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2005年间,净利润连续 增长股票递减的有哪些企业

微信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
欢迎您, |
华图教育网
当前位置:
【导读】2007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
&&&&请资料回答86—90题
&&&&据《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比上年上升27.4%,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其中绝收460万公顷,上升5.4%,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下降48.4%,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32亿元,增加5.1倍。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7070平方公里,上升1.7%。全年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共造成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受灾人口208万人,受灾面积15040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2.7万人,比上年下降7.1%。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70人,下降18.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3.85人,下降6.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81人,下降8.7%。全年发生道路交通数450254起,造成9.9万人死亡,47.0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60人,下降23.7%。
&&&&86.2005年除海洋,地质,地震灾害外,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少亿元?
&&&&A.2042&&&&B.1647.5&&&&C.1628.7&&&&D.1601.1
&&&&87.2004年受灾害森林面积占农作物受害面积的百分之多少?
&&&&A.0.54%&&&&B.0.38%&&&&C.0.48%&&&&D.0.56%
&&&&88.与2004相比,涉及人员死亡的各种安全事故其煤矿减幅最高的是哪一种?
&&&&A.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
&&&&B.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C.工矿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人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
&&&&D.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
&&&&89.2004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多少亿元?
&&&&A.212.03B 101.26C 58.14D 54.43
&&&&90.根据所提供的资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2004年农作物绝收面积占受害面积的10.67%
&&&&(2)2004年发生赤潮68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6617.5平方公里
&&&&(3)2004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2.83亿元
&&&&A.(2) &&&&B.(1)(2)&&&&C.(2)(3)&&&&D.(3)
&&&&请根据图表回答91—95题:
三企业年利润变化情况图表 (亿元/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1.在年间,利润连续递减的有哪些企业?
&&&&A.外,内环企业&&&&B.外,中环企业
&&&&C.中,内环企业&&&&D.外环企业
&&&&92.利润增幅排列前两名的是哪些企业?
&&&&A.内环企业/2004年,中环企业/2003年
&&&&B.中环企业/2004年,外环企业/2003年
&&&&C.内环企业/2003年,内环企业/2005年
&&&&D.内环企业/2004年,内环企业/2003年
&&&&93.2004年中环企业利润减幅比2005年多几个百分点?
&&&&A.2.12个百分点&&&&B.1.86个百分点
&&&&C.1.59个百分点&&&&D.1.38个百分点
&&&&94.2005年外,中,内环三企业年利润减幅为百分之多少?
&&&&A.74.83%&&&&B.67.43%&&&&C.43.48%&&&&D.32.46%
&&&&95.在年间,按年利润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企业?
&&&&A.内外中环企业&&&&B.内中外环企业
&&&&C.中内外环企业&&&&D.外中内环企业  更多请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国考新大纲系列名师模块教材面试教材系列公务员省考教材华图教你赢系列
热门分站热门地市热门考试热门信息热门推荐
申论行测面试
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时事热点
已解决问题:15648
已有374人参与此话题
提问者: 周权
提问者: ai03358
提问者: Holly晨
提问者: sj2sj2
已有4158套题 448963人参与出自 MBA智库百科()
财务预测方法(Methods of Financial Forecast)
  财务预测方法是指根据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在于:①预测各项生产经营和的效益,为财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②预测财务收支变化的情况,以确定;③预测各项收支定额和,为编制计划和分解计划服务。主要包括明确预测目标、搜集相关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确定最佳预测结果等步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预测方法主要运用于需要量预测、各类成本费用预测、投资预测、和企业等方面。
  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财务预测方法有和两类。
  定性预测是通过判断事物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属性进行预测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经验判断、和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直观的,依靠个人经验的综合分析,对事物未来状况进行预测。经常采用的定性预测方法有、菲尔调查、访问、、座谈等。
  定量预测是通过分析事物各项因素、属性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历史数据找出其内在规律,运用连贯性原则和类推性原则,通过数学运算对事物未来状况进行数量预测。定量预测的方法很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和等)、相关因素预测法(、等)、概率预测法(等)等。
  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可把两者结合起来应用,既进行,又进行。
  (一)预测方法选择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预测是在缺乏周密分析和科学论证基础上作出的,这种背离客观实际的判断,着重体现在人们对预测方法的选择不当方面。目前,人们在预测方法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第一,不符合预测成本和时间要求。
  的时间价值非常明显。一些对预测持续研究时间掌握缺乏准确性,在预测期限内对选择、中长期、或近期的预测方法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依据。预测必须在相应的决策做出之前,提供预测的结果。而有的企业常常不考虑预测所需要的时间,在决策前较短的时间,如一个星期内却采用长期的预测方法,从而延误了企业的。
  第二,忽略预测的质量因素。
  预测质量即预测结果与未来事物发展实际情况的,也即预测精确度的高低。预测精确度也都有一个极限值,它与选择的方法有关。不少预测者往往忽略这一重要因素,不考虑预测对象本身的特点对其的要求,过分要求预测程度超过预测误差的极限值,这种做法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第三,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各种预测方法都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预测的精确度,应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选择。而多数企业不考虑客观环境因素,不分析具体隋况,所选用的方法与适用条件相矛盾,导致预测误差增大,降低预测结果的,达不到企业预测的目标。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预测工作的顺利发展。
  (二)选择财务预测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财务预测方法的选择是预测工作中的重要步骤,其主要内容就是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选择财务预测方法时,一般应考虑预测的目的、预测对象的特征、预测方法的特征、可供利用的数据资料、精确度和预测费用因素。
  1.预测的目的
  预测的目的即将来如何使用这个预测?是为了编制长期计划而提供依据,还是为作为的而提供依据。这一问题决定了预测方法应有怎样的精确度。如决定是否从事某种经营,可能只对做一个粗略的估计,而为了制定预算而做出的预测就应精确得多,这两个具体的不同预测目的所适用的预测方法就应有所不同。如果预测工作只是简单地加以描述,如一家公司将来不在战略战术上做出重大变化,那么将来会是怎样的结局?这样的预测对于计划的目的来说就做得不够;如果管理部门想预测某一项有争议的对的增长有什么影响,那么预测方法就应很精细,以便能明确考虑到这项策略要求采取的各种特殊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各种事件。
  2.预测对象的特征
  预测活动的主要工作是要考虑针对预测对象搜集信息。同时,在对数据资料观察的基础上,认识有关预测对象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预测对象有多种多样,财务预测中的预测对象主要有四类,即、、、。
  预测对象的特征主要包括详细程度、稳定性等要素。
  (1)详细程度。在大多数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在进行决策工作时所需要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如的综合计划部门在做年度计划时,往往对公司的或全部销售额进行;而在这个公司的其他部门,则对产品资料所要求的详细程度又有不同,如生产部门就可能以个别产品及其不同规格为基础进行。在为某—特定隋况选择预测方法时,必须要弄清楚预测对决策是否有用,并根据需要确定预测对象的详细程度,如公司综合计划部门对公司产品种类和个别项目的预测就觉得价值不大;同样,生产部门的计划人员在制定每周生产计划时,公司全年销售量的估计在其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预测作为决策的依据,必须考虑为决策部门提供有用的预测资料,因此,预测对象的详细程度也决定了预测方法的选择。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预测对象自身的发展趋势是否稳定,如在情况非常稳定时所做的预测与在情况波动时所做的预测就完全不同。在稳定的情况下或新发生的变化不会在短期内造成预测对象全貌的改变,则可以沿用原有预测方法,并且以鉴定其适应性;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则采用不断地适应于最近发展隋况和最新信息的预测方法。
  3.预测方法的特征
  经验表明,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特殊性。在对预测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各种方法的特征是预测者必须具备的之一。
  预测方法的特征主要有预测时问、模型的类型等要素。
  (1)预测时间。预测时间的长短,即预测是属于短期、中期还是。决定预测方法必须要考虑预测的时间。一般来说,定性预测更加适合于长期预测,而定量预测则较适合用于中期和。在定量预测中,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适合用于短期预测,则适合用于中、长期预测。由于不同的预测方法适应于不同类型的预测,所以,要使预测的时间长短与预测方法进行适当的配合。
  (2)模型的类型。预测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划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被预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将定量预测方法再分为三类,即分为:、时间数列分析预测法以及其他的财务预测方法。因果分析预测法一般具有精确度高,但工作量大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则具有简单、容易掌握的特点,但预测精确度难保证;其他的财务预测方法则是建立在变量间具有确定关系的基础上。不同的预测方法,其主要区别在于模型不同。
  正确运用模型的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四点:
  ①要明确模型的重要性问题。模型的重要性并不在于预测者必须了解每个模型的数学公式,而是必须了解各种模型所具有的不同假定。因此,在不同的决策情况下,不同模型的功效也不同。如时间序列模型,可以用于根据时问的过去变化特征来预测其将来的变化特征这种简单外推方法,虽然有时难以保证,但在财务预测中却有一定的应用。在有些场合下,该类方法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原因在于:
  第一,时间序列预测法具有简单、明确的特点。
  第二,时间序列预测法所需要的数据容易获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问、精力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同时取得多方面的数据,而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所需要的数据的获取相对要容易得多。如要预测商场的总销售额,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比选用因果预测法要容易一些,因为的可以说每月、每天都有记录。然而,要通过分析销售总额与各种分类商品分类的关系,来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却不太容易。
  ②按全部数据还是按后期数据建立模型问题。当搜集到的数据比较有规律时,应充分利用整个样本建立模型;当前期的数据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而后期的数据分布遵循另一规律,并且能解释其原因时,由于后期数据资料更能反映将来的变化规律,则应根据后期的数据资料建立模型。
  ③多元回归建模问题。对多元回归建模的关键问题是影响因素的筛选问题,当找不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者虽然找到最主要的因素,但没有数据资料可供使用时,可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④模型适用性问题。模型适用性是指进行预测时所选用的方法要符合原有的假定条件。所有的预测方法都假定存在某些模式或关系,这些模式和关系是认定和用作进行预测的基础。对定性预测方法来说,这些模式或关系实际上可以采取任何一种形式,并不需要明确地加以认定。但在定量预测方法中,每一种方法对模式的类型却都作了明确的假定。如算术平均数预测模型,假设是平稳的,即仅仅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则假设两个变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即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的散点图大致呈直线型,或者计算出来的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所以,某一种方法的预测能力在特定条件下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某种情况下的模式与能处理这种模式的方法这两者之间的配合。
  4.可供利用的数据资料
  一般情况下,定量分析方法都需要有比较完备的历史数据,如、回归预测法等,需要较多的、连续的历史数据;如果没有可以利用的历史资料,或者在主要因素难以定量分析的条件下,则只能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方法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手中现存多少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了什么样的?
  第二,搜集补充资料还需要多少费用?
  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要注意把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使用。也即在具有比较完备的的条件下,应先采用一定的进行加工处理,找出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将其作为预测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任何数学方法的应用都是以过去资料赖以产生的条件作为基础来预测未来,如果在预测期发生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政府或企业的政策、方针有重大改变,市场上出现强大的或者过去资料中没有反映的其他重要情况,则根据数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还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修正。依靠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进行分析判断,提出修正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只有把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正确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虽然比较科学,但计算复杂。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在财务预测系统中,可以先借助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做出相应的修正。
  5.精确度
  选择预测方法时,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预测的精确度要求。对预测的精确度要求主要取决于预测的目的。如果预测的目的是为计划服务,则预测的精确度相对可以低一些;相反,如果预测是为制定预算提供服务,预测的精确度则要求高一些。
  对于预测的精确度,要求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准确性并不是模型选择的唯一标准。正如在考虑管理问题时一样,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加以权衡的通常有好几个标准,对预测来说同样是如此。当把准确性作为评价该方法的唯一基础时,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要选择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方法。
  6.预测费用
  选择预测方法时,还要考虑选用某种方法所需要的预测费用。预测费用是在预测过程中人力、物力消耗的总和,主要有调研经费、预测人员工资及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运转费、存储费、等。
  一般来讲,对预测的精确度要求高,相应的数据量就大,所需要的调研费及存储费用就会相对多一些。但如果这时采用对数据量要求不大的预测方法,预测费用虽然少了,但由于预测精确度低而引起的预测损失就会更大。因此,预测费用是进行预测方法选择的因素之一。然而对预测费用加以考虑时决不能认为,预测方法越复杂,预测所需要的数据量越多,预测就越准确。显然,采用较低的花费得到所要求的精确度是一种的结果。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惟一的,多个因素中谁重谁轻,很难具体回答,但在进行预测方法选择时,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重视搜集资料。对获取的资料要继续反复比较、核对和综合,选用完整可靠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剔除异常影响因素,力求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第二,使用预测方法前要进行试验。因为预测方法很多,哪种方法对这项预测最适当方便,费用较省,效果又好,需要经过试算,加以比较。
  第三,预测必须估计可能的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预测中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在所难免,所以,在进行预测时应保留一定的宽裕度,以求误差最小。
  第四,选择适当的预测期是预测工作的重要一环。预测期没有代表性,预测工作也就没有成效。
  财务预测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用途与适用范围,各有千秋,又各有缺陷,必须综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分析比较,进行选择。
  财务预测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资金需求预测和利润预测等。这里主要以资金需求量预测为例进行说明。
  资金需求量预测是的数量依据,是财务计划的基础,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预测,其预测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和。这两种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
  一般而言,资金需求量的财务预测往往是借助于财务报表预测来进行的。所以,这里结合销售百分比法进行基本报表——和的预测。
  是一个公司计划活动的中心。模拟财务报表是公司计划意义最为广泛的一类计划,它并不像生产计划和人事计划那样,只着重于公司某一特有的方面,模拟财务报表是对公司在预测期结束时其财务报表看起来是什么样的预计。这些预计也许是高度集中、极其详尽的和预算,也可能是粗制滥造的。但无论如何,模拟财务报表预测法的主要用途是估计未来的外部资金需要量。
  要想知道公司未来的和财务状况会如何,首先要进行销售的预测,然后是进行、费用的估计以及对公司各资产、权益具体内容趋势走向的预计。预测总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对未来的预测。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中大量的数据与未来的销售联系起来,这就是销售百分比法。其依据是:所有变动成本和大部分流动资产都存在随销售而变动的,虽然这对公司财务报表的所有项目并不适用,但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简单而又富于逻辑的思路。
  (1)进行销售百分比法预测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对历史数据进行审核以判定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与是成比例变化的。这可以使预测者能够判定哪些项目作为一个销售比例的估计是有把握的,哪些是必须根据来预测的。
  第二步,根据趋势或需要估算出与成比例变化的各项目的比例,如测算出未来现金余额将是未来销售额的6%。
  第三步,预测销售额。如果根据预测的销售额完成了模拟财务报表,最好是对销售预测的合理变动进行敏感性检验。
  第四步,借助最新估计的销售额推断出历史模式,用来估计单个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例如,历史库存为销售额的20%,预计下一年度的销售额为1000万元,则可以推断下一年的库存为200万元。其他与销售相关的项目也可以据此进行测算出来。
  第五步,根据模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的计算,估算出预计的。
  (2)销售百分比法预测的应用
  【例1】ABC公司是一家经营电子器材的,为一家银行的老客户。该公司平均保持约30万元的,3年来一直使用一笔数额为4万元的短期可展期贷款。2006年底,该公司的财务经理请求该银行在2007年将该笔短期贷款增至50万元。理由是:尽管公司销售额一直在增长,但也在不断增加,现金余额已经减少,并面临的收款压力。但他只是凭感觉认为应当借这笔款项。银行在没有进行详细财务预测的情况下,不会批准这样大笔的。于是双方就根据该公司以往的和销售预测数据来进行的预测。表1是ABC公司的从2003年到2006年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请预计该公司2007年的销售收入。
表1 ABC公司财务报表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2003200420052006
一、1119137616102062
  减:940117013681773
二、179206242289
  减:和102124161227
    财务费用1O11129
三、营业利润67716953
  减:30323124
四、37393829
资产负债表简表
 及67556441
 144189219298
 117143198232
  流动资产小计329388482573
342400511602
 102144242321
 长期负债到期部分65510
  流动负债小计112154252337
104124143158
总债务与所有者权益342400511602
  (1)分析:第一步,查看该公司从2003年到2006年的历年财务报表(见表2),从中寻找出固定的模式,结果见表2。该公司的利润表项目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与销售额成比例变化,负债表中的“现金及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项目与销售额成比例变化。
表2 ABC公司年所选择财务报表项目与销售额的百分比(%)
年份1998199920002001 * 2002 +
销售增加—2317.52825
销售百分比
主营业务成本8485858686
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99101112
现金和短期投资64425
应收账款1314141415
存货1010121110
应付账款910151614
所得税/营业利润O.450.450.450.450.45
/净利润O.50O.500.50O.50O.50
*估计;+预测。
  第二步,估计出与销售成比例变化项目的百分比,估计结果如表2,并根据趋势测算出各个项目未来可能的百分比。
  从表2中很容易看出正在下降,购货应付款在增加;现金和短期投资由占销售额的6%,下降到2%,同时应付账款由9%上升到16%。应付款期,是应付账款额/每天的,则应付账款已经由39天[9%/(84%/365)]上升到了68天[16%/(86%/365)]。另一个趋势是销售成本和一般管理费用在上涨的同时,与销售额没有保持同步。
  表2中的最后一栏是ABC公司的与银行共同达成的预测。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定性预测,也可以用),预计2007年的销售额将比2006年增长25%。由于公司存在管理费用继续上升的问题,财务经理相信现金和证券将上升到至少占销售额的5%[或相当于18天的销售收入(5%×365天)]。ABC公司相信在给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59天的条件下[14%/(86%×365),应付账款/每天的销售成本],应付账款将下降为不超过销售额的14%。税率和股利的支付率预计将保持不变。
  第三步,预测销售额。销售额的预测方法可以有很多,这里按照趋势和公司的实际情况预测其未来年度的销售额将比上年增长25%,由于估计2006年的销售额为2062万元,那么2007年的销售额将为2578万元。
  第四步,先根据销售额计算出各表中与销售额成比例变化项目的数额,可用Excel电子表格系统进行,结果见表3。
表3 ABC公司日模拟财务预测  单位:万元
2年份2006年实际20072008
4销售净额增长率25%
5主营业务成本/销售净额86%
6(管理费用+营业费用)销售净额12%
8长期负债的到期部分1010
1l股利/税后利润50%
12与销售额成比例的流动资产/销售净额30%
13待摊费用2
15与销售额成比例的流动负债/销售净额14%
16应付工资2
17所有者权益188
192007年公式2007年预测值2008年预测值
20销售净额=B3+B3+C42578
21主营业务成本=C5*C202217
22=C20-C21361
23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C6*C20309
24财务费用=C9*(B7+B8+C40)13
25=C22-C33-C2439
26所得税=C10*C2518
27净利润=C25-C2621
28支付股利=C11*C2711
29新增留存收益=C27-C2811
30资产负债表
3l流动资产=C12*C20+C13775
32固定资产净值=C14*C2728
33总资产=C31+C32803
35流动负债=C15*C20+C16+C8373
36长期负债=C766
37所有者权益=B17+C29199
38总负债与所有者权益=C35+C36+C37638
40外部资金需要量=C33-C38166
注:表3中的上半部分是假设数,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给定的假设或已知的数据,下半部分的表格是预测值,要计算出预测值,关键是要知道各个计算值的计算公式,将公式在B栏中定义。其实,在电子表格中如果输入这种公式,出来的一般是C栏的数值。当计算外部资金需求量时,外部资金需求是的函数,而利息本身又是外部资金需要量的函数,因此,在表中会出现死循环。这可利用excel表中的循环计算工具来解决,基本操作为:把光标移到计算利息费用的公式栏,按excel的“工具”、“选项”、“重新计算”中点击“人工重算”方框,再点击“反复操作”方框,把“最多迭代次数”设定为需要的,如果这里为100次,再按一下键盘的F9,就会计算出和外部资金需要量的值,以后如果修改了哪个数据可以再按一次F9键便可得到新的外部融资需要量。
  然后,根据其他信息预测出表3中其他与销售额没有固定比例项目的数额。ABC公司中的待摊费用项目与应付工资一样,是一个小数目,大致估计(如修理费的发生,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等)是2万元,应付工资也为2万元;该公司已经通过了一项用于2007年的金额为4万元的资本预算,而且因本年度的折旧费为5万元,所以2007年固定资产净额将减少1万元,变为28万元(29+4-5);由于要重新贷款,所以假设短期借款为零。“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仅指于2007年到期的应还本金,从贷款合同中可知为10万元,这种负债属于流动负债。
  第五步,根据以上项目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并估算出预计的外部资金需要量。
  通过计算可知,由于销售的增长,2007年总资产将达到803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201万元,通过增加应付账款和留存收益,使得2007年在未对外筹资时的权益总额达到638万元,这时还有166万元的资金缺口需要从外部筹集。因为该公司没有其他筹资途径,只能通过借款来筹集这部分资金。显然与原来要贷款50万元的预想相差太大。由于该公司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贷款的,但无论如何银行不太可能会同意166万元的贷款额。以上的模拟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仅仅是公司经营计划中的财务方面内容,只是的初步。公司若是要编制财务计划,就必须复审前面作的预测,如考虑是否要修改生产经营计划。在对各种情形进行充分估计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财务计划的编制。
  (2)对预测数据进行调整。显然要满足双方需求,需要对公司的经营计划和其他项目进行重新调整。
  例如,ABC公司要想降低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它可能就下述的生产经营计划修改对公司外部资金需要量的影响进行检验:
  ①减缓流动性增长,以使现金和由原来占销售额的5%变为4%。
  ②加紧催收应收账款,使应收账款变为占销售额的12%,而不是14%。
  ③让存货降低1%,使其由占销售额的10%降低到9.5%。
  ④要求赊购应付账款略作改进,使应付账款由占销售额的14%上升到15%。
  上述结果使资产减少,负债增加,两者的结合将使ABC公司的外部资金需要量恰好降低116万元[(减少资产4.5%+负债增加1%)×销售额=116万元]。
  尽管上述每项措施都将影响ABC公司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但是每一项措施都具有与之相抵消的缺点,如流动性增长减缓,将会面临许多支付不力的局面;应收账款政策的强硬将会影响销售量,失去客户;应付账款的延缓将会招来供应商的压力,甚至其收款政策的变严等。所以,修改后的计划不一定就优于原来的计划,但无论如何,模拟财务报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可以评价两相替代的经营战略。
  (3)敏感性分析。所谓敏感性分析是指具有“假若……会怎样”的问题,它包括有规律地改变模拟财务报表依据的某个假设来观察预测值的变化。这种分析方法至少有两个用途:
  第一,它提供可能结果范围的信息。例如敏感性分析可能揭示:依据未来可达到的销售量,公司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大致在160万元到190万元之间。这就等于告诉管理者其计划最好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随着未来的发展能够增加一笔40万元的额外新债。
  第二,敏感性分析鼓励管理层保留不同的意见。它能够使管理者判断出哪些假设对预测的影响最大,哪些次之,从而促使管理者把他们收集数据和预测的努力都集中到那些关键的假设上。以后,在财务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同样的信息使管理者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有利于成功的关键力量上。
  另外,为了使分析结果与现实一致,还必须对敏感性分析进行修正。需要进一步进行场景分析,主要是要考虑一个假设时,对另一个假设产生的影响。例如,假设销售额比预期下跌,事实可能是存货会首先增加,随着销售跌过预期水平,为维持销售量,公司要大削价,利润率随之下降。
  如果没有包括这些相互补充的影响在内,将导致对外部融资的过低估计。
  2.销售百分比法预测总结
  如果根据来确定融资需求则可采用以下步骤:
  (1)确定销售百分比。找出以前年度各项目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现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与销售额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流动负债也往往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其他则往往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即销售额之间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从而寻找预测年度各项目与预测年度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2)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
  (3)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
  (4)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其计算公式为
  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
  如果根据销售增加量来确定外部融资需求则:
  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留存收益增加=[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由于通过模拟财务报表预测的外部资金需要量是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来确定的,而且公司的销售不是全部收现,所以财务报表模拟预测有局限性,其实公司还应该根据现金的收支状况进行觋金的预算。这种预算甚至可以细分到按月度进行,以便具有可操作性。
张忠寿主编 袁小霞 范丽红副主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07月第1版.
王维鸿主编.财务管理.科学出版社,2010.06.
汪前进主编.现代企业财务预测的原理与应用.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10.
吴应宇 陈良华主编.公司财务管理(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财务预测方法"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续5年不分配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