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可使冰箱的销量增加。从经济角度看 保险是学角度看,造成销售量增加的因素是什么

生活中必知的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生活中必知的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什么?
版权:来源 新浪一个人的江湖博客 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曾说:“人们需要承认,经济学研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困难之处,因为在这门学科中,相对于其他任何学科而言,普通常识比人们能够积累的科学知识要走的远得多。”曼昆在其作品中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非常通俗易懂,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普通的社会生活现象,使经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更加鲜活。前 言油价会不会继续上涨?房价能不能下跌?是什么力量在推动CPI不断上扬?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的确已经离不开经济学常识的指导。“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69~399年间的古希腊,用希腊文表示为“oikonomia”,是“家计管理”的意思,后用英文翻译为“economics”,我国学者严复曾把它译为“生计学”,翻译成汉语“经济学”的第一人是日本学者神田孝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经济学原理的影子。商场为什么总是在运用各种促销手段不惜降价销售产品?为什么现在二手市场如此流行?为什么房子越来越贵?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为什么很多商家却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免费服务和产品呢?工作中,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那么每天冥思苦想的一定是如何让公司变得更加强大;如果你是一名公司职员,那么你一定会对如何得到一个“金饭碗”感兴趣。身在职场的人,都会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深有体会,但是你知道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经济学概念吗?现代社会,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却失败了?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太多的诸如此类的疑问和困惑,但是不要担心,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利用本书中所介绍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来解答;而且,即使你此前从未接触过经济学,也能够轻松读懂本书的内容。了解了成本与利润的关系,面对商家的促销诱惑时,你就会更加理性,保持克制;知道些边际效益的规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二手市场如此繁荣;懂得了时间机会成本和路径依赖原则,你就会在想跳槽或面对多个职业方向选择时,更加客观地加以权衡,找到最优的方案;而一旦掌握了物品稀缺价值的原理,你或许就会给自己那刚刚创办的事业找到一个新的生财之道……经济学并非看上去那样高深莫测或者枯燥无味,而是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搞懂一个经济学道理,摸清一个经济学规律,就会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清醒,在工作中更加高效、更加客观地去面对各种挑战与抉择。本书以用故事讲原理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心情中,使你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田忌赛马——“权衡取舍”原理“取”和“舍”是每个人都曾面对、正在面对或者将要面对的生活决策。但是,怎样才能在取舍之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呢?这就是“权衡”的问题了。曼昆将“权衡”与“取舍”相结合,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提出了自己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个:“权衡取舍”原理(People Face Trade-offs)。“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这是《史记》第六十五卷《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记载的一段话,讲的是田忌赛马的故事。这段话所阐释的策略成为了田忌赢得赛马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正是一个人们对事物“权衡取舍”的过程,也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时所应采取的典型策略。虽然,“权衡取舍”原理本身并不能带给人们直接的收益,也不能告诉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应该作出怎样的具体决定,但是,只有了解了选择中“权衡取舍”分析的重要性,人们才能在面对抉择时表现得更加冷静、镇定,才能作出适合的决策,获得最大收益,这也是“权衡取舍”原理的主旨。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一次,他与齐威王约定赛马。当时人们通常都是把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一一较量。可是,齐王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好,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给了齐王。后来,一旁的孙膑给他出了个注意,即“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意思是说,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这样必定能够在三局中两次取胜。田忌按照这个策略果然取得三局两胜,赢了齐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件事情的输赢、得失,关键在于决策人有没有权衡的能力和取舍的魄力。冷静地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如果怕自己的下等马白白输给对手的上等马,而去用自己劣势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硬拼,那么虽然结果可能会保住一匹下等马,但是失去的将是整场比赛。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学会权衡;有权衡,则必定就会有取舍。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抉择时,只有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对事物作出正确的权衡取舍,才能获得最理想的结果。“权衡取舍”原理指出,资源(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源内涵非常广泛,包括金钱、身体健康等)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人们必须作出“权衡取舍”,而且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权衡取舍”的情况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一个家庭拥有20万元的存款,是选择全家出国旅游,还是选择购买汽车、添置家具呢?选择了出国旅游就无力再买车和添置家具了,买了车、添置了家具就不能出国旅游。再如,看电视时,选择看电影频道就不能看娱乐频道,选择看新闻频道就没法看电影频道,而究竟要看什么,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权衡取舍”。面对上述情况时,无论作出怎样的选择,其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都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取舍”,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不能与道德和法律相抵触)。每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虽然其各自权衡的侧重点不同,取舍的对象迥异,但总结起来,其大致上都会体现如下的几条规律:每个人都会自然地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选择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权衡取舍”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变得更加丰富,以便能与复杂的真实世界相协调,清楚认识自己面临的选择条件;“权衡取舍”的情况越多,意味着人们的选择和自由度越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权衡取舍”原理的重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客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各项决策,作出正确的“取舍”。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商业、政治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是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原理之一。经济学家格利高里·曼昆(N? Gregory Mankiw)格利高里·曼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兼任著名的智囊机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货币经济学项目主任,以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顾问。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这两本书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都是美国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比尔·盖茨的选择——机会成本选择就要付出代价。当你得到一个机会时,往往会失去另一个机会。而该选择哪个机会,人们则需要通过计算机会成本来加以权衡,即选择一件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件东西所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选择有时很容易,但有时却很难,难就难在备选的双方都有多种多样或者不相上下的优势。不过,只要了解了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人们就会明智地作出最经济、所获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的例子,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前任总裁比尔·盖茨在面对选择时,是如何计算机会成本的。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可是他对法律一直没有兴趣,反而对计算机情有独钟。19岁时,盖茨有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他要面临一项选择,是继续读书直到拿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学位证书,还是辍学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比尔·盖茨热爱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是他的梦想,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是他所渴望的,可是经营自己的软件公司也是他所钟爱的。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学业,开办软件公司。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是对的,在199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世界富豪评选中,比尔·盖茨以净资产850亿美元理所当然地登上了榜首。日,比尔·盖茨回母校参加募捐活动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回哈佛上学,弥补他曾经的遗憾。对此,比尔·盖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作出任何回答。不难看出,比尔·盖茨已不愿意为了哈佛的学位证书而放弃自己已有的事业。这是为什么呢?按照常理,上学是盖茨喜欢的事情,在实现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愿望后,他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继续学习,实现他的哈佛梦想,可是他为什么又选择放弃呢?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不再那么令人困惑了。因为,对于当时的盖茨而言,比起放弃学业继续经营公司,放弃经营公司去上学的机会成本更大;而且,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上学对他来说得到的利益不可能比他经营公司的利益大,所以他当然会选择机会成本较小、利益较大的一方。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们计算机会成本一般只是为了找到最佳的要素组合,从总体上得到最大的利益。我国也有一个与盖茨类似的不愿意上大学的例子,那就是姚明。姚明同火箭队签订了5年的合同,火箭队付给他的薪酬是7000万美元,加上他平时代理的广告收入,据说他的年收入已突破1亿美元,但是如果他选择去读大学的话,这些收入很可能都会失去,也就是说,与在NBA打球相比,他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要大得多。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名人作出选择时才会用到的,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就需要计算机会成本,因此,这是一个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人们在决策时,经常会比较各个备选项的成本和收益,只有所获利益高于成本,人们才更倾向于采取行动。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保罗·萨谬尔森,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193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随后又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0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历任经济学助理教授、经济学副教授,1945年任弗莱契法律与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关系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195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基础》、《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学文选》和《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选》。TCL冰箱与农夫山泉的异业联姻——边际效益为了使最终利益能够最大化,人们在作出决策时,通常都会考虑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如何。若发现当前的策略带来的收益增加效果不明显时,出于理性的考虑,人们就会作出合理的调整。这就是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三:理性人的边际效益决策。2004年7月,TCL冰箱和农夫山泉冷饮正式实现联姻,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疯狂的促销热浪。TCL冰箱和农夫山泉的联姻是异业合作的新尝试,是销售思维方式的一种创新。此外,其中还隐藏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益。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从这次异业联姻说起。当时,TCL冰箱在市场上销售量平平,其“保护伞”式的品牌延伸在冰箱市场上并没有发挥作用。面对冰箱行业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市场的不景气,TCL冰箱可谓是勉强维持,但是在诸多同行精锐品牌威胁日益加大的情况下,TCL冰箱只能在行业的二线徘徊。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TCL首先将自身产品的优势和竞争弱势作了全面的梳理。经过讨论发现,冰箱业一直以来在品牌的推广和市场的竞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另外,TCL断定,即将来临的新一轮竞争必定会倾向于使用者的亲身体验,消费者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比商家自吹自擂更能促进购买决策,而在消费者看来,冰箱的“新鲜”是最关键的指标。那么,如何将自己推销时宣传的“新鲜”变成消费者的亲身体会,让消费者自己点头认同呢?冰箱自己不能说话,那就找张代替冰箱说话的“嘴巴”。因此,TCL将眼光瞄准了饮料行业。饮料与冰箱的销售旺季相同,消费者对饮料的要求就是爽口、清凉,而把饮料放进冰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就等于间接地肯定冰箱的性能。TCL最终将目标锁定为农夫山泉,因为后者的品牌打得响,宣传工作做得成功,而且能够大胆地接受新想法,执行力也非常强,所以成了TCL的首选联姻对象。TCL为农夫山泉提供了搭乘产品推广的便车,实施了捆绑销售的方式。不仅如此,TCL还答应了农夫山泉的一个“过分”的要求——在自己的活动和媒体广告中,与农夫山泉共享传播资源。不过,TCL其实并不吃亏,因为以往这些传播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让这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与农夫山泉进行资源交换必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TCL还计划搭乘农夫山泉央视广告的快车,跟着农夫山泉过把“奥运”瘾。为了让农夫山泉同意这个要求,TCL在大型的“户外秀”活动中邀请了农夫山泉一同参与,在活动中,TCL将农夫山泉的饮料放进冰箱,为购买冰箱的消费者提供免费的饮料品尝,以此来宣传自己冰箱的“新鲜”效果,而农夫山泉借助此活动也大力地宣传了自己的饮料。双方各自获得了自己的利益。TCL冰箱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和“户外秀”活动,为农夫山泉提供了推广支持,为他们节省了很多费用;而作为交换,农夫山泉则为TCL冰箱提供了央视广告和其他的活动推广资源,使后者的产品得到了生动化体验。在这次异业联姻中,双方之所以能够同时获利,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营销策略所作的微调。这是一种销售方式的创新,同时也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理性人的边际效益决策。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这个原理是说:只有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才会进行边际变动。TCL冰箱和农夫山泉合作的例子就是根据双方各自的缺点、优点和欲求,双方都作出了收益大于成本的边际变动,从而达到各自的目的。饮料企业要想独自实施促销效果非常好的“户外秀”,需要花费大量的营销费用;而TCL的大型“户外秀”则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品牌推广机会。另一方面,农夫山泉饮料的赠送等方式也为TCL“户外秀”增强了现场气氛,同时也使后者很好地展示了自身产品“新鲜”的特点。双方为此作出的变动都是举手之劳,而收获却都很大,何乐而不为呢?边际变动是导致边际收益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存在于企业间,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比如,临近考试的学生可能会更愿意多抽出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来复习功课,因为此时多付出一小时的学习收获要远远高于放弃一小时休息的成本。经济学的边际效益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它的存在。理解这一理论将有助于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作出边际调整,使自己作出的每一项调整都能获得正向的边际收益。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伦敦,幼年在英国接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两年后返英,即结束学生生活,随父经商。21岁时即任交易经纪人,27岁时偶然阅读《国富论》,对经济学产生兴趣,从此一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师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他同马尔萨斯虽然多次展开论战,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与日俱增,传为佳话。他于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23年突患耳疾去世,年仅51岁。安全带成了“杀手”——激励反应没有人对“激励”无动于衷,当然,激励包括好的激励和坏的激励。一种激励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发挥效果,也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是人们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会证明一切,这就是曼昆要告诉人们的又一个经济学原理:激励反应。汽车安全带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是挽救生命、保障安全的象征。如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公路越修越宽,汽车也越来越多,因而架乘汽车存在的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大。各种大小车祸时有发生,于是安全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实际上,早在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马车座位上就有了安全带,目的是为了防止乘客从马车上被颠簸下来。到了1922年,安全带开始运用到跑车上。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普通汽车于1955年安装上了安全带。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美国于1968年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轿车前排乘坐人员都必须使用安全带。可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却有人提出了一个让众人对汽车安全问题极为关注的想法,此想法来自于拉尔夫·纳德尔(Ralph Nader)的著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此书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而美国国会对此的反应是:通过立法的方式强制汽车生产公司加装安全带等系列安全设备,而安全带则成了一个安全的象征符号。无可厚非的是,车祸发生时,安全带让汽车里的人更安全了,大大降低了伤亡的概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带的确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这也正是美国国会要求汽车生产时配备安全带的最主要动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政府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出台的有关安全带法律的结果却带来了更多的车祸,那么这项法律是如何影响车祸次数的增多和伤亡人数的增加的呢?1975年,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Sam Peltzman)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汽车安全法有许多隐藏的影响。”佩兹曼的研究证明,安全带法律实质上在减少了每次车祸死亡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车祸的发生次数。其最终的净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减少,而行人死亡人数和不安全因素却在增加。在人们来看,驾驶员因为有安全带的保护而变得更加安全,安全带降低了驾驶人员伤亡的概率,即驾驶员付出的车祸代价明显降低。同时,这种安全设施的增加会改变驾驶员的心态,因为驾驶员们有了安全保障设备,难免会在开车时变得不那么小心,甚至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更多的车祸。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带的出现反而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安全开车程度的下降对行人会造成更多的伤害,而导致驾驶员驾驶的安全警惕心理放松的正是安全带的出现和安全带法律的实施。安全心理的放松必然会导致车祸次数的增加,形成了一个潜在的恶性影响循环,由此可见,安全带的法律措施实际上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和行人的不安全因素。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安全带法律就是政府采取的一种激励制度,减少车祸人员伤亡数量是一种激励反应,但是同时,安全带隐藏的影响也是一种激励反应。激励反应就是人们面对激励所作出的反应和回复。当政府(公共政策)意识到为汽车配备安全带可以减少车祸时的伤亡人数这一利益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就选择了采取为所有汽车配备安全带的措施,而这些强制性的手段让所有驾驶员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系安全带。人们行为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激励反应,然而人们忽略的是,政策对事情的隐藏影响——车祸数量的增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激励反应。因此,人们可以看出,激励在决定受众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共政策会使人们作出一定的激励反应,但往往也会促使产生一些隐藏着的、不明显的、意料之外的激励反应。实际上,佩兹曼对汽车安全带法律的分析只是经济学激励反应的一个普通例子。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激励反应的例子。比如,人们因为爱心呼吁献出爱心就是一种激励反应;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激励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而行人自觉遵守的行为则是回应这一激励而作出的反应;小学老师在孩子们本子上画的红花往往能激励孩子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商场的降价促销激励了更多人的购买行动;公司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团体旅游活动常常可以让员工产生激励反应,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在生活、工作中,激励无处不在,人们也会在被激励的同时激励着别人。懂得激励与被激励,生活才会在良性氛围下变得更精彩。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马尔萨斯1766年出生在英国萨里郡,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于1788年毕业,同年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牧师,1791年获得硕士学位,1793年成为耶稣学院的一名牧师。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了代表作《人口原理》。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时年已38岁。1805年他被任命为海利伯利东印度公司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并在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马尔萨斯晚年享有很多荣誉,于1834年在美国巴斯去世,终年68岁。让生活变得更美丽——贸易经济贸易无处不在。在你端起茶杯、拿起手机时,贸易就已经存在了,人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贸易。人们身边很多的美好事物都是贸易所给予的,经济学家曼昆将之总结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变得更好。先来看一下人们一天的生活。清晨,你一觉醒来,身上盖着由新疆生产的棉花而在江苏缝制的棉被;洗漱完毕,便收到了由大兴安岭的树木制造的纸而在北京印刷的早报;来到餐桌前,喝上一杯由巴西产的咖啡豆而在中国加工制作的咖啡;整理完毕,开上一辆由十几个国家各自生产的配件组装成的汽车去上班……中午,闲暇休息,你打开由中国生产却安装着美国研发的系统软件的电脑玩游戏;玩厌倦了,又通过中国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来浏览世界各地的趣闻……晚上,公司聚会,你们去了一家由中国人投资而意大利人当主厨的意式餐馆;又喝了几瓶由西班牙生产而在中国进行包装的红酒……这样的一天似乎充满着浪漫和趣味,而构建这一美好生活的基础,正是贸易经济。一个人从早到晚,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离不开贸易。人们喝的咖啡、玩的游戏等,都隐藏着由合作而产生的贸易经济。什么是贸易经济?为什么要发展贸易经济?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变得更好”是曼昆提出的又一重要经济学原理,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中必知的一个经济学原理。要想认识贸易经济的好处,首先人们需要认识一下何为贸易,何为贸易经济。贸易就是指自愿的商品或服务交换。贸易经济则指通过商品及服务的流通与交流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解释这一经济概念或许用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最为合适——养牛人和农夫的故事。养牛人和农夫都很喜欢吃牛肉和土豆。假设他们每周工作40小时,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1)养牛人和农夫都既生产牛肉又生产土豆。养牛人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是60分钟,生产一斤土豆的时间是40分钟;而农夫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是120分钟,生产一斤土豆的时间是20分钟。40小时后,养牛人所得牛肉为40斤,土豆60斤;农夫所得牛肉为20斤,土豆120斤。(2)养牛人和农夫都各自在擅长的领域进行生产,养牛人生产牛肉,农夫生产土豆。于是他们各自的效率都有所上升,养牛人生产一斤牛肉只需30分钟,农夫生产一斤土豆也只需10分钟。40小时后,养牛人得到了80斤牛肉,农夫得到了240斤土豆。也许有人会认为第一种情况更好,每个人都既能得到牛肉还有土豆可吃。其实不然,不要忘了贸易经济的存在。如果1斤牛肉可换得4斤土豆,养牛人拿出20斤牛肉就可获得80斤土豆,而自己还剩了60斤牛肉,从而得到了60斤牛肉、80斤土豆,而农夫也得到了20斤牛肉、160斤土豆。从此养牛人和农夫两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生产,再也不用忙了这头再顾那头。专心致志地生产一种产品,不仅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这种分工合作的最大好处就是他们各自的生产成本都降低了。归根结底是贸易经济使他们两人得到的更多,从而改善了他们原有的状况。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殊的做事方式和方法。贸易经济使大家的成果能够互相交换,不必亲自去生产却能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远比各自为战、孤立生产要好得多。就像一辆汽车,由瑞典提供发动机、美国提供车框架、泰国提供轮胎、日本提供保险杠、韩国提供车灯……最后在中国进行组装加工。这其中,贸易经济使各国的优势都发挥了出来,并生产出了更为优质的汽车。现实证明,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状况都变得更好,因此当你在尽情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时,请不要忘记背后贸易经济带给你的好处。不妨自己做个小测试,观察一下,在你每一天的生活中,存在着多少贸易,而自己又参与了多少贸易经济活动。了解贸易经济的原理,你的生活必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 (Harry Markowitz)哈里·马科维茨,192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1947年,他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曾担任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教授。马科维茨还曾被选为耶鲁大学考尔斯经济研究基金会会员,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会员,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员,管理科学研究所董事长,美国金融学会主席等,199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过程分析研究广义经济性质的生产能力》、《逆偏差》、《资产选择与资本市场中的均值——方差分析》等。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市场经济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与市场接触,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组织起来。而正是有了这种组织,才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经济学家曼昆经过研究提出: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几乎所有行业的所有产品都在降价,从彩电、冰箱到服装、手机、电脑等。降价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因为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对生产者而言,降价迫使生产者改善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使其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经济学角度讲,上述双赢的经济现象体现的正是“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此原理其实解释的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的重要性。市场经济与人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这一经济学原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市场经济的影子,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更是离不开市场这一经济组织形式。那么,市场究竟在经济活动中有什么样的神奇魔力呢?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指引个体决策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一只调节经济的“无形的手”;另外,市场还会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增加社会整体利益。而市场经济则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经济制度。了解市场经济这一重要概念,有利于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更利于自己也更利于社会的选择。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经济概念,让我们先看一个平价眼镜超市的例子。随着眼镜零售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曾经被媒体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的眼镜行业,其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眼镜生产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高价经营模式,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超市”销售的模式来减少销售渠道,同时更加注重眼镜的加工和服务质量。眼镜生产企业的这一策略使顾客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平价眼镜超市的低价经营策略,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和促进的结果,那么市场为什么能够对经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市场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自主选择购买何种商品,而生产者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自主选择生产和销售何种商品。市场根据价格的变动,促使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从而实现引导资源向最具效率的方面配置。市场经济原理告诉人们,物美价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消费者,人们不能片面地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最实惠的商品,这样才不会错过市场经济带给自己的好处,合理分配自己的每一分钱。作为生产者,明白市场经济的原理之后,应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最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不断让利于消费者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产品生产者,只要对各自的利益作出理性的考虑和选择,都会带来满意的市场结果,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John Stuart Mill)穆勒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国际贸易学说的著述者与补充者。穆勒生于伦敦,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士·穆勒之子。穆勒13岁时已完成相当于大学的学业,并开始攻读政治经济学;1820年14岁时去法国,颇受萨伊、圣西门的影响,翌年回国,继续钻研。自1823年起,穆勒任职于英属东印度公司,长达30余年。穆勒于1848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现代经济学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有形手的威力——宏观调控日益庞大的经济体系难免会出现一些运转不正常的现象,当这种不正常现象扩大化,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这时,政府将会站在大众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出面协调。经济学家曼昆将之总结为:政府在一定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亲眼目睹过或者经历过我国2005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人肯定会知道,对于房地产行业,2005年是一个政策年。以3月16日央行突如其来的一纸规定为信号,房地产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严重影响,很多房地产公司损失惨重。此次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比以往来的都要猛烈。2005年3月初,政府将“调控房价”列入了工作的重点内容;3月17日,央行正式取消了房贷优惠利率政策,并且在之后漫长的160天内,各类调控房产市场的政策频频出台。比如“国八点”、“国八条”、“七部委新政”等,接二连三地袭击着房地产界,让人应接不暇。政府为什么要对房地产行业作出这么多的干预呢?国际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说明。报告认为,衡量房价高低的一个标准是房价/收入比,即购房人在当地购买一套住房的价格与当地居民户平均年收入之比。房价高过当地居民户平均收入6倍的地区,就会被经济学家视为房产“泡沫区”,可是令人惊叹的是,当时的中国,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10~20倍,甚至更高,比欧美地区高出数倍。在美国,一套普通住宅大约需要消耗居民3~5年的收入,而在中国,居民需要10~15年的时间才能赚回一套房子的钱。也就是说,人均收入不足美国1/30的中国人在购房时,却承担着和美国人一样的房价。从这个报告中人们不难看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已经成了一个无需争论的事实;另外,中国购房者的收入与高得离谱的房价相差十分悬殊,很多人已经无力购买住房了。的确,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火暴,房价一路上扬,给房地产经销商和一些投资炒房者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却让自住购房者承受了更大的经济压力和更多的精神负担。以上海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下半年,上海商品住房价格比上半年平均上涨14?6%,市中心内环线地区的房价涨幅比高达27?5%;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时,上海房价同比增长达19?9%。一路高歌的房产市场背后,已经隐藏了严重的市场经济问题。这时,单凭市场本身对房产经济的调控已经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了,真正能够发挥威力的是宏观调控。因此,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多种文件来调控房价。首先,出台的“国八点”以“稳住房价”为主旨,从房价、土地供应、供应结构、拆迁、消费观念、市场监测、检查等多方面切入,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其次,“国八条”将控制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和价格攀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另外,七部委也发表了八条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严禁炒地、转让期房行为,遏制投机炒作行为,并且鼓励支持普通百姓自住房的购买,完善租房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2005年下半年,上海很多一手楼房都开始打折销售,价格降幅超过20%。房价下降了,但是银行贷款期限却逐日逼近,而银行仍然严格控制房地产投资的贷款项目,于是地产商一时间陷入了窘境。二手房交易也同样面临严冬。2005年,上海二手房的交易面积由上半年的1164?4万平方米迅速减少到807?15万平方米,比2004年下降了27?7%。很多房产中介公司破产,就连全球最大的房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21世纪不动产的上海分部也遭到了严重的冲击,而且作为品牌中介,他们承担的运营压力更大,因为一般的中小型中介公司的月运营成本为1万~3万元,21世纪不动产旗下的大多门店运营成本都高达6万~10万元。国家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稳定了房地产供求的基本平衡。“房子”是每个人有形的“家”。因此,房子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所有人都关注的话题,了解房地产背后的政府政策也尤为重要。而“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宏观调控”这一经济学原理则是人们最好的分析工具。宏观调控指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从经济学角度讲,宏观调控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在一定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人们说,市场本身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那么为什么经济还需要政府的调控呢?因为市场这只手再伟大,也始终不能离开政府的保护。只有有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保障,市场才能有效运行。从另一方面讲,市场虽然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但是也会出现一些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经济学家将其称为“市场失灵”。当然,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是说它总是能够调控市场。那什么时候能够调控,什么时候不能呢?这就需要人们利用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来判断什么样的政府政策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形成有效公正的经济体系,而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又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熊彼特,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的特利希镇。高中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学。他在1911年成为克拉兹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从1919年春到同年10月,他在伦纳内阁中任奥地利财政部长。年,熊彼特担任波恩大学的教授。在克拉兹大学和波恩大学任教期间,熊彼特接受了维也纳私人银行——彼德曼银行总裁的职位。1932年,他成为哈佛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1950年,熊彼特在康涅狄格州的塔克尼克辞世。主要著作有《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资本主义、****和民主》、《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史》。国富才能民富——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国民生产率的差别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其国民的生活水平会有所不同?为什么我国的生活水平已提高很多,可还是不能赶上美国?针对这些问题,曼昆将答案总结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不难看出,美国仍然是位居世界经济榜首的第一强国,位居第四的中国, GDP与美国相差109 700亿美元,而人均GDP相差更是甚远。很显然,比起中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自然是要高很多,通俗地讲就是富国有富民。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GDP总量排名位居世界第四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但是总地来说,比起西方的发达国家,我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2000年,美国人均收入大约为3?41万美元,而在同年,墨西哥的人均收入为8790美元,中国为3920美元,国民人均年收入体现的就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各国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恰恰是反映其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高收入国家的居民比低收入国家的居民拥有更多更好的电视机、更多更高档的汽车、更好的医疗保健体系等。当然,这并不是说低收入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很差,只是在两者比较中高收入国家更有优势。从历史上看,美国在对生活费用进行调整后,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为每年2%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其年人均收入将每35年翻一番,虽然我国的人均收入也在逐年上升,但是比起发达的国家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那么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人也是整天奔波在工作岗位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可是人均收入却与别人有着这么大的差距呢?实际上,生活水平的高低是由国民生产率所决定的。所谓生产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劳动力生产的产品数量。而几乎所有的生活水平变化都可以用生产率的差别来解释,即一个工人每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用曼昆提出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就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另外,一个国家的生产率的增长决定了其国民平均收入的增长率。通常,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最大量物品的国家,其国民劳务能力就会相对较高,而这样就使得该国家大多数人可以享受较高质量的生活;同理可知,那些生产率低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就相对较差。生产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关系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有着深远的意义。二者的关系不得不让公共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比如它是如何影响人们生产物品与劳务能力的,要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决策者必须努力让劳动者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先进的劳务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关报告显示,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是每个人的愿望,可是,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只有每个人都做好了,才能让整个民族都更加昌盛,整个国家也就会更加欣欣向荣。因此,对国家的关注就是对人们自己生活状况的关注,对生产率和劳务能力的了解是每个人必知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莱昂尼德·赫维奇,1917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赫维奇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90年,他因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2000年,赫维奇的得意门生麦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钞票为啥不能多印——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上涨让自己兜里的钱越来越多是每个人的希望,但是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得越来越多就要出问题了。过多的货币并不能增加人们的财富和产品的价值,而只能导致物价的飞快上涨,对此曼昆总结为:当国家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就会上涨。其实,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纸币发行的多少并不是随意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其必须要遵循的标准。那么钞票印多少才算是合理呢?这其中需要遵守一个货币需求量的公式,具体如下:货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这个公式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即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而所需货币量又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周转次数越多,流通速度也就越快。而如果所发行的纸币超过了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所谓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因为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现象。纸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其流通规律中也表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超过现实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否则,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举例来说:假设市场上有价值2亿元的商品,货币周转速度为2次,那么发行1亿元的纸币,便可以达到1元纸币具有1元购买力的原则。但如果发行了2亿元的纸币,那么这2亿元纸币仍然只具有原来1亿元货币的购买力,1元纸币就只有0.5元货币的购买力了,也就只能买到0.5元的商品。因此,原来1元价值的商品就需要2元的纸币才能买到,这样纸币就会贬值,物价也会随之上涨。一项调查显示,物价已成为当前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毕竟因商品涨价而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问题牵扯到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们的日常消费大多数都是在食品方面,而据调查显示: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中,拉动近期物价上涨的主力便是食品类商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2006年CPI(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而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的价格却分别下降了0.6%、0.1%和0.5%。现在人们了解到:纸币发行过多既不会增加社会的财富,也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反而会使手上的纸币的购买力下降。当政府制造了越来越多的纸币时,也就意味着人们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另外,人们也不会只知道物价上涨而不知道其为什么上涨了。看似遥远的宏观经济问题实际就与人们紧密地联系着,它就像是人们生存所需的空气一样,与每个人形影不离。经济学家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埃里克·马斯金,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斯金研究的课题对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律等领域有着深刻影响。目前,他正在研究“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和收入不均等课题。1976年,马斯金取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1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8年,兼任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2004年受邀担任武汉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失业,我的痛——宏观调控与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或许你失业过,或许你正在失业,可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业吗?想必在你给出的答案中一定没有“宏观调控”这个词。而经济学家曼昆将大家不小心丢掉的东西重新拾起,并加以详细的阐述,这就是其十大经济学原理的最后一个: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间的权衡取舍。失业的日子,可以逛街,但只能过眼瘾,支付不起内心的虚荣;失业的日子,可以在家睡懒觉,但这懒觉睡得很不畅快;失业,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失败的代名词;失业的人是经济的折磨,也是精神的摧残;短期的失业能让人们奋起勃发;长期的失业却让人们精神颓废。这就是失业者真实的生活写照。失业给人们带来了精神负担,带来了生活压力。1989年,我国香港地区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人口比例的大幅度的增加,失业人口竟达到了5.46万。失业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逐年增加。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此现象用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就可以解释。这一曲线是菲利普斯在研究英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即政府在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增加了失业率。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大多数人对此的解释更倾向于失业是由于“部分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这一说法,其逻辑如下:虽然从长期来看,如果政府减少货币发行量,物价水平会降低。但是当政府的货币供应量减少时,首先人们的支出会相应地减少,而由于价格在短期内具有粘性,所以物价不会立刻跟随政府的货币数量作出相应的调整,即物价短期内依然会很高。在物价处于高水平时,公司的产品销量则会大大降低,销售量降低,公司就难以维持庞大的员工团队,于是裁员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一恶性循环就造成了失业人数的增加。如此说来,难道失业者就只能成为通货膨胀的牺牲品,而没有挽救的办法吗?当然不是。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每个国家都会予以高度重视,政府通常会通过宏观调控对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进行调节。只是由于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所以决策者如何运用这些公共政策来控制经济则仍然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不过,只要明确了问题所在,终归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各国政府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普通的公民或许对通货膨胀这一宏观经济问题关注的不是很多,或者了解偏少,但是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就是生存、生活的物质来源,因此,失业对很多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大多数面临失业或者已经失业的人并没有想过丢掉工作居然还会与通货膨胀这一宏观经济问题扯上关系。这也正是曼昆提出“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间的权衡取舍”这一重要经济学原理的原因。了解这一原理,会使人们在面临失业的时候,更理性地分析自己失业的原因,更准确地为自己的失业定位,从而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消极、抱怨的手段。经济学家罗杰·迈尔森(Roger B. Myerson)罗杰·迈尔森,1951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研究专长包括经济学领域里的博弈论和政治学领域里的投票体制等。20世纪80年代,迈尔森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博弈论为加州电力改革设计方案,在博弈论领域,引入了更新的纳什均衡概念,命名为“更适当的均衡”。迈尔森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同角度看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