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基金的cl择时选股能力模型能力

基金缺乏选股与择时能力_第一财经
基金缺乏选股与择时能力
上海金融报吴玥 10:30
为了有效比较公募基金业绩,好买基金引入了基于T-M模型的公募基金选股、择时能力比较。该模型的原理为:具备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应当能随着市场的上涨(下跌)而提升(降低)其组合的系统风险,而具备选股能力的基金经理,则应当具有比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极少公募基金拥有选股能力
随着市场上公募基金数量的与日俱增、业绩的日益分化,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难度也不断上升。虽然公募基金有详细的季报、年报等投资报告,但由于其滞后性,投资者仍缺乏一些较为直观的绩效衡量指标。
那么,如何对众多的公募基金绩效进行有效比较?对此,好买基金引入了基于T-M模型的公募基金选股、择时能力比较。
该模型的原理为:具备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应当能随着市场的上涨(下跌)而提升(降低)其组合的系统风险,而具备选股能力的基金经理,则应当具有比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好买基金选择了2008年以前成立的100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使用2008年1月到2011年8月的月度净值数据计算,将其与市场收益率、无风险利率进行对比。其中,市场收益率选择的是上证指数在研究区间内的月度波动情况,无风险收益率则采用1个月的银行间拆借利率。
我们先来看样本中的100只公募基金对于个股的价值和投资时机的选择能力在统计意义上是否显著。好买基金通过设定各只基金的风险溢价为因变量,市场的风险溢价和市场风险溢价的二次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并对回归的结果进行“t检验”。得到的结果如下:绝大部分的公募基金并不具备明显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具备明显选股能力的基金仅有4只,其分别为汇丰晋信龙腾、国泰金牛、建信恒久价值和兴全全球视野,其选股能力所带来的超额收益都维持在1%以上;在择时能力方面,更是无一通过择时取得正收益。不过,国泰金牛创新成长和汇丰晋信龙腾亦表现较为突出。
基金也难预测后市
就表现比较突出的国泰金牛创新成长和汇丰晋信龙腾来看,从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间,基金选择的股票虽然在总体盈亏态势上与指数保持一致,但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基金还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基金股票收益战胜指数收益的概率达到了85.71%。另外,基金净值在统计区间内的下跌幅度也大幅优于指数:其中,汇丰晋信龙腾下跌了20.65%,国泰金牛创新成长下跌了15.95%,而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下跌幅度分别为47.50%和42.98%。
择时能力主要体现为基金对于市场的观点以及在市场变化时自身仓位的控制情况。好买基金通过比较季报中基金仓位的变化比率与指数的季度变化来分析基金的择时能力。
从基金增减仓位与大盘涨跌的方向性上来看,汇丰晋信龙腾与国泰金牛创新成长的仓位变化与当季指数涨跌相一致的情况分别占64.29%和42.86%,与后一季度指数涨跌相一致的情况也分别只占61.54.46%和46.15%,并未体现出很高的一致性。从仓位增减的幅度上看,基金仓位增减的幅度明显小于指数变化的幅度,因此,可以认为这两只基金不具备显著的择时能力。
此外,基金经理在季报中对于后市的看法,也反映出该基金的择时能力。好买基金分别就汇丰晋信龙腾与国泰金牛创新成长在季报中的看法与后一期市场的实际走势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假设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季度涨幅均值超过5%为上涨、跌幅超过5%为下跌、其间为震荡,可以发现,两只基金对于后市的看法与市场的实际表现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从预测成功的百分比上来说,这两家基金公司对后一个季度实际指数表现的准确预测都仅占约27%。
择时能力何以缺失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募基金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选股择时能力,只有极少部分的公募基金体现了一定的选股能力。好买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在选股能力上的不足,主要是受到了风险控制要求的制约,由于对于个股持有比例的限制,公募基金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个股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就很大程度导致了公募基金未能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
而对于公募基金在择时能力上缺失的原因,能从公募基金的仓位变化上初见端倪。可以看出基金仓位的波动幅度与指数波动相比非常微弱,这一方面是由于股票型基金持股量较大,在短时间内做出大幅调整,会对市场产生较大震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公募基金经理倾向于长期保持较高的仓位,以确保能够抓住市场的反弹机会,获得较高的绩效评价,因此在市场下跌时股票型基金的防御能力较弱。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群硕系统八成基民看重基金择时能力(组图)
日01:49  来源:
  “牛市满仓,熊市空仓。”这是每一个投资者的理想,反映在基民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其实,基金经理也一样,希望在牛市来临时有“杀到满仓”的权力,在熊市到来时可以“变为基金”。基民与基金经理的理想似乎很一致,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基民――  八成基民重基金择时能力  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哪个基金经理如果说他不选时的话,我是不会去买这种基金的。在中国这种市场上,那简直是开玩笑!
  本报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80%的基民在投资基金时,更看好基金经理的选时能力。该项调查一共收到288份有效问卷,其中230人认为在投资基金时,他更看好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这一调查结果与预期相符。事实上,在基金投资的历史上,除了违规事件而外,基金投资做反方向也是投资者最为敏感的事情。在2008年,市场给多只基金罗列“N宗罪”,其中第一项就是“市场判断失误,维持高仓位”。  有被访投资者表示,在自己没有能力判断市场,也没有能力判断上市公司的情况下才会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来管理。另一方面,他也表示:“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哪个基金经理如果说他不选时的话,我是不会去买这种基金的。在中国这种市场上,那简直是开玩笑!”确实,对于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来说,很难理解在市场狂跌的情况基金仍然维持高仓位。“连我们这种小股民都知道要斩仓离场,基金经理会不知道?”不仅如此,许多投资者选择购买基金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市场”,被访的一些投资者甚至长期不看,在这种情况下,由投资者自行选时,似乎非常困难。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投资者难以自行选时与师未尽责有关。一位在外资银行从事业务的人士表示,他们会常常保持与客户的沟通,在基金年盈利15%以上时会根据市场状况提醒投资者获利了结,如果基金损失20%,也会及时与投资者沟通。而这种客户并不见得是资产金额很高的VIP客户,不过是投资10万元的“小散”。  一位长期从事基金研究的资深人士也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挑选基金,进行资产配置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也不应该由投资者自行完成。这也正是中国基金理财服务需求之所在。  基金经理――  1/3基金经理具备择时能力  判断对了是偶然,判断错了倒是正常现象。开放式基金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基民寄望于基金经理高抛低吸料事如神,那么基金经理是否有这个能力呢?浙商证券今年3月份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只有1/3的基金具备中期择时能力,而具备短期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只有5%。  对于基金经理究竟是择时能力强还是择股能力强,业内有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层面进行的择时,基金经理根本不擅长,而且这个不擅长是很正常的,“判断对了是偶然,判断错了倒是正常现象。”这一观点,其实在多次市场出现大的拐点时都被印证,一次是2004年的宏观调控,一次是2007年的大调整。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在选股还是选时上,基金经理都不具备“先锋”作用,一来真正敏锐的一定是少数人,二来,公募基金的特性决定了基金经理是“随大流的”。持这一观点的人士用“深发展”举例说明。据他所知,在上一轮牛市中,真正在6元―7元的低位买入深发展的基金非常少,基金大举进入的价位是在18元上下,当然,此后深发展的价格又翻了一番。但这能说明基金的选股能力很强吗?他还说,“最近很热门的新能源板块也一样,真正在底部进去的基金是少数。”  对于“随大流”的说法,有基金经理给予了肯定。被访某基金经理表示,他在2007年年报的基金经理述职报告中看得很空,但他管理的基金仓位却很高。“开放式基金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他如此评价。  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能力,尽管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并不理想,但想获得“全攻全守”的自由度却似乎是共通的。早前,基金公司设计的混合型产品,投资比例可以从30-95%,真是大开大合;在基金公司作为投资顾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股票投资比例更有从0-100%的。  监管层――  整治投资风格漂移  从去年开始,新发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跨度正在缩小,据业内人士透露,监管层内部控制的比例是30%-80%,这与一年多来新发混合型基金的情况吻合。虽然现阶段的投资者更期望基金经理进行择时操作,但作为监管层却颇为“逆民意”而行的意思,其原因何在呢?  基金投资范围跨度过大的后果是,买基金的人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做基金的人也不确定自己将来会做什么,说严重点就是,买卖双方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基金投资范围跨度过大的后果是,买基金的人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做基金的人也不确定自己将来会做什么,说严重点就是,买卖双方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多年从事基金研究的人士如此分析。他说,在现阶段,要求老百姓在买基金的时候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的投资行为是比较困难的,但监管层完全可以要求基金管理人清楚明白地约定自己权责并加以遵守。“谁都希望可以进可攻退可守,但现实情况是,基金管理人并没有这个能力。”  除了担心基金管理人并不具备择时能力外,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保护投资者也是监管层的另一出发点。只有当基金公司卖出的产品是风险收益情况较为确定时,才有可能培养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识别和挑选基金,而作为销售和理财顾问的公司来说,也才有用武之地。  海外基金  我想了解一下你的选股能力!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04/11 05:0404/11 04:3004/11 04:3004/10 08:5004/09 05:1004/08 07:2204/07 09:1404/07 08:11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_基金学苑理财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
  基金算一算
  □天相投顾 闻群 张慧
  何为基金的择时能力
  所谓择时能力是指基金经理对于市场整体走势的预测能力,即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走势并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以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的能力。具体而言,择时能力的衡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现金比例变化法
  使用现金比例变化法时,成功的择时能力表现为在牛市中基金的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小,而熊市中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大。
  择时损益=(股票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数收益率+(现金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现金收益率
  例如,某季度上证指数上涨20%,现金收益率为1%,基金契约规定股票投资比例为85%,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15%,但基金的实际股票投资比例为70%,实际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30%,那么基金的择时损益=(70%)*20%+(30%)*1%=-2.85%。结果为负,可见该基金因为其错误的择时活动导致了投资的损失。
  成功概率法
  成功概率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基金预测牛熊市的成功概率来对基金择时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
  成功概率=(正确预测到牛市的概率+正确预测到熊市的概率-1)*100%
  举例来讲,30个季度里有20个季度市场上涨,10个季度市场下跌。在市场上涨的季度中,某只基金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15个;在市场下跌的季度中,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8个。那么成功概率=(15/20+8/10-1)*100%=55%,结果明显大于0,可见这只基金具有较强的择时能力。
  二次项法
  二次项法,即T-M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成功的市场选择者能够在上涨市场中提高其组合的贝塔值,而在市场处于下跌状态时降低组合贝塔值。如果&0,表明基金经理具有成功的市场选择能力。
  双贝塔方法
  双贝塔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具有择时能力的情况下,组合的贝塔值只取两个值,即牛市贝塔取较大的值,熊市取较小的值。
  如果为正,则说明存在择时能力。
  C-L模型
  C.L。指标反映的是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间的正负差异(即能否正确预测多头或空头市场),而后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从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
  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空头市场时,,在多头市场时,。通过对C.L。指标进行检验,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若C.L。指标大于0,则基金投资组合在市场超额收益为正时保持较大的贝塔值,从而提高收益;在市场超额收益为负时保持较小的贝塔值,从而减少损失。C.L。指标越大,表明基金择时能力越强。
  那么基金的择时能力和业绩是否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呢?总的来说,基金的择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择时能力较强的基金,往往能够顺应市场进行仓位调整,取得较好的资产配置超额收益。但是择时能力和基金的业绩并不存在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具备良好择时能力的基金并不一定会创造突出的业绩。这主要是因为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有很多,基金的行业配置能力和个股的选择能力都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另外,以上择时能力指标的算法都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测算的,而未来市场的变化不可预测,所以通过历史数据测算出的择时能力在判断基金未来表现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栏旨在为基民提供一些涉及基金计算方面的知识,以便大家在投资基金时进行分析和参考。& 基金的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哪个更重要?
基金的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哪个更重要?
如同人的能力可以分解为智商与情商,基金投资能力可以简单的分解为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所谓的择时能力指,如果在市场上涨的时候高仓位、市场下跌的时候低仓位则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是正的,反而是负的,当然这个是一个统计数据;所谓的选股能力指,如果涨的多的股票配置的多,涨的少的股票配置的少则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是正的,反而是负的。
估计基金投资者在挑选基金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基金的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哪个更重要?” &隔壁老王抢答,两个都重要,两个都要好…… 如同初级投资者对收益的要求是只涨不跌…… 但凡有这样的想法估计就要被市场教育了…… 关于择时能力,例如从沪深300指数在日设立起,最完美的择时就是抓住每一根阳线,躲过每一根阴线…… 结果如何?
如果把沪深300指数的所有红线都拼接起来,你在日投资一元钱,在2016年中就变成2亿元了…… 这个复利的力量比那个复利的力量强多了吧…… &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择时能力强,还买啥股票不如直接抄股指期货吧,还有杠杆……
公司:股基指数、混基指数
纵观公募基金的历史中优秀的基金经理很少很少靠考择时能力的,传统的股票型基金要求权益资产仓位至少60%,2015年新规之后,股票型基金的权益资产仓位至少80%了…… 那不是还有混合型基金吗? 混合型基金业绩可以超越股票型基金吗? 历史数据显示混合型基金业绩超越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_^ 但是超越非常有限……
从长期而言,沪深300指数3000点是底部、6000点是顶部或许可以大概的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了,但是未来如何? 短周期的择时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决定基金业绩的主要是选股能力! &选股能看又可以基本分为行业选择能力与股票选择能力…… 根据历史数据,长期而言非周期行业,尤其是消费与医药行业是最优选择的。
“基金的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哪个更重要?” &答案是选股能力更重要。如果更细分为择时能力、选股能力、选行业能力,这些能力的难度的高低是依次递减的,也就意味着投入相同时间与精力,获取的价值是依次递增的。 择时似乎也是一种资产配置能力,在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已经将资产配置与选股职能分离开来…… 国内基金公司也纷纷开始设立资产配置部门……
资产配置必备三剑客
勤劳的老郑,最近以码字维生
不用打赏,转发就好
姓名电话立即查询&股票选择能力(选股能力)和市场选择能力(选时能力)是评定投资能力高低的两个重要方面。所谓选股能力,是指投资者对个股的预测能力,能够买入价格低估的股票,卖出价格高估的股票。所谓选时能力,是指投资者对市场整体走势的预测能力,能够在牛市时候,动用较多的资金购买股票,熊市市场提高现金资产的比例。  那么,对一个缺少投资经验,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很难在短时间提高选股能力与选时能力。因为即便对...&如何判断基金的赚钱能力如何判断基金的赚钱能力?判断基金的赚钱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关注业绩表现的持续性;2.风险和收益的合理配比;3.\"―枝独秀\"不能说明问题,“全面开花”才值得信赖...  判断一只基金嫌钱能力的强与弱,相对简单的做法是比较基金的历史业绩,即过往的净值增长率,也可以从各类财经报刊、网站都提供基金排行榜.对同种类型基金的收益率提供细致的比较。如何判断基金的赚钱能力?  判断...&亲爱的A股训练营小伙伴们,早上好。今日早读我们将开始共读《笑傲股市》,作者是威廉·欧奈尔。这本书可以根据我们所拆的主题点,每天阅读1-2个章节。建议今日早读读完:第一章的一部分第2章学会识图以提高选股和选时能力就像医生诊断病人需要用到X光、核磁共振的结果一样,投资者也需要通过技术图表上的价格和成交量来判断某只股票到底是强势还是弱势,表现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应该卖出。如果投资者能够训练自己正确解读技术...&“美联储加息了”、“美联储又加息了”、“利空靴子落地了”......终于美联储加息了,美联储加息后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中国股民的投资情绪。这两年市场风格风雨变幻,不少投资者连投资思路都来不及改变就被套牢了。市场在一片呜呼哀哉的情况下,量化基金却越挫越勇,但凭什么呢?量化基金到底是通过选股还择时跑赢市场的?关于选股的技术贴好买君已经在上次的文章中跟大家讲过了(大家可以点击链接阅读:【技术贴】你买了假的量...&艺术品基金的操盘能力最近有两则消息非常有趣。其一,“一只艺术品基金今年5月份到期后投资人普遍只拿回10%的本金”,让人们认识到艺术品基金的投资风险,各种猜测和分析甚嚣尘上;其二,今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艺术品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这被视为官方鼓励发展艺术品私募基金的信号。有观点认为,艺术品私募基金将由此迎来规范发展的新纪元。一个消息让人们对艺术品基金的前景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于腾讯微信公众号,属第三方自助推荐平台。《基金的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哪个更重要?》的版权归原作者「合晶睿智」所有,文章言论观点不代表慢钱头条的观点, 慢钱头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需删除可联系QQ:
文章来源:
关注合晶睿智微信公众号
合晶睿智微信公众号:Ariszheng
手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合晶睿智微信公众号
合晶睿智最新文章
精品公众号随机推荐
违规或不良信息
广告、钓鱼诈骗
内容不完整
金牌理财师将尽快与您联系
来电号码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