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县属于哪个市矛贡镇底保护贷款怎么还要8理3.3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21次下载&&|&&总159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60积分
2人评价58页
0人评价3页
1人评价103页
0人评价5页
1人评价119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60积分VIP价:48积分贵州省黎平县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贵州省黎平县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黎平县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LP-C--Y黎平县喊泉特种养殖体验园区项目1、完成食用菌培育基地50亩、示范基地10土地流转、开工建设;2、完成3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建设,500亩林业种植基地土地流转、整地;3、平整喊泉周围地块,初步规划喊泉文化广场基层设施建设、食用菌钢架大棚20亩基地建设;4、食用菌培育基地投入生产20万袋,家禽养殖基地20亩土地流转、栽种树苗20亩;5、完成500亩林业种植,100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6、推动野生训养基地20亩,家禽养殖基地20亩,渔业养殖25亩基地开工;7、完成名贵树种及苗木、园林、花卉培育基地150亩场地建设;(本次新增7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75%)一是进一步加大喊泉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重点推进野生训养基地项目建设,完成野生训养基地20亩土地流转和整地建设。三是加强钢架大棚食用菌生产管理,目前已生产并销售食用菌0.4万斤。(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85%)一是进一步加大喊泉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地面平整和步道建设,广场初见模型。二是进一步推进野生训养、家禽养殖、渔业养殖、速生林和名贵树种、园林、花卉培育等基地项目建设,各基地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三是加强钢架大棚食用菌生产管理,目前已进入盛产期,日产菌菇3000公斤以上,10月份生产销售菌菇110余吨。(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0%)截止本月,园区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1980万元,培育各类经营主体11个,招商引资入园企业3个。核心区已初步建成食用菌培育厂房6000平方米并投产;建成食用菌生产钢架大棚80亩,11月份产量达120吨,带动贫困户18户发展食用菌生产,解决就业70人;建成速生丰产林520亩;租赁了1300亩荒山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豪猪、七彩山鸡、孔雀和土鸡土鸭等特种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喊泉”文化广场、主干道绿化和排污沟、鼓楼、寨门、凉亭、文化长廊等顿洞美丽乡村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着力打造成为文化休闲旅游接待示范点的喊泉休闲旅游山庄已初具雏形。(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5%)一是进一步加大喊泉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地面铺设、排污沟、观光步道和园林绿化等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推进野生训养、家禽养殖、渔业养殖、速生林和名贵树种、园林、花卉培育等基地项目建设,各基地项目已全面完成基础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食用菌钢架大棚生产管理,日产菌菇4000公斤以上,已生产销售食用菌菇近40吨。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扩展建设项目储备,提增园区建设发展后劲。(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LP-C--Y云南万盛公司农业观光度假休闲项目该公司深入项目拟选地进行考察并制定投资计划书、编制可行性报告(本次新增10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LP-C--Y侗乡绣娘特色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并上报相关部门审核。按要求完成任务的10%。(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相关材料报送国土、住建等部门审理。(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20%)相关材料报送国土、住建等部门审理。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酒店建设项目占用该任务的场地,目前尚未有新的进度。(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30%)尚未有新进度。(本次新增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30%)目前进入设计阶段,因峰会期间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酒店占用该任务场地,致使该任务工期推迟。(本次新增2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50%)由于传统村落峰会需启用该场地,导致工期推迟。该项目正与设计单位及上级部门对接设计方案,目前抓紧完成项目动工前期工作,争取尽快进入实质阶段。完成任务5%。(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55%)LP-C--Y石龙山景区建设项目1.石龙山莲花寺观音大殿建设项目已经封顶; 2.斋堂已建成; 3.露天佛像已建成并开光; 4.公厕在建已完成基础设施。 5.石龙山码头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码头公厕、综合接待用房建成使用; 6.码头至莲花寺半途公厕及综合接待用房已建成; 7.漂流终点码头风雨桥建设已经建成。 8.景区内部分绿化、步道、保坎等因洪灾被水冲坏。 9、西园假日酒店停车场已建设完毕并已绿化; 10、西园山庄假日酒店装修接近尾声;11.由于近期洪灾、部分道路毁坏,一些设施被冲毁,现正在恢复。(本次新增33.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33%)1.石龙山莲花寺观音大殿建设项目已经封顶; 2.斋堂已建成; 3.露天佛像已建成并开光; 4.公厕在建已完成基础设施。 5.石龙山码头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码头公厕、综合接待用房建成使用; 6.码头至莲花寺半途公厕及综合接待用房已建成; 7.漂流终点码头风雨桥建设已经建成。 8.景区内部分绿化、步道、保坎等因洪灾被水冲坏。 9、西园假日酒店停车场已建设完毕并已绿化; 10、西园山庄假日酒店装修接近尾声;11.由于近期洪灾、部分道路毁坏,一些设施被冲毁,现正在恢复。(本次新增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33%)1.石龙山莲花寺观音大殿建设项目已经封顶;2.斋堂已建成;3.露天佛像已建成并开光;4.公厕在建已完成基础设施。5.石龙山码头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码头公厕、综合接待用房建成使用;6.码头至莲花寺半途公厕及综合接待用房已建成;7.漂流终点码头风雨桥建设已经建成。8.景区内部分绿化、步道、保坎等因洪灾被水冲坏。9、西园假日酒店停车场已建设完毕并已绿化;10、西园山庄假日酒店装修接近尾声;11.由于近期洪灾、部分道路毁坏,一些设施被冲毁,现正在恢复。(本次新增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33%)<span style="font-size:9font-family:&#39;Arial&#39;,&#39;sans-serif&#39;;color:#.石龙山莲花寺观音大殿建设项目已经封顶; 2.斋堂已建成; 3.露天佛像已建成并开光; 4.公厕在建已完成基础设施。 5.石龙山码头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码头公厕、综合接待用房建成使用; 6.码头至莲花寺半途公厕及综合接待用房已建成; 7.漂流终点码头风雨桥建设已经建成。 8.景区内部分绿化、步道、保坎等因洪灾被水冲坏。 9、西园假日酒店停车场已建设完毕并已绿化; 10、西园山庄假日酒店装修接近尾声;<span style="font-size:9font-family:&#39;Arial&#39;,&#39;sans-serif&#39;;color:#.由于近期洪灾、部分道路毁坏,一些设施被冲毁,现正在恢复。(本次新增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33%).石龙山莲花寺观音大殿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斋堂已建成、.露天佛像已建成并开光、公厕在建已完成基础设施、.石龙山码头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码头公厕、综合接待用房建成使用、码头至莲花寺半途公厕及综合接待用房已建成、.漂流终点码头风雨桥建设已经建成、西园酒店停车场已建设完毕并已绿化等匀已完成建设(本次新增67.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石龙山莲花寺观音大殿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斋堂已建成、.露天佛像已建成并开光、公厕在建已完成基础设施、.石龙山码头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码头公厕、综合接待用房建成使用、码头至莲花寺半途公厕及综合接待用房已建成、.漂流终点码头风雨桥建设已经建成、西园酒店停车场已建设完毕并已绿化等匀已完成建设(本次新增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LP-C--Y中路突破1、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蒲洞村、黎平所村、黎平寨村、三什江村等进度均已经过半。2、基层党建工作:蒲洞村是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过的侗寨,蒲洞村党支部带着总理的嘱托,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环境提升、产业突破、民生改善、浦雁兴村四大功能性党小组为抓手的“1+4”发展模式,实现“十有”目标,通过巧解“1+4=10”,突破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的跨越之路。黎平寨村、黎平所村组建电商产业型党小组,依托资源优势和互联网渠道,将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微店销售。三什江村立足其原有的生态优势,组建旅游服务型党小组,科学定位三什江的发展方向,带动村民经济增长。3、旅游产业:大力挖掘开发蒲洞、三什江、黎平所、黎平寨等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环境。4、做好精准扶贫工作5、做好异地搬迁登记工作(本次新增5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50%)1、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蒲洞村、黎平所村、黎平寨村、三什江村等进度均已经过半。2、基层党建工作:蒲洞村是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过的侗寨,蒲洞村党支部带着总理的嘱托,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环境提升、产业突破、民生改善、浦雁兴村四大功能性党小组为抓手的“1+4”发展模式,实现“十有”目标,通过巧解“1+4=10”,突破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的跨越之路。黎平寨村、黎平所村组建电商产业型党小组,依托资源优势和互联网渠道,将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微店销售。三什江村立足其原有的生态优势,组建旅游服务型党小组,科学定位三什江的发展方向,带动村民经济增长。3、旅游产业:大力挖掘开发蒲洞、三什江、黎平所、黎平寨等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环境。4、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逐步消除“空壳村”。5、做好异地搬迁登记工作(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60%)1、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蒲洞村、黎平所村、黎平寨村、三什江村等进度均已经过半。2、基层党建工作:蒲洞村是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过的侗寨,蒲洞村党支部带着总理的嘱托,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环境提升、产业突破、民生改善、浦雁兴村四大功能性党小组为抓手的“1+4”发展模式,实现“十有”目标,通过巧解“1+4=10”,突破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的跨越之路。黎平寨村、黎平所村组建电商产业型党小组,依托资源优势和互联网渠道,将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微店销售。三什江村立足其原有的生态优势,组建旅游服务型党小组,科学定位三什江的发展方向,带动村民经济增长。3、旅游产业:大力挖掘开发蒲洞、三什江、黎平所、黎平寨等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环境。4、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逐步消除“空壳村”。5、做好异地搬迁登记工作(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70%)1、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蒲洞村、黎平所村、黎平寨村、三什江村等进度均已经过半。2、基层党建工作:蒲洞村是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过的侗寨,蒲洞村党支部带着总理的嘱托,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环境提升、产业突破、民生改善、浦雁兴村四大功能性党小组为抓手的“1+4”发展模式,实现“十有”目标,通过巧解“1+4=10”,突破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的跨越之路。黎平寨村、黎平所村组建电商产业型党小组,依托资源优势和互联网渠道,将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微店销售。三什江村立足其原有的生态优势,组建旅游服务型党小组,科学定位三什江的发展方向,带动村民经济增长。3、旅游产业:大力挖掘开发蒲洞、三什江、黎平所、黎平寨等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环境。4、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开展精准扶贫再“回头看”工作。5、做好异地搬迁登记工作(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80%)1、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所包含的蒲洞村、黎平所村、黎平寨村等进度均已经过半。2、基层党建工作:蒲洞村是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过的侗寨,蒲洞村党支部带着总理的嘱托,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环境提升、产业突破、民生改善、浦雁兴村四大功能性党小组为抓手的“1+4”发展模式,实现“十有”目标,通过巧解“1+4=10”,突破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的跨越之路。黎平寨村、黎平所村组建电商产业型党小组,依托资源优势和互联网渠道,将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微店销售。三什江村立足其原有的生态优势,组建旅游服务型党小组,科学定位三什江的发展方向,带动村民经济增长。3、旅游产业:大力挖掘开发蒲洞、三什江、黎平所、黎平寨等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环境。4、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开展精准扶贫再“回头看”工作。5、继续做好异地搬迁登记工作(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0%)已按要求完成:& & 1、农业产业建设:完成黎平寨1000亩蔬菜基地建设,完成蒲洞1000亩青钱柳基地建设,完成1300 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完成三什江草莓基地扩建。& & 2、环境提升:对所辖范围的公路沿线、河道两岸、村内户外的环境卫生整治(乱搭乱建、乱挂乱画等);制定了(德凤党工通〔2016〕13号)《关于调整行政驻村(社区)干部的通知》,确定责任到村到人,根据(德凤街道党办通〔2015〕2号)的要求,重点整治蒲洞村、三什江、黎平寨、黎平所。& & 3、四在农家:在三什江重点培育2户“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乐在农家”的示范户。& & 4、小城镇建设:实施了蒲洞、黎平寨、黎平所三什江等村寨建设。其中蒲洞、黎平所、黎平寨村寨建设均基本完成,三什江由于项目申报还未通过,正在继续进行项目申报,申报成功后再继续进行建设,现已完成(1)寨内道路已经基本硬化;(2)村貌整治已完成,公厕已完成;正在进行环境整治和绿化工作。(3)室内电线检修工作正在开展;次干道青石铺装、沿河步道、庭院整治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正准备进行后续建设。(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5%)LP-C--Y中路突破一、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种养殖业发展1.种植方面完成1000多亩油柰采摘工作,共计销售3万多斤,毛收入超过10万元;完成10000多亩西瓜的采摘工作,共计销售200多万斤,毛收入200多万元;完成400多亩高原普通后期管护工作。2.养殖方面(1)继续做好兴邦养殖场建设项目申报和协调服务工作。目前,该养殖场容量为1500立方米,投资280万元(县配套40万元)的大型沼气池已进场,完成总工程量的83%左右,预计10月中下旬完工;完成400米进场道路硬化以及22个大型圈舍内部设施配套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猪仔存栏2000头,母猪存栏600头。(2)继续跟进绿源、黎农署业等养殖场管理。(3)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养殖场开展2次技术指导服务工作。(4)正在加大推进黄牛养殖立项力度,目前,申请报告已上交到县发改局、省农委等部门。二、围绕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1.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建设(1)诚信桥项目涵洞正在抓紧修建。(2)处理矛盾世纪大道纠纷7起。(3)零号桩涵洞正在抓紧施工,高填方段正在抓紧填方。(4)正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征地款,争取早日兑现到群众手中。2.新农村建设(1)正在抓紧实施上少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黄村美丽乡村项目正在积极上报。(2)继续抓好各示范点环境卫生提升工作。(3)正在抓紧为各村配齐环卫设施,目前,正在抓紧时间采购8个移动式垃圾箱,72个街面垃圾桶。三、围绕旅游开发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环境提升1.继续做好八舟节点打造和提升工作(1)近10天,完成八舟污水处理系统总工程量的1%,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4%,预计下月完工。(2)继续做好旅游接待,接待县内外游客169人次。(3)八舟吴氏宗祠修缮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一边在组织群众筹款,一边在抓紧施工。2.进一步完善后坡岩垴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向省发改委申请500万的基础设施项目。3.接待县内外考察团交流学习2次。4.对高屯五岔路口至桂花台茶场廉租房一带开展17次环境卫生整治。四、围绕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1.组织13个工作小组深入村组开展七一慰问,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2.结合5个贫困村实际,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向省财政厅、省交通厅争取项目支持。3.积极做好扶贫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申报黄牛、土鸡、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项目。4.组织人员对全街道所有贫困户制作高屯街道精准脱贫帮扶联系卡,便于干部与所帮扶的贫困户沟通联系。5.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分片到各村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力争所有贫困户全覆盖。6.为保证贫困户冬季基本生活,我街道正在抓紧采购冬春救助粮,目前,已收到各厂家报价,预计下个月开始采购。五、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党建带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着重对党建带小康创建示范村和精品党建示范点进行打造和提升。一是引导示范村按照“大户+农户+支部”的模式组建合作社,积极将致富力量和脱贫对象吸纳在一起,以富带贫,共同致富奔小康。二是借助八舟“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互联网”的“三联共建”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十有”新型社区,助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在几个示范村共完成香莲新种植300亩,完成香莲后期管护400余亩;1000余亩茶叶采摘;水产养殖500亩,稻鱼水产养殖600亩;水稻600余亩种植工作。三是积极开发党建精品示范点旅游资源,以党建抓旅游,用旅游促经济。四是全面执行村监委会主任兼民生监督员,实行一年一聘制,全面完善村级监督力量,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六、工作体制机制1.成立“两学一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每周六上午定位高屯街道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日。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12次。2.对重大项目工作小组进行微调整,确保新增重大项目有人负责,有人做,有人盯,形成了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共同抓好项目、推进示范的机制。3.强化巡逻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带领所有值班人员并联合派出所干警,对高屯街道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在重点时段(如黎平六中下晚自习时段),进行循环巡逻。4.各股室(站、所)每周一和周四对周边环境卫生及办公室内部进行大扫除,形成了卫生整治长效机制。5.设立街道多彩办,负责督促全街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每周对高速路口——镇区五岔路口——八舟、下少寨大桥进行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确保公路沿线无白色垃圾。6.全面完成干部职工双向选择工作。(本次新增8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85%)一、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种养殖业发展1.种植方面(1)完成2000多亩香莲第一批采摘、销售工作,共计销售鲜莲10万余斤,毛收入53万元左右,共计销售干莲近3万斤,毛收入50万元左右。(2)正在抓紧时间对400多亩高原黑葡萄进行采摘、销售。(3)完成250亩、总投资600多万元的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建设工作。基地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精准贫困户+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模式。村集体和亮江河农民专业合作社承租山林入股基地建设并占股30%,财政扶贫资金注入50万元,并转化为106户贫困户的股金,占股19%。该模式着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效帮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有力解决当地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2.养殖方面(1)继续做好兴邦养殖场建设项目申报和协调服务工作。目前,该养殖场容量为1500立方米,投资280万元(县配套40万元)的大型沼气池已进场,完成总工程量的86%左右,预计10月中下旬完工;完成400米进场道路硬化以及22个大型圈舍内部设施配套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猪仔存栏2000头,母猪存栏600头。8月9日,县环保局与高屯街道环保部门到该养殖场指导环保工作。(2)做好投资资金1.4亿元、涉及小里村农户109户共481.3亩的温氏集团养殖场选址、协调工作。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勘测,最终选定将小里村小箭作为温氏集团大型猪种养殖场建设基地选址。8月25日,组织相关股室负责人、村干、群众代表到该集团的麻江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目前,高屯街道组成工作组与农户商谈流转方式、流转金额、地面覆着物补偿,力争在9月15日完成签订协议工作。(3)继续跟进绿源、黎农署业等养殖场管理。(4)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养殖场开展4次技术指导服务工作。(5)正在加大推进黄牛养殖立项力度,目前,申请报告已上交到县发改局、省农委等部门。二、围绕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1.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建设(1)诚信桥项目涵洞正在抓紧修建。(2)处理世纪大道矛盾纠纷3起。(3)零号桩涵洞正在抓紧施工,高填方段正在抓紧填方。(4)完成世纪大道一标段黄土田80%的清表工作。(5)正在抓紧时间兑现S202第二期补偿款和世纪大道二标段第八期兑现补偿款。2.新农村建设(1)正在抓紧实施上少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完成停车场总工程量的85%;中黄村美丽乡村项目正在积极上报。(2)继续抓好各示范点环境卫生提升工作。(3)完成8个移动式垃圾箱、72个街面垃圾桶的采购工作,并分配到村。三、围绕旅游开发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环境提升1.继续做好八舟节点打造和提升工作(1)新完成八舟污水处理系统总工程量的1%,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预计十月上旬完工。(2)继续做好旅游接待,接待县内外游客246人次。(3)八舟吴氏宗祠修缮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一边在组织群众筹款,一边在抓紧施工。(4)8月21日-22日,举行了八舟首届荷花节,吸引近万人参加。2.进一步完善后坡岩垴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向省发改委申请500万的基础设施项目。3.接待县内外考察团交流学习6次。4.对高屯五岔路口至桂花台茶场廉租房一带开展21次环境卫生整治。四、围绕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1.组织13个工作小组深入村组再次开展精准识别“再回头看”。2.与省旅发委驻村“第一书记”和贵州省旅游学校积极对接,为30名贫困学生争取免费读书项目。目前,学子们已全部统一乘车到学校报到上课。3.积极做好扶贫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申报黄牛、土鸡、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项目。4.组织13个村组深入村里开展“雨露计划”宣传活动,目前,收到40名贫困学子的申报材料,高屯扶贫工作站正在积极与上级对接。5.继续抓好扶贫产业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目前,正在办理2015年油茶、茶叶、香莲以及2016年香莲产业的请款手续。6.8月6日,顺利在排洛田坝、八舟铁皮石斛基地举行全县第二次脱贫攻坚项目观摩会。7.8月16日,上海中交集团到高屯桂花台茶厂考察茶叶产业。五、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党建带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着重对党建带小康创建示范村和精品党建示范点进行打造和提升。一是引导示范村按照“大户+农户+支部”的模式组建合作社,积极将致富力量和脱贫对象吸纳在一起,以富带贫,共同致富奔小康。二是借助八舟“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互联网”的“三联共建”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创新“三变”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八舟社区积极将该社区250亩集体原始山林,以股权的形式入股到黎平亮江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合作社与贵州康源铁皮石斛农业科研公司共同实施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山林资源占股30%。该项目实施两年后,预计每亩产值达7500元,净收益6000元,村集体每亩可收益1800元,每年可增收45万元,4年可实现收益180万元;秧南村利用村集体闲置水塘20余亩入股到黎平县秧南绿果蔬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实施大闸蟹养殖项目,占股20%。目前,养殖的大闸蟹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值达1.5万元,村集体每年可收入6万元。三是积极开发党建精品示范点旅游资源,以党建抓旅游,用旅游促经济。四是全面执行村监委会主任兼民生监督员,实行一年一聘制,全面完善村级监督力量,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六、工作体制机制1.成立“两学一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每周六上午定位高屯街道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日。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13次。2.对重大项目工作小组进行微调整,确保新增重大项目有人负责,有人做,有人盯,形成了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共同抓好项目、推进示范的机制。3.强化巡逻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带领所有值班人员并联合派出所干警,对高屯街道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在重点时段(如黎平六中下晚自习时段),进行循环巡逻。4.各股室(站、所)每周一和周四对周边环境卫生及办公室内部进行大扫除,形成了卫生整治长效机制。5.设立街道多彩办,负责督促全街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每周对高速路口——镇区五岔路口——八舟、下少寨大桥进行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确保公路沿线无白色垃圾。(本次新增1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5%)一、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种养殖业发展
1.种植方面
(1)完成200多亩高原葡萄进行采摘、销售,毛收入达400万元。
(2)继续抓好 250亩、总投资600多万元的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县扶贫办已批准财政扶贫资金注入50万元,并转化为106户贫困户的股金,占股19%。该模式着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效帮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有力解决当地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
2.养殖方面
(1)继续做好兴邦养殖场建设项目申报和协调服务工作。目前,该养殖场容量为1500立方米,投资280万元(县配套40万元)的大型沼气池已进场,完成总工程量的88%左右,预计10月中下旬完工;完成400米进场道路硬化以及22个大型圈舍内部设施配套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猪仔存栏2000头,母猪存栏600头。
(2)做好投资资金1.4亿元、涉及小里村农户109户共481.3亩的温氏集团养殖场选址、协调工作。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勘测,最终选定将小里村小箭作为温氏集团大型猪种养殖场建设基地选址。目前,高屯街道组成工作组与农户继续商谈流转方式、流转金额、地面覆着物补偿,已流转土地40亩。9月27日,组织第二批群众代表共计14人到麻江考察学习。
(3)继续跟进绿源、黎农署业等养殖场管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养殖场开展21次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4)开展秋防培训2次,培训人次达102人次。
(5)正在加大推进黄牛养殖立项力度,目前,县扶贫办已批准黄牛扶贫养殖项目,后续跟进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二、围绕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
1.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建设
(1)诚信桥项目涵洞正在抓紧修建。
(2)处理世纪大道矛盾纠纷8起。
(3)完成世纪大道一标段黄土田84%的清表工作。
(4)S202整条线已全面拉通,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兑现补偿款。
(5)世纪大道二标段红线用地已征完,目前正在查缺补漏,督查群众清理地上附着物,同时,正在抓紧时间兑现后期补偿款。
2.新农村建设
(1)正在抓紧实施上少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完成停车场总工程量的87%;中黄村美丽乡村项目正在积极上报。
(2)继续抓好各示范点环境卫生提升工作。
(3)目前,正在组织村干到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黄平县新州镇学习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及做法,定于9月29日出发。
三、围绕旅游开发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环境提升
1.继续做好八舟节点打造和提升工作
(1)八舟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一步绿化美化。
(2)继续做好旅游接待,累计接待县内外游客、交流考察团769人次。
(3)八舟吴氏宗祠修缮工程已完成70%,目前,正在抓紧时间修缮厢房和铺盖房瓦。
2.以排洛田坝香莲水产基地为基础,积极发展农家乐接待试点,提升旅游接待服务。目前,排洛田坝香莲水产基地农家乐已正式营业,接待103人次。
3.对高屯五岔路口至桂花台茶场廉租房一带开展19次环境卫生整治。
四、围绕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1.积极跟进扶贫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县扶贫办已批准黄牛、土鸡、基础设施(4个牛棚)建设三个项目。
2.亩鱼苗请款报账工作正在进行,手续完成后将进一步壮大各香莲水产、养殖基地。
3.积极推进温氏集团养猪项目,9月,累计组织工作组深入小里村开展8次专题会议,动员群众216人次。目前,已完成40亩土地的丈量手续,9月27日组织第二批群众代表共计14人到麻江学习考察。
4.已完成旅游扶贫系统录入工作。
五、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党建带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着重对党建带小康创建示范村和精品党建示范点进行打造和提升。一是引导示范村按照“大户+农户+支部”的模式组建合作社,积极将致富力量和脱贫对象吸纳在一起,以富带贫,共同致富奔小康。二是借助八舟“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互联网”的“三联共建”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创新“三变”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八舟社区积极将该社区250亩集体原始山林,以股权的形式入股到黎平亮江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合作社与贵州康源铁皮石斛农业科研公司共同实施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山林资源占股30%。该项目实施两年后,预计每亩产值达7500元,净收益6000元,村集体每亩可收益1800元,每年可增收45万元,4年可实现收益180万元;秧南村利用村集体闲置水塘20余亩入股到黎平县秧南绿果蔬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实施大闸蟹养殖项目,占股20%。目前,养殖的大闸蟹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值达1.5万元,村集体每年可收入6万元。三是积极开发党建精品示范点旅游资源,以党建抓旅游,用旅游促经济。四是全面执行村监委会主任兼民生监督员,实行一年一聘制,全面完善村级监督力量,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
六、工作体制机制
1.成立“两学一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每周六上午定位高屯街道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日。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13次。
2.对重大项目工作小组进行微调整,确保新增重大项目有人负责,有人做,有人盯,形成了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共同抓好项目、推进示范的机制。
3.强化巡逻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带领所有值班人员并联合派出所干警,对高屯街道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在重点时段(如黎平六中下晚自习时段),进行循环巡逻。
4.各股室(站、所)每周一和周四对周边环境卫生及办公室内部进行大扫除,形成了卫生整治长效机制。
5.设立街道多彩办,负责督促全街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每周对高速路口——镇区五岔路口——八舟、下少寨大桥进行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确保公路沿线无白色垃圾。
6.全面完成干部职工双向选择工作。(本次新增2.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7%)一、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种养殖业发展1.种植方面(1)完成1000多亩油茶采摘,目前,总采摘量16万斤出头,剩余的正在抓紧采摘。(2)做好1000多亩橘子的采摘、销售工作。2.养殖方面(1)继续做好兴邦养殖场建设项目申报和协调服务工作,完成大型沼气池总工程量的90%左右,预计11月上旬完工,目前,猪仔存栏2000头,母猪存栏600头。(2)做好投资资金1.4亿元、涉及小里村农户109户共481.3亩的温氏集团养殖场征地协调工作。目前,已流转土地140亩左右。(3)积极引进绿壳鸡蛋养殖,积极发展积养殖、观光、捡拾鸡蛋、农家乐、农家住等一体的农业观光一体化项目。目前,正在洽谈具体事宜。(4)正在加大推进扶贫项目落地进度。二、围绕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1.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建设(1)诚信桥项目涵洞正在抓紧修建。(2)处理世纪大道矛盾纠纷7起。(3)完成世纪大道一标段黄土田段清表工作。(4)S202整条线已全面拉通,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兑现补偿款。(5)世纪大道二标段红线用地已征完,目前正在查缺补漏,督查群众清理地上附着物,同时,正在抓紧时间兑现后期补偿款。2.新农村建设(1)完成上少寨美丽乡村停车场项目建设;中黄村美丽乡村项目正在积极上报。(2)继续抓好各示范点环境卫生提升工作,对八舟、高屯街上开展12次环境大整治;正在积极申报高屯社区、绞便村分别作为省级卫生村寨和州级卫生村寨进行创建。(3)组织工作小组深入八舟社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5次,对一户乱建房群众进行劝阻。三、围绕旅游开发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环境提升1.继续做好八舟节点打造和提升工作(1)八舟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完工,美化绿化也基本完工。(2)八舟吴氏宗祠修缮工程已完成80%,目前,正在抓紧修缮厢房。2.以排洛田坝香莲水产基地为基础,积极发展农家乐接待试点,提升旅游接待服务。目前,正在申请筹办侗乡花果山香莲示范基地荷塘垂钓暨荷花节。3.对高屯五岔路口至桂花台茶场廉租房一带开展20次环境卫生整治。四、围绕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1.积极跟进扶贫黄牛、土鸡、基础设施(4个牛棚)建设三个项目。目前,土鸡项目正在搭建鸡圈等设施,黄牛项目已验收5户,每户补助2万。<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 仿宋_GB6年500亩鱼苗请款报账已完成,肥料发放工作也完成。3.利用10月17日扶贫宣传日,大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咨询、解读等活动,共发放资料1000余份,解难10多个群众关心的问题。4.按照上级要求,安排专人归档整理14年-16年扶贫档案,完成1828户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整理归档工作。<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 仿宋_GB月20日,组织富家榜、猫耳塘、中黄、盎寨、沈团5个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农村种养殖培训,大力提升贫困户致富能力。五、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党建带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我街道积极探索支部联建、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互促互带方式,在13个党支部试行支部联建模式,探索“党建+扶贫”联建双推模式。(一)党支部联建,组团加快经济发展。为推动各村产业发展均衡化,缩小群众收入差距,我街道党工委大胆创新,试行“先富裕起来的村带动其他村共同富裕”理念,按照“东药西茶南果北蔬加养殖”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各村党支部大胆尝试组团发展模式。目前,我街道初步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品牌。“高屯组团”,由高屯、八舟、古顿、绞便等4个村(社区)组成,重点发展“两茶一游”产业;“潭溪组团”,由潭溪、猫耳塘、沈团、富家榜、后坡等5个村(社区)组成,重点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中黄组团”,由中黄、小里、盎寨、秧南等4个村(社区)组成,重点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此外,今年下半年,我街道13个村级党支部采取“支部+公司+精准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积极筹建高屯街道劳务服务公司。党支部采取集体经济入股方式,公司则入股人才、办公等资源,贫困户则借助国家贫困资金入股,作为滚动发展资金。公司旨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成后,将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13个村(社区)的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二)党社联建,强化支部扶贫引力。为尽快脱贫致富,我街道在村与村之间采取支部联建,各村内部则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支部扶贫引力。一是建强班子。围绕发展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积极将党性原则强、发展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选优配强班子成员。目前,13个村的“五大员”中,平均年龄45岁,均为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同时省旅发委、县直机关积极选派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到6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强化高屯扶贫队伍。二是交叉任职。为进一步壮大发展,13个村积极筹建合作社,实行党支部与合作社管理交叉任职的管理模式,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监事长,村主任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同时兼任合作社理事。三是培养能人,先后培养致富能人148名,58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村级后备干部。(三)社企联建,凝聚扶贫合力。一是发展乡村旅游。二是发展高效观光农业。三是发展支柱产业。四是大胆尝试,积极向外发展新产业。六、工作体制机制1.完善干部职工目标绩效考评机制。2.对重大项目工作小组进行微调整,确保新增重大项目有人负责,有人做,有人盯,形成了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共同抓好项目、推进示范的机制。3.强化巡逻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带领所有值班人员并联合派出所干警,对高屯街道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在重点时段(如黎平六中下晚自习时段),进行循环巡逻。4.各股室(站、所)每周一和周四对周边环境卫生及办公室内部进行大扫除,形成了卫生整治长效机制。5.设立街道多彩办,负责督促全街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每周对高速路口——镇区五岔路口——八舟、下少寨大桥进行环境整治的工作机制,确保公路沿线无白色垃圾。6.全面完成干部职工双向选择工作。(本次新增1.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8%)一、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种养殖业发展1.种植方面:完成2000多亩油茶采摘,目前,总采摘量25万斤出头,年总产值近100万。2.养殖方面(1)继续做好兴邦养殖场建设项目申报和协调服务工作,完成大型沼气池总工程量的92%左右,预计下周完工,目前,猪仔存栏4000多头,母猪存栏700多头。(2)做好投资资金1.4亿元、涉及小里村农户109户共400亩的温氏集团养殖场征地协调工作。目前,已完成400亩土地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66座坟墓(其中,无祖坟40座)清点工作。现在正在与农户签订流转协议。(3)积极引进绿壳鸡蛋养殖,积极发展积养殖、观光、捡拾鸡蛋、农家乐、农家住等一体的农业观光一体化项目。目前,成功养殖5000只绿壳鸡蛋种苗,已可以出栏。(4)全街道几个养殖基地共存栏土鸡3万多只。二、围绕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1.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建设(1)诚信桥项目涵洞正在抓紧修建。(2)处理世纪大道矛盾纠纷5起。(3)S202整条线已全面拉通,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兑现补偿款;纪大道二标段红线用地已征完,目前正在查缺补漏,督查群众清理地上附着物,同时,正在抓紧时间兑现后期补偿款。(4)已完成世纪大道二标段石料场外业勘测40多亩及地上物的清点登记工作,剩余的83亩正在抓紧时间推进。2.新农村建设(1)积极按照省州标准创建卫生村寨,打造新型农村,目前,高屯社区、绞便村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创建工作。(2)继续抓好各示范点环境卫生提升工作,对八舟、高屯街上开展5次环境大整治。(3)组织工作小组深入八舟社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4次,对一户乱建房群众进行劝阻。三、围绕旅游开发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环境提升1.继续做好八舟节点打造和提升工作(1)八舟吴氏宗祠修缮工程已完成95%,目前,正在抓紧修缮厢房。预计下周完工投入使用。(2)八舟“T”级景观瀑布正在设计中。(3)召开环境提升专题会3次,旅游提升专题会2次。2.参与旅游推介活动2次,大力提升了高屯旅游知名度。3.对高屯五岔路口至桂花台茶场廉租房一带开展8次环境卫生整治。四、围绕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1.积极跟进出列村富家榜村土鸡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土鸡主圈建设,养殖户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建设,其他附属设施正在抓紧时间建设。目前,土鸡项目正在凯里进行招投标工作。2.组织召开精准贫困户“再回头看”专题会3次,组织13个工作组深入村组开展“再回头看”工作。3.组织工作队伍评定2016年脱贫贫困户共计1100人,目前,已完成评定工作,正在抓紧时间录入系统。4.严格按要求对年扶贫项目进行验收,目前,已完成吴茱萸、钩藤、油茶、铁皮石斛项目的验收,香莲项目正在抓紧时间验收。5.正在积极与上级学习、对接国办系统,争取早日完成。6.积极农业局对接,争取到100斤种子发给贫困户,帮助贫困户顺利完成今冬种。五、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党建带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我街道积极探索支部联建、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互促互带方式。积极组织精兵强将组建高屯劳务公司,将带动13个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完成第十届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选出一批致富能手带领各村发展壮大。六、工作体制机制1.完善干部职工目标绩效考评机制。2.强化巡逻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带领所有值班人员并联合派出所干警,对高屯街道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在重点时段(如黎平六中下晚自习时段),进行循环巡逻。3.各股室(站、所)每周一和周四对周边环境卫生及办公室内部进行大扫除,形成了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本次新增1.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9%)一、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种养殖业发展1.种植方面:全面完成各项种植任务。2.养殖方面(1)继续做好兴邦养殖场建设项目申报和协调服务工作,完成大型沼气池建设,目前,猪仔存栏4000多头,母猪存栏700多头。(2)做好投资资金1.4亿元、涉及小里村农户109户共400亩的温氏集团养殖场征地协调工作。目前,已完成400亩土地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66座坟墓(其中,无祖坟40座)清点工作。完成农户签订流转协议工作。(3)积极引进绿壳鸡蛋养殖,积极发展积养殖、观光、捡拾鸡蛋、农家乐、农家住等一体的农业观光一体化项目。目前,成功养殖5000只绿壳鸡蛋种苗,已可以出栏。(4)全街道几个养殖基地共存栏土鸡3万多只。二、围绕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1.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建设(1)处理世纪大道矛盾纠纷4起。(2)已完成世纪大道二标段石料场外业勘测50多亩及地上物的清点登记工作。2.新农村建设(1)积极按照省州标准创建卫生村寨,打造新型农村,目前,高屯社区、绞便村已完成创建工作。(2)继续抓好各示范点环境卫生提升工作,对八舟、高屯街上开展7次环境大整治。(3)组织工作小组深入八舟社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4次,对一户乱建房群众进行劝阻。三、围绕旅游开发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环境提升1.继续做好八舟节点打造和提升工作(1)完成八舟吴氏宗祠修缮工程,已投入使用。(2)召开环境提升专题会1次,旅游提升专题会3次。2.到中潮参与旅游推介活动1次,大力提升了高屯旅游知名度。3.对高屯五岔路口至桂花台茶场廉租房一带开展4次环境卫生整治。四、围绕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1.积极跟进出列村富家榜村土鸡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土鸡主圈建设,养殖户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建设,粉刷、鸡苗采购等工作将等开春天气好的时候再进行。2.组织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6次,组织13个工作组深入村组开展“再回头看”、大回访、“一户一档”等工作。3.组织工作队伍到富家榜村指导贫困村出列工作,工作队分为内外业组,目前,出列材料基本准备完毕。4.组织工作组到其他村(社区)开展扶贫工作,对年度已脱贫贫困户、未脱贫贫困户“一户一档”材料进行整理完善。五、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抓好党建带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围绕基层党建做出示范、走在前列,我街道积极探索支部联建、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互促互带方式。积极组织精兵强将组建高屯劳务公司,将带动13个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完成第十届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选出一批致富能手带领各村发展壮大。六、工作体制机制1.完善干部职工目标绩效考评机制。2.强化巡逻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带领所有值班人员并联合派出所干警,对高屯街道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在重点时段(如黎平六中下晚自习时段),进行循环巡逻。3.各股室(站、所)每周一和周四对周边环境卫生及办公室内部进行大扫除,形成了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本次新增1.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LP-C--Y中路突破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征地120亩,已平整好土地并放水进田75亩,其中45亩已放养鱼苗;另有45亩已完成土地平整并放养螺丝等水产;实施香莲种植300亩;长春农家乐建设推进顺利,整体场地平整完成,主体建筑基本建设完成;潘老厂七彩田园已做好规划设计,已翻地并正在种植葡萄50亩,正在培育草莓苗10亩,大门正在建设中;完成桑葚种植5亩;完成蓝莓种植15亩,完成荷花养鱼10亩;搭建钢架棚200米,并完成盖顶。小城镇建设方面:已上报规划委员会审查,待总规批复后,方可对控规批复;中潮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已经城规委审查通过并修改完善,目前已按《城乡规划法》由镇政府请示县政府批复实施中;中潮镇绿化工程设计预算已审计;中潮镇主街道排污工程已正式启动施工,工程施工约100米。新农村建设方面:尹所、长春两个村房前屋后花坛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花卉苗木栽种完成;长春村高速路口文化长廊建设已经全部完成;长春村高速路口风雨长廊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长廊路面青砖铺设完毕。基层党建方面:潘老厂群众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已完成征地面积3亩,现正进行主体建筑设计工作,同时开展招标前准备工作;另外,上黄村、长春村、中潮村群众服务中心办公设备已经配套齐全,上黄村、长春村群众服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正在开展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农村党小组前期摸底排查工作,完成帮扶分工;镇党委领导到各村指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开展“遍访”贫困户工作,重新核查贫困户信息,并对近年脱贫群众进行“回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大力实施“一户一策”工作法,根据走访了解的贫困户基本情况,结合贫困户发展意愿,综合分析贫困户现有发展条件,拟定一条以上脱贫措施;针对兴隆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情况,开展专项整治4次,预计能够6月底前即能提前完成整治工作;积极组织建党9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工作机制体制方面:以考核评比为抓手,制定《中潮镇2016年度机关干部职工月绩效考评实施办法》、《中潮镇专职村干部工作绩效考评方案》、《中潮镇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月绩效考核评分办法》、《中潮镇村级宣传员月绩效考核评分办法》及《中潮镇2015年村级目标绩效考核评分办法》等考核评比办法;同时结合中潮实际,专题研究制定中潮镇铸勤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铸勤行动”,营造了又廉又勤的工作氛围。(本次新增72.5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72.5%)中潮、上黄、长春三个群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并且已投入使用。(本次新增9.5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82%)1、围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抓学习教育,围绕存在问题具体剖析整改。9月份我镇坚持学做结合、边学边改,切实找准和解决党员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学习教育,助力脱贫攻坚。2、各党支部积极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紧紧围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围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8个方面分专题深入学习讨论, 进一步加强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学习(本次新增9.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1%)基地已建成,本季度主要实施50亩大棚草莓,现在草莓已经开花,预计12月1日开园摘草莓。(本次新增4.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5%)自2016年1月启动长春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先后完成文化长廊、风雨长廊、滑石板风雨桥、五个景观亭、高速公路出口绿化景观打造,景观石、”四季有花,瓜果飘香”项目、1500米花坛、鱼头嘴森林公园停车场、篮球场、森林公园1.52公里休闲步道建设等工作,完成投资160万元,28个拟建基础性项目完成11个,7个产业项目全部完成,鱼头嘴森林公园庆荷园农家乐8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忠孝牌坊景点、旅游接待中心正在施工,投资260万元的黎平县农业园区中潮镇长春片区开发建设项目已进场施工;投资100万元的长春村“三改”项目已完成科研、设计编制,长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投入达749万元。(本次新增4.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9%)一、工作开展情况:(一)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坚持发展产业助推脱贫工作,产业致富取得实效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致富,确保在2018年实现小康示范创建,我镇以打造全州全省最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目标,基本形成“3+8+1+8”产业发展布局:1.科学规划三条产业示范带。一是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范围为上黄、长春、潘老寨三个村,专业合作社18个,种植薄壳山核桃7460亩(其中二望坡黎美薄壳山核桃基地5260亩),勾藤种植2000亩,茶叶基地1300亩,油茶基地700亩,马铃薯种植500亩,杨梅基地300亩。二是省县道沿线产业带。范围为潘老厂、口团、廖湾、中潮、佳所、杨庄、尹所七个村,种养业兼顾,有专业合作社27个。建成高标准样板杉林基地3570亩,茶叶种植12000亩,薄壳山核桃种植5000亩,油茶种植5700亩,苗圃基地1500亩,杂交稻制种基地1000亩,马铃薯种植500亩,葡萄种植300亩,香荷稻鱼基地350亩,蓝莓基地270亩,三叶木通基地64亩,年产茯苓300吨;猪牛羊养殖场13个,年出栏达3500头以上,鸡鸭养殖场10个,年出栏鸡鸭10万只以上,生产鸡蛋10万个以上,专业养蜂户3户养蜂1200箱,年产蜜蜂50吨,竹鼠养殖3户,年出售竹鼠800只左右。三是乡村道沿线产业带。范围为坪坝、黄堡、兴隆、漂洞四个村,以种植业为主,有专业合作社4个。油茶种植2000亩,薄壳山核桃种植1100亩,中药材种植1000亩,茶叶种植800亩,杂交稻制种基地400亩,葡萄种植80亩,年产茯苓350吨。引导群众按照统一规划,组建专业合作社,统筹项目资金、自筹资金、土地入股等因素,使三条产业带达到既各有侧重,又抱团发展的目的。2.打造八个产业园。(1.上黄精品水果采摘园,以葡萄、桃子、李子为主,面积达250亩;2.长春农旅产业园,其产业种类有:香莲稻鱼基地350亩,水产养殖基地178亩,已放养鱼虾苗8万多元;葡萄基地120亩,甘蔗基地50亩,吴茱萸种植30亩,绿化草皮种植30亩;3.潘老七彩田园现代农业观光园,由2016年4月成立的贵州黎平七彩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兴建,建设面积180亩,总投资880万元,分两期投建,一期投建320万元,目前已投资129.8万元,其中,土地流转10.8万元/年,果蔬苗木种植4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40 万元,完成葡萄种植50亩,完成草莓育苗培栽5亩,完成蓝莓新品种示范种植12亩,完成果桑栽培5亩,完成莲藕种植10亩,西瓜种植40亩,完成观赏桃树种植300棵,建成桃花观光青石小道600米,完成景观葡萄长廊建设180米;4.潘老二望坡山地特色产业园,建成美国薄壳山核桃基地5260亩,勾藤种植1200亩,续断种植500亩,茶叶基地1300亩,油茶基地700亩,杨梅基地300亩,新建生态养牛基地一个,已投入150余万元流转山林土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养牛圈舍,目前本地小黄牛存栏100头;5.中潮苗木花卉中药材产业园,建成林都苗木花卉基地500亩,三叶木通基地64亩,吴茱萸基地130亩,年产茯苓2500吨;6.杨庄苗圃产业园,建成以油茶、茶叶、蓝莓、核桃为主的苗圃基地600余亩;7.漂洞紫秋葡萄示范园,以一户种植大户示范带动15户群众种植紫秋葡萄,建成250亩高山紫秋葡萄采摘园和30亩杨梅基地(2016年新增150亩);8.廖湾茶叶产业园,以省级龙头企业黎平侗乡福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茶叶产业,村内共有茶叶公司三家,基地2100亩,带动全镇茶叶专业合作组织17个,形成全镇有机生态绿茶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已达14041亩,涉及全镇12个行政村,年产茶叶312吨,年产值约4200余万元。3.培育一个养殖专业村。(口团养殖专业村,已建成养猪场一个,肉猪存栏近300头,建成牛羊基地一个,牛存栏50头,羊存栏近200头;建成鸡鸭养殖场三个,鸡鸭存栏近1万只。4.创建8个超万基地。(即:茶叶基地超万亩、油茶基地超万亩、美国山核桃基地超万亩、精品果蔬超万亩、大健康中药材基地超万亩、稻(荷)田养鱼基地超万亩、新增造林超万亩、年大牲畜出栏超万头)。 2016年新增了一批示范典型产业基地。其中:七彩田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基地178亩;林都苗木花卉园500亩;钩藤基地190亩;中潮村、黄堡村吴茱萸基地240亩;二望坡养殖基地2400亩,已完成牧草种植约500亩,正在建设圈舍,目前本地小黄牛存栏100头;长春水产养殖基地178亩,已放养鱼虾苗8万多元;上黄诚聚专业合作社稻种基地250亩;新增野猪养殖场一个,规模达350头,养羊场一个,规模达250头等。5.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中潮镇总体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二是中潮镇燕山大道至开发区2号旧路改造项目工程全面完成(总长1210米,包括混凝土路面浇筑、排水管埋设、道牙安装和人行道青石板铺装);三是中潮特色小城镇第一期土地开发约24亩,已获得省级用地指标,正在对接国土局办理土地挂牌出让手续。四是《中潮中学北面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已申报,待审批。尹所、长春两个村房前屋后花坛建设全面完成,花卉苗木栽种完成;长春村高速路口文化长廊建设已经全部完成;长春村高速路口风雨长廊、滑石板风雨桥建设全部完成。(三)旅游产业:依托在长春高速公路出口,以集聚在长春大坝的120亩葡萄采摘基地、170亩水产养殖基地、350亩香莲养鱼基地、35亩草皮、30亩吴茱萸,并建设一农家乐-庆荷园8月1日正式营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鱼头嘴森林公园、忠孝牌坊等设施,形成农文旅一体化产业园。12月1日,以”侗族年、侗乡情”为主题的第七届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暨2016年黎平侗年节、第五届黎平乡村旅游节在我镇佳所村隆重举行。当天15时许,上海世界基尼斯理事查民华宣布:合拢宴参宴人数10380人,桌数1730桌,桌数长度近6公里。由此,一项中国之最诞生,吸引数万群众和省内外游客。(四)精准扶贫:以小康示范创建作为年度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按照“城镇田园化、田园景观化、产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和“优环境、创小康,抓规模、强产业,抓转型、兴旅游,抓城镇、强服务”的工作要求,着力实施“产业富镇、城建带镇、商贸活镇”三大战略,坚持农旅一体化发展,用好文化和生态两个宝贝,完成“脱贫、强镇、建小康”三大任务,明确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示范乡镇,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建设文明中潮、和谐中潮、富裕中潮、绿色中潮。1.镇贫困人口基本概况中潮镇属于国家贫困乡镇,已于2013年度实现“减贫摘帽”。全镇贫困村共5个,其中国家二类贫困村有上黄村和漂洞村,三类贫困村有尹所村、黄堡村和兴隆村,尹所村将于今年出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90户6478人,其中2014年-2016年脱贫1002户4177人,目前尚有贫困户787户2296人。2.2016年落实五个一批助脱贫情况:一是通过就业、产业带动,实现脱贫392户1256人,二是全镇异地搬迁脱贫24户101人,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落实生态补偿政策,4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成功带动48户脱贫致富。四是教育精准脱贫157人。&&&3.2016年脱贫人口情况:以2016年年初提出的减贫计划为依据,以户为单位,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标准,严格按照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农户认可、村级公示无异议、乡级公告的程序,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1400人脱贫。4.遍访工作。以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为契机,我镇和县财政局、县人民医院、黎平二中、黎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信访局5个县级帮扶部门共完成遍访贫困村&5&个、贫困人口6495&人(遍访包含五保户、低保户),摸清全镇贫困人口家底;利用建档立卡“再回头看”工作期间拥有修改系统权限,及时将“四有人员”、家庭条件好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在档户重新评定,删除系统,并将之前未纳入贫困系统的困难家庭纳入扶贫云系统,杜绝出现“富人带穷帽,穷人不识别”的现象。5.结对帮扶。1、认真落实干部职工 “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工作,五个县帮扶部门和本镇共计267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161户,&3609人(不包含五保户、低保户),并全部落实了脱贫帮扶措施。2、百村帮百企。根据(黎平组发[2016]4号)文件,贵州省园林公司(中潮点)、黎平县侗乡永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黎平县曙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入我镇上黄村、兴隆村、漂洞村、尹所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引导成立村级示范合作社并在项目上提供技术支持。3、社会帮扶。一是开展“大户带贫困户”的结对帮扶行动。我镇成功落实结对帮扶贫困户100户,稳定保障就业100人以上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二是创立中潮镇干部职工助贫爱心基金。通过镇机关干部职工向孤儿、贫困单亲家庭学生捐献爱心助贫活动,按照科级、一般、聘用干部每年捐献600元,400元,200元的数额,目前上半年全镇85名干部职工已捐款16800元。爱心善款每学期发放一次,每名初中、小学生助贫300元,目前通过调查确定发放对象50 人,发放助贫资金15000元。5.基层党建方面:我镇党建工作以服务“文化引领、开放带动、城乡统筹”三大战略为重点,以“环境提升、产业突破、民生改善”三大工程为突破口,以中路突破战略部署为抓手,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鱼果茶香·绿色中潮”工作中,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制定方案,要求全镇每月至少召开4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每月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学习3次,各股室自我集中学习1次以上,并抓好农村党支部“三会一课”的贯彻落实,加大对镇、村干部的教育学习力度。据统计,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镇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开展各类集中学习30余次,各农村党支部自主集中学习40余次,党员领导干部到所联系支部上党课24次。二是对症下药,整软治散,针对我镇兴隆党支部组织软弱涣散具体情况,制定了“兴隆党支部组织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方案”,督促兴隆党支部严格按照组织制度开展好组织生活,全面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党组织相关制度,以进一步建立领导科学、组织健全、工作有序的优质农村党支部。三是完善贫困党员帮扶机制,助推党建精准脱贫,党员管理系统与扶贫系统对接,深入开展贫困户遍访工作,认真分析贫困党员致贫原因,分门别类制定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一户一策,并认真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多渠道利用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口团村、兴隆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入社帮扶本村贫困党员13名,我镇优秀共产党员、产业大户吴长霖的“七彩田园”采摘园和溪谷草莓基地带动帮扶贫困党员15名,支部+合作社+贫困党员、党员大户+贫困党员帮扶发展模式在我镇已初显成效。四是搭建“互联网+党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围绕“八有标准”制定《中潮镇推进“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根据我镇实际,结合长春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选定长春村为我镇“互联网+党建”创建示范村。长春村已建成村级停车场1个,绿化花坛项目、风雨长廊项目、文化墙项目、长春景观石项目以及森林公园项目已基本完工,长春村农家乐建设项目推进顺利,已于今年7月底完工开业,长春村已具备初步的接待游客能力。选定专门的为村平台管理人员,为村平台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电商门店已完成选址工作,其正式运营,已指日可待。五是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我镇的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于今年2月份启动,于6月底前圆满结束,总共历时5个月,截止日,我镇排查共有流动党员29名、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4名、经多次查找联系无果后作自动脱党处置1人、无“口袋党员”。六是积极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理思路、抓稳定、办实事,扎实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自2016年度驻村工作开始以来,我镇驻村干部共计走访群众1050余人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100余条,解决困难问题9个,办实事好事12件,协调项目7个,项目资金8.7万元,驻村帮扶工作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七是村级党务村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室建设全面完工,根据我镇2016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计划》,选定的上黄村、长春村、中潮村3个重点打造的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室,基础建设已全部完工,已于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事制度,每天安排村干轮流坐班值守,为民办事,极大的提高了这3个村服务群众的能力。(六)工作机制体制:扎实开展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一是立制度,从严管理干部队伍。镇党委不断完善改进作风建设制度体系,陆续出台和修订完善《中潮镇干部职工出勤考核办法》,《中潮镇落实&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等一批制度,在请销假、会议、窗口服务、值周、节假日值班、工作督查、效能建设等方面构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的常态长效机制;建立促使工作健康运行的考评制度,落实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职工考核评价体系,如《中潮镇村级目标绩效考核评分办法》、《中潮镇机关干部职工月绩效考评实施办法》、《中潮镇专职村干部工作绩效考评方案》等。二是完善民主决策和沟通协调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制定了《中共中潮镇党委会议事制度》、《中潮镇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完善权力运行制度体系。我镇从优化职权配置、完善制度体系、改进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议、镇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围绕人、财、物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建立健全了制度体系,规定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措施,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必须通过集体研究决定,防止权力滥用,严防各种腐败问题发生。四是转作风,促使工作提质增效。我镇逐步确立起“代办服务制度”、“便民问事处”、“窗口服务质量评分办法”、“涉农部门集中办公”、“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制度和举措(本次新增1.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LP-C--Y中路突破1、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三多村15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已完成建设,现西瓜已经上市,预计年产值120万;二是欧家团自然寨60亩荷花正值花期,莲蓬开始打苞;三是200亩“三叶木通”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长势良好;四是梧寨村100亩丝瓜基地,已经开始开花挂果。五是团结村160亩的“麒麟”西瓜已经上市,预计西瓜年产值180万。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蒙村村:村级综合服务室主体工程正有序建设中,已完成欧家团、杨家团两个自然寨的庭院花坛建设和花苗栽种工作;全面绿化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两条进路,完成苗木种植共计8300余株。二是全镇3个村的亮化工程已结束,其余4个村的亮化工作正在逐步实施。三是敖市村平水桥主体修复工程已经完成80%,预计8月竣工。四是投资810万的防洪堤工程已经开工。五是八开寨-应样寨、八开寨-果吉寨两条全长20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完成70%。3、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秦溪白塔文化园各项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承包方式外包,实现园区管理水平与村集体经济收入双提高;蒙村村新农村示范点初具规模,五十亩荷花争相开放;敖市古风汉文化传承协会已挂牌成立,复古民风民俗已实现商业化运营,承接婚庆共计8场。4、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一是实行战区作战、挂大图挂小图挂细图作战,全镇664户贫困户、2240名贫困人口信息一目了然。二是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集核实385户1656人易地移民搬迁申报信息。三是开展扶贫“回头看”工作,遍访贫困户人。四是狠抓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继续派驻年轻优秀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按照“六项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双百双创十有”工程,对蒙村村、梧寨村、三多村、秦溪村做好扶贫攻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5、基层党建。一是全面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和监督台账,落实“五管五问”要求和“一案双查”制度;二是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摸底调查工作;三是完成了敖市镇2016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关系的排查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制定措施治软弱、治涣散;四是扎实推进“四民”活动。为各村添置打印复印一体机共5台;五是定期举行周末大讲堂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六是继续推进欧家团寨绿化建设和蒙村村村委会基地建设。七是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16〕33号)文件精神,我镇7个行政村均于2015年全面脱“壳”。6、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服务;二是敖市镇人社中心新服务大厅已经完成装修,正式投入使用。7、工作创新。欧家团寨管委员会试点工作建设:为解决“村官管不到”的难题,针对欧家团村民小组居住分散的特点,在“寨管委”下设基础设施建设组、综治维稳组、文明建设组、环境整治组、生产发展组、红白理事组、民兵应急组、民主理财组8个小组,各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确保有组织管事、有地方办事、有人做事。(本次新增79.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79%)一、工作进展1、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三多村15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西瓜陆续上市,挂果接近末期,预计年产值120万;二是欧家团自然寨60亩荷花正值花期,莲蓬已经打苞;三是蒙村村、敖市界头400亩高产示范粮食种植基地长势良好,正协助县农业局筹备“9.1”省级农业产业观摩会,四是<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仿宋_GB亩“三叶木通”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长势良好;五是梧寨村100亩丝瓜基地,正在挂果。六是团结村160亩的“麒麟”西瓜已经陆续,预计西瓜年产值180万。七是团结村200亩香芋长势良好。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蒙村村:村级综合服务室主体工程正有序建设中,已完成欧家团、杨家团两个自然寨的庭院花坛建设和花苗栽种工作;全面绿化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两条进路,完成苗木种植共计8300余株。二是全镇3个村的亮化工程已结束,其余4个村的亮化工作正在逐步实施。三是敖市村平水桥主体修复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四是投资810万的防洪堤工程已经开工。五是八开寨-应样寨、八开寨-果吉寨两条全长20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完成70%。六是蒙村村欧家团寨小广场、停车场已经全部平整。七是蒙村村幸福院已经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3、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秦溪白塔文化园各项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承包方式外包,实现园区管理水平与村集体经济收入双提高,并成功举办了秦溪白塔山歌比赛;蒙村村新农村示范点初具规模,60亩荷花争相开放。4、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一是实行战区作战、挂大图挂小图挂细图作战,全镇664户贫困户、2240名贫困人口信息一目了然。二是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集核实385户1656人易地移民搬迁申报信息。三是开展扶贫“回头看”工作,遍访贫困户人。四是狠抓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继续派驻年轻优秀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按照“六项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双百双创十有”工程,对蒙村村、梧寨村、三多村、秦溪村做好扶贫攻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5、基层党建。一是全面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和监督台账,落实“五管五问”要求和“一案双查”制度;二是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摸底调查工作;三是完成了敖市镇2016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关系的排查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制定措施治软弱、治涣散;四是各支部定期举行周末大讲堂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六是继续推进欧家团寨绿化建设和蒙村村村委会基地建设,村委会办公楼已经建设完成一楼主体。七是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16〕33号)文件精神,我镇7个行政村均于2015年全面脱“壳”。6、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服务;二是敖市镇人社中心新服务大厅已经完成装修,正式投入使用;三是为4个村,添置民生资金查询终端。(本次新增4.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83%)敖市镇“中路突破”9月份进度一、工作进展1、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三多村15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实现产值120万,目前已拆瓜架,准备秋种;二是欧家团自然寨60亩莲蓬已经打苞,村两委正组织村民进行采摘莲蓬;三是蒙村村、敖市界头400亩高产示范粮食种植丰产,“9.1”省级农业产业观摩会圆满结束,四是<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 仿宋_GB亩“三叶木通”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长势良好,正在搭架子牵引三叶木通藤条;五是梧寨村100亩丝瓜基地,正在挂果。六是团结村160亩的“麒麟”西瓜实现产值180万。七是团结村200亩香芋长势良好。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蒙村村:村级综合服务室主体工程正有序建设中,已完成欧家团、杨家团两个自然寨的庭院花坛建设和花苗栽种工作;全面绿化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两条进路,完成苗木种植共计8300余株。二是全镇7个小村的亮化工程已结束,其余村的亮化工作正在申报中,2017年。五是八开寨-应样寨、八开寨-果吉寨两条全长20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完成70%。六是蒙村村欧家团寨小广场、停车场已经全部平整,村委会办公楼已经修建到第二层楼。七是蒙村村幸福院已经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3、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秦溪白塔文化园各项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承包方式外包,实现园区管理水平与村集体经济收入双提高,并成功举办了秦溪白塔山歌比赛;古风民俗协会承办婚礼两场。&4、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一是实行战区作战、挂大图挂小图挂细图作战,全镇664户贫困户、2240名贫困人口信息一目了然。二是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集核实385户1656人易地移民搬迁申报信息。三是开展扶贫“回头看”工作,遍访贫困户人。四是狠抓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继续派驻年轻优秀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按照“六项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双百双创十有”工程,对蒙村村、梧寨村、三多村、秦溪村做好扶贫攻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五是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进三源公司进驻寨崩村,发展贫困户种植香芋、西瓜,目前200亩香芋长势良好。5、基层党建。一是全面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和监督台账,落实“五管五问”要求和“一案双查”制度;二是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并制定了敖市镇村级组织换届实施方案;三是完成了敖市镇2016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关系的排查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制定措施治软弱、治涣散;四是各支部定期举行周末大讲堂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六是继续推进欧家团寨绿化建设和蒙村村村委会基地建设,村委会办公楼已经建设完成一楼主体。七是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16〕33号)文件精神,我镇7个行政村均于2015年全面脱“壳”。八是推选县第十一次党员代会党员代表候选人11名。6、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服务;二是敖市镇人社中心新服务大厅已经完成装修,正式投入使用;三是为4个村,添置民生资金查询终端。四是召开全镇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百日攻坚”誓师大会,把环境提升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村日常管理长效机制中。(本次新增2.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85%)1、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三多村15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实现产值120万,目前已拆瓜架,准备秋种蔬菜,已经开始整地;二是欧家团自然寨60亩莲蓬已经打苞,莲蓬采摘结束;三是蒙村村、敖市界头400亩高产示范粮食种植丰产;四是<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仿宋_GB亩“三叶木通”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长势良好,正在搭架子牵引三叶木通藤条;五是梧寨村100亩工业丝瓜已经成熟,丝瓜水已经全部采集完,下一步准备采摘老丝瓜,出售丝瓜络。六是团结村160亩的“麒麟”西瓜实现产值180万,目前已经拆瓜架,准备开始秋耕种。七是团结村200亩香芋长势良好。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蒙村村:村级综合服务室主体工程正有序建设中,已完成欧家团、杨家团两个自然寨的庭院花坛建设和花苗栽种工作;全面绿化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两条进路,完成苗木种植共计8300余株。二是全镇7个小村的亮化工程已结束,其余村的亮化工作正在申报中,五是八开寨-应样寨、八开寨-果吉寨两条全长20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完成70%。六是蒙村村欧家团寨小广场、停车场已经全部平整,村委会办公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七是蒙村村幸福院已经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3、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秦溪白塔文化园各项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承包方式外包,实现园区管理水平与村集体经济收入双提高,并成功举办了秦溪白塔山歌比赛;古风民俗协会承办婚礼两场。&4、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一是实行战区作战、挂大图挂小图挂细图作战,全镇664户贫困户、2240名贫困人口信息一目了然。二是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集核实385户1656人易地移民搬迁申报信息。三是开展扶贫“回头看”工作,遍访贫困户人。四是狠抓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继续派驻年轻优秀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按照“六项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双百双创十有”工程,对蒙村村、梧寨村、三多村、秦溪村做好扶贫攻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五是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进三源公司进驻寨崩村,发展贫困户种植香芋、西瓜,目前200亩香芋长势良好。5、基层党建。一是全面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和监督台账,落实“五管五问”要求和“一案双查”制度;二是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并制定了敖市镇村级组织换届实施方案;三是完成了敖市镇2016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关系的排查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制定措施治软弱、治涣散;四是各支部定期举行周末大讲堂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六是继续推进欧家团寨绿化建设和蒙村村村委会基地建设,村委会办公楼已经建设完成一楼主体。七是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16〕33号)文件精神,我镇7个行政村均于2015年全面脱“壳”。八是我镇有党员代表8人,列席代表1人参县第十二次党员代会。九是完成全镇人民代表资格候选人公示,正按照选举步骤逐步进行。十是村两委届末考核工作结束,村级财经审计工作已经结束。十一是村级党组织换届正在有序进行,各村级党组织正在酝酿村支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6、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服务;二是敖市镇人社中心新服务大厅已经完成装修,正式投入使用;三是为4个村,添置民生资金查询终端。四是各村根据实际发放门前“三包”责任状,把环境提升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村日常管理长效机制中。(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0%)1、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三多村15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实现产值120万,目前已拆瓜架,准备秋种蔬菜,已经开始整地;二是欧家团自然寨莲蓬采摘结束;三是<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仿宋_GB亩“三叶木通”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长势良好,正在搭架子牵引三叶木通藤条,基地内部道路完成机耕道硬化2000米;四是梧寨村100亩工业丝瓜已经成熟,丝瓜水已经全部采集完,下一步准备采摘老丝瓜,出售丝瓜络;五是团结村160亩西瓜基地目前已经拆瓜架,准备开始秋耕种;六是团结村200亩香芋长势良好,动员群众成立农民合作社。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蒙村村:村级综合服务室主体工程正有序建设中,已完成欧家团、杨家团两个自然寨的庭院花坛建设和花苗栽种工作;全面绿化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两条进路,完成苗木种植共计8300余株;完成村委会主体工程,完成风雨桥主体工程。二是八开寨-应样寨、八开寨-果吉寨两条全长20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接近尾声。三是小城镇规划改规已进行改规编制。3、旅游产业。对我镇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再次摸底,班车12辆、大型酒店3个、小旅馆5家,饭店(小餐馆)26家;古风民俗协会承办婚礼1场。&4、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一是对脱贫工作进行再次核查,开展回头看,目前数据还在进一步核查中。二是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集核实385户1656人易地移民搬迁申报信息。四是狠抓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继续派驻年轻优秀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按照“六项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双百双创十有”工程,对蒙村村、梧寨村、三多村、秦溪村做好扶贫攻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五是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进三源公司进驻寨崩村,发展贫困户种植香芋、西瓜,目前200亩香芋长势良好。5、基层党建。一是全面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和监督台账,落实“五管五问”要求和“一案双查”制度;二是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并制定了敖市镇村级组织换届实施方案;三是完成了敖市镇2016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关系的排查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制定措施治软弱、治涣散;四是各支部定期举行周末大讲堂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五是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16〕33号)文件精神,我镇7个行政村均于2015年全面脱“壳”。六是完成全镇人民代表资格候选人公示,正按照选举步骤逐步进行。七是村级党组织换届已经全面结束。6、工作机制。一是蒙村等四村的民生资金平台运转正常;二是敖市镇人社中心新服务大厅已投入使用,月办理量达到500余人次。三是各村根据实际发放门前“三包”责任状,把环境提升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村日常管理长效机制中。(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5%)1、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三多村15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实现产值120万,目前已拆瓜架,准备秋种蔬菜,已经开始整地;二是欧家团自然寨莲蓬采摘结束;三是<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仿宋_GB亩“三叶木通”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长势良好,正在搭架子牵引三叶木通藤条,基地内部道路完成机耕道硬化2000米,建成简易防洪堤1200米,准备新一年的工作;四是团结村160亩西瓜基地目前已经拆瓜架,准备开始秋耕种;五是团结村200亩香芋长势良好,合作社对全体社员、贫困户进行分红。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蒙村村:村级综合服务室主体工程正有序建设中,已完成欧家团、杨家团两个自然寨的庭院花坛建设和花苗栽种工作;全面绿化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两条进路,完成苗木种植共计8300余株;完成村委会主体工程,完成风雨桥主体工程,正在上漆。二是八开寨-应样寨、八开寨-果吉寨两条全长20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接近尾声。三是小城镇规划改规已进行改规编制。四是果吉应样通村公路,秦溪至罗冲、新寨屯至杨梅屯通组公路,以及色更、果吉、应样、上岑罗等断头路环线已经申报立项。3、旅游产业。对我镇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再次摸底,班车12辆、大型酒店3个、小旅馆5家,饭店(小餐馆)26家;古风民俗协会承办婚礼1场。&4、精准扶贫与小康创建。一是对脱贫工作进行再次核查,开展回头看,目前数据还在进一步核查中。二是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集核实385户1656人易地移民搬迁申报信息。四是狠抓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继续派驻年轻优秀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按照“六项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双百双创十有”工程,对蒙村村、梧寨村、三多村、秦溪村做好扶贫攻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五是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进三源公司进驻寨崩村,发展贫困户种植香芋、西瓜,所得收益已经开始分红。六是全体干60人再次入村核实、完善精准扶贫材料。5、基层党建。一是全面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和监督台账,落实“五管五问”要求和“一案双查”制度;二是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并制定了敖市镇村级组织换届实施方案;三是完成了敖市镇2016年软弱涣散党组织关系的排查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制定措施治软弱、治涣散;四是各支部定期举行周末大讲堂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五是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16〕33号)文件精神,我镇7个行政村均于2015年全面脱“壳”。六是完成全镇人民代表资格候选人公示,正按照选举步骤逐步进行,现在正在发布第九号公告。6、工作机制。一是蒙村等四村的民生资金平台运转正常;二是敖市镇人社中心新服务大厅已投入使用,月办理量达到500余人次。三是各村根据实际发放门前“三包”责任状,把环境提升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村日常管理长效机制中。(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100%)LP-C--Y中路突破顿洞小康寨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40米文化长廊立架、寨门立架,1300米排污沟建设;豆洞小康路硬化建设进入尾期;黎平乡村旅游节暨三龙“四耶”侗歌汇演活动前期基础建设取得巨大突破,新建公厕一座,停车场即将完成建设,观光步道、文化长廊已基本完成建设,村寨房屋面貌整改实现开工,新建滚水坝一座,桥栏更换一座,完成600米花圃建设。(本次新增7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70%)一是精准扶贫方面,本月完成雨露计划助学类项目6万元资金的发放工作,完成十个村的建档立卡一户一档档案管理,共计1619户档案资料完成装档,完成永从镇34户小额贴息贷款(特惠贷)信息核实及申请工作,产业发展方面,集团帮扶香莲项目已进入后期管护阶段、食用菌种植项目进入丰产期、钩藤种植项目进入肥料调运阶段、蛋鸡养殖项目进入圈舍建设阶段、产业路项目进入招标阶段;二是小康建设取得实效,首先顿洞村、中罗村完成特色寨门、文化长廊、鼓楼、凉亭、花桥、公厕、综合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次顿洞至传洞4.5米宽公路硬化完成2.5公里,再次中罗、九龙、永从、顿洞等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成效,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新增20.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0%)永从镇紧紧围绕顿洞喊泉和“歌窝”三龙打造旅游产业,一是在顿洞片区融合上海仁本公司特种种养殖产业项目和美丽乡村项目打造顿洞喊泉农旅一体化休闲胜地,全力打造成肇兴景区后花园,目前已完成3个凉亭、1个特色寨门、1300米排污沟、80米文化长廊、1个综合文化场所等基层设施建设和食用菌大棚建设、生产、速生林种植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顿洞片休闲旅游场所打造。二是在三龙片区结合钩藤、香莲、葡萄等生态产业和生态农庄以及民族文化,着力打造三龙侗族特色休闲旅游名片。(本次新增5.00%,累计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5%)1、践行“三严三实”、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切实抓好“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在思想建党上实现新突破。二是落实从严治党,在作风建设上有新突破。三是选优配强,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有新突破。四是强化宣传带头,在党建扶贫上实现新突破。2、大力推进产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洛克的贡品堆 长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