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与每个人的生产活动范围大小有关,而不是什么经济效果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_SESSION in /backup/q_wwwdedecms/q_wwwdedecms/2/0/3/d/d/l.html on line 96
当前位置: >题目详情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不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以不可以依法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民事责任由设立该分公司的总公司承担。(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
之后可查看解析
统&&&&&&&计:共计35人答过,平均正确率80%
问&&&&&&&题:进入发帖帮助
题库APP下载
微信号:gaoduntiku
登录手机注册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高顿网校试题纠错
为方便我们排查错误,请您详细描述本题错误,例如:
答案有异议
还可以输入100字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_SESSION in /backup/q_wwwdedecms/q_wwwdedecms/2/0/3/d/d/l.html on line 381
加入你感兴趣的讨论群
题库交流群
注册会计师
售前咨询(9:00-21:00)
400-168-8811
售后咨询(9:00-21:00)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gaoduneclass
售前咨询(9:00-21:00)
400-168-8811
售后咨询(9:00-21:00)
微信扫一扫实时资讯全掌握
请把您的意见告诉我们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传图片:
上传本地图片,图片大小不超过5M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_SESSION in /backup/q_wwwdedecms/q_wwwdedecms/2/0/3/d/d/l.html on line 593欢迎光临倘文库,如需获取更多资料请使用搜索功能。
宏观经济学课件整理
第一讲 宏观经济管理导论宏观经济管理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宏观经济管理, 主要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发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搞好宏观调控,引导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宏观经济管理概述(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界说1、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区别标志:(1)是否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2)是否是经济总体。2、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概念宏观经济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微观经济是指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经济活动。(二)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和特征1、宏观经济管理定义: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 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进行决策、计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的过程。对 这一概念要从多个角度把握。 2、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第一,管理主体的行政性。第二,管理客体的总体性。第三,管理方式的间接性。 第四,管理目的的全局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一)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作用的认识1、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国家干预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认识经历了由否定到肯定, 由不重视到重视的发展变化 过程。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二)从市场缺陷看加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去婉总量平衡,经济结构 合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市场调节,是一种以价格为杠杆,以 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自发调节,这种调节有利于资源向那些经营好、利润高的企业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合理利 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但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经济发展, 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 市场缺陷表现在以下六方面:1、市场竞争导致垄断,垄断抑制经济发展的活力。政府要限制垄断,协调 竞争和垄断的关系。2、市场不能有效、充分的提供公共产品。需要政府组织和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3、市场 不能自动平衡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政府要采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平衡。4、市场不能完全保证交易 信息对称,需要政府干预。5、市场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对收入分配 关系进行调整。6、市场实现社会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需要政府通过调节促迸供求总量平衡。(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性1、信息对宏观决策的影响:政府决策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的、关键的环节。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难免 存在信息,缺口,有些情况下还会有信息失真存在,导致一些宏观决策的失误,致使宏观管理出现失效。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决策者的偏好自觉不自觉的会渗透到决策活动中,这种影响有时是正 面的,有时是负。面的,一些负面影响会带来决策的失误,影响到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 3、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干扰。宏观经济管理对社会经济关系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对 每一个利益集团的影响也不是均等的,不同利益集团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会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宏 观经济政策在不同的影响力作用下,有时会产生偏差。 决策 阶层 地区 组织程度 经济实力图14、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党和政府为解决某一问题制定一项政策后,要层层贯彻下去,就难免会产生" 时滞",;即当政策贯彻下去后,矛盾和问题发生了变化,影响到管理效率。 5、被管理者的“合理预期”行为。当政府的一项经济政策出台前或发生变化时,经济主体就开始做出预 测或判断,并提前采用一些防范措施,这也会使政策效率打折扣。 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但不可能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所有问题。 期望通过政府管理消除市场经济 的一切弊端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其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四)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政府避免宏观经济管理失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遵守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l、政府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且为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法规约束下进行,防止权力的滥用。 3、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要和公众利益相一致,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适应。 4、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建立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三、宏观经济管理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一间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经济管理规律。 宏观经济管理规律是指国家政府部门为了保 证整个国民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从这一规律出发,宏 观经济管理主要应研究以下内容。(一)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宏观经济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经济总体, 影响这一总体运行规律的内容很多, 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1、组织结构的总体性。宏观经济具有复杂的组织构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各组成部分 又构成宏观经济管理的总体, 研究宏观经济管理就是要把握宏观经济在组织结构上的总体性或系统性特点, 确 定总体宏观经济管理方针和政策。 2、经济总量的平衡性。总量平衡主要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3、产业结构的比例性。产业关系比例恰当,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比例关系不恰当,整 个国民经济发展受谊。 4、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宏观经济管理中,要认真研究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尽可能采取预防和缓 解措施,因势利导,减少损失。(二)宏观经济管理的任务宏观经济管理的任务具有广泛的内容, 对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 一般来说, 宏观经济管理有以下任务。 l、按照政府职能和管理过程划分,宏观经济管理的任务可归结为决策、计划、调节、监督、服务等几个方面。 2、按照管理的着眼点和采取政策的不同,宏观经济管理的任务可归纳为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个大的方面。第二讲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手段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首要内容。因此,研究宏观经济管 理的过程和任务,必须要首先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开始。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是按照一定规则建立起来,掌握并实施公共权力的国家机构体系。政府有狭 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政府是指国家机构体系中的行政系统;广义政府则不仅包括行政系统,而且包括立法、司 法系统。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政府,是由行政、立法、司法等系统组成的广义政府。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及协调一般地说, 管理目标是指一定时期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是一定时期管理目的的具体体现和高度 概括,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总的概括应是:在有利于发挥市场基础调节作用和企业自主经营、增强活力的情 况下,通过正确发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达到不断取得较 好宏观效益、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具体说,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四方面内容:1.经济增长目标。宏观经济管理不仅要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更重要的还要促使其不断发展,为此应当把经济增长作 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般说,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以价值量表现的社会总产品或最终产品总量及人均量所要达到的新水平。 在发展中国家, 年经济增长率在 1-3%时为低速增长, 4-5%时为中速增长, 6-10%时为高速增长。 在实际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1)图2适度投资规模。适度投资规模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所谓适度,就是既能满足一定的经济增长需要,又充分考虑一 定时期内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由此所形成的投资率和投资总额就是适度投资规模。(2)资源合理配臵。资源合理 配臵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市场对资源配臵 起基础调节作用,但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国家政府也应把资源合理配臵作为重要的管 理内容和追求的目标。(3)科学技术进步。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因此,要促使经 济增长,必须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一定时期内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 开发、推广和应用等不断达到新水平。(绿色 GDP 概念的提法,经济增长量-环境污染量/上一年的经济总量)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保证条件; 因而也应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之 一。在西方经济学中,把失业区分为摩擦失业、自愿失业、非志愿性失业等多种情况。只有非志愿性失业,即由于需求不 足,生产萎缩,工人被解雇而无就业机会,才算真正的失业。所以,所谓充分就业并不等于是全部就业,它是指在一定经 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任何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的求职者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状态。 失业率过高,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意味着其他经济资源的大量闲臵,从而经济的总产出大幅下降。对于劳 动者及其家庭来说,失业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矛盾增加。对于社会来说,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会成为不利于社会 稳定的因素。所以,控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3.通货稳定。物价稳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二是指主要商品特别是某些主要消费品物价水平 的稳定;三是指物价上升水平稳定地低于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水平。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项内容,不能仅 看上述某一方面,而是要看上述三方面的综合情况。 物价不稳定的具体表现就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持续、全面上升。通货膨胀意味的货币贬值,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居民心理恐慌, 影响社会稳定。在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通货膨胀被看成是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头号敌人,极力保持物价稳定; 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总水平持续、全面下跌。通货紧缩往往与经济萧条、失业增加相伴随。通货紧缩时相对利率上升,导致 投资和消费减少,引起经济衰退 4.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贸易、非贸易和资金往来等的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实际是经济 总量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在这一平衡关系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平衡影响较大时, 才把它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 一项独立的内容。 国际收支的赤字过大会造成外汇紧缺并冲击本国市场, 使本国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 外汇盈余过大会使外汇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并会造成贸易摩擦。(我国目前 6099 亿美元的利用) 5.经济结构优化。合理的产业结构,包括合理的产业投资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要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必须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以保证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6.收入分配公平。 社会主义国家所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是指简单的平均水平提高, 也不是指贫富两极分化, 而是指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因此,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要通过发展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从而为普遍 提高物质文化水平创造条件以外, 还必须要按照平等、 效率的原则进行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 这种分配既不能是不讲效率、 不讲贡献的平均主义的分配,也不能是不讲平等、不顾稳定的差距过大的分配。(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特点与作用1.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特点 根据我们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涵义和内容的理解,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凡方面: (1)统一性与矛盾性。统一性,主要是因为经济稳定、经济增长、效益较好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在实际 的经济运行中具有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彼此依赖的关系。 (经济结构优化)通货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人民生活提高 矛盾性,主要是因为其内在的影响因素不同,在实际中往往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统一,甚至会出现强调稳定忽 视发展,强调发展忽视效益等顾此失彼的情况。 (2)长期性与短期性。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按照所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达到目标的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期目标和 长期目标,必要时还可划出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主要解决总量平衡问题、如何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的问题,也 就是前述经济稳定目标的内容。长期目标主要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问题, 也就是前述经济增长目标、宏观效益目标的内容;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 要生产的目的,因此,前述生活水平目标也基本上寓于长期目标。 (3)综合性与可分性。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一个总体目标。它应该全面考虑和综合反映所有作用于宏观经济 发展的各种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等)的共同要求,应该全面考虑和综合反映宏观经图3济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共同愿望,也应该全面考虑和综合反映本国国情国力的各种需要与可能。因此,它具有 高度的综合性。但是,它又具有可分性,这种可分性不但表现在它可以划分为各种具体经济指标,而且还可以 在层次上划分为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甚至各个具体单位和个人的奋斗目标,否则总体目标将没有实际意义。 (4)战略性与阶段性。一般说,制定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既要考虑长远的战略性,又要考虑分步实现的 阶段性。例如我国到本世纪中叶的经济发展战略,20 世纪末翻两番,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明确性与伸缩性。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在制定中要力求文字表达明确,指标定量化,否则就难以在实际中执行。但是因为宏观经济 管理目标多数是时间长、 范围大、 影响因素复杂的战略性、 总体性目标。 因此又要允许有一定的伸缩性或弹性。 2.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作用。正确地确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之所以如此,这主要 是由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特有的作用决定的。 从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的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稳定作用、 促进作用、 保证作用, 这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 从更广的范围看, 其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一经确定,也就规定了宏观经济管理的努力方向,从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向。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组织就有了共同的努力方 向;各种管理职能、管理手段的运用也就能相互协调,形成共同的力量。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管理目标,各项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就会无的放矢,或使调节作用相互抵销,或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2)凝聚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从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有利于统一人们的思 想,统一人们的意志,统一人们的行动,从而使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团结一致、齐心合力为实 现共同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凝聚作用。 此外,还有稳定作用、保证作用及促进作用等。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及其综合运用最主要的是经济的和法制的手段,同时还包括必要的计划和行政手段。(一)宏观经济管理手段1.导向性手段 导向性手段其实就是指计划手段。 经济计划是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一 种高级形式。过去,我们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制定和实施经 济计划,建筑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西方国家的实践否定了这种认识。 正如邓小平所说: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 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纵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其计划,处在企业有计 划和整个社会无政府的状态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垄断资本控制了一些产业或行业,形成了企业和产 业部门有计划和整个社会无政府的状态;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政府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从而出现 了企业、产业和整个经济都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的状态。因而我们可以说,实行经济计划已不是当今 资本主义的现象,而是由来已久,它经历了由企业到部门,再到政府宏观经济计划的发展过程。政府计划在二 战后出现,并在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里得到推广。可以认为,政府经济发展计划是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 展的直接产物,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计划作为政府调控手段之一和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 且, 政府计划手段具有市场机制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政府通常通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一定时期内的 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公布于众,使企业了解宏观经济的动态发展趋势和部门发展优先序 列,从而在制定企业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时能够切合市场和社会需求。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 国家经济计划在确定一个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 指导和协调私人企业的经 济活动,削弱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往往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用计 划手段调节经济的, 主要是日本和法国。 战后以来, 这两个国家都不间断地制定了短期、 中期和长期经济计划,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例如法国。 法国被称为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 这种经济体制可被看作是介于无计划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命令型的 统制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体制。 法国政府用它的指导性经济计划为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制定蓝图。 在这种指导 性计划下, 法国经济既比无计划的自由市场经济减少了盲目性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 又在配臵资源时比在命令 型的统制经济更依赖于价格机制。尽管没有政府的行政命令,法国却能够按照计划目标对资源配臵发生影响。 法国的国家指导性的经济计划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给企业提供了参与制订和执行年度和五年国家计划的机图4会。也就是说,政府官员和大企业经理间进行所谓的计划合谋。大企业往往控制生产和投资的主要份额,它们 是最有竞争力、开发力的技术先进的企业。政府计划者与大企业经理的合作,一方面给政府提供了指导经济活 动未来方向的情报; 另一方面给大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宏观经济信息, 从而减少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 确定性。这种合作是法国国家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法国,国家计划作为一种指导性计划,不是事无 巨细,无所不包。 (1)规定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使各个分散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组 成为一个统一体,政府在经济计划中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规定宏观经济总量增长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进口、出口以及主要部门和 产品的增长率。计划指标只下达到部门,只对部门和国有企业有某种约束力,对大量的私有企业并不要求强制 执行,而只是提供信息,为企业决策时参考。 (3)确定优先发展部门。法国计划明确规定一定时期内经济部门的先后主次发展序列,确定发展重点部门和 重点开发地区,实行动态的倾斜式发展,目的在于使国家目标与经济单位的行动保持协调一致,使经济和社会 得以平衡的发展。 (4)政府还规定为实现计划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法国政府不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推行计划,而 是采用信贷、价格、投资、税收等财政和货币手段来使经济步入有计划发展的道路。法国政府不仅设有制定计 划的专门机构,而且还有组织实施计划的机构,以便使计划有效地得到实施。 法国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确实在法国经济发展中起了一定作用,今后也将会继续存在和起作用。应该指 出:政府计划调节虽然是对市场机制的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和弥补,但其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原则,并要利用市 场机制来实现,市场机制仍然在经济运行中处于基础地位。计划手段表现为高层次的调节机制,直接调节的对 象主要是市场机制, 通过调节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经营活动。 计划不是政府的行政指令, 也不是一种行政行为, 而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 是指人们通过国家和经济组织, 利用经济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和物质利益关系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 一种手段。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货币、信贷、财政、工资、奖金等国家自觉运用的经济杠杆,还包括国 家对其直接掌握的财力、物力资源的分配使用。经济手段的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的。一方面,经 济杠杆的有效运用必须以政府直接掌握的一定的财力、物力资源为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在运用直接掌握 的财力、物力资源调控经济活动时,与经济杠杆的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通过市 场机制来促进引导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1)财政是调控经济活动的经常性经济杠杆 一般来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的调节来控制有效需求的政策。 在财政政策中可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中包括个人 所得税政策、公司所得税政策和其他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包括国家公共事业投资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和国 家社会福利支出政策,还包括国家债务管理政策等等。美国政府通常采取的财政手段,主要是运用税收和政府 预算来调节经济活动。在税收方面,是以增税去解决财政赤字或者紧缩经济活动;以减税去刺激投资或消费, 刺激经济活动。在政府预算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部多支出或少支出的办法来影响国民经济活动。在西方 经济理论看来,财政在社会总产品再分配中对生产的反作用,可以经常用来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机制。补偿财 政理论就是用国家财政自身的不平衡,去求得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即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可以减少税收, 增加开支,并有意识地通过预算赤字的办法来刺激消费;而当经济出现高涨时或通货膨胀加剧时,政府可以增 加税收、紧缩开支,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财政结余,偿还在萧条时期为筹措资金所欠下的债务。在这里应 当指出, 尽管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实施财政调控手段却很难在数量关系上把握准确 和预测其后果。 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拥有参与社会总产品再分配的财政大权,即政府可以通过宪法赋予的权力运用财政政 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美国政府从 30 年代以来,根据宪法授予的这一权力,逐步使财政成为干预经济活动 的主要经济杠杆。发挥财政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就必须使政府有必要的财力基础。美国财政收支在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9.2%,州、地方收入为 14.3%,合计为 33.5%。同年,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3.8%,州、地方政府的支出为 12.6%, 合计为 36.4%,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 1/3。战后以来,美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不断增 长,而且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因而财政赤字呈增加趋势。 (2)金融是调控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杠杆图5金融调控就是利用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主要是通过货币的流量调节和利率高低的调整来促使经济收 缩或膨胀。与财政政策不同的是,金融调节手段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它必须通过商业银行、企业和资本 家等个体间接地对经济进行启动, 以影响购买力和资源分配。 西方国家一般通过下述渠道和形式来实现金融调 控。1.金融宏观调控的职能机构是中央银行。西方各国的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不尽相同,有的直接受中央政 府控制如日本,有的则有很大的独立性如德国,但总的来说,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代理人,其职能是为政府的政 策服务。主要有: (1)代理国库。 (2)中央银行代政府发行各种债券和还本付息,代财政部买卖黄金、外汇, 为政府提供信用。(3)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中央银行对政府财政一般有支持的义务,若财政急需资金时, 中央银行可以贷款,但贷款的种类和数额有限制,以防止通货膨胀。因此,发达国家一般都规定中央银行不能 作为政府赤字财政的最后支持者。(4)制定和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 中央银行调控的中心任务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一般来说,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运用法定准 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等三项重要制度。(1)控制法定准备金,即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 备金的比率来影响银行贷款的数量,从而控制货币的流通量。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以后,必须按照法定准备金 率保留准备金,其余部分才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可以有效地控制派生存款的数量, 从而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2)贴现率,即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提升或 降低贴现率的幅度和时间, 从而控制整个贷款规模。 贴现率制度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与利息率,达到平衡社会总供求的目的。(3)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有权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随时购买和 销售政府债券,从而可以对货币流通量起到非常灵活的微调作用。上述三项重要制度,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实 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三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时期,三种政策的联合运用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 的周期性波动。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立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金融危机,而不是为控制货币总量 的松紧来调节宏观经济发展速度。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功能远远超过了它 的供应流通手段的功能。 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联邦储备委员会建立了自己完全独立的地位并使金融杠 杆在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了独立的作用,起到了稳定货币,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例如,目前,美国联邦储备委 员会认定的内在经济增长率是 2.5%,超过它被认为是经济过热,低于它或许就有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因此, 美国政府及其联邦储备委员会针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主要通过对货币流量的调控和对利率高低的调 整来促使经济收缩或膨胀。 3.法律手段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建立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所谓法律手段就是 指依靠立法和执法来管理经济的行为和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个主体的经济活动都依赖市场,为了 保证社会各个主体机会均等地分享市场的效能, 抑制社会特权对市场机制的破坏, 政府以法律实现市场经济的 有序化和规范化,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法制环境。较具体地说就是: (1)市场竞争需要法律规范 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企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有其很大的盲目性、投机性和破坏性。为使竞 争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消极作用得到扼制,政府必须用法律手段对竞争进行规范。使竞争各方接受统 一的规则约束。实践表明,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从商品经济发展进程考察,商 品经济的发展初期,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和经济主体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往往存在竞争不足问题;当商品经济发 展到较高阶段后,会产生过度竞争问题,过度竞争必然加剧市场的盲目性和投机性,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的 频繁破产, 影响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的稳定; 为了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建立有序的竞争环境, 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对竞争进行规范,并以裁判员的身份执法。战后,发达市场经济各国已经形成了全面和严谨 的法律系统, 成为当代发达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必不可少的调整保障机制,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总体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市场秩序,限制垄断,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效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经济行为需要法律法规的界定和保护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包含着一系列基本制度,如产权制度、法人制度、 公司制度、市场制度、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等,也包含着一系列基本经济行为,如生产、交换、 分配、消费等等。而且,各种制度、市场和经济行为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极为复杂多变的大系 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制度、市场、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界定,加以规范,以维护经济的正常运行,保障 各种经济契约和合同的履行, 调节各种经济纠纷, 制止和纠正经济活动中的犯罪和违法行为。 市场经济越发达, 经济法律就越多,这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特点。例如,日本现行有效的经济法规很多;德国战后共制定 了多项经济法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所有经济法律的功能并不是相等的,其作用有着主次之分。使用率最高 和应用最普遍的是反垄断法、税法和国家管理经济的法规。例如《劳动法》、《工资法》、《物价法》、《财图6会法》、《投资法》、《银行法》、《保险法》、《资源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等等。系统而完备的经 济立法,在实际运作中可以细致而确切地梳理各种市场经济关系,便所有的市场经济行为都有法可依、有规可 循。 (3)通过法律法规贯彻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立法,不仅是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准则,也是政府行为的准则。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 从不同角度反映和贯彻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保障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并使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具 有权威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杜绝政府组织和官员滥用职 权,接受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总之, 现代规范的市场经济活动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律法规, 而经济法律法规机制也自然成为 现代发达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市场经济和经济法律法规制度的一体化实践活动, 是当代市场经济进入 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4.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政权的力量和权威,通过发布命令、指示、决定、政策等具有约束力的手段,直接调 节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 行政手段的基本特性是以国家机关的权威为后盾, 以下级服从上级和全国服从 中央为前提,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强制性的直接干预。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及时迅速的特点,在紧急和关键时 刻,能起到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其他手段起不到的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对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有着立竿见影 的功效。 政府如何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和调节。 (1)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来确定和采取行政干预措施,而不能随意使用。例如,在国际金融市场发 生重大变动时,政府为了免受冲击,稳定本国经济,可以采取外汇管制和确定兑换外汇额度的行政手段;当国 民经济面临严重通货膨胀压力时,政府可以运用暂时冻结物价和工资的行政手段。这种干预往往是有效的,但 不能是持久的。 (2)必须把握好行政手段的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干预规模应当是适度的。政府行政干预规 模的合理界限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能够集中的行政资源也有很大区别。 政府行政干预规模,要与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职能相适应;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加剧社会经济矛盾。 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采用行政手段方面最典型的是日本,就是所谓的行政指导。日本政府在实行宏观 调控的同时对民间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指导,日本的行政指导,也是日本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大特点。按照日 本法制局的解释,所谓行政指导,没有限制国民权利或对义务的强制力,而是行政机关在其任务和主管事务范 围内,为取得行政对象的合作以达到一定的行政目的而进行敦促、诱导,使之从事或不从事一定的行为。日本 政府对民间企业实行行政指导一般以劝告的方式进行,以便达到其调控的目的。(窗口指导) 应当看到,运用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也有负面作用。单纯的行政手段往往有悖于市场规律,不利于调动企业和 个人的内在活力,不利于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为使市场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西方发达 各国政府普遍采取放松行政管制和废除有碍于自由竞争的各种管制条例。例如,美国里根政府对诸如航空、汽 车、运输、通讯和能源等行业逐步解除了管制,将这些行业的经营活动推向了市场。(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我们将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分为导向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实际宏观经济管理的操作中往 往是交织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的。 首先,各种手段的划分只是一种抽象化的结果,在现实情况中它们经常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例如税收首先属于 一种经济手段,但是有税就有法,所以税收同时又是法律手段;财政收支本身属于经济手段,但是其预算是由 各级财政行政部门安排, 并且必须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批准才能生效, 因此财政收支又属于行政和法 律手段;浮动价格既是经济手段,也是行政手段;等等。因此,有些手段本身就是综合性的手段。 其次,各种手段的作用基础不同,作用的程度也各异。各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受到各种手段由弱到强的约束,依 次包括自我约束、经济约束、行政约束和法律约束。当约束力较弱的手段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时,就不必使用约 束力更强的手段。如果约束力较弱的手段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要考虑使用约束力更强的手段。 再次,重大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就是各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需要政府各行 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经过协调,需要用行政方式去改变市场参数(如利率的调整),并且通过会议、 文件、新闻等途径将其政策目标、措施传达到有关部门、企业、或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四、宏观经济政策及效应图7经济政策,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美国经济学家爱 德华〃夏皮罗认为,政策本身是作为某种特定的行动路线而加以周密考虑的。这种行动路线是预定用于争取实 现某些经济目标的。 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系和新的内容。(一)宏观经济政策体系1.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供给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收入政策,人 力政策,指数化政策,经济增长政策。 3.对外经济管理政策。通过对外经济政策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内宏观经济目标。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政策, 汇率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政策等。 不言而喻,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要通过各种政策来实现。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变,所以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 并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公式。发达市场经济各国采取的政策手段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行 政的又有经济的和立法的。在运用这些手段时,采取相互搭配,突出重点的方式。各种政策手段的地位和作用 各不相同,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宏观经济政策的体系。(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政策。 1.财政政策 西方经济学对财政政策所下的定义是: 政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财政支出、 税收和公债水平所进行的 选择,或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所以,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财政收入 和支出的变动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认为, 现代财政制度本身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 功能。当经济出现波动时,财政收入和支出会自动发挥作用,以减轻以至消除经济波动。这种财政制度的自动 稳定功能被认为是对经济波动进行调节的第一道防线,但还不足以完全消除经济波动。要消除经济波动,必须 斟酌使用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不像内在稳定功能那样自发地发挥作用, 而是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 判断而主动采取的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或收入的决策。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根据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矛盾的变 化,而交替实施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其主要做法是: 1.膨胀性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萧条社会总需求不足, 社会商品实现困难而采取的。 它是通过国家预算规模扩大、 减税、国家信用规模扩大、赤字等途径来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以促进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这里应指出,由于税种的不同,所引起的效应也不同。如对流转税的减免,可以对生产产生刺激作用,用于增 加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可以增加消费,从而增加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过热而采取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 在于将 社会总需求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其手段有: 缩小预算规模、 增加税收、 减少国家信用、 实行财政盈余等。 (1) 缩小预算规模。由于国家预算收入的扩张效应大于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的扩张效应,所以,国家预算规模的大 小和社会总需求的大小有着正比关系。这样,国家预算规模的缩小也就意味着降低社会总需求。(2)增加税 收。这种增加税收实际上是把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倾向收入转移到国家手中,从而压抑了社会有效需求。 (3) 减少国家信用。 这就是把一部分原先由国家安排支出的货币收入还原为储蓄存款; 相对于存在国家信用的情况 来说,缩小或取消国家信用就是减少了社会的总需求。 (4)财政盈余。这是缩小社会总需求的一种主要形态。 财政收入本身是代表一部分社会购买力的,而财政盈余则意味着将相应数量的社会购买力冻结起来。因此,可 以把财政盈余的数量看成是社会总需求相对减少的数量。 赤字财政的运用是西方国家在经济调控中的主要做法之一。 凯恩斯主义所认为的那样, 财政支出应当服从维持 经济稳定,尤其是服从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实行赤字财政,扩大政府支出,就要由政府发行公债。这种办法 不仅是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失业问题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这是因为:(1)公债的债务人是国家,债 权人是公众。公众是政府的纳税人,政府是公众的代表,因此他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政府欠公众的债, 实际上是自己欠自己的债,没有什么大问题。(2)只要政府不垮台,公债的增加不会给债权人带来危险,政 府的债务可以一届一届传下去,公众的债权也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公债的偿还是有保证的。在实际的公债发 行中,政府还采取一边发行新公债,一边还旧公债的办法。这样就不会引起信用危机。(3)政府债务总额与 国民收入总是保持一定的比例。经济繁荣时,债务会减少;经济萧条时,债务会增大。发行公债的目的在于调 节经济,医治萧条,只要把发行公债所得到的钱用于投资,经济就会好转,国民收入即可增加,公债也可以偿 还。这样公债不会无限扩大下去。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公债哲学理论。但事实证明,随着国债的不断增图8长,偿还债务和支付债息日益成为政府的一项沉重负担,从而导致政府支出庞大,人民税负加重,对经济发展 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国债大量发行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西方发达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 响利息率的变动,从而间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政府的宏观目标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从货币或金融 方面保证并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这儿大政策目标的实现。 运用货币政策,其两个中心控制指标就是利息率和货币供应量。70 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一般 都把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心控制指标,因此,利息率受到严格控制。中央银行不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和其他 金融机构存、贷利息率,而是通过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进行间接干预。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了实现充分就 业,中央银行都把贴现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上。这样做,不仅可以刺激私人投资,还有利于政府发行公债,扩大 政府支出和筹集资金。但这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这就是中央银行不断购进政府公债,加剧了财政赤字,并且必 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引起通货膨胀。因此,70 年代以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感到贴现率并不 是惟一理想的控制指标,因而转向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同时放松了利息管制的政策手段。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根据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矛盾的实际情况,与财政政策相配套,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形态有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具体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针对社会总需求不足,主要是 投资不足而采用的一项政策手段。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手段。 汇率政策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西方发达国家对汇率政策的运用, 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汇率的升降,以引起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 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最终达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战后 50 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货币政策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目标的经验,是值得注意的。50、60 年代,美、 英和加拿大等国把充分就业作为首要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断刺激经济的增长。在出现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 胀时, 又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又造成经济衰退和增长的速度下降。 这时中央银行又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 来促进经济回升。这样,在长时间里出现了货币政策松松紧紧,经济上走走停停,长期的平均速度并不快的局 面。进入 70 年代后,在这些国家里都出现了持续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字,甚至出现滞胀,即经 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这时货币政策陷入了两难境地,放松则会加剧通货膨胀,紧缩则会加剧经济衰退。在 70 年代中期以后,美、英和加拿大等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感到通货膨胀对生产、就业、投资、储蓄、出口和居 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于是,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保持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任务。从这时起,直到 80 年 代,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经过各国政府的努力,通货膨胀终于得到抑制,通胀率一度降到了 1%-3%。联邦德国吸取了第一次大战后初期和第二次大战后初期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惨痛教训,一直把稳定 货币作为经济政策的最基本的目标。 所以在几十年内, 联邦德国的通货膨胀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一直是最低的, 而经济增长率却很高。日本自 50 年代以来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一直是稳定通货,在很长时期里,日本的通货 膨胀率很低,而经济增长率却很高。德国和日本在货币政策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及组合效应。(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与效应1.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是使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表述为: 宏观经济政策——中间变量——调控目标。 例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变实际资产领域的均衡,其基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上述过程说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措施的实施,首先是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发生增减变动,然后引起货 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也必然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将 影响到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变动。 2.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与政策实施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是指政策所起到的作用。效应的发挥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滞性问题,预期影响,实施 中的实际问题等,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图9例如时滞。由于经济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政府当局未必能及时认识和判断有无必要采取政策行动。即使认识 到了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但由于行政手续所需时间较长,也未必能立即执行。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假定无外 界因素干预的话,也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奏效。这就是政策的时滞。 (1)内部时滞 它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 需要制订政策以矫正, 到政府实际上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 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 (1)识别时滞。这是指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这种时滞的存在 是由于信息的搜集和情形的判断需要时间,对某个时期的经济状况的精确度量只有在其后一些时候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明确的资料,中央政府做出判断也需要一段时间。(2)行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政府认 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 中央政府认识到经济形势变化之后, 将立即对当时经济情况进行研究, 以找出可行的对策,研究与行动都需要时间。 整个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政府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等。 (2)外部时滞 它是指从中央政府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中期时滞。这是自中央政府采取行动到该行动对市场经济主体产生影响,比如:货币政策使金融机构改变其准 备金水平,利率及其他信用状况,以致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力的时间过程。(2)决策时滞。这是指自利 率或信用条件改变后, 市场经济主体面对新的情况, 做出改变其支出习惯或支出行为决定之前的时间过程。 (3) 作用时滞。 即支出单位决定支出意向后, 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都会产生影响, 这段影响过程称为作用时滞。 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金融和经济情形决定, 受经济结构以及各经济主体行为因素影响较大。 由于经济结构及 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素都是不稳定和不易预测的,因此,外部时滞的时间长短就难以掌握。第四讲 失业与就业政策一、失业 (一)失业的含义与分类1、失业的含义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的劳动者,有工作能力,正在寻找工作,但在考 察期内没有工作(4 周或 3 个月)的状态。西方经济学理论把这样一种状态定义为狭义失业。 广义失业: 指劳动者对社会的边际贡献小于劳动者的理想边际贡献。 这里的理想边际贡献是指同样素质的劳动 力处于有效率就业状态时对社会的边际贡献。 西方学者提出了考察广义失业的四个标准: 时间标准:是指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 收入标准:是指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收入的最低额; 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力从当前的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 失业率就是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有的百分比。失业率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 各国在失业率的统计方面,有较大差别。 我国登记失业率:城镇常住人口中,16 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的劳动,要求就业而 无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统计局的口径),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在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2004 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2004 年河北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温家宝 2005 年 3 月 5 日政府工作 报告提出,2005 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 我国的失业统计问题。 (夏业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 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验数据是失业率在 2%-6%之间都是 “充分就业” , 按照中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 中国目前仍属充分就业。但是,我国却大大强调失业的严峻性,这应该是自相矛盾的。 按照官方的统计口径,有相当多的失业人口没有被统计到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之中。 未登记失业者:目前有不少失业人员虽处于失业状态,但并未去就业部门登记。 下岗人员:下岗的三个标准;第一条是下岗的原因不是个人而是单位;第二条是本人已完全离开单位;第三条 是与原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下岗人员一般不被被统计为失业图10失地农民:各地政策不统一。 过剩农民: 为什么没有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看作失业人口呢?人们经常提到的就是, 土地作为承载农民就业和 生计的基本保障,只要农民有土地,就不存在对失业的担忧。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 1.5 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观点)但住在农村的人,有些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比如从事商业、教 育和各种生活服务业的,他们不应当作为农民来统计,而应该按照实际职业来划分。 因此,政府应当在失业率的统计口径上按照国际惯例和通用的统计方法作一下调整。 国家统计局城镇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 这项调查起始于 1996 年,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以 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的城镇样本为总体,全 国约抽取 40 万人。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对抽中的住户,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访问。每 年上半年在城镇范围内进行,主要调查城镇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状况。调查按常住人口进行,而不是按户籍人 口进行。 因此, 该统计制度的准确性较高, 并且符合一般就业统计的规范, 具有可比性。 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 有关就业与失业的统计,采用的是国际劳工组织建议使用的概念。 2、失业的类型。按照失业的具体原因和特点,可以把失业进行分类。 (1)从性质来看:自然失业和非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的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即常规失业。它包括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 业、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一是由于厌恶工作,不愿工作而放弃就业机会的失业。二是失业者的工资期望值。不愿意接受现 有的工资水平。三是失业补助金因素。失业者从失业补助金中获得利益越多,求职的欲望就愈小。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各行各业,各部门与各地区间 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 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 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劳动力处 于失业状态,即摩擦性失业。 (新的工作者需要时间在不同的工作机会中做出选择,甚至有工作经历的,也经 常要为改换工作花一段最少的时间。) 结构性失业。 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劳动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协调而引起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因为 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新兴部门需要大量具有特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劳动力, 同时衰退部门又转移出一些劳动力。但是由于衰退部门的失业者并不具有新兴部门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于是就会出现一方面存在着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没有工作的失业。(即 45 岁现象)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诸如建筑、农业等行业 的生产呈一定的季节性,在生产繁忙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在生产淡季又会把一部分劳动力解雇,因而形成 季节性失业。 非自然失业,又称之为周期性失业。主要是由经济不景气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经济的周期波动所引起 的。它是指劳动力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但却由于经济衰退而找不到工作的状态。西方主流经 济学派认为, 由于经济衰退时期社会的总需求不足, 导致生产停滞、 劳动力需求减少, 所以出现的非自愿失业。 这种失业在一定限度内政府是能够控制的。 (2)从形式上看:公开失业、就业不足与隐蔽失业 广义失业的实质是劳动力利用不足。从广义失业的角度可以把失业分为公开失业、就业不足与隐蔽失业。 公开失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根本没有就业岗位,处于完全闲臵状态。 就业不足。指一部分人实际工作时间小于他们愿意的工作时间。 隐蔽失业。 劳动者从当前的就业岗位上撤出来并不会减少实际产出。 这部分劳动者就处于隐蔽的失业状态(二)失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1、失业影响劳动力要素的充分利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说,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能动、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劳动者的失业实际上是 一部分劳动力的闲臵,已经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是社会最大的浪费。这既是劳动力本身的浪 费,也是全部生育、生活、教育、训练费用的巨大浪费。2、失业造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美国约翰逊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阿瑟〃奥肯教授: 根据经验数据分析, 奥肯提出了由失业率导致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量的奥肯模型。 该模型论述了实际经济增长 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经济增长关系。图11结论:失业率每上升 1 个百分点,实际 GDP 的增长率就下降 2 个百分点。这被称为奥肯法则(Okun’s law)。 (较早估计的比率是 1:3) 根据奥肯定律,有学者估算了我国的失业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假定我国城镇自然失业率定为 4%,那么 1997 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最高达 6.75%。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失业率越高, 国内生产总值损失量就越大; 相反, 降低失业率就意味着增加国内生产总值。3、失业加重市场疲软的态势失业率增加→就业规模缩小收入减少→社会购买力下降→市场疲软。 在长期市场疲软情况下,供求机制不能带动价格机制(价格低的已不能再低),价格机制也难以带动供求机制 (再低的价格也没有人买)。可见失业将会使整个市场经济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4、失业制约劳动力的再生产失业意味着暂时离开生产过程,在下个生产阶段还有进入生产过程的机会。但实际上: 失业→劳动者收入减少→不能保证正常生活→更没有进修的财力→ 不能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可能造成永久性失业→劳动力供给将大大萎缩 →劳动力生活陷入极端贫困→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稳定(三)我国失业现象的形成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存在大量失业的根本原因人口的绝对增长十分巨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全国总人口为 13.4 亿人,10 年增加 7390 万,平均每年新增 人口 739 万人。因此,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控制,但是人口的绝对增长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提高。每 16 年为一个人口劳动力成长周期。21 世纪前 10 年劳动年龄人口取决于 1984 年至 1994 年的人口基数和出生率。由于 80 年以前人口的高速增长,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对较高。 城镇劳动力增长较快。 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和正常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除此之外还来源于农 村流动劳动力。也构成了城镇新增劳动力。2、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我国,长期以来土地一直吸收着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掩盖着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 改革开放后, 年乡镇企业每年平均吸收劳动力 1260 万人。但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乡镇 企业的发展速度急剧减缓,吸收劳动力能力随之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流动,于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3、用人双轨制运行的企、事业单位的事业隐忧目前,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用人双轨制,一部分有编制,一部分临时工或短期合同制,一旦政策有变动,合同 制和临时工失业的人员将猛增。 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一直承担着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的就业安臵任务,就业最大化代替效益最大化,长 期以来使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富余人员,形成大量的隐蔽失业。(二、就业 (一)充分就业的含义就业是指劳动者有工作的状态。 经济学所分析的就业是指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指没有非自愿失业或只有最 少的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所以,充分就业并不是 100%的就业率。西方经济学家把自然失业率状态下的就 业称之为充分就业。 目前,我国城镇自然失业率定为 4%—5%之间。当政府将真实失业率控制在 4%—5%,可视为实现了充分就业目 标,并以此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二)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看,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劳动者能够进行劳动,要受一定的劳动客观条件制约。图12劳动的客观条件:来自大自然,如土地、矿产资源等; 通过劳动创造的,如厂房、机械等。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和贫乏, 这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了天然的困难, 这将是制约我国就业的一个较为突出 的因素。2、生产力因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对就业发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是减小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增大就业的压力。 生产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就业发生影响: 一、生产要素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有机构成,影响一定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 要素的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都会提高,从而对活劳动要素的需求相对减少。这就是所谓的机器排挤工人。 现代历史表明,技术结构变动较快的时期通常是失业率高峰期。 二、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人类的生活水平,从而决定人们对就业的需求。生产力的提高最终会提高劳动者的生活 水平,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超过维持生存的水平时,要求就业的人就会相对减少。 但总的来说,将更加有利于增加就业。3、结构性因素经济结构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 一是对原有不合理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使一些淘汰产业失业者的劳动技能和专长同新兴产业的劳动岗位不 相适应,从而一部分劳动者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劳动岗位;(不同行业之间) 二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或高级化 (即由低技术、 低附加值的夕阳产业向高技术、 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的转化) , 使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与新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不相适应。 4、制度因素 一个社会的就业水平从深层次上看还受一定的经济制度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且采取了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形式,因此会发生失业问题。否 则,就没有失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也是分离的,因此失业在某种程度上也必然存在。(三)我国的就业格局(1)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迅速上升1978 年,从事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仅 15 万人,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还没出现。 我国就业格局中,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截止到 2003 年底,企业用人所占比重达 93.7%,其中,私营及个体 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用人占多数,两者合计达 63.5%。这种变化在城镇从业人员中更明显。(2)第三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主体第三产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第一产业成为排斥劳动力的主要部门,第二产业吸纳 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变化不大,第三产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 据统计, 年期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净减少 340.4 万人;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加 286.8 万人;第 三产业平均每年增加 795.4 万人。1994 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就业增 长的主要力量。(3)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明显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成为普遍现象。有资料显示:2003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人数已超过 1 亿人, 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 10%以上。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约有 2/3 是跨省际流动和就业,约有 1/3 是省内跨县流 动。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 23.5%。(4)高学历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从人才的供求对比来看,求人倍率较高的是硕士以上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求人倍率分别为 1.3 和 1.01, 高级技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求人倍率高达 2.35 和 2.02,其余文化程度高中、大学、大专的求人倍率分 别为 0.89、0.82 和 0.77。(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图13三、就业管理目标与就业政策 (一)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我们充分就业的目标:消除市场经济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实现经济增长。(二)实现充分就业的措施就业政策是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根本手段, 是就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 劳动就业政策的基本思路是逐步缓解 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一方面控制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增加劳动力需求。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创造更 多的就业机会。1、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式中 I 为就业增长率;α为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即就业 对经济增长的敏感度);y 为经济增长率。该公式描述了就业增长率 I 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率 y, 在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一定时,经济增长率越高,就业增长率就越高;反之则相反。二是就业增长弹性系数α, 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越高,就业增长率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如果经济增长 8%,可以增加就业 720 万人(也就是经济每增长 1%,可增加 90 多万的就业机会),再加上 200 万由退休腾出来的岗位,就是 920 万。这个数字基本等于我们新增劳动力的数 量。2、控制劳动力供给的政策控制劳动力供给是劳动就业政策的基础。控制劳动力供给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劳动力的数量。使劳动力的 供给量与劳动力需求量相适应。二是劳动力的结构和质量。使劳动力供给结构和质量与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 控制劳动力总供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控制人口。在一个人口基数比较大的国家里,控制人口是一项战略性的措施。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 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的绝对数仍然非常大,这对我国的就业体制提出了严峻 的考验。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控制人口增长,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长,从根本上扭转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 第二,延长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延长劳动者的教育年限可以产生三种效应:其一是推迟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 场,缓解失业;其二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降低结构失业的可能性;其三是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本的竞争力。 第三,在控制劳动力总供给的基础上,在短期内应注意控制城镇劳动力供给(采取由管理、有组织的方式让农 名进城务工)。在城镇隐蔽失业显性化,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放弃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 必将更多地涌入城镇就业市场,从而加剧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第四,建立有层次性的退休制度。可以通过立法,使一部分人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提前退出劳动队伍,空出岗 位吸收失业者就业。 第五,降低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妇女的劳动参与率较低,对提高就业水平有利。3、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政策促进就业增长既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又取决于就业增长弹性。即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根本途径就是:一方面保持 较高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积极探索低投入、高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 内容: 第一,发展第三产业 从就业弹性系数看: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最高。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达到 0.722,即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动 0.722 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只有 0.182%,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为 0.11)。 从人均固定资产比重看, 工业比第三产业中商业、 服务业以及城市公用事业要高出 1 倍, 因此, 投资等量资金, 后者可多吸纳 1 倍的劳动力。 总体上看,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发展社区服务业、旅游业等,使之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战略性政策。 第二,发展中小型企业图14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的数目都占企业总数的 95%以上,就业人数占 60%左右同样的产值,小企业需 要的劳动力为大企业的 1.43 倍。可见,中小型企业历来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应从就业战略的高度制定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 并运用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植其发展, 尽快形成稳定的中小企业 群、为缓解就业压力找到强有力的支撑点。 第三, 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我国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由 1991 年的 760 万增加到 2001 年的 3658 万, 以年均 40%左右的速度增长,占城镇从业人员的 15.6%,中国个体私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社会新增就业 岗位约 3/4。私营和个体经济已成为社会新增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提供就业机会最多 的所有制类型之—。第五讲 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一、产业及产业政策概念 (一)产业及其分类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 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 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各 个部门。产业介于微观经济组织与宏观经济整体之间,是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同类企业的集合体。 产业分类就是指依据经济分析的一定目的和角度,选择某些特定的特征,对不同的产业进行划分。 1、三次产业分类 按照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进程和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 依次出现三大产业。 产品直接取之于自然界的物质 生产部门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对取自自然界的物质产品进行加 工的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工业,如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很多情况下就是指工业。为物 质生产部门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的部门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划分为两大部门与四个层次。 两大部门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四个层次分别为: 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 旅游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 会福利等等; 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和军队警察等等。 三次产业分类的方法最早是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希尔(Fisher)在 1935 年提出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西蒙〃 库兹涅茨运用这一分类方法, 系统研究和揭示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随经济增长研发 生的变化规律后, 使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运用。 我国从 1985 年开始也采用这种产业分类方法; 由于近 20 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有人提出第四产业,界定为精神产品生产的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教 育、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民间公证、法律服务等 9 种行业。 2、产业功能分类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不同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把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 业、基础产业和其他服务业三种类型。 主导产业是具有高增长率并能带动或推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 主导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 能 够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配套产业是与主导产业有密切联系、为主导产业直接配套协作的产业部门。从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看,配套 产业一般分为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侧向联系产业三个组成部分。配套产业的作用是保证主导产业顺 利稳定的实现增长与发展。 基础产业是为上述两类产业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公用动力、供水系统 以及科研、教育、卫生等部门。 3、标准产业分类 标准产业分类是按照产品或劳务的经济用途、 生产工艺或使用的原材料相同等特征, 由权威机构对产业进行分 类编制并颁布。标准产业分类法特别适应于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联合国分别于 1948 年、1958 年和 1988 年制定、修改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分类标准》(简称 ISIC)。 它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大、中、小、细四级。各大、中、小、细项都规定有统计编码。图15我国参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分别于 1984 年和 1994 年制定和修改了《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把全部的国民经济分为 16 个门类。例如:A 类的农、林、牧、渔业,B 类的采掘业,C 类的制造业,D 类的电 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类的建筑业。 我国的标准分类依据等级制形成三层四位数码的产业类别标识系统。如 C1513 表示的是啤酒制造业这一行业, 其中代码 C 表示门类制造业, 代码 15 表示大类饮料制造业, 代码 151 表示中类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代码 1513 表示小类啤酒制造业。 4、其他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一般为以下几种: (1)两大部类产业分类 两大部类产业分类, 是马克思在分析研究社会再生产实现问题时创立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把社会总 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并相应把生产这些产品的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 料的产业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门。 这种分类深刻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所需要的两大部类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 说明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社会经济需要的满足过程, 不仅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 基础,也是分析产业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 (2)工农业两大部门分类 这种分类撇开非物质生产活动, 把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粗线条的划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产业部门。 这种分类 对于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问题和工业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3)要素集约度分类 这种分类法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本、劳动和技术的不同依赖程度,划分了三类产业,即劳动密集型 产业, 指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低、 产品中活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食品、 服装等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指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中物化劳动即资本投人量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钢铁、化工、机械等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指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脑力劳动所占比重大的产业, 如航天、 电子计算机、 光学仪器等产业。 这种产业分类法有利于判断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也被用于研究不同产业的生产要素优势、 规划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等。 (4)产业地位和作用分类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些产业具有影响全局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作为一定时期的战略性产 业,主要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瓶颈产业。主导产业也叫先导产业,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产品的收入的需求 弹性高、 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幅度大、 对其他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大, 从而能够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产值、利税占较大比重,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支撑作用的产业。瓶颈产业就是供给不 足的薄弱产业,而且是制约其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二)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运行中, 国家对产业的管理与调控主要是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来进行的。 虽然产业政策的概念是近几 十年才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的,但产业政策的提出和推行却有很长的历史。70 年代以后,产业政策逐渐为世 界许多国家采纳,成为国家管理与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政策。我国改革开放后,面对十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 问题,开始比较明确和自觉地提出与实施产业政策。 1、产业政策的含义 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一定时期内产业的现状和变动趋势, 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 对产业 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等进行规划、干预相引导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在于引导社会资源 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臵,建立合理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与发展。 产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包括产业计划、经济立法、 税收结构、预算分配结构以及价格政策、信贷政策在内的调节系统。它主要用来规划和指导产业发展目标和结 构格局,协调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2)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调整产业组织,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使供给总量适应需求总量的要求的所有政策措施的总和。产业 组织, 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体。 它主要用来规划产业内部企业规模和市场秩序的 发展方向,合理竞争与垄断、规模效益与竞争活力之间的关系。(3)产业布局政策,主要用来规划和指导产 业在各地区间的合理布局。(4)产业技术政策,主要用来规划和指导产业开发,引进、消化先进技术,推动 产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我国的产业政策,是以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为主体,其他产业政策为配套 的产业政策体系。图162、产业政策的特征 产业政策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产物。 虽然不同国家产业政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尽一致, 但就 其本质来说,产业政策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诱导性。产业政策一旦形成,一方面为企业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向,告诉企业哪些产业是有发展前 途的,哪些产业是面临衰落的,从而使企业比较有把握地作出自己的决策判断;另一方面,财政、金融、外贸 等部门也根据产业政策来实施对不同产业和企业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是协调性。产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包括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政策措施,由于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 各种投入产出联系, 因而产业政策的各项政策措施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 这就决定了有效的产业政策体系本身 应当是协调的。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不仅有产业政策,还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 等,产业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之间也有一个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是动态性。产业政策要确定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分配。随着经济发展的演进,收入水平 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变化,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也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一国经济发 展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政策不是凝固不变的,具有动态性,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 时调整。 四是稳定性。产业政策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产业政策是瞬息变化。某种产业一旦建立,某类结构一经形成, 就具有一定的结构刚性。只有经过长期努力,才能根本改变原有结构。因此,产业政策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 为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二、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政策 (一)产业结构概念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状况、比例关系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各产业的构成状况与比 例关系,是产业结构的数量规定;而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产业结构的质量规定。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 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协调、持续、稳定和快速,必须形成和建立合理的产 业结构。(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1、劳动力的产业分布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 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劳动力的转移规律表现为:在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减少, 在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这一规律被统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世界各国和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比重的变化,都显示出这种规律。根据 l00 多个国家统计资料,在不同的 人均 GDP 水平下,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变化情况如下表,我国在不同年份的同样比重见表 2。 2、产值的产业分布规律 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考察了三个部门的 GDP 收入比重的变化, 发现随着经济发 展和时间推移;农业部门创造 GDP 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 GDP 的比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服务部 门 GDP 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我国不同年份三大产业 GDP 收入比重的变化见上表。 3、工业结构的发展演化 一个国家的近现代经济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 与其工业化程度以及工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所以 在考察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时,人们自然把工业结构的发展演化作为重点。 (1)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 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在科技进步推动 下,通过能源动力、原材料、机械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创新和扩展,以社会化的机器大工业方式逐步取代 包括农业在内的传统落后的小生产方式的过程,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工业化过程可以用不同标志划分为依次衔接的发展阶段。综合起来,可以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起步、成长和完 成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开始阶段,其主要经济和技术特征表现为: A 人均 GDP 接近或达到 300 美元; B 大机器工业体系正在建立之中,其生产方式还不完善; C 农业的 GDP 比重仍然很大; D 工业内各部门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但已呈现重工业化的趋势; E 工业各产业的传统技术占绝对优势,技术水平比较低。图17成长阶段。即工业化迅速推进阶段,该阶段工业部叮的劳动力比重和 GDP 比重提高较快,工业结构转换加快, 制造业发展迅速,其主要经济技术特征表现为: A 人均 GDP 在 300 至 2000 美元之间; B 机器大工业体系比较健全,工业部门门类齐全,而且联系密切; C 大致完成了重工业化过程; D 工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E 工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完成阶段。其主要经济技术特征表现为: A 人均 GDP 一般在 2000 至 4000 美元; B 第三产业的 GDP 比重迅速上升,开始接近或超过工业; C 工业结构完成向高加工度化转换的过程,并开始呈现高技术化趋势; D 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已进入农业,使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E 工业技术水平已基本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上述特征,我国已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的中后期。 工业化过程完成之后, 经济发展就进入了所谓后工业化时期, 其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开始代替工业成为推动国 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工业本身也开始进入高技术化过程。 (2)工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这里的工业结构是指工业的产业结构。随着工业化的起步、成长和完成,工业结构一般由轻纺工业化起点,先 后经历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的演变轨迹,这就是工业结构的一般演变趋势。 A 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重工业是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能源和机器装备的。随着轻工业和其他产业技术、 规模的发展,重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德国经济学霍夫曼(1931)分析了近 20 个国家制造业中消费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关系, 他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该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即霍夫曼定理)。据此,他将工业化进程划分成 4 个阶段。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初期到中期是适用的,当工业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后,霍夫曼比例会趋向于稳定。浙江 2010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为 0.77. B 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高加工度是指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意味着工业体系从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以 生产高级复杂产品为主阶段发展,加工组装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方面。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趋向表明, 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到了一定时期会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下降。 C 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即工业发展从依赖劳动力为主的阶段发展至依赖资金为主的阶段,进而再发展到依赖 技术为主的阶段的过程。随着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发展,加工组装型产业的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 越来越高,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中,技术资源对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产业结构软化是日本在 1993 年首先提出来的概念,有两层涵义。 一是指整个产业中软产业比重上升,硬产业比重下降。软、硬产业是依据产业的软化率指数来划分的, 软化率=(非物质投入+工资费用)/生产额×100% 软化率指数在 60%以上的为高软化产业,40%-60%的为低软化产业,40%以下的为硬产业。 二是指即使在硬产业中,随着知识、技术密集程度以及信息控制程度的提高,其调查、研究开发、宣传广告、 技术咨询、信息情报、售后服务等服务性职能所占的比重也将上升,即软化部分将日益扩大。(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指通过确定产业的构成比例、 相互关系和产业发展序列, 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而实 施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如果产业结构失衡,国民经济增长就会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或高度化,只有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使经济发展进入更高的阶段。 产业结构政策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基础产业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 展政策、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政策以及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1、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是在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 甚至出现比例严重失衡时才推出的一种事后的调整政策。 主要通 过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两种方式进行。 增量调整方式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新投入来调整产业结构并使之合理化,如将新增生产要素投向瓶颈产业、 薄弱产业,使这些产业以较快速度增长,促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其相应的政策主要是投资政策,包括向上图18述的投资企业给予融资与低息贷款、优惠税制,对进口设备免征关税等等。对薄弱的基础产业,则可采取国家 直接投资的措施。 存量调整方式是通过把一些长线产业过剩的资本存量调剂到资本存量短缺的产业, 以改变现有资本存量在产业 间的不合理分布状况,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资本存量调整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促进企业兼并、合并和重组 的政策;某些长线产品的限产政策;采取向转产企业劳动力提供转换岗位的技能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劳动力转 移的能力等。 2、基础产业扶持政策 基础产业是指那些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的部门和产业,一般包括能源、交通通讯和原材料等产业。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产业一般应先行发展。但是,由于基础产业一般具有投资数量大、收效周期长等 特点, 有些产业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的性质, 因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动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