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大央行 放水 万亿 房价房价走势已定,央行放水是什么意思

回复: 92 | 浏览: 5334
| 字体: tT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精华0&帖子34&经验值125 &注册时间&妈币171 &
帖子34&经验值125 &注册时间&
你的另一个娘家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 字体大小: tT
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一条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开展一年期MLF操作4980亿,中标利率3.2%。
于是,各大财经媒体开始就此事集体高潮:
金融深度:《央行历史性放水!单日2.49万亿货币量投放,实体经济何去何从?》
某财富公号:《历史新高!单日2.49万亿货币量投放,央行为何突然变脸?》
中金在线:《大利好,刚刚,央行突然出手》
郎咸平的郎Club:《央行单日放水2.5万亿,实体经济何去何从?》
天天说钱:《央行放水!》
里面内容大抵相同,笔者摘了金融深度这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的开头,文中称:
央行通过MLF,单日再次向市场投放近5000亿资金,本次释放的4980亿元,都是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影子银行的存贷款转化,需要乘上5左右的货币乘数,基本等于向市场投放了2.5万亿的货币量。这样的货币投放量,以前是要再几个月完成,如今一天就完成了,说大放水,一点都不为过。
笔者对上述所有文章的看法是:
以上观点全错!
并且错的一塌糊涂!简直无知!无耻!胡说八道!
看的笔者简直想隔着手机屏幕往对面作者脸上扇两个耳刮子,这些作者的货币金融学真不是从哪个职专技校的保洁老师那儿学的。不仅传播错误的金融知识,更可恶的是,恶意引导民众误判国内货币环境!散播荒谬的金融舆论!让部分读者错以为是大放水而去放大杠杆做出错误的投资或决定!
大维度一:4980亿MLF*5=央行放水2.49万亿?!
首先,央行这次释放的4980亿MLF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大放水!
众所周知,MLF是短期货币,其操作方式是不断滚动的,一期到期后就结束了,如果要想进行资金展期就要重新续作。
而这次央行放出的4980亿MLF,完全是因为本月有4300亿MLF要到期,换句话说池子里出水管要出4300亿,而注水管要注入4980亿,这里面仅有680亿的差额,哪儿来的货币大放水?
其次,本周(6月5日-6月9日)央行公开市场有470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回笼紧张,你说大放水?呵呵!
第三,我国银行、企业等在季度末有核查制度,并且很多企业的税收也是安排在每个季度末,特别是年中6月底这个时间点更是资金紧张,央行适度调节一下货币节奏,补充一下跨季资金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而就是这样向市场注入一点的流动性,就有人惊呼央行又大放水了。这种人不是坏心眼就是傻缺!
大维度二:MLF*5倍货币乘数=货币投放量?放屁!
笔者想先问问这些不懂装懂的财经作者,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货币乘数?
记住了: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的倒数
再记住了,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都能完全充分的行使其高能货币的货币倍数功能。
基础货币之所以能产生大量的信贷货币,原因就在于商业银行把扣除存款准备金剩余的金额拿去放贷后,拿到贷款的人去银行又存起来了,银行再扣除相应存款准备金继续放贷,拿到新贷款的人继续把这钱又存到银行……这样一直到极限。
但是!作为短期货币的MLF与长期基础货币是有本质区别!
因为MLF有成本,不像外汇占款一样初始成本很低!所以资金使用方使用MLF是有成本的!
因为MLF是短期货币到期要了结!所以,MLF的资金大多数实际情况下根本无法完成上述存贷周期的极限值,也就无法创造出相应高的信贷货币!
你还拿这4980亿MLF乘5的货币乘数?文盲!
大维度三:央行对于货币环境的是严紧!不是宽松!
我们再来说说投放时间的,很多财经人士认为MLF投放周期越长,说明对货币宽松支持力度越大。
这逻辑特么谁告诉你的?
从最近几次央行操作的MLF可以看到,过去央行的3、6月操作很频繁。但现在期没了,期也没了,全成了1年的。这对商业银行的压力是很大。
MLF的操作是央行问询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报资金需求量来给予的。现在央行暂停了3个月和6个月的操作,转而推1年,这就直接推升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被迫减少了商业信贷的规模,造成紧缩预期。
就好比你本来要借钱就用三,年化利率是2.8%,你借了钱到期就还了,现在金主说你如果借钱必须要借一年,年化利率3.2%,你说你还会借么?!
大维度四:干涸之下的沙漠市场
据中证报道,在同业监管保持高压、银行业自查报告报送截止日期(6月12日)即将来临的背景下,5月份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净融资水平一举“转负”,-3304亿元的净融资额,创同业存单业务自2013年12月启动以来的单月历史新低。
与此同时,受市场资金利率持续高企等因素影响,5月份信用债一级市场的净融资水平也同步迎来近年来罕见的低潮。当月全市场-2230亿元的信用债净融资额,也刷新了至少自2000年以来的单月最低水平。
看明白了么?现在的市场资金极为紧张!
同业存单发行量被动收缩,将导致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资金充裕度出现大幅下滑。银行没钱,信贷投放将更为艰难。
并且伴随公允利率上升,债务风险和中低信用发行人风险再一加大。
一句话,在这种随着金融强力去杠杆和监管持续高压的环境下。你想去银行拿钱,难上加更难!
货币放水?压根就没看见!
所以,这几天看见说放水的伪财经公号一律拉黑!
大维度五:再回本质!这些作者你们知不知道MLF/SLF/PSL是干嘛用的?
毫无疑问,现在、未来都是货币紧缩时期!
央行此次投放MLF,不仅不是大放水,反而印证央行近期紧缩银根的举动和意志是极为坚定的。
顺便问一下,上述文章的作者们,你们到底知不知道MLF\SLF\PSL是干嘛用的?
以下内容,纯货币学干货科普!
MLF的投放初期,本质目的是为了对冲构成我国基础货币的外汇占款持续减少,而近期伴随央行缩表、金融去杠杆等等因素造成的市场资金极度紧缺,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市场流动性过于干涸而出现问题才进行市场货币的适度调节干预手段。
小维度一:货币供应原理
我们要知道货币供给学里一个基础公式(就是广义总货币供应量算法):
M2(广义货币供应量,也就是大家讲的社会上所有的钱)=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其中,我国的基础货币仅由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负债构成,而人民银行的总负债等于总资产,所以我们分析人民银行总资产就能知道我国的基础货币构成与结构比。
人民银行总资产主要构成=外汇占款+对政府/其他存款性公司/金融性公司债权+其他资产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中:
2017年4月外汇占款占比重63.22%,总债权占比重31.13%,其他资产占比重3.29%。
而在2015年末,外汇占款占比重为78.2%,总债权占比重15.3%,其他资产占比重4.8%。
所以,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了,中国的基础货币出了一个明显的改变:外汇占款比重降低了。
WHY?这就是我下面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维度二:外汇占款流失,MLF对冲
从2014年6月,构成我国基础货币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就不断减少(资本出境、外贸公司不结汇等等)。造成近一年央行的外汇资产项目减少了2.1万亿人民币的当量。
什么意思呢?就是按道理讲,央行的基础货币也应减少2.1万亿才对,相对应我们广义货币是要被注销掉的。
▼下图是最近两年央行外汇项目明细
发出去的人民币被注销掉,这场面你敢想象么?2.1万亿的基础货币要对应逾10万亿的M2,一旦被注销,这场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崩溃的画面……
所以,人民银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所对基础货币带来的冲击,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LF,创设于2013年初)、抵押补充贷款(PSL,创设于2014年4月)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创设于2014年9月)三大新型货币政策。
所以,这三大神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改善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节奏,并且通过发挥利率价格调节作用,来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的。
而MLF的总量,近一年多就是被动上升,千万不要因为一向市场注入点流动性就大呼小叫!没见识!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市场流动性干涸,而不是财经伪砖家所说给你放水用的!
看了这么多,你应该知道开头那些文章是多么的无水准,哗众取宠并且恶意引导舆论。
金融圈自从有了自媒体之后,出现了太多的毒瘤,很多公号为了吸引人气,片面追求阅读量传播率,对金融政策、财经事件断章取义,曲解事实,引导大众往错误逻辑思考,但仅仅因为读着很爽,反而拥有大量的粉丝市场。
也有很多公号,比如XX看金融,每天都是这个国家崩溃,那个国家崩溃,这也完蛋那儿也完蛋。好像这个世界每天都要面临末日似的,但是追随者无数!
人,还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精华0&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妈币1451 &
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
我看到2篇辟谣的文章了。很赞楼主放上来。虽然中介和空军又要过来喷了来自[]
精华0&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妈币1451 &
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
樱桃小房子公众号的解读,更通俗易懂。本来想搬链接,发不了来自[]
精华0&帖子104&经验值1345 &注册时间&妈币690 &
帖子104&经验值1345 &注册时间&
中介都这样,找遍朋友圈所有公众号都找不到任何一条利好消息了,只能靠造谣了。反正说话又不用负责任。来自[]
精华0&帖子29&经验值544 &注册时间&妈币303 &
帖子29&经验值544 &注册时间&
我看到2篇辟谣的文章了。很赞楼主放上来。虽然中介和空军又要过来喷了
空军来喷?没看明白你什么逻辑来自[]
精华0&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妈币8136 &
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
原来“各大财经媒体”的小编都是错的。。。
实际确实没有放2.5万亿那么多。。。温水煮青蛙,怎么可能一次性放那么多嘛。。。
&Little Xie大经济学家说了:经济危机来了,大家要买房增值保值避险!哈哈,最喜欢听这样的大经济学家吹水了~~~&
精华0&帖子104&经验值1345 &注册时间&妈币690 &
帖子104&经验值1345 &注册时间&
原来“各大财经媒体”的小编都是错的。。。
实际确实没有放2.5万亿那么多。。。温水煮青蛙,怎么可 ...
这位大神,你既然咬定是放了水,不如你来指出这篇文章哪里说错了?来自[]
精华0&帖子0&经验值545 &注册时间&妈币0 &
帖子0&经验值545 &注册时间&
这个写的理性~赞一个~来自[]
精华0&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妈币8136 &
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
& & yhthkkk 发表于
这位大神,你既然咬定是放了水,不如你来指出这篇文章哪里说错了?
不敢不敢,妈网几位经济学砖家可是连牛刀都不放在眼里的政府经济智囊团成员。况且我连乱转人家的帖子都不敢,更不要说去指正这些砖家了。
更何况,楼主敢把一众经济学媒体的小编都看作是SB,此等高人自然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我怎么敢指正他。我最怕的就是那些理说不过人的时候一句“你不懂,你是SB”这样的人了。看到标题的SB两个字,我还敢说什么呢。
所以,我的回帖是在奉承和赞同楼主“央行没有放水2.5万亿那么多”的观点而已,不会又踩到谁的“小”吧。
精华0&帖子104&经验值1345 &注册时间&妈币690 &
帖子104&经验值1345 &注册时间&
不敢不敢,妈网几位经济学砖家可是连牛刀都不放在眼里的政府经济智囊团成员。况且我连乱转人家的帖子都不 ...
让你说你又说不出,码一大堆字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就一个酸字。来自[]
精华0&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妈币1451 &
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
& & 蓝海游龙 发表于
回复 |霄外白衣 的帖子
我看到2篇辟谣的文章了。很赞楼主放上来。虽然中介和空军又要过来喷了
空军来喷?没..
多军来喷,打错了。来自[]
精华0&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妈币1451 &
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
昨天央行进行了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投放4980亿。
有公众号就大做文章,说央行大放水。大概内容是:
按照5.33的货币乘数放大倍数,对市场可以产生2.7万亿的M2,力度接近0.7的降准。
6月6日、7日分别将有1510亿元、733亿元MLF到期。即便是对冲掉这部分到期的MLF,央行的放水规模也达到了2737亿元。仍然可以产生1.46万亿的M2,相当于0.4次标准规模的降准。
然后此文被疯狂传播,尤其是那些看涨房价的死多头,中介,好似又吃了春药一样亢奋。
我想起来了,这个公号作者在5月份的时候也写过一篇央行大放水的文章,5月12日,央行也是通过MLF操作了4590亿,然后他又通过货币乘数算了下要放水2万多亿。
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解释,【央行打左灯向右转,说大放水是别有用心。】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一次又一次,写这些令市场恐慌的假东西有意思吗?自媒体的阅读量和眼球是赚足了,但给别人带来的损失你想过没有,会导致很多人担忧放水,房价还要上涨,在高位冲进去接盘。
杨红旭的读者早两天跟他说,在燕郊投资的86平米两房,2.5万买的,因为月供只够撑三个月了,只好割肉平仓,燕郊限购后市场迅速变冷,2.2挂牌没人要,1.8万甩卖没人要,最后1.78万成交的,一平米亏了七千多。当时市场太疯狂,抵不住诱惑跟风入场没想长期持有,只想短炒一把走人,结果总共亏了六十万,四年多的积蓄没有了。
做人,追求商业利益,最起码要有点道德,有点底线!不要做误导人的害人精。
因为老百姓对09年的4万亿大放水有刻骨铭心的恐惧,凭空的放水必然导致房价上涨,但如果是正常的补充市场流动性,也说成是大放水,那又会让人无端恐慌。
什么叫放水,可能大家的理解不同,我认为只有多出市场正常货币需求,无端多出来的钱,才叫放水,比如市场没有项目需要资金,多出的钱要重新去开发项目,如果是前期项目已经投下去了,后续开发需要银行再贷款的资金,怎么能叫是放水呢?这是经济正常运转需要的货币,否则就会死一片企业项目。
不要选择性失明,只看到MLF操作,而忽略到期的数量,就说5月那次,5月3日到期2300亿时未续作,而5月16日也有1795亿未续,减掉这些,净投放就很少了。
再说这一次,6月份有4313的MLF到期,6日、7日已对冲2243亿元,那文章直接无视,标题居然还说放水2.7万亿吓死人,醉了!剩下还有两千余亿到时候是否续作现在还不知道,如果不续作,现在计算出的放水就是放屁。
这次央行很可能是提前操作,引导市场预期,因为目前市场流动性比较紧张,没看到多个城市的各大银行都说没钱放贷,在不断提高房贷利率吗?而且每到6月份,银行的二季度MPA考核来临,避免再次出现2013年6月那样的钱荒,央行提前释放缓解流动性,再正常不过。
而且,美联储6月很可能加息,好不容易汇率稳定下来,喘过气来了,人民币5月底还大涨了。央行还敢大放水?嫌活的太长了?
希望读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不要被这些信息误导你做错误的投资决策。
我查了一下央行货币净投放数据,如下图。
5月份货币总共净投放也就200亿,而且货币松松紧紧,公开市场操作都是很常规的,而现在总的货币环境是趋紧的,今年2月、3月资金净回笼8100亿、6000亿,怎么没人说货币大收紧了,眼睛瞎了吗?
而且不光是MLF,还有其它货币工具操作啊,其它如逆回购等是净回笼呢?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很多人来问,我真是头大,货币政策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收紧!收紧!收紧!可能收紧节奏会比较慢,但方向已经确定,再被这种信息误导的是傻瓜。真要是大放水,货币政策转向了,我会发文提醒的。来自[]
精华0&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妈币1451 &
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
另外,我看那篇文章还列了这两年来,MLF和PSL的余额,截至目前,MLF余额42245亿元,截至5月末,PSL余额达到23473亿元。央行这两年来通过MLF和PSL共发放了6.5万亿的基础货币,如果按照惯例乘以5.33的货币乘数,相当于增加了34.6万亿的M2。
其实查一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就知道,从2015年1月以来,基础货币从28.83万亿,增加到今年4月的29.94万亿,总共只增加了1.112万亿。
而同时期,影响央行基础货币最重要的外汇占款,从27.07万亿,降到了21.58万亿,总共降了约5.5万亿。
大概算一下数据,就是央行通过MLF、PSL投放的货币6.5万亿,减去降的外汇占款5.5万亿,就是1万亿,与2015年以来基础货币净增加数额差不多吻合。(还有少数其它工具没算进来)
所以我们在看货币供应多少时,不能只看到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货币,就说是放水了,而忽略持续下降的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减少的影响。
M2从2015年1月的124万亿,增到今年4月的159.6万亿,增加的35.4万亿,主要是因为银行拼命扩张资产,钱空转的次数多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而不是基础货币增多了(基础货币只增了1.11万亿)。
现在银监会在整顿金融乱象,银行资产扩张估计是扩不下去了,货币乘数预计也会下降,现在的5.33,估计会下降到5以下。4月份的M2环比下降,其实已经有迹象说明了。
你简单想想,如果真是放水,银行怎么会资金紧张呢,现在有的城市,房贷放下来要三五个月,甚至是半年,这对开发商的资金回笼会有明显影响,这个链条收紧对货币乘数都会有影响的。
那个PSL的增加,是定向宽松,我昨天的文章说了,主要是用于棚改资金,所以棚改项目多的城市,估计今年明年房价还会上涨,哪怕三年后会因棚改大跃进计划的退场而跌的很惨,而已经严厉调控的一二线,等着调整吧。
其实人很容易被周围的情绪干扰,感染,有时候看到大部分人都看多房价,有各种理由,我也会怀疑自己的判断,但一个人冷静的时候,还是相信内心的直觉。
对很多城市而言,现在有多疯狂,以后就有多凄凉。来自[]
精华0&帖子202&经验值2438 &注册时间&妈币1447 &
帖子202&经验值2438 &注册时间&
另外,我看那篇文章还列了这两年来,MLF和PSL的余额,截至目前,MLF余额42245亿元,截至5月末,PSL余额达到 ...
赞同楼主观点,有理有据。来自[]
签名档广告内容违规,再次违规将禁言处理。
精华0&帖子0&经验值1510 &注册时间&妈币14 &
帖子0&经验值1510 &注册时间&
不敢不敢,妈网几位经济学砖家可是连牛刀都不放在眼里的政府经济智囊团成员。况且我连乱转人家的帖子都不 ...
在爱国空眼里,非傻空即是中介,奉劝施主跑为上策来自[]
精华0&帖子732&经验值3740 &注册时间&妈币3837 &
帖子732&经验值3740 &注册时间&
& & 原来“各大财经媒体”的小编都是错的。。。
实际确实没有放2.5万亿那么多。。。温水煮青蛙,怎么可 ...
Little Xie大经济学家说了:经济危机来了,大家要买房增值保值避险!哈哈,最喜欢听这样的大经济学家吹水了~~~
精华0&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妈币1451 &
帖子9&经验值1420 &注册时间&
& & 粤府潮人 发表于
回复 LittleXie 的帖子
不敢不敢,妈网几位经济学砖家可是连牛刀都不放在眼里的政府经济智囊团成员。况且..
有理有据的专业金融解读视而不见,一厢情愿听信谣言。不信你是中介都难。来自[]
精华0&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妈币8136 &
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
& & |老狼_2694 发表于
Little Xie大经济学家说了:经济危机来了,大家要买房增值保值避险!哈哈,最喜欢听这样的大经济学家吹水了 ...
有错吗?连开发商都不愿等待1-2个月的银行贷款而更倾向于全款一次支付了,谁知道100块1-2个月后还是不是100块啊,所以今天买,今天付款。这时候难不成还捏着钞票啊?如果真的现金为王,万科就不会急急忙忙买块70年不能出售的地来做“房东”了。
经济危机已经发生和有发生的危险根本就是两回事。除非捏的是美钞,否则真来了,固定资产和软妹币谁更吃亏难说的很,难不成97的时候捏着泰铢会比捏着泰国房产快乐?真发生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精华0&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妈币8136 &
帖子1415&经验值7205 &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LittleXie 于
16:18 编辑
& & |老狼_2694 发表于
Little Xie大经济学家说了:经济危机来了,大家要买房增值保值避险!哈哈,最喜欢听这样的大经济学家吹水了 ...
&更为严重的是,在国际投机者意识到了泰国的问题后的大肆做空下,泰国央行在1997年7月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允许泰铢汇率自由浮动,泰铢兑美元随即暴跌120%。同时恶化的还有泰国的房地产市场,国际资本的回流使得泰国房价承受巨大压力,资产价格迅速下跌,泰国曼谷周边的地产价格从1997年年中的峰值在2年时间内缩水40%,直至1999年4季度才恢复稳定。&
同样以美元作为标准,来来来,比比谁更惨。当然,中国“方法总比问题”多,5年的限购能松能紧,类似泰国这种被大范围薅羊毛的状况未必会发生。但部分商业银行把储户的理财亏掉的几率反而更大了。如果不是大家都急着为软妹币避险,何来这一波疯涨啊。
精华0&帖子732&经验值3740 &注册时间&妈币3837 &
帖子732&经验值3740 &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老狼_2694 于
16:25 编辑
& & LittleXie 发表于
有错吗?连开发商都不愿等待1-2个月的银行贷款而更倾向于全款一次支付了,谁知道100块1-2个月后还是不是1 ...
哪个做生意的不乐意全款收齐,快餐店卖个快餐还概不赊帐!&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家”,连商家乐意收全现金全款,都能血口喷出个贬值来!所以说最喜欢看你们这些经济学家上蹿下跳!哈哈!香港97经济危机暴跌的时候 捏着现金的绝对比房产好啊。房产跌破一定值,银行就要求提前补足不够部分!直接就破产了,有名的钟镇涛就是这么破产的,你不知道吗?
转发:这两天告诉你央行放水2.5万亿的都是SB! ...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宝宝成长时光相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公安机关备案号: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一分钟免费预约!获取4套装修设计方案!
居住区域:
装修预算:刚刚,央行开闸放水!(这个逆天数据揭示中国经济真相) : 经理人分享
刚刚,央行开闸放水!(这个逆天数据揭示中国经济真相)
今天(7月18日)下午5点13分,央行通过其官方微博宣布:开闸放水!
莫慌,此次方式不是此前大家预料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是MLF(中期借贷便利)。7月18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7月下旬MLF到期2185亿元,人民银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270亿元,其中3个月530亿元、6个月1345亿元、1年期39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而实际上,在7月13日央行已经放过一次水了。7月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590亿元,其中3个月1010亿元、6个月1015亿元、1年期56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按照5.24倍的货币乘数计算,央行7月13日投放的2590亿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衍生出1.357万亿的广义货币M2。此次央行放水所使用的MLF(中期借贷便利),是2014年9月创设的工具。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向央行申请获得MLF资金投放。但需要提供质押,质押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等。&央行通过MLF的频次、总量和利率高低,来调节市场流动性。目前常用的期限有3个月、6个月和1年。&跟降准相比,MLF的资金是有期限的,到时候就要收回。而降准是降低银行在央行被冻结的准备金,是银行“拿回自己的钱”。从理论上说,降准增加的资金没有时间概念,直到下次提高准备金率为止。此外,降准提供的资金对银行来说,成本更低。&所以,相比之下,降准是强刺激方式,而MLF不算。&除了MLF这种方式,央行还有诸如PSL(补充抵押贷款)、SLF(常备借贷便利)、逆回购、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下面我们对比一下央行放水使用的几种主要工具:&PSL投放资金的时间长达1到3年;MLF是3个月到1年;SLF是1到3个月;逆回购期限一般是7天、14天、21天不等;SLO一般是7天之内。降准释放的资金几乎没有期限,至少到下次提高准备金率时。&目前货币乘数是5.24倍,央行此次投放的2270亿基础货币扣除到期的2185亿,理论上可以衍生出445.4亿的广义货币M2。当然,这些钱是有期限的,央行将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是增量延续MLF,还是减量延续MLF。
下半年会否降息降准
“上一次降准是2月份,实际上在3月份以后,更多的银行在保持流动性稳定方面主要用了回购加上MLF,短期的和中长期的相搭配,随着6月份外汇占款进一步收缩,应该还是对基础货币的投放产生压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央行确实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的需求。对于是否应该进一步降准,温彬认为要取决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以及外汇占款是不是会进一步收缩。“如果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弹性进一步扩大,继续呈贬值走势的话,会使外汇占款进一步收缩。这样虽然可以通过MLF在中、短期内缓解流动性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通过降准来应对。”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政府将在下半年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并在增长放缓时会有轻微的宽松倾向。“我们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会有一次降息(25个基点),最可能出现在10月份,还会有两次降准,并补充以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扩张性的流动性操作。”朱海斌说。
除了炒房,干啥都不赚钱?!中国该醒醒了!
近日,央行公布了一组货币数字,值得深思。资产荒现象当下已越来越明显,钱除了炒房以外竟无其它去处。
央行公布了新的货币运行数据显示M1涨速迅猛,而M2则开始回落。M2和M1剪刀差不断扩大,这是很少有的例外。
央行解释, M1上升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息差收窄,于是企业倾向把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的,方便资金提取。
二是经济下行,不少企业存在“持币待投资”。主要反映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投资收益低,投资意愿下降。
第三是楼市活跃,使得百姓的存款和按揭贷款转换为房企的活期存款,房企也保持谨慎态度,减少投资扩张的步伐。
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不赚钱的时代,很多行业是干什么都赔,炒股更是不赚钱,也许在老百姓看来,炒房反而是最稳妥的资金保值办法。
于是,股市的资金纷纷回流,一方面变成了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另一面部分回流的资金涌入到了楼市,而开发商卖房卖得火爆,收回了不少现金,变成了房地产企业账上存款了。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沿海一些工厂处于歇业状态。投资人和企业家手持大量现金,观望中国经济,急切寻找合适的投资目标。而楼市目前尚有的保值性,也成了一些投资人首选的目标。
上海这个数据恰恰揭示了中国经济的真相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海财政局公布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9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0.6%。
30.6%是什么概念?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都是艰难的,东北、西北地区的甚至是负增长,少数几个热点城市还能保持高增长,但最多也就15%左右,只有上海与深圳两个城市达到30%以上的增长率。
传统印象中,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但工业在今天上海经济的比重只有1/3不到,而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2/3(67.8%),且从财政收入的结构来看,服务业对上海财力的贡献已经超过80%。
那么,谁是上海服务业中创税能力最强的行当?金融与房地产!上海市官方曾经公布一个数据,房地产、批发零售、金融、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业这五个行业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就超过60%。
今天的上海经济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工业的萎靡不振,一边是金融与房地产的烈火烹油。
很明显,上海财政收入的暴增与深圳一样,都是靠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交易量来贡献的,而非当地实体经济的贡献。在此意义上,上海经济也是中国经济一个十分精准的缩影。
要知道,只有房地产而其他产业过弱的经济结构,这样的经济结构注定无法持久稳定,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是不行的。持续上涨的高房价,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的恶果。
况且,现在楼市的泡沫已经开始膨胀了,连民企开发商都不赚钱了,地王都被央企拿走了。地价涨上去了,开发商不涨房价就是赔本生意,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继续下去中国经济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拉动GDP的路上。不要忘了,实干才能兴邦,中国经济该醒醒了。
来源:中金在线(cnfol-com)、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齐俊杰(ID:qijunjie82)、天天说钱(ID:liuxb0929)、第一财经日报等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放水 数据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