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市名言:中国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是股指期货造成的吗

一个笨蛋的股指交易记录-地狱级炒手 - 〖期货技术交流〗 - MACD股票论坛_中国专业的股市技术分析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你是新股民吧?
你是新股民吧?
  小六刚开了户来到股票市场。在门口买了一张证券报,这时有个人说:“嘿!新股民吧!”小六愣了: “你怎么知道?”那人说:“报纸除了日期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老股民哪有买的”!
小六进了大厅,这时人已经很多了,他站在人家身后看电脑,有人跟他招呼:“喂!新股民吧!”“你怎么知道?” “老股民都早来占机器,哪有你这么晚的!”
小六一听也是,就坐下来看大屏幕,旁边有个人说:“新股民吧!”小六又愣了:“你怎么知道?” “ 老股民都在打扑克,哪有看股票的!”小六一看,可不是,很少有人看屏幕的。
中午了,小六到外面买了一个盒饭,卖盒饭的说:“呵。。呵。。,新股民吧!” “ 你怎么知道!? ”“老股民哪有买盒饭的,都是2点以后回家吃的”。
小六觉得被人说了一上午新股民,有点烦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争取早日成为老股民。吃完饭,他看见有一堆人在侃股票,他就凑过去听一听,刚一会,有人拍拍他:“喂!新股民吧!” “你怎么知道!!??” “老股民哪有听了10分钟不发言的!”小六只好忍了,没说话。& &
下午了,小六决定买个股票,他看好一个叫申华控股(行情 资讯)的,上个月还8块多,现在才4块多,他刚想买,边上有人说:“嘿!新股民吧!” “你怎么知道!!!???” “老股民哪有买除权股票的!” 小六咬了咬牙,停住手没买,他想,不能让别人看出来我是新股民。
快收市了,小六终于决定买个股票,他买了100股600839 。不想被人看见了,那人说:“嘿!新股民吧!” “你怎么知道的!?!?!?” “老股民哪有买长虹的!”小六心里这个悔呀!
收盘了,营业部有股评,小六在认真的听,有人说:“哟!新股民吧!” “你怎么知道的!!!!”“老股民哪有听股评的”
小六往外走,被人挡住了,“哟!新股民吧!” “你怎么知道的!!!!!” “老股民哪有收完盘不上厕所才走的!”& &
小六从营业部出来,取了自行车想回家,看车老头说:“嘿!新股民吧!” “你怎么知道!!!!” “老股民哪有收盘就回家的,都在营业部门口侃,老股民哪有存车的,都放楼道里!” 小六晕倒。。。。。
小六晕倒后……刚睁开眼,发现是一大娘扶着他,刚想开口说“谢谢”,大娘慈母般笑着说:“孩子,新股民吧?”,小六大惊,“你怎么知道?难道刚才摔的姿势不对????”大娘把刚刚小六晕倒时掉在地上的磁卡、代码卡和身份证递给他:“小心点,孩子,老股民哪有把这三样放一块的?”……
刚走没几步,一乞丐伸过手来要钱,小六从小心就善良,把兜里剩的零钱全给乞丐了,乞丐菜青的脸上居然挤出一丝怪怪的笑容,“好人哪,你是新股民吧?”小六开始冒汗了,心里嘀咕“TMD!乞丐都知道???”,“你怎么知道!!!!……嫌少?”乞丐怕他又把钱要回去,赶忙说:“我在这门口要钱的时间不短了,那些经常来的老股民,一般都给我八毛,一块六啊这些数目,就你给我的是一块四,老股民不喜欢这数目的……”
小六彻底晕了,不敢骑车,只好推着往回走,一老头回过头来打量他片刻,“年轻人,新股民吧?”小六只感觉自己象是光着身子在街上走,无地自容了,碍于是老大爷是长辈,不好发作,老大爷笑着说 “老股民哪有穿着绿衣裳来证券部看股的?瞧你那挎包上居然印着一头熊!!”小六这才仔细大量老大爷,哦,人家居然穿着一件大红T恤,胸口上印的是芝加歌公牛队那世人皆知的队标!老人看小六面露失望,左右看了看,凑过嘴来神秘兮兮地对他说“告诉你吧,我那内裤都是老伴儿用纯棉红布亲手逢的,透气耐穿又吉利……”& &
小六终于昏天黑地回到家门口,却见一面色红润的和尚正在向自己老婆翠花化缘,“当家的,回啦?”小六有气无力点了点头,和尚见他这样,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位施主可是新股民?……”小六再次倒地……
据小六邻居告诉我,小六在家睡了三天……而且,一听见电视放那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广告就会呕吐,至于是不是“吐啊吐的就习惯了”,倒是还不大清楚。
小六睡了三天,今天再次来到股票市场。
一进去看也不看大盘,直接买了两只股,旁边一哥们见到笑了,问道:“新股民吧?!”小六的脸抽了抽,没倒,那哥们笑道:“老股民都在卖,只有你在买,你没看昨天的经济频道?罗杰斯的话没听懂?!”
下午收市,小六看着跌得一溻糊涂的两市,目光呆滞地瘫在椅子上,边上过一股民,又问道:“新股民吧?” 小六气弱游丝:“为什么说我是新股民?” “老股民都赔惯了,只有新股民赔了才这样。”小六立刻喷出几十两鲜血……
写在牛市中的第一个崩溃(股灾)前夕
写在牛市中的第一个崩溃(股灾)前夕-转贴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脑海里越来越重,没有高深的理论推导,有的只是大量的常识在不断地提醒我,市场在疯狂!疯狂!疯狂!
  如何写这场崩溃,我想了又想,在这个非理性的时候所有的理论所有的说教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被当成一种笑料!
  很多人用“常识”狠狠的来驳斥我,那么我也来长长的狠狠的“常识”一下!
  最近候东东给我转了不少坚决做多勇猛做多的“常识”,其中有两点:人民币升值和日本股市。我就从这里开始吧。
  日本八十年代已经完成了重化工业,汽车产量已勇冠全球,电子产业作为做为新锐正在迈向世界的巅峰,松下、索尼、东芝为代表的民用电子科技正在展开最猛烈的全球扩展,索尼公司市值排名世界第二,日元正成为世界的硬通货之一,日本这个东亚民族同样保有勤俭高储蓄率的民族特性。在股市推向泡沫前夕已经过了三、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资金多是真正的多,日本民众的信心大到极盛,能不开心吗?日本的政策用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福利,日本老百姓不会像现在的中国老百姓时时充满恐惧感,因此多于资金开始便宜,利率不断走低,最终成为世界少有的零利率。如果换成是中国,银行一个子都不给你还要收你的手续费,那中国人的疯狂程度就会不言自明。
  中国有句“常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也搞个“常识”,不怕不识泡沫,就怕泡沫比泡沫!
  日本泡沫用了十几年时间(最后一轮大牛),在升值和零利率的推动下,把把泡沫推向80—100倍市盈率。
  中国泡沫在还没有完成重化工业之时,用两年不到时间再次把股市推到近50倍市盈率(以今天的收盘算),如果要是按罗杰斯所说的A股再翻一番,今年股市就像日本一样也推到100市盈率。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后果,不要说是罗杰斯,全世界的投机客都会跑的精光!
  要是那样,我们的这个泡沫所产生的后果要比日本泡沫产生的后果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第一我们的社保远不如日本,第二我们的利率正处于加息周期,第三我们的出口工业有几个是国际跨国公司,有几个能经得住国内经济的打击。那么可以想象有多少家庭将重回解放前。对此,中国的最高当局不可能不清楚这一严重后果,因此这此当口,千万不要低估管理层的智商,千万不要不拿村长当干部!
  下面请大家来看看我们的几个市场“常识”:
  全市已逼近50倍市盈率,50倍市盈率是个什么概念?要么是一轮牛市的大顶(世界上除日本外,台湾到过60倍,但那是十几二十年的大顶),要么是一个特大牛市的首个回折区。日本这个怪物创造的100倍市盈率世界之最,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笑话,没有哪个国家希望会重蹈覆辙,只有蠢人才会这么盼望着这一天。
  是大顶那就不用再多罗唆了,是一个特大牛市的首个回折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常识”一下为什么会在目前的这个区域。
  世界各国的股市大体有个规律,当股指(经过几年熊市)突破前一个牛市的顶端的15%、30%、50%、100%时都会产生一个血腥调整,超越的幅度越大造成股灾的可能性越大。我们A股目前的位置恰好到达超越50%的位置,而且也恰好是50倍市盈率!那超越100%不行吗?前面的那么多废话就是用来否定这个100%的。
  另一个是只有价值投资者才能听得懂的“常识”:
  熊市里坚持到现在的这批价值投资者,本轮牛市可以说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包括我自己在内,这批人里的大资金是无法认同目前的估值的,除了出货减仓别无它途,您也千万别同罗杰斯比,人家跌下来还能有后续资金(哪个对冲基金没有一点融资能力?),因为市场50倍市盈率是正常牛市的大顶,过往的价值投资者不可能不谨慎。
  有投机者会说:那点大盘换手都有两遍了,这个问题是好事也是坏事,我反问一句,没有大量长线客支持只靠一帮投机客搏傻的行情能维持多久?
  如果经过一轮血腥调整,比如降到30倍或25倍(用熊市的价值观依然很高),这样调整产生的恐惧会迎来一批新的长线买家,这批长线买家的思维会有别于熊市里过来的那批长线买家。新的买家会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看待这个市场,会把成长摆在第一位,而防守不再重要,因为刚发生过股灾嘛,而且又身在一个大牛市当中,何况对于大资金来说已很难找到被低估的大批优质股。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市场的这样一些“常识”:
  本轮牛市的幅度已经达到了94年牛市(333-1052)或者96年牛市(512-1510)的幅度。
  本轮牛市所操作的概念已经把94年-2000年牛市的操作概念给过了一遍:价值发现-价值回归-价值重估(投机)-高科技(以军工概念和新能源为主)-资产重组-资产注入。也就是说,市场已经把过往曾经出现的主要操作(投机)手段都过了一遍,也可说本次一波牛市抵过去7年牛市。看看曾经被杀的一塌糊涂地垃圾们,又回到了2000年的高点,一个可怖的幽灵再次复活了!地雷和陷阱已经为后来人准备就绪!
  当然还有更多的常识,先过周末,祝大家愉快!
万亿元的超级博弈:股指期货的阳谋与暗算
万亿元的超级博弈:股指期货的阳谋与暗算
  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在法律上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也就是股指期货在法律上可以推出的第一天,一场围绕股指期货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和机遇的讨论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展开。
  “股指期货是中国股市前所未见的投资产品,更是堪与股权分置改革相比拟的超级博弈,很可能带来万亿元级别的财富重新分配,散户投资者对此必须高度警觉。”在这场思想盛宴中,《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张庭宾和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股改流通股股东代言人、高德黄金投资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卫星,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金融时报》中文网中国首席经济评论员陈旭敏等专家学者一道,对此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股指期货的博弈原理
  张庭宾:我希望大家能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明白,这个大潮中我们每个人面临怎样的挑战?投资机会在哪里?更重要的是提醒其中的投资风险在哪里。
  要理清这些,首先要弄明白股指期货的博弈原理。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股指期货的博弈格局图,先分清楚股指期货博弈的各参与者的方位和利益所在。上面是决策层,他决定什么时候推出期货,怎么推;中间是内部人,包括老鼠仓,左边是国有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基金;右边是QFII,下面是基金持有人、股指期货的散户和现货的散户。如果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的话,在现行制度无法遏制内部人和国有投资机构经营者的情况下,未来博弈中的利益转移将会这样演绎。
  基金持有人或者一些国有资本在博弈当中,他们会成为损失的一方,但可能更多的损失是来自于现货的散户,他们的损失会是巨大的。期货的散户有可能亏得很多,有可能赚得很多,最大的获益者很可能是内部人和老鼠仓。
  老鼠仓就是相关国有金融机构的经营者或有关部门的内部人,老鼠仓的资本是他们自己或亲戚朋友的私人资本,与此同时,他们有权力去决定巨额的基金资本的投向。如果出现了上述的利益冲突,即其职务利益取向和私人利益取向背离,并倒向个人利益的话,就存在一个道德风险的问题。另外一个受益者是QFII和私募基金,因为他们能够对自己负责。
  对于股指期货在什么时间推,我个人不是太关心,更关注的是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是否已经消除了制度上的不对称和不公平,现在显然没有。股市上仍然存在多层的制度不对称。
  第一类是股指期货和现货间的交易设计不公平:第一,股票T+1交易,股指期货T+0交易结算方式,会导致快鱼吃慢鱼。第二,现货的交易时间是四个小时,按照现在的股指期货的设计是四个半小时,是提前15分钟开市,推迟15分钟闭市,比现货交易多半个小时的时间,而长交易周期必然占据短交易周期的上风。第三,是现货没有做空机制,现货只能上涨盈利,一旦下跌投资者肯定要亏损的。第四,现货没有保证金交易,而股指期货是有保证金交易的。
  第二类的不对称是,国有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有最高比例限制,现在是10%,而私募基金没有这个限制。第三类是国有投资机构经营者权利和责任不对等,如果他投错了,出现道德风险,出现了利益的转移,受到的惩罚是很难对等到位的。第四类的不对称,私募基金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因为私募基金还没有阳光化、合法化,除了少量信托基金外,目前多数其他的私募基金都是不合法的,如果他们出现道德风险和投资失误,投资者也很难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最多只能追究他们违法集资。第五类不对称是上市公司的责任和权利不对称,上市公司跟庄家联手坐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去制裁它。
  股指期货博弈的过程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了,股指期货已经陷入了一个悖论、陷入了一个怪圈,我认为本届政府一向是以社会公众价值为导向的,如果股指期货的推出不能锦上添花,而是添乱,这个博弈当中包含了这些不对称可能导致什么后果的话,相信他们是不会允许这种悲剧发生的。
  因此,现在,围绕股指期货的博弈产生了一个悖论:股指炒得越高,股指期货被延期或者不推出的可能性越大;把它延期或者是不推,股指才能下来,但机构的损失会比较大,所以它在某种程度上又要硬挺。这样博弈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陷入了一个僵局。
  如今,股市的命运、股指期货的命运决定在散户的手里。散户还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多大的风险,没有真正意识到最近虽盈利颇丰,但却在刀口舔血。我特别提醒一句,现在是散户暂时躲避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时间窗口,这时候可以暂闭,观察一段时间。
  对于主流财经媒体来说,我们更关心制度建设的推进:第一要有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第二要消除机构道德风险的土壤,要缩减国有投资机构所掌握的资金的份额,要使私募基金和民间投资的机构迅速扩大规模,让它们进入阳光下,合法生存并接受严格监管。第三个方面是最重要的,是集体诉讼和举证责任在辩方。我觉得举证责任在辩方是中国股市最核心的要害。
  如果股指期货愈演愈烈的博弈,最后能被引导成为一种新的制度升级,最终被引导为社会公众的价值,被引导成为国家的价值,那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在看到这个风险的同时,我们看到股指期货的风险以后是更大的历史性的机遇。
  钟伟:股指期货推出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它对股指的助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上证指数3000点之后,我就不太看股市,市场已经进入了博傻阶段。现在市场上的傻钱比聪明钱更多,有两类人混在里面,一类是毫无投资经验和心理准备的,所以他一直追求高点;另外一类人是比那些新股民更聪明,总觉得自己可以逃顶,但他没有意识到,当滚滚的傻钱把他裹挟而走的时候,他是很难全身而退的。现在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是不行的。
  这背后有财富观的问题,我个人的下半辈子应该换一种生活,不是由财富来主导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一直很相信一句话,财富一定是我们最好的仆人,但是它一定是我们最坏的主人,它会滋生很多坏的、危险的行为,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会产生一些坏的行为。而这种现象股市上正在发生。
  股指期货有些骑虎难下
  陈旭敏: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认为,现在股指还可能存在向上突破的可能,我同意这是围绕股指期货博弈的原因,股指越高,这中间套利的空间越大。目前,证监会推股指期货比不推更危险,而越晚推危险越大。至于股指期货的机遇和挑战,我短期比较乐观,中期比较悲观,长期乐观。短期可能推不出来,如果推出来,到一定程度肯定要跌,跌完之后肯定是一个大牛市。
  张卫星:关于股指期货,我认为,在初期推出的时候,实际上风险并不是很大。
  股指期货实际上我感觉政府心理压力大,推了以后为什么这么高,会承担风险,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上。
  股指期货的风险是在什么出现的?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单子集结的时候会出现大问题。多空的量都非常大,假如说在未来一段时间,沪深300(.98,1.70%)达到某个点位,有的机构看空、有的机构看多,在这个时候意见不平衡,分歧很大,集结了大量的单子,这样就决定了一批机构的生和死,这时候是最大的风险。
  真正的由股指期货带来的金融风险不会是一开始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非常平缓,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因为没有那么多人会单独在某一个点位上,大家都不熟悉的情况下,我们下一千万的股指期货,这是不敢的。
  我更多谈的是心理层面的,这是一个特点,因为过去国家的很多金融市场上,金融风险爆发的时候都是大家没有感觉的时候、很疲惫的时候、风险全部积累的时候爆发的。
  张庭宾:假如中国的金融机构都是明确的市场主体,经营者对于结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也相信在股指期货刚开始推出时,股市是平缓的,谁也不会拿自己的钱去冒一个很大的风险,但如果拿别人的钱去冒风险,自己和关系人反而能从中获利,就另当别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制度上,特别是在控制国有机构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方面仍然难以到位,我比较担心这个。
  股指期货推出,助涨还是助跌?
  张庭宾: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最近已经开始有一种舆论了,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股指期货是对股市助涨的,推出之后,股指期货对股市还是助涨的。这种观点很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让大家都觉得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还会做多,大家去跟。我对这个观点是不同意的。
  股指期货就是一枚硬币,正面是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是助涨,背面是股指期货推出之后会下跌。股市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概念是一直助涨的,股指期货也不可能。
  张卫星:这一点我同意,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股指期货的分析,我也在股市上有十多年的经验了,像这样猴市一样的股市确实是非常少见的,两年以前股市快要死了,我们要努力地挽救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我不太看好股指期货推出,从国有股减持到后来,只有听到来自于市场的东西才真正有生命力、有价值。股指期货的政策推出一直在高空嫁接。这种高空嫁接需要很多现实条件,一是证券市场要有一级运营商出来,第二个是现货市场的做空机制也要出来,这些机制都没有,我们就在最高端的市场上建一个再高端的怪胎期货。这样建立的金融逻辑会进入一个超复杂性的怪圈,出现一个漏洞就要建立五六个逻辑来弥补,这个弥补不了我又要建立一系列的,所以股指期货已经超复杂了。
  刘彦斌:股指期货推出前助涨,推出后助跌,这个观点我是完全认同的。股市如潮水怎么涨的怎么退,只有潮水退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谁是赤裸游泳的。
  股指期货之人性大博弈
  张庭宾:上证指数3000点以上就是另一个阶段了,在这个阶段已经远离基本面了,以前股票还跟公司价值是相关的,到了一定阶段以后股价变成风筝了。这个时候回到股市上,剩下的完全是心理了,博的是天上的舆论风向,博的是心理引导能力。
  怎么判断谁出于什么目的在引导舆论呢?在资本市场上一定会面对很多的分析师,一定要看清楚这些分析师和预测者是干什么的。他是证券公司的、是机构的还是某种利益集团代言的,是公司的,还是公众价值立场,一定要看清楚他的背景和价值取向。
  主流财经传媒的价值取向一定是希望市场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希望所有参与者长期的共赢,因此我们特别关注制度建设,希望建立一个伟大资本市场的最重要的体制性地基。这就是我们的公共立场。不能把股市变成投机的赌场。
  张卫星:我们把投资这个词外衣剥掉,真正认识所有的一切,所有一切的核心就是博弈是判断和下注,这是我想的时间很长了以后,我发现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在博弈中,非常核心的是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你就有判断、分析,然后下决定去博。现在的问题是,股市有一大群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入这个市场,必然输不起。
  陈旭敏:我不大同意张先生的赌博论,金融市场是有趋势的,博弈的时候是有风险,但也有智慧的脉络可寻。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到了疯狂的时候,到了非常热的时候,它必然会有提示,那是市场自己产生的,它跟完全靠运气下注是不同的。
华尔街大鳄们的做事三原则
华尔街大鳄们的做事三原则
近期得一良师,闲暇间颇有传授,虽然是仅仅比须臾稍长一点点的时间,却能大吐珠玑,使我们受益非浅。但回想起来,虽然皆是珠玑,但也有长短良莠之分。
& & 最有价值的,就是这华尔街做事三原则
& & 且不说华尔街的老外们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三原则,但仔细回想、分析、查询书上、网上、课堂上来的经济以及军事、政治案例,莫不慨叹这三原则的精辟、奇妙!
& & 不知道在中国至今基本来说尚未经风沥雨的企业家们在中国即将全部放开市场,马上就要和华尔街(当然还有其他地方)的凶恶资本家们有一番肉搏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准备一下。
& & 现在大吃一惊还来得及,再过两年就晚了。
& & 好,现在就让我们解读一下这所谓的三原则吧
& & 第一原则:不要花自己的钱办事。
& & 有人说了:那我找那个傻瓜去要钱去?在这个经济第一的世界里,社会生活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资源的产生、转移和转化。人人都有资源,什么机构也都有资源,仅仅也就是数量、质量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技术,有的人有绝活,有的企业长于生产,有的企业长于咨询,有的企业致力于投资。不管怎么样,只要资源能够达到契合、协同,就可以产生财富。你只要有知识、有能力,或者有其他非货币形式的竞争优势,你就要竭尽全力将这种资源最大化,然后寻找契合方——投资方,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做取存折、卖手表之类的自我筹资行为,要各担各的风险,各尽各的责任义务。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用别人的钱把事情办成才是真本事!这个原则虽然表达起来很通俗,却高度表达了企业家们对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资源、协作生财”的认同。如果你连出钱的人都找不到,那么就更不能出自己的钱了。
& & 第二原则:永远不说出真相
& & 有人要说了:靠,这个原则岂非是流氓原则?!非也。在这个竞争激烈,尔虞我诈的世界里,绝对不能让人掌握到你的底牌,绝对不能让人知道你在想什么,以前做过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田忌赛马胜利的关键不是田忌的对阵方式,而是事先掌握了齐王的打算和马的情况。企业里最知道企业运营真相的会计、财务,尤其是CFO们,必须让他们养成封口的习惯,最好是一个哑巴的财经博士。企业没有真相,本身也造就了企业的魅力:公众对企业真相、假相的追踪、猜测会成为企业最好的市场推广结果(当然你企业得有左右公众眼球和舌头的能力)。我们业内经常有企业总裁室刚刚开完会,部门经理还蒙在鼓里呢,媒体就知道得爪干毛尽这样的事,这样的企业是命不长久的。真相是一个企业的命,企业还真就得为了掩盖一个真相而创造十个假相。越是道貌岸然的企业,其真相可能就越是可怕,有的时候为了掩盖企业的真相,可能国家都得出动力量,因为真相一出股市就完!记住,这不是流氓,是策略,必要的策略。
& & 第三原则:不要按规则办事
& & 有人又要说了:这就更离谱了,这不明显得要违规违法嘛?!否,规则表面上是为了规范事务的,然而大千世界里能够规范所有事务的规则是不可能存在的,已有的规则之间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不完善等等。无所不包的规则等于没有规则。对于体力足够强劲者来说,一方面,最好要加入到规则制订者行列,又有派又有利,另一方面,他应该清楚规则其实是为“敌人”制订的,要使规则成为敌人的枷锁,自己要在规则的缝隙中找到蹊径,绝不能让自己制订的规则束缚了自己。
& & 说到这里,我想举美伊战争的例子,因为这个太典型了:美国打伊拉克是有人买单的,没出自己的钱;从侵伊到现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各国民众云里雾里,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真相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人说美国人唯一的确切真相就是他们得到了自己的利益,我也说不一定,有没有达到目的、得到理想的利益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美国人操纵联合国,公然、非法地入侵一个主权国家(且不说这个国家是什么东西),这显然也是不按牌理出牌,但诸国就得忍气吞声!
& & 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不按这三原则办事注定要成为宋襄公,不仅成不了大事,自身尚都难保
“要炒股进当铺”:中国“牛市”10大怪象
“要炒股进当铺”:中国“牛市”10大怪象
农历猪年开市第一天,新开户数就创下历史新高,不过这些投资者第二天就遭遇到十年方得一见的历史性大跌。我们不知道,这些投资者当时作何感想。当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一年多的牛市,发现许许多多的怪异现象: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发生在某个投资者身上的事,但是他们往往代表了一种现象;有时候,我们仅仅从市场上看到现象,但是现象下面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投资者。
在美国观察家网站()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中,作者这样描述处于金融狂热中的人们:“自信,像怀疑一样,可以无限制地增长,并且,希望也可以像恐惧一样四处泛滥。”通过这些怪异的现象,我们发现一双双求财若渴的眼睛,它们似乎看到了唾手可得的财富。而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心理学家勒庞所指出的特点,“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上帝要你死亡,必先让你疯狂。”这一轮牛市,我们看到许多疯狂的场面,当然,现在说“死亡”也许为时尚早,因为有的人还没有进来,有的人还有机会出去. 专栏作家William Pesek在1月份一趟从东京飞往曼谷的飞机上从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口中听到了一件奇事。这个英国的基金经理在上海的时候曾经在一个小摊子购买DVD,摊主悄悄地对他说:“如果你还没有买青岛啤酒的股票,现在还可以买一点。”这个基金经理将这称为“肯尼迪时刻”。
 “肯尼迪时刻”的说法,与股市中著名的“擦鞋匠理论”有关。美国1930年的经济恐慌之前,股市正如日中天,每个人都在以高价买入股票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华尔街到处都是因为炒股而暴富的人。当时在华尔街工作的股票交易员、经纪商以及投资人都会在工作之余到街道旁的擦鞋匠那里擦鞋,市场是如此的火爆以至于擦鞋匠都难免问问这些业内的人哪一只股票是市场的热门。
久而久之,这些擦鞋匠的摊子就成为了热门股票的信息交换中心。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非常热门的股票,因为每个人都在谈论它,这些擦鞋匠面对此一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变得难以把持,最后跳入股海。而之后的事实证明这时已经是泡沫的高峰,之后市场急转直下。之后人们就将这成为“擦鞋匠理论”,意思就是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这往往是一个市场泡沫即将破灭的时候。
当年华尔街最大的庄家之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就在1929年听完一个擦鞋匠对股市侃侃而谈的第二天坚决抛售了自己的股票。这是一个曾被监管高层引用的笑话:一个老人刚刚办理好基金认购手续,转身就问基金销售人员,“基金的利息是多少啊?”
许多老百姓对基金的认识还停留在存款和国债阶段,在2006年以前,存款和国债一直是百姓持有最多的金融产品。直到最近,银行储蓄才慢慢流向基金产品。那位在西南某城市携带200万元现金买基金的花甲老人(见《2000万进不了大户室》),事先根本不知道哪只基金更适合她的年龄的心理预期,她在银行网点不停地咨询其他投资者和银行员工。
她中午计划去吃米线的时候,银行相关负责人提示,老人带着大量现金离开银行网点后,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所以银行为老人提供了免费的盒饭午餐。老人非常感动,并称,“买基金真好,还送盒饭啊!”
其实,与存款、债券、股票、保险等金融投资标的相比,基金在境内还是个新生事物,绝大部分投资者对基金还相对陌生。投资初始阶段,很多老百姓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被压抑已久的暴富心理导致很多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基金完成一夜暴富。
这样的故事在市场中已不鲜闻: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曾经接待过一位老年客户,随身携带几百万的现金去基金公司购买基金。交流中,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才惊奇地发现,这位携带巨额现金的老年客户不是自驾车或者乘坐出租车而来,而是乘公共交通车而来。
还有消息称,在西南某城市代销基金的银行网点,一位花甲老人,拿着200万的现金,在银行网点内选购基金。而中午时分,这位身家至少在200万元以上的老人首先想到的是买一份米线来填饱肚子。而另一位投资者手握巨资想进大户室,但他仅仅明白了什么不叫大户。他以2000万元资金去开基金账户,本想能进大户室,殊不知吃了闭门羹,被告知“请到外面(散户)去排队”。
就在一年以前,银行的柜台前排队的客户一类在办理常规业务,另一类在买国债,而现在国债队伍已经变成了基金队伍。很多投资者聚在银行网点征询银行理财顾问,哪只基金更值得购买。
再让我们看一个场景,了解一下基金投资的“热度”吧:据传,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开车被叫停,当总经理透露自己是某基金公司老总时,当事人员非常惊讶和兴奋,并立刻放行,还称如果以后遇到麻烦可以帮忙解决,同时还要求以后要多多指引投资方向。
日,某证券公司中山北路营业部。离下午开盘还有20分钟,少妇排在队伍最前头,抱着个小男孩,倚在柜台前,脸上带着优越的神情,和维持队伍秩序的保安聊着,似乎和保安很熟。“上午8点半我就来了,排队开户的人真多,现在才轮到我。”少妇对身后的中年男子说。
中年男子正向大厅里的保安抱怨,“下午开户人数还有限制,很多人都白来了,开个户,真不容易。”中年男子脸上透着几丝不耐烦的神色。营业厅里响起了热闹的掌声,开盘时间到了,柜台工作人员也到位了。少妇放下小男孩,走上前去。工作人员递给少妇一张表格。接过表格,少妇一脸茫然。“填啊?”工作人员催促到。少妇的脸“唰”地红了,低头说:“我不认字,不会填。”她拿出准备已久的身份证,说:“大哥,麻烦你了,帮我填一下。”
“不会填也开户啊”,工作人员咕哝了一句,“名字会写吗?”“会,会。”少妇连忙回答。工作人员低下头帮少妇填了起来。这时,少妇的手机响了,“哦,你在工地啊,我轮上了,人真多,排了一上午,用我名字开的户,等会儿我就去存钱,就把5000元都存上吧……”
少妇认真汇报着情况。“签字吧。”工作人员说。少妇一笔一画地写完了名字,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表,小心放进包中,抱起小男孩,走了。看着少妇远去的背影,保安“哎”了声,“绣花枕头稻草芯,谁都把股市当作自家开的了。”“慢慢来,排好队啊,相互体谅点。”保安又上去维持秩序了。
“如果要问我做权证以来印象最深的经历是什么,那肯定就是购权和沽权同时上涨下跌了。这样的场面或者说是奇观,有时候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说不清到底是喜剧呢还是闹剧。”权证投资者陈克升虽然也“利用过”一把市场的投机情绪,但是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怪怪的。
认购权证本质上而言是看涨期权,股价持续上涨则认购权证的价值不断体现,呈现正相关性。而认沽权证其实就是看跌期权,与股价呈负相关性。但去年以来,国内的权证市场却屡次出现购沽同涨的现象,而且居然都能够涨幅惊人。
“购沽同涨同跌,或者与股价的原始相关性被破坏,从本质上说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疯狂投机了。”机场沽权(580998.SH)去年12月15日以0.332元的价格退市时,居然还会有投资者在尾盘抢进,理由是单日下跌61.35%后市必然有反弹,此外也有投资者数十万元一直持有该权证,结局当然都是打了水漂。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1月2日包钢正股(600010.SH)和购权(580002.SH)、沽权(580995.SH)都上封涨停板,沽权实际涨幅更是远远超过正股和购权。这是权证投机最极端化的表现之一,纯属过度炒作,已经与其内在价值的对应毫无关系。内在价值究竟是股票和权证的原动力,背离价值的恶炒,就像用人力使苹果飞上天,地心引力终究还是会显现作用的。”陈克升感叹这种表现“就是恶意投机,也可以说是诱多。”
老程,一家小地产公司的部门经理,炒股票七八年,此前几年熊市虽然没赚到太多钱,但也没有亏。但2006年大牛市,他却所获寥寥,让他郁闷不已。“2005年宝钢权证刚推出的时候,赚了点钱,但投入不大。可到去年5月份,看到邯钢认购(580003.SH)一天动辄30%~40%收益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5月17日邯钢认购上涨41.36%,18日上涨30.69%。“在随后股指震荡的时候,它还大涨,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老程说。
日甫一开盘,老程2.11元果断买进,当天单边上涨24.38%。“我都是当天开盘买,随后高点卖,虽然没有把整个波段做足,但短短一周账户也有60%的收益。”不过,在6月1日邯钢认购冲高回落之后,事态却发生转折。“6月2日冲高3.61元还赚了点钱,之后就再没出现像样的机会。”老程回想,也许是之前赚钱太容易,自己已处于癫狂状态,虽已经意识到机会可能不会再有,但账户快速缩水还是促使他奋力一搏。
随后近一个月时间,老程不仅把之前收益损失一空,还倒贴12万元,亏损50%。“这次打击让我对市场风险有新的认识,也让我的心态全部乱掉了。”在随后几个月中,老程凭着中信证券(600030.SH)、辽宁成大(600739.SH)等熟悉的股票把损失补了回来。
“此时我心态发生了太大变化,明明知道是一个好股票,但短暂的波动我都接受不了,甚至赚几个点我就跑了。”老程开始频繁更换股票,他卖过的如中集集团(000039.SZ)、赣南果业(000829.SZ)等股票,日后都有了翻番的走势。
牛市打新股,火爆行情令人羡慕。可是你手握数百万资金,也有可能“打新”不成蚀把米。自中国人寿(601628.SH)申购以来,一些老资格的新股申购者发现,时下“打新股”越来越难了。其他的不说,即便是盯住大盘股申购,百万级别的资金量也只属于“杯水车薪”,大量原本看似十拿九稳的机会,如“煮熟的鸭子”那般飞走了。
美国观察家网站()分析说, 中国人寿理论上需要95.95万元才能确保中到一个号码(1000股)。而在工商银行(601398.SH)和中国银行(601988.SH)发行时,申购者只需要9.5万元和15.88万元资金就能确保中到一个号。到兴业银行(601166.SH)发行时,理论上需要208万元左右才能中到一个号。
申购优质大盘股的难度慢慢提升,深圳中小板新股的申购难度也堪与比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新股发行时中签,那好比是摸了“大奖”。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深圳中小板屡屡出现如此情形:四五百万元的资金,也未必能保证中到一个号。
罗平锌电(002114.SZ)和三维通信(002115.SZ)中签率分别为0.0987%和0.0818%。根据发行价计算,如果确保中到1个号(500股),罗平锌电需要约510.6万元,三维通信需要约559.5万元。投资者在网上申购威海广泰(002111.SZ)时,则需要动用587.84万元的资金才能在理论上确保中到1个号。如果新股中签号排列发生异常情况,比如排号极不规则,用上述理论资金量,可能还是中不到一个号。曾经“万恶的当铺”,如今成了一些投资者融资的乐土。
虽然典当的利息比银行抵押贷款的利息高出许多,但是去年以来,在火爆的行情面前仍有一部人将典当资金作为股本的来源之一,成为了地道的“风险偏好者”。全国典当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典当行业协会会长郭金山“在跟客户聊天的时候的确碰到过,跑来把自己的房子典当了,钱就用来炒股”。
郭金山表示,典当融资行与银行贷款不同之处在于,并不会要求融资者提供资金用途的说明,也就更不会限制客户将资金用于炒股或者买基金。其实,典当只是一些投资者急于融资的途径之一,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他们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将汽车抵押给典当行,通过贷款的方式,放大资金偿付能力。更有甚者,有人把仅有的一套住房直接卖掉进入股市。
但是台湾地区的历史教训表明,此类操作如果遭遇股指下跌回调,贷款资金无法偿还,那么房产等抵押品很可能被银行没收或者被典当行拍卖,投资者将一无所有。银行系统对贷款挪用情况的审查也使得典当行开始留意。“现在我们也比较注意,一般也要问问客户当房子当车之后钱用来干什么,防止那些没有在银行拿到贷款的准投资者又转向我们。”“典当炒股并不是明智选择,尤其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他说,“但是这种情况目前还是个别的。”
不过典当炒股这一招影响并不小。连足球记者董路也在他的博客里就此撰文提醒——“前脚进当铺,后脚进股市”?别忘了,最后一脚还可能进窝棚呢!“500万,1000万,1亿!”看着每天不断翻番的账户,股民老张掩饰不住自己的惊喜——原来做期货赚钱这么容易这么快!自去年10月3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通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后,老张成为第一批手握100万虚拟资金的参与者。
“在股市里,再怎么赚钱都不够快。”股指期货的来临,满足了老张“放大资金”的渴望。8%的保证金比例,意味着在股市上赚1万元,在期货市场上可以赚12.5万元。去年10月30日,沪深300指数开盘1436点,老张将100万虚拟资金满仓买入20手IF0611合约。至11月17日(11月第3个星期五,IF0611合约最后交割日),沪深300指数已经涨到1562点,由于此后不断加仓,老张的虚拟资金首次突破500万元。
在老张开户的期货公司,凡参与仿真交易的人几乎形成一个共识:在牛市行情里,只要做多,就不怕亏钱;胆子越大,资金投入越多,就赚钱越快。在他们看来,股指期货就是一只“实行T+0交易,收益放大了12.5倍”的奇妙股票,“如果这是真实交易,那该多好!”
今年1月31日,A股市场大跳水,沪深300指数当日跌幅高达6.53%。老张重仓的IF0702、IF0703、IF0706合约均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在1月31日开盘时,老张账户资金仍有1.6亿,但大盘跳水实在太迅猛,老张由于重仓导致自有资金非常少,账户立即显示为负,收盘结算发现,已经为负的1亿。更可怕的是,整个期货公司的客户几乎集体爆仓。
日南方高增(LOF)在开市后停牌1小时,公布了大比例分红公告。南方基金公司拟于11月29日将净值1.8元左右的南方高增分红至1.07元净值,并在此后进行基金的持续营销。这一原本并不少见的公告却立即引起了市场交易价格波动。上午收市前,南方高增涨停。深圳股民刘先生未经太多考虑就出手介入,在第二天继续追涨。他的原因很简单:前期追过几次涨停,均能全身而退且收益可观;当时存在大幅折价的封闭式基金持续上涨的背景。
日、24日两个交易日,南方高增连续两天涨停。这两个交易日内成交不到500万元。11月27日,这只净值仅1.8元的LOF基金的交易价格一度蹿升至2.5元,随后便开始了接连的下挫,在连续跌停后交易交割回落到净值以下。
南方高增的这次过山车表演,让专业人士无法理解。追涨停板本身就是风险很大的投机行为,南方高增也并不是封闭式基金。LOF基金是在交易所上市的开放式基金。与一般的开放式基金相比,LOF基金除了可以在场外申购和赎回,还可以在交易所进行场内买卖。为了给交易提供参考,LOF基金每个交易日内均会在交易系统中公布若干次实时净值,这一属性决定其交易价格应当与基金实时净值高度相关。除了因为变现较快而会有稍许折价外,其交易价格与净值的背离就只能是投机。
南方基金公司针对这一不理性的交易行为发布公告,明确说明投资者可以在场外以净值申购该基金,以避免场内交易的损失。尽管如此,这一投机还是演变成了博傻游戏,甚至南方的另一只LOF基金南方积配也在同期出现涨停。
一个离婚股民的无奈
一个离婚股民的无奈
股市很热,我坐在电脑前,随着上下跳跃的数字,在不停的欣喜和失落着,朋友老冯打电话来,非要约我出来喝酒,于是我被从k线图中拉到小餐馆里,老冯已经坐在那等我了,一壶小烧酒,两碟小菜,我刚坐下,老冯告诉我,他离婚了,老冯显得很受伤,我嘴很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老冯是个老股民,于是我们就用股市方言唠起家常琐事。
我:“怎么还离了呢,嫂子不是挺听你的话么,你在家里应该是高度控盘啊?”
老冯:“我靠,谁知道她还偷摸的建了些老鼠仓啊。”
我:“想开点吧,再本分的庄家也不能总炒一只股票啊,人啊,老对着一张脸,迟早都会烦,现在都在做短线,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
老冯:“让我感到窝囊的是,她先出货了,和一个男的跑了!”
我问道:“那孩子呢?”
老冯都快要哭了:“在我这呢,我接盘呢。”
我拍了拍老冯抖动的肩膀,拿了面巾纸给他。
老冯擦了一下眼睛,喝了一口白酒,不无愤恨的道:“妈的,这个女人心太狠了,我直到办完手续,才知道她有外遇了,她一直用公告忽悠我,说我们俩的婚姻里有泡沫,她要和我分开一段,时间很短,挤完泡沫更精彩,等我反应过来,我的头上已经深绿一片了。”
我也啁了口酒,目光在他头上三尺处盘旋,缓缓的道:“也不要太较真了,现在离婚不算什么事情了,男人和女人频繁的接触,必然会导致成交量大,换手率高,男人摆阔,女人亮贱,一个眼神,都能放电。一来二去,眉目传情,再互相赠送一些秋天的菠菜,至于零距离的在一起“休息”那就是迟早的事了。”
老冯又喝了一口酒,哽咽着打断了我:“可孩子太小,我算是套牢了。”
我也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那没有办法了,只能炒长线了,二十年后,你儿子正年轻,成长性好,必然会被机构追捧,你的后半生就有依靠了!”
听到这,老冯眼里有了点光彩,他补充道:“我那个送我帽子的前妻,必然因为年老色衰,胸部没有业绩支撑,而遭到遗弃甚至ST!”
老冯越说越激动:“到那时,我将作为我儿子的控股母公司,必将大放异彩,连续涨停,可是,如果那个女人追涨,回来哀求我怎么办呢?”
我冷冷的回答道:“思想有多远,就让她滚多远!”
老冯顿时豪气干云,一饮而尽:“对,我要彻底把她逼空,巨量买单封住涨停,等我八十岁以后,让她在高位接货……”
业内人士A股内幕交易规则访谈
业内人士A股内幕交易规则访谈& &
记者与一位证券业内人士的秘密访谈。访谈为时三天,并根据谈话内容整理而成本文。按照记者对提供线索者保密的约定,被访者不允许录音,同时要求把语气进行虚拟。
战略投资者选谁?
记者:战略投资者,谁来选?谁来定?
被访者:上市公司定。
记者:怎么个选法儿?
被访者:学问就在这里边。一般来说,选择权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而董事会谁说了算?也就一个人顶多两个人。这两个人什么身份?你猜都猜得到。
记者:成为战略投资者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被访者:情况不一样。一种情况是,你要想成为战略投资者,如果这家上市公司有产品,比方说是一般大众消费品或者是生产资料类产品的,你就得先为这家上市公司包销产品。
记者:战略投资者还管卖东西?
被访者:东西能不能卖出去不重要,会卖不会卖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战略投资者得把约定包销产品的那笔钱拿出来。
记者:先垫付吗?
被访者:有先垫付的,关键是垫底。
记者:垫什么底?
被访者:为上市公司的业绩,为基本面垫底啦!有了这笔钱垫底,中报年报,每股收益几毛几毛,也就意味着今后二级市场股价拉升空间有多大了。最关键的是保证上市公司头两年什么都不干,就能维持绩优形象。
记者:对战略投资者合算吗?
被访者:不划算谁干?赔本的买卖谁也不会做。
记者:那些没法包销产品的上市公司怎么办?
被访者:交护盘费啦。
记者:什么护盘费?
被访者:比方说,一级市场做发行价是十块钱,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保证在公司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股价维持在二十块钱。而战略投资者得把获得差价利润的30%返还给上市公司,这笔钱就是护盘费。
记者:有的发行价和二级市场开盘价不止一倍。
被访者:对啦,就因为这里这包含着护盘费,因此底气才十足。一般战略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获得最廉价的筹码后,在二级市场上努力争取吸收低价筹码,这样不就两头赚吗?
记者:那上市公司怎么敢拍着胸脯保证二级市场的价格维持在承诺的价位上,并让战略投资者顺利出局呢?
被访者:你见过一级市场发行有失败的案例吗?
记者:是不是只要交了护盘费就可以成为战略投资者了?
被访者:那可不一定,有的是人拿着钱追着上市公司给的,但关键要看交情如何。如果是生人,没在圈子里,没过过手,给钱也不敢做。
记者:要是不返还护盘费呢?
被访者:没可能的。大家不要做啦。关系硬,利益全拴在一起的。不交护盘费,大家都甭想过了。谁那么傻呀!况且相互之间都握有对方的把柄,大家互相帮忙啦。这里的信誉交易都是建立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平白无故的人想挤进来捞点便宜,想都别想。
记者:选谁不选谁,董事会不是还有其他人吗?
被访者:懂事的董事,就心照不宣啦!不懂事的董事,就蒙在鼓里。开董事会走走过场而已,逗你玩。
记者:所以股权之争,人头打出猪脑花来。
被访者:一个董事长后面栓着一堆人,不争怎么行?人家都花了钱的,没赚回来,你突然要换人是不可以的。
股市中的非常定理
定理一:黑幕交易的前提,是交易双方或各方对交易安全性的确认。而这种确认取决于以往交易安全性的记录,取决于资金实力,取决于人际关系的疏密程度以及对规则约定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
定理二:相对于社会表层交易行为普遍的信用缺失,黑幕交易中的信用牢固程度则要高得多。这种信用的牢固程度是通过以往的所有交易成本支撑起来的。而这些交易成本的要素无非是:时间、金钱、经验和可交换的权力资源的大小。
定理三:不经“风雨”考验,哪得股市彩虹?
募集资金投向
记者:上市公司圈来钱以后,怎么玩?
被访者:圈钱之前,自然会设计好一套漂亮的招股说明书。无非是给大家一个圈钱的说法,说我用这钱干什么,市场多么有前景。一般投资者,再加上一家股评家,抱着招股说明书对投资项目从头到尾地研究,其实有什么可研究的,什么市场前景,什么回收周期,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一旦钱到手之后,马上就会说,原来准备投资的项目因市场变化等等诸多原因已不适合投资了,理由很简单:“为股民负责”。
记者:那些钱干嘛去了?
被访者:炒股呀!做实体多累呀,回报周期长,风险大,说不定一下就赔进去了;存银行,利息太低,不划算。不如搞“巨额资产委托管理”还有保底承诺来得轻松。
记者:多少算巨额?
被访者:几千万,上亿。
记者:受托方保证有多少回报率?
被访者:一般情况下10%,早些年最高能达到20%。
记者:身不动膀不摇,比做实体容易多了。不是有规定不允许保底承诺吗?
被访者: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不说,我不说,谁会查呢?现在钱不好赚,生意不好做,只好炒股了,互相都照应点日子不就好过了!
记者:证监会不是有规定,募集资金的使用投向不得擅自更改吗?
被访者:这还不容易,只要在12月30日之前这一天,把钱放在银行,然后让监管部门看看,钱没乱花。其他时间他能天天盯着你吗?
记者:上市公司如何挑选巨额资产管理人呢?
被访者:在行情好的时候,庄家手里缺钱时可真着急呀,只要谁那里有钱肯定会找上去。上市公司对于主动找上门的,只要条件合适,钱闲着也是闲着,不用就是浪费了吗?难道这不算是国有资产流失吗?
记者:怎么个托管法?
被访者:有的托管人不是可以把国债套现吗?上市公司就把那些“闲钱”买成国债,然后再给托管人一份授权委托书,合理合法。托管人拿到委托书以后,把国债套现的钱去炒股赚钱,钱生钱嘛。再有便是直接拿现钱交给托管人炒股。
记者:托管人掌握着上市公司大量的资金,会不会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呢?
被访者:准确地说,在受托方拿着上市公司的钱,炒着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时,一般来讲需要上市出消息配合时,上市公司轻易不敢拒绝,否则还想不想把钱安全地收回来?等炒完股分完钱,双方握握手,这单做完了,下一单再说下一单的啦!
记者: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不就成了牵线木偶了?
被访者:董事长就该懂事啦,不懂事怎么做?有题材就给题材,没题材就挖题材,实在没有就装题材。钱到手之前,是受托管人求上市公司,一旦钱到手之后,就是上市公司听受托管人的。让出什么消息就得出什么消息,让什么时间出就什么时间出。
记者:上市公司的“闲钱”就那么好拿吗?
被访者:有交情,有回扣,什么事情都好办。
记者:回扣的钱怎么出账呢?
被访者:这容易解决,受托管人一般都会成立一个风险投资或者咨询类的中介公司。这些公司一般租上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别小看这些小公司,没准握有几个亿的资金。通过该类公司,上市公司的老总便可正大光明地将现金装入口袋里,不需要留下任何证据。
记者:要是中间配合不默契,比方说该出消息时不给出?
被访者:一般情况下不会,所有人的利益都拴在一起,没有那么不懂事的。
定理四: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投向,依据的是路径最短和操作最简易原则:
(募集资金……购买国债┄┄由委托人在银行抵押┄┄变现┄┄二级市场炒股┄┄双方分享利润)
(募集资金┄┄直接给托管人┄┄二级市场炒股┄┄双方分享利润) 定理五:由于募集资金流向二级市场炒股获利的大门并不坚固,所以这个通道必然会被冒险者、心存侥幸者、更多地是被合谋群体打开。
补充背景之一:上市公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统计
补充背景之二:巨额资金托管人融资炒股构成比例:
银行资金:20%左右
从上市公司拉资金:60%-80%左右
社会闲散资金:10%-20%左右
记者:为什么巨额资金托管人的融资构成是中间大、两头小?
被访者:因为上市公司的钱多,股民的钱、国家的钱好用。银行的钱用起来太麻烦,其他闲散资金拉起来比较麻烦,又没多少。
记者:都是巨额资金托管人去上市公司拉钱吗?
被访者:也有上市公司主动送上门去的。
记者:什么情况下?
被访者:上市公司如果业绩好,题材好,现金容量也好,盘子又不大,适合炒作,他为什么要让二级市场把这钱赚走,为什么要让别人赚自己不赚?
记者:巨额资金托管人肯定不会拒绝吧?
被访者:送上门来的肉,端到嘴边,肯定是要吃的。
记者:还是10%?
被访者:没有啦,看托管人自己出不出钱,出钱一个比例,不出钱又是个比例。上市公司自己要有人会炒股的话,自己就炒了。
被访者:在行情好的时候,庄家手里缺钱时可真着急呀,只要谁那里有钱肯定会找上去。上市公司对于主动找上门的,只要条件合适,钱闲着也是闲着,不用就是浪费了吗?难道这不算是国有资产流失吗?
记者:怎么个托管法?
被访者:有的托管人不是可以把国债套现吗?上市公司就把那些“闲钱”买成国债,然后再给托管人一份授权委托书,合理合法。托管人拿到委托书以后,把国债套现的钱去炒股赚钱,钱生钱嘛。再有便是直接拿现钱交给托管人炒股。
记者:托管人掌握着上市公司大量的资金,会不会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呢?
被访者:准确地说,在受托方拿着上市公司的钱,炒着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时,一般来讲需要上市出消息配合时,上市公司轻易不敢拒绝,否则还想不想把钱安全地收回来?等炒完股分完钱,双方握握手,这单做完了,下一单再说下一单的啦!
记者: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不就成了牵线木偶了?
被访者:董事长就该懂事啦,不懂事怎么做?有题材就给题材,没题材就挖题材,实在没有就装题材。钱到手之前,是受托管人求上市公司,一旦钱到手之后,就是上市公司听受托管人的。让出什么消息就得出什么消息,让什么时间出就什么时间出。
记者:上市公司的“闲钱”就那么好拿吗?
被访者:有交情,有回扣,什么事情都好办。
记者:回扣的钱怎么出账呢?
被访者:这容易解决,受托管人一般都会成立一个风险投资或者咨询类的中介公司。这些公司一般租上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别小看这些小公司,没准握有几个亿的资金。通过该类公司,上市公司的老总便可正大光明地将现金装入口袋里,不需要留下任何证据。
记者:要是中间配合不默契,比方说该出消息时不给出?
被访者:一般情况下不会,所有人的利益都拴在一起,没有那么不懂事的。
定理四: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投向,依据的是路径最短和操作最简易原则:
(募集资金……购买国债┄┄由委托人在银行抵押┄┄变现┄┄二级市场炒股┄┄双方分享利润)
(募集资金┄┄直接给托管人┄┄二级市场炒股┄┄双方分享利润) 定理五:由于募集资金流向二级市场炒股获利的大门并不坚固,所以这个通道必然会被冒险者、心存侥幸者、更多地是被合谋群体打开。
补充背景之一:上市公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统计
补充背景之二:巨额资金托管人融资炒股构成比例:
银行资金:20%左右
从上市公司拉资金:60%-80%左右
社会闲散资金:10%-20%左右
记者:为什么巨额资金托管人的融资构成是中间大、两头小?
被访者:因为上市公司的钱多,股民的钱、国家的钱好用。银行的钱用起来太麻烦,其他闲散资金拉起来比较麻烦,又没多少。
记者:都是巨额资金托管人去上市公司拉钱吗?
被访者:也有上市公司主动送上门去的。
记者:什么情况下?
被访者:上市公司如果业绩好,题材好,现金容量也好,盘子又不大,适合炒作,他为什么要让二级市场把这钱赚走,为什么要让别人赚自己不赚?
记者:巨额资金托管人肯定不会拒绝吧?
被访者:送上门来的肉,端到嘴边,肯定是要吃的。
记者:还是10%?
被访者:没有啦,看托管人自己出不出钱,出钱一个比例,不出钱又是个比例。上市公司自己要有人会炒股的话,自己就炒了。
被访者:是,炒作一只股票关键在方案设计,每一步都设计好了。比方说,拍卖知识产权,给出一天价作作秀而已。
记者:作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如何套现呢?
被访者:作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募集来的资金收购东家的资产,使得东家的资产高价套现。另外借助重组题材在二级市场炒作获利。
记者:庄家出货不那么容易吧?
被访者:股价拉高容易,出货难。没关系,贴上商标就好卖了。比如北大、清华或者是高科技等新兴行业的标签。
记者:实在没人跟呢?
被访者:不是还有基金吗?基金管理人大部分都是众证券公司培训出去的,总有些师承关系嘛,师傅教出来的徒弟,能不找机会报答一下师傅的再造之恩吗?
定理一:桌面协议一定是桌下协议的面纱,所不同的是,核心内容不能为外人所知。
定理二:庄家最大的危险在于走漏风声,为了保密而付出的交易成本,应当足以保证计划以及实施的密闭性能。
定理三:做庄赢利的前提是能看到底牌,想看底牌必须打通内部关节。
定理四:分而治之是保证交易核心目标密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操盘手不能选择内行人。
定理五:生锈的茶壶用沙子擦亮之后,还可以上光,短暂的闪光阶段,便有获利的可能。
定理六:股市黑幕交易是集团高智商行为、高信用行为。因此,它必然是系统交易行为。系统交易的复杂性是不可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一旦出了事必须由某一人的牺牲来作代价,以此保证其他人的安全。
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三九”行情
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三九”行情
日,做私募的袁先生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因为他知道,他持有的近150万股S三九(000999)可能从第二天开始持续涨停。3月19日周一,开盘后14分钟,S三九即封住涨停。3月20日,S三九公告称,国资委已初步选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为三九集团战略投资者,拟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重组。当天,S三九继续涨停,三个月内累计涨幅已超过150%!
“先知先觉”
“最早开始买入S三九是在2006年的最后两个交易日。”袁透露。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S三九收盘价为7.71元,3月20日,其股价已涨至14.97元。由于大股东占款未披露明确的清欠方案,从日起,S三九开始停牌。直至日,S三九公告称三九集团资产债务重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三九集团已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指导下,正式启动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S三九股票于日起复牌。
“有家基金和一些政府高层关系很好。”袁称,他在S三九公告出来之前,就从该基金公司处获悉公告大致内容。而据他估计,该基金在日S三九复牌后就开始了建仓行动。在交易量最大的日,当天总成交金额前三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这三个席位约净买入1000万股,交易额达6600万元。
“我知道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股价应该能涨到10元。”袁得到消息开始买入时,S三九股价在8元附近,截至日,袁先生共持有约20万股S三九。
基金“善舞”
“消息还是次要的,关键是三九确实好。”袁表示,真正让其决定大量建仓的是亲赴S三九的一次拜访。1月中旬,袁冒充基金研究员跟随另一家基金公司赴深圳调研S三九。“我们在大股东占款、人事风波和银行逼债的情况下还能保持销售团队不乱,一年有20亿元的销售业绩。”S三九一位高管拍着台子说的一句话让袁下决心大量买入S三九。
此后,袁的持仓成本价抬高到了每股近10元。调研后,该基金经理写的一份投资建议书也印证了袁的判断。建议书指出,目前S三九最大的亮点在于三九品牌,有机构评估为80亿元;其次S三九是典型的营销驱动型企业,尽管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依然能保持对医药销售市场的强大控制力;此外,S三九尽管经历诸多风波,但企业管理团队依然稳定。
“据说1月份基金和券商是排着队去S三九调研的。”一位拜访S三九的基金经理透露。根据其对S三九每日交易量的监控,某家先知先觉的机构在2006年12月至少有1000万股买入,很明显,这家机构获知消息最早,也是介入最深的。而一月份则是众多机构建仓的集中时期,至少有两家机构在该月买入量达到1000万股左右。
“我们比较迟钝,直到二月份消息确认才开始买入,目前也就几百万股。”上述基金经理透露,当时已经明确,S三九重组方只可能在德意志银行和华润之间二选一。
“如果德意志银行进来,对我们这些投机的人来讲,绝对是最好的消息。因为德意志银行进来之后肯定会跟随股权买卖等利好。”袁表示,基金多数认为,华润的进入长远来看是国资委的最优选择,但从股市操作上来看,短期利好效应不如德意志银行进入。S三九的股改将在4月底开始,而华润此前在下属上市公司支付股改对价上的“谨慎”,很可能显著地缩小二级市场的获利空间。
“基金不好意思在消息出来的前一天狂买,但像我这样的中小投资者没问题。”袁笑言,从基金高层过来的消息一直都绝对准确。“知道消息快出来了,但是没想到会是这个时间出公告。”袁本计划最后组织一批资金赚上20%出局,但他显然失算了。“看来国资委是因为消息泄露而提前公告华润进入S三九的。”袁认为,大机构肯定都知道了这一消息,唯有希望中小机构消息相对闭塞,并借着3月18日央行加息的利空,在3月19日周一开盘后抓住买入的最后机会。
然而,3月19日,除了在13.59元的开盘集合竞价时买入一点外,迅速的涨停没有给袁更多机会。“买盘太凶,资金量小点根本没办法买得到。”袁无奈地摊摊双手。当日下午3点,袁先生在网上看到了华润重组S三九的相关报道。
与您共勉---我研究股票的心路历程
与您共勉---我研究股票的心路历程
1997年.11.17日我下定决心进入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股票市场.对于三十岁的我来说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抉择,因为我可能再也没有时间和勇气从新开始了.以我不服输的性格无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也只有股票市场的巨大投机性才有可能使我东山再起.我花了1500元钱,分门别类买来书.对证券市场理论用15天时间做了全面概览.  
  两个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思:
  1&当你走进股票市场,会遇到该行业最敏锐,最凶猛的头脑的挑战,他们都处于深入的研究当中......&我不仅自问,股票市场最终成为大多数人希望的坟墓,我凭什么成为少数的胜利者?
  2 &技术分析不是万能的,没有技术分析是万万不能的&.政策面我只能听之任之,基本面研究会永无休止,唯一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就是技术分析,可技术分析的前提是股价必须包容一切,这条假设成立吗?在一串串显赫的名字背后我是否能够超出常人地找到满意的答案?  
  可不管怎样我深知全部的希望只能寄托于此--技术分析.我答应自己以后再去走综合分析的路,现在不在于自己 能走多长,在于能不能在一个方向上走的足够远,先精后博.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正确的开始,相信股市中有规律
  在一个对你完全陌生的领域,你不可能深思熟虑的开始,但你必须迈出艰难的头一步.
  凭着生活的常识我找到一位我不认识的在我看来是这一领域的成功者,他给了我三点建议:
  1 股票市场有规律,他用上证指数周缐循环规律给我做了简单说明.在我入市十天,还不懂 k缐是何物时,我十分幸运地相信了他.坚信股票市场有规律,是我在黑暗中探索的名灯.两年后他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能否让别人真 心的帮助你,对于你成功来说十分重要,即便你现在已经成为高手,但别人有的往往是你需要的,自信可以藏在心底,自以为是会使你丧失提高,突破的良机.战胜市场是你最终的唯一标准,沾沾自喜于已成为高手,那不是目的,还有知行合一关要过,除非你成为巴菲特,否则放弃我们的高傲.  
  2 拿一万元炒股,真实地体验市场.我没有采纳.我们获取知识有许多途径,不一定在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前,就盲目地入市,头破血流是早晚的事,靠幸运挣钱不是我的目的.经验只是一方面,在研究股票市场时, 我们要探求许多原因,关键要找到涨跌根本的原因.技术派最愿意在失败时用政策,基本面寻找借口.或者用所为的空洞理念欺骗自己.在止损之前说明你已经买错了.
  3 每天画大盘指数k缐图.这是一种十分传统的老方法,每天做功课.那是老一辈的做法,他们那时计算机还没普及 我没有采纳.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江恩历史上曾雇用30多人为其计算,我们现在有电脑了,要充分利用电脑这一工具.电脑可以使许多问题简单化.基于实用考虑,简单化应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为此我后来放弃了对道氏形态理论及波浪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画江恩缐(这只是我自己的选择), 因为那太麻烦.要准确的迅速的下一个决断,不给视觉一个很好的界面,瞬间搜集足够的信息,在犹豫中很容易失去决断力,从而丧失时机,差一个时点,往往会差一个时段.6.24日有多少人后悔没在6.21日买入.
(二)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技术指标,精益求精
  观其大略始终是我学习新知识的首要方法.在熟悉了最简单的k缐和乾隆软件操作后,为了在短时间迅速全面的获得股票市场的相关知识在众多的书籍中我选择了&&股票技术趋势分析&&,我逼迫自己耐心看完道氏理论,显然那时留给我的是一大堆模糊的问题,但至少我头脑中已经有了技术分析的一个大框架.
  我需要学习的突破口.当时我不能针对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合适的一个正确问题,但我知道得去寻找,寻找才能发现.一个月后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一个高手,当着我的面(他知道我什么也不懂)迅速进入乾隆后盘分析用黄金分割周期调整慢速kd指标,这给了我巨大提示.由于高手的不戒备使我我茅塞顿开,为此后来我多次装傻向别人学习.
  我如获至宝地开始研究慢速kd指标(现在早已不用了).对照历史,调整周期,反复琢磨.这次研究使我培养出了学习应用指标的能力.对任何一个陌生的指标你应能迅速地对照历史,抓住它的应用规律,此时你已经具备了学习指标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想研究创新指标,这一关你必须过.
  利用这种能力我很快熟悉了一些重要指标的用法如均线,macd,rsi,kdj,boll,wr.问题出现了.这些指标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买卖信号,以哪个为准呢?我想原因是我只会机械的应用这些指标,而不知其设计原理.为此我开始对这些指标数学公式进行了大量推导,这有助于理解指标的设计思想.在此期间我阅读了&&股票操作学&&对我理解应用指标帮助很大,尤其是对均缐的理解,奠定了我后来进一步深入研究问题的基础(这本厚厚的书在我现在看来只剩下最重要的两个字--拐点).对技术指标的精益求精,明白它的数学公式和设计思想,才能灵活的应用.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应成为我们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现在我对技术指标的看法如下: 技术指标就是从k线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技术指标的效用取决于提取有价值信息的多少。其前提是k线中必须含有有价值信息,如果“股价包容一切”成立,那是技术分析派的幸运。每一种技术指标都有其缺陷与误区,技术指标所采用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其全部的困难在于所建立的模型一般只能孤立地反应市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由此做出判断往往以偏概全。技术指标不是必须的,但高水平的应用肯定是有效的。通过技术指标我们大多只能发现统计学规律,但对认知市场,作用毫无疑问.
  如此我坚实地迈出了技术分析的第二步.时间已经到了1998.4月.
(三)技术分析的必由之路---数字定量研究,发现神奇.
  你应当沿着正确的思想一直走下去,否则你可能会与真理擦肩而过.
  日,正当我为每一次技巧性收获自以为是的时候,一个姓张的年轻人(可惜我们现在失去了联系)偶然间问我600809现在应当怎样处理,我说,现在就是最高点--卖!(这个高点直日才被刷新)过了几天他来找我要与我交流,我求之不得.我得到一个崭新的思想--数字定量研究.为了解决单一指标局限性及相互印证问题,他通过一个波段最底部振荡类强弱指标6日rsi值计算出基本振荡因子,根据它的分数或倍数提前计算出趋势类指标macd差离值diff到达什么值时,股价要调整,重复性,精确度极高.除了神奇,探索中的我还愿相信什么!他点到为止,可对我来说足以,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不能做到.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看了黄柏中写的&&江恩理论&&,实在看不懂,那时我怀疑江恩的存在,但为了今后有一天能够理解,我背下了,确信是他说的,在每一个章节前用黑体字写的七句话.江恩的某些话语启迪了我的智慧.
& & 1998年五月的一天,一个咨询公司开业了.我装傻去学习,把接待我的人问的发懵.一个自称&打杂扫地&的接过了话题--他绝对是个高手.我们现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他向我展现了他的研究成果并给了我三张他的计算取点图表.他能通过几个波段的高低点计算未来股价的波段高低点,这给了我极大提示.为什么非得用几个波段高低点算价位呢?江恩说过所有的市场顶部,底部都是相互联系的.我用当时的软件中江恩四方图找到一种算法,三天后我去问他算的对不对?可想而知,那不可能对.一个月后我发现了一种可以用波段最底部一根k缐计算股价最低升幅的算法,它来自盖房子打地基的启示.现在有人把用这种思想计算股价的方法,叫做单阳测顶.
& & 我竭尽所能,玩着数字游戏,常为某种发现狂喜,可再也不能突飞猛进.我失去了研究方向,我已经喜欢上了数字研究.道氏形态学和波浪理论需要画缐太麻烦,我不愿去尝试.我隐约感到应去深入研究江恩理论.我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时何价不就是股市中的天吗!我急切地寻找能相互交流的人.
  日外地来了三位运作大资金的高手(后来都成为我最知心的朋友),见面后我简直受宠若惊,据说那位年长的还对江恩理论有研究.为了与他们交流没几天我就真诚地将我所知道的一切告诉了他们,而且放下所有事情去看&&江恩理论&&.后来我知道,他们告诉我的不比书上写的更多.以他们层次我判断,很少人再能帮我了.就是从那时起,我下定了决心,研究江恩理论.
  那位品德高尚的长者成了我学习的一面镜子.到现在他已经11年如一日地去研究股票,精通所有股票理论,不光出于技术上原因,股票市场给他留下的大多是血淋淋的教训.他最大弱点就是临盘时缺乏决断力,如此孜孜以求的人仍然不能战胜这个市场,使我时常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有一天,我发现他把均缐设成65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65日是8☆8+1=65,65又是13周,就是在这一瞬间我意识到周期研究的重要.在这之前我就对上证大盘20日缐,30缐有过研究深入的研究,我知道它们的周期有很强的规
律,不过我没把周期研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事太多,高手无它,知道是重点,深入研究过而已.
  &&江恩理论&&我看了至少50遍,根据他的只言片语,我做了大量数学推导,现在至少他的许多话我可以用数学公式与以证明,比如&单数双数的平方&就是指自然数的平方,只是在轮中之轮中起作用罢了.把这些周期知识用到指数分析中,我意外地发现了神奇,这使我兴奋不已,只有我自己相信这绝不是巧合.因为我用数字学和几何学推导出完全一致的公式.日我建立了自己的数学模型,至今未变.
  江恩究竟能不能做到何时何价?我的模型为什么会对?如何在预测中解决唯一性问题?是高点,还是低点?
  没人会回答我的问题,我越来越感到思想的贫乏,我要总结,我要寻求哲学,方法论的帮助.我要坚强,不被任何事情所打扰.我要十年磨一剑.
& & 数字定量研究使我已经走进了技术分析的正确之门,我相信只有运用数学上的逻辑一直性,才能保证我这次对了,下次还会对.
股评家真情告白
股评家真情告白
  “做了五六年股评,在圈内又这么出名,肯定发达啦!”我如此试探认识不久的股评家牛哥。
  “谁见了我都会这么说,其实像我这样月入两万多元的股评家算不上什么。据我所知,年收入上百万的股评家并不在少数。”牛哥淡淡地自爆家底,“但是,你别以为所有股评家的收入都有这个水平,每个股评家的收入来源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股评家的收入包括稿费,出席电台、电视台节目的嘉宾费,声讯台热线收费,这些都是‘主营业务收入’,做得成功,小日子也会过得挺滋润,但是只做股评的股评家,就算做到死也发不了大财。”
  “这么说,还有股评家不靠股评却发达的?这倒是第一次听说。”听出了牛哥一番话的弦外之音,我大感诧异。
  “别急,我先向北京的朋友打听一下消息,等会再跟你细谈。”牛哥不紧不慢地说。
  股评家不靠股评能发达?
  “人分九等,同样,股评家也有等级。目前这个市场中,只做股评的股评家可以说是稀有动物了。在圈子中混了几年的股评家,通常都会有自己的生财之道,起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不同,收入构成也不一样,而最终收入的高低跟股评家的‘江湖声望’有很大关系。”牛哥忙乎了一阵后又跟我聊起来,“第一种类型的股评家自己不一定会介入某只股票,而是由于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被庄家相中,专门为庄家写推荐文章,从而获得一定的劳务费用。这类股评家,行内人称之为‘枪手’,一些有经验的股民则戏称他们为‘吹股手’。”
  “不少人只有到收市后接到庄家的通知时,才知道自己将推荐的是什么股,所以他们在股票上是赚不了什么钱的,但他们的收入却相当可观。据我所知,推荐一只股的‘润笔费’最高可达10万至20万元,我不清楚这是不是天价。
  “另外两种股评家除了做股评外,还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操作。其中一种专门赚取佣金。他们推荐的股票,一般建议投资者在赚取3到5个点时就出货。”
  “这样除了赚稿费外,他们自己还能赚什么钱?”我好奇地问。
  “连这你都不懂,他们往往控制着一笔资金,自己早在推荐前一两天就买进那只股票,然后在全国各地传媒上推荐,在市道好的时候,很容易被散户抢上去,一有几个点的涨幅,他们就会出货。市道不好时,只要涨幅够手续费,他们也能捞到油水,因为只要做出成交量,他们就能得到证券部返还的佣金。积小胜为大胜,一年下来,收入还是挺可观的。”牛哥费力地对我这个外行解释。
  “第三种股评家是圈中最牛的,他们既有较雄厚的资金又有较高的知名度,收入更多地来源于项目策划费以及成功后的利润分成,实际上,他们已集股评家与操盘手甚至庄家于一身了。”
  “行情火爆的时候,稍出名的股评家每逢周末都相当忙碌,经常过市跨省去做专场股评报告,行内多叫‘讲课’。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股评家,出场费可以拿到5000至10000元,当然还有更高的,而那些有地区性影响的股评家,出场费一般在1000到5000元,这很有些像歌星影星的‘走穴’。当然,这方面的收入与市况有一定联系,市道火爆时,不仅要价较高,每天做的场次也较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赶四次‘集’,财源自源滚滚而来。换成现在这种市道,几个机构有兴趣举办报告会,股评家周末也就呆在家里修身养性了。”牛哥说。
  如何吸取股评中的营养?
  “想不到股评家队伍是如此复杂,那他们的文章,特别是他们推荐的股票还能不能相信?”我问牛哥。
  “这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牛哥说,“相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股评家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掌握充分,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经验的投资者都善于看出股评中潜台词,吸取股评中的营养。新股民可以先用一段时间跟踪了解股评家的风格,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长期追捧他。千万不要今天听这个,明天跟那个。”
  “具体来讲,借股评为自己牟短期利益的,一般所推荐的股票通常流通盘不是很大,绝对价较低,大都在8元以下,而且往往长期超跌,属于冷门股。其盘口表现往往是,周四、周五提前温和放量,下周一涨幅不会超过5%,多是开盘对冲拉高后就横盘一天,然后在周二、周三悄悄派发,周四、周五又进入下一个目标。”
  “至于专门为庄家做‘吹股手’的,如果推荐的是蛰伏很久的股票,经常一开盘就会被巨单封涨停,使持股者产生惜售心理,如果市道好的话,可能会出现第二、第三个涨停,谨慎的投资者几乎没有买进机会,但随后就是放量回落。这类股票应区别对待,对那些盘中不时打开涨停,并伴随巨额成交的,要提高警惕。反而是那些被广泛推荐,主力却无法封死涨停的,经过随后两三天的振荡盘稳,倒可能在下半周会有所表现。”
  “其实,每个出名点的股评家都会逐渐练成自己的绝活,比如有的能够首先发现市场热点,有的股评善于找到龙头股等。我喜欢推那些能够走得比较远的股票。”以擅长挖掘个股基本面潜在题材而知名的牛哥如是说。
  股评家代庄受过?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则报道,说深圳做过一次有关职业形象的社会调查,在100个职业中,股评家的形象仅高于‘三陪女’,列在倒数第二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忍不住童心大发,想刺激一下牛哥。
  对此,牛哥淡然一笑:“现在的股评家,纯粹走技术路线的已经很少了。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斗智斗勇,老庄们越来越狡猾,反技术操作不断出现,而新入场的庄家或操盘手,很多就根本不懂技术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股评家单纯用技术分析那一套,肯定是行不通了。股评家要想扬名立万,多多少少都会与庄家有联系,否则荐股失败率就会很高。这样一来,股评家在一定程度成了庄家的代言人,然而,散户总是很难战胜庄家的,要不为什么我们这个股市,一直是10人炒股8个亏呢?但是,由于庄家并不会直接出面推个股,推荐什么什么股好、有投资价值的都是股评家,投资者普遍亏损的股市中,股评家肯定是最先也是最容易受到抨击的。其实,躲在后面偷笑的是庄家,股评家只是在前台替他受过。”
  “其实看看我们身边,传媒中证券方面的份量越来越重,新的股评家也不断涌现,这都说明投资者对股评需求越来越大了。我的态度是,普通投资者应该先自己练好炒股的基本功,然后尽量加大与股评的融合程度,而不应一味地批评股评家。”牛哥平和地说,“其实,稍具名声的股评家都还是挺看重自己的形象的,你想想,如果推的股票老是不行,看大市总是不准,还有几个人会买他的账?不要说普通投资者不会再捧他的场,传媒也会淘汰他,庄家也不会再找他配合了。那样一来,他岂不是自砸饭碗?”
  ****
  “股评家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一些人赚了钱后会激流勇退,一些人在做出名气后会由前台走到幕后,做‘更高层次’的工作,而另一些人则会在竞争中无奈地出局。股评家从事的是高级脑力劳动,出色的股评家必须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丰富的市场操作经验,而要将股评写得雅俗共赏,就更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所以,真正经过市场磨砺的股评家是值得大家尊敬的。”牛哥的话语中颇含几分自许。
股市杂谈----你不会懂得我伤悲
★股市杂谈----你不会懂得我伤悲
原创:心旗 
  去年,咱去汉唐证券六广门营业部办理权证开户,他们居然说不能办。今早,又去了趟汉唐证券的六广门营业部,想开通一个买卖可转债的户头,但他们的办事人员居然又告诉俺不知道啥叫可转债?
  奶奶的,这个破汉唐乍倒闭不了呢?
  汉唐证券六广门营业部最后没倒闭可能和它宽阔的散户大厅有关。因为它的大厅在行情火爆时可以同时容纳千百人通过四面的电视屏幕观看股市行情----想当初,俺也在那里为买卖股票而霸机子,在追涨杀跌浪费了无数表情后,才终于成长为一代资深骨民。蹉跎岁月,难忘呀!
  如今,股市又火爆了。当我再度步入六广门的散户大厅,突然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眼前的场景太熟悉了:大厅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新股民像抢钱一样在窗口前排队赶着开户,然后交钱,委托,下单;会点电脑的人牢牢守住电脑猛敲键盘,更多的伯妈级股民则端坐排椅上观看墙壁上的数字屏幕,数字每跳一下,似乎都牵动着他们脸上丰富的面部神经。
  散户大厅的火爆气氛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意义。在证券公司眼里,散户大厅的盛衰决定他们能通过股票交易提到多少佣金,这将决定从业人员装工资奖金口袋的饱满程度;庄家眼里,散户大厅的人越多,就表示拉升和出货没有太大困难;在国家的眼里,表示市场还能不断承接大盘股发行,可以多为国企解困,同时,通过股市收取的印花税也将大幅增长;在擅长用群众心理来提前分析中国股市发展趋势的老股民眼里,这可能是个不祥之兆,因为中国股市每一波行情总以散户大厅的萧条和火爆作为起点和终点;但在我的眼里,却看见散户大厅的股民正像一个个不会游泳的人没带救生圈就兴奋着奔向大海,最终化为在股海生存动物的营养品。
  昨天,俺就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个中年妇女在没搞清楚权证为何物的前提下就兴冲冲跑去买了权证,结果没在规定期限内及时行权,三十万资金转眼就消失一空。该妇女跑到证券公司喊冤,却还被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嘲笑,整一个叫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现场据说还有几位老奶奶和这位勇敢的妇女情况相类似,只不过损失的资金没那么多,但对她们来说,此刻的股市也好比吃人不吐骨头的鲨鱼嘴了!
  对新股友谈谈俺对股市的一点小小心得:
  当你进入股市第一天起,应该知道-----中国股市如同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赌场。这个赌场,不讲规矩,不讲诚信,更不讲道义。连开大开小,都有大庄家在操纵。当赌场生意萧条的时候,庄家会放水让你们赢个痛快,但总有一天,庄家会扎紧口袋让大家输钱。从去年到今年为止的行情,大家若留意大盘k线图的走势,也许就会认同我的观点。每当大盘摇摇欲坠时,就会有只手出来拉抬大盘股,将指数维持在上升通道内。而具有拉抬指数实力的不是普通的机构或券商,而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大庄家。若有一天,这个大庄家消失了,将预示市场步入混乱,然后走向萧条。
  基金----大庄家若想和国际市场接轨,不再干预市场走向,便要培养一个接班人。这个接班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要听话,能贯彻领导意图;二要以最小的成本来组建这支队伍。于是,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基金”便顺理成章的产生了。在大庄家精心呵护下,这支基金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已成长为可以按照大庄家指令行事的左膀右臂。至于基金的组建成本嘛,的确很低,只需要盖几个印章它们就能敞开门来向基民集资了。名义上,基金的最大权力人是各类基民,但由于在基金成立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手上握有现金的基民,而是基金主管部门盖的批准成立印章,于是,连带管理募集资金的人选决定权便也握在各级领导手里。依照中国国情来推理,在某种模式中产生的权力拥有者最后必将服务于权力赐予者。在此正告各位基民,从你掏钱成为基民的那一天起,便要允许各类大小基金经理用你们的钱来建立利益输送通道,以老鼠仓形式回报赐予他们权利的各级领导。若你们有幸遇到道德素养高的基金经理,那是你们的福气。若不小心碰到网络流传小说“一个基金经理和二奶的对话”那样的主人公,你们也要打碎了牙朝肚子里吞。因为这块土壤上,到处存在与基金类似的状况,呵呵。
  股市的人性----股市是展示人性的舞台,也是制造和传播谎言的集中地。恐惧、贪婪、嫉妒、悔恨等人性弱点促成了一段时期内股市k线图的上下波动(大的趋势由庄家决定,轮不到你我小股民操心。)若将以上情绪进行类别划分,可将股民心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乐观派,二是悲观派。乐观派在体现在操作上显示出贪婪,而悲观派则恐惧,那些个股图形的上下波动基本是他们画的。当两大阵营力量相仿,便在庄家左右下形成战略相持状态;当有外力或诱因打破这个平衡关系,都将造成其中一方获得优势力量,然后推动行情向某个方向进一步演绎。
  说个题外话:俺小时候上政治课,政治老师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现在以自己的经验,认为当初的政治老师和政治课本都是在放屁。因为在现实世界,不但人民群众能创造历史,就连一只蚂蚁也在创造历史,打个比方,一只蚂蚁在堤坝上筑窝,慢慢引来一群蚂蚁,结果一个蚁穴导致了堤坝决堤,影响和改变了人类历史。从这个观点进行推理,开始影响一个阶段人类历史的或许只是一只蚂蚁,但随着蚂蚁加入进去共同产生合力,最后就创造了一个阶段的历史。我们股民和蚂蚁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类似性,第一只去筑窝的蚂蚁是有目的性且有号召力的聪明蚂蚁,而更多的股民只是在利益趋使下蜂拥着跟随领头蚂蚁蜂去股市筑窝。某段时间,我们在堤坝上拿着个小锄头乐观的挖啊挖,挖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便有人开始制造谎言了,对着大家喊:堤坝要开裂了,大家赶快跑,结果一大群人便从洞中跑出来,回头一看,一路上自相践踏踩死了不少的同胞,而堤坝好好的还在那里。但只有许小年这大蚂蚁站在那里得意的哈哈大笑,并带着一群蚂蚁住进了大家刚挖好的洞里。至于小谎言,股市上就更多了,比如银光虾等不讲诚信的上市公司就经常爱撒谎。。。在这种爱撒谎环境的影响下,我们蚂蚁群中的蚂蚁也开始互相撒谎,而且撒得青出于更蓝胜于蓝。
  炒股要听党的话-----这在股市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靠大庄家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以拉动整个股市,必须要依靠群众,并将群众的热情调动起来,这样便可以创造一个阶段的历史了。起初,大庄家会通过发布一些利好政策让群众主动帮忙,若群众不理解,便出来一个商鞅,重赏自告奋勇上前拨柱子的勇敢者。这个道理开牌机的庄家也懂,开始大放水,让你几巴掌拍下去就拍出个四条来,让赌徒尝到甜头以后,然后让榜样主动现身说法去告诉群众:来吧,这里是冒险家的淘金乐园!唉,想当初,咱怎么就敢对党的国几条大政策有怀疑情绪呢?
  反之,当大家在股市捞到点钱的时候也要注意留神听党的话。别认为自个儿赚了点钱就老子是天下第一的股神了!这个毛病新股民尤其爱犯。老股民在这方面要好点,因为他们早像条狗一样被打怕了,对听话形成了条件反射。还没看到巴掌打下来,只要上头稍有些动静就撒丫子跑无影无踪了。。。别以为咱在骗你,前些年的股市疯狂劲头也不比现在差多少,还不是被十二道金牌打得落花流水,稀里哗啦?
  至于股市财富从何来,大家赚来赚去赚得究竟是谁的钱,相信你我都心知肚明。这里省略一万字。另外,我们目前正在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 中国股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