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托本地经济推进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我院转型发展
文章摘要:积极推进我院转型发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与校企合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总和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衷心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院参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与校企合作研讨会.首……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我院转型发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与校企合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总和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衷心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院参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与校企合作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关心与支持! 2014年是我院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和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四年,也是我院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转型发展并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与校企合作研讨会,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得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总和老师们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恳请大家对我院转型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将就三个部分向各位作主题报告: 第一部分 &“十二五”前四年工作总结 过去四年,我院在校领导和学校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全院师生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新支点,以提升办学层次为新标杆;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办学环境条件”;院部管理民主规范、工作重点突出,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学风建设进步明显,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下面主要从院部管理重点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党务工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向大家汇报. 一、院部管理重点工作1、认真落实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加强院部民主管理 讨论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院务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加强了院部民主管理,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保障了院务决策的科学性.2、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我院通过成立研究机构、引进实际工程项目、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平台等多种举措,将研究机构引入学校,将工程项目引入课堂,展示了一种产教融合的模式.并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校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职能定位的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我院“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批咸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学校研究机构,我院获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些成绩都为产学研用的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优惠条件,克服阻力,在全校做出表率,实现平稳转型.3、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通过“导师制”、“学生党员干部互助学习小组”制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短学期制”以及激励学生考研和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以学生就业与发展为己任,做好教学和学生工作,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4、努力加强内涵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克服困难,继续鼓励教师读博和到企业实践进修;充分利用外出深造和进修教师资源,提升我院科研和应用开发能力;继续加大各型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优化整合实验资源,增强科研团队的自发展能力;依托物联网工程和网络工程专业的“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优势,夯实专业基础.5、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机制我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中软国际、山西思远、达内科技、openlab、润华科技、武汉鑫合欣、昆山安博等10多个企业相继成为我院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在我院学生见习、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给予了我院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请允许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我院已初步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且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 二、教学工作1、采取各项措施,保障教学平稳运行 2011年以来,我院共有8位教师在外攻读博士学位,师资紧缺.我院采取了各种措施,一方面充分调动在职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年轻教师进入企业、知名高校短期学习充电;一方面积极引进新教师、外聘教师以及采用短学期制聘请企业项目经理进课堂.由于措施得力有效,整体教学运行平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2、认真组织教学交流与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积极申报省级和校级教学立项.近几年我院获省级教学立项1项,校级教学立项30多项,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出版教材20多部,新编项目案例版教材1部,在编项目案例版教材2部. 认真组织课程网站建设.在课程中心平台试运行环境下,我院大部分老师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作业布置、课后答疑、单元测验、实验指导等工作均依托课程中心完成.3、切合市场需求,改革课程体系 2014年上半年启动并修订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践大纲.4、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近年来,我院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总数量达30多个,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规范毕业设计环节,毕业实习采取5r系统原则(即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实训项目、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工作压力和真实的工作机会),弥补了用人单位所急需的工作经验,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生就业率不断攀升,就业层次不断提高.5、实行短学期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课程见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实际效果,我院突破传统方式,通过校企合作,从2013年开始,利用暑期时间,实行短学期制,对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分层次全面开展课程见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软件研发、网络工程实施和物联网工程实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效果明显.6、实施导师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我院实行全员导师制,即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一名老师在生活、心理、学业等各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低年级学生配备生活导师,主要针对学生生活、心理进行指导,并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高年级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主要通过学生进导师实验室参加项目和产品设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我院目前实际参与老师项目的学生人数达100多人,占一、二、三年级总学生人数的30%. 近几年,我院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30多项;近三年学生毕业论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奖”18篇,获奖率位居全校前列;近两届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数达25项(其中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近三年80余人获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认证;学生10余人次获得教育部“移动互联”人才认证;学生获国家专利1项;近两届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总经费达60多万元.7、推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我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全面展开“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8、重视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专业建设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凝练特色和提高质量是专业建设的两大主题,务必常抓不懈. 我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各专业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目标与规划,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针政策,切实抓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物联网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9、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基本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1)圆满地完成公共计算机实验中心机器更新,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软件水平考试、咸宁市卫生系统医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等考试工作顺利完成,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3)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为2014年下半年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的无线传感网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fpga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实验提供了条件. (4)完成了实习基地标准化建设,实习基地达12个,满足了学生实习的基本需要. 三、科研工作1、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2012年和2014年,“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智能处理”团队分获校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3、我院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需要,组建了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教学和科研平台,该中心2014年获批“咸宁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批学校重点科研机构. 4、大力提倡科研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出台了相应的科研奖励制度,鼓励老师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的科研成果和成果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我院教师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20多篇;近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10多项;获批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2013年获学校“科技工作奖”,这标志着我院培养和积蓄的科研能力开始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我院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5、为学校多个部门和咸宁市各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管理软件,承接了大量的社会培训和考试,得到各单位的好评,立足本地、服务学校、服务地方的方针得到明显加强. 四、学生工作 1、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督促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党员干部互助学习小组”等学生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性,发挥它们的独特作用,让它们参与班风和宿舍文明建设的制度制定和管理工作中来,建立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
2、加大对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力度.通过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和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建立学风检查通报制度.院领导班子每个周日下到班级点评,检查学生以及班主任的到位情况,同时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学生上课、晚自习等出勤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行通报.
4、开展“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每个班级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从而带动学风的进一步好转.
5、每学期在期末考试临近之际,各系组织各班召开一次以“诚信做人光荣,考试作弊可耻”为主题的班会或讨论会.
6、重视文化活动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参与面广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
&7、以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党务工作 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市和学校党委的要求,始终坚持“以党建促三建,以党风带三风”的党建工作理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努力保持党性纯洁、政治纯洁、思想纯洁、组织纯洁、道德纯洁、境界纯洁、世界观和价值观纯洁、作风纯洁.进一步增强我院师生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展示我院广大党员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励志成才的进取精神.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态度端得正,心胸敞得开,问题找得准,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得实”,得到校党委高度认可,在全校率先通过检查并召开学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学院领导班子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群众为镜,以各级党委的具体要求为镜,以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各项法律法规为镜,敞开心扉,触及灵魂,重点剖析计算机学院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刻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目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2、紧紧围绕一个“实”字,通过师生智慧寻找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一个“实”字,结合学院实际,学院党总支多次召开多种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和研讨会,围绕学校着力推进的“质量、工科、人才、科技产业”四大建设中有何作为、如何作为,通过问计于学生,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问计于老师,解决怎样教书育人的问题;问计于市场,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谋篇布局.结合师生要求比较迫切的问题,着重做好两件事:一是导师制的推行,二是“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功夫,形成后期改革发展的新亮点. 3、加强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唱好主旋律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精神. 4、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虚求实 教工方面:教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师德、敬业、勤政、倡廉的思想政治教育.召开教工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多做“安人心、稳人心和暖人心”的工作. 学生方面: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依靠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花大力气,狠抓学风考风考纪教育和安全教育;以创建“文明宿舍”、“文明课室”为重点,做好文明道德和文明行为教育;做好个别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为个别困难学生送温暖的活动;密切关注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思想转化及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5、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战斗挥堡垒作用. 教工支部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好教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做好在教工中发展新党员的宣传发动及培养工作;做好群众及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学生支部组织建设: 推行党员身份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期末做好党员的评议工作;指导学生支部过好民主生活会,要求每月举行一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校党校学习,按“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组织发展工作. 团组织建设:继续组织好团员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的工作;做好团员评议工作. &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院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相关部门及兄弟院部的支持下,在各合作企业的紧密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大进步.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院仍然存在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偏低,高水平项目和成果仍然不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这三大任务的交集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行业高校及新建本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问题.近期,教育部发出《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提出,为我院各项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我院将以学科和专业转型为契机,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我院转型发展. 第二部分& 构建校企联盟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推进转型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政府、企业、行业共同举办现代职业教育,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回顾我院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历程,我们一直所追寻的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正与国家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为了高效地推进我院转型发展,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以“立足本地、面向行业、依托联盟、服务地方”为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校地、校企合作为基石,以产学融合为途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突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着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争取早日实现我院跨越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如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阻力首先是思想观念问题.大部分老师对转型存在如下顾虑: 一是学校地位问题.认为转型为职业教育后学校会降格. 二是教师地位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传统高校培养出来的,其个体发展思路亦是以追求学术为主干线,而转型给教师带来的要求是偏向实践的“双师型”,他们担心自己成为“技师”而非“学者”. 三是专业地位问题.担心部分专业会随着转型发展而逐渐没落,甚至被取缔. 其实,这次高校转型解决了现代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难题.过去职业教育学历止于专科层次,转型后的职业教育有了本科,本科又对接了专业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本科高校转型后不会出现学校降格. 必须引导老师加深对转型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偏见.特别是做好教师从“学者型”向“双师型”转变的工作,克服教师心理障碍.2、积极构建“校企联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盟本着“合作、多赢、发展”的宗旨,坚持互惠多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项目申报、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等合作,力争形成联盟优势,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动、联结与共享. 通过信息共享、交换和反馈等机制,强化学校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信息沟通,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全面加强,促进学生就业.同时学校通过引资、引智、引产业政策、引行业标准,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获得科技服务、获得员工职业培训、获得企业后备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3、立足本地,通过校地互动发展实现双赢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办学的开放性特点,必须面向社会办学,以融入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与地方互动发展的理念,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激发创造活力,坚定地走“校地互动、服务地方、实现双赢”的特色发展之路,坚定地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始终注意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主动研究区域人才需求、产业结构、社会特征和服务空间,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联系,以校地互动有力地推动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4、协同攻坚,多管齐下推进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科研模式由学术研究为主向应用研究为主转变的必由之路.为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内外联动、上下齐心、协同攻坚,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主动加入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深入行业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建立畅通的学校与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通过创办论坛、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我们能为企业提供什么”、“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校企联合做什么”,找到合作的着力点,推动合作持续深入开展. 二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学校的多维互动,推进协同创新工作. 三是探索多样化合作方式.开展实体共建、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建立技术转让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机制、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考评激励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成果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等协同创新机制.5、强化亲产业理念 “亲产业”是应用型高校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学校办学要“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培养亲产业人才,引领产业导向,强化现有产业,服务产业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6、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探索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院部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 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学院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 制定学院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及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7、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加强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开发丰富的、契合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需要的课程资源,并将最新的现代行业技术和程序性知识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切实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深化教学手段改革.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探讨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最优结合的教学手段,让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其功能本位回归. 深化考试评价方式改革.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多样化,尤其要完善学生学习量的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评价和责任制度,使实践教学真正起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训练的作用,成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重视实践类教学课程的建设,加强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8、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 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学校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 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9、争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不管学校是否转型,我院将积极推进计算机学院各专业的转型试点工作.并瞄准世界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团队,争取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10、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通过建立“双师”导向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职务(职称)评聘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 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保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以各种形式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11、建立创业教育体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12、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使我院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 探索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1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提升开放度和影响力,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立院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体系等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境外应用技术大学以及企业加强合作,探索以多种形式联办专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实现学分互认,实施国际课程改革项目,植入国外知名院校的全新课程,建成国际性课程体系.14、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15、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实验室等教学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启动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以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正常教学活动;启动专业实验室设备更新工作,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新增校外实习基地3-5个,保证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申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个.16、加强学科平台建设(1)着力申报省级示范平台,培育湖北省校企共建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需要,利用已获批的“咸宁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物联网技术相关人才与设备资源,以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推广、项目申报、省级研发平台申报为主线,细化目标,制定计划,狠抓落实,及时总结,争取一年时间内,获得较大发展.探索一条平台建设快速发展之路,争取成功申报湖北省校企共建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 (2)整合音视频处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资源,成立嵌入式系统研发中心,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支撑平台,以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系统软件移植、网络通信、linux/android平台软件开发为主线,明确方向,重组现有资源,重点培育2-3个研究项目. (3)合并课程中心与人工智能与数据库系统实验室,成立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加强数据库、网络服务平台及模式识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及设备资源整合起来,以应用开发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特色,继续做好课程中心后期开发与维护工作,做好重大项目申报的培育工作. (4)规范管理.各研发中心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制定自身发展规划;自主谋划设备管理、团队管理、培训讲座、技术保密、成果转换、项目论证等工作;开设“产学研”栏目,及时更新相关动态,积极宣传和报导各类活动;调整学术委员会职能和成员构成,履行项目评审、专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等职责. (5)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以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形式固化研究成果,加强成果的转化利用. 争取两年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1-2项,申报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5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50万. 第三部分 &意见和建议 为了顺利实现我院转型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重视工科发展,彰显科技特色 根据我校“彰显特色、科技优先、实现跨越”的发展主题,以及“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举科技旗、走特色路”的办学方针,工科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做大做强工科,并将工科放到与“医、师、核”相提并论的地位,上升到学校战略发展高度,才能使“科技学院”的校名做到名符其实,也必将助推学校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如果工科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得到优先发展,必将成为学校特色发展中的新亮点. 高校转型的指导思想就是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工科本身就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转型发展中表现出天然的发展优势,工科的转型发展与校企合作更能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回顾学校发展历史,凡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学科,都得到了非均衡发展.医药研究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将工科纳入学校战略发展高度,我们必将在转型发展中获得先机,甚至有可能成为湖北省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排头兵. 2、加大工科建设投入力度,保障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的基本条件,为校企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目前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对工科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有些专业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障.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实践环境.为了配合学科专业的转型发展,学校应该加大工科建设投入力度. 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平台必须保障学生实习实训、项目培育、项目孵化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企业在校内进行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合作提供先期准备.只有充分保障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才能为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3、校企合作办学具有三种模式:核心型模式、紧密型模式和松散型模式 核心型模式即校企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适应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校有校办企业,二是企业办学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紧密型模式指企业和学校之间互相合作、密切配合实施教育.通过合作的实践,选择有实力,有诚意的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办学模式,最终双方实现互惠双赢.一般采取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共建专业的深度合作模式. 松散型模式指院校与企业因某一方面的需要而直接或间接实行的一种合作方式,亦可称作外延式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一般由于企业认为合作对自己益处不大,不太愿意同学校搞合作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合作也仅限于部分层面的合作.诸如: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完成某一项目,为企业培训员工,专业教师下厂锻炼等.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议学校采取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共建专业.要想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必将涉及到高收费问题.望学校能协调各部门和企业,争取我院校企合作项目在省教育厅立项通过. 4、共同探讨校企合作联合办企业的途径和方式. 5、在学校主导下,完善“校企联盟”合作框架下的各项制度,明确各方责权利,建立实现学校、地方、企业和学生各方多赢的管理体制. 6、建议学校招生计划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倾斜. 7、恳请国际学院对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予以支持,并以此打通国际合作交流的通道. & 我院正面临着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将迎来各种挑战.我相信通过我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发展.总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会有更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报告人:戴文华 二○一四年八月十五日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我院转型发展》由“JIANSUOo”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