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形势怎么办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作者:占豪
  经济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这是近些年经济学家吃香的原因。但是,其实经济分析起来也并非如某些专业人士说得那么复杂,无非是从宏观、微观、正面、侧面、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等方式方法,从现实中找出问题,然后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直白点说,就是将各种当下的、潜在的经济增长“要素”都拎出来,然后分析其间的联系,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的同时,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要素”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对于传统发展的经济“要素”,关键在于通过系统整合,让其焕发新的活力;对于新的经济要素,关键在于,如何让其蓬勃成长,快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那么,当前世界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又如何呢?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从资本视角观察,本质上是资本、技术分布的不平衡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资本明显过剩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资本供给严重不足,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之间缺少资本平台和通道,使得国际市场资本流动性失去了活力,一边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堰塞湖,另一边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缺少“资本之水”润泽的“干涸土地”。
  国际资本流动失去活力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发达国家经济虚拟化、空心化与资本冗余的矛盾。
  拥有巨量资本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后导致经济空心化和过度虚拟化,这使得发达国家自身,普遍缺乏对外的基本工业输出能力,只剩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的输出能力。然而,高附加值产品输出换回更多利润,这又抬高了西方国家拥有的资本量,资本堰塞湖变得更高。与此同时,世界发展的利润由于大部分被发达国家带走,导致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降低。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矛盾,到了几乎难以调和的地步。
  二、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与过度福利化导致的市场增长不足。
  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过度福利化的情况下,需求增长进入瓶颈并开始出现萎缩,这导致西方发达国家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本身缺少大消费市场的新兴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西方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资本长期在虚拟市场空转。
  西方国家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使得西方资本更倾向于从资本市场挣钱,这又导致资本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的空转。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资本的空转抑制了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兴市场也没有了更多冗余资本向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投资,如此最终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缺少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新资本的流入。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开始以信用链条的扩张来扩大杠杆,从而提升利润。最终,随着信用滥用,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引发金融危机。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当前中国经济的矛盾,既与世界经济相关,又与世界经济不同。
  与世界相关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引发的外需增长空间压缩,这导致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现实压力。
  不同在于,中国经济已有了较为庞大积累,但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环境压力大等因素越发凸显。当然,这些过剩、不平衡、不均衡、不合理、水平不高既是问题,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机遇。
  这些问题,是由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客观上如果处理得当,不但不是发展的坏事,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基础,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所以,对中国来说,只要抓住现实发展中的几个矛盾,并解决这些矛盾,那么经济就能可持续发展。
  产能过剩,主要是指基础工业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平衡主要是指,我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仍然太低;区域发展不均衡在于,我国中西部无论基础设施、工业化水平或消费水平都相对较低,有较大增长空间;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高精尖产业占比仍然不够、服务业占比仍然不够;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指工业生产仍主要处于中低端,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比例仍然太小,这使得人均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的逻辑,中国才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在占豪看来,通过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我国可可实现五大经济战略目的:
  一、帮助消化过剩产能,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合力。
  将中国部分过剩产能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信息网络等互联互通方面的基础建设上,如此不但可以释放我国过剩产能,还能通过带动中国与周边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推动与相关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推动经济增长,形成发展合力。
  二、推动资本输出。
  中国已经积累下较大规模资本,中国市场已经无法完全容得下这些资本,这些冗余资本可以借这一战略的机会,投入到“一带一路”上的相关国家,可以解决我国的资本输出问题。在相关国家经济进入正循环后,投资回报的预期也会比较可观。
  三、带动我国产业升级。
  通过工业和资本的输出,可以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由此带动我国的内部需求增加,吸引更高水平技术和资本到中国市场投资。从最近欧盟主要国家与中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即可看出中国市场对他们的吸引力。西欧发达国家踊跃加入亚投行,就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壮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相关在韩略,构建现代的金融资本市场,加快推进我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金融资本市场之一,让我国由工业商品平台转化为工业商品和金融资本双平台运作的全功能、现代化国家。
  五、可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与战略地位全方位的提升。
  上述目的的实现,必会促使我国经济成为“大中华经济圈”的核心中枢,这个中枢在中国将会形成几个经济圈,其中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大区域,这三大区域再结合内陆的的一个个经济功能区向西、向南、向北延伸。向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向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向北是东北亚经济的整合。
  当然,就国内而言,提出的战略自然就是区域经济整合、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和提振消费。而这一切说白了,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人均生产率的问题。那么,再具体到局部地区而言,就是如何契合国家的战略方向和政策取向,利用自身优势,将各种经济生产“要素”进行更紧密的联系、重组和整合,然后产生新的需求。这其中,需要创新去引领,即结合自身的本身优势、区位优势去引导创新,构建多层次结构的经济结构。这也是为何现在国家将创业、创新提到国家战略上来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光科技行业需要创新,市场的深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满足更多需求在服务方面的创新等等,都是新时代的创新。
  为什么占豪在新年写《2016,将是我辈开拓进取的一年!》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2016年开始,中国经济将逐渐进入正轨,新的一轮大发展的周期已经开始了。现在这个阶段,有点像过年前后、春天来之前的那段时间,天气贼冷,但实际上春天的脚步已经很近了。
  在占豪看来,2011年到2015年这5年是积累的5年,在这5年期间谁能积蓄了能量,那么在接下来的5年将会获得爆发的机会。从2016开始到2020年这5年,将是中国确立新一轮30年大周期的5年,这5年谁能抓住机会就能获得发展的大机会。那么,到了2020年之后,人生就会上新的台阶。所以,个人建议不管哪个行业,从今年开始要致力于创新、创业,有这种心并致力于此,只要路子、方法对头,必在未来5年内获得大的发展。
  其实,最近两天看着很多人也是蛮感慨的。譬如,股票跌了骂这个、攻击那个,把责任不是归于这个就是归于那个,信谣言、追求各种莫须有缺乏逻辑的阴谋,却就是想不起来买卖股票的决策都是自己做的。这就是人性中的因贪生嗔,因嗔变痴。想想看,一个痴人妄汉如何能炒好股票?又如何能从资本市场获利?在股市,需要灭内心的那股欲望,变成冷血的机器,把自己那个喜欢推脱责任的心碾碎了,然后再用理性的血液粘起来,才能真正学会玩股票。在股市,如果不能先“杀”自己,又如何能在充满欲望的贪嗔痴的市场中获利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占豪说,中国资本市场时间太短,市场不成熟、机制不成熟、监管不成熟、投资者更不成熟&&&&&&结果有人看了不爽,就开骂了,他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监管部门的无能,推给各种黑暗,然后再骂占豪为五毛&&&&&&看到这些,感觉只有一个:挺可怜的!难道没看到交易所墙上挂着的“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吗?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都吃了那么堑了,这一智就是不生,这不但在股市难以生存,人生都可能因此变成杯具&&&&&&站在制度层面,可以批评制度和政府,但站在是否能赚钱层面,只能从自身找原因。
  其实,炒股炒得就是人生,如果想闲庭信步,首先要做到不是到市场赌博,而是用闲钱和闲工夫,在修炼自己的同时赚点外快,输了不影响生活,赢了改善一下。若想靠股市发财致富,那真得有点天赋。为什么占豪股市投资系列书籍《黄金游戏》开篇是“心态第一”?如果没有好的心态,炒股必败。如此,不如不炒,老老实实干点别的,比炒股强多了。
  事实上,人生也不止股市,一定不要寄望于在股市一夜暴富,占豪见过想在股市暴富的人n多,但成功者凤毛麟角。也有很多人问能不能辞职炒股,每次占豪的回答就一个:如果没有绝对在股市生存的把握和长时间的经历,请慎重再慎重。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坚持把自己的主业做好,往往比寄望于股市更有前途和希望。
  最后,希望那些还不能理性看待事物的人赶紧理性起来。也许,换个视角,一转身,这个世界的风景将会完全不同&&&&&&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环球新军事网,提供最新军事新闻、中国军事新闻、国际军事新闻...
13240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外媒:中美打喷嚏世界经济怎么办?中国找到长期方法|经济体|打喷嚏_凤凰财经
外媒:中美打喷嚏世界经济怎么办?中国找到长期方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实际利率如此低的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实现全球投资繁荣,而非经济放缓。中国似乎明白了这一点。西方也能做到吗?
过去有句话讲,美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这句话依然正确,只是现在还要加一句: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全球经济已经失去最后一个重要的由信贷助长的需求引擎。几乎可以肯定,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储蓄过剩&,或者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所说的&长期停滞&,即需求相对潜在供应偏向于疲软。这对全球经济风险有重大含义。
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结论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谨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增长3.1%,2016年增长3.6%。高收入经济体今年增长2%,即使区也将增长1.5%。新兴经济体今年预计增长4%,低于2013年的5%和2014年的4.6%。中国经济将增长6.8%,印度经济增长7.3%,拉丁美洲预计收缩0.3%,巴西将收缩3%。
IMF还为那些忧心忡忡的投资者列出了足够多的下行风险,包括破坏性的资产价格变动,资产市场动荡;潜在产出的更低增长,这将削弱投资以及总需求;中国产出放缓超出预期;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滑;走强,这将进一步削弱贷款者以美元计算的资产负债表,特别是那些举债投入大宗商品生产的贷款者;地缘政治风险;总需求进一步疲软的风险。
不妨将世界设想成一个单一经济体。如果世界增长一如预期,可能充其量也就是达到潜在增长率。但如果上述风险清单中有几项出了问题,世界将面临产能过剩加剧以及通缩压力。即使没有发生什么更坏的情况(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世界经济也仍然值得担忧,因为眼下政策的可操作空间相当有限。
出口大宗商品和背负沉重债务的新兴市场国家现在将不得不紧缩开支,就像几年前受到危机冲击的欧元区国家那样。与欧元区一样,这些经济体也在寻找外部需求以恢复增长,但它们的等待可能是徒劳的。高收入国家的短期利率已经处于或接近于零利率下限。如果需求受到重大负面冲击,它们很可能没有能力采取有效行动,或者至少缺乏意愿。即使是中国也有这种可能。
过去15年里,优质证券的长期实际利率一直很低,表明投资相对于储蓄长期偏软以及投资者厌恶风险。在2007年以前的那段时期内,全球需求大部分产生于信贷扩张和住房建设,尤其是在美国和西班牙。2007年到2009年西方危机期间,以及2010年到2013年欧洲危机期间,这一引擎耗尽了燃料,导致短期名义利率和长期实际利率降低为零。自此以后,这些经济体的需求与潜在及实际产出保持疲软。幸运的是,2009年中国由信贷推动的投资激增,为工业原材料和投资品出口国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但现在,这一引擎也耗尽了燃料。(见图表)
中国信贷增长
虽然高收入经济体正在从所受的冲击中复苏,但看不到支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暴增的迹象(或可能性)。欧元区尤其不大可能出现繁荣。中国或许能够维持实际需求每年7%的增长。但对于一个投资占()比重超过40%的经济体而言,这样的需求增长意味着过剩产能将不断增加。同时,更容易设想的是,中国的投资相对于储蓄将出现下降,而非相反。换句话说,未来几年,中国几乎肯定会面临日益严重的需求不足。同时,许多新兴经济体的产能肯定会增加。总之,全球潜在供给过剩的局面看来肯定还会恶化。这就是全球范围内通缩压力很可能会上升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管理这个世界呢?下面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讲。
短期内,现在至关重要的是要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放缓,更不必说其他更坏的情况了。应对这种形势的工具不容易获得,这里既有政治因素也有其他原因。对于实施更多非传统货币政策和强有力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抵制是根深蒂固的。这是愚蠢的,但也是现实。既然如此,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世界根本不需要这种政策。
然而,中期来看,至关重要的是要开始讨论,如果世界经济遭受巨大负面冲击或者多次冲击的话,需要怎么做。如果能够详细阐明非常规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人们也许就不会那么反对进一步实施这类政策了。
长远来看,人们应该可以意识到,一个实际利率如此低的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实现全球投资繁荣,而非经济放缓。中国似乎明白了这一点。西方也能做到吗?
世界已经没有大型经济体准备且愿意让放贷和支出全速增长了。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需求可能会更加疲软。政策、思考事情都必须适应这一现实。从现在开始。(金融时报)
--------------我是为您提供更好服务的分界线---------------
炒股亏了怎么办?看这里,无论你炒A股、美股、黄金还是外汇,在这里能够获得最精准的投资情报。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尔街情报】
[责任编辑:shuf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892
播放数:1443966
播放数:49705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大萧条:欧美各国如何应对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_历史频道_新浪网
大萧条:欧美各国如何应对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
  西方社会工业化经济的崩溃不仅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同样也改变了社会关系,摧毁了执政政府,帮助纳粹党上台,并引发了国际外交并发症,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29年纽约股灾当天的华尔街。
本文摘自《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在历史上,大萧条在20世纪其他灾难性事件面前“失色”,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及纳粹独裁者的野蛮暴行面前。然而,大萧条被证明是现代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确实,西方社会工业化经济的崩溃不仅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同样也改变了社会关系,摧毁了执政政府,帮助纳粹党上台,并引发了国际外交并发症,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且,大萧条的影响的确是世界性的,非欧洲世界的人们也发现其经济和社会发生了转型。
  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美国产品同煤炭和石油一起为世界大多数人服务。美国给欧洲的贷款,帮助还在努力从一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地区增加了少量物资和政治上的稳定。正如世界跟着美国一起繁荣,当美国经济陷入巨大的危机时,世界也要与美国一同遭难。虽然危机开始于1929年10月发生的纽约股市崩盘,但在这之前,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下滑。农产品价格崩盘,大量劳动力的工资(与产品的消费者一样重要)变得极低。
  大萧条实际上带来了两个相关的问题: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产量下降,从而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与随之而来的社会及政治问题。政府通常首先将重心放在克服金融危机之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通常导致了更高的失业率。美国股市的崩盘迫使在20年代富矿带动股市令人兴奋的氛围中过分投资的美国银行大量筹款,以填补他们的投资,他们通常只支付一部分投资。
  当贷款到期,银行拒绝延长短期贷款。德国和奥地利银行所受的伤害尤为严重,因为他们是美国贷款主要的接受者。由于投资者被美国股市的高或快速的经济收益所吸引,美元的大规模运动和从20年代开始的黄金从欧洲到美国的转移,将会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实际上,20年代的经济繁荣导致了许多国际性的经济问题。美国及其大规模的生产基地,相对来说,只进口很少的制成品,并保持着良好的收支平衡。而其他国家,因为无法向美国销售产品,也就没有能力采购美国产品。欧洲资金的短缺反过来削减了生产设备的投资,这导致了工人们的失业。
  金融危机在1931年达到顶峰。维也纳最大的银行和主要的外资持有者――安斯塔特信用社在5月破产。这一失败使德国银行陷入信任危机之中。赫伯特?胡佛总统呼吁延期偿付战争债务和赔款这一举措也未能阻止资金的流失。投资者们为了安全起见将投资转向了英国英镑,却又反过来面临了压力。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不再实行金本位制,将这一事件推向高潮。英联邦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也随着不再实行金本位。1933年美国也紧随其后。于是在一战后艰难重建的国家汇率机制已经不复存在。
大萧条中领取食品救济的人群
  随着金融和股市的崩盘,商品消费下降,生产力大幅降低,失业率飙升。截至1932年,欧洲(包括苏联)的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仅德国就有600万之多。政府是怎么应对的呢?所有的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最终,政府干预经济成为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在20年代相对疲软的经济表明其没有遭遇产能过剩这一问题。英国银行和证券交易所没有遭到如住宅建设所遭受的重创,虽然传统工业如煤炭、纺织品、造船业的失业率很高,但新兴工业经济相对繁荣。英国废除了自由贸易政策,并于1931年实行贸易保护关税。随着收入减少,正统金融对策呼吁政府削减开支,因此,救济金被削减。尽管遭受了失业之苦,但在英国,极端主义政治理念只获得了相对较少的支持。
  北欧国家在应对大萧条方面比其他国家更为成功。虽然北欧各国因为国家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而导致了大量失业,但改革社会民主党采取措施解决了问题,并引导经济走向了复苏。不同于其他欧洲政府,瑞典政府通过赤字开支增加政府支出,促进经济的复苏。瑞典政府还帮助扩大了消费支出和生产合作组织,扩大社会服务,尽早地为失业者提供救济工作,并建立了一个宏大的市政工程计划。
  法国直到1932年才明显感觉到大萧条的影响,且最终成为受害最大的国家之一。一直到1936年,由于政治分歧而分裂的法国政府仍死死坚持正统的经济政策,并没有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帮助经济复苏。1936年,莱昂?布鲁姆领导中间偏左联盟和人民阵线完成了上调工资的新政风格计划,工会认可的集体谈判,制定了一周四十小时的工作时间和带薪假期,公共支出上涨,法郎贬值等使法国产品在全球市场更有竞争力的一系列举措。然而布鲁姆的新政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这个政治和社会都已分裂的国家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都没能从大萧条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在德国,魏玛共和国屈服于工业家和大量土地拥有权益的巨大压力,只得削减政府开支(尤其是在社会措施方面)、降低企业的税额和增加企业的劳动力。当德意志帝国国会拒绝通过这一计划时,魏玛政府采用紧急行政权力,以法令实行统治。政府的政策只是加剧了大萧条。政府不能有效地应对危机,成为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掌权的罪魁祸首。除了苏联之外,希特勒政府比其他任何欧洲国家都更多地对经济进行了控制。总的来说,希特勒没有剥夺大公司的权利,企业维持私有制,资本经济实施了混合计划体制。希特勒最初的目的是创造大量市政工程给予失业者以慰藉。1934年11月,希特勒政府开始利用经济重整军备和进行武装准备,而以增加税收、赤字支出及限制私人对消费品生产的投资来为此埋单。这一政策很快结束了高失业现象。
  贝尼托?墨索里尼执政的法西斯意大利政府试图通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引导经济,但实际上真正的权力却逐渐掌握在了工业家和法西斯党派的官员手中。政府的确通过进行投资而挽救过一些基础工业,政府从而拥有了有限的所有权。
(责编:hunan)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将台湾视为孤立乃至包围苏联与中国的战略支点。其远东...
日,即俄国十月革命九十周年之际,德国《明镜》周刊50期刊发表封面文章,标...
重庆市群众在一洞中发现了清代大型火药工坊遗址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经济各国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