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宏观经济学网课哪个好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如何学好宏观经济学,如何学好经济学,如何学好微观经济学,如何学好计量经济学,怎么学好经济学,如何学好产业经济学,如何学好政治经济学,平狄克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龚刚,顾建平 宏观经济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学好宏观经济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主讲:刘玉瑾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 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 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问题变化,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二)研究对象 简单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 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 可是以世界。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 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 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率(不考虑 产品构成) 2、就业量与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 3、价格水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长期增长 周期波动YY* Y时间t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 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 (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 出原因,并说明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 图示:. . . . .t2t1t3 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决定PAS.AD y*’ y y*y 2、动态且短期地说短期中实际产量Y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Y*而波 动,这即经济周期。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 在产量,意味着失业,反之会有过度就业,这 将造成通胀。宏观经济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 明这种波动,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 3、动态且长期地说长期中,实际产出Y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 的,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 而增加。这叫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包 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封闭经济 总需求一.静态地说,Y决定总供给 Y开放经济衰退与失业 经济周期 过热与通胀 经济增长宏 观 经 济 政 策二.动态地说 (四)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况,可 叫总供给,分为名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 (1)潜在产量(总供给)Y*(potential):资源充分利用 时最大产量,反映一国生产能力。 (2)实际产量Y:有两种产量概念都译为实际产量。一 是与潜在产量对应,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 总产量,称actualGDP。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指对 名义产量进行价格调整得出的产量指标,称realGDP (真实的GDP)。 (3)名义产量(nominal):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 量。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 通胀。 2、失业率(U)P607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 3、通胀率(π)P615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 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 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 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 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 重要指标。 4、利率(r)通胀率反映的是与货币供求状况,货币供求又与货 币价格有关,货币价格就是利率。 利率还影响国内投资,从短期说这会影响国内总需 求,从而国民收入决定;从长期说影响潜在产量增 长。而且在开放条件下,利率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对开放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 5、汇率(E)现代经济都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总供求包括国 外对本国的供给和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这都 与汇率有关:汇率变动会影响本国商品与外国商 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进出口。此外,汇率变动也 造成国际投资风险,从而也影响国了资本流动。 因此,汇率对开放经济宏观运行也有重要影响。 (二)流量与存量 宏观经济变量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大类 1、流量:指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量值,如国内 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财政收入等。 2、存量:某一时刻存在的经济量值,如社会资 本总量、黄金存量、外汇储备等。 3、二者关系:存量通过流量而变化。如资本存 量通过投资和折旧而变化。存量大小也是决定流量 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另一类变量是比例变量,如价格。 二、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一)联系 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 然后,通过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来推论宏观 经济的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 基础。 (二)区别 1、合成谬误 2、部门: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 宏观经济中的部门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对 外部门。 三、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通常分三步: (一)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出发,来说 明其行为规律。比如,消费者如何从效用最大化 目标出发,理性地确定自己的消费需求量;厂商 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理性地选择资本存 量从而投资需求。 (二)对个体行为变量进行加总,得出各宏观经 济总量,进而说明宏观经济运行规律(P425)。 (三)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 其中,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 观经济规律,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关键。 四、本书主要内容(一)国民收入核算(十二章) (二)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十三~十六章) 1、收入-支出模型(450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十 三章) 2、IS-LM模型(十四章) 3、用IS-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十五、十六章) (三)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AS模型(十七章)、 第二十二章 (四)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与通胀 (五)开放经济的IS-LM-BP模型(十九、二十章) (六)经济增长与周期(二十一章) (七)其他 第二节 GDP一、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麦,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 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 问:这里的GDP是多少。 1: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 2: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 二、GDP的定义:P428 三、说明(一)GDP是市场价值。这有两层含义: 1、为市场生产。自用品生产和自我服务不计入GDP (P429) 2、按市场价格核算。所用价格分为: (1)现行价格与名义GDP。此时,GDP数值不仅反 映生产,也反映物价。 (2)不变价格与实际(真实)GDP (二)GDP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的。 最终产品: 1、当期用于居民消费的(C) 2、当期用于民间投资的(I): (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2)企业固定投资; (3)存货投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 3、当期用于政府购买的(G) 4、净出口或外国净购买(NX=X-M) 说明: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依据是当期经济用途。 所以: Ⅰ、用于加工最终产品的资本品也算最终产品。 Ⅱ、增加的存货(原材料储备、在制品、产成品 库存)属于最终产品。 Ⅲ、出口品属于最终产品。 (三)GDP是生产指标。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经市 场销售得到收入,依销售收入来核算产值(所以产 值也是收入),但原有存货在当期进行的交易、当 期新发行证券的交易等,其销售所得收入都能不计 入GDP。因为前者是前期而非当期的生产结果; 后者虽是当期新创造的,但不是生产的结果。这说 明虽根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额核算GDP,但本质 上它是生产指标而非销售指标,是收入但不同于当 期进款。 (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 (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与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 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 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 第三节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一、生产法 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 二、支出法 Y=C+I+G+(X-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收入法 Y=C+S+T 二、支出法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C (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 (3)政府购买G (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 二、收入法:(一)原理 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假定全部经过销售,变为收入。 产品按价值销售,所以产值等于收入。收入在相关当 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 (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 (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 三、收入法:(一)方法 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销售变为收入,并在相 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 (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 (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 第四节 GDP的分解一、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 (一)GDP到NDP 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 NDP=GDP-折旧。 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中 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P432 (二)从GDP到NNP GDP+NFI=GNP;GNP-折旧=NNP 二、从NNP到NI(一)国民收入NI的概念 NI:要素所有者(国民)的要素收入。 (二)从NNP中扣除非要素收入,加上政府对国 民的补贴,即得NI,即: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比如企业坏账)+政府 对 企业的补贴 间接税是NNP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国民收入。比 如某企业最终产品价值(略去折旧)100元,间 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元,,但企业 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 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 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 四、从PI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即可自由支配,称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 GDP + NFI GNP - 折旧 NNP - 间接税等 NI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 + 政府对个人转移 个人收入PI -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五、总结:从GDP到DPI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 (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 3、恒等关系:AD(AE)=C+I=Y=C+S=AS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 “非意愿”的投资。 两部门要素 市场NDP 未分配利润 折旧PI=DPI居民居 民 储 蓄GDP=AS=C+S 企业 GDP=AS=C+IS1 S2消费C资本市场S3产品 市场消费CI 3 I 2 I1S2 S1 二、三部门:加入政府(一)总供给=总收入=DPI+T=C+S+T (二)总需求=C+I+G (三)恒等关系:AD=C+I+G=Y=C+S+T=AS I+G=Y=S+T TR政府要素 市场T3T3个税NI S2 NDPS1折旧 T1间接税 T2企业税 T2 S 留利 T1 2 S1PI 居民 DPIGDP=AS GDP=AE企业CS3 S2 S S1C产品 市场 金融 市场G IG 三、四部门:加入对外部门假定对外经济交往只包括进口M和出口X。 (一)总供给等于总收入=C+S+T恒等关系: (二)总需求=C+I+G+(X-M) (三)恒等关系: AD=C+I+G+(X-M)=Y=C+S+T 国外部 门MMTR政府要素 市场T2企业税NIPI=DPI 居民T1 间 接 税NDP=AS GDP=AE企业C CGGI X产品市场金融市场S 四、总结GDP折旧 + NFI(假定=0) 间接税 -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未分配利润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储蓄 0国民收入Y 税收T 储蓄S 消费C 四、恒等式与经济理论(一)收入核算恒等式 从生产结束后对产值进行核算的角度说,总 生产必等于总供给。为了能从收入与支出 两个角度来计算产值,就将总供给中没售 出的部分说成是售给生产者自己,这使总 供给必然等于总需求或总支出。这种必然 相等,即事后收入核算的恒等关系。 收入决定理论但一国实际生产和供给的产品总量并不必然等于人们愿 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即国民收入生产或实际总供给,不 必然等于对国民收入(意愿的)总需求。二者不等时, 如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宏观经济就会因需求不足而衰退 并伴有失业;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刺激经济过热 并引发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需求的决定,总需求与 总供给不等的原因,及对策。这即宏观经济理论。 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 ? X t Pt X ? Yt Pt Y实际 GDP ? X P ? Y PX t 0XY t 0YX t Pt ? Yt Pt GDP缩减指数= X Y X t P0 ? Yt P0名义GDP 实际GDP ? GDP缩减指数 第十三章 简单收入决定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一)在由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 际市场构成的宏观经济中,只讨论商品市场的供 求和国民收入决定。 (二)凯恩斯定律(P446) 略掉货币供求,等于假定了利率和价格不变。这又 意味着: 1、产品市场水平的供给曲线,这称为凯恩斯定律 2、投资I是外生变量(自发性支出) 见下图 1、凯恩斯定律P此时,实际国民收入Y 由总需求决定 ADAD*ASP’P AD’yy*y 2、自发投资1、假定利率不变,投资I是外生变量;II0y 二、均衡产出(一)总需求(支出)决定总收入 总需求或总支出AE是C+I+G+NX( P448 ),产 出或总收入是 Y。总需求(支出)决定收入即: Y=C+I+G+NX 或者说:实际国民收入由产品市场的总供求均衡 决定,即:S+T=I+G+NX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是均衡产出。 (二)图示: 均衡产出EE E&Y. . . . .YYY=E E&Y450 Y+Y 三、投资等于储蓄(一)首先,假定是封闭经济,即: X=M=0 (二)没有政府,即: T=G=0 (三)此时 需求决定收入简化为:Y=C+I 面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简化为C+S=C+I,即: S= I 第二节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函数图示一、消费函数 (一)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消费C是当 期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 短期消费函数公式为:E?Y=E CC ? ? ? ?Y(二)消费倾向 1、平均消费倾 向 2、边际消费倾 dC MPC ? ? ? ? 1 向 dY?450Y 二、储蓄函数(一)储蓄函数: (二)储蓄倾向: SS ? ?? ? (1 ? ? )Y S ? ?? ? (1 ? ? )Y??1? ?Y 三、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E. .Y ?C?S C dY dC dS ? ? ?1 dY dY dYSY 四、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P454(阅读) 第三节 其他消费理论一、相对收入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 第四节两部门的收入与变动E Y=E一、使用支出函数 (一)代数方法 Y ?C?IC ? ? ? ?Y I ?IC+I C I I1 Y ? ? ? I ? ?Y ? (? ? I ) 1? ?YY 二、使用储蓄函数(均衡条件)S?I(一)代数方法S ? ?? ? (1 ? ? )Y I?I ?? ? (1 ? ? )Y ? I 1 Y ? (? ? I ) 1? ?S IY 两种方法的关系...YAE=C+I CS I Y. 第五节一、乘数原理乘数论:投资乘数? I= ?Y1? S1?C1= ??Y1= ?Y2? S2? C2= ? ( ??Y1 )= ?Y3…3 nY3+? …… ?Y= ?Y1+ ?Y2+ ??Y ? ?I1 ? ??I1 ? ? ?I1 ? ? ?I1 ? ?? ?I12 二、乘数的计算(一)数列求和 (二)1 Y? (? ? I ) 1? ? dY 1 kI ? ? dI 1 ? ?(三)自发支出? 也有乘数效应 自发支出乘数1 Y ? (? ? i ) 1? ? dY 1 k? ? ? d? 1 ? ? dY 1 ki ? ? di 1? ? 三、乘数的几何表示(一)使用消费函数 AE AE1=C+I1 AE0=C+I0 C?II1 I0?YY (二)使用储蓄函数S?I ?YI1 I0Y (三)两种方法的关系AE’=C+I’ AE=C+I C S IY Y'Y
四、乘数论的局限(一)以凯恩斯消费理论为基础,按持久收入理 论,当期收入变动的乘数效应很小 (二)乘数作用需求时间(政策时滞) (三)双刃剑(节俭悖论) S1 S0.I0 Y0Y1Y 第六节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一、政府收支 (一)政府收入 1、税:T=T0+tY 略掉tY Yd=Y-T 2、公债:略掉 (二)政府支出 1、政府购买G 2、对个人的转移TR (二)假定:政府收入T,政府支出G,都是外生 变量,即G也是自发支出 二、政府收支与收入决定(固定税)(一)使用支出函数: 代数模型: Y ? C ? I ?GC ? ? ? ?Yd ? ? ? ? (Y ? T ) ? ? ? ?T ? ?Y I?I T ?T G ?G Y ? ? ? I ? G ? ?T ? ?Y 1 ? (? ? I ? G ? ?T ) 1? ? 几何模型1:税收对收入Y的影响令G=0税收是紧缩性的AEAE ? ? ? I ? ?YAET ? ? ? I ? ?T ? ?Y? ?TYYTY0 几何模型2:政府购买对收入Y的影响令T=0扩张性财政政策AEAE ? ? ? I ? G ? ?YGAE ? ? ? I ? ?YGYY0YG 总体:政府收支与收入决定T&0,G&0AEAE ? ? ? I ? G ? ?Y ? ?YY=AEY (二)利用均衡条件S ?T ? I ?G S ? ?? ? (1 ? ? )(Y ? T ) ? ?? ? T ? ?T ? (1 ? ? )Y I?I T ?T G ?G ? ? ? T ? ?T ? (1 ? ? )Y ? T ? I ? G 1 Y? (? ? I ? G ? ?T ) 1? ? 2、几何方法S+T S I+G I? ? ? ?TYT Y’Y0 YG 只有G时 只有T时Y?? 政府收支与收入决定? ? I ? G ? ?T ? ?Y ? ? I ? ?YS+T S I+G IY 第七节 各种政府乘数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 Y? (? ? I ? G ? ? T ) 1? ?对G求导数:dY 1 kG ? ? dG 1 ? ? 二、税收乘数1 Y? (a ? I ? G ? ? T ) 对T求导数: 1? bdY ? kt ? ?? dt 1? ? 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政府转移支付TR的含义 (二)有政府转移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Yd=Y-T+TR 三、收入决定: Y=AE=C+I+GC ? ? ? ?Yd ? ? ? ? (Y ? T ? TR) ? ? ? ?T ? ?TR ? ?Y Y ? ? ? I ? G ? ? TR ? ? T ? ? Y 1 ? (? ? I ? G ? ? TR ? ? T ) 1? ?对TR求导数:kTR ??1? ? 四、平衡预算乘数(1)平衡预算的含义: 政府收(T)支(G)相等,即:△G=△T (2)平衡预算乘数: 1 ?Y ? (?? ? ?I ? ?G ? ??T ) 1? ?令?? ? ?I ? 0 1 1 ?Y ? (?G ? ??T ) ? [?G (1 ? ? )] 1? ? 1? ? ?Y 1 kG ,T ? ? (1 ? ? ) ? 1 ?G 1 ? ? 四、平衡预算乘数(一)平衡预算的含义: (二)收入决定: Y?T=?G? ? ? I ? G ? ?T ? ?Y 1 Y? (? ? I ? G ? ? T ) 1? ? (三)平衡预算乘数1 ?Y ? (?? ? ?I ? ?G ? ??T ) 1? ?令?? ? ?I ? 01 1 ?Y ? (?G ? ??T ) ? (1 ? ? )?G 1? ? 1? ?dY dY 1 kb ? ? ? (1 ? ? ) ? 1 dG dT 1 ? ? 第八节 四部门的收入决定一、四部门的总支出: AE ? C ? I ? G ? ( X ? M )C ? ? ? ? (Y ? T ? TR ) T ?T I?I G?G TR ? TR X?X M ? M0 ? ?Y 二、四部门收入决定Y ? ? ? I ? G ? ? TR ? ? T ? X ? M 0 ? (? ? ? )Y ? 1 1? ? ? ? (? ? I ? G ? ? TR ? ? T ? X ? M 0 ) 四部门的乘数将Y? 1 1? ? ? ? (? ? I ? G ? ? TR ? ? T ? X ? M 0 )对各自发支出变量求导数,可得四部门的各种乘数: 1、乘数变小; 2、出口乘数是正的; 3、进口乘数是负的。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一)实际利率r是名义利率-通胀率。本章假定 价格水平不变,所以二者相同。 (二)实际利率与投资 r是百元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随实际利率利率 反向变化。用公式表示是:I=I(r);用图表示 见下页: 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投资I是实际利率r的减函数 I ? i(r )?rI ? i (r )I 二、投资与利率关系的证明有几种方法可以说明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一 是用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来说明。也可用企业投 资函数来说明宏观投资函数。 (一)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 1、现值与未来值 2、资本边际效率(MEC) 3、投资边际效率(MEI) 1、现值R0与Rt未来值的关系R1=R0+R0×r=R0(1+r) R2=R1+R1×r=R0(1+r)+R0(1+r)r=R0(1+r)(1+r) =R0(1+r)2 Rt=R0(1+r)t 反过来:Rt R0 ? t (1 ? r )在前一场合,r是收益率,在后一场合,r叫贴现率。 2、资本边际效率一项投资会在较长时间里有一系列收益R。因不同 时期的R价值步同,所以需将其换算成现值,即分 别贴现后加总。如果使用的主观贴现率使投资收 益现值总和恰好等于投资的原值,这一贴现率即 资本边际效率(假定投资品残值等于零)。它其 实就是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3、投资边际效率 如考虑投资会使投资品价格上升,这将使投资收 益率下降。此时的资本边际效率叫投资边际效率 4、资本边际效率图示P483 (二)企业投资函数1、企业最优资本存量 企业投资服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为:? ? TR ? TC ? PY ? rK ? wL? 1?? Y ? AK L 令P=1,代入:? ? AK? L1?? ? rK ? wL? ?1 1?? ?? AK KL ? ?AK ? ?1 L1?? ? r ? 0 ? ? ?r? ?K K Y 1 1 ? ? r ? K ?? Y K ?? Y K r r 2、资本与投资Kt ?1 ? I t ? Kt ? ?KtI t ? Kt ?1 ? Kt将? ?0 1 K i ? ? Yi r令代入:1 1 1 I t ? ? Yt ?1 ? ? Yt ? ? (Yt ?1 ? Yt ) r r r 1 即: I t ? ? ( ?Y ) r 三、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1、△Y,即产出预期。总投资受总产出Y影响。 这称为加速原理。 2、产品成本。其他不变时,产品成本下降使企 业盈利和产出增加。这需要企业增加投资。 3、投资税抵免 4、风险 5、股票价格 假定rI ? e ? dr1 dI 第二节 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一、IS曲线推导与曲线含义 (一)使用支出函数 (二)使用储蓄函数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移动 一、两部门IS线的推导与含义(一)使用支出函数 1、推导 (1)代数方法 Y ? C ? IC ? ? ? ?Y I ? e ? dr 1 1 Y? (? ? e) ? dr ? kA ? kdr 1? ? 1? ? a?e 1 r? ? ?Y d kd (2)几何图形I450ED=C+I AE. .I2 I1450C+I2 C+I1 C(Y)r r1 r2. . . .I( i)YIr. ..AE&Y ISY 1 Y&ED 2 YI 2、IS曲线的含义(1)线上各点,表示产品市场供求均衡 (2)线左下方,是产品市场存在过度需求 (3)结右上方,是产品市场存在生产过剩 (二)使用储蓄函数1、推导 (1)代数方法S?I S ? ?? ? (1 ? ? )Y I ? e ? dr ?? ? (1 ? ? )Y ? e ? dr 1 1 Y? (? ? e) ? dr 1? ? 1? ? SS S ? ?? ? (1 ? ? )Y.b.baIS?Ia rI&S. c a . . b . . dS Y rS&I.45 .a0IIS Y. bI ? e ? drI 2、IS曲线的含义(1)线上各点表示给定消费(储蓄)和投资函数 时,使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收入Y与利率r的所有 组合。即在给定条件下,为使产品市场供求均衡, 收入与利率的搭配。 (2)线右上方:S&I,产品市场供给过剩; (3)线左下方:I&S,产品市场需求过剩。 rS&II&S I=S Y 二、IS曲线的斜率由 r ? ? ? e ? 1? ? Y ? ? ? e ? 1 Y ? ? ? e ? 1 Y 1 d d d d kd d 1? ? 可知,IS曲线的斜率 1、IS曲线斜率为负,其经济含义是: 2、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 3、? 越大,即简单乘数越大,IS越平坦 d与IS曲线斜率Ir r1 r2. . . . . .450. .?I2 I1450C+I2 C+I1 C(Y)Ir. . .Y 12IS IYIS’ ? 与IS曲线斜率I450? . .I2 I1450C+I2’ C+I1’ C+I2 C+I1r r1 r2Ir1. . ?2YIIS IS’ Y 三、IS曲线的移动1、由Y ? k (? ? e) ? kdr1 k? 1? ?可知,自主性支出 与e变动,IS曲线同方向 水平移动,距离为k ? e? 四、三部门的IS曲线(一)推导,使用均衡条件,(1)代数方法S ? T ? ?? ? ? T ? (1 ? ? )Y I ? G ? e ? dr ? G ?? ? ? T ? (1 ? ? )Y ? e ? G ? dr 1 1 Y? (a ? e ? G ? ? T ) ? ? dr 1? ? 1? ? S+TS+TS+T(2)几何方法rY rI+GISI(r)I+G I+G (二)含义 (三)斜率与移动1、斜率: 斜率为负,其大小为: ?1 kd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IS越平坦; 简单乘数k越大,IS也越平坦 (四)IS曲线移动1 ?G (1)G增加IS曲线右移,距离为 ?Y ? 1? ?(2)T增加IS曲线左移,距离为 ?Y ? ??1? ??T?Y1 (a ? e ? G ? bT ) 1? b. 第三节 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一、国民收入决定与利率 IS曲线表明,给定IS曲线,国民收入Y取决于实 际利率r的高低。而利率r由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 给M共同决定。 二、流动性偏好与需求货币的动机(一)货币的含义,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 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其数量分为名义 货币M与实际货币m (本章讨论实际货币) 。M 是按票面计量的货币量。m是用商品表示的货币 量。二者关系是:=M/P。P是价格水平。P不变 时,二者是一致的。 普遍接受性即货币的流动性。人们出于对货币流 动性的偏好而需求货币。具体说,人们需求货币 的原因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的投机动机。 (二)需求货币的动机1、交易需求L’:即为了方便日常交易而需求货 币。交易需求与名义收入Py成正比:L’=k’Py 假定某家月初得收入Py=90元,每天花3元,月底 花完。则该家庭平均持有L’=(1/2)PY=45元。Py1 L' ? Py 290123t 2、预防需求L’’预防为指防止在需要时没有,而持有一部分货币 为预防需求的货币量,也与人们的名义收入正相 关:L’’=k’’Py 交易与预防需求之和,用L1表示: L1=k’Py+k’’Py=(k’+k’’)Py=kPy L1/P=ky,即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的增函数。 图示: 交易与预防需求L1L1 ? kyY 交易与预防需求rL1 ? kyL 3、投机性需求L2(1)含义:这里投机指为赚取差价而买卖证券。因 此 形成的货币需求,即投机需求L2。 D D (2)需求函数:假定证券收益D不变。D与证券价格 R ? ? Pb ? Pb R Pb之比是证券收益率R。三者关系是: 略掉风险,R应等于市场利率r。如 R>r,人们将购买证券。这使Pb上升,R下降,直到 R=r。所以,市场利率r低时,证券价格较高。此时人 们卖出证券,持有货币。反之,当市场利率r高时,证 券价格低。人们将买进证券。所以投机需求L2与利率 反向变动,用公式表示是:L2=h(r)。 投机需求r投机需求 LS 简化的投机需求假定投机需求是利率的线性函数:rL2 ? ?hrL2 三、货币需求函数:公式与图示1、公式 2、图示L ? L1 ? L2 ? kY ? h(r )?r交易和预防需求kY 货币需求 水平段即“流动性陷阱 投机需求h(r)L 3、货币需求的变动其他不变而Y增加,曲线右移。rLL’Y2&Y1kY1 kY2L 简化的货币需求及其变动 L ? ky ? hrrLy 收入Y增加,L/P线右移。反之左移 四、其他货币需求理论需求货币像管理存货一样。管理货币的总成本TC,是交易成本ct(c 是转换一次的成本,t是一定时间内转换的次数),与利息成本rM的 和r是利率,M是货币量。持有货币越少,转换次数越多。持有货币 越多,利息成本越多。平均货币持有量是M=Y/2t。这样,管理货币 rY dTC rY tY 的总成本: TC ? ct ? 2t 是t的函数。最优条件: ?c? 2 ?0?t ? dt 2t 2c 代入M式中,最终得M?cY 2r 五、货币供给与利率决定M (二)实际货币 m ? P(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价格水平P不变时,m取决于M。假定M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rm =M/Pm (三)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1、利率决定rM/PM&Lr*L&M L M,L 2、利率变动(1)利率决定iM/PM增加*’ iiL增加L M,L 六、“流动性陷阱”iMS/PMS’/P MS’’/Pr* r’“流动性陷阱” LM,L 七、货币市场与资产市场 第四节 LM曲线一、含义与推导 (一)LM线的含义: 给定实际货币m量和货币需求函数L时,使货币供 求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二)推导(1)代数的: 实际货币供给:m 实际货币需求: L ? ky ? hr 货币供求均衡:m ? ky ? hr 即: LM曲线代数式m ? ky ? hr m h y? ? r k k m k r?? ? y h h L1L1 ? ky.m1.m1=m-m2.r.. .m&LL&m Y. .Yr LM..m2h(r) L2 二、LM曲线斜率与截距rLM.m kk hY L1? ?m1? ?r古典区域 中间区域Yrm2?? ? 流动性陷阱Y L2凯恩斯区域? LM曲线的三大区域rLM古典区域(货币政策 有效财政政策无效中间区域(财政、货币政策 都有效,可配合使用) 凯恩斯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Y 三、LM曲线的移动(一)货币需求L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M/P增 加、(P不变时,M增加;或M不变时P下降) , LM曲线右面移,距离为△m/k。 (二)实际货币货币不变时,实际货币需求增加, LM左移。 LM曲线的移动rM增大或P变小, LM曲线右移。LMLM’?Y1 ?Y ? ?m kYm1 km2 k L1m1实际货币供给增加rYrm2YL2 L1m1货币需求增加rYrm2YL2 第五节 IS-LM模型一、均衡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一)代数方法: 1 1 Y? (? ? e ? G ? ? T ) ? dr 1? ? 1? ?m k r?? ? Y h hY? 1 k (1 ? ? ) ? d h (? ? e ? G ? ? T ) ? 1 h (1 ? ? ) ? k d ?m (二)均衡收入与利率决定的几何方法rL=M. ..I=S Y IS-LM模型 I ? 100 ? 5r G ? 20 T ? 10 M ? 200 P ? 2 L ? 0.2Y ? 4r 求:(1)IS曲线;(2)LM曲线;(3)Y;(4)r。解:设: C ? 50 ? 0.8Yd1 1 IS : Y ? (50 ? 100 ? 20 ? 0.8 ?10) ? ? 5r 1 ? 0.8 1 ? 0.8200 LM : ? 0.2Y ? 4r ? r ? 25 ? 0.05Y 2 二、收入变动及原因(一)变动IS与LM移动使Y变动 r IS IS’ IS横截距LM LM’.? ,e,G,T变动通过IS线导致Y变动。.实际货币量M/P变动 也会导致Y变动。1 k? 1? ?△Y △YY ? k[(? ? e) ? (G ? ?T )]Y (二)收入变动的原因1、商品市场“冲击”与“真实周期” (1) 与e(动物精神) (2)G与T(政府是平抑周期还是造成周期?) 2、货币市场“冲击”与货币周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危机前经济繁荣,股市泡沫 危机始于股价暴跌 财富效应 带动投资减少 银行坏账,挤兑,央行紧缩 政府紧缩。……iIS’ IS0LM’ LM0. ..凯恩斯认为原因是市场经济投 资I0的不稳定(“动物精 神”)。 问题在市场经济。 货币主义认为原因是央行与 政府行为不当,问题在政府Y0 k(C0 + I0 + G0 -CYT)Y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引言:均衡收入与潜在收入 IS-LM模型中的Y是均衡收入,它表明在当前条件 下国民收入生产必等于Y,否则宏观经济不能均衡。 但均衡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特别是可能 低于潜在收入。此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或同时得用二者来调控需求,使实际的均衡收入等于 潜在收入。 实际的均衡收入低于潜在收入的情况见下图: AE450C+I* C(Y)Y&Y*,有失业 Yri*LMIS Y Y* Y 第一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财政政策 (一)概念P517 (二)手段 1、税收T (1)减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消费支出 (2)调整所得税结构:对高收入者增负,对低收入者减税 2、政府购买G 3、对私人投资提供财政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 (三)作用: 财政扩张使IS线右移,收入增加,反之亦然。 (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财政扩张rLM. mkISk (? ? e ? G ? ?T ).IS’Y 二、货币政策(一)概念P518 (二)传导机制: 1、 M r I AE Y(引致效应) 2、 M AE Y (三)作用 货币扩张使LM曲线右移,收入增加。反之亦然。 (四)图示 (四)货币政策图示rLM LM’IS?YY 第二节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效力一、概述:政策效力大小的含义 (一)含义 1、财政政策效力:给定财政扩张力度(用△G表 示),收入增加(△Y)越多,政策效果越好。 2、货币政策效力,给定货币扩张力度(用△M表 示),收入增加(△Y)越多,政策效果越好。 (二)图示 (二)政策效力图示财政扩张△G △Y’=k×△G 货币扩张△M △Y’= △M/kY增加越接近△Y,财政政 Y增加越接近△Y,货币政 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 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 r r LM LM’r0△YIS Y0 IS’r0△YYY0Y 二、宏观经济政策乘数(附录)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可以用政策乘数表示。 (一)含义: 宏观经济政策乘数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量变动能造成 国民收入多倍变动,即:?Y 宏观经济政策乘数?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变量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 (二)宏观经济政策乘数分为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 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又可细分为政府购买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 财政扩张可用 ? G 表示,货币扩张可用 ?M 表示。 收入增加用 ? Y 表示。由k (1 ? ? ) ? d h 可知:?Y ? 1 k 1? ? ? d hY?1(? ? e ? G ? ? T ) ?1h (1 ? ? ) ? k d1?m(?? ? ?e ? ?G ? ??T ) ?令?? ? ?e ? ?T ? ?P ? 0h (1 ? ? ) ? k d(?M ? ?P)?Y ?1 k (1 ? ? ) ? d h?G ?1 h (1 ? ? ) ? k d?M ?Y ?1 k 1? ? ? d h(?? ? ?e ? ?G ? ??T ) ?1 h (1 ? ? ) ? k d(?M ? ?P)令 ?? ? ?e ? ?T ? ?P ? 0 则:?Y ? 1 k (1 ? ? ) ? d h ?G ? 1 h (1 ? ? ) ? k d ?M 二、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乘数 在上式中,如 ?M ? 0 ,?G 财政政策效果是: ?Y ?1 ?G (1 ? ? ) ? d (k h)?0就表示财政政策。?Y 1 式中 ?G ? (1 ? ? ) ? d (k h) 叫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大。 (二)财政政策效力大小的含义1、含义 给定 ? G , ? Y 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 2、财政政策效力图示:1 ?Y ? ?G 1? ??Y?Y1 ?Y ? ?G (1 ? ? ) ? d (k h) (三)决定财政政策效力的主要因素: 1、IS与财政政策效力IS平效力小;IS陡效力大 二、IS线与政策效果IS平效力小;IS陡效力大效果小LM 效果大Y0 Y1 Y’ 一、LM曲线三大区域与政策效果LM线平坦,财政政策有效,反之无效r财政扩张LM财政政策无效IS 财政政策有效 财政政策很有效 Y0 Y1 Y2 Y 2、LM与财政政策效力LM平效力大;LM陡效力小 (四)进一步的原因:挤出效应k 如 d ? 0 财政政策乘数就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h k d 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小。原因在于: h(1)财政扩张使收入增加,也增加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不变时,这会提高利率,提高的幅度与 k h 成正比。 (2)利率提高使投资I减少,减少量与d成正比。这叫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效力变小。 挤出效应图示:财政扩张使Y增加,增量 1 为:?Y ?1? ??GY增加使L增加,r上升 R上升使I减少,后者 使Y有所减少:1 ?Y ? (? I ) 1? ? (五)两种极端1、凯恩斯主义极端 如k/h=0(LM线水平),即利率不变; 或 d=0 (IS线垂直),即投资不受利率影响, 则财政政策效力最大(货币政策却完全无效),叫凯 恩斯主义极端,用公式表示是:1 1 ?Y ? ?G ? ?G (1 ? ? ) ? d (k h) 1? ?用图表示是: 凯恩斯主义极端d&0,k/h=0 (流动性陷阱) d=0,k/h&0 IS IS’ LMLM 2、古典主义极端如 h ? 0, k ? ? (LM线垂直), 或 d ? ?(IS线水平),则财政政策完全无 效 (货币政策效力却最大)。这称古典主义极端。 1 用公式表示是:h?Y ?(1 ? ? ) ? d (k h)?G ? 0用图表示是: 古典主义极端d ? ? ,k/h&0LMk d&0, ? ? hLM LM’IS IS (五)决定财政政策效力大小的主要因素1、利率对收入越敏感,即LM线越陡,财政扩张 使利率上升越多; 2、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IS越平坦,利率上 升挤出的私人投资越多; 3、投资乘数越大,挤出投资造成的收入减少 越多。 这一切使财政政策效力小。 反之,财政政策效力大。 三、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k h (1 ? ? ) ? d (1 ? ? ) ? k h d 如 ?G ? 0, ?M ? 0 ,则货币政策效果就是:?Y ?1?G ?1?M?Y ?1 h (1 ? ? ) ? k d?M (二)货币政策乘数? Y 1 上式中, 叫货币政策乘 ? ?M (1 ? ? ) h ? k d 数。货币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 1 货币政策效果图示 ?Y ' ? ?M k 1 ?Y ? ?M h (1 ? ? ) ? k d?Y '?Y给定 ?M , ? Y 越大,货 币政策效力越 大。 (三)决定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因素: 1、IS与货币政策效力IS平效力大;IS陡效力小 2、LM与货币政策效力LM陡效力大;LM平效力小 (四)两种极端给定 ?M 如: 1、古典主义极端: ' 如 ?Y ? ?Y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叫古典 主义极端。 2、凯恩斯主义极端 如 ?Y ? 0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叫凯恩 斯主义极端。 1、古典主义极端1 1 (1)如h=0(LM曲线垂直) ?Y ? ?M ? ?M h k (2) d ? ? (IS曲线水平) (1 ? ? ) ? k d h=0LM LM’d ??LMLM’IS 2、凯恩斯主义极端(1)如 h ? ? (LM曲线水平),或 (2)d=0(IS曲线垂直) ?Y ?1IS流动性陷阱h (1 ? ? ) ? k d?M ? 0ISLM LM’LM 四、总结经济处于中间而非极端状态时,哪条线平, 它所代表的政策效力越小;哪条线陡,它所 代表的政策效力就大。 第三节 政策搭配r松财政LM 1松货币LM’0 24 IS’ IS Y 第十六章 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就业与总需求正相关。 二、物价稳定 三、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贸易收支逆差会减少本国总需求。顺差则 可能造成与他国的经济摩擦。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构成与政府工具 二、工具的使用 (一)自动使用:自动稳定器 总需求过度时,能自动减少总需求; 总需求不足时,能自动增加总需求。 1、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 2、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 (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一)公共财政与功能财政 1、公共财政指政府征税并提供公共物品 2、功能财政指发挥政府收支调节总需求的 作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 (二)年度平衡与周期平衡 1、公共财政要求年度平衡 2、功能财政只能作到周期平衡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一)问题的提出 功能财政要求需求不足时扩张财政,这会导致财政赤 字;在需求过度时要紧缩财政,这会导致盈余。 但不能说赤字财政就是扩张性的,盈余财政就是紧缩 性的。很可能相反。见下图: 图中:因财政是紧缩性的,所以出现赤字。财政扩张 反导致财政盈余。 T ? Ta ? tYG '? TR G ? TR GBSY*AE ' ? C ? I ? G ' AE ? C ? I ? GC ? ? ? ? (Y ? Ta ? tY ? TR) (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1、概念: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计算的财政结果 2、图示:收入赤字盈余 支出 Y3*Y2* Y1* 收入 赤字盈余支出3 支出2充分就业预 算盈余可大 于0,等于0, 小于0。支出1Y* BS1*BS2* BS3*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盈余收入BS*BS1支出 Y2 Y* Y1 3、作用:作为判断财政政策方向的标准: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 反之是扩张性的。 4、局限性 充分就业的Y*很难确定。 第三节 货币政策引言: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 (一)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还是物价稳定 (二)传导机制: (三)中间目标:是利率还是货币数量 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通过变动货币数量发挥作用。 货币数量包括通货的数量Cu和存款的数量D。 通货来自中央银行;存款可由商业银行创造。 (一)中央银行 1、发行银行,有权发行现金,作为货币基础。 2、国家银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3、银行的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货款和为商业 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 (二)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并为客户提供存款转帐服务。这 使商业银行的存款也成为货币。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一)存款创造 (二)货币创造乘数:Ms k? H M s ? Cu ? D H ? Rd ? Re ? Cu Cu ? D rc ? 1 k? ? Rd ? Re ? Cu rd ? re ? rcrc ? 1 Ms ? ?H rd ? re ? rc(三)货币供给 三、货币政策工具(一)再贴现率 1、概念:央行对商业银行货款的利率。 2、作用: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Rd 3、局限:P554―555 (二)公开市场业务 1、概念:央行在证券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2、作用:(1)买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反之则减少 (2)买入使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 (三)法定准备率 1、概念: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货币创造乘数。 2、局限:(1)时滞;(2)剧烈。 (四)其他 第五节 经济政策理论分歧一、反对政府干预 (一)古典学派1、市场经济自动实现充分就业,无需干预 2、政府干预妨碍经济运行与增长 (1)货币政策导致通胀 (2)财政政策挤出投资,影响增长(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1、市场经济自动实现充分就业 2、公开透明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二、价格稳定(一)含义: 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的稳定。 (二)价格指数 1、价格稳定可以用价格指数表示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AS模型引言: 国民收入Y由总需求与总供给AS共同决定。前面 假定Y只由总需求决定,这隐含着一个假定,即总 供给曲线是一条高度既定(等于前定价格水平P) 的水平线(这等于说P不变)。本章一方面允许P 变动,以说明总支出AE随P变动的关系(P可变时 的AE称总需求AD)。另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与货 币市场之外,再引入劳动市场,以说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都会随价格P变化而变化。 本章主要内容1、推导总需求曲线AD并说明其移动的原因(第 一 节) 2、推导短长期总供给曲线AS,并说明其关系(第 二―第六节) 3、利用AD―AS模型,说明国民收入Y与价格水 平 P的决定与变动,进而解释经济的周期波动。 第一节 总需求AD一、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一)含义: 总需求函数指对国民收入的总需求与价格水平 之间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其几何形式是总需求 曲线。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斜 率为负。 (二)总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1、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其他不变时,价格水平变动使实际货币 量反向变动。实际货币量变动导致利率反 方 向变动。利率变动又造成投资反方向变动, 最终使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P ?? m ?? r ?? I ?? y ? 2、庇古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面值固定的资产实际价值上升,资 产所有者实际财富增加,消费需求也增加。所以价 格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这意味着价格水平变动使 自发消费从而IS曲线移动。 3、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增加实际货币余额。为保持 一定的实际余额,人们一方面会购买实际 财富,这直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人 们会购买主证券,使证券价格上升,利率 下降。利率下降又增加投资,进一步增加 总需求。 以下只介绍利率效应。 二、总需求曲线推导(一)代数方法M y? (? ? e ? G ? ? T ) ? ? k h P (1 ? ? ) ? d (1 ? ? ) ? k h d从现在起因价格可变,所以应区分名义国民收入与 实际国民收入。这里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11 (二)几何方法名义货币量M不变时,价格P下降使实际 货币量m=M/P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 实际货币量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使收入增加。 rP下降使实际货币量 LM(M0,P0) m增加,LM右移 LM(M0,P1) m增加使r下降。 r下降使I增加,总需 求y=C+I增加..ISPP0 P1y..AD y二 、 总 需 求 曲 线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一)产品市场自主支出变动与总需求移动 名义货币量和价格水平不变时,产品市场 的自主性支出Ea(a、e、G)增加(或税收 T减少),IS曲线右移,总需求曲线也右移。 r IS0LM(M0,P0) LM(M0,P1)IS 移 动 与 移 动IS1 PP0 P1yADAD1 AD0y (二)名义货币量变动与总需求移动价格水平P不变时,名义货币变动使LM 曲线移动。AD曲随之移动。 rIS0LM(M0,P0)LM(M0,P1)名义货币增加 ( LM右移LM(M1,P1)二 ) 移 动 与 移 动LMLM(M1,P0)PP0 P1 AD1 AD0y总需求曲线右移ADy 三、总需求的简单形式(古典学派)如货币只是交换手段即h=0,则:M y? (? ? e ? G ? ? T ) ? ? k h P (1 ? ? ) ? d (1 ? ? ) ? k h d 1 M VM ? ? ? Py ? VM k P P可用双曲线表示。见下图:11 货币数量论与总需求PVM y? PAD这意味着只有货币量 M变动才能移动AD, 即财政完全挤出。y 第二节 总供给第二~第六节为一个单元,说明总供给。 第二节 总供给概述一 短期与长期总量生产函数 (一)总供给的含义 在社会资源总量和生产技术给定时,国民收入生 产量y与价格水平P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总量生产函数 国民收入生产量y是资源投入量的函数: y=f(N,K) y是国民收入产量;K是资本存量;N为劳动量或 就业量。 1、短期总量生产函数短期中,资本存量给定:y ? f (K , N )此时,y取决于就业量N,即:y ? f (N )用图表示是: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总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yy ? f (K , N )yNNy ? f (K , N ) 2、长期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市场的长期调整最终能实现劳动的充分 就业,即实际就业量N等于充分就业量N*。 所以长期总量生产函数是:y* ? f (K , N*)y*即潜在产出yf,K也可以用K*表示。 长期总供给与P无关,所以表现为垂直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PLASy*y 二、劳动市场实际就业N由劳动市场供求决定。 (一)劳动市场需求 劳动市场需求Nd是各厂商的劳动需求总和。 1、厂商的劳动需求 厂商的劳动需求服从于利润最大化目标。 1、厂商劳动需求? ? Pf ( N , K ) ? WN ? r KFOC : ?? ?y ?P ?W ? 0 ? ?N ?N W W ? P ? MPN ? P ? g ( N ) ? ? MPN ? g ( N ) P W ?1 W 或:N d ? g ( ) ? N d ( ) ? N d ( w) P P 1、厂商劳动需求完全竞争时,厂商劳动需求可由如下利润最大化 条件导出:? ? P ? f ( N , K ) ? WN ? r KFOC : d? dQ ?P ?W ? 0 ? dN dN W P ? MPN ? W ? MPN ? P 厂商劳动需求曲线W P WMPN=g(N) NVMP=MPNP N 2、劳动市场需求将各厂商MPN线水平相加,得劳动市场需 求曲线Nd 2、劳动市场需求W P W PMPNNdNd Nd 3、用总量生产函数推导劳动需求YY ? F (K , N )W MPL= P NdNN (二)劳动供给劳动供给Ns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W NS ? Ns ( ) P劳动供给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取决于未来实际工资 率。给定名义工资率W,未来实际工资率取决于未来 价格水平P。对于P,工人只能进行预期。所以劳动供 给是名义工资率与预期价格的函数。即:W W P NS ? Ns ( e ) ? NS ( ? e ) P P P W W P 劳动供给函数: N s ? g ( e ) ? g ( ? e ) P P P e W P P 反函数: ? g ?1 ( N s ) ? 1 而W不变, e P P P 将使NS右移 或W/P下移W PNSNs ’Ns (三)劳动市场与就业NW P?W ? ? ?* ?P?如果W与P都能随供求 N*即充分就业,与其相 对应的y,即潜在国民收 而充分调整,则 入y*,表现为垂直线。 Ns W P NdN*NNsNdN 第三节 有关总供给的不同假设一、价格与工资率假设(一)古典学派假设: 1、Pe=P,完全信息与正确预期; 2、P与W完全可伸缩 (二)凯恩斯假设:外推式预期 1、Pe=P。因P是不变的常数,故能正确预期。 2、名义工资率W向下刚性 e e (三)货币主义:适应性预期,有滞后性 Pe ? P t ?1 ? ? ( P t ?1 ? P t ?1 )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完全(理性)预期假设: 1、 Pe=P,但预期可能有错误 2、价格与工资率有完全的伸缩性 (五)新凯恩斯主义:理性预期与价格黏性假设 二、宏观经济学的长期与短期宏观经济学根据供求变动时,价格是否来得及作 出充分的调整而分长期与短期 (一)短期:生产要素投入量及生产技术不变, 各种价格也来不及对供求变动作出充分调整。其 极端情况是价格完全不变。 (二)长期:生产要素量及技术不变,价格可以 充分调整。 (三)超长期:价格可以充分调整,生产要素投 入量可以增加,可以发生技术进步。 第四节 各种总供给曲线一、古典学派假设与垂直总供给 (一)古典学派假设 1、正确预期Pe=P 2、价格与工资率充分灵活,后者决定了劳动市场 充 W P W 分就业Ns=Nd。进而,实际产出等于潜在产出。此 Ns ? Ns ( ? e ) ? Ns ( ) P P P 时,劳动供给: (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三)价格与工资率充分调整被认为是长期情况。 所以垂直总供给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LAS 一、古典学派或长期总供给曲线LASW1 P W0P1 P0 LAS 假定最初P=P0 W=W0 实际工资率 就业量N* 若仍为W0 产出y* 此后P升到P1 则实际工资率下降 y 劳动市场短缺 W将上升,直到劳 动市场恢复均衡 最终 连接两点W Py*? ?NSNd Ny ? f (K , N ) 二、 凯恩斯总供给(一)总供给的两种假设1、价格黏性指价格变动缓慢。价格刚性则指价格完 全不变,这是价格黏性的极端情况。此时总供给为水平 线。充分就业后产出不能再增加,总供给变为垂直。 2、假定价格可变,但名义工资率不变。此时短期总 供给向右上方倾斜。(二)价格与工资刚性被认为是短期情况 1、价格黏性的凯恩期总供给 P SASP0yfy 2、工资黏性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W1 P W0P1 P0 假定最初为 此后P升到P1,W=W0 LAS SAS0 实际工资率下降 SAS1W Py*? ? ?就业(由Nd决定)增加 产出y增加 连接两点 长期中W0升至W1 y 连接两点NSNd Ny ? f (K , N ) 三、新古典学派总供给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货币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 的。二者的共同特点是,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即 价格能根据市场供求变动灵活作出调整。但是, 人们对未来价格进行预期时可能有错误。货币主 义认为,人们的预期总是滞后的,所以预期值与 实际值不一致。新古典学派则认为,人们的预期 是理性的,如果有充分的信息,就会作出正确的 预期。但是,进行预期时,信息可能是不充分的 (一)预期与总供给:货币主义总供给P ? ?W NS ? g? ? e? ? P P ?PW0P1 P0W PNSNS’Nd Ny ? f (K , N )假定最初P=P0,W=W0 劳方根据对下一期P的预 LAS 期Pe来要求下一期的W。 假定下一期的P=P1 货币主义认为,劳方将因 预期滞后而使P&Pe,结果 SAS0 y W仍为W0,NS线右移 就业与产出 长期中,劳方会修正错误 使Pe接近P,W提高,NS’上 移回到NS,SAS0左移,最终? ? ? (二)新古典学派总供给曲线W1 P W0P1 P0 ASNs ? g ( W W P ) ? g ( ? e) e P P PW PAS’y*? ? ?ASP上升到P1时 如劳方预期错误,如 Pe=P0,则 如预期正确,则Pe=P0, y 则 所以AS垂直还是倾斜, 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 于预期是否正确。NSNd Ny ? f (K , N ) 三、常规总供给(中间状态)PSAS’ SASP1P00SAS’SASyfy1 第五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AD―AS模型(一)y与P的决定 LASPSASSAS ADy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 PAD’’ AD AD’LAS古典学派(或长期)? ? ? ? ? ?凯恩斯学派 或 SAS’’ 对3,货币主义认为只 SAS 1 是短期的;新古典认 3 为是预期错误造成的。 0 2 长期或正确预期时 5 SAS 6 同理,如 古典或长期 凯恩斯学派 或 4 货币主义认为长期中 6到4,新古典认为预 yf y 期正确时0直接到4 二、古典学派模型MV MV ? Py ? P ? ydP dM dV dy ? ? ? P M V yPASAD’ AD y 古典模型(1)WPPW PNdY=F(K,L) 劳动市场 工资伸缩性 决定充分就业 AS 潜在产出决定总供给 名义货币量M 决定总需求和 AD 价格水平P y Y*此时,名义工资率 将为WN*NsN 古典模型(2)W1PP1 P0如AD0变为AD1,P0将升为P1。 结果… 实际工资下降ASNd&Ns,W0将升至W1W PW0 NdY*如AD1降为AD0 AD1 而P1与W1不变 AD0 Nd&Ns将使 y W1降为W0P1将随之降为P0 最终,N*与Y*不变 结论:价格和工资 灵活性使市场自动 实现充分就业。N*NsN rLM财政扩张完全 挤出,AD不变 IS’ 财政政策无效ISWPPyASW P Nd N* NsAD Y*y古 典 学 派 模 型 : 财 政 政 策N rLM LM’W W1 W P NdPPAS? ?Y* N*名义货币扩张 总需求增加 古 Nd增加 典 IS 劳动市 学 场短缺 y 派 W上升,P 模 上升,直至 型 AD’ 恢复均衡 AD : 货币政策 y (长期) 货 币 无效政 策NsN 三、凯恩斯模型为简化起见,假定价格黏性,SAS为水平 线 AD0变为AD1 凯恩斯模型(1)W P Nd如P0与W0不变 则…劳动需求Nd 劳动供给NS P LAS 非自愿失业 W0 AD0 AD1 如P0可变为P1而 W0不变,则… P0 NS&Nd,非自愿失业 P1 结论:P,W,r y 都不灵活,市场不 y* 能自动实现充分就 业。 N* NNs AD0变为AD1 P0与W0不变 凯恩斯模型(2) 劳动需求Nd 劳动供给NS NS&Nd非自愿失业 P LAS W0 如失业使W0降W1 W1 W下降带动P下降 P0 最终恢复均衡 ADP1W P AD1 Y*0Nd但,这需求较 长时间N*NsN 四、现代观点(一)货币主义 1、自然失业率 2、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滞胀 (二)新古典主义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有欺骗性时才有效 (三)新凯恩斯主义 价格与工资黏性 (一)货币主义自然失业,扩张货币 价格上升短期中工人预期错误, y增加,政策短期有效 W不变,N增加 长期中工人修正预期 提高 W , W 与 SAS 向 LAS P 左上方移动。最终, W SAS’ 2 SAS 经济由1到2点 1 P1 AD’ 1到2过程中,一方面 P 0 AD y 减少(滞),另一 W y 方面P继续上升(胀) P y* 这称为“滞胀”。 Nd 滞胀不仅说明政策长 N* 期无效,且有负作用Ns Ns’N (二)新古典主义自然失业,扩张货币 价格上升如工人不知道,误以为P不变,则W不变,N增加,经济 由0到1,货币政策有效。 如工人知道并正确预期 到 P 上升,则要求提高 LAS P W,AS直接移动到AS’ W AS’ 2 AS 经济直接由1到2点 1 P1 AD’ 这说明,货币政策只有 P 0 AD 在能骗过工人时才有效 W y PNd N* Ns Ns’y*N (三)新凯恩斯主义有非自愿失业,故刺激需求如价格黏性 政策必要且有效如工资黏性,则P上升W不变 P WP1 P W P Nd N* Ns LAS0 1 AD’ AD y y*? ?2SASN (三)新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与经济衰退 假定初始状态为 需求萎缩 如工资与价格黏性 经济衰退 劳动需求 工资率为W时 W P AD’AD LAS SAS 的劳动供给 SAS 0 L 1 非自愿失业 SAS P P1 如P可变,则 2 W 同样有经济衰退 y y* P 和非自愿失业 Nd 无宏观调控时,长期中 N* W将下降,SAS将移动 到SASL Ns 但经济将长期遭受衰退与失业之苦 N? ? 3、凯恩斯的政策建议 AD0变为AD1如P0不变,AS&AD 如W0也不变,则: P LAS NS Nd 非自愿失业 W0 此时可: (1)增加G(财政扩张) G P0 (2)扩张货币 ADP1W P Nd N* NsAD1 (1)即扩张性财政 Y*0政策,(2)即扩张性 货币政策。 结论:需要政府用 财政和货币手段进 行宏观调控。N PLASSASSAS’0 12AD AD’y yf y1y1 yf0y2四 、 经 济 周 期y1t PP0LAS10 2AS0AD AD’AS’ yy1y y* y1y*yLt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胀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一、概念(一)劳动大军N: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员 总和(不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 N=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人口/成年人口 (二)失业U:劳动大军中没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 的人是失业者。 (三)失业率:=U/N 二、分类与原因(一)分类 1、按客观原因分: (1)磨擦性失业:工作转换造成的暂时失业。 (2)结构性失业:劳动者与工作岗位不适应造 成的失业。又可分为Ⅰ产业结构(偏好或技术变化造成产业结构变化) Ⅱ地区结构(3)周期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不重要) (二)按主观原因分1、自愿失业:不愿接受现有工作。 2、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作但没工作。 (三)以上是划分失业的两种角度。二者之间是有关 的。比如,为寻找更好的工作而放弃眼前工作,就是 磨擦性的自愿失业。 失业分类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地区结构 结构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 周期性失业 产业结构失业 l三、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一)自然失业率1、含义:稳定状态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者占 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 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由磨擦失业与结构失业构 成。 2、表达式(1)劳动大军N=就业者E+失业者U (2)劳动力流动:每月中,就业者E中有人离职,离职 率失业者U中有人就业,就职率为 f 。所以每月 失业者人数为 lE ,就业者人数为 fU 。 稳定时有: fU ? lE E=N-U 代入上式: fU ? l ( N ? U ) ? lN ? lUfU ? lU ? lNU ( f ? l ) ? lNU l ? N f ?l 这就是自然失业率表达式。该式表明,离 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 自然失业率越低。离职率和就职率既是可以 统计的,也可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这样,该 式不仅可用于计量自然失业率,也可用于分 析自然失业率及其变动的原因。 (二)自然就业率充分就业: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所以,实现充分就业就是消灭周期性失业。 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一、劳动市场均衡与自愿失业W NdNS自愿失业 二、劳动市场失衡与非自愿失业W非自愿失业NSNd 就业自愿失业N 三、劳动市场非均衡的原因:工 资黏性及其原因(一)隐含合同理论 (二)效率工资理论 (三)工资合同理论P743-745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一、失业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1、产量损失 2、滞后性,指失业对未来的影响。可能使 自然 失业率提高。 (二)社会影响 二、奥肯定律 是一个经验定律 奥肯定律y ? yf y2%01u*u 第四节 通胀及其分类一、概念与衡量 (一)概念 价格水平持续且显著的上升。其涨幅称通胀率, 用价格指数表示。 (二)价格水平与价格指数 1、价格水平P 各种商品的平均价格,即以各产量份额为权数的 各产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公式:PX ? X ? PY ? Y X Y P? ? PX ? PY ? xPX ? yPY X ?Y X ?Y X ?Y PX ? X ? P X Y Y ?Y P? ? PX ? P Y ? xP X ? yP Y X ?Y X ?Y X ?Y2、价格指数 (1)概念与公式 价格指数反映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变动。因此也是一 种加权平均价格。根据使用权数不同,分为拉斯贝叶 斯指数(Laspeyres index)和帕舍指数(Paasche index)。以0、1两期为例。P X0 ? P Y PL ? P X0 ? P Y1 X 0 X1 Y 0 0 Y 0P X1 ? P Y PP ? P X1 ? P Y1 X 0 X1 Y 1 0 Y 1 2、价格指数(1)概念与公式 价格指数反映不同时期价格水平变动。也是 一种加权平均价格。根据使用权数不同,分 拉斯贝叶斯指数(Laspeyres index)和帕舍 指数(Paasche index)。以0、1两期为例。P X0 ? P Y PL ? P X0 ? P Y1 X 0 X1 Y 0 0 Y 0P X1 ? P Y PP ? P X1 ? P Y1 X 0 X1 Y 1 0 Y 1 (2)分类按计算时包含的商品种类,价格指数分为: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包括的商品 种类最多;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批发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 (三)通胀率通胀率是价格水平变动率,用价格指数表示:本期价的格指数 ? 上期价的格指数 Pt ? P0 ?t ? ? 上期价格指数 P0 基期价格指数为100%,本期价格指数115%, 则通胀率为: 115 ? 100 ? ? 15 % t?100连续计算时,通胀率:?tdP 1 ? dt P 二、分类(一)按通胀率:(1)温和的:10%(2)奔腾的: > 10% (3)超级通胀:>100% (二)相对价格是否变动:(1)平衡的 (2)非平衡的 (三)是否被预期(1)未预期的 (2)被预期的 (四)按起因分:(1)需求拉起 (2)成本推进的 (3)结构性的 第五节 通胀的原因一、通胀是货币现象交易方程式: MV ? Py ? M (t )V (t ) ? P(t ) y(t ) 取对数并求导数: ln M (t ) ? ln V (t ) ? ln P(t ) ? ln y(t )dM dt dV dt dP dt dy dt ? ? ? M V P ydP dt dM dt dV dt dy dt ?t ? ? ? ? P M V y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需求拉起的通胀PLASSASAD AD AD y 二、成本推进的通胀 四、结构性通胀dTC d (WL) dL W MCL ? ? ?W ? 完全竞争时: dQ dQ dQ MPLW ? MCL 边际收益 MR ? P 利润最大化 MR ? P ? MPLdP dW dMP ?W ?MP ? ? ? ? P W MP W MPW ? WA ? WBW P? MPln P ? ln W ? ln MP?W ?W ?W ? ?( )A ? ?( )B W W W MP ? MPA ? MPB?MP ?MP ?MP ? ?( )A ? ?( )B MP MP MPdP ?W ?W ?MP ?MP ? ?( )A ? ?( ) B ? [? ( )A ? ?( )B ] P W W MP MP ?W ?MP ?W ?MP ? ? [( )?( )] A ? ? [( )?( )]B W MP W MP ?MP ?W ?MP ( )B ? 0 )] A ? 0 若 [( ) ? ( MP W MPdP dW 则: ?? P W 第六节 通胀的效应 一、再分配效应(一)名义收入Y=Py;实际收入y=Y/P.1、Y不变时y随P上升而减少。 2、Y随P变动时y取决于Y变动率与通胀率的关系: (1)Y随通胀率同步变动时,y不变。 (2)Y先于且高于通胀率,y上升。 3、名义债务一定时,通胀率使实际债务贬值。 4、名义利率不变时,通胀率使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 率: i ? r ? i是实际利率;r是名义利率。 (二)政府与通胀:通胀税? 二、产出效应(一)需求拉起通胀(短期)的产出效应PSAS SAS AD’ AD y (二)成本推进通胀负产出效应P SAS1 SAS0AD y (三)超级通胀与经济崩溃1、储蓄与投资减少; 2、工资-物价螺旋与通胀的自加速,影响 企业生产 3、囤积居奇, 4、物物交换,交易成本上升。 第七节 菲利普斯曲线Wt ? Wt ?1 *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 ?? (u ? u ) Wt ?1 W dW dP dMPL dMP L ? MPL ? ? ?0 W P MPL P MPLdW dP * ? ? ?? (u ? u ) ? ?? W P 通胀率与实际失业率之间反方向变动 二、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紧缩扩张 PCu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wt ? wt ?1 * ? ?? (u ? u ) wt ?1dw dW dP dW ? ? ? ?? w W P Wln w ? ln W ? ln PWt ? Wt ?1 ? ? e ? ?? (u ? u* ) Wt ?1e? ? ? e ? ? (u ? u*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预期通胀率 ? 不变时, 实际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e * ? ? ? ? ? (u ? u ) e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预期通胀率? 不变 时,实际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及移动Wt ? Wt ?1 ? ? e ? ? (u ? u* ) Wt ?1e 0? ? 0, ? 0 ? 0 ? ? (u ? u*) e PCL 扩张货币使 ? 0 ? 1 ? ? 0 ? 0 e 同时 ?1 ? 1, ?1 ? 1 ? ? (u ? u*)要降低失业,必须造成更大通胀 但 货币政策只能造成和加速 通胀,不能减少失业。?2?e1. .O. u*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的IS-LM-BP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济开放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往。 这种交往表现为国际收支,并被系统记录在国际 收支平衡表当中。国际收支 商品项目资本项目贷方 出口X流入借方 进口M 流出 第一节国际收支及主要决定因素一、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 商品项目 资本项目 贷方 出口X 流入 借方 进口M 流出(二)净出口NX=X-M (三)资本净流出F=流出-流入 (四)国际收支平衡BP=0,即F=NX 二、决定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一)净出口函数 1、假定本国出口X是外生变量。 2、进口M是本国收入与实际汇率的线性函数:是实际汇率。E是直 P 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E=X¥/$。进口是收入y 的增函数,是实际汇率的减函数,本币实际贬值 即λ变大,净出口增加。? 是边际进口倾向。? ?M ? M0 ? ? y ? nEPfEPf P 3、净出口函数nx ? X ? M ? X ? M 0 ? ? y ? nNXq?n EP f PEPf P?q?nEPf P?? y??y (二)净资本流出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利率差异。 外国利率rw不变时,本国资本净流出是本国 利率r的减函数。利率r越低,净资本流出越 多。假定这一函数关系也是线性的,用公式 表示是:F ? ? (r w ? r ) 资本净流出r rrw F F F F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BP曲线(一)BP线推导 1、代数方法: EP f q?n ? ? y ? ? (r w ? r ) P q n EP f ? ? y? ? ? ? r ? ? P ? ?n EP f ? r ? (r w ? ? )? y ? ? P ? q 2、几何推导:NX NXNX=Fr 顺差 逆差y r BPFyF (三)BP斜率 资本流动对利率敏感( ? 大即F线平),BP线也平。NXry rFyF NXry rFFy F q变大,或 ? ?NXEPf P(四)BP线移动变大即实际贬值 ,BP线右移q ? n? 'q ? n?yF 第二节IS-LM-BP模型一、开放经济的IS曲线 (一)推导 1、代数推导 y ? c ? i ? g ? nx c ? ? ? ? ( y ? t) i ? e ? dr g?g nx ? q ? n EPf P ?? yEPf 1 1 y? (? ? e ? g ? ? t ? q ? n )? dr ? kA ? kdr 1? ? ? ? P 1? ? ? ? A 1 A 1? ? ? ? r? ? y? ? y d kd d d EPf 1 1 y? (? ? e ? g ? ? t ? q ? n )? dr 1? ? ? ? P 1? ? ? ? ? kA ? kdr A 1 r? ? y d kd A 1? ? ? ? ? ? y d d 斜率与移动 ?Y ? r?Y1 1? ? ? ?[?q ? n?(EPf P)]本币实际贬值,IS曲线右移1? ? ? ? ? dy r二、IS-LM-BP模型I&S M&L 顺差S&I M&L 顺差LMS&I L&M 顺差BPI&S L&M 逆差S&I L&M 逆差I&S M&L 逆差IS y 第三节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第六节一、含义与各种可能的组合 (一)内部均衡指商品、货币、劳动市场 都均衡,后者即充分就业。 (二)外部均衡即国际收支平衡 (三)二者关系的各种可能 1、都均衡 2、内部均衡,外部不均衡(顺差,逆差) 3、外部均衡,内部不均衡(失业)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可能组合A点内外都均衡 y* LM BP’和BP’’时, BP’ 内部均衡,外 BP 部不均衡。 BP’’ B点外部均衡, A 内部不均衡。By1 y IS’ IS 二、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内部与外部平衡的政策分为支出增减 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一)支出增减政策 用财政与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支出) (二)支出转换政策 用贸易与汇率政策,调节支出在内需与外 需之间转换。 先讲调节支出增减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第四节 小国模型一、假定前提(一)价格短期不变。 (二)资本完全流动,r*=rw (三)图示 LMrrw顺差 逆差ISBP 固定汇率: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浮动汇率: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r r rw r IS y0 IS’ LM LM’BPy*y 二、固定汇率:财政政策有效r r rw IS y0 IS’ LM LM’BPy*y 二、固定汇率:货币政策无效r LM LM’rw rIS y0BPy*y 三、浮动汇率:货币政策有效r 国际收支 LM LM’ 逆差,本币 贬值。 净出口 BP 增加, IS线右 移。 IS’ IS y0rw ry*y 三、浮动汇率:财政政策无效r LM 国际收支 顺差,本币 升值。 净出口 BP 减少, IS线左 移。 IS’rw rIS y0y*y 第五节 开放大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一、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大国时,财政政策会有效,但其效力大 小取决于资本流动是否比货币需求对利 率更敏感。 (一)资本流动比货币需求 对利率更敏感即BP线较LM线更平坦。此时财政会有 效,但其效力会被国际收支部分抵消,因 而相对来说效力较小。见下图: 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NX减少,BP上移, IS左移rLMBP-NXBPIS+G IS-NX ISy0y (二)资本流动不如货币需求敏感财政政策有效,而且效力会因国际收支而 放大。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NX增加,IS与 BP右移rBP BP+NX LM1 0 2ISIS+GIS+G+NX y 二、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无论资本流动是否比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 感,货币政策都会因汇率浮动而被有更大的 效力。 (一)资本流动对利率比货币需求更敏感:逆差,贬值,NX增加,IS与BP右移 货币政策有效 且效力更大rLM LM’ BP BP+NXISIS+NXy (二)资本流动对利率不如货币需求敏感:逆差,贬值,NX增加,IS与BP右移BPBPLM LM’IS IS 三、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扩张带动货币扩张:政策效力更大rLMLM’ BP IS+G顺差,本币趋 升,货币扩张y0IS y1y (二)财政扩张带动货币紧缩:政策效力变小逆差,本币趋贬,紧缩货币,LM左移BP LM’ LMIS+G IS y0 y1 四、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无效 LM LM BP BP LMLM’IS 第六节 支出转换政策一、概述 (一) 支出转换政策是通过调节本国总支出(需 求)在内需与外需之间转换,实现对内与 对外均衡。主要包括贸易政策(如鼓励出 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和汇率政策。 (二)支出转换与BP和ISnx ? q ? n EPf P ?? y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使净出口函 数中的自发部分 q 增加;汇率贬值也使净出口 增加。如前所说,净出口增加使BP线右移,IS 曲线左移。?y ? 1、IS曲线移动:1 1? ? ? ?(?q ? n?EPf P) 2、BP线移动(1):鼓励出口与BP移动鼓励出口使q 变大,NX线上移,BP线右移q ? n?q '? n?NXyF (2)汇率政策与BP线移动本币贬值即 E变大,NX线上移,BP线右移q ? n? 'NXq ? n?yF 二、国际收支失衡与政策调整(一)国际收支顺差与汇率调整(不考虑就业) 1顺差;2本币升值;3NX减少;4BP与IS左移BP’BP0 LM0?浮动汇率时自 动调整。IS IS’ 0图20-17,18 (二)逆差时内外兼顾LMBP?逆差与失业 IS rLM’ LM0 BP0BP’IS0P P’ PIS’ y SASAD’ AD逆 差 时 内 杂外 性兼 顾 的 复y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周期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周期y增长 周期t 第二节 经济增长概述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 1、概念:一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 国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 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 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 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库兹涅茨 2、增长率(1)总产出增长率dYt dt Yt ? Yt ?1 Gt ? ? Yt Yt ?1(2)人均产出增长率:dyt dt yt ? yt ?1 gt ? ? yt yt ?1 (二)经济发展在量变(增长)基础上的质变: 1、经济结构变化; 2、经济制度变化 第三节 增长核算一、增长核算方程总量生产函数 全微分:Y ? AF ( N , K ) ?AF ?AF ?AF dY ? dA ? dN ? dK ?A ?N ?K ? F ( N , K ) dA ? MP N dN ? MP K dK除以Y ? AF ( N , K )MPN MPK dY F (N, K ) ? dA ? dN ? dK Y AF ( N , K ) Y Y右端第二、三项分别乘、除N、K: dY dA MPN ? N dN MPK ? K dK ? ? ? Y A Y N Y K dY dA dN dK ? ?? ?? Y A N K C-D生产函数Y ? AK L ? Y (t ) ? A(t ) K (t ) L(t )? ? ? ?ln Y (t ) ? ln A(t ) ? ? ln K (t ) ? ? ln L(t ) dY dt dA dt dK dt dL dt ? ?? ?? Y A K L dY dA dL dK ? ?? ?? Y A L KL的产出弹性:?Y L ? ? ?1 L ?1 L ? ? AK L ? ? YL ?? ?L Y Y Y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一、基本假设和思路 (一)假定前提 1、储蓄S=sY。储蓄率s是外生变量,是 不变的常数。长期中储蓄等于投资即S=I。 2、劳动力等于人口N,其增长率等于n, 也是外生决定的常数。 3、规模报酬不变 (二)基本思路Y ? AF ( N , K )dY dA dN dK ? ?? ?? Y A N K表明产出增长由K、N、A的增长决定。先假定 技术不变即 dA A ? 0 ,已知 dN N ? n 产出增 长就由 dK K决定。为此,需要两个方程, 一个表示产出随资本而变动的关系,另一个表 示资本积累 二、增长模型及基本方程(一)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不变即 令Y ? F (K , N )?Y ? F (? K , ? N )Y K ? y ? F ( ,1) N N? ?1 NK k? Ny ? f (k )f ' ? 0, f '' ? 0 生产函数图示yy ? f (k )k (二)资本积累dK (t ) ? I (t ) ? ? K (t )dK (t ) ? sY (t ) ? ? K (t )K k? NI (t ) ? S (t ) ? sY (t ) dK Y K ? s ?? ? sy ? ? k N N Ndk dK dN dK ? ? ? ?n k K N Kdk dK ? K ? nK kdK dk K dk ? ? nk ? k ? nk ? dk ? nk N k N kdk ? nk ? sy ? ? k dk ? sf (k ) ? (n ? ? )k y y*(n ? ? )kf (k )sf (k )图 示dkk*k k 三、稳态分析dk ? sf (k ) ? (n ? ? )k ? 0 ? sf (k ) ? (n ? ? )k2、稳态机制 (二)稳态时的增长率 1、人均资本k零增长;总资本K增长率等于人 口增长率n。 2、人均产出零增长 3、总产出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n (一)稳态 1、稳态的含义 (三)C-D生产函数时的增长? Y K ? N 1?? K ? ? ? ? ? ?k 即 y ?k 人均产出 y ? N N N 1 s 1?? ? 稳态时 sk ? (n ? ? )k ,人均资本 k * ? ( ) n ??代入 y ? k?得:s y* ? k * ? ( ) n ???? 1?? C-D生产函数ys y* ? ( ) n ??? 1??f (k )sf (k )s k* ? ( ) n ??1 1??k 含义其他不变时: (1)人均储蓄率s高的国家,人均资本从 而人均产出高。 (2)人口增长率n高的国家,人均资本从 而人均产出低。 四、比较静态分析(一)储蓄率s的增加1、稳态人均资本提高,人均产出随之提高。 2、储蓄率提高使人均资本提高的过程中,人均产 出增长率大于零。 3、达到新的稳态后,人均产出增长率仍为零。 见下图: 储蓄率提高y* y* sys’yk*k '* 产出增长ygy G nt tt (二)人口增长率提高y y(n ? ? )kk*k* 五、人均资本的黄金分割律(一)黄金律1、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 人均消费c等于人均收入y减人均储蓄sy:c ? y ? sy ? f ( k ) ? sf ( k ) 稳态时 sy ? (n ? ? )k c ? f (k ) ? (n ? ? )k黄金律:dc ? f '(k g ) ? (n ? ? ) ? 0 ? f '(k g ) ? n ? ? dk 黄金律(n ? ? )kc (二)黄金律与储蓄率(n ? ? )k s’ysyk*gk* y(n ? ? )ksysgyccg *c** kgk*储 蓄 率 调 整 六、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模型(一)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Y ? F ( K , AN )?Y ? F (? K , ? AN )Y K y? ? F( ,1) ? f (k ) AN AN1 ?? AN~ K k ? ANK (t ) ? A(t ) N (t ) (二)资本积累dK d ( AN ) dK d ( AN ) AN ? K K dk d K dt ? dt ? dt ? [ ] ? dt dt dt AN ( AN ) 2 AN ( AN ) 2d ( AN ) dN dA ?A ?N dt dt dtdK dN dA dK dN dA K( A? N) KA KN dk dt dt dt ? dt ? dt ? dt ? [ ] ? dt AN ( AN )2 AN AANN AANN dK dt K dN dt K dA dt dK dt ? ? ? ? ? kn ? kg AN AN N AN A AN dk dK dt dK ? ? kn ? kg ? sY ? ? K 代入 dt AN dtdk sY ? ? K Y K k? ? ? kn ? kg ? s ?? ? kn ? kg dt AN AN AN ? sy ? (n ? ? ? g )k ? sf (k ) ? (n ? ? ? g )kdk ? sf (k ) ? (n ? ? ? g )k 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模型y(n ? g ? ? )kf (k )sf (k )~* kgk*k (三)稳态及增长率1、稳态 2、稳态时的增长率 (1)A的增长率g外生决定。N增长率n外生决定。 AN的增长率是n+g。 (2)稳态时 k ? K 不变,所以K与AN同步增长, AN 增长率也是n+g (3)总产出增长率是n+g (4)人均产出y=Y/N的增长率是g 结论:只有技术进步才会增加人均产出(收入)。 (四)新古典模型的基本结论1、y变动的两个来源是k和A。 2、如资本收益大致等于其贡献,k差异不能很好解 释不同时期和地区的y差别,发达国家y大约是100年 前和落后国家的10倍,如抛开A,则产出弹性是1/3 时,这要求k相差1000倍,资本边际产品相差100倍。 产出弹性为1/2时,也要求k相差100倍。事实上k及其 报酬没这么大差别。 3、因此产出增长及差别的主要原因只能是技术进步 造成的A的差别。但这里只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的。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一、AK模型(技术进步内生化)(一)生产函数 1、总产出: Y ? K ? ( AL)1???K 1?? ? 1?? 1?? 1?? Y ? K (a L) ? K a K ? a K L 1?? Y ? AK A?a Y 2、人均产出 y ? ? Ak LK A?a L 人均资本提高 如无内生技术进步内生增长yy’’ y’ y内生技术进步.k*. .k*y ? Aky ? f (k )k 创新与自由技术进步来自创新;创新来自于“自由之 精 神,独立之人格”。自由精神来自政治自 由。 y ? Aky ? f (k )k (二)技术增长率:K E?a NdE dK dN dk ? ? ? E K N k技术增长由人均资本增长内生地造成。 (三)总产出增长率1、由AK生产函数可得出: ?Y 2、如前所说: ?K ? sY ? ? K 代入上式,并除以: Y ? AK? A?K?Y A?K sY ? ? K Y ? ? ? s ? ? ? sA ? ? Y AK K KdY G? ? sA ? ? Y 3、C-D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 Y ? K ( EN ) dY dK dE dN ?? ? (1 ? ? ) ? (1 ? ? ) Y K E N dK ?? ? (1 ? ? ) g ? (1 ? ? ) n K*?1??dK ? g?n 稳态时 k 不变,K与EN同步增长 K 所以:dY ? ? ( g ? n) ? (1 ? ? ) g ? (1 ? ? ) n ? g ? n Y (四)人均产出增长率Y ? K ( EN )?1??除以N:Y K ? E1?? N 1?? 1?? ? ?? 1?? K ? y? ? ? E K N ? E ( ) ? E1?? k ? N N N ln y ? ? ln k ? (1 ? ? ) ln E dy ? ? dk ? (1 ? ? ) dE y k EdE dk ? E kdy dE dE dE ?? ? (1 ? ? ) ? ?g y E E E 二、两部门模型(一)模型 Y ? F[ K ,(1 ? u) EN ] 1、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函数: 2、知识部门生产函数:?E ? g (u ) E E是知识存量。 3、资本积累: ?K ? sY ? ? K (二)增长1、假定人口增长率n不变,知识生产的人口比重u不 变。知识存量E使其按g速度增长。有效劳动EN按 g+n速度增长。 2、稳态时总资本K与有效劳动EN同步按g+n速度增 长。 3、因规模报酬不变,所以在有效劳动EN与总资本K 都按g+n速度增长时,总产出Y也按g+n速度增长。 4、人均产出增长率是总产出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 差,所以,人均产出增长率yg=g+n-n=g。 这些都与新古典增长模型相同。 第九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一、加速原理(一)加速原理 投资I随产出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It (二)加速数:? v(?Yt )It ? vYt ? vYt ?1 ? v(Yt ? Yt ?1 )I g ? It ? Dt ? v(Yt ? Yt ?1 ) ? DtK ?K I v? ? ? Y ?Y ?YI ? v?Y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投资增加使收入增加(乘数),收入增加要求 投资(更大)增加(加速数),收入也因此更 大地增加。 但投资增加造成收入增加是递减的。 Yt ? Ct ? I t ? Gt Ct ? ? Yt ?1 I t ? v(Yt ? Yt ?1 )模型简化: I ? v(Ct ? Ct ?1 ) ? v(?Yt ?1 ? ?Yt ?2 ) ? v? (Yt ?1 ? Yt ?2 )Yt ? Ct ? v? (Yt ?1 ? Yt ?2 ) ? Gt? ? 0.5, v ? 1C1 ? I1 ? 0, G1 ? 1 第十节 真实周期基本理论Y0 ? (1 ? ? ) K0zf ( K ) ? (1 ? ? ) KY0I0 C0Y ? zf ( K )K0 Y0 ? (1 ? ? ) K0zf ( K ) ? (1 ? ? ) KY0Y ? zf ( K )C0K0 第二十二章 争论与共识第一节 争论的焦点:总供给分析 各学派的分歧,集中反映在对总供给看法 的不同。为说明分歧,先推导总供给。 这里用菲利普斯曲线来推导总供给 1、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 ? ?? (u ? u ) ? P ? P ? ?? (u ? u )e * e *2、奥肯定律:y ? yf yf? ?? (u ? u )*? y ? yf e P?P ? ( ) ? yf? yf e y ? yf ? (P ? P ) ? ? y f e ?? y ? y f ? ?(P ? P ) ? 总供给y ? y f ? ?(P ? P )eP’ P1’01yfP到P’的变 动如被正确 预期,0到 1’;如不被 预期到,则 0到1。 第二节 货币主义1、新货币数量论:流动速度是稳定函数,短期可变 2、市场经济内在稳定,需求不足是暂时的,市场会 自动纠正,实现充分就业,无须政府干预。 3、自然率假说:充分就业时仍有失业。这种失业率 叫自然失业率。 4、为降低自然失业率进行宏观调控只有短效果。长 期只能造成通胀。 5、因时滞,政府干预只会加剧经济波动。 总之,政策充其量短期有效,长期有害。 AD-AS模型:衰退的自动恢复e ? ? ( P ? P 适应性预期 Pe ? Pt e ?1 t ?1 t ?1 ) e P ?P 时: ? ?1 t ?1LASP0 P1 0 1 2y ? y f ? ?(P ? P )ePLAD AD’ AD-AS模型:政策的长期无效e ? ? ( P ? P 适应性预期 Pe ? Pt e ?1 t ?1 t ?1 ) e P ?P 时: ? ?1 t ?1SAS’PLP1 P0y ? y f ? ?(P ? Pe )SASADAD ’ 政策因时滞而加剧经济波动P574P0 P’ SAS SAS’ AD AD’t1时AD-AD’,y0-y1; t2时SAS-SAS’,y1-y0,y1 y0 y2 y2 y0 y1若同时扩张货币,AD’ 又回到AD,则y1将增 至y2。AD’向AD的回 复使SAS’也回到SAS, y2也会因此回到y0。但 若政府因y2又紧货币, 使AD又移至AD’,经 济将又到y1,政策造成 了波动。t1t2 第三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基本假设 (一)个体利益最大化 (二)理性预期 (三)价格灵活性与市场出清 二、AD-AS模型(一)卢卡斯供给函数* e yi ? y* ? h(P ? P ) ? y ? h ( P ? P ) i i ? ? b(P ? P ?) Pe ? Piy ? y* ? ? (P ? Pe ) 二、模型的基本思想在理性预期下,作出正确预期所需的信息 如果是完全的,经济就会在期望水平上; 如果信息不完全,就会出现预期错误,使 经济偏离期望水平。 所以,没有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对经济会有 影响,但是坏的影响。 三、一个简化的模型ytd ? ?t ? ? (mt ? pt ) 总需求: 期望值:yte ? ?te ? ? (mte ? pte ) 总供给: yts ? yn ? ? ( pt ? pte ) e y 期望值: t ? yn e y 理性预期时:产出水平: t ? yn 1 e e e p ? m ? ( y ? ? 价格水平: t t n t ) ? 非理性预期时:未预期到的总需求yt ? y ? (?t ? ? ) ? ? (mt ? m ) ? ? ( pt ? p )e t e t e t e t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1 yt ? yn ? ? (P ( yt ? yn )代入 t ?P t ) 将P t ?P t ? ? ? e e yt ? yn ? [(? t ? ? t ) ? ? (mt ? mt )] ? ?? 未预期的货币增加,使产出偏离潜在水平ee 四、政策含义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一、产生的背景 (一)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用价格和工资刚性解释失业,但没解释刚性的原因。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不足 用微观基础完善了宏观经济理论,但其理论与现实有 所脱离。 (三)新凯恩斯主义 为价格和工资刚性提供了微观解释,并以此解释了失 业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第六节 新凯恩斯主义 一、名义工资黏性P743-745(一)工资合同与名义工资黏性的含义 (二)名义工资黏性的原因 (三)名义工资黏性与货币政策 二、菜单成本与价格黏性 二、菜单成本与价格黏性PP’ P MC D’MR’ MRDQ 第七节 AD-AS模型一、工资黏性的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总供给 (二)短期总供给的移动 (三)长期总供给 PW W’PSASNNSw NyfNd名 义 工 资 黏 性 的 总 供 给yw 名义工资黏性的总供给(二)1、倾斜的短期总供给ASK 2、短期总供给的移动 3、长期总ASL 1 N 2 N d Nd0 dNS NSW*P1 P0 P2名 义 工 资 黏 性 的 总 供 给 二、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一)总需求冲击 (二)工资与总供给调整 需求冲击 价格下降 失业增加 工资下调 总供给下移 最终 第八章 基本共识 第九节 博弈论与政策分析政府 不增 工 会 不增 增5 5 7 ,1增1,7 2,2 二、倾斜的总供给(一)价格预期错误与总供给 假定名义工资率可灵活变动。 初始时,P0=Pe0,Y=Y0。见0点。 此后P1>Pe0。如 1、正确预期,Pe1=P1,劳动供给不变,产出 也不变。总供给曲线垂直。见1点。教材P325 2、如预期错误,Pe1&P1,劳动供给增加,产 出增加。见2点。倾斜的总供给AS。教材P324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教材P326-327 PP1 P0 NASAS’ AS1 02P ?PeP ?PeNYLdW PY (二)货币工资刚性与倾斜的总供给 P327-3291、假定: (1)理性预期 (2)工资刚性,即短期中工资率不变。原 因:调整工资是有成本的。 (3)就业由劳动需求决定 P327 P0升为P1时W不变使实际 P 工资下降,劳动需求即就 业增加,产出也增加。长 P1 期中W上升。实际工资重 回原水平,就业和产出也 P0 回到从前。1点移到2点NLAS AS’ AS 10Ld1 0W PNYY 三、价格黏性与水平的总供给 P329-330该模型对总供给的分析不是从劳动市场出 发,而是从产品市场出发。认为产品市场 价格是黏性的,即只能缓慢变动。在极端 情况下,可以认为短期中产品价格是不变 的。此时,总供给曲线可用水平线表示。 价格黏性与水平的总供给PASY 第十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 古典模型 一、总需求 二、垂直的总供给 三、充分就业均衡 古典模型:充分就业LASAD’ AD 第二节 简单萧条模型一、总需求 二、水平的总供给(价格黏性) 三、需求不足与非自愿失业 第三节 完全货币幻觉模型略 第四节 一般短期模型一、短、长期的含义 短期中或者因货币工资W刚性,或因劳动者对价 P 格预期错误( e ? 1),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 P 斜。 长期中,名义工资是可以调整的,预期也不会出 现长期错误。随着预期的修正和货币工资调整, 长期中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P3 2 1AS0AD增加,如劳动者没预期到 P上升,或预期到但无法提高 W,AS0将不变,Y0也将增 至Y1,P0升到P1。 长期中,AD增加造成价 格上升会被正确预期到,W 将因此调整。随着W上升, AS0将最终上移到AS1。价格 又升,产出却回到从前。 图中,1到2是短期,1到3 是长期。AD1AD0y 第五节 完全预期模型PAS1 AS0假定理性预期,W与P灵活。 需求增加时,如信息完全, 人们就会作出正确的预期, AS0就上移至AS1。反之, 如因信息不完全而预期错误。 产出就会沿AS1增至Y1AD1 AD0 y y1y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 (二)物价稳定 (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 二、政策工具 (一)财政政策(二)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理论常识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来 影响总需求,进而调控宏观经济的。 货币供给量Ms=基础货币H ? 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创造乘数由从多因素决定。 中央发出的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出多倍 的货币供给的。 二、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工具 第四节 财政与货币政策效力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乘数,讲的就是宏观经济政 策的效力。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表 现为IS曲线移动,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 移动。财政或货币扩张使IS或LM曲线右移。 给定政策力度从而曲线移动的距离。收入 Y增加越多,这一政策的效力越大。反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网课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