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软件运维管理制度软件比较好用呢?我们是做金融的

您的浏览器无法播放
访谈:IT运维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信息化大讲堂,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广通信达总经理徐育毅先生,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IT运维管理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可能不少网友对IT运维管理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在此,您能否先讲一下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徐育毅:大家好,我是北京广通信达公司的徐育毅,北京广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IT运维管理软件研发的高科技企业。5年来一直专注于网络与系统管理、服务流程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三大业务方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沉淀,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IT运维管理软件开发商之一。根据赛迪顾问最新ITSM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现在市场上有6大IT运维管理软件厂商,我们在国产软件中排名第二。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用户对IT管理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如何运营维护好IT系统也成为IT水平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在这方面我们能协助用户。  主持人:很多网友对IT运维管理的作用不是很清楚,能不能请您讲一下IT运维管理的作用?  徐育毅:IT运维管理的作用,从信息部门工作重点来讲,就是保障系统得到最充足的运行、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公安部的某信息中心,里面有个牌子上面有几个字:网络不断、系统不瘫、数据不丢——这是业务部门最直接的要求,信息部门工作重点就是保障IT数据的连续性,保障业务数据保存正常、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主持人:ITIL概念被引入国内已有几年的时间了,目前用户的认同情况是怎样的呢?  徐育毅:ITIL最早是英国政府中央计算机与电信管理中心(CCTA)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布的一套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指南,旨在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这个规范形成很好的方法论,这不完全针对IT管理服务的,其实所有事情都可以套用这个规范。ITIL这个规范从04年开始,国内对它的认知、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并且ITIL也已经成为ISO2000的标准,ITIL是实用的方法论,它能真正有效提升IT管理水平。ITIL有两个诉求,第一个是量化和评估IT运行成熟度,第二个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提升管理水平。说到运营管理大家都说自己管的不错,但是到底管的怎么样没有标准。但是通过ITIL能够把运营管理量化出来,让你知道运营管理优势在什么地方,怎样持续管理,持续管理的方式。提升管理首先要量化,要量化之后才能看到缺点,才能补缺短处。ITIL现在已经被政府和大型企业认可,日趋普及了。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说ITIL实际是IT运维管理标准,是评断你考及格还是八十分的标准。目前市场上提供IT运维管理服务的厂商比较多,像国外的IBM、HP、BMC、CA,以及国内的神州泰岳,与它们相比,您觉得广通信达有哪些特色?  徐育毅:IT运维管理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原来在电信、金融行业非常普及,现在政府也比较重视IT运维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发达的用户,要保障新的信息化程度能够发挥效果,就需要监控手段。IBM、HP进入市场比较早,早期占的市场份额较大,但是这些国外软件不太适合咱们国情。我看很多单位买了国外厂商的软件,但真正发挥效益不太多,没有真正用起来。所以相较于国外软件,国产软件更贴近国内用户需求,更加贴近国情,了解客户需求,从而能使IT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同时,广通信达公司跟国内其他厂商相比,我们更加专业,专注做IT运维管理。另外,我们在国家部委这个层面做的项目比较多,我们是从高端用户,特别是行业用户的解决方案做起来的,不是从工具层面起步的。高端行业客户定位明确,同时深耕行业市场,例如国家的“金字工程”有公安系统的“金盾工程”、社保系统的“金保工程”、军队系统等,我们从行业客户角度出发,贴近行业用户需求这样。  主持人:徐总谈到“高举高打”的市场作风,有一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广通信达成功案例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是是大型企业。那么,这是不是说,只有大型企业才需要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呢?  徐育毅:大型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对信息依赖也比较强,机房规模也比较大,这样,仅仅靠个人工作,肯定是忙不过来。所以这种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信息化规模比较大的用户,他们对IT运维管理的需求会比较迫切。因为有这种需求迫切性,所以我们的很多用户相对来说是大的企业比较多一些。一些中小企业根据信息化程度的不同需求也有区分,如果我们就几台交换机、一两百台PC机,可能用不上更为复杂的IT运维管理工具进行自动化管理,但是对于一些地级市政府用户,他们有几百台PC、十台服务器,像这样的规模可能就需要一个工具帮他做管理,系统出问题能及时报警,另外系统可能会出什么问题,也能够提前给你指出来,这样慢慢提升它的业务保障能力。用户信息化规模更大一些,网络设备更多一些,可能从管理层面就会比较重视,管理层面需要持续提高管理水平,不仅仅维护底层系统设备正常运行,而是需要通过方法论梳理流程,如果有这个需求就有运维管理需求了,也就说不是说只有大型企业才能用IT运维管理软件,这也需要看中小企业、中小用户信息化规模程度。  主持人:国内相当数量的企业可以说处于“动成长”状态,这样,虽然它们今天的IT需求适应业务发展水平,但企业的主管人员可能很难说清两三年以后,企业的业务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请问IT运维管理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有何良策?  徐育毅:两个方面,一个企业“动态成长”过程中,从运营解决方案角度尽量前瞻性一些,预留扩容的基础,在满足信息系统持续增长的同时,它的管理能够跟得上。另外也可以通过运维系统来监控应用系统,监控企业成长之后所带来新的需求。比如我们的IT运维管理系统能够监控到用户的应用系统的负荷多少、应用系统的负荷程度,是否在企业扩张的时候系统是持续提升的,增长的过程是怎样的,像我们在做杭州网通项目时,它能够估算这个系统的用户数,每个月增加多少,估计到什么时候,系统成为瓶颈支持不住需要增加,这些都可以通过监控手段提早预知,通过IT运维手段估算新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  主持人:IT运维厂商进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与客户保持合作的关系,信息化最终可以分成两类问题,一类是技术问题,一类是管理问题。您觉得在实施IT运维管理时,是否会涉及到管理问题?它的多大比重?又如何处理这些管理问题?  徐育毅:其实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包括一种服务,我们一般实施ITIL也是阶段性的,先是提供一个工具,让它能够实现对信息系统自动巡警监控,这样主要目的降低工作量,把平时人工巡视机房省下来,人工省下来,成本就下来了。还有管理层面,我们说管理比如知识存在人的脑子里边,一个问题出现这个人处理可能花一个小时,下一个问题发生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还要花一个小时,你管应用可能只懂应用,你管硬件可能只懂硬件,各管各的,每个人只管一摊,把人绑在岗位上,要离开的话这个系统就不能出变化,出了问题必须找人回来,一个成熟的信息部门,不应该被人束缚,应该很规范,不要依靠某一个人。这个时候规范就很重要,IT运维工具能帮助大家实现知识沉淀、网络配置等。广通是持续为客户提供帮助,提供工具升级、流程梳理、IT运维现状分析……这样就与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服务关系。  主持人:原来一个客户使用ITIL2.0,现在ITIL升级3.0就有了很大的变化,ITIL标准过度的时候客户会不会同时升级现有的IT运维管理方案呢?  徐育毅:ITIL2.0是很实用的规范,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运维管理,主要适用问题管理、事件管理、财务管理等等流程方面,还有服务内容,3.0把IT管理阶段往前提升,提升到需求管理。从建设的时候纳入IT管理范畴,所以差不多把项目管理东西放到IT运维里边去。我们看用户的情况,有的金融机构,他们确实有这个需求,他们过去自己在开发,前一段可能做项目,项目做完上线走ITIL运行管理层面。但不一定要来实现从头到尾完整的流程。  主持人:可以实施某几个模块?  徐育毅:对,现在用户比较关注运维管理角度,但是也重视服务水平能力管理等要求,但真正用户特别关注、特别重视、或者大部分日常工作还是运维管理部分。  主持人:目前这个IT运维管理软件是定期升级?升级之后对以往用户采取什么办法?收费怎么算?  徐育毅:我们是一个软件企业,软件企业还是通过卖软件、卖服务维持企业的发展。我们一般跟用户签完合同之后,提供最新版本的软件,一般会提供一到两年软件升级服务,超过时间之后一般会收一些软件升级费,这也是我们客户群越来越多以后,我们持续收益的来源。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定期将升级版本信息给用户发送?  徐育毅:有,我们系统上线之后,一般还会巡检,与客户沟通,问他们使用情况、每一年会定期的到客户现场看看他们系统的使用情况。也会向他们介绍我们产品发展的方向,新的产品有什么特点等等。  主持人:我记着几年以前爆发过一场争论,先有软件还是先有管理思想,一个月以前我们采访一家企业,管理上非常规范,结果后来只需要把软件安装就可以了,很顺利。针对IT运维角度来说,管理因素跟技术因素各占了多少?比如想进行运维管理,先关注流程改造还是什么?  徐育毅:其实ITIL规范也不是工具,它也是一种规范、一种理念、一种办法。确实有很多单位管理水平是很强的,它其实已经把ITIL理解得很清晰了,我们帮他把ITIL用工具实现,对于这种用户自己流程很规范了,我们就实现原来纸面、书面管理变成电子化管理,就很容易了。有的用户还不清楚,我们要给他做Consulting、介绍ITIL规范能够帮助他解决什么问题,岗位怎么设置、流程怎么再造,这些都梳理完毕,真正实施这个软件,做好软件实施这样过程。   确实有的用户,我们说IT运维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监控,这个跟管理问题不大,因为这些都是网络工程师或者网管看服务器的情况。ITIL实施到流程的时候,涉及人员分工协调,这个时候需要管理层面的问题,这也是ITIL流程规范能不能成功实现的关键。  主持人:实施ITIL软件的时候,有没有考虑第三方咨询由咱们自己做?  徐育毅:我们这有自己专门的工程师给客户提供咨询。  主持人:去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接触的CIO都在谈论前景、都在谈降低成本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都首选降低成本的技术,IT运维能不能帮助他们降低成本?  徐育毅:我看有些用户做的挺好的,比如说在浙江公安,公安厅它有一些小型机,虚拟很多服务计算,根据应用需求给你一个虚拟机在上面运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确实能够把资源可利用程度达到最高的效益,但是会出现有的服务器可能很忙、有的可能很空的情况,通过资源配置功能,可以让每个服务器达到比较好的使用效率。这样通过资源合理分配来降低服务成本,减少资源投入,从而达到降低运营管理的成本。主持人:从您的角度来看,IT运维对成本降低具体体现几个方面?  徐育毅:有几个方面,其实最主要IT运维管理对用户收益体现在能提高它的客户满意度,要提升它的运行管理水平,这是用户最主要的诉求。通过持续提升它的管理水平、提高它的系统可用性,降低服务中断时间,来提升客户满意度,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达到资源有效配置,能够让所建的系统和资源最大程度被使用,这样的话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降低成本。  第三个方面,这个系统实行自动化监控,对人的工作是减负,这也是一种降低成本表现。人工成本降低了,很多工作不一定那么多人做,可以通过这个工具自动做监控,降低工作量。  主持人:您提到用户满意度的问题,可能是不是有一种思想需要纠正一下,现在的思想是只谈成本,而没有把成本跟效益做一个性价比,是不是该重新树立一个出发点?  徐育毅:是的,控制成本是一个方面,但咱们这个信息部门还是要以满足业务的可用性标准,如果说我们就是内部邮件系统可能停一停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是给用户提供的交易系统就不能停,一停的话就会丧失客户满意度,怎样达到可用性,运行效益不能断很长时间,所以可用性上边我们要有量化的要求、或者标准。怎么围绕满足这个标准看我们怎么投入。  主持人:谈到这个IT运维思想短视的问题,前几年闹了很多笑话,反贪举报系统、报税系统等等短时间内被中断,我觉得都存在这种问题,我们接触更多还有金融行业、电信行业,各方面或多或少对IT运维认识都存在一些问题,您觉得最大问题是什么?  徐育毅:IT运维你讲的很对,不出问题的时候可能领导不重视,认为是正常的。去年上海有一家银行系统瘫痪一天,把这个事情弄的很大,之后投一个亿去装运维管理软件。经常是这样,用户决策层面对运维的重视往往是出了问题才意识到。  主持人:您觉得目前他们需要补哪些课程?您觉得需要给他们哪些建议?  徐育毅:IT运维管理还是能切实解决用户一些问题,因为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是信息部门的领导,他要将信息部门工作要向他的领导汇报,所以我们可以协助他提供一种计算方式、或者一种表格、让他来量化他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在这个方面我们会跟用户介绍一些IT运维管理规范、先进的办法、别人的经验等方面的东西,然后让他也能够把他所管辖的信息部门运营管理成熟度量化下来,也会有一个数据向他领导汇报信息部门运营情况。我们跟用户接触的时候会比较多分享这些东西。  主持人:您觉得用户对IT运维重视程度,假如分重视跟不重视,在您接触的用户中,各占多少比?  徐育毅:应该说重视的少,不重视的多。这个要看企业性质,企业运营比较多依赖于信息系统,比如金融行业,计算机控制系统比较多的这些用户,他们离不开计算机,就会比较重视IT运维管理。有些用户可能对计算机、或者网络需求不是那么紧迫,这些用户可能不重视,这也要看他实际情况,看他所在的行业特色。  主持人:我觉得用户对信息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是一个趋势,前两年我看到国外的数字,一个大型超市一天的信息丢失了,实际损失无法计数。我想,关注IT部门的人很多,听完这个演讲,更多关注这个方面,或者也希望上这个IT运维管理软件或整体的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您觉得如果用户希望上IT运维需要考虑哪几个因素?  徐育毅:看用户面临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用户首先要做的事情更多的是实时监控他的系统,一方面出问题了能够马上知道、能够快速处理,早发现、早解决。第二个就是最好在系统没有出问题之前,能够提前知道。一般应用系统要出问题是有征兆的,通过这个征兆情况预先告警帮他避免故障的发生,减少系统停机时间。这是要上IT运维管理软件的首要基础。  第二个要做资产和资源的管理。企业总共有多少资产,有多少光缆,光缆怎么走向等等……需要用电子排障的方式,出了问题能够马上找到,这样也能提升它处理的时间。  第三个服务流程的管理建设,参照ITIL规范,搭建服务台、运营管理流程持续提升量,量化每个人的工作提升工作绩效。  主持人:已经实施IT运维管理的企业,尝到甜头肯定希望更先进的系统、或者对现有系统改造,您认为IT运维管理下一步趋势会往哪几个方向发展?  徐育毅:IT运维目标其实是比较明确的,要提高可用性,提高服务水平能力。现在信息部门做运维一般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苦练基本功,尽量监控更细、监控更智能化来更精密提高管理、流程的再造、持续的优化内部管理。另外一个方面,越来越多企业和部门把一部分或者全部的IT资源、社会维护外包出去,外包第三方来做。这样他要做的事情怎么管好外包公司、怎么跟外包厂商签订协议、跟踪外包服务开展。通过可量化、流程化保证外包服务能够满足我的服务水平。  主持人:我知道徐总坚持六年非常不容易,六年过去了,可能那些跟您一起做IT运维的厂商,他们现在都不知所踪,您做IT运维这多年最主要的感想是什么?  徐育毅:IT服务管理、IT运维管理这么多年走下来,确实也是一拨一拨的厂商出没,市场上不断洗牌,我们广通信达是走的比较稳、发展比较快的。这方面我觉得在战略上要尽量看的高一些,围绕公司定位方面,定位要很清楚。我们是以行业为主线,走高举高打的路线,在区域市场以标准化带动产品。一方面把行业用户服务好,另一个方面在区域市场尽量占领市场。如果说总结的话,有两点,第一点做好基础,提高自身实力、内涵。第二点是找合作伙伴,我们跟大量的集成商、特别是行业优势的厂商合作,从而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我们说我们自己是服务与支持。  主持人: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大概有四十多个总裁曾经坐过这个位置,他们都有回答今年的市场预期问题,不知道您是怎么样看待今年的市场预期?您觉得2009年IT运维市场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徐育毅:我们发现很多用户今年预算减少了,把一些项目可能今年上的拖到到明年去了,确实来说是有直接影响的,因为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纳税人少了,税也就少了。但是我们还是在持续的增长,主要是刚性需求,用户虽然遇到金融危机,但是还是需要做IT运维管理,虽然金融危机,但是IT市场还是在扩大。我个人认为在整个市场投资发展大概有30%的增长。  主持人:很少有人能这么直接的给出一个数据,看来IT运维市场前景不可估量,谢谢徐总,我们访谈就到这里。
400-810-6677还有很多小孩也没找到,你愿意帮助他们么?金融行业的混合云的场景实践
作者:佚名
分类 : 比特网
  2016 CCS高峰论坛()于6月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内面向政企客户的最重要的一个云计算会展。CCS企业云计算高峰论坛上,云与大型企业的兼容性将成为主要议题。
  以下是现场速递。(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仅供参考)
  主持人:感谢雷博士的精彩分享。下面有请新致云架构师阳葵为我们分享“金融环境混合云场景实践”,有请!
  新致云 架构师 阳葵
  阳葵:大家好,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新致云软件的阳葵,本来这个分享应该是由另外的同事来,他本身有点事情来不了了。我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在云计算时代如何在公有云,如何同金融行业,这种传统的IT的一些企业的模式怎么让它去做结合起来,让它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分享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我们在实施的一些经验。
  分享之前先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公司,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一直从事服务外包,大部分客户都是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员工在5000人左右。现在开始慢慢逐步转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实施商,这就是我们提供不只是云计算的一些基础的架构,所有云的一些计算资源,我们还提供云技术的一些技术架构,包括写技术架构咨询,包括怎么做实时迁移,以及包括后续的运维服务,这是我们在早期的过程当中。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设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国大概有四个机房,建设情况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整个运维目前已经有5000台,一直在建设当中,可能预计明年会到两万左右,大概情况是这样子的。广告就做到这儿。
  企业向云迁移典型的场景,企业上云,并不是所有场景都能够上云,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上云。我们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场景,我们可以去哪些场景适合上云。
  第一,开发测试型的应用。这个是说我们会有一些企业就是将一些开发阶段,或者测试阶段放到云端上面,因为这个有一些习惯开发的时候需要开发环境,包括长期的PaaS服务,但是自己搭建可能会比较费时间,也许会周期化很强,这样他们会选择把这些开发阶段和测试阶段的应用直接放到云端上来做。
  第二,集成型应用。是说有一部分应用本身不是独立的,是依赖其他应用,但是可以把一些部分放到核心的内网,一部分放到云端上面,这是典型的场景。
  第三,全新型的应用。就是将一些没有历史包袱的全新应用直接假设在公有云上。
  第四,现有的应用应该怎么去迁移的一个方式。针对现有应用,首先要看一下它的复杂度,整个应用,它的依赖,到底依赖周边系统,包括你的数据都有什么数据依赖,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分析。
  第五,补强型应用。我们可以考虑一种方式,就是系统本身不去做迁移,但是因为在金融行业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所有关键的应用都需要有一个,必须有灾备环境。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灾备环境放到云端上面来,因为云端本身具备这种异地灾备的架构能力。所以,你直接放云是最合适他们的。
  第六,全托管型应用,这个是在比较初创的金融行业可能用的比较多,目前传统的保险行业,或者银行业应该很少用这种模式。
  如何迁移?系统上云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云代码部署到云端就可以了,这里面需要有方方面面的一些事情,对于从来没有上过云的一些客户来说,它对这块实际上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的方式方法,这块我们提供了一套算是比较标准的服务迁移的流程,做一个事情需要有一套理论支持。我们首先从企业整体上的战略制定,然后到整体规划,然后做评估,最后就是整体设计,在设计方面考虑几个点,一个是治理架构、安全、网络、应该怎么做,最后才是实时迁移,迁移之后怎么测试,最后一步就是,上云之后,整体的运维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运维管理方面要做一些考量。
  下面这个图是一个实施路径图,时间关系不具体展开了。我们后面重点说一下我们在给一些保险客户做的一个上云的,一个实施的过程当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怎么去解决的,因为这个还是说一下后面的事情。
  说这个之前,先看一家保险工资具备的典型的一个IT系统的整体架构。这个图基本上囊括了一家保险公司所应该具备的一些系统。大概分几个类型,像前台销售系统和电商系统是属于电商类型,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会有,哪怕自己建云,对接也好,都会有类似的系统。另外,数据分析系统,渠道关系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最重要是中间的核心系统,这是所有的必须必备的系统。另外,共享型的应用,这些应用和具体的业务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它必须要有,是一些组件类型的应用。一家保险公司应用系统多种多样,对这种保险公司的系统怎么样的方式上云,上云步骤是什么样的?我们针对整个系统,大概有几个方向去给它评估,然后怎么做策略。
  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平台服务外迁。第二,渠道业务外迁。第三,核心业务外迁。第四,计算能够外迁,从这四个方面将整个保险公司的系统上云,分各种场景做上云的方案。
  平台的服务外迁,举两个例子。分业务线和IT线,业务线是有外包服务,就是金融行业在以前的经验里面,业务上有一些功能已经外包了,像录单、客服、理算这样的工作,在业务层面其实已经外包出去了,不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对这种业务类型,这种系统可以直接上,比如云端,云平台提供整体的服务就可以实现,所以对这类型的系统直接可以放到云端上去。
  第二,类似于基础服务类型,这个短信服务还不只是说就是一个SaaS服务,现在网上的很多SaaS服务提供短信平台,但是对保险来说,要求把控整个短信服务的通道能力,它有自己的通道,它有自己的一个短信服务平台,能够把控短信发生的优先级,所以这个传统的SaaS服务不能满足它的要求,这方面可以把它自己自建的短信服务直接纺到云上。
  这是两个例子,通过这两个例子来看,外包服务类型可以上云,基础服务类型的业务可以直接搬到云上去。
  渠道业务外迁。渠道业务指什么?最近很火,很多保险公司和金融行业实际上都有自己的一些电商平台,包括B2C,b2bi,包括移动营销,都有一些互联网业务,因为互联网业务有互联网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有可能在做某个活动的时候有大量的流量进来,这对传统的行业来说没有这种经验,第二,机房建设和持续建设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可以让它放到云端上面,共享云平台所提供的标准化的技术架构,所谓的标准化技术架构指你上云了,这个平台拥有的复杂均衡能力,缓存能力,类似标准化的架构设计的能力直接使用,不需要你重新设计,也不需要你使用更多的技术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电商类型的业务直接外迁。
  核心业务外迁。也是我们在实施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因为核心系统真的不能直接放到云上,这样他们整体架构是一个,内网有一些自己的系统,有一些系统在云端上面。在混合模式的部署情况下面,很多时候要考虑数据一致性,服务一致性,状态一致性,这三大过程有一些问题,目前没有厂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块我们直接上云,这个事情值得商榷。但是,核心业务虽然不能直接上云,但是可以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
  最后,计算能力外迁,将核心应用中涉及到需要大量资源进行计算的业务进行外迁。这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渠道系统为例,渠道系统什么意思?在保险行业里面,渠道系统是给这种代理人计算薪酬和考核的。整个薪酬考核过程会非常的占用大量的资源,特别是像大的保险公司都有机构,都有层级,算一个代理人的薪酬要算方方面面,看本月的绩效,上个月的绩效,包括团队的绩效,一大堆的事情有很多依赖。这样对上云过程要求又要占用很大的资源,如果一家企业是按照最大的规模估算,自己硬件设备是非常不合适的。所以,这块我们可以将这种类型的业务,因为实际上它仅仅是做计算,不涉及到具体交易,所以这种业务可以外迁到云平台。
  这个业务怎么迁移?还是以这个为例。首先,它是将整个计算规则化,我们说整体的渠道系统,刚刚说的这个事情,计算这种薪酬和考核最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计算规则和依赖数据。计算规则,首先这个规则做成脚本化。对数据做了两个尝试,第一个尝试,最简单的模式,它的数据刚开始在内网,在企业的私有网络里面,在计算的时候直接查询数据接口,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获取。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发现,由于网络问题会产生很多其他的问题出现。所以,这个方式事实上不可行,所以我们产生了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尽快的同步方式,就是系统将在内网将数据分成文件块,然后通知到云端,云端再进行数据同步。采用这个方式来做。通过这两个方式,我们可以把整体的规则,也就是渠道性的薪酬考核计算功能,就这个计算的过程可以放到云端来实现了,这是技术架构图。下面是一个理想的场景化。
  通过以上的方式,是不是已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问题在里面。一个是脚本方式不是同一个方式,不同的服务集成商,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应的规则是不一样的。如果想把项目放到我们云平台,这个是不同用的,没有做到很方便的迁移。
  这块我们怎么解决呢?我们引用了Docker技术,也算是新的技术架构,这个方式我们怎么实现?将每家保险公司自己的业务规则和他计算需要依赖的数据全部打包放到一个Docker容器里面,通过Docker复制让你在各个计算单元执行,而不需要再去创新,这样可以做很多的一些重复利用。
  看一下这个架构图,这是混合云的容器运行的平台,它有自己的私有网络,私有云实际上可以部署在你自己的机房里面,也可以部署在自己的虚拟机上面。公有云就不说了,传统的公有云,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通过云平台网络互通,变成一个混合云的架构模式。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代码提交,可以写脚本,写规则,写完之后,作为Docker的迹象,然后我们把Docker迹象放到迹象仓库里,这个迹象仓库可以公有云和私有云共同读取,这样可以解决怎么去规则通用化的问题,另外就是文件分发的问题,通过Docker来实现。基本上我们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计算能力外迁的应用场景。
  我们整个上云过程中还会碰到很多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相信有更多问题会出现,我们希望更多问题会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慢慢发现和解决。
  我们相信随着混合的一些架构的深入,对传统IT企业的一些架构和原生架构会共同的演进,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杨瑗嘉 ]
比特网 17:37:49
互联网+升级到智能+,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一片大好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房运维管理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