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毕业后怎么移民后怎么选择银行

刚来加拿大,关于银行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我的图书馆
刚来加拿大,关于银行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1、加拿大银行的账户分类:
  总的来说分成两类:一为Chequeing Account。二为Saving Account(Investment)Account。
  Chequeing Account,也叫支票账户。类似于中国的活期账户。但是有几个不同:
  1) Chequeing Account之内的资金没有利息。
  2) Chequeing Account 每个月会享有银行给予的免费交易次数(Free Transaction)。所谓交易,就是指银行在你的账户进行一次资金转移(无论转入还是转出,包括但不限于刷卡消费,使用支票结账,ATM提款,柜台提款,Pre-Authorized Transaction)。超出这个限制之后银行会针对每一次交易收取手续费。
  Saving Account,也叫储蓄账户。类似中国的定期账户。当然他也有以下几个不同:
  1) Saving Account每个月的免费交易次数极少(1或者2次)。但是Saving Account可以随时提取现金而不用担心损失利息。这个账户的利息是月结的。
  2) Saving Account根据种类不同,存入金额不同会有不同利率。
  3) Saving Account不可以使用支票交易。
  2、关于借记卡
  加拿大银行的借记卡卡内可以挂靠多个账户。即一张卡内可以链接到卡主的Chequeing Account和 Saving Account 甚至信用卡。这也就是为什么刷Debit Card的时候会出现要求你选择账户的页面了。
  3、关于信用卡
  信用卡在加拿大已经超越了他在中国仅仅作为支付工具的现状。作为一个法定的无照片身份证明,拥有信用卡等于在加拿大建立了你的信用记录,每当你申请有关于你信用记录的服务的时候(不仅仅在银行,有时包括租房等等),提供服务的公司会查询你的信用报告,而他将会直接影响你的申请。所以请各位务必善待你们的信用卡。
  加拿大前五大银行+中国银行介绍及个人体验  根据总资产大小,加拿大前五大银行分别是
  1、RBC 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皇家银行
  2、TD Canada Trust 道明加拿大信托银行
  3、Scotiabank Bank of Nova Scotia 加拿大丰业银行
  4、BMO Bank of Montreal 蒙特利尔银行
  5、CIBC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No.1 RBC Royal Bank of Canada&&&&&&
    简单介绍
  加拿大皇家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成立于1869年,是加拿大市值最高、资产最大的银行,也是北美领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公司之一。在全球,加拿大皇家银行拥有约七万名员工,在30多个国家设立有分支机构,为1400多万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总资产:6550亿加元(2009)
  总的来说,RBC是我现在知道服务最好的加拿大银行。大部分分行能保持高效率运作,基本没有排队现象。服务态度亲切。最难能可贵的,在我经常去的分行偶尔还看到客户关怀经理在Teller柜台服务普通消费者。再者,RBC客户经理亲自告诉我的事实,RBC信用卡对于刚登陆的学生的批准是比较放松的,不会深究你刚来没有信用记录。信用卡服务也很好,我的同学的卡有次被盗,RBC反应很快打电话来核实,确认是欺诈以后即刻停止卡片交易,免费换发新卡。而且,RBC网上银行简单易用。
&&&&&& 只是有以下几个缺点:
  1、信用卡网上账单和余额不是即时显示,反应比较慢。
  2、RBC账户向信用卡转账虽然是即时到账,但是网上银行却要2-3工作日反应。
  3、在银行柜台约见客户经理开户不是很好约。还好有中文服务电话。
  4、Debit Card不是开户时候给你,而是像信用卡一样打上你的名字邮寄给你。开户的时候只有一个临时卡。
  5、学生信用卡功能不够吸引,比如没有Cash Back(当然我不知道能不能申请RBC Cash Back 信用卡)
  6、营业时间太短,大部分分行周六周日休息,平日到4点就关门大吉。&
  No.2 TD Canada Trust
  道明加拿大信托银行总部设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在全球范围设有办公场所。道明银行与其附属机构一起称为 TD 银行财团,是一家加拿大的特许银行。 TD 银行财团通过全球许多重要金融中心的四大业务向 1400 多万客户提供服务: 包括 TD Canada Trust 在内的加拿大个人和商业银行业务;包括 TD Waterhouse 的全球运营在内的财产管理。
  总资产:5570 亿加元(2009)
  如果你在多伦多想找一家随时随地能够找到分行的银行,TD绝对是首选。TD的第二大优势是加拿大银行业最长的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三8-18,周四周五8-20,周六8-16的工作时间可以方便任何一个人前往分行办理业务。而且在TD开户经常各种优惠活动可以拿到现金奖励,一般也能拿到少量免费支票。
  TD的中文服务我认为是最好的,普通话口齿清楚而且电话接通率比较高。当然TD也存在以下缺点:
  1、服务不够热情。在多伦多地区,TD用户众多,不少分行随时都有人。这可能是导致TD职员不如其他银行那么热情的原因?
  2、刚登陆的学生不给办无抵押信用卡,不知道是我去的多伦多唐人街分行自己规定的还是整个TD统一规定 ,新学生很难从TD拿到无抵押信用卡。
  3、TD磁卡质量不好。我遇到过多次TD Debit Card刷不出来的情况,最后换用RBC一次通过。不知道是不是个案。
  4、广告电话太多。TD经常会给你打电话推销各种保险之类的产品。让人烦不胜烦。这种过多的电话促销无异降低好感度。
  5、国内没有分行。&
  No.3 Scotiabank Bank of Nova Scotia
  丰业银行(Scotiabank)是北美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2005年7月为止其资产总额达3180亿加元。它也是加拿大最具国际化的银行。Scotiabank 集团在48个国家拥有44,000名员工,通过由1,800多家分公司和事务所组成的网络提供各种服务。在所有加拿大银行之中,Scotiabank占有中国大陆最大的份额。他们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代表处,在广州和重庆设有分行,可处理对外和本国货币业务。
  总资产:4965亿加元(2009)
  中规中矩的银行,跟Cineplex合作的 Scene信用卡很有特色。分行较少。办美签必须打交道的银行。缺点:
  1、分行太少。尤其在多伦夺地区相比 其他4大分行显得少了很多。
  2、信用卡单一。除了SCENE有特色之外,没有其他特色信用卡。&
  No.4 BMO Bank of Montreal
  加拿大第一家特许银行。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是最大的信用卡业务拥有者之一。另外,银行还在加拿大掌握着最多的贸易商,现在它已经为60%的加拿大贸易商提供服务,银行的POS事务量处于第二位。
  总资产:3885 亿加元(2009)
  学生SPC信用卡只此一家。MasterCard信用卡加拿大五大银行只此一家。帐户服务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特色。服务也是中规中矩。中规中矩的最老银行。中文分行普遍香港移民,普通话较差。&
  No.5 CIBC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于1867年正式成立,其历史可追溯至1825年的哈利法克斯银行公司(HALIFAX BANKING COMPANY)。该行在成立初期到1928年半个世纪中,先后兼并了多家银行。进入20世纪70年代,再次形成合并和兼并的高潮。1977年4月,该行获得澳大利亚的悉尼马丁公司集团有限公司40%的股权;同年8月和9月分别吞并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有限公司商业信托公司银行;1977年和1978年两次获得一家法国私人拥有的圣?彼埃尔和密克隆银行40%的股权;1978年4月在新建于伦敦的投资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中获得51%的股权。
  总资产:3359 亿加元(2009)
  Aeroplan 信用卡只此一家。CIBC 为学生帐户提供完全免费的交易服务(Unlimited Free Transactions),以及信用卡服务。中文服务一般,但是英文服务态度友善。营业时间介于RBC和TD之间,但部分分行周日仍然开放(12-16),方便顾客办理业务。缺点:
  1、学生帐户需要每年重新注册。虽然不是很麻烦,但是总是不方便。
  2、附加推销很吓人。我陪同学去办业务,被推销过数次业务。
  3、部分职员业务不精。我去开户,给我搞错性别,我让他Debit Card挂信用卡帐户,他给我来Add Payee(均在中文分行发生)。&
  Bank of China (Canada)加拿大中国银行
  介绍我就不说了。中国银行开出的所有加元汇票的支付行均为加拿大中国银行。因此,加拿大中国银行存在的最大意义即为简化中国银行国内汇款的处理。众所周知,如果我们携带中国银行汇票来到加拿大,是可以要求自己的开户行对汇票进行解付。但是这个过程一般耗时1个月,并且会被收取较高额的手续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直接前往汇票上所标记的加拿大中国银行可以即时解付汇票上的金额成为现金或者本地银行支票(此支票在加拿大任意银行解付只需几个工作日),而中国银行加拿大只收取5-10加币不等的手续费。然后是加拿大中国银行可以从中国银行国内信用卡中直接提现(此法只应在紧急时刻使用,会收取不菲手续费),并可以以最快速度将汇款汇至中国银行国内分行(1-2工作日)。但是我个人严重不推荐大家使用中国银行加拿大的帐户服务因为此银行无借记卡服务,而信用卡是与MBNA Canada Bank (Bank of America旗下企业)联名的信用卡,由MBNA Canada Bank托管。而且整个加拿大只有温哥华和多伦多两个地区有分行。很不方便大家使用。因此中国银行加拿大的帐户服务本人严重不推荐。
  第一次登陆,如何携带大量现金?
  我这里提供3种方案A.B.C,分别对应最便捷的,最经济的,以及我总结出来的这种方案。
  方案A:最便捷的
  所谓最便捷的,也就是将一切都交给银行打理,我们本人不出太大力气的方案。简单的说就是现金+国内开户+电汇。
  Step 1. 换钱。
  Step 2.将一部分钱,我的建议是1000,变成现金取出。用来在路途中以及刚降落机场后的生活使用。
  Step 3.去你中意的加拿大银行国内分行要求开户。获得汇款资料。
  Step 4.去你的银行把钱电汇至加拿大银行。
  Step 5 落地后前往指定银行领取借记卡和资料。
  大概成本计算:汇款费+电汇电报费+汇款路径中间银行处理费(不一定有)+接收银行处理费。
  大概时间计算:汇的早的话 落地0天即可使用资金。
  方案B:最经济的
  方案B1:全换现金绑身上过关
  注:采用此方案,一切法律后果自己承担。
  大概成本计算:0
  大概时间计算:0
  方案B2:
  Step 1.2 同方案A。
  Step 3 去银行办理汇票。
  Step 4 落地后去中意银行开户,把汇票交给客户经理解付。
  大概成本计算:汇款费+接收银行处理费。
  大概时间计算:开户后1个月。
  方案C1:此法仅适用于多伦多及温哥华地区同学
  Step 1.2 同方案B。
  Step 3 去中国银行(必须是中国银行—)办理汇票,注意要求解付行是离你最近的中国银行加拿大分行。
  Step 4 落地以后,前往对应中国银行将汇票即刻解付成现金或者本地银行支票。
  Step 5 前往心仪银行开户,将资金或者支票交给客户经理存入帐户。
  大概成本计算:汇款费+中国银行处理费(5-10刀)。
  大概时间计算 落地后0天-1周(本地银行支票需要几个工作日解付)。
  方案C2:此法仅适用于你所在城市有国内银行与加拿大银行联名汇票
  Step1.2 同方案C1。
  Step 3 前往该银行办理汇票。
  Step 4 前往对应加拿大银行开户,将汇票交给客户经理。
  大概成本计算:汇款费+银行手续费。
  大概时间计算:0天-1周(视银行合作机制而定)。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从生存到生活!一个屌丝移民加拿大后的自白
从生存到生活!一个屌丝移民加拿大后的自白
大学四年级
从生存到生活!一个屌丝移民加拿大后的自白
大爱!大爱!求亲给链接!感激!
快速求链:
大爱!大爱!求亲给链接!感激!
你有慧眼!跪求宝贝出处,不胜感激
好喜欢你的宝贝!方便告知购买地址吗?谢谢啦!
偶像!能给我这个宝贝的链接吗?太喜欢了!感激涕零!
你的帖子简直太棒了!希望得到这个宝贝的购买地址!万分感谢!
回复到本帖
大学四年级
新移民要选择自己“供得起”的城市,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一个地理位置正确的房子,有时只需要房产价值的三分之一。
“先生移民是想做生意方便,还是为了孩子上学?”
当我还在国内四处寻找一家合适的移民中介的时候,有一次对方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离开。”
我的月收入只有7000多人民币,别说国外,在北京,也显得寒酸了点。但我在移民这件事上异常坚决。举家前往加拿大前的最后一次同事聚会上,针对那些也对移民感兴趣的人,我给了他们我能想到的最中肯的建议:要想移民成功,先要承认自己在国内是个 loser。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屌丝。
等候移民审批的时间里,我在网上拜读了很多过来人的文章。普遍性的问题是,越觉得自己在国内有个仨瓜俩枣儿的,移民的过程就越纠结,甚至是折腾。在我个人看来,在国内谁又敢说自己成功,而且是足够安全的成功?loser、屌丝,或许反而是成功移民的重要条件。
当然,获签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真正融入新环境,并乐在其中,我认为才是真正成功的移民经历。想走到这步,至少要有正确的三观:金钱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003年,我在英国读书时,曾听一位学姐说,在国内叫 surviving(生存),在英国叫 living(生活)。对于移民他乡,我想第一步要做的还是 surviving。别笑话这个surviving,按照英国学姐的说法,与国内相比,在加拿大 surviving 算是平移,一点没掉价,而且此生存非彼生存也。
我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不是英国首都)。挑选居住地前,我做了十足的功课。我在北京的工作并无助于让我继续在加拿大谋生,不过这也成了我的优势,放弃工作的梦想,来点现实主义。什么最现实呢?我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几百万收入,换成加币也好几十万。我安慰自己,别的没啥了,就剩下钱。有过来人鼓励我说,你这钱足够在加拿大当富人了,举着钱往前冲吧。
听着够豪迈,但新移民不能逞匹夫之勇。这点钱到了多伦多和温哥华就是毛毛雨。如果买房,等于重回房奴路。而连锁反应是,我必须去工作。如果找不到,就会着急、消沉,进而影响长远计划。很多移民前辈都是因为工作难找却又跳不出这个思维模式,最后选择了回流国内。我可不想这样,我这些钱得花在刀刃上。于是,我的视野转向了二三线城市,并最终定格伦敦。
作为新移民,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城市很重要。福布斯杂志有个排名,叫 affordable city(供得起的城市),这是很重要的指标。而是否供得起便取决于房价。伦敦2013年房子的均价是23万加币,相当于我只拿出三分之一的财富,就可以全款买下房子。
当地的教育、医疗和人口规模也要考虑。伦敦有一所大学,商科在世界上很有名;有一所学院,专业庞杂,直指就业;而 London Central 高中,多年盘踞安省第一。这对重视孩子教育的华人家长很有诱惑力。
当地的维多利亚医院是加拿大医疗研发中心之一,有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医疗资源名列前茅。和很多移民习惯去的多伦多相比,我个人觉得除了极端资源(特殊医疗手术)外,伦敦的差别不大。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特点之一:城乡差别校当然,伦敦有40万人口,属于加拿大最小的大城市,其中华人1万多,中国超市3个,这已经足够让生活便利了。
选定城市,随后要做的就是规划财富。这类的书籍很多,选取自己认可的规划方式,并认真执行,就可以保证财务安全。我把一半的资金用于自己生活,零风险。这部分钱包括买房、买人寿保险、6个月的生活预备金和定期存款。而另一半是要生成收益的投资款,我在国内外资银行选择了加币分红型基金产品,每个月有1500加币分红。还剩下一点钱,我在伦敦当地买了第二套房出租,每个月可以净收益750加币。再算上政府发放的小孩牛奶金(Canada Child Tax Benefit)400块,在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我一个月就有了2600加币收入(约合14000人民币)。
这是什么概念?我曾经给自己记了一个月账:三口之家吃喝1000块,其中有200块下馆子。其他像地税、保险、手机、上网等固定花费,大概1200块左右。也就是说,生存,而且是在有房和两辆车的情况下,一个月2200块就够了,而且还有盈余。后来,我又找到个工厂的体力工,高峰期收入是1700块。这日子,我觉得已经由生存向生活迈进了。
当然,每个人的路径都是不能复制的。我只想就我的经历谈感受,移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那么可怕。
在工厂上班的日子,尼日利亚小伙 Henry 跟我说,你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的择业标准,或是生活准则。用乔布斯的话讲,你干什么,都要听从心的声音。
我曾经在林达《近距离看美国》一书中读到这样一个小人物,他喜欢画画,然后打工挣钱,够了就辞职,到法国参加画展,没钱了,就回来继续打工挣钱,乐此不疲。这种状态,我想应该是被很多中国人羡慕的。
大学四年级
有人说,这是发达国家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决定的,其实不尽然。我在伦敦做房东的时候,曾经到 downtown 的一户人家买二手冰箱。这位老兄的营生就是收购或捡别人不要的冰箱,然后自己拾掇一下,转手挣个差价。downtown 是西方社会中比较混乱的城市区域,这位老兄的外形也确实其貌不扬,衣服破旧,甚至像是个问题中年。交谈之后,我注意到他家有一辆房车。一问,他很自豪地说:“我这辆车花了400加币,可里面的软床就花了我400加币。我每周都会带着女朋友和孩子去野营度假。”
这个中年人绝对不是这座城市里的高端人群,或者说不属于主流社会。但这又何妨,生活向每个人热爱它的人敞开,当新移民也拥有开放的心态,放掉国内的成功学逻辑时,生活就会一点点地把它的味道涂抹在我们的神经味蕾上。
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根植于基督信仰。我在2008年时归信基督,这帮助我很快走进了西方的生活。这种走进不是以任何一种成功学衡量,而是价值观的吻合。在基督信仰里,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人们必须按照一定规律生活,才能得到祝福。所以,在强调自由的加拿大,规矩却成为无所不在的缰绳。加拿大有句话叫 discipline is freedom,翻译过来就是,有规矩才有自由。
说说我家孩子的经历吧。一次在教会主日学,他和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字,那个孩子怂恿我儿子写 F**K。我儿子的英文还没有高到这个地步,不知这个词的意思,甚至一开始还拼写成 FARK。在那个孩子的纠正下,我儿子终于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单词。结果,老师非常严肃地和我们做了沟通,并且用了“bad”这种很重的词汇。
说脏话在国内当然不是好事,但常常也无伤大雅。而在加拿大,这却是很严肃的事情。我带着困惑问了车间里的两个年轻小伙子:在加拿大,哪些是不能说的坏词?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都扭扭捏捏磨磨唧唧,十分不愿意从嘴里说出来。其中一个平时看起来还很摇滚的家伙,找来纸,帮我写下了三个词。另外一个直接跟我说,你还是去问孩子的老师比较好。我后来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另一个认识的老外,他说,F**K 这个词确实很敏感,现在人们习惯于说 oops,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绪,但极少用这么糟糕的词。
上面说的是言,再说行。一次,老师给我们留言,说我儿子在学校用手推了别的同学,而且频繁被投诉,需要和我们谈一谈。我们向孩子了解了情况,原来是踢球时,对方进球后的庆祝很嚣张,我儿子很不喜欢,便用手推了对方。
针对这个问题,我跟老师说,孩子在您这里,希望您可以教给他更多的加拿大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家长了解并不多,但我们会配合老师工作。老师听完有点奇怪,加拿大方式?难道动手在中国就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吗?我说,在中国,小孩子动手是个问题,但并不被看做是很严肃的事情,特别是男孩子,刚才还在打架,一会儿可能就玩作一团,所以中国人也许习惯于把它解释为孩子的行为,大了就好了。老师理解了我的意思。她说她会帮助我儿子解决这个问题,并且给我儿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说不;如果不行,找老师或权威解决;若还无效,离开现常老师特意叮嘱他:我不希望看到你自己去解决类似问题。
看看这三步,简直就是西方成人世界的行为模式。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按照这个社会最真实的法则去管教孩子,让他们长大后能够适应社会的运转。回头看看国内,很多家长,包括学校,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现实性培养。
我在多伦多学车时,教练就讲过一个留学生的经历。这个年轻人开车净玩悬的,教练指导他,他说规则都知道,考试时一定没问题,练车就是玩。结果呢,考试多次也没过。你不按规矩训练,怎么可能在现实中遵守规矩呢?
对孩子规矩多,对大人同样。我们一家在多伦多美领馆办美签时,由于对使馆内的管理方式有异议,夫人按照国内的习惯去柜台大声投诉。这要在国内,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在北美可不行,柜台里的工作人员马上对着对讲机叫人。不一会儿,警察就到了现场,把夫人请出了等候区。警察说,你的投诉没有错,但你的方式错了,你造成了这里的混乱,我们必须请你离开。
我有一次也因为类似的情况投诉超市柜台,由于比较激动,声音大了一些。柜台里的大姐马上就打电话叫人,一位先生随后就找我沟通。现在,我们也慢慢学会了理性但不妥协的方式,在夫妻之间的口角中也很少大喊大叫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突然想到旅美作家沈群在《美国也荒唐》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一位记者问:“沈先生,根据您在美国的经历,您内心深处有没有一种野草的感觉?”沈群回答说:“我没有觉得自己是野草,以前在国内,我才更像野草。我现在活得很滋润。正是(因过错导致在美国被)劳改这些事,它把我规范了,让我知道我该怎么去活。我觉得美国的很多事情背后,是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成为我的一种营养。”
我这个居加屌丝,对此深有同感。
(王鹏,1973年生,北京人,2013年移民加拿大时身家480万,现居安大略省伦敦市,待业)
大学二年级
移民加拿大时身家480万
——————
身家480万了还“屌丝”“生存”?
照这个标准租房的是不是别活了?
这就叫矫情
初中一年级
小学二年级
lz目前咋样?再说说吧!
高中一年级
最近频频出现移民的念头,不是因为雾霾,不是因为物价,而是对ZF的失望,请问您当时是找的中介吗?还是全程自己办理?
显示全部签名
越爱越被爱,越舍越多得
大学四年级
应该说说具体怎么办的移民,对这个更感兴趣
显示全部签名
心有坚毅,事无所惧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可见
你可能感兴趣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声明: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转载文章/图片请注明作者及出自 、,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7f0-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加拿大国土面积很大,世界第二大,但是国土都在北半球,冷的地方多,只有南部区域气候温和;所以,大家熟悉的加拿大大城市基本都在南部一线,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魁北克,蒙特利尔,温哥华;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BC省的温哥华地区,这儿一带四季如春,其生态环境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上流。从人口分布来看,温哥华地区和多伦多地区的华人比较集中,尤其列治文地区其中许多移民都来自香港及中国的广东省一带,故粤语在此地区也成为一种有用的语言工具。由于这些地区的华人密集,即使不通英语的华人在此也能生存,并能开设一些小型的简单生意。  加拿大社会是根据宪法,居民有自由迁徙的权利,那儿没户口这么一说;所以新移民朋友可自由选择居住地区,可任意改变其定居目的地。当然,省提名的有一些不同规定,虽然不违法,但是注意违规可是有麻烦的哦;居民从一个省搬迁到另一个省后,须在其新居住省份申请新的医疗保险卡,须更换其驾驶执照,并且须在年底报税时按其新居住省份的税务规定报税(除魁北克省的规定有所不同外)。  影响移民选择移民后定居地区的因素  新移民在登陆以前,必须先确定其移民定居地区,甚至申请人在填写其移民申请表格时,就须初步确定其移民后的定居目的地。影响新移民选择移民后定居地区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新移民在选择其移民后的定居目的地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工作机会因素。该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否可以为新移民提供较多的其专业领域的工作机会,比如,计算机人才、工程科学人才应尽量选择安大略省(Ontario)、魁北克省及Albert省等工业发展区域,商业人才则应选择多伦多地区和温哥华等商业繁荣地区,等等。  2.发展机会因素。该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否适合新移民的专业特点,是否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专业特点为计算机基础研究和开发者,应选择Ottawa地区,该区域属于加拿大硅谷。  3.进修机会因素。对于打算移民加拿大后继续攻读学位进修的新移民,应选择大学比较密集的地区,比如,多伦多和Ottawa一带。  4.居住环境因素。对于害怕寒冷的新移民应选择气候温和的温哥华一带,而英语语言能力较差的移民可选择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华人较多的地区。  5.回国方便因素。对于在中国还有生意,需经常回国照料者,应选择回国方便的温哥华地区。  6.了解接触美国因素。如果新移民立志将来到美国发展,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美国,则应选择加拿大和美国的接壤地区居住,如安大略省的Windsor城、BC省的温哥华等地区。  7.子女成长因素。教育比较发达,经济竞争不太激烈,经济形势发展比较温和的地区较适合子女的成长。  8.获得公民身份因素。申请加拿大公民的程序长短,取决于该地区的新移民数量,新移民密集地区的公民申请时间是其他地区的公民申请时间的几倍之长。  登陆加拿大后需尽快办理的另一重要事宜是办理银行开户手续。加拿大不同的银行对顾客开户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大多数银行要求顾客提供两份以上能证明其真实身份的证件即可。新移民的护照和其移民纸均可作为该用途的证件。对于新移民来说,登陆后尽快开办银行户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办理其他新移民登陆后的安置事宜时,银行提供的每个月的Statement可作为其办理其他手续的要求证件材料之一。  下面我只简单介绍  渥太华,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卡尔加里  ,温尼伯,里贾纳,哈密尔顿,魁北克城,  爱德蒙顿等您有可能选择的城市。  (一)  渥太华( OTTAWA)  渥太华是加拿大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作为加第四大城市,无论从城市规模还是国际知名度看,渥太华都比不上多伦多、温哥华和蒙特利尔。但却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渥太华位于安大略省东部与魁北克省交界处,渥太华河下游南岸。 1959年加拿大首都划定的首都区实际上还包括渥太华河北岸的赫尔市和其他卫星城,整个都会区面积2,054平方公里,人口105万(1997年统计数字),相当于北京市人口的十分之一。  渥太华的气候,冬夏之间各走极端。春天通常于四月来临,为期短暂。夏天通常阳光普照,热而潮湿,时有雷暴。秋天则多半清凉舒适。每年十一月底会下第一次雪,雪下到次年四月中为止。渥太华的冬天极为寒冷。渥太华称得上是全球最寒冷的国都之一,其纬度与中国的哈尔滨差不多。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1℃,最低气温达零下39℃,年均气温6℃。在这里,寒冷多雪的冬季与温暖的夏季相互交替,季节的变换显得格外分明。不过在渥太华,无论多么酷寒当地都提供所有季节性的休闲活动,使这里寒冷的冬季也别有一番情趣。目前渥太华的经济称得上是西方典型的"政府经济"或"首都经济",因为与经济有关的几乎所有活动都与政府相关。98000名联邦公务员占渥太华劳工总数的29 %,政府日用品、服务、契约等刿构成了渥太华主要的经济生活。该市第二大经济来源的旅游业,也主要得益于渥太华是首都之故。每年观光客约250万人,远远超过渥太华本市的人口总数,成为渥太华经济的一大支柱。此外,商务观业的兴起,使渥太华成为加拿大第三大会议中心。以政府服务业这一"无烟工业"取代传统的木材、纸浆业,  是加政府的成功之举,它使渥太华这座"寒冷的都城"空气清新、风光旖旎,成为加拿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渥太华又称“郁金香城”。它既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又是著名河港,还有百余条航线通往国内外重要城市。该市工业发达,以造纸、木材加工、印刷、食品加工、运输机械制造、水力发电和电子等业为主。在德若阿金姆建有加拿大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渥太华还是全国文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城市。渥太华大学、卡皮顿大学等最高学府,著名的科学院和研究中心均设于此。市内还有国家美术馆、全国科学技术博物馆、人类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国家军事博物馆、国家航空博物馆、邮政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在该城居住着1万余华人。市区中心附近的王马锡街,是华人商店集中区。   1857年,渥太华由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选定为加拿大的首都。将这里作为首都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其特定的地理条件;既可稍稍远离美国的威胁,同时又正处于英国圈和法国圈的中间位置上。春天是这个城市最为辉煌的时节,每到那时,色彩绚烂的郁金香花便掩映了整个严肃的城市。在面向渥太华河的坚固山冈上耸立着国会大厦,形成俯瞰全城之势,其周围集中着全国的中枢机关。城市到处点缀着公园和美术馆,并由桥梁与渥太华河对岸的魁北克省的赫尔连接在一起。位于赫尔郊外的宽广的卡蒂诺公园内的大片森林是观赏红叶的名胜。渥太华作为行政中心虽不免欠缺华美,但去为数众多的美术馆逛逛、坐坐利多运河的游览船或者同时参观赫尔城,仍能使您享受到充实而愉快的旅行。   · 飞机:有连通加拿大各地和国处的频繁往返的各趟航线。从多伦多出发约一小时。从早 7点到晚21点,1小时1-2趟班机。此外,从蒙特利尔出发30分钟,魁北克出发1小时,从温哥华出发则有5小时20分钟的距离。   Air Canada电话(613)237-5000 Canadian Airline International 电话(613)237-1380(预定)   · VIA铁路:连通蒙特利尔、魁北克和多伦多等地。从蒙特利尔至渥太华每日平均3-4趟班车,所需时间为2小时10分钟。从多伦多至渥太华每日平均2-4趟班车运行,所需时间为4小时20分钟。VIA Ottawa 电话 (613)244-8289   (二)多伦多  ( TORONTO)  是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最大的城市,重要港口和全国金融、商业、工业、文化中心之一。位于安大略湖西北岸。工业主要有机械制造、化学、服装、肉类加工等部门。全市有22家银行、25家信托公司总部和多伦多股票交易所,它在北美各交易所中居第三位。铁路、公路发达,空运有40条航线与国内各地和美国等国的各大城市相通。伊顿百货商场和辛普逊等大百货公司驰名于全国。多伦多也是全国文化、教育中心,仅大学和学院就有11所。设在这里的多伦多大学是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多伦多也是华人聚居的城市之一。在5、6条唐人街两旁,华人的商店林立,餐馆生意兴隆。全市还有5、6家中国电影院。市北100多公里处的格雷文赫斯特是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乡。  多伦多四季分明。虽然安大略湖对本区的气候起着温和效应的作用,但冬天可以一直延至四月中。降雪量则年年不同。春天通常为短季,随之而来的是湿热的夏季,时有雷雨。夏天早晚较为清凉。秋天阳光普照,气温怡人,午间温度会升到夏天的水平。  多伦多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美丽的城市。多伦多处在交通要冲的地理位置上,从安大略湖沿圣劳伦斯河而下,不久就可以通过大西洋。在多伦多的对岸,是美国的纽约州。这座城市以贯穿南北的扬格大街为中心呈棋盘状排列,从安大略湖上远眺,耸立在蓝天中的高层建筑群令人想起纽约的摩天大楼。但是,据说与纽约迥然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多伦多不愧是个移民城市,在大街上走动的人肤色名异,而且每个人都很时髦。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是加拿大文化、经济的发源地。多伦多也是一个文化都市,最新的电影在这和纽约同时上映,且全年都能看到长期上演的音乐剧。美术馆、歌剧院和体育运动设施也很完善,城里既能欣赏戏剧和艺术,还能享受购物和餐饮的乐趣。简直是魅力无穷!   · 唐人街:以从 Dundas St的.University Ave到. Spadina Ave.的这一块地方为中心的唐人街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唐人街,并还在迅速扩展。它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在加拿大领土内有一片中国人的区域,不如说是香港的一部分(来自台湾的人也不少)原封不动直接搬到了加拿大。唐人街的餐厅和商店一起挤到了大街上,拥护不堪,其旁若无人的架式令人不敢想像这是在秩序的国家加拿大。除规模大外,这个唐人街还有一种横滨、伦敦,包括温哥华都无法相比的“浓厚的华人气息”。  去唐人街最有趣的当然首先是吃饭。店铺的数量多得数不清,而且味道的水平也是其他城市的中国餐厅无法相比的,无论进哪家餐厅都不错,而且价格也便宜。到周围的市场一看就会明白,这的中国菜材料非常丰富,简直都不知道是从哪弄来的。唐人街还能买到茶叶、中文歌之类的有特色的东西。另外,与温哥化不同,这有很多商店时间很晚。实际上,从CN塔看夜景也是这最亮。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漂亮的城市,也是购物的天堂。这有大规模的地下街和漂亮的购物中心、古董市场、大众化的市场、以及能享受豪华的购物乐趣的高级时装店街等,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预算自由自在地购物。但是,卖礼物的商店很少。如果一定要选择那些能使你回忆起自己独特的加拿大之旅的东西,建议游客购买加拿大的工艺品、鞋和提包等皮革制品、文具、毛皮等衣料、CD唱盘式唱片等。一般所有商店星期天都不营业,需要注意。多伦多最别致、充满高档感觉的街是Bloor St.和 Yorkville 周围,或以优雅舒适地购物。在这,夏奈尔和路易威顿等高级名牌商店一家挨着一家。   · 皮尔逊国际机场:皮尔逊国际机场拥有三个停机坪,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机场,机场根据目的地和航空公司分为第一 —第三停机坪。各停机坪之间借助公共汽车或者出租汽车联系。机场位置在市中心西北30公里处,但除其他交通工具外还有机场班车频繁开往市内,约40分钟左右即可达各主要旅馆。   1. 机场班车 /Toronto Colony Airport Express 电话 (905)564-)387-6787每隔20分钟就有一班区间公共汽车开出,把机场和市中心的主要旅馆联系在一起。除在Westin Harbour Castle/Royal york/Sheraton centre /Marriot 等旅馆的话,要先在Royal York下车之后再换乘别的公共汽车。单程$11.45,往返$19.70,所需时间40分钟左右。学生优惠10%,也可以用信用卡付款。走出停机坪的大楼之后,在那售票处买票。并可得到一张时刻表,上面有机场地图和主要旅馆的位置,非常方便。开往机场的班车5点左右发车。   2. 从同样的地方出发,还有开往地铁 Yonge-University线的York Mills站,York-dale站、Bloor-Danforth线的Islington站的班车。且都是每隔40分钟发车,票价为单程$6.40-7.95。所以如果去的目的地不是主要旅馆,而又离地铁车站不远的话,坐这些班车更方便。开往旅馆的敬意班车在各个旅馆让乘客下车要花不少时间,在这一点上也是开往地铁的班车更为方便。   3. 出租车:到市中心 30-40分钟,$40左右。   4. 机场豪华客车:价格固定, $40多上点,外加小费。由于是大型客车,可以装很多行李,非常方便。   5. 去多伦多机场的校便宜方法:乘地铁的 Westbound线到终点站Kipling,换乘45路公共汽车。再在Dixon Rd.换乘58A路公共汽车,直至机场停机坪。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只需两枚地铁硬币和$1.50,即总共不到$5就能到达机场,所需时间为约一个半小时。顺便告诉大家,最后的$1.50是因为机场在TTC公司的营业区域外而加的费用,在下车时付款。乘出租汽车要花$40以上,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便宜的方法。  (三)蒙特利尔  ( MONTREAL)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和海港。位于魁北克省南部,圣劳伦斯河下游左岸。人口292万。为全国最大海港和金融、商业、工业中心。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工业部门有服装、食品加工、制鞋、造船、电工器材、飞机制造、石油加工等。是世界著名的小麦输出港。现代化的港口总计有140个大小码头。这里设有全国最大的蒙特利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总部和股票交易所。蒙特利尔还是全国铁路、航空总站所在地。该城教育发达,著名的蒙特利尔大学、麦吉尔大学、白求恩工作过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蒙特利尔美术馆都设在这里。在白求恩广场可看到矗立在那里的中国人民赠送给加拿大的汉白玉白求恩雕像。蒙特利尔聚居着3万多华人。市中心区一隅的唐人街,中国工艺品琳琅满目,土特产摆满商店、摊床,中国餐馆客人盈门。  她的冬夏之间各走极端。春天通常在五月来临,为时短暂。夏天极为闷热,时有雷雨。秋天则清爽怡人。第一次下雪多在十月底,直下至三月中。冬天极其寒冷。  蒙特利尔,被称为“北美巴黎”,深受法兰西文化影响,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1642年,作为法兰西殖民地由麦泽努布建军于圣劳伦斯河岸的玛利亚城可以说是蒙特利尔历史的开端。市中约有300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二为法裔加拿大人,但英裔也不少,这是一个容纳了30多个国家移民的混居城。法语作为该省的公用语,到处均可耳闻眼见。而同时实在令人吃惊的是众竟可以毫不吃力地同时换用英法两种语言。  进行着大胆开发的商业区,从其跳动感中仍能让人们感到其中掺杂的乡村气息,保留着18世纪遗风的旧市也有一丝悄然的新气象。或许,蒙特利尔最大的魅力正在于这种新的和旧的、法兰西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和的不可思议的对比之中吧!   · 飞机:从中国国内没有直飞航班,须在多伦多转乘。即便是经由温哥华也仍须在多伦多续乘。多伦多至此约 1小时,温哥华出发则约6小时。乘JAL一般在芝加哥续乘,NWA则在底特律。   · 公共汽车:多伦多 -蒙特利尔之间有包运Voyageur Colonial快车,一天运行6次。渥太华-蒙特利尔之间每天每隔1小时就有一辆服务快车出发,所需时间约两小时。魁北克-蒙特利尔之间,Orleans ‘Express的快车每天隔1小时出发1次,约3个小时。   · 铁路:乘 VIA Rail 从渥太华出发约需两小时,每天运行3-5次。但需注意由于星期几的不同,运行次数和时间有所不同。由多伦多出发一天运行6次约需5小时,除周六以外每天还有一列快车出发,约4小时。从魁北克出发运行约3小时,每天3-5次。  从机场到市内:多维尔国际机场位于商业区西约 22公里处。国内线和美国出发的班机在此起降。从加拿大国内出发的航班均可到达该机场。电话(514)633-3105   1. 机场公共汽车: Connaisseur 区间公共汽车车体带有灰色线条,去往商业区的主要宾馆和停车场。走出机场后,在位于右侧靠里的售票亭买票。每隔20-30分钟发车一次,到达商业区约需30分钟。票价单程$9、往返$16.50。   2. 市内公共汽车:从机场终点站乘 211路公共汽车可去往地铁Lionel-Groulx站,非常方便。或乘免费区间公共汽车到VIA的多维尔车站,再转乘郊区电车到达Windsor车站。   3. 出租汽车:约 $25-30   (四)温哥华( VANCOUVER)  通往加拿大西部的门户---温哥华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加、美边界北侧。人口131万。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运输、贸易和工业中心,是世界主要小麦出口港之一。温哥华教育十分发达,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西蒙弗雷塞大学均在该市。温哥华市约有10万华人,世代与中国有交往。孙中山曾三次到此,发动华侨投身于**清王朝的革命活动。位于市区东部的唐人街商店林立,均由华人经营。  温哥华气候温和,潮湿。夏天通常温暖舒适,而冬天较为暖和有少量的雪。她有保护该市不受寒风吹袭的山脉,同时也带来雨云。如果你在五月至九月间来温哥华,准备较温暖时穿着的衣物,晚间需备一件毛衣。冬天,你需要一件保暖的雨衣、雨伞和防水的鞋子。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时,手套及帽子便派上用场。  温哥华是一个将都市文明和自然美景和谐地集于一身的美丽城市。耸立在商业区的一座座高层建筑,显示了这座继多伦多、蒙特利尔后的加拿大第3大城市的经济实力。而散布于市内各处的充满绿色的公园,则洋溢着恬静的气氛。  另外,温哥华还是有名的移民城市,国际都会。漫步市区,你会遇到英裔、德裔、华裔、印裔等众多人种。丰富多彩的自然条件与现代化大都市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方来客。   · 唐人街:在加拿大的主要城市都有唐人街,温哥华唐人街的规模仅次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居北美第二位。 Pender大街与Main大街交叉点周边的街道,树立着一块写着汉字的标牌,令人有一种回到中国的错觉。特别是在周末,很多中国人来此购物、品茶,使这里更加热闹繁华。   · 夜生活:在温哥华,有很多能够享受到爵士乐、摇滚、布鲁斯等音乐的酒屋、迪斯科舞厅。在这类小店,几乎都不付或只付 $5左右的服务费,就可以尽情欣赏现场音乐会、狂舞迪斯科。其日程安排可查阅镇报纸。但迪斯科舞厅一般于凌晨2时关闭,周日不营业。   · 温哥华国际机场位于温哥华市中心西南约 15公里处。出国、转机时,需购买机场建设费(AIF),且必须在机场候机楼内的自动售票机或AIF服务处购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为$5、不列颠省以外的北美地域(含夏威夷、墨西哥)为$10、北美地区以外为$15。   1. 机场巴士:运行于市内的主要饭店与机场之间,从 6:15-22:30每15分钟一次,22:30-24:30每30分钟一次。取好行李,走出2层的出口,左侧Airport Express 的接待站,右侧是机场巴士的车站。在标识牌附近等即可。车费也可在车上交付,费用为单程$9.25, 往返$18。到市中心约30-50分钟。   2. 市内巴士:出机场 3层大门左后方便是市内巴士站。先乘坐#100路车,从司机处购买Transfer Ticket, 在Granville St. 与70th St. 交叉处换乘#20路汽车,便可到达市中心。但是,#100路车发车间隔为15-60分钟。因此,若站内无车,最好确认下趟车的发车时间。车费为高峰期$2.25, 低峰期$1.50, 运行时间1小时。  (五)温尼伯( WINNIPEG)  马尼托巴省(MANITOBA)首府,加拿大中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要枢,位于红河与阿西尼博因河的交汇处,是大西洋岸和太平洋岸的中点,也是加拿大国家铁路及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交汇点。温尼伯历来是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市场和重要的牲畜贸易中心。全市有屠宰、肉类加工、面粉、服装、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等1000多家工厂企业。波塔吉街是温尼伯的的商业区。众多的豪华旅馆、饭店,全国出名的伊顿、哈得逊等大百货公司,使温尼伯呈现更加繁荣的景象。温尼伯市内还有历史悠久的马尼托巴大学和温尼伯大学。为纪念加拿大建国100周年建立的百年纪念中心、建于1851年的圣安德鲁斯博物馆、温尼伯艺术馆、克雷斯教堂等建筑远近驰名。  温尼伯格是平原正中央的一个城市,从19世纪初开始它便是该地区的毛皮交易中心,1812年西尔考克勋爵在此建立了红河  殖民地。温尼伯格的迅速发展是从1881年通往西部的铁路线到达该地区之后开始的,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65万人口的繁华的大城市了。  温尼伯格尽管在地理位置上正好位于加拿大的中央,但城市给人的印象和美国中西部的城市很相似。对加拿大来说,这的东亚移民较少,而相反黑人数量很多。街上行驶着一辆又一辆破破烂烂的美国汽车,这一点也让人产生与美国中西部城市相似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温尼伯格是一劳永逸个没有什么特色的城市,但其市中心非常小巧精致,而且没有贫民区,因此是一个可以悠闲地散步的令人心情愉快的城市。同时也可以看出,市民对城市的重新开发和文化事业非常支持,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也使人对这个城市产生好感。   · 从机场到市内: Winnipeg International Airport ,626 Chemin ferry Winnipeg 电话(204)783-8000。离市中心约8公里。出机场大楼后,在右侧最靠边的公共汽车站乘15路公共汽车可以去市中心,$1.35。但相反,去机场的时候,同样是15路却有好几条线,要注意乘坐开往机场的那一条。需时约20分钟。乘出租车去只有$10--12左右。而乘坐机场豪华客车,反而比出租车贵,需要注意。  (六)  魁北克城( QUEBEC)  魁北克省首府,加拿大东部重要城市和港口。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合处。全城分新区老区两部分。新市区高楼林立,商业繁荣,一派现代化城市风貌。旧市区仍保有 18世纪时法国城市的风貌。这里挂有18世纪牌匾的店铺商行比比皆是。店员身着古装、梳古老发型,使整个市区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情调。魁北克城名胜古迹甚多,是北美洲的一座历史名城。  (  七)哈密尔顿( HAMILTON)  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滨临安大略湖西岸伯林顿湾。钢产量占全国2/3以上。制造业占全国第三位。加拿大第一所设有原子反应堆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私立大学)位于该市西部。  (八)卡尔加里( CALGARY)  见去卡尔加里  (九)爱德蒙顿( EDIMONTON)  是ALBERTA省省会,冬天雪下得不大,却非常寒冷。夏天短暂而炎热。夏天日间很长,太阳照耀时间可长达十六小时,且时有雷雨及骤雨。春秋气候怡人,但为时甚短。  艾伯塔省的省会过去曾是去育空山金矿的“北大门”,战后在附近发现了油田,又作为加拿大的“油都”而得到飞速发展。从城中央流过的北萨斯卡丘旺河的北岸是现代化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南岸则是住宅区和省立大学的绿地。这里环境优美,市民人均拥有的公园面积居加拿大第一位。  这座城市引以骄傲的是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购物区,其内部的商店、餐厅、旅馆、游乐场和人工湖都用玻璃制的圆屋顶覆盖着,即使在下雪而不能外出的严寒冬季,在这里也能得到愉快的享受。另一方面,这座城市还以“节日城”闻名,人们为了尽情享受短暂的夏天,因此在整个夏季都不断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 埃德蒙顿国际机场  在市中心以南 29公里处,国际线和国内线几乎所有航班都在这起飞和降落。   1. 机场班车:  电话(403)563-7 这是连接机场和市内的公共汽车服务,每20分钟发车一班,到市内需用45分钟,票价单程为$11,往返$18。从市内前往机场时,如提前预约,可到旅馆接运游客。   2. 出租车:  到市内需30分钟,价格为$40。   · 市内机场  在市中心以北3公里处,国内线的短距离航班在这起降。这个机场和国际机场所处位置正好在相反的方向,因此,乘国内航班离开埃德蒙顿时,注意确认飞机从哪个机场出发。乘出租车价格为$10。  里贾纳( REGINA)  里贾纳是一座规划优美的城市,全城以瓦斯卡纳中心这片宽阔的绿地为中心向外延伸,与其他大平原城市根本不同的是,它是萨斯喀彻温省的省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即使与现在和它几乎规模相同的萨斯卡通相比,它大概还要小得多。也许正因为这一点,里贾纳与以朴素谦和为信条的其他中部城市相比,总让人觉得充满着一种人为的、官僚式的气息。  里贾纳真正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显著,人口也增加到了167500人。里贾纳虽然有多民族化的倾向,但现在英裔市民仍约占总人口的56%,城市也飘荡着一种英国情调。   · 里贾纳机场距温哥华两小时,卡尔加里 1个半小时。另外从多伦多和温尼伯等城市每天也有数班收音机抵港。机场在市中心西南7公里处。尽管没有机场班车,但即使乘出租车,到市中心也不过$7左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手里没个千把百万,去移民都属扯蛋。  
  现在移民加拿大确实很火热,无论是生活环境亦或者是生活质量上加拿大都比国内强的太多,大家想移民过去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移民毕竟不是个小事,具体的移民加拿大的事宜尤其是要满足哪些条件一定要先搞清楚,可以先看一看/note//上面有关加拿大的条件解释的还是比较详细的。  下面是一些有关加拿大移民的一些文章,还是蛮不错的;  加拿大移民费用你都清楚吗?最新加拿大移民费用大全!【强力推荐】/note//  2017加拿大移民新政策最新变动,一起来看看吧!/note//  移民加拿大的条件有哪些?2016最新汇总!/not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民加拿大后的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