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积贫积弱政治局面与海外贸易有什么关系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宋代海外贸易法研究,对外贸易法,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法文选,国际贸易法试题,中国对外贸易法,贸易法,贸易法委员会,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国际货物贸易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宋代海外贸易法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你认为宋朝对外出口主要是哪些商品?(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2)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2分)你认为宋朝对外出口主要是哪些商品?(2分)(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
(1)南宋(2分)&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2分)(2)市舶司(2分)&&&丝绸、瓷器(2分)(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于南宋,说明了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市舶司,宋朝对外出口主要商品有丝绸、瓷器。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
科目:初中历史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2)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2分)你认为宋朝对外出口主要是哪些商品?(2分)(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仪征市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材料二:&&&&&&&&&&&&&&&&&&&&&&&&&&&&&&图一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图二北宋“交子”&&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 (2分)(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1分)材料三 :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5届湖北鄂州第三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请回答:(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2)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4届山东潍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2)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2分)你认为宋朝对外出口主要是哪些商品?(2分)(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宋代海上贸易的发展
我国很早就有了海上贸易,远在秦时,2、珍宝类:犀角、象牙,珍珠、玛广州已是犀角、象牙、翡翠、珠贝的重要市 漓、批清、车渠、翠羽、水晶等;场。西汉时,国家曾派人出海购买各种奇珍异3、贵重药材类:人参、豆范、没药、物。往后,贸易逐渐频繁,沿海城市的官吏从 血竭等④。中贪污致富者甚多。到了唐代,海上贸易已 宋人著作中惯用“香药犀象”一语概有相当规模,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括海外输入的货物,是非常恰当的。宋朝昆仑等船,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 输出的主要是金、银、铜钱、铅、锡、丝织如山”①。许多“胡商”居留中国,腰缠万 品和瓷器⑤。据考古发掘,今亚洲的日本、金,经营着巨额的珠宝交易②。朝鲜、泰国、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印度的 宋代是我国贸易史上的重要时期,其 卡利卡特、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菲律宾、伊海上贸易的规模远远超过唐代,而和以后的 朗的霍尔木兹、南也门的亚丁,非洲坦桑尼元、明时期相较,亦毫无逊色。亚的松哥玛那拉(Songo ...&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确鑫海上扭.主导地位及海外月易区城 在八世纪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还主耍是陆上贸易,这种陆上贸易一般是以内陆地区作为赏易的区域目标,经由籍驼商队沿着古丝绸之路,在茫茫戈壁和沙澳中穿校于中国与中业、西业以及远室欧洲之间来完成。其间与东南亚,印度、中东以及红海沿岸等地虽有一定的海上赞易,但是,较之当时陆上贸易来说,就显得相渔微薄。直到宋代,宋代欢府不断发展海上贸易往来,开拓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海外贸易区域,从而傀海上贸易在中国古代经济中披当柑当量要的角色,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并逐渐取代古老的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遭。宋代进行的大规模海上贸易,可视为世界伟大的海洋贸易史的第一个时期。 宋代,契丹、女真以及党项族先后在北方和西北方兴起,建立了辽金和西夏政权,致使中国导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往来的陆上通道被阻断,雏铃叮咚,商旅项背相望的千年窗道一一丝绸之路实际上已告中断,但积贫积弱的宋朝政府已无力象汉唐那样扫除路障,重新拓通这条...&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自唐中叶起,中国海上运输发展迅速,朝贡、漕运、贸易及战争很多都取海道,中国所造海船往来于东西航线上,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起来。大食人伊宾拔都达(Ibn Batuta)曾记:“去中国者,多乘中国船。中国船有三种:大者曰J次曰Z小者曰Kakam。大者张三帆,至十二幅,载水手千人,其中六百为篙师,四百为兵勇。且有小船三随行,为Half,Third,Quarter,兼以示其大小。其船皆制造于广州、泉州两处。”[1]唐代除了广州和泉州外,还有交州港(唐代红河入海口,约为今越南海防)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港口,因为今越南在唐代仍统属中国中央王朝,唐王朝设立了安南都护府,交州港依然是唐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几与广州齐名。唐代首创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最初就设置于广州港和交州港[2]。唐末五代安南(今越南)独立,宋代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东来蕃舶能够直航中国东部的广州、泉州、明州及青州等港口,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发生联...&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明清私人海上贸易不仅规模庞大,人数众多,而且在性质上也起了变化。如果说明代中叶以前的对外贸易是在封建政权控制下的官方朝贡贸易,那末嘉靖以后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私人海上贸易,这种海上贸易无论是方式或者性质上均与官方朝贡不同,表现出自己新的特点。 明清私人海上贸易一出现,就以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它与传统的朝贡贸易相比较,有以下几个不同方面。 官方朝贡贸易主要是为了在政治上“耀兵异域”,“怀柔远人”,建立宗主国的地位,而不是为了在经济上牟取利益,如《皇明名臣经济录》云: “我祖宗一统无外,万邦来庭,不过因而羁縻而已”①因此,贸易形式以赏赐方式进行,而非支付货款,礼制上对来华贸易的贡舶人员,皆以使臣仪注,隆重接待,馆觳宴劳,礼遇甚厚。明朝政府规定: “凡使臣进贡,沿途开支廪给口粮,回还亦如之”,为表示天朝的恩泽,还有赏赐“下程”之仪,即“分豁正从人数笱副膳部,五日一次,照例支送酒肉茶麦饮食之物”。②贡使回还之日,又派官伴送,沿途备办饮食,...&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嘻: ’.…。 。 。 一’ :_ ’ 、’ … 一, j 林仁川同志著《明宋澶初私人海上贸易耀哦国第一部研究私人海土贸易史的专著:该书’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iJt共i十丸万茕对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私,人海上贸易商人反海禁斗争.i私人矗嫒匕贸易集l孤拇形成:,商港的幽现,。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贸j易的商品,贸易额和烈滑率,贸易的管珲和条令j贸易的特点和性质,.贸易的影响和作用,贸易的因难障碍等问题展开了金面系统的论述·.因此滚书出版露影、搬‘快受至4了咩米界的踅一 n_ ,一’’’ ‘ ~ ,视,.、,. . 、i j..一0。毛0 . :,‘i卜。。j _一一 · , ~ ● ’、 ● ‘ 林仁J【{同毒聋这本书中;指出i。衷乐以前。我国的海上贸易虽很发达|ll但它的性质是以皇+.帝为:p心的封建专制政权可以聋梅控制百的官方海上贸易,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服务的,此种海上贸易的目的,...&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自古以来与周围国家和地区,就有了友好往朱,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我国的东部和南部,濒临大海,海岸线长达11万多公里,还有台湾、海南岛屿,交通方便,海上贸易成为中外接触和往来的一个重要途径口但在汉代以前,中国的商品经济和商业发展很有限,对外贸易还处于萌芽或不发达的状态。当时的一些“汉物”(丝织品等)只是通过间接方式,例如通过与边境少数民族的冲突和 “互市”辗转外运,这也只是在个别场合,偶然发生的。 中国古代真正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时期,中国统一,经济繁荣,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日趋发展,具有对外开展贸易通商的良好条件和客观要求。汉武帝(公元前1 41年至前87年在位)是第一个重视对外关系的中国皇帝,他曾派遣著名探险家张赛等人多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地的关系。从此,这条通过西域而发展起来的陆路交通,成了隋唐以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又因为...&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意大利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也是13世纪末品选自从中世纪到近代各个重要时期、各主要代表性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历史上意大利诸多艺术领域术流派的马约里卡陶瓷杰作,将马约里卡工艺从产生、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马约里卡陶艺即为其中之一。传承、创新到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完整展现在观众眼前,马约里卡(majolica)是意大利锡釉陶的统称,中让观众充分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美。国和意大利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2000多年前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色彩斑斓的陶瓷艺术品纽带。11世纪至13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大,瓷器逐渐成为出口主要货物,15世纪至18世纪的大航海时意大利法恩扎是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代,精美的中国瓷器远销欧洲,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拉韦纳省的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小镇,地处亚且对马约里卡陶艺也产生重要影响。平宁山脉东北麓,博洛尼亚东南,临拉莫内河。“千年马约里卡——意大利法恩扎国...&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导语:一提到宋代,人们立即会联想到“积贫积弱”四字,以为这就是宋代的最大特点。教科书上用这四字来概括宋代,对此观念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宋代真是“积贫积弱”么?这个论调的形成,更多出自有目的和侧重的宣传。[]
“积贫”指长期的贫困。钱穆说:“宋代……内部又终年闹贫,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真的“积贫”到这等程度吗?
  <span class="财政入不敷出是皇帝刻意制造的假象 宋代政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但这并不代表入不敷出。宋代中央收入除了政府的收入之外,还有皇帝内藏库收入。它的收入达到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并且不计入政府收入,财政部门也无权过问其收支。将这一部分计入,宋代不存在赤字问题。在政府财政困于“入不敷出”时,皇帝就将内藏库中的财富“借”给政府,达到收支平衡。这正是宋代皇帝控制政府财政的一个手段。是在入大于出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了财政赤字假象。(李伟国《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称为“积贫”的宋代政府始终有大量财富积蓄
一个号称“积贫”的政府,自然不可能有多少积蓄。但宋代政府是这样的么?就在被极力批评为积贫的仁宗英宗时代,宋政府依旧有大量的积蓄和储备。宋英宗“治平二年,入116 138 405,出120 343 674,非常出11 821 27,诸路积160 292 093”(《文献通考o国用》)也就是说,仅仅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政府储备财富,已经超过了一年政府财政的总收入。这还不包括在京城的中央储备和皇帝内藏库储备。此后经过王安石变法的加强征收,到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代,这个荒淫的帝王能肆意铺张浪费标榜“丰亨豫大”,也正是依靠非常丰厚的国家财富储备。有史料记载,北宋灭亡后,仅金人从开封获得的中央积蓄,就达到“有钱九千八百七十万缗,有绢二百七十万匹,有金一百二十万两,有银二百万两,有粮九十万石”(《三朝北盟会编》卷281)。这还是宋徽宗没有挥霍完的。可见宋代政府财富积蓄之丰厚。
宋代人极力渲染财政困难实际是为改革制造舆论
就是当时人为了给改革制造舆论,人为贬低当时的经济和财政状况。为了论证改革的势在必行,必须将宋朝的现实描述得非常不理想,将改革的目标与未变革的现状对立起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积贫积弱也就成为改革派描述宋朝现状的一种模式。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了一道《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全面批评宋朝前期因循苟且的萎靡政局,特别是财政制度非常落后,以致皇帝虽然很节俭,但是百姓还是不富裕;皇帝虽然很勤政,但是国力还是不强盛。在一片富国强兵的呼唤声中,宋朝日益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吴铮强《宋朝国运真相》,《人民论坛》2013年第1期)这一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他批评宋神宗犯了“以贫为虑,而不知患不在贫”的错误(王夫之《宋论》)。
认为宋朝“积贫”的一大证据,是认为宋代政府开支巨大。诚然,宋代政府确实开支广大,但要看到这些开支用在了什么地方,起到了什么效果。开支大并非是“积贫”的代名词。
  <span class="有偿征发百姓服劳役减轻压榨还利于民 以往汉唐政府征发百姓服劳役,都是由百姓自备口粮,国家并不负责,而在宋太祖登基后就“特令一夫日给米二升,天下诸处役夫亦如之,迄今遂为永式”(《宋朝事实类苑》卷21)。自此之后,这类征发都由国家供给民夫口粮。同时面向社会雇佣劳动力承担劳役,在官府每天负责其口粮之外,还要支给工钱。当时有大臣甚至认为官方雇佣劳动力的工资比市场价都高。(梁太济《两宋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比之之前汉唐国家对普通百姓自负口粮的无偿征发。实际上给予相当程度的返还和取消,同时也造成了政府开支扩大。
政府所需物资由靠征收为主改为购买为主
与前代政府主要依靠向民间征收粮食、布匹等实物并进行分配不同。宋代政府在向官员、军队等国家机构提供消费品时,大多采用财政拨款进行政府购买的方式,向民间采购物品,其数量之巨、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参与者之众、引起的商业关系之复杂等等,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宋政府消费需求的各种物品几乎无一没有购买的事例。周行己说:“物出于民,钱出于官。天下租税,常十之七,而籴常十之六。与夫供奉之物、器用之具,凡所欲得者,必以钱贸易而后可”(《浮止集》卷1《上皇帝书》) 使政府的财政分配活动更多地与商品货币经济相结合。(李晓《宋朝的政府购买制度》,《文史哲》2002年第3期)大规模的改依赖征收为依赖政府购买,确实给宋代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但这一方面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宋代政府提供的大量货币依靠这一过程进入民间,对于商业的发展,货币化的推进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宋代商业的繁荣昌盛,不是没有理由的。
“岁币”支出在宋代政府支出中占比重很小
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
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宋代积弱吗?从表面现象看,它疆域远不及汉、唐,先后受辽、西夏、金、蒙古欺负,直至亡国,这能说不弱吗?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span class="从建立打到灭亡 三百年战斗不止的朝代两宋绵延316年,在中国自秦统一之后的大王朝中,仅次于两汉排在第二。宋代在战争中立国,先后经历了与辽、西夏、金、蒙古的对峙和战争直至灭亡。战争从来没有长时间间断过。可以说,两宋是战斗了300多年的朝代。与汉唐时期脆弱易分裂的游牧联盟国家匈奴、突厥之流相比。两宋所要面对的,是新兴起的拥有二元管理体系,能够对国家内不同的农耕和游牧民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北方帝国这种强大得多的敌人(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说一个同数个强大敌人战斗并生存300多年的政权是“积弱”,在逻辑上不成立。
不是军事最强不代表就是“积弱”
宋辽和议的达成本身,反映了双方的军事实力相当,论骑兵,辽比宋强,但宋方虽然进攻力量不足,防守则有余,而且经济实力远胜于辽,比辽更有耐久力。这样打下去,谁也吃不了谁,只能是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这对双方来说都是灾难。就西夏而言,宋方的实力应当说要强于西夏,但西夏投靠辽,以辽牵制宋,使宋无法全力对付西夏,战争互有胜负,而逐渐往有利于宋的方面转化。南宋与金的实力相比,起初,金强宋弱,但过了十来年,情况不同了,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双方终于达成和约,宋以岁币了结。后来完颜亮南下,仍以失败告终。总的说来,宋、金双方实力基本相当,宋略弱一些。南宋与蒙古相比,军力不如蒙古,这是事实,但惟独南宋坚持抵抗了好几十年,让蒙古可汗死于钓鱼城下。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呢?以它的实力而言,几乎可以说仅次于蒙古,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难道世界上只容许有一个强国,其他都得算作“积贫积弱”的国家?就像现在,美国是超级大国,英、法等国难道都得列入“积贫积弱”的名单之中?(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衡量国家强弱并非只有“军事”一项
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准,更主要的是看它的综合国力。倘若按综合实力分析,宋应当说是超过了辽、金的。它的经济实力比辽、金强。它的科学技术更远远超过辽、金,世界史上起革命性作用的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出现或得到推广的,火药的大量使用是在宋代,造纸、印刷术虽发明已久,但只有在大量使用时,才真正对国民经济和文化发挥重大作用。国民素质比以往的王朝和辽、金都要高,这表现在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上。继战国之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哲学学派:理学、新学、蜀学、心学……。开拓了许多新的学术领域,出现了金石学、古文字学,创造了年谱、诗话、书目解题等新体裁。科举制度的大发展,进士的分布也比以往合理,过去在南方有许多空白点,到宋代都得到了填补,人才的合理分布,对缩小地区差异起了良好的作用。以上说明,如果从综合国力角度考虑,宋王朝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既然“积贫积弱”不能作为宋代的概括,那么这个论调又是如何被提出并深入人心的呢?
  <span class="后代士大夫借以抒发对所处时代的情绪明末清初,王夫之等明遗民激愤于明清异代,神州陆沉,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将这种情绪带进了对历史的“反思”中。但它只认为是“积弱”而并不认为宋代是“积贫”。王夫之《宋论》卷6中说:“仁宗在位四十一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国既以是弱矣”,“仁宗之过于弛而积弱也,实不在贫也”。“神宗之误,在急以贫为虑,而不知患不在贫。”他在全书中只有论宋仁宗时说到“积弱”二字,而且断然否定“积贫”之说。
近代知识分子基于近代中国遭受的灾难 将对国家的感情投射到历史上
将宋朝描述成积贫积弱并使之深入人心的,则是近代的一些史学家。面对近代中国遭遇的劫难与屈辱,以及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所暴露出来的贫困孱弱,近代知识分子无不痛心疾首。特别是在日军侵华的背景下,有些历史学家将对国家的感情投射到历史上,宋朝就成了他们抒发抗战决心与悲愤心情的一种寄托。具有代表性的比较早的书,大概就数1939年出版的钱穆《国史大纲》了,其中第六编两宋之部第31章标题即为“贫弱的新中央”,其下之细目则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对宋代“积贫”和“积弱”,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其结论是“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949年后国内史学界硬套苏联理论 要将宋代描绘为封建社会衰落阶段
建国后,又有从苏联舶来的“上行下行阶段说”,加深了对宋朝“积贫积弱”说的肯定。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理论认为,封建社会发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行阶段,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促进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第二阶段为下行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社会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中国历史学界一味盲目学苏联。上行下行阶段说被移植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来,不加论证就把宋代判定为已进入下行阶段,社会停滞。不符合历史实际,不足凭信。(张邦炜《瞻前顾后看宋代》,《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到1963年,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3册中,明确将“积贫积弱”作为一个词组来描述宋朝,说宋神宗将“王安石召入政府,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中国史纲要》是很有权威的教科书,影响极大,“积贫积弱”也因此成为国人对宋朝的一般印象。(吴铮强《宋朝国运真相》,《人民论坛》2013年第1期)
抗战是将宋代渲染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
有人称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姑且不论这句话是否真是胡适所说,宋代的历史确实被怀抱着各种情绪和目的的著述者打扮成了本无其实的“积贫积弱”。当我们今天需要以一种客观和自信的态度重新审视历史的时候,尤其不能不警惕这一点。
凤凰网 历史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编辑:高飏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