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开浙江省小食杂店店的我想进方面面米面油之类的请问蚌埠东刘集有供货商吗

东刘集镇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东刘集镇地处五河西部,位于“泗五灵固”交界处,南连怀洪新河,北傍沱河,省道五固路、韩沫路穿境而过,境内河湖较多,辖21个村,面积20O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8687人,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东刘集镇南北长24公里,有耕地18万亩,有基本农田141407亩,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提高生产能力的热情空前高涨。镇政府下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三大办公室和财政所、文化广播电视站、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土地村建站、经济发展中心等5个站所和10多个条条住镇机关单位,有在编工作人员68名。
东刘集镇区位优势
东刘集镇位于、南京、徐州
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内,区位优势良好、水路陆路交通十分便捷,向东30公里接104国道和2000吨级淮河码头,向西30公里连京沪铁路大动脉,向南30公里可上阜、蚌、宁高速公路,离蚌埠机场只50公里。基础设施良好,省道五固路、韩沫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小油路基本实现,有自来水厂4座,日供水3200吨。1个中心卫生院、2个分院。1所完全中学、3所初中、11个完小,21个教学点,在校学生7700名,拥有教师372名。建成1个省级文化活动中心,有线电视网得到改造,开通了10000门数字光纤程控电话,农户电话普及率在80%以上。[1]
东刘集镇自然资源
东刘集镇是五河县的农业大镇,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4.0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3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2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536元,
(一)劳动力资源丰富。东刘集镇由过去张集乡、刘集镇合并而成,有青壮年劳动力4.9万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常年在外务工达1.5万人,季节性务工2.5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达2.3万人,务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二)土地资源丰富。该镇南北长24公里,东西长13公里,其中沿怀洪新河、沿沱河低洼地有3万亩,滩涂地2万亩,宜林坝渠550亩、四荒地5000亩。
(三)大水面资源丰富。境内有武家湖、张家湖、沙家湖等3个大湖泊,湖内水质优良,水草丰富,养殖总水面积4000亩,精养水面1500亩。
(四)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东刘集镇地处亚热带和暖带之间,气候特点是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7°C,年均降水量896.3毫米,全年日照时数在小时之间,日照率52%。土壤为黄黑粘土,水质为深层地下水,天然优质,富含丰富矿物质,周边环境状况优良,绝无半点污染。该镇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饲料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建有10万亩花生基地,年种植小麦9万亩、玉米7万亩,优质稻3万亩、大麦2万亩、油菜3万亩和瓜套棉4万亩,粮食总产6.3万吨,油料总产2.81万吨。养殖业以猪、牛、羊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饲养为主,并已初步形成了年出栏猪、牛、羊20万头,年出栏鸡、鸭、鹅100万只的较大规模。年肉类总产达8000吨,水产品产量达2500吨。
东刘集镇工业发展
该镇有各类工业企业4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达3家,注册有五河县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代圩轮窑厂、大
程轮窑厂、乔集轮窑厂、大程预制品厂、运河预制品厂、绿源精米厂等招商引资企业12个,有周庄预制品厂、镇预制品厂、恒大面粉厂、超强面粉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4个,另有贾家轮窑厂、王周轮窑厂、蒋集轮窑厂、张巷轮窑厂等。
商贸市场繁荣
东刘集镇集市商贸活动兴旺,有刘集、张集、周庄3等个综合集贸市场,并建有花生、西瓜、建材3个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年交易额在1.2亿元以上
东刘集镇基础设施
该镇由华东电网供电,电力供应充足,不限电,实行分时电价,拥有35千伏高压,供电设施齐全,有200KVA变压器各一台,工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0.56元。[2]
整洁的街道
2008年以来,该镇把项目工作作为政府工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争取协调力度,力争得到上级更多支持。在项目实施中,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加大落实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投资400万元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工程黑泥沟治理项目已经完工,投资200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刘集小李两个自来水厂已投入使用,投资156万元的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已完工,9.42公里仲杨路水泥路续建工程已完成95%,另有楼张1.3公里、周庄街东风路1.5公里已完工,农村沼气项目已新建沼气池869个,杨岔、前梁、黄泥沟三座水毁桥梁正在组织重建。投资200万元的姚韩大程民办公助小型水利项目已完工,水围村庄整体搬迁项目、空心村改造项目已在等待批复。同时,该镇还在积极推进的有刘集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周庄小学整体搬迁项目、周庄中学校院整治项目、夏集街道整体开发项目、 夏集蓝孔雀星火科技养殖项目、刘集中学南大门打通项目、张集老街建设项目等。
东刘集镇行政区划
东刘集镇下辖村[3]
东刘集镇乡镇建设
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同时,镇财政一是安排筹集计生事业费79万元,用于计生特困家庭救助和奖励扶助经费。二是安排社会低保经费、“三属”和复退补助标准提高。三是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征收合作医疗基金52万元,参合农民5.2万人,参合率86%,着力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财政支出在保机关正常运转、基层政权建设及各项事业法定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财力逐渐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 维护了社会稳定。
东刘集镇广泛宣传劳务输出中一些好做法,好典型,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将大能人、大财团、大商家吸引到刘集来,并鼓励返乡创业,制定优惠政策,凡引进工业项目的,除按县规定奖励外,镇政府按实际到位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东刘集镇交通便捷。蚌宁高速公路、、、306省道构成两纵两横快速交通框架,缩短了与发达省市的时空距离,凸显了毗邻苏浙地区的区位优势。东刘集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积极推进城乡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铁桶”计划,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保持了全镇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东刘集镇社区事业
东刘集镇机关主动向社会免费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机关编制的《五河县东刘集镇信息公开目录》。
突出新农村建设,小李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12个工厂化育秧已开工建设,小李、刘集两村日供水800吨的自来水厂竣工,东程、周庄、小李姜庄等4个新村居民点195
户已建房入住,并结合灾后水毁建房,农民无序建房得到控制,达到了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目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农村的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不断改善。旧村庄改造步伐加快,置换建设用地473亩。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以刘集中心镇为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东大街路灯、花坛、下水道配套完毕,达到了美化、亮化的目标,并向张集、周庄集镇辐射。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刘集占地100亩综合农贸市场已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张集街、刘集街、周庄街等综合集贸市场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镇市容分局不断强化环境整治,小城镇信息、劳务、中介、教育、、卫生、、等各类产业的发展较快,小城镇的整体功能、产业配套和人居生活水平大提高。
东刘集镇确定对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劳动力资源普查,做到了镇有总帐,村有个人台帐,劳务输出人员建档到户、建卡到人。对每个人的技术专长等都作了详细登记。
东刘集镇积极克服劳务输出是个麻烦事、镇政府无利可图的观念,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大事。东刘集镇以县劳动就业局、县、团县委等单位为依托,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镇就业与社会保障事务所(即劳务服务站),每村配备了2—3名劳务信息员,确定了一名村支部副书记劳务输出工作,健全四级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网络,按照市场化运作,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三落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杂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