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 投资者关系投资者没有中国资本

熊晓鸽:为什么阿里巴巴投资者没有中国资本
日 15:48  来源:
作者:和讯
  和讯网消息 5月11日,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发表了主旨演讲。
  熊晓鸽表示,“管基金的最怕不够专业。但我们现在好像和以前的风投看来就有些违反了惯例。比如我们投资了电影,现在热映的《同桌的你》就是我们投资的”。
  这一点在传统的国外的风险投资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不同意投资电影的。如是不能投电影的,平均的投资是万美金以上。但现在我们有了社交媒体,传播的成本非常低。只要内容好,大家都可以看,时点好,在中国就能够赚钱。
  投资电影,还因为发现国外的电影越来越难看。看来看去全都是人和机器打架,看来看去本身就没有新意。而我们知道,电影应该是一个讲故事的地方,我们中国有那么多故事,但老外也不知道怎么讲。
  所以,我们在国外也投资了电影公司,最好能讲述中国的故事。比如我们投资了“传奇电影公司”,投资的盗梦空间也取得了很大成功。我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拿到更多中国的故事,然后能得到这些中国故事的电影获得奥斯卡。
  我认为我们太信任我们在座的各位了。
  这里说的是电影。其实,我们原先的投资方向主要是互联网。为什么互联网发展的这么厉害,因为当前我们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6亿多了,移动互联的用户现在也是5亿多了,再过一年也会有6亿。6亿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正好是美国人口的两倍。所以,很重要的是互联网的普及。
  中国是投资者的天堂,因为你不需要太多条条框框,只要适合中国都可以做,而且中国这么大,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竞争力。我做风投二十多年了,但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还是没有去。
  但中国的市场是不是无懈可击了?没有,就比如,我们现在看到阿里巴巴要在美国上市。但在阿里巴巴身上获得最大的回报的投资者,基本都是国外的。还有百度、腾讯主要的投资人也都是国外的。中国有这么多的钱,是世界最有钱的,但为什么我们的社保基金等都没有进入这些公司呢?
  而且,在中国你想买这些非常好的公司的股票,也买不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重要的是我们的管理方面的政策还没有鼓励或支持做这些事情。需要官方出台一些与此相适应的政策的改变。比如,为什么对公司上市要对它的盈利 设限呢?
  很多公司最初在传统的眼光看前途都不一定是很清楚的。PE的资金肯定都是想回避风险,但是要想有高回报一定要有高风险。阿里巴巴也是做了很多年。很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我们当初投他们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是个方向,但包括他们和我们当初都不知道怎么赚钱。一直到05年,才知道怎么赚钱的。
  现在也一样,大家都看好移动互联网,在这个领域里创业的人越来越年轻,其实很多我也都不懂。我参加这些创意投资的会议,很少能够看到教授,专家什么样的人,都是小年轻。但确实有很多机会。
  当然,现在的中国与二十年前的中国政策肯定是不一样了。如果不改变的话,那么那些最有前途企业的投资者还是老外。
【作者:和讯独家】【了解详情请点击:】|||||||||||
“疯狂”的阿里巴巴IPO:马云资本布局为哪般?
阿里巴巴IPO已经预热半年多。尽管阿里巴巴管理层对IPO一事三缄其口,但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的传闻仍是接连不断。而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一系列被认为都是马云在为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做铺垫。
不过,阿里巴巴能否继Facebook之后实现互联网的又一个千亿美元估值梦,仍旧为市场留足了想象空间。
  阿里巴巴IPO已经预热半年多。尽管阿里巴巴管理层对IPO一事三缄其口,但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的传闻仍是接连不断。  2012年底,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同时宣布重启上市进程。  2013年元旦刚过,就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阿里巴巴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上市之前想投阿里巴巴的人多。  日,阿里巴巴在杭州宣布,对集团现有业务和组织进行了调整,成立了25个事业部。  日,马云宣布“退休”卸任阿里巴巴CEO,陆兆禧走马上任,其他高管也做了相应调整。  日,马云联合多家民营企业组建菜鸟网络公司,马云为该公司法人并出任董事长一职。  这一系列被认为都是马云在为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做铺垫。  各种消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IPO已箭在弦上。阿里巴巴集团高层动向也昭示了IPO将近。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已为上市做好准备。同时,据传,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观点是,今年是上市的最佳时机。  7月9日,阿里巴巴CEO陆兆禧也在香港表示,上市的时间地点最终都需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敲定。阿里巴巴集团希望将最赚钱最有潜力的业务放在上市公司里面。但阿里小微金融旗下业务,如支付宝,还处在尝试阶段,不会包括在上市公司中。阿里巴巴与银泰、复星、富春、顺丰等集团成立的物流公司“菜鸟网络”也不在上市资产中。  此后,媒体称,从多方了解到,不出意外,阿里巴巴集团将于2013年第四季度赴港交所IPO,时间最快将是9月-10月。  日上午,亦有香港媒体称,阿里巴巴已经聘请高盛作为上市保荐人递交A1申请,正式启动在港上市程序,预期10月份挂牌,估值最高达1000亿美元,集资额最高200亿美元。阿里巴巴估值料将以腾讯作为参考,介乎700亿-800亿美元,IPO集资额将超过千亿港元,不过最终上市的时间和地点仍有变数。  传言还称,阿里现有12家公司,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支付宝、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一淘网、中国万网、聚划算、CNZZ、一达通,然而支付宝不包括在上市资产内。阿里现有股东包括淡马锡、日本软银、俄罗斯数字天空科技(DST),外资投行及中资私募基金,债券持有人则包括国开行等,预期保荐人会再引入如中东主权基金及内地保险基金等,而且目前“01688”这个上市编号依然悬空,预期会沿用这个旧上市编号。  甚至传言称,阿里巴巴集团若落实在香港上市,市场预期获纳入恒生指数、MSCI明晟指数等重要指数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还分析称,阿里巴巴集团高层显然比较倾向于中国香港上市。阿里集团不会考虑在美国挂牌。阿里集团不愿在美国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过为严格的审计压力和会计标准。  没多久,阿里巴巴发言人7月23日回应,“一切都是谣言,对于公司的上市地点和时间,都还没有具体决定。”  7月30日,软银CEO孙正义也表示,关于阿里巴巴集团的IPO,目前尚无确定的计划。我不会对此置评。  7月31日,消息人士再称,已经提交A1表的传闻是错的再次确认,无论是承销团还是上市地点都还没有最后敲定,甚至,连把哪些资产。打包整体上市都没有确定的版本。  但此前曾有阿里集团高管对媒体透露,美国和香港的资本市场都希望借助阿里集团的整体上市来激活当地股市。  事实上,近半年来外界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回应模式已经习以为常。随着其上市传闻的逐渐细节化,恐怕不到最后一刻,阿里官方乃至涉事投行都不会捅破传闻和事实之间的窗户纸。  不过,进入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在互联网界大有“扫货”之势的激进并购态势。诸多迹象显示,阿里巴巴在为IPO做各种准备。为了给资本市场讲故事,阿里巴巴向包括花旗、瑞士信贷、汇丰在内的9家银行贷款80亿美元,其中近50亿美元用于投资和并购。阿里巴巴像一个巨大的章鱼,过去一年,它几乎把互联网最热领域里最好的公司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中:参股新浪微博,并购高德导航,构建菜鸟网络,释放靓丽业绩,尤其是将于下周推出的具有颠覆传统购物乃至生活娱乐生态的“阿里盒子”。  而且,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刊登了5月30日专访马云的文章,外界认为这是阿里巴巴上市前的又一轮造势。  但即便如此,阿里巴巴能否继Facebook之后实现互联网的又一个千亿美元估值梦,仍旧为市场留足了想象空间。
疯狂的千亿估值
  2005年,雅虎向阿里巴巴投入10亿美元资金,同时以雅虎中国的所有权为代价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权,这使雅虎一举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股东。  阿里巴巴上一次在香港上市是2007年,它曾以融资116亿港元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历史规模,股价最高曾达到40港元;日,阿里巴巴正式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在10个月前阿里宣布完成首批对雅虎76亿美元股权回购计划时,它的估值还停留在400亿美元。  雅虎披露的文件显示,在阿里集团第一次股权回购时,雅虎与阿里集团签订有一项鼓励性条款,即:阿里集团需在2015年年底前可选择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在特定情况下可在中国内地上市,IPO的发行价对应的阿里集团整体估值需在735亿美元以上,雅虎有权为阿里集团指定一家承销商;而如果阿里集团方面没有在2015年年底前上市,则雅虎有权自行处理所拥有的阿里集团余下股权。  2013年2月,摩根士丹利对阿里集团的估值为500亿美元。但随着阿里集团不断对投资并购展开披露,一些投行也在不断上调阿里集团的估值。2013年5月,高盛对阿里集团的估值评定为700亿美元。该估值已较去年9月阿里集团首次回购雅虎股权的估值整整提升了1倍。  而现在,按照各大投行预估,阿里巴巴上市估值大约在1000亿美金上下。它也将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互联网公司,仅次于3000亿美金的谷歌和1380亿美金的亚马逊,并有望在3年内超过亚马逊。  一位投行人士称,1,000亿美元的估值较难达到,折中计算为800亿美元,假设阿里巴巴发行20%股票(含回购雅虎的10%股份),共融资约为160亿美元。  毕竟,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对阿里巴巴高估值的预期氛围。  而阿里内部估值为690亿美元,比分拆支付宝前的估值300亿美元增加逾一倍。内部人士称,Facebook 160亿美元的IPO上市后股价下跌,被市场认为是一次失败,故阿里此次上市会充分考虑价格后发行股份,其内部估值远远低于市场估值,也是希望上市后价格能够上升,让投资者获利。  有分析认为,投行不断上调对阿里集团整体估值,也可看作是为阿里集团尽快达到735亿美元估值限制排除障碍。  从400亿美元、735亿美元再到1000亿美元,阿里巴巴IPO如何撑起千亿美元估值?  从自身业务来看,阿里巴巴目前已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雅虎公司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阿里巴巴201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亿美元,增长了两倍。  这是继去年第四季度之后,阿里巴巴连续第二个财季净利润超过腾讯。2013年第一季度,腾讯盈利40.711亿元人民币(约合6.494亿美元)。国内另一互联网巨头百度一季度净利润约为3.3亿美元。  阿里巴巴的利润率也远高于其美国同行。例如,亚马逊和eBay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率分别为0.51%和18.1%,而其48.4%的利润率约为苹果公司同期利润率的两倍。  漂亮的财务数据、高增长的势头,以及围绕移动互联网展开的一系列激进的投资、并购,背后不乏阿里巴巴向资本市场讲出更高估值“好故事”的战略考量。  据此估算,阿里上市市值800亿至1000亿美元。显然,阿里今年第一季度较高的利润对其高估值贡献良多。  阿里高层表示,估值不存在高或低,而在于合理与否。目前,源自阿里巴巴的快递量占全国70%,2012年淘宝和天猫商城的总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加紧打造“数据流”、“物流”、“资金流”以及融合“三流”的各类新型生态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可持续发展”,而到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经济体”规模预计将接近2012年中国全年GDP总额,形成一个强大的新“经济体”。  阿里巴巴方面预计,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经济体规模将达到47.8万亿元,约为2012年的5.8倍,其中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和电子商务服务业规模将分别达到43.8万亿元和4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2万亿元,这意味着,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经济体概念将接近2012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阿里巴巴前行政总裁、现任股东卫哲预计,以首季盈利6.8亿美元推算,全年纯利可达数十亿美元,若以30倍市盈率计算,整体市值应超过1000亿美元。  不过,关于阿里集团的估值,资本界的观点并不相同。有分析认为,目前,腾讯的市值约达6068亿元,市盈率约37倍。阿里集团与腾讯业绩颇相似,阿里集团今年首季纯利约6.69亿美元,腾讯则约6.4亿美元,同样可支持阿里有逾6000亿元估值。  阿里集团此前并非没有历史经验教训。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投资者过度狂热导致股价被不正常的抬升,上市当天估值超过200亿美元,股价最高曾接近40港元,但之后一路下跌,最低时只有4港元左右,很多股价高点进入的投资者血本无归。  同样,现在不排除过度追捧的可能。不过,现在阿里巴巴集团与当时的阿里巴巴B2B不同,B2B已经到了天花板,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业务正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但也面临着激烈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旗下有12家公司,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支付宝、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一淘网、中国万网、聚划算、CNZZ、一达通等,而最具潜力的业务如支付宝等阿里金融业务被剥离,阿里巴巴与银泰、复星、富春、顺丰等集团成立的物流公司“菜鸟网络”也不在上市资产中。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被排除在外,最有潜力的业务如支付宝等阿里金融业务被剥离,这透支了阿里想象空间。估值千亿美元也被众多分析师认为不值。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千亿美元市值有点高。华兴资本CEO包凡认为,阿里千亿美元市值有点高。Facebook上市是很失败的案例,投资者到现在还是赔了很多钱,如果阿里像Facebook那样,大家会觉得它是圈钱的。  2012年5月份,Facebook上市发行价 38美元的,市值1042亿美元。但此后股价呈现下跌趋势,目前市值633亿左右。而曾创下千亿美元估值的Facebook如今已跌去大半,这一次,阿里巴巴是否也有被过度追捧之嫌?  另有人士分析,估值将取决于资本市场,如果大量资金无处可投,很容易估高。阿里集团估值700亿美元比较安全,80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估值,恐怕上市后就会回调。阿里最近收购了很多公司,可能为它增加一部分价值,700亿——800亿美元估值不是完全没可能。但如果没有收购,没有金融资产,只靠阿里集团业务,个人认为500——600亿美元估值是比较合理的。千亿美元市值并不会改变格局,也不会改变未来发展,无非是振奋人心,但长期来看,价位不如稍微低一些,稳步增长更靠得住。  一名上市公司投资部门人士评价称,只有美丽的概念还远远不够。有些公司比较喜欢广撒网,当时可能会很热闹,甚至引来不少“有魄力”、“有远见”的叫好声,但当这些不理性的收购尸横遍野时,人们就会把它忘记。“战略投资并购难的不是概念,是在概念下的准确甄别,特别是收购所带来的实际价值。”
“疯狂”投资布局不断,为哪般?
  在2012年9月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手中20%的集团股权,按照2012年5月雅虎与阿里达成的股权回购协议,当时雅虎给出了四个条件:A. 融资毛收入不低于30亿美元;B.阿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或美国证交所上市,或在特定情况下,在中国大陆上市;C. IPO发行价必须比阿里回购雅虎股份的每股价格溢价110%;D.其中一家全球IPO承销商由雅虎选择。满足上述四个条件,阿里巴巴才有资格回购雅虎持有的约10%的股份。  那么,阿里巴巴为何需要高估值呢?阿里巴巴又需要多高的估值呢?  1、阿里巴巴需要高于735亿美元的市值。尽管阿里巴巴已经在去年回购了雅虎手中持有的约20%的股份,拥有了超过50%的投票权,以及董事会超过一半的席位。但回购雅虎手中的剩余股份,进一步削弱雅虎的话语权,对马云和阿里巴巴而言仍然是必要的。因为若阿里巴巴不能在达到条件的情况下回购股权,那么雅虎完全可以将此部分股份另寻卖家。  阿里在回购雅虎持有的股权时,每股价格不低于13.50美元,根据当时阿里350亿美元估值计算,未来IPO时阿里估值需要达到735亿美元,发行价要超过28.35美元。阿里巴巴的IPO计划应当是既定的。而为了顺利地回购雅虎持有的股份,其需要在2015年之前上市,且估值达到735亿美元。  当然,阿里巴巴和雅虎的上述条款是不是也有可能改变?事实上,来自投资界的消息显示,阿里巴巴和雅虎正在重新协商IPO时股份回购的事宜。雅虎可能不满足于仅仅110%的溢价,而阿里巴巴也有可能想推迟IPO,并尽早回购。这一背景是,阿里巴巴获得了80亿美金的信用贷款,根据披露,其中40亿美金用来回购雅虎的股份。  2、高负债迫使里巴巴需要更高的估值。因为,阿里巴巴B2B公司私有化,以及回购之前雅虎20%的股份,阿里巴巴借贷过多,并贡献了部分股份。  根据雅虎披露的数据,至日阿里巴巴长期负债47.9亿美元。  阿里巴巴有两种方案回购雅虎的股份:A.阿里巴巴自己全资回购10%的雅虎股份,依照28.35美元的保底价格计算,若扣除2%的承销商费用,阿里巴巴至少需要付出73亿美元。回购股份简单两者相加,阿里巴巴需要筹备约120亿美元的现金。而若考虑到阿里巴巴的业绩及IPO后市值增长,阿里巴巴在上市之际回购雅虎的股份开始成本较低的。B.阿里巴巴在IPO之际(当然要符合条件),先与雅虎签回购合约,然后将这部分10%的老股直接卖给公开市场或其他机构投资者,以融资的金额付给雅虎。但这会影响阿里整体的发行流通股占比和融资金额,阿里巴巴显然并不想让IPO变成还债的工具。  当然,你会说,阿里巴巴不差钱。阿里巴巴于今年4月30日向9家银行签约,获得了80亿美元的无抵押的贷款授信,这部分贷款包括:一笔25亿美元的3年期信用贷款、一笔40亿美元的5年期信用贷款,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还获得了一笔总额为15亿美金的3年期循环信用贷款。虽然此度贷款很优惠,但阿里巴巴在3年内依然面临了高额负债。所以,假如阿里巴巴能在IPO之时,拥有更高的估值,比如1000亿美元,那么,阿里巴巴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融资,以此来偿还债务。  3、阿里巴巴的业务扩张也需要更多资金支持,从这个角度讲,高市值也是必须的。  阿里巴巴集团在过去一年中收入和净利润取得了快速增长,2012年净利润达到约9亿美元。但仍无法解决其快速扩张的资金问题。阿里巴巴依然面临了来自京东、苏宁、国美以及腾讯易讯的激烈竞争,这些B2C平台同样获得了高额融资或背后有强大实力集团支持。阿里巴巴仍然需要在物流、移动新业务等种种方面投资重金。因此高估值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假若阿里巴巴估值1000亿美元,暂时不上市,进一步融资的话,可以以极低的股份换取高额的投资;若以千亿元估值IPO,只融资200亿美元的话,阿里巴巴不仅可以将所有的债还清,以买回雅虎股份,还可以有充足的的资金进行布局。但若市值只有600亿美元,那么可融资的额度就变小了。  所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只有高市值才是硬道理。  据说,阿里巴巴希望向投资者讲的故事是:阿里巴巴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阿里巴巴比传统零售商、国际电商亚马逊和eBay、社会媒体如Facebook以及搜素引擎百度、谷歌都要好。  而提升估值的捷径,就是收购。从入股新浪微博、友盟、UC、陌陌、丁丁网,到成为高德大股东,阿里巴巴像疯狂地赌徒般四处撒网投钱。  2012年8月,投资陌陌4000万,占股20%。  2013年1月,阿里巴巴收购前员工王皓创办的虾米网。  2013年4月,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以其总股份的18%成为新浪微博第一大单一机构股东;新浪还授予了阿里巴巴以认购期权,允许阿里按事先定价将持股比例提升至30%。  日,GPS地图运营商高德软件宣布阿里巴巴对其注资2.94美元,收购其28%的股权。  日,宣布战略投资穷游网,切入出境游市场。此外,阿里巴巴还入股去哪儿网。  日,市场消息又传闻阿里巴巴将斥资5亿-6亿美元并购PPTV,暂未获交易双方确认。不过,有投行称,阿里巴巴入股PPTV的交易已经基本落实,很有可能近期对外宣布。  而在非上市公司中,由李开复创新工场参与投资的友盟、打车APP快的打车、手机浏览器UC、移动旅游社交应用在路上,也处于被阿里投资收购的传言之中。算上阿里此前投资的团购网站美团网、手机交友应用陌陌、O2O社交应用丁丁网等,阿里巴巴在移动领域的投资已超过20家。如此高密度的资本运作,仅前后4个月预计就耗资10亿-15亿美元。  同时,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赶在窗口期关闭前完成布局,阿里还在尝试一种以投资拉动生态布局的打法。  而更关键的是,阿里不仅通过收购构建了一个封闭的移动产业链,还讲述了一个通过获得围绕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移动应用,来打通底层数据,完成大数据信息共享的故事。  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和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召开了余额宝发布会。6月19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联合宣布,余额宝的用户数截至6月18日晚上9点30分已经突破100万,这距离余额宝上线还不到6天时间。  日,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陆兆禧在香港首次为投资者描绘了上市资产的布局。除了内资控股的支付宝和新成立的菜鸟网络外,其他“最赚钱的业务”均会注入上市资产,淘宝网和天猫商城备受关注。  除了淘宝和天猫外,集团属下的七大事业群还包括一淘、聚划算、阿里云、阿里国际小企业交易和阿里中国小企业交易。  作为马云“退居幕后”的首个投资项目,菜鸟网络注册资本50亿元,阿里旗下的天猫商城投资21.5亿元,占股高达43%。马云表示,计划在3至5年间投资3000亿元,打造24小时物流圈,首期投资1000亿元;按比例折算,天猫需承担430亿元(约70亿美元)。  此外,至于阿里盒子能不能助力阿里1000亿美元的估值,目前在电视端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否则,必将如阿里在硬件领域所尝试的阿里云手机一样尴尬。  除战略入股新浪微博做大社交概念、3000亿投入涉足物流外,2013年5月,阿里集团也完成了80亿美元的授信融资,较大现金流的涌入有利于对整体估值的放大。  而投资分析者认为,阿里巴巴一系列密集收购除了抢占入口外,更多的是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故事,从而提升其未来IPO的估值,为了将市值拉高到1000亿美元,做中国最大市值互联网公司,因为有众多概念包装,股票也许能卖个好价钱。  分析称,从宣布回购雅虎股权的那刻起,阿里巴巴就面临巨大的资本开支压力。借新债还旧债,是这笔巨额贷款的初衷。但后来马云决定一步到位,以双倍授信额度支持其近乎疯狂的密集并购。  还有分析称,不排除马云为了刻意提高市值而进行频密的同业并购。但到目前为止,每一步收购的策略性很强,线上地图、旅游和社交平台都可以植入淘宝广告和第三方支付,协同效应较高。  另有分析称,马云很清楚,只要将广告和第三方支付植入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就能最大限度提升阿里七大事业群的商用价值。消费金融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支撑过千亿美元的上市资产估值。
投行“争抢”
  可以说,任何有关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的传闻牵动着整个互联网业界和投行家们的神经。以募集150亿美元资金、上市承销费用1.75%计算,阿里巴巴的投行团队可获得总共2.6亿美元的费用,这无疑让竞争更为激烈。不少国际投资者也对阿里巴巴上市颇为期待。  事实上,无论在美国还是香港,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高达千亿美元的估值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为了争夺阿里巴巴,交易所和投行都陷入一片混战。“阿里巴巴”已经成为香港中环的“敏感词”,一纸指引,让逐利的投行们乖乖闭嘴。  一名国际投行的中国区主席称,“不管阿里巴巴最后决定在哪里上,都是另一个Facebook一样的大项目。”  2013年3月,马云曾出席瑞信在香港举行的投资者论坛,并罕见地向投资者发表公开演讲。而高盛此前也匆匆加入阿里在港高达80亿美元的银团融资,其他参加该银团融资的银行还包括瑞信、德银、花旗、汇丰、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澳新、星展和瑞穗银行等。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称,对投行来说,参与了银团融资,似乎意味着离加入阿里巴巴IPO投行团队更近了一步。目前,这些国际投行们希望以低调姿态和高估值,获得阿里巴巴垂青。  日消息,华尔街各大投行正摩拳擦掌,为在阿里巴巴上市承销中抢下一席,市传摩根大通行政总裁戴蒙(Jamie Dimon)、花旗行政总裁高沛德(Michael Corbat)近日都特地拜访了阿里集团创始人马云。  2013年7月初,阿里巴巴一笔堪称今年亚洲最大规模的银团贷款,让投资者确信,它正在酝酿整体上市的大动作。  据了解,此次80亿美元授信来自于澳新、瑞士信贷、花旗、德意志银行、星展集团、摩根士丹利、瑞穗实业银行、汇丰和摩根大通等9家银行。相对于去年80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的成本更低,是没有任何抵押物和股权稀释的授信融资,并支持阿里集团在授信范围内随时提款的需要,主要为:25亿美元的3年期贷款、40亿美元的5年期贷款、15亿美元的3年期循环信贷安排。而上一轮80亿美元融资包括:价值1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价值25亿美元的普通股新股以及40亿美元的银行贷款。值得注意的是,汇丰、摩根大通并未参与过阿里集团前一轮融资;而前一轮参与融资的国开行、中投、中信、博裕资本等4家国资背景银行,并未参与阿里集团的此轮融资。  投行人士解读,一方面,阿里巴巴去年40亿美元回购雅虎股权的融资到期需要再融资,另一方面,投资菜鸟物流需耗费巨额的资本开支,加上密集的同业并购,阿里巴巴的现金流始终偏紧。综合多处消息得知,这笔巨额贷款中的40亿美元,将用于对回购雅虎20%普通股的再融资,另有8亿美元则收购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优先股。此外,阿里巴巴集团自3月以来密集进行了多笔策略性收购,涉及金额介乎10亿-15亿美元;而剩余17亿至22亿美元中的部分或投入菜鸟网络。  据悉,这笔80亿美元的贷款分为25亿美元三年期定期贷款、15亿美元三年期循环信贷和40亿美元五年期定期贷款。按照7月17日协议签署时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年利率,3年期和5年期贷款的融资成本分别为2.93%和3.43%。  2012年9月,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手中一半的集团股权(20%),前后向国家开发银行和8家外资投行申请了4笔总值4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20亿美元属于高级债务融资工具,另外20亿美元分为三年期和四年期两种贷款。加上回购雅虎所持优先股所耗费的8亿美元,与原本49亿美元的贷款数字接近。  据传,目前各家投行仍在积极争取阿里巴巴这个大客户,近期已经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等投行人士与其接触,介绍阿里巴巴财务资料等信息,但上市时间就没有确定。  尽管银行争先恐后,不过,阿里巴巴尚未正式指定承销商名单。
疯狂的内部股
  一旦阿里集团整体上市成功,又将为众多员工提供一个创富的机会。  翻看阿里巴巴网络的公开资料(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底),可以发现部分高管和雇员的股权报酬情况。截至2011年底,马云合计持有阿里巴巴集团185,970,673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43%,分三部分持有。马云直接持有部分为1,773,177股,其中,1,173,177股为股份,另有60万份为可购买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尚未行使的购股权;第二部分为家族权益134,197,496股,其中,由马云配偶张英控制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公司持有8400万股,该公司由以马云的家族成员为受益人而成立的信托最终拥有;以张英的家族成员为受益人的信托通过JSP Investment Limited间接持有48,097,496股股份;根据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管人员股份激励计划发出的210万股股份,由张英最终拥有的Diamond Key Worldwide Inc间接持有;第三部分公司权益,由马云通过自己控制的APN Ltd持有5000万股股份。  腾讯主席马化腾首度荣膺中国内地首富,身家约467亿元人民币。如果阿里巴巴集团顺利上市,主席马云有机会威胁马化腾首富地位。马云是否可以取代马化腾,暂时依然是未知数,然而阿里员工已经非常兴奋。  据说,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股票交易网站上,每股价格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突破百元。有阿里内部员工表示,在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时,为了方便员工间的股份转换交易,集团内部特别设立了“员工股份交易区”。显然,目前的各种传闻已经让阿里内部首先沸腾了起来。  据媒体说,阿里集团内部股票交易价格一直上涨,从去年每股超过60元人民币,大幅上涨至近期每股160元人民币,有员工更藉机转让3万股,成功套现480万元人民币。而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对公司股票交易的狂热,被认为是集团整体上市即将临近的一个真实佐证。  此前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上市时,招股书即披露阿里巴巴包括董事在内约有4900名员工持股,为了方便员工持股交易,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特设了“员工股份交易区”,并在持有阿里巴巴B2B公司股份和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之间建立了灵活的股权转让方案。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内网股权交易形式。  据关注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的电商观察员们预计,目前集团员工持股比例最少超过50%。  阿里巴巴集团方面人士称,虽然没有做具体的量化,但从论坛转让股票发帖的活跃度看,大家交易的热情是很高的。用他的话说,“阿里内网股票转让板块是阿里人的另一块掘金地。”
复杂的股权结构
  2005年8月,一则有关阿里巴巴的新闻让媒体雀跃,让分析师兴奋起来。围绕这一事件,各大媒体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业界专家纷纷对此发表评论。这则新闻就是,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包括雅虎门户、雅虎一搜、雅虎IM(即时通讯)、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上所有的资产,雅虎则以近10亿美元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而这使雅虎一举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股东。  2005年8月,雅虎购入阿里巴巴集团40%股份,35%具有投票权。  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东图谱中,雅虎和软银早在2005年就已经入伙。  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将旗下B2B业务注入开曼群岛注册的阿里巴巴网络,然后在香港上市。根据当时的招股书,全球发售完成后,同样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阿里巴巴集团,将持有阿里巴巴网络75%的股权,雅虎、软银、管理层与雇员以及其他股东,则分别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9%、29.3%及31.7%的股份。  根据阿里巴巴网络的招股书,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至少拥有三家子公司,包括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Holding Ltd)、阿里巴巴香港有限公司( HK Ltd)和阿里巴巴网络中国有限公司( China Ltd)。根据香港公司注册处信息,三家公司的已发行股份分别为约780万股、390万股和1股,均为阿里巴巴100%全资控股。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包括原阿里巴巴网络董事任秉正(2007年辞职)和郑俊芳,新上任的集团CFO武卫,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香港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网络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  2011年,由银湖、俄罗斯互联网投资公司DST Global、马云牵头的云峰基金以及淡马锡组成的投资团,向阿里巴巴集团投资20亿美元,为集团的早期投资者和员工提供流动性(套现)。  2012年9月,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手中一半的集团股权(20%),前后向国家开发银行和8家外资投行申请了4笔总值4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20亿美元属于高级债务融资工具,另外20亿美元分为三年期和四年期两种贷款。  雅虎2012年9月提交至美国证监会(SEC)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向雅虎回购股份的资金中,包括39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涉及每股15.5美元的普通股发行以及A系列可转优先股(下称“可转优先股”)计划。此外,作为融资手段,回购协议允许马云的一家附属投资基金收购至多1.5亿美元可转股。  根据阿里巴巴的新闻稿披露,本次参与普通股认购的机构,包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和两家中国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博裕资本与中信资本,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旗下负责股权投资的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已有股东银湖、DST Global及淡马锡则认购了部分优先股。但对于这些机构的持股比例,参与各方都未披露。  据了解,去年阿里巴巴与雅虎之间76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完成。阿里巴巴回购所动用的资金中,有很大一笔资金来自中投、国开金融等国家资本等资本,当时就有人指出,阿里巴巴这是向“国家队”靠拢,以争取更多金融牌照资源;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中投、国开金融等国家资本对网络金融的战略投资。  不过,根据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用于回购股份的76亿美金可能由以下来源构成:1. 向私募机构发行20亿美金普通股。2. 现有股东淡马锡控股、DST及银湖通过优先股增加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3.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阿里巴巴集团注资20亿美元。4. 阿里巴巴集团的20亿美元现金。  而且,为了回购股份和私有化,阿里巴巴将从国家发展银行借贷30亿至40亿美元。  另有消息称,在阿里巴巴从雅虎回购股份之前,雅虎持有42%阿里巴巴股份,马云以及公司管理层则持有26.1%。回购后,股权结构可能出现以下变动:1. 马云以及管理层和中投、博裕资本、中信资本和国家开发银行等私募基金将持有45.1%的股份。2. 软银将持有31.9%的股份。3. 雅虎将持有23%的股份。  日消息,有海外媒体称,目前博裕资本拥有阿里巴巴的少数股权,也曾投资信达资产。2012年第三季度,为协助阿里巴巴集团回购雅虎持有股份,中投联合中信资本、国开金融、博裕资本投资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总额达20亿美元。  软银近日刚披露的2013财年报显示,截至日,其持有阿里巴巴的投票权为36.7%。也就是说,两个大股东掌握的投票权合计在50%左右。  在雅虎和软银之外,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股东则是管理层与雇员,而这些股份如何获得、规模几何也是最扑朔迷离的部分。以雅虎和软银的持股数量倒推计算,管理层、雇员及其他投资者持股比例合共约为44.1%。  有关马云自身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持股信息,最近的公开资料也要追溯到2011年底,当时,尚未退市的阿里巴巴网络在最后一份年报中披露,马云在整个集团的持股为7.43%。这其中,也包含了60万股购股权及210万股员工激励计划下发出的股份,公开信息并未指明这部分是否具有投票权,若按一般情况处理,则马云具有投票权的持股比例约7.32%。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激励政策,阿里巴巴本身并未给出过详解,不过,从其曾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的公开信息中,可以略窥一二。  其招股书中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以来,曾采用四项股权奖励计划授出股权报酬,包括阿里巴巴集团1999年购股权计划、2004年购股权计划、2005年购股权计划及2007年股份奖励计划。  阿里巴巴网络的股权报酬分为三部分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而前两者的授予对象都包括了集团雇员。其中,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的授予对象包括阿里巴巴集团的雇员、顾问、咨询者、任何向阿里巴巴集团成员提供货品或服务的第三方供应商、集团客户或为集团促进货品或服务销售或市场推广的第三方,或由董事不时决定,对集团发展及增长做出或者可能做出贡献的第三方人士或企业。  购股权计划的授予对象则包括董事及集团雇员,曾经或将会做出贡献的咨询者或顾问,获得购股权的个人可以认购集团股份。  股份奖励计划管理人负责厘定归属期,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归属期一般为4年,即从开始之日起计满一年时归属25%,其后每月或每年按比例归属,购股权的行使期或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归属期为6至10年。  翻看阿里巴巴网络的公开资料(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底),可以发现部分高管和雇员的股权报酬情况。  截至2011年底,马云合计持有阿里巴巴集团185,970,673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43%,分三部分持有。马云直接持有部分为1,773,177股,其中,1,173,177股为股份,另有60万份为可购买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尚未行使的购股权;第二部分为家族权益134,197,496股,其中,由马云配偶张英控制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公司持有8400万股,该公司由以马云的家族成员为受益人而成立的信托最终拥有;以张英的家族成员为受益人的信托通过JSP Investment Limited间接持有48,097,496股股份;根据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管人员股份激励计划发出的210万股股份,由张英最终拥有的Diamond Key Worldwide Inc间接持有;第三部分公司权益,由马云通过自己控制的APN Ltd持有5000万股股份。  除了马云,截至2011年底,其他高管,包括陆兆禧、武卫、蔡崇信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持股比例分别为0.29%、0.03%和2.15%。其中,来自股权激励计划下授出的股份数量分别为300万份、40万份和120万份,此外,蔡崇信另有80万份股份为尚未行使的购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雅虎在2012年提交给美国证监会(SEC)的文件中,规范了阿里巴巴集团未来上市的标准:其市值需至少达到735亿美元,发行价不低于每股28.35美元。如果在2015年前未达上述目标,雅虎将有权在阿里巴巴集团IPO时自主出售剩余23%的阿里股权。  根据雅虎提交SEC的文件,去年回购雅虎股权后,阿里巴巴集团与其达成“新股东协议”,直至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前,董事会将继续维持上述4个人的结构。对于雅虎,有权任命董事会成员的前提是,持股量不低于398,871,490股,而去年回购后,雅虎持股量约为5.24亿股,即仍有权任命董事。  根据雅虎日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最新资产负债表显示,雅虎目前已不再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的任何优先股,换言之,雅虎前后已套现了共计8.46亿美元。一般来说,优先股没有投票权,但可分享固定的股息收益。  有消息称,雅虎只是按照协议,将优先股分批转让予马云和他的投资联盟,真正接手的很可能是中投组成的财团。作为国家主权基金,稳定的红利收入可保证中投在阿里巴巴IPO完成后,同时享受股价上升和稳定的股息收益。另外,由于中投的资金均来自外汇储备,所有投资项目均为境外计价,所获得的股权属于阿里巴巴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集团公司。  不过,相比中投,中信资本和博裕投资的取态并不明确,整体上市后退出的可能性较大,但涉及持股比例的数额不大。  根据雅虎最新的季度财务数据,其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持股比例为24%。软银公布的最近的持股比例数据为截至2011年底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1.9%股份。  法律人士称,上市之后,如果要修订公司章程,由股东大会决定,董事会是否还是4个人,阿里巴巴集团是否还是2个席位,都可能会改变。  对于马云来说,上市,或许是另一场控制权之争。阿里巴巴集团的IPO已经预热半年多,对其来说,香港或美国谁能给出更高估值,并不仅仅是作为发行人贪心的体现。  根据去年雅虎和阿里巴巴集团的股票回购协议,阿里巴巴集团的IPO只有在满足若干条件时,才可以继续回购雅虎手中剩余股份。这些条件包括,IPO须至少筹集现金(扣除各类费用前)30亿美元;每股发行价格须超过去年回购价格的1.1倍;IPO其中一个全球协调人为雅虎指定;IPO地点须在香港或美国,或在特定条件下在中国内地。  据知情人士透露,港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三大股票交易市场皆在争抢阿里巴巴IPO。港交所给出的优惠政策是,建议阿里在港同步发行“双币双股”,即在香港证券市场同时拥有两个股份交易代码,以人民币和港币进行双币交易。  在香港上市,在吸引全世界资本方规模方面不如纳斯达克。但如果在美国上市,可能面临监管。美国交易市场进入门槛低,但信息披露的门槛高,要求公司更加透明。  有投行人士分析,阿里巴巴集团对上市地的摇摆不定,除了估值和投资者的认可度,上市后,能否继续保持控制权或许是更重要的方面。“在香港,一份股票具有一份投票权,而在美国,则可以采用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  所谓“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即常常可以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资料中看到的A类股、B类股等,即两种股具有不同的投票权,原始股东的投票权更大。  百度在美国上市时就曾采取这种方式,新发行的A类股每股一份投票权,而原始股B类股,每股则有10份投票权;新闻集团拆分前,默多克留给邓文迪与其所育两个女儿Grace和Chloe的股份,则是完全没有投票权的A类股。  如果选择香港,一人一票意味着什么?根据阿里巴巴网络2011年年报,包括马云在内的8名董事持有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合计约10.38%。前述法律人士解释,即便是上市前只能购买优先股的购股权,在香港上市后,购股权对应的也是具有投票权的股份,因为香港只有一种股份。  如果IPO不满足上述条件,雅虎将继续持有24%股份,加上软银36.7%持股,二者合计投票权将超过50%。若要修订公司章程,二者在股东大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显然是双币双股所不能解决的。  显然,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香港的监管环境也许更熟悉,估值和投资者认可度也可能不比美国差太多,但能否保持控制权则面临很大风险。而在美国上市,虽然监管更复杂,却可以通过对现有大股东发行部分无表决权股份,解决控制权上的风险。  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上市也存在劣势。去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退市,部分投资者权益受损,无疑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投资者还会乖乖买单吗?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是健忘的,上次吃亏不会代表此次不投资。
历史遗留问题,中国雅虎怎么办?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就与美国雅虎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出让40%股份获得10亿美元现金以及接管雅虎中国(改名阿里巴巴雅虎,2007年改名中国雅虎)。然而,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雅虎中国一直未能融入到阿里巴巴的体系之内。仅在2005年到2006年8月,雅虎首页经历了三次重大改版,经历过四任总裁。2007年,尽管其搜索引擎业务在中国仍居第三位,但只有13.8%的市场份额,落后于百度和谷歌,在国内综合门户类排名第四,中国网站排名第八。  眼看中国雅虎在搜索和门户的竞争中大势已去,阿里巴巴希望口碑网的加入能够提升其竞争力,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作为。  据传,早在2007年,马云就一直撮合雅虎和口碑网,希望口碑网能把中国雅虎的流量利用起来,当时他的说法是雅虎只有“上半身”(流量和用户),其所缺的“下半身”(落地能力)正好是口碑网的强项。马云当时的重点在淘宝。除了对交易工具支付宝的投入,马云还想为商家提供更多广告和销售的平台。由此可见,阿里巴巴更希望中国雅虎和口碑网能够在完善淘宝产业链上有所表现。  根据当时阿里巴巴官方说法,口碑网将由生活资讯平台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转型,实际上是类“淘宝”模式,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口碑网不再负责商家信息采集,只提供一个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内容必须由商户自己提供,并以此吸引顾客。  这意味着,不管是中国雅虎,还是口碑网,在阿里巴巴这个大家庭里,都必须成为电子商务业务的一枚棋子。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分拆雅虎口碑,口碑网并入淘宝网,成为大淘宝战略的一环。中国雅虎则恢复自由身,业务方向重新调整为门户,继续提供邮箱、资讯、搜索等服务。  “大淘宝”计划于2008年9月正式推出,公司注资50亿元,淘宝网和阿里巴巴广告营销平台阿里妈妈合并,马云宣布要打造一站式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为所有的网购买家和卖家提供类似“水、电、气”等基础服务,使淘宝网成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大淘宝”平台强调行业属性细分,最后分成370多类生活服务业。相对淘宝而言,口碑网在房产、餐饮、家政方面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可以加以弥补。同时,“大淘宝”战略把创造和解决就业作为重要目标,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化能够带来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  伴随2011年淘宝网一拆为三:淘宝网、淘宝商城、一淘网,“大淘宝”战略升级成“大阿里”战略,而口碑网归为淘宝网旗下业务,有人称此时的口碑网只剩下一层皮,对于“大阿里”来说形同鸡肋。  拆分后的中国雅虎同样时运不济。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耗资76亿美元从雅虎手中收回21%的股份,而中国雅虎的项目彻底宣告失败,整个团队从北京迁到杭州,改做阿里巴巴公益项目。  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以63亿美金现金及价值8亿美金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50%,雅虎完全通过阿里巴巴从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获益的想法早已不切实际。事实上,自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雅虎中国换取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权后的7年长跑,二者关系已逐渐恶化,从支付宝的股权转移到阿里巴巴B2B私有化,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回购计划中的《技术与知识产权授权协议》修订案相关条款则依然制约着雅虎在中国的下一步行动。根据新的协议,阿里巴巴集团获得了继续以“雅虎”品牌运营“雅虎中国”4年的运营权。  随着与阿里巴巴关系的逐渐疏远,雅虎在中国市场的下一步发展计划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2013年3月份,便传出了阿里将在5月份把中国雅虎归还美国雅虎的消息。不过据说,这一计划目前仍然在谈判之中。  一位投行界知情人士也媒体透露,雅虎可能正在计划收回目前属于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雅虎”资产和品牌,并与雅虎在北京的全球研发中心整合,以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为发展核心,重新进军中国市场。  从动机上看,这一交易很可能将在不久之后达成。从阿里巴巴的角度来说,中国雅虎早已成为边缘化业务,在阿里集团最近的架构大调整中,中国雅虎甚至都未被提及,而中国雅虎8年中的多次转型也都以失败告终,保留这一业务对阿里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尽管2005年马云曾表示中国雅虎肯定会独立上市;另据二者的TIPLA修订案,阿里向雅虎首付5.5亿美元授权费后,还将根据原TIPLA的授权费计算条款自“生效日”起向公司支付授权费直至第四年初。  因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放弃中国雅虎并不需要做太过艰难的决定。而另一方面,随着雅虎向移动互联网全面转型,拥有全球最大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中国市场,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而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雅虎需要摆脱与阿里巴巴相关协议的束缚、从阿里巴巴手中收回中国雅虎的所有权。  而7月18日,美国雅虎收购中国公司智拓通达,这是梅耶尔去年7月出任雅虎CEO以来的第18次收购交易,也是其第一次收购中国公司。此举更被外界解读为释放出了重新与中国市场发生联系的信号。  但雅虎在中国的投资已经不再受限制。阿里巴巴集团官方人士也确认,此次雅虎在中国的收购也并没有事先和阿里巴巴进行过沟通。  因此,如果雅虎收回中国雅虎,其在中国的业务限制就将被打破,而北京研发中心的产品创新和研究成果也就有了在中国本土落地的平台。二者一旦整合,将以移动互联网为发展核心,建立人才培养、研发、市场、营销等为核心的生态系统,重新进军中国市场。
  从入股新浪微博、友盟、UC、陌陌、丁丁网,到成为高德大股东,阿里巴巴像疯狂赌徒般四处撒网投钱,一系列密集收购除了抢占入口外,不排除马云为了刻意提高市值而进行频密的同业并购,为的是向投资者讲的一个又一个的好故事,因为有众多概念包装,股票也许能卖个好价钱,从而提升其未来IPO的估值,也能满足雅虎当时提出的10%股份回购协议,从而不使控制权失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腾讯科技、中国青年报、搜狐IT、腾讯财经、华夏时报、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IT时代周刊 投资界)
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本网站全部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网所有,并经中国经营报社独家授权。
Copyright(C)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号-3 | 公安备案编号:0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联通 投资者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