国商家
  对电商平台大批供应的廉价奶粉,有部分海外代购判断其为假奶粉,称“海淘/直邮/免税区奶粉假货猖獗,万桶假奶粉送到英国只需3天”,不少是英国、俄罗斯、波兰的公司。
  7月29日,记者以中国奶粉经销商名义,联系多家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金牌经销商。其中一家“FHU COMPANY”的波兰批发商以6欧元/罐抛售牛栏、爱他美。负责人称,可长期提供大量廉价婴幼儿奶粉,最低720罐起批,通过海运集装箱运输,7~21天便能抵达中国,每月供应能力达1.44万罐,并强调针对大批量采购的中国客户“要的量越多,价格越便宜。”
  乱象3 代工奶粉
  伪“洋名牌” 当地买不到、定向销中国
  在法国巴黎工作的成都女孩尧,常会受亲戚朋友委托从法国购买一些奶粉邮寄回国,“偶尔会碰到亲戚要求买一些很奇怪的牌子,听都没听过。”
  尧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亲戚托她在法国买一种叫"Kinber"的法国奶粉,“可问身边的法国人都没听说过,超市里更是找不到”。原来亲戚在成都见到标有“法国原装进口”字样的“金贝儿”奶粉,价格还很贵。
随后尧四处寻找,最终得知这款“金贝儿”奶粉并非法国品牌,且在法国当地根本没销售,“最后查清这是一家在成都的‘雅莱’公司生产的,他们只是在法国找了一家代工厂,而很多国内消费者以为是法国名牌”。
  乱象4 顶风闯关
  禁令之下 日本核污染区奶粉仍入境
  海淘奶粉里除上述那些真真假假的奶粉外,来自日本核污染区的奶粉也不时顶风闯关。
  7月1日-20日,长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邮检办事处在入境邮件中连续截获大批日本东京都、群马县的婴幼儿奶粉。此前,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从入境快件中查获原产地为东京都的奶粉632罐,货值近6万元。
  事实上,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国家质检总局当年4月就发布公告,禁止进口日本东京都、斡裣氐12个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后来也只对山梨和山形两县产品解除了禁令。
  记者调查发现,低价奶粉为躲避检验手续,纷纷选取化整为零的“蚂蚁搬家”模式,把集装箱货物打散成为个人邮包,悄然进入国内市场。
  长期以120元/罐低价供应奶粉的吕某强调,其货物无法通过正规商业报关批量进入国内。“提供一批收货人身份证号码、地址等信息后,就可在保税区仓库中打散成多个不超过500元的个人订单,这样可规避掉检查、征税等手续。”
  乳业专家、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分析,一些网络批发平台上没有授权证书的经销商拿到的货“不一定是品牌生产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
  部分贴牌洋奶粉趁机“洗白”
  目前,欧美知名奶粉品牌不足100个,其中只有20-30家进入中国。而国内却有近百家洋品牌,为了避免被消费者识破扮演出来的洋品牌身份,一些品牌还在想尽办法“洗白”。
  “假洋奶粉品牌并未从根本上被清理出去,而且通过认证,这些企业披上了纯进口的合理外衣。”宋亮表示,没有实力的贸易商及其拥有的品牌被淘汰出局了,而一些有实力的代工品牌通过将品牌低价卖给上游代工生产企业,然后成立贸易公司,双方合资,这样代工品牌洗白,贸易商华丽转身上岸,没有任何损失。
  假洋品牌奶粉没有技术积累,也没有自己的加工厂,这对于需要很高技术含量的婴幼儿奶粉而言风险很大。王丁棉表示,假洋品牌奶粉仅找当地乳企廉价代工,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代工企业需要为代工品牌按照中国生产标准建立奶粉生产线,但代工企业往往并不擅长,这里面存在较大风险。
  如何辨别 真假洋奶粉?
  首先,外包装一定要有中文标识。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规定,进口食品的标签必须为正式的中文标签,并用中文将规定范围内的营养成分参数一一罗列。可见,正规渠道的“原装进口”奶粉的外包装一定带有中文标识。
  其次,可以从包装上的条形码辨别“注册地”。条形码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
  第三,最主要的辨识依据是看“卫生证书”。原装进口奶粉由于不在国内进行任何加工,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出具“卫生证书”。
  第四,从QS标识辨别奶粉是否“分装”。国产奶粉和进口分装奶粉,都在国内生产,因此都带有国家要求的QS蓝色标识,而原装进口的奶粉没有QS标识。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新版《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于7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0至6个月婴儿配方食品中必需成分的含量值有明确规定,婴儿配方食品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含量要求;根据新规规定,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其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将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从2015年上半年国外婴幼儿奶粉品牌网络口碑总体上来看,美赞臣、美素两个品牌在口碑评选总成绩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外婴幼儿奶粉品牌。除此之外,德国品牌爱他美通过在几大评判标准上的良好表现,亦获得中上名次。
  国外:洋商家“扛不住” 多国发限奶令
  “洋奶粉”是否真的适合中国人体质?有消息称,国外奶粉是根据当地宝宝的体质来均衡配比,不一定适合中国人。有专家直斥,这种说法是“炒作”,虽然各国奶粉标准不同,但基础配方一致,并不存在“洋奶粉”不适合中国人的说法。
  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限奶 海淘奶粉涨价
  “今年冬天遭遇寒冬,澳大利亚奶牛产量减少闹奶荒,爱他美2段涨价要断货了,妈妈们要囤货的赶紧了!”最近,一名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代购商小乐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引来不少客人追问。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小邹则称,虽然不至于闹奶荒,但当地的确有太多代购,导致不少超市的奶粉货架是空的。
  新西兰:不接受个人奶粉 邮寄出国业务
  唐小姐今年3月到新西兰奥克兰读书,待了没几个月,眼看身边的中国留学生都做起代购,她也开始帮人代购。
  她介绍,在新西兰,超市并没有直接限购,但同样禁止个人奶粉邮寄出国。“如果想要代购奶粉,一般很少做一罐一罐买的,要整箱6罐一起买。”
  她说,此前新西兰奶商遭“投毒”威胁,如今超市将一些知名品牌的奶粉放到收银台处销售。“每罐奶粉买的时候都要求客人摇一摇,确保没有问题再购买。”
  市场陷入“买贵买进口”怪圈,进口品牌大量涌入
  可以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已经提前进入“红海”阶段,未来面临产能过剩及价格下行带来的市场风险,中国奶粉的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
  从产能角度看,2008年后,市场陷入“买贵买进口”怪圈,进口品牌大量涌入,母婴店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快速发展。欧洲、大洋洲奶粉产能快速扩张,特别是以中资海外投资为代表的产能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丹麦、瑞士、爱尔兰等国发展起来。与此同时,2013年中国政府加快国内奶粉行业整顿,通过重新发放生产许可证,促使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借此机会扩张产能。初步预计,国内奶粉产能加上中资在海外投资的新产能,总计超过150万吨。
  从消费需求看,由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及品牌众多影响,消费者信心恢复艰难,海外奶粉通过代购、海淘及自贸区挤占国内部分消费,加上每年正规渠道的进口奶粉日益增加,这些渠道折算出厂价,初步约180亿。随着价格下行,中国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今年增幅降至9%。
  抢洋奶粉是耻辱也是动力
  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不仅国内奶粉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监管与标准方面也有了一定改进。而在各种场合,一方面,有不少专业人士为国内奶粉摇旗呐喊,如中国奶粉处于最安全水平、中国奶粉标准全球最严等。
  遗憾的是,即便现实如此、即便洋奶粉价格高企,国人的第一选择依然是洋奶粉。海关总署也曾发布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
  可以说,洋奶粉依赖症的出现,从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奶粉已经遭遇信任崩塌。当然,三聚氰胺事件只是一个引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奶粉行业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行业监管,都达不到公众的期待与希冀。
  消费者抢购洋奶粉是耻辱也应是动力。首先,国内奶粉必须提高自身的质量,这是与洋奶粉竞争的根本条件,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起点。简而言之,消费者抢购洋奶粉应该成为国内乳企与质检部门前进的动力,如此,国内奶粉才可重树威信,洋奶粉依赖症才能破除。
  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洋奶粉新规”自去年4月起实施,至今一年有余,成效初显。根据新规,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业内预计,这使得海外OEM(代工)婴幼儿奶粉品牌近八成出现停摆。
  如今,海外代购已经成为“洋奶粉”登陆中国市场的重要途径。然而媒体调查发现,海外代购市场鱼龙混杂,存在诸多消费风险。比如,许多国外品牌奶粉,零售价和所谓的批发价之间,居然可以价差十多倍;奶粉在当地明明实行“限购”,但一家小小网店的月销量竟然成千上万。对于海外代购这一新的消费模式,相关监管措施必须跟进,以确保其规范发展。
  电商平台有义务核查销售的产品
  像阿里巴巴平台有三个跨境网购业务――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和一淘网。其中,天猫国际要求入驻商家须有海外零售资质,且实现直邮;而淘宝全球购的商户主要是一些中小代购商。
  由于奶粉并不在我国禁止携带、邮寄入境的物品名单中,第三方平台对假奶粉、疫区奶粉的监管存在较大难度,主要依靠举报。“若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和真伪有质疑,可在订单上向卖家发起投诉,并要求淘宝介入处理;若存在问题,淘宝会启动退换货和对卖家进行处理。”淘宝全球购相关负责人称。
  那么,海淘买到假奶粉或违禁奶粉怎么办?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第三方平台对经营者有审查义务,比如是不是售卖违禁品,对商家资质和销售的产品做一般核查。“一旦发现问题,消费者可通过质检、海关等部门去投诉、咨询;如果商品确实不符合规定,可要求退货,平台有协助处理义务。”
编辑/邵贝真 人民网陕西频道编辑部出品
(责编:邵贝真、任丽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