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微信众筹流程众筹可以么

朋友圈众筹的病人,你们现在还好么? - 简书
朋友圈众筹的病人,你们现在还好么?
图片来自网络
0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多了一项生大病众筹捐款的项目。大家应该都有这个经历,朋友圈常常会刷到这些某某病重的消息,家里很穷,但是想要活下去,希望大家捐献自己的一点爱心。02今年年初刚上班,我的一个发小突然之间在我微信里面说:你知道兰兰(我的另一个发小)么,她爸爸得了肝癌,现在在医院。这个消息对我来说仿佛是晴天霹雳,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兰兰的爸爸是一位特别勤劳的农民,妈妈也是在自己的工作的之余,会做一些村里的兼职,把每家每户的垃圾送到固定的回收站。就是这样的一户家庭,有一儿一女,姐姐(兰兰)刚刚大学毕业,弟弟还在上大学。恰巧,家里的房子也才刚刚建好,还欠下了许多的外债。这样的家庭,得了癌症,无异于是压垮性的击倒。于是,在之后几天救命的紧急时刻,兰兰同学开启了朋友圈的众筹之路。而那几天我朋友圈的内容,基本也是被她的这条消息刷屏的。同时接憧而来的是,认识兰兰的同学时不时的会弹出来一些给我的小窗对话:你打算捐多少?为了这个挽救这个生命,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兰兰所在的村里面也开展了众筹之路,村里的党委干部每家每户的去要钱帮助她家渡过难关。在我的印象当中,这算是村里干部第一次开的特例,为一个村民的生命全力以赴。全渠道开展,大家都在为生命争取,村子所在的镇,因为这件事情,开启了它的公众号权限,报道了这件事情,当天还上了头条。03这场为众筹的生命拉锯战一直持续到了五月份,前后一共经历了65天的治疗。如遇到治疗或者手术的重大事件,兰兰同学都会在朋友圈发文告诉大家关于父亲的状况。在5.1这一天兰兰爸爸顺利出院,于此同时她发了一条关于感谢各界人士帮助的朋友圈,至此这件关于生命的众筹画上了一个句号。04也就是在这件事情过去了一个月以后,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天突然在微信开小窗和我说:“兰兰同学的朋友圈最近有点画风突变哈,有点像第二个郭美美的样子,天天发惬意的自拍照,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是她到处去玩,遛狗,喝咖啡,这是一个家庭遭遇人祸该有的表现么?最重要的是捐款多了10多万不还给社会,以前还说过村里的捐款会一家家的去答谢,现在呢,什么也没有,空口说大话。”当时他说完这番话,我就回了一句:当初她父亲的生病的时候,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帮他们一家人渡过难关,现在他父亲已经顺利出院,这样,我们的初衷也已经达到了。其他的,你要管什么呢?兰兰同学是我的发小,如果乍一看,你肯定觉得她是一个典型的白富美。她朋友圈的照片,永远找不到一张丑的照片,生活也永远看上去是丰富多彩,但是请你记得那是人家的生活,况且现在朋友圈里面的内容,可信度又为几分呢。05朋友圈众筹的病人,你们现在还好么,你们是否也能像兰兰的爸爸渡过生命的难关呢?
嗯哼,有趣、有料,让我们在有限的时光里,挖掘最好玩、最有深度的东西。大病救助众筹平台筹款攻略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临不幸的人,他们可能遇到疾病、天灾人祸,需要巨额的医疗费去维持生命,却无能为力。他们想要求助却又不知该如何求助。而“”之类众筹平台的出现,正是很好地为他们提供求助的渠道。可是关于大病救助众筹,很多人难免存在一些疑惑,今天就一一来为大家解答。
1.大病救助可以选择什么众筹平台?
网络上的众筹平台繁多,我们常见的就有“我筹吧”、“轻松筹”、“病友帮”等等。不过多数的众筹平台都需要收手续费,对于急需用钱的人来说每一分钱都是救命钱,当然,也有不收费的平台,如“我筹吧”,它承诺公益项目永久免费,0佣金,0手续费,每一分钱都是用在用户身上。另外它联合国际公益机构,可信度高,能够确保资金的安全。
2.发起大病救助众筹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吗?需要什么资料?
众筹平台发起公益项目门槛低,只要项目真实,人人均可发起众筹。但项目发起人应为年满18周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资质认证,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护照、学历证明等的认证。项目图片必须为原创自拍非转载或截取图片。
主要有以下四个标准:
a.公益类项目目标金额制定需以实际所需费用为准,并提供相关费用使用证明文件
b.公益类项目内容需要详细说明被救助人详细个人经历,救助原因,被救助者现时状态及费用使用规划等
c.公益类项目需提供有效证明文件,收款人与被救助人关系证明,医疗证明,医疗单据,社区证明等
d.公益类项目发起人须对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
3.众筹平台需要收费吗?一般收取多少手续费?
多数的众筹平台都是收取2%的手续费,但“我筹吧”公益类永不收费,大病救助、灾难救助等公益项目免费发起。
4.众筹平台可不可信?如何确保筹集资金的安全?
不是所有的众筹平台都可信,一般选择众筹平台应当挑选有保证的平台。如“我筹吧”与国际慈善机构合作担保,认证救助项目,善款&100%送达求助人手上,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另外它与广州市人口福利基金会打造了“我筹吧-及时雨”项目,帮助贫困母亲、失学儿童、失独家庭等,是一个真正做公益的平台。
5.发起项目后提现麻烦吗?
一般众筹平台提款提现是需要等待筹款目标成功之后才能够申请提现,如果中途需要用款,想申请提现的唯一途径是提前结束项目。不过也有相对较人性化的平台,像“我筹吧”,爱心公益求助救治项目,审核通过,中途可以随时放款,并不需要结束项目。
6.大病救助的成功率高吗?如何提高成功率?
众筹平台主要是利用社交力量去进行传播,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更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但不要指望通过众筹平台能募集到你所需要的全部资金,众筹项目毕竟有成功也有失败。想要提高成功率,首先你可以分享一个令人信服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再鼓励他人来分享或者传播你的故事,定期与群众互动,并记住随时感谢他们。
文章来源:我筹吧资讯/media/191,转载请保留链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患病女孩微信众筹,3天筹集善款60万|微信众筹_凤凰公益
患病女孩微信众筹,3天筹集善款60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微信众筹,3天善款60万 新华日报讯 11月27日,苏州市吴江区市民沈燕在打开微信朋友圈时,被一条微信吸引,这条名为&给5岁女孩凌思语治神经母细胞肿瘤&的微信,恳请网友
原标题:微信众筹,3天善款60万 新华日报讯 11月27日,市吴江区市民沈燕在打开微信朋友圈时,被一条微信吸引,这条名为&给5岁女孩凌思语治神经母细胞肿瘤&的微信,恳请网友为吴江一名患病女孩捐助。在仔细阅读微信后,她用手机支付捐助了50元,并把这条微信转发到朋友圈。 &5岁女孩凌思语今年十月查出恶性神经母细胞瘤,目前正在接受第二期化疗,由于病程很长,花费很大。我是孩子父母的好朋友,希望能帮助他们筹到一些给孩子看病的钱。&这几天,为女孩小思语众筹治病的微信广为传播,引起了网友们踊跃相助。记者点开这条微信,发现这是一个来自众筹平台的链接,捐助人数和款项在线公开。27日下午2点显示,项目共取得11134次捐助,筹款突破60万元。 &这次爱心众筹充分体现出互联网的力量,让点滴爱心汇聚成强大暖流,小思语可以尽快接受治疗了。&记者联系上众筹项目的发起人钮经时,她激动地说,这么短时间,筹集到这么多资金,靠的是无数网友转发和支持。 记者获悉,小思语目前已在上海接受治疗。&很多人还打来电话,介绍治疗办法。&说起这些素未谋面的热心网友,她的父亲凌云志几度哽咽。他介绍,由于小思语并未参加医保,只能靠自己筹款,可就算倾其所有,再卖掉房子,资金缺口还有一半。 听说小思语患上重病后,凌云志身边亲朋好友伸出援手。包括钮经在内的几个发小凑了10多万元现金,组成了互助小组,为治疗奔走。钮经想起以前一个朋友通过网络募捐治疗费用后,与大家一起商议后,决定通过网上的众筹平台发起爱心众筹。她按照要求填写了信息,项目书上也附上了病例等真实资料。 众筹项目很快就得到热烈响应,特别是经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后,善款一笔笔涌入。从11月24日晚上10点起,25个小时内,网友们为小思语筹集了近41万元的善款。起初设定的15天筹集20万元的目标,不得不两次调整,提高到100万元。如果能完成目标,资金足够小思语近阶段治疗。 对于这次成功的募捐,钮经感触很深:通过网络平台募捐,过程透明,捐助面更广。第三方平台把关严格,要提供患者身份资料、诊断书、治疗方案等才能提取资金,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今后,钮经还会把治疗的费用及时公布,以透明取得网友信任。
[责任编辑:马明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904
播放数:497053
播放数:144413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男孩重病众筹170多万 网友曝其家中有多套房产
来源:综合
作者:钱江晚报
原标题:是欺骗爱心,还是走投无路?
  这看上去本来是一场温暖人心的公益众筹行动。
  临海3岁男孩洛洛因重病需巨额医疗费,在“走投无路”之下,家人通过爱心平台发起众筹,网友爱心涌动,短短3小时就筹到90万元善款。仅两天时间,就已筹到170多万元,离目标数200万元仅一步之遥。
  然而,网上很快有了网友的质疑:有人爆料说,大家竭力资助的小洛洛,家里其实有房有车,家人中有好几人是公职人员。不少热心网友感觉善意遭到欺骗,愤怒声讨,要求小洛洛家人及为他们提供贫困证明的当地民政部门给个说法。
  事实究竟如何?昨天,小洛洛的父亲李先生及临海民政部门都做了正面回应。
  钱江晚报记者发现,在《慈善法》即将实施前,类似“公益危机事件”一再发生。相关法律界人士称,“在对互联网募捐还没有更大把握的时候,现在对它进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台州小男孩不幸遭遇引爆爱心
  两天众筹善款170多万元
  “我们来自浙江的台州,日,我们的儿子小洛洛出世&&2015年7月下旬,刚过完3周岁生日不久的洛洛突然发烧&&到了第二周孩子开始出现胸口疼的症状,疼到哭闹晚上也无法入睡,我们觉得很害怕&&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之后经过1个月的检查,8月10日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晚期&&”
  3月10日,一封来自小洛洛父母的求助信在网上及朋友圈中疯传。这封长达数千字的求助信,介绍了小洛洛的严重病情及治疗的艰辛历程。信中说,因为在国内无法医治,家人将小洛洛送到新加坡,目前已经花掉150多万元,后续免疫治疗费用更是高达200多万人民币。
  这封求助信通过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众筹平台发布,并同时发布了多张这个可怜男孩的照片。小洛洛渴望求生的眼神打动了很多人,就在众筹发起的3个小时内,就募集到善款90万元。
  爱心继续发酵。短短两天时间,募捐善款就达到176万元,离目标200万元仅一步之遥。
  网友揭发男孩父母家底“厚实”
  称善心被欺骗感到很愤怒
  前几天,有自称知情人士的网友在台州当地一些论坛发帖,质疑这起爱心公益众筹。
  该网友表示,“小洛洛的父母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怜,家中有住宅三套,还有一辆价值几十万的豪车,而且家里有3个成员都是公务员。”这名知情人还分析说,小洛洛生病,家人有能力将他送到国外去医治,这也从侧面看出这户人家不是普通人。
  质疑帖一出,网友大量转发,大家对于这起众筹事件疑心重重,而更多的网友表示自己满怀热情捐款,结果真相却是这样,让他们“感觉不会再爱了。”
  网友“丁咯丁”表示:“我是个无业人员,看到这个事情后很感动,就把自己本就紧张的生活费拿出200元捐过去,现在才知道我是给比我还富有的人捐钱,想起来真是恶心。”
  有网友随后还扒出当地民政部门为小洛洛家开具的一张贫困证明,这张证明让原本就怒气冲冲的网友更是火冒三丈,开始质疑民政部门不作为,作伪证,要求民政部门给个说法。
  小洛洛父亲李先生:
  为孩子治病,家里已非常困难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小洛洛的父亲李先生,对于网友的质疑,他称自己已感到“身心俱疲”。以下是他对此事的正面回应:
  小洛洛得的病,国内无法治疗,我们不愿放弃,在杭州的医生指点下,才得知新加坡的医院可以治。只要有希望,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才将小洛洛送到了新加坡。
  在那边的医院,我们遇到好几个同样病症的宝宝,他们同样面临沉重的费用压力。在交流中得知,他们都是向慈善机构求助,通过众筹解了燃眉之急,于是我们才萌生了向公众求助的想法。
  首先,我家中几名成员的工作,并不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是公务员,而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每个人的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这个可以看工资条,作不得假。
  至于那辆“豪车”,你们可以到我家中亲眼看看,是6年前买的一辆老款途观,还是结婚的时候家中老人给买的。本来想过把车卖了变现,可问了一下,根本卖不了多少钱,又是家中唯一交通工具,所以保留了下来。
  我们夫妻名下只有一套房子,也是结婚买的,目前已经抵押了110万元贷款。网友说我们家有三套房子,肯定是把我丈人家的两套老房子也算了进去。那两套房子从小洛洛生病起,就已经低价挂牌出售,但因为房子比较老,加上之前楼市行情不好,一直无人问津。
  李先生说,因为给儿子治病,已经花光了家中积蓄,走投无路之下才选了向网友求助的下策。“网友的恩情铭记在心,现在我们一家人生活非常窘迫,平日里也是节衣缩食省钱,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讹传讹给我们伤口上撒盐了。”
  临海民政局:
  高额医疗费已超出承受能力
  帮助小洛洛众筹治疗款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下简称儿慈会),是国家民政部下属的一个慈善基金。昨天,“儿慈会”一名工作人员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称,因为网友有异议,目前已提前关闭了这个众筹项目,目前正调查此事。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小洛洛的家人出具了社区、街道、市三级盖章的贫困证明,所以才通过了众筹申请验证。“目前募集的所有资金仍在我们官方平台,具体支付方式是采用&公对公&模式,即基金会直接与医疗机构对接,网友不需担心爱心款被滥用。”
  昨天下午,临海市民政局的陈局长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也称,局里已对此事进行了详细调查。
  陈局长说,3月7日,小洛洛的父亲李先生向临海民政局提交了加盖了临海古城街道鹊墩社区、古城街道办事处公章的贫困证明,并提供了浙江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诊断证明书和支出发票(约150万元),及后续医疗费用仍需200万元的相关材料证明。工作人员随后依据《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了审核认定。
  相关文件对“因病致贫”的界定是这样的: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陈局长说,临海民政局根据社区、街道调查的基础上,对小洛洛病情审核的前提下,加盖了公章。不过,陈局长补充说,这份证明仅作为向慈善机构说明当事人当前家庭经济情况,不能作为其享受低保等政府保障的依据。
  《慈善法》出台,将对个人求助行为起到怎样的规范作用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慈善法,这部法律将于日起开始实施。慈善法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必须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发布募捐信息进行募捐。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也就是说,现行网络众筹募捐的模式不符合慈善法规定。相关法律人士表示:“在此之前,我们看到,个人求助已经在网上发生一些问题。当前我们国家慈善事业正在发展,我们互联网募捐还没有更大把握的时候,现在对它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一来表示,慈善众筹平台应要求发起人详细列明自己的财产情况,避免争议。“因为你向社会发起求助,必须要把你所有情况向社会公众公布,当然隐私除外。这样所有捐赠人才能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对于信息不通畅造成的误解,容易伤害捐赠人爱心。”
  本报记者 陈栋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病众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