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怎么样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权威大咖告诉你真相-中新网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权威大咖告诉你真相
日 09:28 来源:国是星期三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产能库存怎么去?货币政策怎么变?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一场经济领域的高层论坛悄然在北京拉开大幕。包括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内的诸多大咖,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真知灼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周小川:不见得政府主导的定价更好,例如成品油
  资料图 发 刘关关摄
  周小川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消除价格扭曲,把当前体制中的价格扭曲消化掉、改革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结构性改革。
  他指出,一些重要商品市场调节不了,但从实践来看,也不见得政府主导的定价做得更好。“比如说成品油,这么重要的产品可能政府考虑更周到一些。但是经过几轮演变,现在我国的成品油定价,不过就是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加一个缓冲期,延迟20天左右,过滤掉价格高频波动的成分,然后再跟随国际市场价格。最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总之也很难说明某些重要产品,是不是说市场决定的价格就是不行的。”
  周小川还提醒说,当前各国在争取复苏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由于很多国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小,因此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如今也引起大家更多思考,并开始倾向于更加注重供给侧的改革。
  19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央行拟提高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引用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此举是因部分银行新增贷款发放速度过快。周小川对此回应称:“没听说这事。”
  易纲: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度宽松
  资料图 发 富田摄
  在中财办副主任兼央行副行长易纲看来,财政政策是天然的结构性政策,所以财政政策在供给侧改革时,应当是需求管理的主战场。“财政政策有很多结构性考虑,比如说扶贫、结构性调整”,而在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度宽松。否则可能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在鼓励消费,尽量减少挤出效应上多做文章。那么货币政策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健、适度、灵活,要避免过多的放水和宽松。”易纲说。
  楼继伟:工资刚性上涨降低了竞争力
  资料图 发 李慧思摄
  “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最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
  楼继伟认为,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八年,工资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竞争力越来越不足。“法律造成的扭曲,使这方面的用工制度,使生产力极大的退出。我们老讲工资上涨,但是退的太早了。”楼继伟说。
  杨伟民:今明两年对去产能去库存而言十分关键
  资料图 发 杨可佳摄
  杨伟民表示,落实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需要注意五方面内容。他强调,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时间窗口非常短,“十三五”的头两年十分关键,“如果没有明显的进展,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我们今后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
  他强调,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要具体,每一项重点任务都要具体化。比如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哪些税费?应该一一列出清单,限期完成。他建议,处置僵尸企业先应从钢铁、煤炭动手。在处置僵尸企业当中,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财政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
  吴敬琏:警惕供给侧改革出现空转
  资料图 发 刘关关摄
  针对供给侧改革,吴敬琏提出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吴敬琏表示,对于政府机关和官员来说,最顺手的就是用行政手段干预的老办法。一方面下达指标压缩过剩产能,消除房地产库存,要求网络提速降费;另一方面设置各种各样的扶持基金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企图用高投资、高补贴推出一个科技创新的高潮。
  “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侧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被人理解为‘供给侧的结构调整’,现在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报道,‘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实际上回到了老办法,就是用行政力量调结构。我很担心,这个办法恐怕不能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他说。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和加以改进的地方就是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好像有点慢。”吴敬琏指出,顶层设计和指导意见和一些具体实施方案的衔接似乎存在问题。最近一个月以来,出现所谓改革空转:领导部门忙着发文件,下级部门忙着学文件,一个文件还没有学完,第二个文件又来了。
  “这样的改革空转,或者说改革成为了修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吴敬琏说。(秦辰)
【编辑:种卿】
>经济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怎么样?听听总理怎么说!
中国日报 武治义 摄
在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出炉之际,李克强总理,听取专家和企业家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怎么样?听听总理怎么说!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
一季度,我国经济形势取得稳中向好的成绩,当时曾有人对二季度能否稳住这种向好势头表示过担忧。现在二季度很多实物量数据出来了,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仍然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态势。
“稳”不仅表现在GDP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就业上。我多次讲过,只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有不断增加的收入和持续改善的环境,那就表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不仅好于一季度,更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新华社 李涛&摄
从实物指标来看,无论是发电量、用电量、货运量、进出口等等,尤其是企业效益,都延续了一季度向好态势。所以近期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都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期。
更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经济不仅保持了“稳”,而且在“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当微调,5月末M2同比增速降到9.6%。我们没有实施大水漫灌,而是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结构调整。
一些重要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态势十分明显。第一,消费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2013年以来,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从47%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77.2%,二季度仍然保持了这一态势。这说明我们正在从过度依赖投资转向更加注重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消费贡献率的上升,反映了我们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反映出我们宏观经济稳定性在增强。
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仍在工业化进程当中,但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一二产业。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第三产业超过一二产业,表明经济结构出现了转折性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中国而言,这种变化尤为可贵: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众多,而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的服务业抓住了这一机遇,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层出不穷地诞生。
第三,我国新动能正在蓬勃壮大。刚才有专家提出,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目前已达30%。事实上,我们看中的不仅是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尤其看重许多新业态、新产业对就业的带动。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我们这几年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目前每天诞生企业1.5万户左右,个体工商户4万多户,支撑了大量新增劳动力就业。现在还不能说,新动能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它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五花八门的新业态、新技术,不仅持续孕育催生着新动能,而且也在改造提升着传统产业。
从这几个角度看,中国经济不仅上半年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相信下半年依然会延续这种态势。因为我们取得这一成绩靠的不是短期政策,而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动力。
中新社 刘震&摄
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当前世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仍然有许多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经济变化会如何影响我国经济,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精准应对。
审视国内上半年经济,投资尤其是有效投资情况虽然比去年好,但走势还有待观察。特别是民间投资,虽然增速比去年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这确实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与此相关的,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拿出更多具体可操作的办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这不仅涉及到就业这个根本问题,也关系未来创新。
金融方面,要看到虽然总体风险可控,但风险点仍存。有些观点对杠杆率看的比较重,我认为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中国储蓄率高达40%~50%,是世界最高的;另一方面,确实有些企业存在债务较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解决。
中新社 刘震&摄
下半年要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下一步要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稳定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在市场经济中,预期管理十分重要,而政策对预期有直接导向作用。刚才几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建言建议,没有一个人提出宏观政策需要在某些方面调整,说明大家觉得,稳定宏观政策有利于企业,这本身也是稳定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不变,有利于经济态势进一步向好。
当然,我们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同时,也会应势适度作出相机调控。比如,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如何更加精准,如何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保持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保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等。
第二,继续大力推进简政减税降费,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开始推动营改增,到去年全面实行,三四年间减税降费2万多亿元。刚才有的企业负责同志说,确实感受到了税负减轻情况。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费还是太多了,尤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还是偏高。所以我一直说,这方面我们要抢跑啊,要把税费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第三,锲而不舍鼓励创业创新,保持新动能快速成长。目前我们所经历的这场新技术革命,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生产。当下社会的需求千变万化,个性化需求五花八门、目不暇接,我们的供给必须要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政府在这方面确实也下了不少力气,为创业创新者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取向,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再一个变化,就是目前出现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趋势。刚才许多企业的负责同志都讲到了各自的探索。我们要清醒看到,新的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要求政府的管理模式相应都要随之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我们要抢抓机遇,应对好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刚才有经济学家提到,欧洲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在 “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的转型快于世界其他国家。我们不仅要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更要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经济发展。
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能够保持今年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最终使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跃上中高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京报特约记者 储思琮)
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2016 年中国的经济状况很差吗?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 知乎14461被浏览1238291分享邀请回答212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74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0 个回答被折叠()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是怎么样的?-金投外汇网-金投网
外汇开户预约
请选择交易商
FXBTG.大旗金融
AETOS艾拓思
ICMCapital英国艾森
Junomarkets君诺金融
ThinkForex
Windsor Brokers温莎经纪
BMFN(博美)
请选择开户交易商
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是怎么样的?
来源:金投外汇网
编辑:gaodongyan
网友评论:0
摘要: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是怎么样的?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
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是怎么样的?
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
在世界上的地位
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
第一,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约1万亿。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第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中国2万亿美元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
第四,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没有根本改善,其基本面仍然是负面的,这在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毒牛奶&和&毒饺子&等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清楚。我们在世界的形象有两个:一个是强国,越来越强;另一个是&坏国&,批评我们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是世界的主流,没有民主、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法制、没有信用,这是西方世界比较普遍的看法。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外汇:1.6$
黄金:4.5$
外汇:1.8$
黄金:5.0$
白银:0.07$
外汇:1.8$
黄金:4.8$
原油:0.5$
外汇:1.6$
原油:0.5$
黄金:2.5$
原油:0.5$
外汇:1.8$
黄金:3.5$
白银:3.5$
外汇:1.7$
外汇:1.4$
白银:2.5$
外汇:0.9$
黄金:2.8$
外汇:1.6$
黄金:3.3$
白银:4.5$
原油:0.6$
外汇:0.4$
黄金:1.8$
外汇:1.7$
黄金:4.3$
原油:0.6$
外汇:1.9$
白银:0.05$
外汇:1.8$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流通着不同的货币。例如,在日本是日元,在美国是美元,在英国是英镑,在德国和法国则是欧元,等等。...
100%STP,订单直达国际市场,原始点差,滑点罚十倍
888X交易杠杆,99.85%无滑点。
澳洲知名交易商,进入中国五年,市场规模行业前茅,客户...
平台稳定性好,点差低,有ecn通道
在亚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经纪商
严格的资金安全监管,极低的交易成本,丰富的交易工具。
炒外汇专题
外汇买卖专题
外汇交易专题
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已从...
在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了近6个月之...
近日,人民币创两年半最长连涨...
随着债券通的正式落地,人民币...
老司机们都知道,安全气囊是汽...
好消息,中国香港加入亚投行了...
一夕之间,卡塔尔成为阿拉伯国...
日,土耳其修宪公投...
2017年第一个货币崩溃的国家,...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400-664-48812016年中国经济究竟会怎样 40位业界大佬这么想
作者:智谷趋势 严九元
  临近新年,有个绕不开的话题――2016年的中国经济会怎么样?经济学者的演讲、证券机构的、智库的报告、投行的分析,大多于此相关。
  2015年的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前景依然充满变数。明年的经济看多还是看空?经济增长曲线是“L”型、“V”型还是“斜坡”型?股市会像2015年一样再疯狂一次吗?人民币会不会大幅贬值?
  对这些问题,预测者众说纷纭,有共识,也有明显的分歧。经过对11位经济学者、23家金融机构及其研究者、6家智库预测的梳理和统计,可以发现几个要点:
  1.2016中国经济继续“探底”。
  “探底”,是众多预测者对明年经济所处阶段的概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称2016年中国经济处于探底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也称中国经济“在一轮周期的低谷当中,明年经济不可能恢复正常”。
  “探底”一词,耐人寻味,既蕴含着经济下滑时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又有希望尽快触底反弹的意味。
  在悲观者看来,下滑深不见底,而少数乐观者则预言底部就在下半年。
  2.明年中国经济不乐观。
  在40个预测者中,有18个预测者对明年经济态度倾向悲观,他们看不到可以扭转经济下行的力量,占比达45%。
  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Willem Buiter甚至警告,2016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中国首当其冲。
  不过,另有12个预测者对持较乐观态度,占比30%。他们倾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度下降,且很有机会在下半年企稳乃至反弹,未来依然可期。
  总体而言,2016年中国经济的看空者偏多。但是,如果“去库存、去产能”加速度,投资及时回暖,2016年中国经济下半场或值得期待。
  3.GDP增速6.5%可能性大。
  在2016年GDP增速的预测中,有40%的预测结果一致认为明年增速会是6.5%,仅有20%的预测认为明年GDP增速高于6.7%。
  十三五期间,官方设定的增长底线是6.5%,如果2016年跌至6.5%,十三五的增速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2016年经济走势会是“V” 字型吗?
  虽然在40个预测者中,超过一半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将延续下滑的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另有11个预测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V”字型。
  经济学者的意见最为典型,他认为:“明年上半年的政策刺激将在下半年见效、房地产投资会在下半年回暖,明年增长会前低后高。”
  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能否实现“V”字反弹,房地产投资是关键。
  5.供给侧改革无力扭转2016年经济走势。
  供给侧改革是高层新提出的经济治理新药方。一共有11个预测者提到了“供给侧改革”。但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效果,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
  看好者如有经济学者,他认为供给侧改革的精义就是减税,2016年将会有实质的减税措施;不过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认为,供给侧改革需要3―5年来贯彻,对2016年的经济运行影响有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甚至预测,供给侧的改革并不会马上带动经济增速,相反,还会暂时性地使中国经济增速降得更低。
  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棋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下,供给侧改革能否快速奏效,力挽颓势,对执政者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是2016年经济的一大看点。
  乐观派:
  吴晓波(财经作家)态度:乐观
  1. 2016年面临着重重困难,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在一个下滑的通道里面,我们所谓叫做新常态通道,广大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苦日子,远远没有到头,甚至仍然暗无天日,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了新兴中产阶级已经崛起,新的消费能力正在诞生,无论是内贸也好,无论是外贸也好,存在着种种变革的可能性。
  2. 中国经济没有崩溃掉,中国的改革信心没有丧失掉,未来是理性创业,野蛮成长时代将在 2016年结束。那些讲概念、玩花样,做题材的创业者将离开中国产业的下半场。各位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商品,有一个好的产品,有一个好的服务,你一定在中国可以找到一个好的资本和好的消费者帮助你走的很远。
  我们在2016 年会看到硬件革命,今年我们发现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移动应用会大规模地丰富,可穿戴设备在
年的某一个时间点以某种方式最终改变了我们所有的商业生态。
  樊纲(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态度:偏乐观  1. 中国经济在一轮周期的低谷当中,明年经济不可能恢复正常,产能过剩、坏账,包括的问题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坏账等问题还没解决。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远远没有结束。
  2. 现在无论是6% 还是多少,还是正增长,到不了衰退的地步,到不了企业大规模倒闭破产的地步,这就是好处,坏处就是时间持续会比较长。
  《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领衔撰写) 态度:乐观
  1. 2016年中国GDP 增速为6.8%。
  2. 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有利于中国出口。 IMF于今年十月份发表的报告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为 3.6%,比今年高0.5 个百分点。从世界经济情况看,、、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前景相对乐观,欧洲其他国家及日本经济也逐步趋稳。经济体虽然目前面临严峻挑战,但由于今年基数很低(比如 IMF预计俄国和今年实际 GDP分别下降约4 %和3%),明年的经济增长有望复苏。
  3. 房地产销售回暖一般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去库存速度加快,后续投资将回升。销售端的热度向前传导到开发端一般需三个季度左右。但考虑到上述下行压力,,即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企稳回升更可能发生在明年下半年。
  《中国经济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报告)态度:乐观
  1. 在经济探底过程中,如果能避免系统性风险,乐观估计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底部有望在 2016年出现,2017 年、2018年经济增速会企稳并略有回升,但幅度十分有限。 “十三五” 期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有望趋稳,中高速增长平台将基本确立。
  2. 预计2016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 2015年基础上继续放缓,之后几年低位企稳。
  贝莱德(美国智库)态度:乐观
  中国经济或软着陆,有望为新兴市场提供周期性助力。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 态度:乐观
  1. 预计2016 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上半年GDP增速为6.5% 左右,下半年增速为 6.8%左右。预计2016 年年中我国经济将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
  2. 预计2016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约为 3.6%,比2015 年降低0.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 2016年粮食可能减产造成的;预计 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 5.4%,较2015 年降低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 8.6%,比2015 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 态度:乐观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仍可维持 7%左右。
  管清友(研究院执行院长)态度 :乐观
  1. 2016年应该说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我们做了一个梳理,总体结论三句话。
  经济缓慢下行,政策托底对冲,市场波动加剧。  2. 从三次产业拉动的情况来看,不会有太明显的波动,应该还是三产贡献继续上升,二产贡献相对下滑的趋势,这种贡献其实是被动式的或者说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式,主要是被动式的贡献度提高。
  3.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美丽中国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亮点。十三五规划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并首次提出 “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和 “美丽中国” 概念。生态环保作为一个产业已经站在了更大的风口上。
  4. 房地产销售在2015年回光返照, 2016年将再次回到现实。房地产投资的情况要比销售更糟。 2014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2015年施工面积负增长, 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出现全年负增长。地产投资的下行是好事,如果地产投资明年回升,只会让房地产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李稻葵(经济学家)态度:偏乐观
  1. 2016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我刚刚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影响面往往超过速度所表达的力度。按照目前这个态势还要下滑至少一个季度或者半年。
  2. 种种迹象表明,我个人观察是 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担还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性稳增长、保增长。所以,明年上半年,我的估计、我的预计是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调动地方积极性,包括给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正面激励,树榜样,破格提拔,鼓励创新,鼓励多试。通过这些办法把已经批准的、已经立项的项目落实下去,这些事在明年一季度会密集布局,到明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会逐步发力。这是一个因素会导致明年的增长前低后高。
  2016年恐怕是前低后高。当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在 2016年中可能有所逆转,年底有所回升。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态度:乐观
  1. 2016年经济增速将高于2015年, GDP 7%
  2.房地产重登大雅之堂,2016年房地产投资将回升。
  黄剑辉((,)研究院院长)态度:乐观
  1.预计2016 年GDP增长将由下行趋势转为企稳趋势,全年有望实现 6.7%的增长。从供给侧看,创业、万众创新带动新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
  未来“双创”将重点服务于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领域,其中,服务业领域通过创新植入基因已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在不断涌现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甚至不少创新企业已开始倒逼制度改革。预计 2016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将同比增长 5.7%左右,其中新型制造业增速将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水平,服务业将增长 8.6%左右。
  《经济蓝皮书》(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等机构联合报告)态度:乐观
  1.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
  2. 中国市场2016年的运行轨迹将发生明显变化,股票市场价值波动中枢不会有太大变化,上证综指很可能在 3200点至4000 点的范围内波动,稳定健康的 “慢牛” 值得预期。
  悲观派: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态度:偏悲观
  1. 供给侧的改革并不会马上带动经济增速,相反,由于改革的深入,还会暂时性地使中国经济增速降得更低。
  2. 希望2016年是最差的一年。但只要改革决心足够坚定,中国经济触底回升是可以预见的。
  渣打银行 态度:偏悲观
  1. 决策层更倾向用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来支撑GDP增长,达到至少增长6.5%的目标。
  2. 考虑到中国债务杠杆比率较高且不断上升,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较08金融危机期间更大。
  巴克莱银行 态度:悲观
  2016年中国经济将放缓至6%。
  陶冬(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态度:偏悲观
  1. 宏观政策重点转向供给侧,在方向上正确,不过可能需要 3-5年的时间来贯彻。2016年的重点或许在去制造业过剩产能和降低企业负担上。
  2. 在美国联储、中国出口面临寒冬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正在成为利率、准备金率之外的第三个货币政策工具。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大概率事件。
  3. 政策性利好和盈利利空,是股市的两股相持势力,也决定了2016年股市的波动格局。2016年的股市,买股不买市。
  宋宇(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态度:偏悲观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放缓。预计人民币汇率明年有非常小幅的贬值,前提是美元有效汇率走强。
  Willem Buiter(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态度:悲观
  2016年开始全球经济将出现衰退,中国将首当其冲。
  陈世渊、欧乐鹰(彭博经济学家)态度:偏悲观
  1. 鉴于经济增长风险仍然稳固倾向下行, 2016年仍需要稳定地加大政策支持。
  2. 普遍预测人民币兑美元到 2016年末将达6.60 ,预测区间为 6.24至7.65 。决定这一前景的关键变量是美元的走势。如果美元急剧上升,会迫使人民币加大与美元的脱钩,以维持实际有效汇率平稳,并支撑出口竞争力。
  CNN财富栏目经济学家调查 态度:悲观
  1. 尽管担心中国经济下行,但北京不会推出重大刺激举措,明年举行的“”也不会推出重磅刺激计划。
  2. 人民币继续贬值。人民币将在 2016年底跌至7.50 。
  野村证券 态度:悲观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6年降至5.82% 。
  广发证券 态度:偏悲观
  2016年上半年,在“保增长 ”政策和地产投资恢复的带动下,经济有望维持弱稳定 2016年下半年,随着财政支出后继乏力、地产周期结束、传统行业供给收缩,经济再次 “下台阶”。随着经济下台阶,利率水平也将进一步下台阶。
  惠誉(评级机构)态度:悲观
  中国GDP增速2016年放缓至 6.3%
  汪涛(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态度:偏悲观
  1. 房地产新开工有可能在2016年年中恢复增长,甚至全年可能正增长,但是中国的总体建设活动增速还需1-2年才能看到触底回升,而工业和采矿业完成去库存和去产能则需更久时间。  2. 去产能不会一蹴而就,但2016年去产能步伐将有所加快,银行也会加快清理坏账,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就业和消费。
  3. 6.5%或以上的2016 年GDP增速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态度:偏悲观
  实体经济的反弹可能会持续到2016年年初,但2015 年财政支出后继乏力,加上金融服务业的基数在2016年二季度达到,2016年二季度的下行压力较大。
  郑名凯(中国内地和香港策略部门负责人):态度:偏悲观
  1. 2016年上半年经济会相对疲弱,最早要到 2017年经济才会企稳,但所需时间可能会更长。中国经济需要两至三年才能走上稳定增长轨道。
  2. 尽管经济放缓,但中国消费者仍有增加消费的愿望。他们会增加基本生活用品支出,还会进行品牌升级。旅行是一大消费热点,几乎所有调查者都有旅行计划。
  宋国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态度:偏悲观
  1. 高投入低回报率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后 3-4%的投资回报率就已经不错, 5%就是赢家。像过去一样拿块地捂着就有暴利,抢个矿就赚大钱,买套房也大赚一笔的时代很难再现。
  2. 过去8% 的投资报酬率都看不上,今后市场上平均的理财产品利率再有 5%,甚至4% 以上都很难。如果谁还想再通过高杠杆盲目投资,那非常危险,劝大家尽快以平和的心态接受 3-4%的投资报酬率。
  彭文生((,)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态度:偏悲观
  明年会多次降准降息,降准可能要达到9次,降基准利率2次、 50个基点。为什么这么多?无论从金融周期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更长期的结构性角度看,我们都面临需求相对供给不足,均衡利率下降这样的大环境。在这样大的逻辑下,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宏观政策环境。
  2. 中国股市看什么?我们的估值虽然比 2007年低一些,但也是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经济增长下滑,企业盈利下滑,明年企业的盈利要比今年进一步下降,所以看估值和看盈利希望都不大。因此,明年影响中国股市的关键是流动性,货币放松带来的流动性的推动。
  摩根士丹利 态度:偏悲观
  1. 2016年中国将会至少降息两次,有可能在明年第一、二季度进行降息。中国政府可能继续维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将提高至 3.5%。
  2. 迫于潜在的资本外流压力,央行应确保 13%的M2 增长。
  3. 人民币对美元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贬值,至 2016年底在岸人民币将跌至6.80附近。
  4. 受经济周期影响,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 2016中国GDP 增速将放缓至6.7%。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态度:偏悲观(存疑问)
  1. 2016年GDP 实际增速或为 6.6%。
  2. 2016年将是中国持续探底的一年,但在年末或出现筑底趋稳迹象, 2017年中后期到2018 年初宏观经济将逐步回暖。
  3. 从供给角度看,受工业萧条持续冲击,第二产业回落幅度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逆势上扬,增长较强劲。
  谨慎派:
  李迅雷((,)首席经济学家)态度:谨慎
  1.2016年人民币也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央行近期的出招还是很聪明的,因为迟早美国会加息,与其加息后人民币被动贬值,不如趁加息前主动贬值。美国加息之后,美元指数也未必继续走强,而目前人民币指数与去年同期比,只升值了 2%。这两方面考虑,决定了明年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2.2016年最大的风险或是民间债务链断裂事件的增多,不仅导致刚性兑付被打破,而且会引发市场恐慌。因为中国最大问题还在于企业的债务过重,这会增加银行的坏账,当然银行对坏账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但国有企业的债务已经达到 78万亿元,还没有计算民营企业,这样的债务规模应该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2016年的一致预期是降息空间很小,降准空间较大。对财政政策的预期也是一致的,即赤字率将提升至 3%。财税改革的空间不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信证券 态度:谨慎
  1. “松货币” 还将继续,但由於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下降, “宽财政” 将戏份更多,以支持基建投资。预计政策效果将於下半年显现,经济增长前低后高,全年达 6.5%。
  2. 人民币贬值压力依旧。全年预计降准 450个基点、降息2次,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在波动中贬值 5%。
  3. 虽然全面减税既能刺激需求,又可改善供给,但因涉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博弈,难度较大。
  由於预算内财政政策空间有限, “准财政” 的戏份更多,比如,专项金融债规模预计会比 2015年大。
  薛海轩(招商证券部主管)态度:谨慎
  我们预计明年增速下滑的幅度有限,而且趋势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前低后高的走势,这是一个短期企稳的迹象。
  2016年人民币汇率会在6.21%-6.59%这样的区间波动,美元走强人民币就会弱一些,但是美元弱人民币就会阶段性地走强,不要以人民币的趋势贬值作为一个简单的前提,否则的话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
  李朴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态度:谨慎
  1.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有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则要更加松紧适度。
  2.2016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价格低迷、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加剧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外部影响。而从国内看,需求增长依然偏弱,行业、企业以及地区分化还在扩大,供给结构调整一时还难以满足需求升级的需要。
  巴曙松(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态度:谨慎
  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剧烈波幅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情况是像近三年来所呈现的窄幅波动。
  2.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转化,许多传统行业面对的局面将依然艰难,而诸如环保、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前景则颇为乐观。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所长)态度:谨慎
  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去产能化,产能严重过剩,这个仍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二是环境对我们的约束,需要加快我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第三个是贫富差距的拉大,“这是未来对中国经济的重要约束”。
  任泽平(首席宏观分析师)态度:谨慎
  未来经济将呈L型,但仅是加杠杆下的弱平衡,金融风险事件将逐步显露。他预计2016年还有1 次降息5次降准。
  2.改革的关键之处是将旧产能进行系统 “出清” ,把新的产能放活。房地产、重化工业、制造业将成为重点出清行业,并通过放活来消化这些不良,来吸收从工业里面肃清出来的劳动力。
  朱海斌(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态度:谨慎
  明年国内经济存在两大风险因素。首先,在制造业进一步走弱的情况下,预计服务业将保持韧性。风险在于制造业下滑的影响获将扩散至服务业并拉高失业率。
  制造业走弱也可能引发更多违约并触发金融风险。其次, 2016年房地产投资将进一步放缓。
  马光远(经济学者)态度:谨慎
  1.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描述看,为企业减负可谓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最大的亮点。
  减税减负是美国供给学派的真正内涵和精髓,如果中国的供给经济学和美国的供给学派学习,最该学习的就是减税。如果再不给企业减负,明年出现企业倒闭潮,一切就来不及了。
  2. 从经济周期看,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历史性巨变的转折点,传统的行业面临残酷的洗牌,但在告别高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过去 30多年只是完成了中国经济的温饱问题,只不过刚刚结束了“低垂的果实”的阶段。下一个周期如果真的通过供给侧改革,打破垄断,解放企业的积极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3.明年为了完成去库存的任务,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财政补贴,住房金融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动作,
  20%的首付肯定会推出,各种短期的措施都意味着买房可以享受刺激的红利。一线城市、重点城市以及未来人口流入的城市,肯定是买房的最佳时间窗口,至于投资其他城市的房地产,意义并不大。如果为了居住买房,明年肯定也是好的时机,毕竟政策的刺激力度不会小。但也是仅此而已。
  陆挺((,)首席经济学家)态度:谨慎
  2016年中国GDP 增速下行的各项因素犹在。对未来国家宏观经济要持谨慎态度,不要太悲观,也不要抱有太高的预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大幅反弹。
(责任编辑:徐汇 HF069)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中国经济严重衰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